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信息技術
優化小學數學課堂
——以“線段、射線、直線”為例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利用
【 案例描述】
一、認識射線和直線
1、(課件顯示靜靜的金箍棒)一條線段,師:認識它嗎?關于線段,你知道些什么?
2、認識射線。
(1)由線段引出射線。
(課件演示伸向天宮的金箍棒)如果去掉線段的一個端點,把線段的一端進行延長,請你想象一下,可以延長到哪里?用手比劃一下。能再延長嗎?
如果一直這樣筆直的延長下去會延長到哪里?閉上眼睛靜靜的想一想。
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說特點。
射線很特殊,它和線段相比,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師小結:射線只有一個端點,可以向一端無限延伸。(課件顯示點與線)
(3)找射線
師:那么生活中哪些現象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射線?(電腦列舉各種光線實例)
(4)畫射線。(課件演示)
3、認識直線。
我們已經認識射線了,那你心目中的直線是怎樣的?請你把它畫出來!同桌互相看看,你們畫的直線一樣嗎?誰愿意上來展示一下你畫的直線? (課件演示兩端延伸的金箍棒)
師問作者:來,跟大家介紹一下你畫的直線!(跟線段相比,你認為直線應該具有哪些特點嗎?)誰有補充嗎?(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直線特點:0 個端點、無限長)
有畫得不一樣的直線嗎?
我們來看同學們所想的跟電腦老師所想的是否相同:(課件演示)把線段的兩端都無限延長,就得到一條直線。
4、直線、射線、線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1)學生歸納。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射線和直線,那么射線、直線和線段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2)教師質疑。
看來大家掌握得很不錯,不過小明有幾個問題(A、B、C、D)還想不通,大家能幫我解決一下嗎?
A、既然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射線,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直線。那么,從直線上能不能變出線段和射線呢?(課件演示)
小結:由此可見,線段、射線都是直線的一部分。
(3)畫一畫
B、經過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
“經過一點”是什么意思?那經過一點可以畫多少條直線?在白紙上畫畫看!
如果不限制時間,你可以畫多少條?看看電腦里邊的!(演示課件)還可以再畫嗎?電腦老師也畫不動了!
小結:看來,經過一點可以畫無數條直線。
C、經過兩點可以畫幾條直線?
①猜想一下,可能可以畫幾條?畫畫看!
②看來經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③“兩點確定一條直線”在生活中的應用。(課件顯示)
D、從一點出發可以畫多少條射線?
有了剛才的經驗,請你猜一猜,從一點出發可以畫多少條射線?(無數條)你確定嗎?我們來看看電腦上的!還可以再畫嗎?
小結:從一點出發可以畫無數條射線。
【 實踐反思】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體向學生傳遞信息。這樣不僅能使傳統的課堂教學得以優化,并且有助于提高學生思維能力、數學能力和信息素養。實踐證明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將極大地豐富課堂教學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方式,其因為(CAI)以生動直觀的形象,幫助學生建立起概念與表象之間的聯系,建立起各種感覺器官之間的聯系。能使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靜止的數學問題動態化,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復雜的數學問題簡單化。
一、化靜為動,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有法,妙在得法。由于小學生具有好奇、好動、有意注意時間短、持久性差等特點。而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就起到化靜為動,動靜結合,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直觀生動展示圖形的變化,有效地激發學生探究新知識的興趣,使教與學充滿了生機,使學生學得主動,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逐步了解知識的形成過程。
“線段、射線、直線”是“空間與圖形”中的概念課,就內容而言相當抽象和枯燥。課始電腦先顯示線段,將線段一個端點閃動再去掉,向一端延長。請學生想象可以延長到哪里?用手筆劃,還可以延長嗎?通過課件演示向一端逐步延長,超出屏幕。并讓學生閉上眼靜靜地想一想會怎樣。再閃動線段的兩個端點去掉向兩端無限延長,得到一條直線等動態演示。這樣讓靜止的線段、射線和直線“動”起來。整個課堂頓時活躍起來,喚醒學生有意注意,而且使學生的心一直被老師引導著。在學習了射線后,讓學生舉例生活中的射線,要將射線與生活聯系起來,在生活中找射線,并不容易。通過電腦列舉出手電筒發出的光、太陽光及城市燈塔的光線等,將一條條射線清晰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很神奇,變呆板為生動,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數學的趣味性,激發了他們對數學的熱愛,使學生知道數學來源于生活。正如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神秘難懂的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脫離實際,而信息技術正好能彌補了這一點。
二、化抽象為具體,發展學生思維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生空間概念主要表現在:能由實物形狀抽象出幾何圖形,由幾何圖形想象出實物的形狀。由于小學生的抽象能力還是初步的、比較弱的,直接由實物抽象出圖形比較困難,針對這一特點,案例中在學習角的認識時,運用了信息技術多媒體手段。通過移動、閃爍、顏色、聲音的同時刺激,增加了信息強度。這樣做比教師用實物操作刺激強度大,促進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演示,能使抽象的
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使抽象思維化為形象思維,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便于學生理解掌握,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
三、化難為易,突破學習難點
數學難點是否突破是一堂課能否成功的關鍵。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把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能直接感知的具體形象,把靜止不變的圖形符號轉化為不斷運動的活動場景,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知材料,幫助學生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為促進學生思維由具體向抽象的飛躍發展架橋鋪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如在上例中學習了射線直線的概念后,過一點可以畫幾條直線或射線,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畫,然后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學生都發出哇哇的叫聲,學生在驚訝中直觀的感知經過一點可以畫出無數條射線或直線,逐步發展了學生的空間觀念,并從中滲透極限思想方法。
又如在區別線段、射線和直線時,先在電腦屏幕上顯示一條直線,在直線上取一點,亮點持續閃動,一端用另一種顏色緩慢延長,移動拉出這種顏色所顯示的射線。接著在直線上閃爍出兩個亮點,兩個亮點之間顯示出不同的顏色,移拉出這條線段。通過這樣的課件演示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現幾何圖形的結構,不僅使學生再次回憶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而且將三者之間的聯系區別很清楚地表現出來。可見信息技術的借用對幾何形體的知識進行分解、組合、分析,也可以把枯燥的文字表達(線段、射線是直線的一部分)形式變成圖、文、聲并存的方式,化難為易,能將常規教學難以說清,掛圖或黑板作圖又難講清的知識,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可以一目了然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從而有效地突破學習難點,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本案例通過多媒體課件演示,以線段為切入口逐步引出射線、直線和角的圖形,使學生對這些圖形有形象直觀的認識,再通過師生互動的交流以及學生的觀察、操作、使學生對以上的圖形有一定的理性認識,從而形成線段、射線、直線的明確概念,為后面學習一些幾何圖形的知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實踐表明,有效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數學教學是一種高效率的現代化數學手段,是實現課堂教學最優化的重要途徑和有力措施,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
推薦訪問: 線段 信息技術上一篇:《關心氣象信息》教案
下一篇:橋梁實習生招聘信息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