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研討式備課提綱
年級:
高一
科目:
語文
主備人 楊建新 時間 2010-3-3 課題
《 師說 》
(第一課時 )
設計的理由與意見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及“古文運動”的文學常識 2、讀懂文意,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根據三維目標確定此三點。
過程與方法
1、學習本文“破”“立”結合、 正反對比的寫法。
2、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并用自己的話加以表述 情感與態度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課標、考綱
要求
韓愈的<<師說>>是一篇論述從師學習必要性的文章,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之、其”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還應讓學生理清課文的說理層次及方法,并且能夠就課文中的一些疑難之處作一定深度的探討,以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以及批判思維。
教學重點
1、朗讀背誦,理解文義 2、掌握重點文言實詞、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的用法
教學難點
領會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把握全文的論證結構
教法、學法
本文可以兼用誦讀教法和討論法。誦讀,用來熟悉課文語句,領悟作者的思路;討論,用來加深學生對本文思想意義和行文特點的認識。前者是基礎,后者是提高,在時間分配上,應以前者為主。
采取逐段進行的方式:誦讀一段,討論一段。有關全篇主旨和布局的問題,放在最后討論。討論題應是開放性的,可以各抒己見,不給固定答案,要在于能自圓其說,以養成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由于本文語言有鮮明的個性特征,要留出時間讓學生做一點語言積累的工作。
教法與學法主要教學環節及時間分
一、導入新課。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辛勤的栽培。我國自古就有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但在歷史上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隨著玄學和佛學的興起,儒學一度衰落,師道也就愈來愈不被重視,這種風氣一直延續到了唐代。當時仍沿襲著一種封建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可以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因此,社會上產生了一種“恥學于師”的惡劣風氣,求師學道往往會招來路人的譏笑。
結合背景導入,理解文本知識
但偏偏有一個人不顧流俗,勇為人師,廣招后學,培養文人。并以大無畏的氣魄,抨擊時弊,提倡師道,寫下了中國文化史上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不朽之作——《師說》,當時被人視為“狂人”。這個人是誰呢?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縣)人。祖籍河北昌黎縣,所以后人稱他為“韓昌黎”。他二十五歲中進士,二十九歲以后才登上仕途,累官至吏部侍郎。他先后做過四門博士、國子博士、國子祭酒,直接從事教育和教學工作。凡經他教授、指點過的學生,皆自稱韓門弟子,足見韓愈是唐代一位很有影響的教育家。他還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反對魏晉六朝以來浮華艷麗的文風,竭力主張“文以載道”,提出了“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的口號,對當時和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韓愈不僅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而且也是杰出的散文作家。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風格剛健,氣勢雄壯,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三、解題。
《師說》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范圍,一般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這類文體。
“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
四、教師范讀課文。
五、學生初讀課文:
1、誦讀課文,注意句讀 2、注意語氣語速 六、合作探究,歸納文言現象
1、分小組討論,疏通文意,重點句子,教師點撥
2、指導學生歸納文言常識 (1)師
課文中出現 26 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 25 次,它的用法如下:
了解作者的生平及思想,更好的理解課文
能夠讓學生做到熟讀成誦,為理解 文 意 做 好 鋪墊。
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的能力。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必有師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 例如:
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為恥 (4)特殊句式 a、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
賓語前置,“之”為提賓標志 b、不拘于時,學于余。
介賓短語后置
被動句式 七、課堂小結 八、作業設計 九、板書設計
歸納整理重點實詞、虛詞的用法和特殊句式, ,
反饋矯正
朗讀部分應在課堂加大訓練力度
課時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文中的文言知識,借助語境理解,牢固把握。
作業設計(題)
1、背誦課文 2、整理歸納文中的文言知識
困惑與問題
“言”的教學是學習文言文的基礎,本課在講解過程中,主要引導學生進行翻譯及文言知識的整理掌握,因此,在朗讀部分時間較為緊張。
推薦訪問: 提綱 備課 研討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