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報,在古代是一種傳報于古代各級衙署內部的參考消息。明清抄報的“新聞檢查”大權,已經由中書、樞密提升到皇帝本人,什么消息“概行發鈔,與眾閱看”、“俾眾其知之”,什么消息“不應抄傳”或“非奉旨,邸報不許抄傳”,都由皇帝決定,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黨史手抄報大全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黨史手抄報大全5篇
第1篇: 黨史手抄報大全
第2篇: 黨史手抄報大全
第3篇: 黨史手抄報大全
第4篇: 黨史手抄報大全
第5篇: 黨史手抄報大全
知黨史手抄報資料
砥礪九十載,幸福億萬人。今年7月1日,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走過這波瀾壯闊的90年,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奠定了幸福生活的基礎,也贏得了全世界的矚目。
七律 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 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 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軍過后盡開顏
黨的生日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由于斗爭的殘酷,在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條件組織統一的活動來紀念黨的生日。直到1936年在黨成立十五周年的時候,陳潭秋同志發表了一篇題為≤第一次代表大會的提議≥一文,以表示對黨的紀念,這是紀念中國共產黨最早的一篇文章。把7月1日作為黨的紀念日是毛澤東同志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同志有≤論持久戰≥一書中提出:“今年7月1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人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生日是。當時在參加過黨的一大的毛澤東和董必武兩人都記不清開會的具體時間,因為缺乏檔案資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作為黨的紀念日了。“七一”作為黨的生日的最早文件見于1941年6月。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把“七一”作為黨的生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此后全黨大規模的舉行黨的紀念活動,而“七一”作為黨的紀念日就被固定下來了。
歌頌黨
偉大的國家偉大的黨,紅日東升照四方,
偉大的人民 天立地,偉大的軍隊握緊槍,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領導我們向前,
大海不能攔,高山不能擋,高山不能擋!
偉大的國家偉大的黨,革命的旗幟高高飄揚,
偉大的人民不怕風浪,偉大的軍隊步伐堅強,
偉大的領袖毛澤東,領導我們向前,
祖國要富強,人類要解放,人類要解放!
我要高唱:黨啊,親愛的媽媽
我要贊美黨:黨是我心中一顆最亮的星
七一建黨節頌歌
自從鐵錘與鐮刀緊緊交織在一起
九州蒼茫風雨中透出金色的晨曦
長征鐵流抗日烽煙解放戰旗
春秋偉業英雄傳奇豐碑聳立
血火的征程踏出一片光明天地
歷史的贊歌吟唱一個永恒真理—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民族屹立在巍峨的天安門城樓
尊嚴塑造著陽光下的七彩神州
記憶清晰祖國賦予最真的感受
深情化歌力量挽起執著的追求
山河的詩筆書寫著創造的風流
時代的凱歌編織起和平的錦繡—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潮涌東方春天故事起錨新航船
風拂八面嶄新時代鋪展新畫卷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方向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國泰民安
不落的太陽正撒下希望的金線
輝煌的頌歌讓我們放歌到永遠—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七一獻詞:
七月流火、七月輝煌,七月流火、譜寫華章。
憶往昔崢嶸歲月,四海翻騰、五洲震蕩。
巴黎公社的原則、奠定基礎;
《共產黨宣言》的旗幟指引航向;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列主義,送來了共產主義的偉大理想。
沉睡了五千年的“炎黃”,在內亂外辱的屈辱中,開始了不屈不撓的自我解放。
五四運動,初試鋒芒;
南湖上的紅船,在中國歷史上,翻開了新的篇章;
中國共產黨,從此登上華夏舞臺,把國際歌在神州大地奏響!
土地革命,分清了的敵、我、友,認清了革命的中堅力量;
北伐戰爭,節節勝利,驗證了孫中山先生和共產黨人,正確的主張;
“四.一二”政變血淋淋的屠刀,擦亮了共產黨人的雙眼,看清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希望;
八一南昌起義的槍聲,建立起中國革命的第一支武裝;
四次反圍剿的勝利,放射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光芒;
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證明了領導核心的決策,決定著中國革命的生死存亡。
沁園春·"七一"獻詞
舉目神州,千山競翠,萬水爭流。
望江南塞北,春風揚柳;
東海西域,一片錦繡,鋼花放彩,石油飄香,虎頭山下慶豐收。
人八億,正意氣奮發,共鑄金甌!
五十五年功業,卻勝過亙古數千秋。
憶昔時歲月,不堪回首:霧遮蒼天,尸橫荒丘!
多少熱血,換來今日,豈容歷史再復舊!
建"四化",當沖鋒在前,功成不休。
江城子·"七一"感懷
"萬歲萬歲"震河山,紅日升,黨旗懸。
歡慶"七一",心潮逐浪翻。
回顧五十四年前,砂迷路,霧遮天。
春雷一聲紅旗展,照亮地,照亮天。
掃盡豺狼,推翻三座山。
社會主義金光道,跟黨走,永向前!
1917年,十月革命的曙光照亮了世界。在十月革命的影響下,中國以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開始了學習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活動。于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當中,逐步傳播開來。
1919年5月4日,北京“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呼聲,劃破長空,震撼中國大地,中國歷史又翻開了新在一頁。
此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全國各地新出版在進步刊物如雨后春筍,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達到400多種。比較出名的除《新青年》、《每周評論》外,還有《少年中國》、《覺醒》、《湘江評論》等。1918年4月,毛澤東同蔡和森、何叔衡在湖南發起成立了“新民學會”。1919年7月,李大釗組織了“少年中國學會”。不久,周恩來和郭隆真等人組織了“覺悟社”。當時,在宣傳馬克思主義方面最突出的是李大釗和陳獨秀。他們編輯的《新青年》,成為宣傳新思想和馬克思主義的主要陣地。在他們的推動下,許多先進青年和知識分子,開始在工人中宣傳馬克思主義,促使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一大批青年知識分子與工農相結合,逐步成為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斯基等來華,先后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成立共產黨。之后,在全國各地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的基礎上,于1921年7月下旬,在上海舉行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出席大會的代表有: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十二人,還有陳獨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以及共產國際的代表馬林和尼柯爾斯基。大會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制訂了我黨的第一個綱領。規定了黨支的奮斗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消滅資本家私有制”,“達到共產主義”。大會選舉了中央領導機構,由陳獨秀擔任中央局書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為新民主主義而斗爭的過程中,經歷了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全國解放戰爭這四個階段,其間經受了1927年和1934年兩次嚴重失敗的痛苦考驗。經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年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終于在1949年取得了革命的勝利。
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后,便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工人運動。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中國工人運動出現了第一次高潮。同時,建立了以共產黨員和國民黨左派為核心的國共兩黨和各界人民的革命統一戰線,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迅速地掀起了1925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高潮,勝利地舉行了北伐戰爭,基本上摧毀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但是,在這次大革命的過程中,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機會主義者,犯了“一切聯合,否認斗爭”的錯誤,對統一戰線內部的地主、資產階級分子的妥協性、反動性認識不足。因此,沒有及時有效地組織革命力量同他們作堅決的斗爭。結果,當蔣介石、汪精衛控制的國民黨先后叛變的時候,我們黨不能組織有效的反擊,導致了第大革命的失敗。
大革命失敗后,蔣介石國民黨在帝國主義、買辦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的支持下,建立了新軍閥的反動統治,對共產黨人和革命者實行極其殘酷的鎮壓。僅1927年到1928年上半年,就屠殺了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33.7萬多人。但是,共產黨人并沒有被嚇倒、被殺絕,他們揩干身上的血跡,掩
埋好同伴的尸體,又繼續戰斗了。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的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8月7日,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9月,毛澤東同湖南省委領導了湖南、江西邊界的秋收起義。隨后,湘鄂贛粵各地的秋收起義,廣州起義和其他許多地區的起義先后爆發。自1927年大革命失敗到1928年,黨在全國各地領導武裝起義100多次,開始進入創建紅軍和發動土地革命的新時期。
毛澤東同志領導的秋收起義,組織了中國式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在軍隊中建立了黨的組織,并把黨的支部建在連上。1927年10月,秋收起義的部隊轉入井岡山。1928年,朱德帶領起義的部隊到井岡山會師,創立了紅軍第四軍,擴大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到1933年,全國紅軍發展到33萬人,共產黨員也從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的1萬人發展到30多萬人。
在此之后的一段時間里,黨內的“左”傾錯誤,幾乎使城市中有組織的革命力量損失殆盡。黨中央在城市站不住腳,1933年,被迫撤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紅一方面軍損失慘重,不得不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進行二萬五千里長征。1935年1月,長征途中在遵義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批評了黨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但是,王明冒險主義造成的這次嚴重失敗,使全國紅軍由30萬人減少到3萬人左右,共產黨員由30萬人減少到4萬人左右。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針對當時實際情況,毛澤東同志多次重申黨的二大提出的關于中國革命分兩步走的規化,提出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光輝思想,指出了中國的出路在于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并進而轉入社會主義。并著重總結了建軍黨以來,在統一戰線方面的經驗教訓,制訂了既聯合又斗爭的策略,以及同頑固派斗爭的方針,建立了國民黨在內的包括一切抗日的階級階層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并將我黨工作的重點放在敵后,放手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革命根據地和政權。在抗日戰爭時期,由于執行了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黨中央的正確路線,致使革命力量迅速發展。到抗日戰爭勝利前夕,人民軍隊的主力,由抗戰開始的3萬多人,發展到120多萬人,共產黨員由抗戰開始的4萬多人,發展到121萬人,使我們黨真正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廣泛群眾性的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政黨,成為中國人民前所未有的領導力量。
抗日戰爭結束以后,蔣介石依賴美國的援助,拒絕我黨和全國人民關于實現和平民主的正義要求,悍然發動全面內戰。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以根據革命形勢的變化和革命實踐的發展,充實和豐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和政策,面對蔣介石發動的全面內戰,提出了“針鋒相對,寸土必爭”的方針,以革命的兩手反對其反革命的兩手。在武裝斗爭總題上,毛澤東同志提出了十大軍事原則,使我黨領導的革命力量在內戰中不斷發展壯大,僅僅經過3年多的英勇奮戰,就消滅了蔣介石的800萬軍隊,推翻了國民黨政府,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我們黨發展為代表全國各族人民利益的執政黨
推薦訪問: 黨史 大全 手抄報上一篇:如何投訴醫院服務質量(通用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