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5篇】

| 瀏覽次數:

產學研相結合,是科研、教育、生產不同社會分工在功能與資源優勢上的協同與集成化,是技術創新上、中、下游的對接與耦合。隨著技術發展和創新形態演變,政府在創新平臺搭建中的作用,用戶在創新進程中的特殊地位進一步凸顯。知識社會環境下的創新2.0形態正推,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5篇

第一篇: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

深化產學研合作,實現企業、學生、學院的三贏!

圖一:華農林學院的領導老師及學生在東成合影留念

暑期來臨,又進入到新一輪的求職熱潮,同時這個時期也是在校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實習的高峰時期。近日,在院校多位領導及老師的帶領下,有分別來自廣東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5名學生和中山職業技術學院2名學生走進公司,開始他們的實習之旅。公司將為實習學生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成長環境,幫助他們在實踐中鍛煉自己。這也標志著企業與高校的產學研合作又跨出了堅實一步。

實踐動手能力較弱,是高校畢業生的“通病”。提高大學生職業能力,呼喚企業與高校聯手,根據市場需求,以全新的教學模式培養高層次、實用性、復合型人才。根據協議,東成紅木與華南林學院合作,每年可提供眾多實習崗位,讓學生提前適應企業工作環境,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形成高校服務企業、企業為高校提供平臺的局面。

東成紅木總經理張錫復認為,一流企業需要一流人才,而一流高校正是培養一流人才的搖籃,華南農業大學林學院人才薈萃,將成為公司建立人才高地的重要依托。按照東成紅木人才戰略規劃,今后的每一年計劃從高校中吸納一批優秀人才。

東成紅木近年來發展迅速,接連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企業、中國家具產業集群優秀企業、品牌建設先進單位、文化建設先進單位和創新先進企業等榮譽稱號,企業規模、競爭力和品牌形象迅速提升。近五年,東成紅木已引進了一批本科和大專生,他們良好的素質和職業潛能為企業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合作的經常化讓企業更好的融入了社會,融入了高校,這種良好的合作模式,必將實現學生、企業、高校的三贏!

第二篇: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

產學研合作致辭

篇一:南京產學研合作致辭(新)

王錦勝同志

在阜寧(南京)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匯報會暨新特產業、重點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

政產學研合作項目簽約儀式上的致辭

(20XX年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

大家下午好!

在充滿無限希望的“十二五”揚帆起航、(:產學研合作致辭)新的一年激情開局的美好時刻,我們來到省城南京,很榮幸地向各位領導、新老朋友匯報阜寧發展情況,尋求發展良策;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深入交流合作,謀求更大支持。在此,我代表阜寧縣委、縣政府,向出席活動的各位領導、各位嘉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關心支持阜寧發展的省級機關、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簡要匯報一下阜寧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阜寧地處江蘇沿海中部,縣域面積1439平方公里,人口108萬,轄14個鎮和“兩區一園”(省級阜寧經濟開發區、東益經濟區和澳洋工業園)。阜寧歷史悠久,素有“江淮樂地”之稱,阜寧是正在崛起的新興城市,享有紅色圣地、水綠寶地、創業福地的美譽,也是著名的“散文之鄉”、“淮劇之鄉”、“建筑之鄉”和“長壽之鄉”。先后獲得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全國肉類產量百強縣、全國糧食產量百強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國家一類生態示范區、全國新

能源產業百強縣、蘇商投資中國·最具投資價值城市等稱號。近年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奮戰四年全面達小康,爭先蘇北躍進前八強”的宏偉目標,大力弘揚“艱苦創業、負重奮進、團結拼搏、跨越爭先”的新時期阜寧精神,乘風乘勢推進大變革,同心同德促進大發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大力實施產業招商、技改激勵雙輪驅動戰略,開發區、東益經濟區、澳洋工業園“兩區一園”競相發展,風電裝備、光電光伏、粘膠纖維產業從無到有、異軍突起,環保濾料、煤鹽化工、閥門機械、食品加工產業由弱漸強、蓬勃發展,為主體經濟發展積蓄了后勁;深入開展人人學技能、戶戶忙調整、家家辦實業活動,高效設施農業由盆景示范到遍地開花,生態豬養殖總量全省第一,高效農業初步形成“裂變、帶動、突破”效應,走出了一條原本基礎不是很好,但實現跨越發展的新路子;連續三年組織交通“突破年”、“攻堅年”、“加速年”活動,累計投入近100億元,建設一級公路131公里,竣工通車96公里,特別是建阜高速、沿海高鐵阜寧段及站點工程開工建設,標志著阜寧邁入高速時代;按照江蘇沿海中等城市定位,加快建設城南新區,完善提升老城形象,以射陽河為軸的100平方公里縣城新老城區為主城,各10平方公里的城東開發區新城、城西澳洋新城為兩翼的城市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嚴把干部任用關、教師調配關、學校招生關,加快建設“一鎮三中心”,全縣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20XX年,全縣實現財政總收入42.8億元,年均增長49.6%,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6.4億元,年均增長43.6%,實現兩年翻一番;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98億元,四年翻一番,年均增長18.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58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投資110億元,年均增長33%以上;注冊外資實際到賬1.5億美元,當年實現倍增,自營出口1.3億美元,增幅全市第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100元,五年翻一番,年均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7650元,年均增長11.6%。省定全面小康指標已有14項達標,8項達到時序進度。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高幅增長,阜寧進入了大變革、大發展的加速期。前不久召開的縣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立足阜寧新的起點,科學描繪了阜寧“十二五”發展宏偉藍圖,提出了“十二五”“總量翻番,收入倍增,財政百億,內陸崛起”的奮斗目標,確立了工業主導、創新驅動、城鄉統籌、科教興縣、綠色發展五大戰略,作出了“深化大變革再干一場,加速大發展再創輝煌”的重要決策,加快形成新產業、新城市、新人才、新機制、新環境,努力讓阜寧人民過上寬裕安康的美好生活。20XX年,我們將以大變革、大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突出抓好新特產業發展、高效農業提升、服務業提速、基礎設施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五大重點,確保各項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高幅增長,實現“十二五”精彩開局。

各位領導、各位嘉賓,科技進步是推動區域跨越發展的不竭動力,是加快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阜寧是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全國科技工作示范縣,歷來注重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突出作用,集聚技術力量、項目經費、先進設備、政策激勵等優勢,致力打造高層次人才集聚區、產學研結合密集區和科技成果轉化匯集區。20XX年,全縣新增產學研聯合體10個,簽約產學研合作項目25項,引進科技成果20項。阜寧縣科技創

業園獲批省級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中科院、江蘇大學、南京信息大學還與我縣分別簽訂了共建科技平臺協議,正大森源、黃河藥業、協鑫風電、澳洋科技等一批企業分別獲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鼎晟濾袋、綠葉農化、東方濾袋的產學研合作項目分別列入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星火計劃項目,氟美斯公司與天津工業大學共同研發的項目填空國內空白,列入省成果轉化專項資金項目,一個以政府為引導、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為依托的政產學研合作新格局正在形成。為了增強縣域經濟核心實力,搶占新特產業制高點,“十二五”期間,我縣大力實施工業主導、創新驅動、科教興縣戰略,聚集政策,聚焦要素,聚合力量,加快發展風電裝備、光電光伏、煤鹽化工、粘膠纖維四個新興產業和環保濾料、閥門機械、食品加工三個特色產業,全力爭創國家科技工作先進城市。20XX年是我縣“特色產業培增年”,我們將集全縣之力,聚全縣之智,確保實現新特產業投入倍增、產銷倍增、納稅倍增三大目標。

科技孕育希望,創新決勝未來。“十二五”發展大幕已經拉開,處在江蘇沿海開發和長三角一體化兩大國家戰略交匯點上的阜寧,在加快建設沿海中等城市新征程中,迫切需要人才和科技的有力支撐。阜寧大變革、大發展的美好前景和現實需求,也為不斷深化阜寧與駐寧高等院校、科研院校全面合作提供了廣闊的舞臺。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阜寧縣科技創業園功能,使之成為全縣孵化高新技術企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培育創新創業人才、發展新興特色產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的有效載體;進一步擴大阜寧科技成果轉化風險補償專項資金,盡快形成億

元科技融資平臺;進一步加大創新創業人才引培力度,重點引進20名創新創業領軍人才、100名技術帶頭人、200名技術骨干;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的發展政策,為政產學研合作項目提供更優的扶持措施,為在阜工作的科技人員創造最佳的生活環境,為“深化大變革再干一場,加速大發展再創輝煌”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我們真誠希望,以今天的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加強溝通交流,建立更加緊密的政產學研合作關系,資源共享,互利雙贏,共同推動阜寧新特產業發展壯大。我們也深知,阜寧經濟社會發展一直以來都得到了省級機關領導的大力支持,懇請各位領導一如既往地給予關心指導,幫助我們建設阜寧更加美好的明天。

最后,祝各位領導、各位嘉賓在新的一年里身體健康,事業興旺,合家幸福,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篇二:產學研合作揭牌儀式致辭

在某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儀式上的致辭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志們:

一元復始,萬物更新,我們非常高興地迎來了某大學各位領導和專家蒞臨我縣參加產學研合作基地揭牌儀式,借此機會,我謹代表某縣委、縣政府,向前來參加會議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表示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某科技事業發展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和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近年來,我縣產學研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并逐漸成為我縣科技工作的一大亮點。產學研合作已經成為我縣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和科技人員才能發揮的有效途徑。20XX年,我縣共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00余項,開展各種形式的產學研活動10余次,開展各類“企業院校行”、“專家企業行”等。我縣與某大學的合作源遠流長,80年代,某大學教授就在某服務我縣棉花產業;90年代,某大學教授參與我縣星火帶建設,最近幾年與某大學的產學研合作又進了一步,其中:20XX年我縣與某大學共建的“某大學某現代農業裝備研究院”已運行至今,人員配備、設備采購以及相關合作正在進一步完善之中,目前,在我縣食品及食品加工產業進一步發展的時期。某大學食品學院的教授都是知名的食品專家,他們帶著技術、帶著產品到某,開展產學研合作,隨著產學研

第三篇: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

產學研合作協議

甲 方:重慶XXXX學院

乙 方:XXXX科技有限公司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經甲、乙雙方友好協商,本著長期平等合作、互利互惠的原則,為實現技術研發與市場營運的直接聯盟,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成以下協議:

一、合作宗旨: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術、人力等資源以及先進成熟的技術成果,利用企業的市場資源和生產條件,提高學校的科研能力,將科研成果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聯盟的創新體系,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形成專業、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努力實現“校企合作、產學共贏”。

二、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一)甲方的責任和義務

1.為乙方的長遠發展、戰略定位、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技術支持,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

2.根據乙方提出的高新技術項目需求和企業技術難題,積極組織力量進行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技術攻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幫助乙方進行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幫助乙方進行質量攻關。

3.幫助乙方解決產業優化中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以及企業的具體技術工藝問題和管理問題,把XXXXXX學院的技術成果優先提供給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4.協助乙方做好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5.甲方利用強大的技術開發力量,開發乙方新承接或者甲,乙雙方共同確立的項目。

6.甲方應配合乙方做好技術咨詢及在開拓業務進程中提供技術支持。

7.屬于甲方單方開發的產品,乙方如有興趣合作,可在雙方協商后,另外確定合作方式。

(二)乙方的責任和義務

1. 充分利用企業的市場優勢、設備優勢和生產條件為甲方提供良好的生產試驗條件和校外實訓基地,為甲方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提供方便。

2. 優先接納甲方畢業生進行實訓和就業。

3. 接受甲方教師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為甲方進行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大生產試驗條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務。

4. 乙方以現有的市場營銷網絡及社會資源為基礎,更進一步的開發市場潛力,逐步形成一個規范化,全國性的營銷網絡。

5. 乙方根據社會需求,收集和承接企業應用軟,硬件的開發項目。

七、合作期限

合作期限為三年。

八、其它:

1、甲、乙雙方在執行本合同時發生爭議,可通過雙方友好協商解決,若經雙方調解無效,可向有關仲裁機構提請仲裁。

2、本協議未盡事宜,雙方協議訂補充協議,與本協議同樣具有法律效應。

3、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

4、本協議經雙方簽章生效。

甲 方: 乙 方:

地 址: 地 址:

代表簽字: 代表簽字:

時 間: 時 間:

第四篇: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

產學研合作協議

甲方:**公司

乙方:**大學

制品有限公司國內領先的**配件生產企業,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是國內知名的**類高校,經甲乙雙方協商一致,同意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并達成如下協議:

一、合作目的

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充分利用高等學校人才和智力優勢及科研能力,以及企業先進的經營理念和裝備條件,為促進技術進步和科研成果轉化,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雙方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合作,包括共同承擔國家、地方科技研究項目、共建研發實驗室、人才基地、實習實訓基地、開展企業人員培訓等,構建密切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形成學科和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產學共贏的格局。

二、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1.甲方的責任和義務

1)根據產業和行業發展趨勢提出技術需求,為研發活動提供必要資金和試驗條件,接受乙方科研人員到企業進行實踐,并積極爭取政府科研資金,落實合作人員。

2)充分利用企業的設備優勢和生產條件,在不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情況下,為乙方學生的實習實踐活動提供便利條件。

3)為乙方的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建設性意見。

4)每年為乙方提供10萬元作為合作基金,用于乙方人員到甲方開展科研合作、人員交流互訪等。

2.乙方的責任和義務

1)根據甲方提出的****行業技術需求和企業技術難題,特別是甲方關注的****參數優化和生產工藝改進等方面,積極組織力量開展技術開發、合作攻關和成果轉化,以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

2)根據甲方需要,選派科技人員、研究生到甲方開展合作研究、實訓實習和社會實踐,為甲方的研發活動提供技術和人才智力支持,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研發,推薦優秀研究生、本科生到甲方就業。

3)協助甲方做好企業人才的培養、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三、合作期限

合作時間自簽訂協議之日起有效,初定五年。合作過程中需增加條款項目或終止合作,可根據雙方的合作意愿和實際情況,商定簽署新的合作協議或終止協議。

四、其他

1.合作期間雙方共同保守合作項目及企業的技術和商業秘密。

2.雙方合作過程中取得的科研成果的知識產權歸雙方共同所有。

3.根據雙方合作的進展情況,可協商簽訂專項協議,其他未盡事宜雙方進一步協商確定。

4.本協議一式四份,雙方各保存二份。

甲方:**有限公司(公章) 乙方:**大學(公章)

代表(簽字) 代表(簽字)

2016年 月 日 2016年 月 日

第五篇: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

玉柴船舶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

產學研合作協議

甲方:玉柴船舶動力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

在玉柴船舶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全面戰略合作框架下,雙方本著服務企業,滿足產業需求,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提升創新能力為目標,經過甲乙雙方共同協商,一致同意在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基礎上建立全面的產學研合作關系,達成以下協議:

一、合作原則

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的技術、人力等資源以及先進成熟的技術成果,利用企業的生產條件,提高學校的科研能力,將科研成果盡快地轉化為生產力。雙方發揮各自優勢,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全面合作,共同構建產學研聯盟的創新體系,建立產學研長期合作關系,形成專業、產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努力實現“校企合作、產學共贏”。

二、雙方的責任和義務

(一)乙方的責任和義務

1、為甲方的長遠發展、戰略定位、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技術支持,促進船用柴油機技術的發展。

2、根據甲方提出的高新技術項目需求和企業技術難題,積極組織力量進行研究開發、成果轉化和技術攻關,支持企業技術創新。幫助甲方進行新產品開發、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推廣應用。

3、幫助甲方解決產業優化中制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共性技術以及企業的具體技術工藝問題和管理問題,把廣州航海高等專科學校的技術成果優先提供給企業進行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4、協助甲方做好企業所需人才的培養、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工作。

(二)甲方的責任和義務

1、充分利用企業的設備優勢和生產條件為乙方提供良好的生產試驗條件和校外實訓基地,并合作共建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為乙方學生的教學實踐活動提供方便。

2、優先接納乙方畢業生進行實訓和就業。

3、接受乙方教師到企業進行生產實踐,為乙方進行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大生產試驗條件,合作完成科研任務。

三、其他

1、其他未盡事宜根據具體情況雙方再行協商。

2、本協議一式兩份,雙方各保存一份。

甲方(公章) 乙方(公章)

代表(簽字) 代表(簽字)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推薦訪問: 產學研 意義 合作

【企業產學研合作的意義【5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