學校黨建品牌創建工作總結---鍛造“潤心工程”黨建品牌
浙江省三門中學坐落在美麗的三門灣畔、瑞云山麓,原址是晉代古剎--廣潤寺。這里古木參天,綠茵匝地,青山碧水相映,鳥語花香交織。自然環境清幽宜人,歷史文化源遠流長。
學校創辦于 1938 年。建校伊始,就吸引眾多進步人士,成為中共活動的重要基地,顯示出不屈不撓的創業韌性、蓬勃昂揚的創造活力、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弦歌不輟,薪火相傳。學校將延續“團結、勤奮、求實、進取”之校訓,確立“順情達性、廣潤生命”之辦學理念,建設“生態型、人文性、信息化”的現代化學校,以實現“培養學養豐厚、個性豐美、生命豐盈的廣潤學子”的辦學目標。
學校先后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綠色學校、浙江省教育科研百強學校、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集體、浙江省生態文化基地等榮譽稱號。
三門中學黨總支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突出重圍、化繭成蝶、裂變發展,振興三門教育”的戰略決策部署,在上級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三門中學黨建鍛造了“潤心工程”品牌,積淀了自己的黨建工作方法——“一個核心,兩項工程,三紅陣地,四大抓手,五點愿景”。
一個核心——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十八大報告提出了新時期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三門中學將“順情達性、廣潤生命”作為辦學理念,體現了學校對生態文化的一種依戀、敬畏和傳承,也是對教育的先進認知和深刻理解,更是對黨的新時期教育方針的有力實踐。三門中學以其獨特的廣潤文化,希望吸引一批又一批年輕而富有活力的學子,培養他們豐厚的學養、豐美的個性,實現生命的豐盈。
兩項工程——全力鍛造潤師心工程、潤生心工程
三門中學黨總支按照“支部引領、部門負責、黨員帶動”的黨建思路,構建了“內外聯動、內涵發展”的新模式,鍛造了以“師德師風、質量發展”的潤師心工程和“順情達性、廣潤生命”的潤生心工程為核心的“潤心工程”品牌。
“潤心工程”源于學校“順情達性、廣潤生命”的辦學理念,“廣潤生命”是一種教育追求。“廣”有“廣泛、廣博、廣大”之義,體現三門中學對實現教育兼容并包及促進每個學生全面發展的追求;“潤”有“潤澤、教化、熏陶”之義,體現三門中學力求讓學生在浸潤式教學方式中感受到“真善美”的召喚,達到人生的理想境界,體現對“潤物無聲”的教育藝術的追求。
潤師心工程
教育大計,以師為本。黨建工作,鑄師魂當先。
何為師魂?師魂是教師的精神支點和力量源泉。大德無痕是精髓;大責無疆是品格;大智無價是真諦。新時代的師魂有分量,有溫度。
潤師工程,圍繞“師德師風、質量發展”,廣道潤德、廣愛潤心、廣知潤藝。具體實踐時,分解到部門里,強化責任管理,注重精細管理;融入到活動中,形式多樣、內容豐富。
廣道潤德
師之本,在于德。教育振興大背景下,校黨總支主導的分層次系列化活動,以縣委縣政府振興三門教育大討論為契機,積極落實“嚴紀律、正風氣、樹形
象”,以張悅、于潔、徐建平、邢靜楠、朱仁寶等專家師德講座為外力,積極內化為自己的師德建設,極大激發了廣大教師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強師德、正師風,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一次生動實踐。
廣愛潤心
師之源,在于心。各級領導關心我校的發展,特別是縣委楊勝杰書記及縣里各級領導多次深入學校,關心師生,乘著上級領導關懷之春風,校黨總支領導班子細雨潤無聲,積極開展多項活動,教代會、座談會、運動會、工會暖心活動等,“軟、硬件”并舉,捋袖子、壓擔子,抓具體、具體抓,讓老師能信心、開心、靜心、盡心教書育人。
廣知潤藝
師之根,在于藝。切實提高教師傳道技藝,才能真正把教育事業往縱深發展。“走出去、請進來、立起來”,學校積極派出教師參加省市各種培訓學習,開拓眼界,提升技藝;在縣委縣政府和教育局黨委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學校加大了教師的培養力度,加強與寧波、杭州等地合作,引進袁湛江名校長工作室、褚樹榮名師工作室、李昌官名師工作室、施麗華名師工作室、江旭峰名師工作室、趙沛榮名師工作室、曹心意名師工作室、鄭偉大名師工作室;著力打造項先銀名師工作室、何賽君名師工作室、張寶珍名師工作室、陳雅名師工作室、余凱名師工作室;積極開展學校示范課、觀摩課、匯報課曬課活動;持續打造“一師一講座”青年教師培養工程,構建了內外聯動新模式。開闊了我校教師的教學視野,豐富了教學理念,增強了在教學研究等方面的能力,明顯提升了授課能力,有力推動了教師專業成長,學校教學質量提升,我縣教育水平提高。
潤生心工程
愛是教育的靈魂。
小校園大課堂,學校在黨總支的主導下,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學生心中求知的種子、高尚的種子。用愛的海洋滋潤學生心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潤生心工程,圍繞“順情達性、廣潤生命”的辦學理念,通過“廣德潤身”、“廣學潤知”、“廣志潤心”、“廣思潤智”、“廣行潤才”、“廣藝潤情”的教育,“內外互化,實踐體驗”,引導學生敬畏生命、尊重人的生命和個性發展,擁有恢弘氣度、淳樸情懷和高雅行為;通過啟發、探究充分塑造學生生命的自為性,引導學生保持自然蓬勃狀態,樹立遠大理想,創造驕人成就。
廣志潤心
志不立則無成。崇高而切實的理想是成才的精神支柱、力量源泉。埋下這顆成功的種子,用勤奮和拼搏細心澆灌,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理想教育活動,知名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洪淵講座鼓勵學生志存高遠,“讀書的意義、生命的價值”、“激情追夢、贏在高考”激勵學生奮力拼搏,生涯規劃引領學生探索理想的人生。
廣德潤身
立德方能樹人,品格是最好的銀行。學校、家庭和社會三位一體的品格塑造體系,學校通過系列化德育活動,縣委書記開學第一課,亭旁緬懷革命先烈,軍訓,生命教育系列活動等,從思維、心理、習慣三個層面進行品格教育,品格教育接地氣、看行動、重效果。
廣藝潤情
文化需要互動,需要傳承。三門中學中德文化交流美美與共,校園文化典于心、雅于形,以“藝”為載體,學校體藝文化節、社團活動,專而精、濃而烈、獨而特。引導學生發展興趣特長,滿足了每個學生不同的需要,促進了每個學生
的個性發展。
廣思潤智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知識拓展類選修課程是基礎素養類課程的補充,依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需要來設置課程群,包括語言與文學、人文與科學、數學與邏輯、信息與技術四大類,以“拓寬知識,培養興趣,主動發展”為宗旨,通過創客空間、機器人研究等平臺,讓學生形成更為扎實的知識基礎,致力于學生的“潛能開發,特長發展”,進一步體現對學生個性發展的服務功能。
廣行潤才
實踐是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教育的不二法門。學校充分挖掘企業資源,讓學生深入到企業一線去體驗(三變、海啊、核電、青蟹養殖等),讓學生到單位去感受角色的轉換(法院、醫院、食堂、交警等),豐富了學生的職業體驗和加強了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意識,走出校門,深入實際,行萬里路,課內與課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在社會大學校受教育、長才干、做貢獻
學校為什么鍛造“潤心工程”黨建品牌?基于縣委、局黨委的關心和支持,基于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基于轉變黨員教師作風,基于整改學校黨建問題。
實踐證明,一所學校要取得優異的教育教學成績,主要靠的是黨員干部教師的中堅力量,靠的是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靠的是黨員先鋒的模范帶頭作用。
個別黨員教師不注重學習,在學習、工作和社會生活中沒能起到先鋒模范作用,過分注重個人利益,不能很好地遵守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法規,工作脫離群眾,生活鋪張浪費,回避個人問題,講一些不利于黨員形象的言論。
個別黨員黨性意識不強,宗旨意識淡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堅定;不注重個人品行修養,工作上低標準,生活上高標準,工作作風漂浮,不思進取,個人形象較差;不注重學習,個人業務素質不高,教學水平一般,成績平平;在關愛
學生方面缺少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與“四有好老師”的標準存在差距。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只有拿出有效措施,真正把合格黨員的標準立起來、把黨員做人做事的底線劃出來、把黨員先鋒的形象樹起來,才能將黨員先鋒的模范帶頭作用和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徹底扭轉“兩張皮”現象——思想認識上,重教學業務,輕學校黨建;領導體制上,重行政領導作用,輕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工作實踐中,重黨建工作形式,輕黨建實際效果;隊伍建設上,重發展黨員,輕黨員教育與管理。
三紅陣地——全心打造“三紅”陣地
校黨總支著力“三心”打造“三紅”陣地:學黨史明初心正己身,堅守紅旗思想陣地;知黨情樹信心興學校,夯筑紅樓組織陣地;跟黨走懷壯心筑夢想,構建紅星榜樣陣地。從課堂到現場,從理論到實踐,從追憶到體驗,引領全校師生踏尋紅色足跡,品讀紅色經典,重溫紅色歲月,以實際行動弘揚紅色文化,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牢記使命,永葆“三心”--明初心,樹信心,懷壯心,為播種希望而風雨兼程,為開拓創新而銳意進取,為鑄造輝煌而砥礪前行。
學黨史明初心正己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學黨史,明初心,正己身,昭未來。
三門中學黨總支堅守“紅旗”陣地,回顧黨的光輝歷程,了解學校的歷史沿革,秉承三門愛國志士的進步傳統,銘記亭旁起義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引領全校師生繼往開來,再接再厲,以守土有責的使命感、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助力校園生態文化建設,走特色辦學之路。
回望過去,重溫歷史,是深度的學習與思考,是初心的追溯與拷問,是自我的反省與完善。
聽黨話樹信心興校
“國勢強弱,系乎人才;人才消長,存乎學校。”聽黨話,樹信心,興學校,促裂變。
三門中學黨總支夯筑“紅樓”陣地,扎實開展“兩學一做”“三會一課”活動,抓在平常,嚴在經常,做在日常,全面提升學校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引領全校師生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團結的氛圍,時刻準備應對重大挑戰,開啟學校“立德樹人”新征程。
牢記使命,厚植自信,是走在時代前列的必備條件,是學校建設的強大助力,是教育裂變發展的精神底氣。
(注:1961 年國家確立辦學目標為培養“又紅又專”的革命接班人,“紅樓”是 1961 年學校師生自運材料、自燒磚瓦建成的兩層八間教室的教學樓,顯示了三門中學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和對教育的執著追求。)
跟黨走懷壯心筑夢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跟黨走,懷壯心,筑夢想,襄盛舉。
三門中學黨總支構建“紅星”陣地,以榜樣照亮向真向善愿力,以特色凝聚向好向優合力,以活動激發向上向美動力,增強黨員教師的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引領全校師生自覺維護核心、全力支持核心、堅定追隨核心,齊心合力,鋪展未來美好藍圖。
壯志在心,豪情滿懷,走改革開放之路,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
“紅星”——“紅”,一顆紅心永遠忠于黨,忠于人民,代表黨員紅心向黨。“星”,閃閃紅星,照耀萬物,象征黨員教師奉獻自己,發揮榜樣力量,也象征
著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引領價值。“紅星”寓意黨員教師聽從黨的號召,奉獻教育事業,爭做立德樹人的模范帶頭人。
四大抓手——全意開展“三亮三比三結對三帶頭”
為進一步發揮學校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落實依法治校、規范管理,確保正確的辦學方向,推動學校健康發展,學校嚴格落實黨建工作主體責任,進一步健全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從黨總支、支部和工作機制三個層面狠抓黨組織自身建設,全意開展“三亮三比三結對三帶頭”活動。
黨總支層面:突出黨總支政治核心作用,開展“黨總支委員三結對活動”——結對教學班,結對教研組、備課組,結對推門聽課
結合《關于加強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有關精神要求,我校黨總支進一步完善了學校黨建工作管理體制,積極發揮了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
學校堅持每月至少召開一次黨建工作專題會議,及時發現和解決制約黨建發展的突出問題;凡涉及學校發展規劃、重要改革、財物預決算和教學科研、招生錄取、基本建設等方面重大事項,以及涉及師生職工切身利益的重要問題,黨總支全程參與監督。
學校黨總支委員根據學校統一安排結對高三教學班,學校要求黨總支委員以提高育人質量為工作重心,深入班級,了解班級,指導班級管理;了解班主任、任課教師的思想動態,幫助解決教育教學中實際存在的問題。
黨總支委員每周到所結對班級至少巡視一次,了解并掌握結對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紀律、衛生、生活等情況,加強對結對班級學生的思想、學習、生活指導;每周找一至三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優秀學生、學習困難學生、生活困難學生等)談一次話;每次行政辦公會上,黨總支委員要首先匯報結對班級情況,結對班級落實情況與學校獎懲制度掛鉤;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結對班級碰頭會,分析
教學情況。
學校黨總支委員積極參加結對教研組、備課組集體備課教研活動,指導教師扎實搞好集體備課教研,幫助教師提高備課質量;按時參加結對備課組教師的公開課,幫助教師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定期對結對備課組的教學常規進行檢查指導,幫助解決存在的問題,督促整改落實。
學校黨總支委員帶著椅子進教室,推門聽課,及時評課,指導教師總結課堂教學得失,幫助教師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支部層面:制定“四力”黨支部、“四美”黨員標準,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打造“四力”黨支部——支部班子有領導力、黨員隊伍有戰斗力、活動開展有凝聚力、制度建設有向心力;爭做“四美”黨員——政治素質美、工作業績美、服務群眾美、思想作風美。活化學習形式,確保學深學透,學校每年都要組織黨員教師到亭旁起義紀念碑、紀念館等黨性教育基地接受現場黨性教育。
黨員層面:強化黨員意識,開展“三亮三比”活動。學校通過制定展示體現工作實際的合格黨員標注,佩戴黨徽并擺放“黨員先鋒崗”桌牌,簽訂并公開《黨員承諾書》,組織黨員“亮標準、亮身份、亮承諾”。通過組織開展“潤心工程”“四美”黨員系列優秀共產黨員評選,大力選樹工作能力強、工作作風硬、工作業績好的先進典型,引導黨員“比能力、比作風、比業績”。
發揮黨員帶頭作用,組織開展“三結對三帶頭”活動。
三結對——每名黨員教職工結對一名家庭困難學生,結對一名學習困難學生,結對一名優秀學生。
三帶頭——黨員教師帶頭參加教研活動,帶頭落實教學常規,帶頭曬課。在教育部組織的“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中,學校黨員教師李秀娥、陳雪敏等黨員教師獲國家級“優課”。
營造爭先氛圍,開展“潤心工程”“四美”黨員評選活動。“四美”黨員——政治素質美、工作業績美、服務群眾美、思想作風美。積極弘揚我校“四美”黨員項先銀、何賽君同志的先進事跡。
創新層面:搭建“微心愿”平臺。
征集夢想——通過設立心愿征集箱、發放征求意見表、召開座談會、面對面交流、微信、軟件問卷等方式,廣泛征集師生“微心愿”。
梳理夢想——對征集到的“微心愿”,按照現實需求和難易程度進行分類,并就實現方式和時間等列出詳細的臺賬,登記造冊。
認領夢想——通過微心愿墻、宣傳欄、微信公眾號等載體,把“微心愿”統一集中展示,廣泛動員黨員對“微心愿”進行認領,結成“手牽手、心連心、圓夢想”對子。
圓夢行動——根據認領的“微心愿”,統一建立“微心愿”臺賬,全面做好對接協調,各自開展富有特色的“圓夢”行動。
進一步拓展“微心愿”活動內涵,學校將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學子夢? 教師圓”活動,立足立德樹人,著眼學生成人成才,廣泛開展多樣德育活動,讓學生在“圓夢”中體驗成功,讓教師在幫助學生“圓夢”中實現個人價值,進一步提升育人效果。真正形成了“依托黨建強根基、培育特色促發展”的良好局面。
五點愿景——全神貫注“黨員、支部、學生、教師、教育”目標
讓所有黨員爭做“四美”黨員,積極打造“四力”黨支部,立德樹人、廣潤生命,鍛造一批三門教育鐵軍,努力實現三門教育裂變發展。
誓打三門教育翻身仗,不信東風喚不回!
三門中學黨建工作一點體會:
強化黨建領導,做好頂層設計;充分挖掘學校資源,緊扣學校內涵(辦學理
念),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轉變思想觀念,扎實推進黨建,規范日常活動;走群眾路線,創新發展。
推薦訪問: 黨建 品牌 鍛造上一篇:七一建黨節心得_3
下一篇:大班健康教案200篇題目【三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