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是張軍鋒、張樹軍編著的政治理論著作,首版時間是2011年6月1日,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青年怎樣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論文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青年怎樣傳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論文2篇
【工匠精神論文2000字】工匠精神論文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弘揚工匠精神,打造世界強國。說到工匠精神,無外乎三點要求:一絲不茍,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三個詞,十二個字,數十年如一日,全心全力做一件沒有盡頭的事。這就是我認為的工匠精神。
昨日通過觀看大國工匠的宣傳片以及公司車間的大力宣傳和弘揚,使我們了解了大國工匠的故事,并深深的被他們的故事所感動,大國工匠的故事也深深地觸動了我,是我不禁反思我與他們的差距,不禁夢想向他們靠攏。
從古至今,中國從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國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創(chuàng)之國、匠品出口國、匠人之國!不謙虛地講,中國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輝煌史。
今天的中國,不僅能在高尖端科技實現領先,華為、聯想、海爾、格力等中國企業(yè)也在其領域內位于世界前沿。這些成就的取得,同樣是現代中國人專注走心、追求極致工匠精神的體現。
時下提到工匠精神,許多人都再說德國、日本。這正如兩千多年前,世界癡迷于追逐中國制造的產品一樣,人們對于匠品價值的認可從未改變。德國、日本的制造都經歷過學習他國技術、仿造假冒、不斷升級、直到實現自主創(chuàng)新的過程。
德國的工匠精神也就是近一百年多年的事兒。1871年,德國制造還處在假貨和仿冒橫行時代。當時英國人規(guī)定從德國進口的商品必須標注德國制造,以此區(qū)分劣質的德國貨和優(yōu)質的英國貨。知恥而后勇,德國從此開始了精工制造的征程。用了100多年時間,德國人持續(xù)不斷地在各個行業(yè),堅持和傳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終于使德國制造成為世界上高品質的代名詞。
日本的工業(yè)制造是從學習歐美國家的技術、仿造開始的。1950年,日本還只能生產廉價而簡單的商品。此后的20年,將傳統的工匠精神傳承于規(guī)模化制造,極大提升了日本制造的品質。1955年設立人間國寶制度,用以保護匠人和小型企業(yè),并在全社會持續(xù)倡導工匠精神。
中國有2000多年的工匠精神傳承史,由于歷史原因,中國的工匠精神沒有在近代全面的傳承。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fā)展也使商業(yè)倫理問題突顯,部分企業(yè)為了獲取短期利益缺少商業(yè)道德,假冒偽劣、粗制濫造還時有發(fā)生。
只要擁有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愿望,每個人都是匠人。在崗位上堅守本分、不斷進取、努力專研,支持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尊重每一位匠人都是在傳承工匠精神。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結束了!
工匠精神論文2就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個人和企業(yè)都面臨巨大的生存挑戰(zhàn)。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yè),日本有3146家,為全球最多,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為什么這些長壽的企業(yè)扎堆出現在這些國家,是一種偶然嗎?他們長壽的秘訣是什么呢?結果是他們都在傳承著一種精神工匠精神!
說到工匠精神,我第一個總能想到瑞士手表。百達裴麗、朗格、勞力士、江詩丹頓這些頂級豪表,全都產自瑞士。一塊手表價值千萬,卻有讓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機械表殼里,能有744個零件,最小的細如毫發(fā)。一個頂級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塊。這樣的一絲不茍,讓瑞士手表成功地從日用品變身奢侈品,百年不衰。
而我國鋼鐵產量世界第一,高鐵速度世界第一,擁有的大學生數量世界第一,卻生產不出一個小小的圓珠筆筆珠;德國人口只有我國的1/17,卻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這是當前我國經濟發(fā)展遇到的尷尬處境。西門子公司總裁說:精益求精制造產品,是我們德國企業(yè)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精益求精的通俗解釋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我國才能生產出更多與制造業(yè)強國質量同樣過硬的產品,創(chuàng)造出世界聞名的中國品牌。在新經濟中,制造業(yè)與服務業(yè)正在實現融合,科學家和工程師同樣需要工匠精神,工匠也同樣需要創(chuàng)新精神。許多人嘆惜中國產品是一流產品、二流包裝、三流利潤,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會長期存在價廉物美的產品,超額利潤永遠是對產品創(chuàng)新的獎賞。激勵萬眾創(chuàng)新需要有嚴格的績效考核機制,重賞創(chuàng)新成功者,寬容創(chuàng)新失敗者,堅決杜絕干好干壞一個樣、遇到問題繞著走的現象。
很多人認為工匠是一種機械重復的工作者,其實工匠有著更深遠的意思。他代表著一個時代的氣質,堅定、踏實、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為企業(yè)家。但大多數成功企業(yè)家身上都有這種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口號,它存應在于每一個人得身上和心中。長久以來,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追求和積累,才讓我們的個人成長之路崎嶇坎坷,組織發(fā)展之途充滿刑荊。這種缺乏也讓持久創(chuàng)新變得異常艱難,更讓基業(yè)常青成為鳳毛麟角,所以,在資源日漸匱乏的后成長時代,重提工匠精神、重塑工匠精神,是生存、發(fā)展的必經之路。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位日本最有工匠精神的企業(yè)家稻和盛夫的經典自述,他說,當你把一個產品完全當做自己的孩子,滿懷愛意、細心觀察時,必然就會獲得如何解決問題、如何提高制成率的啟示。
最后,希望大家把博實扛在肩上,產品放在心中,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祝福博實早日實現自己的企業(yè)愿景!
工匠精神論文3工匠精神之所以沒辦法實現,因為它是德,而不是才。德這個東西,只能主觀理解,卻不能客觀判斷,你以德為標準,而不是才為標準,最終的結果一定是,誰跟媒體關系好,誰跟地方政府關系好,誰就有工匠精神。
咱們先看看這個詞是啥意思: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刻,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
具體點來說,就是工匠們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享受著產品在雙手中升華的過程。工匠們對細節(jié)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極致,對精品有著執(zhí)著的堅持和追求,把品質從99%提高到99.99%,其利雖微,卻長久造福于世。
不像工業(yè)4.0那么復雜,也不像大數據那么云里霧里。而這么簡單個概念之所以在中國會這么火,原因更簡單,連總理都不得不承認,咱們沒這個東西。
關于為什么德國人日本人有工匠精神,而我們中國人沒有,各種學者眾說紛紜,最后其實就一個結論:人家日耳曼人就是牛,民族性就是嚴謹,人家精神境界就是高。
這看起來好像說得通,但是兔哥仔細研究了一下歷史,發(fā)現有點問題,東德也是日耳曼人啊!東德經濟崩潰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產品質量差,失去了社會主義陣營的市場后,經受不住西方的競爭。難道這日耳曼人的工匠精神難道還是按村東頭村西頭分的嗎?
對于中國制造而言,工匠精神將帶來怎樣的未來?事實上,高鐵就是個很好的范本。巨曉林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中國從十幾年前才開始做高鐵,到現在許多部分已經世界領先,就是因為在國家重視之下,高鐵從業(yè)者始終堅持著工匠精神。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提到,要增品種、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趙萍認為,這意味著企業(yè)和員工不能只顧及短期利益,還要考慮長期的社會效益。孫明波則以青島啤酒創(chuàng)國際品牌的經驗為例說,一定要有定力,不能什么賺錢就做什么,要牢牢抓住做品牌的主線,才有發(fā)展?jié)摿Α?/p>
工匠精神為中國制造指明了方向,對于我們從業(yè)者來說,這是一種啟示,那就是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時機到了。李令紅將此視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部分。他分析說,我們國家能制造出許多高精尖裝備,但是長時間以來社會各界對工匠精神未能予以重視,這導致許多產品數量過剩,但是品質不行。在升級換代之時,我們要大力弘揚這個時代的工匠精神,使中國制造能夠成為響當當的品牌,真正走向世界。
今天我們真正要學的,是工匠制度,用制度養(yǎng)成制造業(yè)的工匠習慣,再把工匠習慣升華為工匠精神。
制度習慣精神,這是中國制造文藝復興的必經之路,而這條路不能靠儒家,必須要靠法家。
別用工匠精神的浪漫,掩蓋工匠制度的缺失。
長征精神
姓名:王倩 班級:視覺51 學號:2151100009
摘要:偉大的長征,以紅軍的勝利,敵人的失敗宣告結束。“長征是歷史紀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1】 長征精神代代相傳,不斷發(fā)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征程中更凸顯出生機活力的時代價值.在我們現在對我國的青少年 也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長征精神;實質;時代意義 ;教育意義
1934年到1936年發(fā)生在中國大地上的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偉大遠征,它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改變了世界歷史發(fā)展的進程,創(chuàng)造了一種全人類都為之景仰和欽佩的精神。 這種偉大的精神不僅拯救了中國,在現在也影響著我們的青少年。“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20世紀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進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創(chuàng)造了驚天地、泣鬼神、撼山河的英雄業(yè)績。
什么是長征精神?不同的人對長征精神有不同的概括。1996年10月,江澤民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六十周年的講話中則將長征精神概括升華為“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yè)必然勝利的精神;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的精神;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分析長征精神的主要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對革命的忠誠和對黨的堅定信念,是紅軍長征精神的根本要義,這是紅軍將士戰(zhàn)勝敵人、克服險阻的動力;其次,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是紅軍長征精神狀態(tài)的集中體現沒有這種精神狀態(tài),就不可能取得長征的勝利,也就沒有長征精神;第三,緊緊依靠人民群眾,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援與幫助,是紅軍長征精神得以形成的重要的外部條件和力量基礎;第四,實事求是地思想路線和高超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只有在這正確路線和戰(zhàn)略戰(zhàn)術的指導下,才能引導革命取得勝利。
(一)長征精神是強國富民的法寶
發(fā)揚長征精神就是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是鞏固政權、強國富民的一大法寶。黨的優(yōu)良作風是一種精神力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當年的工農紅軍指戰(zhàn)員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堅持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力更生、團結協作、愛民親民等優(yōu)良作風,以巨大的精神力量戰(zhàn)勝了各種殘酷的考驗。[1]今天,我們?yōu)閷崿F社會主義現代化仍然需要提倡自力更生、勤儉建國、無私奉獻、愛民親民的優(yōu)良作風。
(二)長征精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
構建和諧社會,離不開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需要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的犧牲精神,需要服整體精神,需要上下一致、共渡難關的團結協作精神和不看重自己的利益、一切為了集體、為了國家的無私奉獻精神。
(三)弘揚長征精神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需要
我國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經過艱苦奮斗,綜合國力大幅度提升,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文化落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現在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fā)展不平衡的小康。在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仍然有很多現實的問題亟待解決。
長征精神對我們現在的青少年也有很大的教育意義,長征精神,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體現,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是保證我們革命和建設事業(y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也是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
長征精神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可以通過追尋紅軍先烈的足跡、親臨當年紅軍戰(zhàn)斗的場景、熟悉紅軍在長征中的活動、了解長征和中國革命史等形式,弘揚長征精神,用長征精神教育和培養(yǎng)青少年學生一代。 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長征精神的靈魂, 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充分凸現這一主題。
隨著人類經濟社會的進步發(fā)展,人類對信仰和生存意義的追求愈加強烈。講述紅軍長征寫下的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參觀許多后人景仰的紅色遺址和大量歷史資料,感悟長征精神強大的文化震撼力,集中體現出德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自強不息、艱苦奮斗是長征精神的突出特點,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要全面展現這一特點。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艱苦奮斗的內涵,不單單表現在生活消費領域的量入為出、克勤克儉,更重要的是在此基礎上的一種價值觀念、一種精神動力、一種人生追求、一種行為作風。從這個意義上說,艱苦奮斗代表著人類文明進步的精神和思想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長征精神的實質,加強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設要認真學習貫徹這個宗旨。
??????要讓青少年學生牢記這個宗旨,就必須始終把握發(fā)展先進文化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維護人民群眾的長遠利益和根本利益作為教育服務社會的宗旨。要堅持把德育教育放在第一位通過對長征精神的貫徹提高來創(chuàng)造校園文化。要積極滿足青少年學生健康的課外娛樂、寓教于樂的需要,使長征精神成為青少年學生在課外娛樂中的一種體驗。
????當前,我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正在為把祖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正在為建設和諧的小康社會而奮力拼搏。實現這個宏偉目標,任重而道遠。這是新的偉大長征。我們要把長征精神作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動力,作為在全體人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中進行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
參考文獻:
[1]楊先才等.中國革命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2]譚穎輝.長征精神的歷史傳承與時代升華[J].社會科學研究
[3]中國近代史概論
推薦訪問: 建黨 傳承 精神下一篇:關于廉潔個人感悟50字【六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