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的扶貧故事
我身邊的扶貧故事
3 月 6 日,我市首場“榜樣面對面”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市級宣講團深度貧困鄉鎮集中宣講活動,在巫山縣雙龍鎮舉行。熊尚兵、鄧天旗、陳章文、毛相林、趙若旭 5 名宣講團成員,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故事,激勵基層干部群眾,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努力擺脫“等靠要”思想,凝心聚力高質量打好脫貧攻堅戰。雙龍鎮 200 余名干部群眾現場聆聽了宣講。
宣講現場,首先上場的是全國脫貧攻堅創新獎獲得者、開州區長沙鎮齊圣村黨支部書記熊尚兵。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何為精準?我的思考是,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熊尚兵一席肺腑之言,贏得觀眾的共鳴。齊圣村海拔位置高、森林覆蓋面廣,這幾年,熊尚兵因地制宜,為村里量身定制了一套以“山地特色農業+鄉村旅游”為一體的農旅融合發展計劃,將生態優勢、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形成了集“休閑、觀光、體驗、養生”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旅游服務。通過發揮農業和鄉村旅游的疊加效應,齊圣村步入發展快車道,2018 年,村民實現戶均年增收 6000 余元。
“不怕有個爛攤子,就怕沒有好班子不怕群眾甩臉子,就怕干部沒法子,正因為懷有這樣的群眾情懷,我們張家村的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宣講中,萬州區響水鎮張家村“第一書記”鄧天旗妙語連珠,不時贏得陣陣掌聲。
鄧天旗是萬州審計局黨組成員,2015 年 7 月,他被派往響水鎮張家村,成為一名一線扶貧干部。這幾年,在他的帶領下,張家村基礎設施不斷改善、效益農
業不斷壯大,昔日的小山村呈現出“產業興、環境美、農民富”的美好景象。
“每逢節假日,當收到一條條來自貧困戶的問候短信時,我就倍感溫暖,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報……”鄧天旗說,老百姓的評價很重要,“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隨后登場的陳章文、毛相林也以樸實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扶貧經歷,整個宣講溫暖又接地氣。
“榜樣們的宣講讓我深深感受到,只有用真情扶真貧才能真扶貧。”雙龍鎮烏龍村村支書董澤浩感慨道。烏龍村地處大巴山,這幾年,董澤浩帶領村民發展起脆李、核桃、高山蔬菜等產業,全村 130 余戶貧困戶成功脫貧。聽完今天的宣講,董澤浩感覺自己還有“很多事要做”。他告訴記者,他將繼續努力,把黨的好政策落實到每個村民身上。
“聽完宣講,我脫貧的信心更足了。”雙龍鎮安靜村村民劉敬春激動地說。劉敬春屬于因病致貧貧困戶,這幾年,駐村扶貧工作隊按照精準扶貧、精準施策,幫他辦理了大病醫療救助手續,減輕了他的就醫負擔,并引導他發展葡萄產業,樹立脫貧信心。劉敬春告訴記者,他將汲取榜樣的力量,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生活。
據了解,“榜樣面對面”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市級宣講團共有 9 名成員,都是我市脫貧攻堅工作中的杰出代表。接下來,他們將分為三組,深入我市***個深度貧困鄉鎮進行宣講,用身邊的脫貧故事影響身邊的人。
我身邊的扶貧故事
黑色沙發
“小周,第二次報銷下來了,我今天領上錢了,一共 2184 塊呢。哎呀,太謝謝你了,把我們家的事當自己的事辦,太實誠了……”
掛了電話,周鵬程舒了一口氣,臉上露出了笑意。他在辦公室那張黑色沙發上躺下來,想休息一下。
剛才打電話的人是楊井鎮秦灣村的惠霞,是周鵬程幫扶的一個貧困戶。她之前做過一次膽結石手術花費了 6800 多元,第一次住院報銷了 4**元后,因票據丟失無法進行二次報銷。周鵬程知道后,主動聯系縣民政局、合療辦等相關單位,經過一次次的溝通、查詢和證實后,為她申請下來了二次報銷。惠霞家里有個 34歲的兒子秦志林,患有慢性精神病,長期的治療費用給這個原本貧苦的家庭雪上加霜。恰逢市里出臺“在全市各縣非貧困村開發特設公益性崗位安置三無貧困勞動力”的政策,一個村給一個安置名額。周鵬程考慮到惠霞的家庭情況符合文件要求,就多次向相關領導匯報,最終爭取了一個名額,把惠霞的兒子秦志林報了上去。現在,秦志林被安置到秦灣村村委會做保潔工作,月工資 600 月,保證了基本的生活花銷,病情也趨于穩定。
在沙發上躺了一會兒,他又起來重新坐回電腦前,接著完善單位的就業扶貧工作。墻上的時鐘已指向夜晚 11 點,樓道里漆黑而又寂靜。辦公室里,老舊的電棒發出“滋滋”的電流聲,電腦屏幕發出熠熠的光忽明忽暗。這樣的“夜生活”,對于周鵬程來說,早都習以為常。
自 2016 年負責單位的就業扶貧工作以來,他早已經習慣把辦公室當家、與黑沙發為伴的日子。“我大哥這兩年沒有休過一天假,最長一次,連續上了 40 多天班,真的是 5+2,白加黑,沙發都睡得磨起皮了”。協助周鵬程工作的小張打趣兒又認真的說。
“不知道你一天忙啥,見不上人影子,短不哈給你單位搬一張床”……懷孕中的老婆埋怨的說。
兒子的不解,老婆的怨氣,在此刻仿佛都煙消云散。柜子里,一摞摞整齊的
扶貧檔案;電腦里,一個個排放有序的扶貧資料夾;手機里,幫扶戶一張張生動又親切的笑臉,看著這一切,他也不覺得累了。旁邊的黑色沙發,像一個并肩作戰的朋友一樣,在夜幕里靜靜地陪著他……
棕色餐桌
走進秦灣村貧困戶陳石榴的家,一進門就看見房子正中間擺著一張嶄新的棕色餐桌和四個凳子。“這是興普剛剛給我們買的,看栓正不,我們終于有個像樣地方吃飯了”陳石榴逢人就激動的說。
“我第一次來到他們家的時候,真的是震驚了,家里面要啥沒啥,一家子吃飯就圍在鍋臺邊,窗戶上連塊完整的玻璃都沒有,洞洞眼眼的,看著揪心的很。”幫扶干部樊興普感嘆地說。
陳石榴今年 75 歲了,因為骨質增生喪失了勞動能力,家里的兩個兒子都打著“光棍兒”,大兒子還患有智力障礙癥。有一次,二兒子著急地找到樊興普,說母親陳石榴得了急性膀胱炎,找不到好醫生治療。樊興普趕緊掏出電話給她聯系了醫院和醫生,幫助陳石榴順利住進了醫院。住院期間,樊興普帶著水果和慰問金去看望她,陪她聊天解悶兒。康復出院后,又去鄉政府為他們爭取了 2**元的困難補助金。
“來我們家,總是碰上活就干,一口飯都不吃,年前帶著米面油來我們家看我,正趕上家里殺雞,興普挽起袖子就幫忙褪雞、開膛。
完了又幫忙捏餃子,捏下一桌子餃子一個都不吃就走了……”陳石榴說起這些的時候,眼睛紅紅的。
如今,陳石榴家里殘缺的玻璃已經換新,零落的門框也被修整的栓栓正正。每當一家人圍坐在嶄新的棕色餐桌上吃飯時,總是提起一個叫“興普”的暖心人……
一個“紅包”
“吳姐,過年好,這是我的一點小小心意,你收下,給你女兒買點好吃的”。大年初一的早晨,吳海宇打開微信收到各種各樣的祝福。唯獨這一條,很特殊。她沒有收這個“紅包”,只回復了一行字——新年好,也祝你們一家人的生活越過越好。
發“紅包”的人叫劉順利, 是秦灣村貧困戶劉生金的兒子,今年 33 歲,患有精神分裂癥。家里的收入全靠父親劉生金一年辛辛苦苦的種地所得,母親則要照看生病的兒子,寸步不離。家里缺少勞力,再加上長期的治療費用,讓這個家庭苦不堪言。
“說實在的,一開始給我分了這戶,我心里很害怕。聽說這個劉順利發起病來六親不認,連自己媽都打。我剛開始去他家根本不敢靠近他”。吳海宇回憶起幫扶初期,還有點怵。
后來去他家的次數多了,慢慢接觸以后,覺得劉順利也沒有那么可怕。不發病的時候是個靦腆的小伙子,不愛說話,總是窩在一個角落里靜靜地玩手機。33歲了也沒有成家,挺可憐的。吳海宇打心眼里想幫助他,想用自己開朗樂觀的性格來感染他。沒事的時候,就和劉順利通電話,詢問他的病情、關注他的心情。慢慢的,劉順利開始信任這個“大姐姐”,平時不愿和別人說的話,會告訴她,遇到什么難題也總是打電話請教她。每次去家里看望他們的時候,劉順利的媽媽都會拉著吳海宇的手說:“女子,你幫了我們的大忙啊,順利現在都很少發病了,一天樂呵呵的像正常人一樣,我也省心多了。”
幫扶期間,吳海宇多次聯系民政局、合療辦等相關部門,為劉順利申請了慢性病醫療補助、民政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共計 2000 余元。今年夏天,劉生金種的苦蕎遭遇了暴雨的沖刷,辛苦所得毀于一旦。吳海宇知道后,非常著急,她不顧
正在參加期末考試的女兒,趕緊開車去劉生金的家,看有什么辦法能盡量挽回他們的損失。最后,在和鄉政府的溝通下為他們家申請了 1**元的臨時救助金,預計年底到賬。
天熱了送去夏涼被,天冷了送去厚毛毯,在物質和精神的雙重幫助下,讓這個貧困的家庭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吳海宇用她平實而又關切的話語和溫暖明媚的笑臉,鼓勵劉順利和病魔作斗爭,鼓勵他勇敢面對生活,分擔家庭重擔。如今的劉順利,病情穩定好轉,很少再聽到他發病傷人的情況。
“喂,吳姐……”現在,在我們辦公室里,時常能聽到劉順利打給吳海宇的電話。而吳海宇總是耐心地給他開導、解惑。
這,就是我們辦公室三個扶貧干部的故事,雖然沒有感天動地,但每每提及,我都會心里一暖。黑色沙發,棕色餐桌和一個“紅包”,我想把它們記錄下來,留在心里,行于路上。
推薦訪問: 扶貧 身邊 故事上一篇:黨員個人黨性分析及整改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