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四篇

| 瀏覽次數:

小學生指正在小學上學的孩子。1、舊指在國子監童科和民間蒙館、私塾讀書的學生,今指在小學讀書的學生。《文獻通考·選舉八》:“ 徽宗政和四年,小學生近千人,尚有繼至者,分十齋處之。增教諭俸,不許受束脩。自八歲至十二歲,率以誦經書字多少差次補內舍上,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4篇

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篇1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教案

活動主題: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活動目的:

1、通過這次主題班會,使同學們意識到身邊浪費的嚴重性。

2、使學生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號召全體同學參與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中來。

活動準備:
1、教室、黑板布置。

2、查找有關名人以及國外的節儉典型事例。

3、邀請部分學生家長代表。

4、讓學生回憶身邊的浪費現象及思考可行的改進措施。

6、小品《如此浪費》

進行過程:

一、 主持人導入主題:

甲:同學們,老師們

(合)大家好!今天我們班會的主題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乙:大家是如何看待“勤儉節約”的?

A: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

B:我國古代有許多勤儉節約的故事,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

C::勤儉節約還是我國的建國方針。毛主席曾經說過: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一勤儉建國的方針。

D::勤儉節約就是要我們從小處著手,從一粒米、一滴水做起。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檢。旁邊一位印度的保安見此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到口袋里后,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錢,給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而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是:“若我不去檢這枚硬幣,他就會在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錢,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可以浪費。”

節約是個千古話題,我們把勤儉節約供奉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關于節約我們不乏精論圣典:歷盡古今多少事,成由勤儉敗由奢;老人家一句致理名言叫: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足見節約之重要,浪費之危害。殍尸遍野的時候,我們知道節約,食不裹腹的時候,我們知道節約。然而剛填飽了肚皮,就學會了浪費,而且浪費成了一種社會行為,節約的意識隨著GDP的增長而逐漸消失。

節約當自政府始,政府的浪費是驚人的。到機關的辦公樓走走看看,常明燈,常流水,而對此總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不論是否有人,電腦常開;不論是否需要,空調常打。辦公部門人均水電浪費要比正常家用的高4-7倍,所以最近中央機關已經對辦公用水電做出了限制。我國的能源并不富足,人均擁有量很少,還沒到可以任意揮灑肆意流淌的地步。更可怕的不是浪費幾度電,流失幾噸水,而是荒蕪了節約意識。沒有了節約意識,把浪費習以為常,這一就成了殃及子孫的大事。大慶市一自來水管線由于雙方扯皮,自來水白白的淌了三年,期間雖有幾次修復仍無濟于事。

成由儉,敗于奢,這是一條深刻的歷史經驗。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發展壯大的傳家寶。無論條件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個優良傳統都不可丟。丟棄了,我們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懈怠了,在舒舒服服中迷醉了,在風風光光中沉落了。長此以往,我們的民族難以自立自強,我們的國家難以發展進步。 從各方面來講,現在的日子確實比過去要好很多。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 主義初級階段,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少,生產力不高,這是基本國情。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全體人民的生活不是很富裕,國家建設需要辦的事情還很多。我們必須胸懷大局,保持清醒,在各項工作中始終貫徹勤儉節約的原則,始終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

進一步增強節儉意識,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重要內容。節儉是一種行為,更展現一種精神力量;節儉是一種觀念,更體現一種民族品格;節儉是優良傳統,更是現代文明的標志。越是文明進步,越是崇尚節儉。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帶頭做到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讓勤儉節約的意識,艱苦奮斗的精神,見諸實際行動,成為時代的新風尚!

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甲:是啊,大家說得都很好。然而,我們真的做到了嗎?在我們身邊有沒有浪費的現象?

請同學們發表一下你們的看法。

二、同學圍繞班級中的浪費現象發言

A:課間有很多同學亂拿老師用的粉筆,甚至有的還打起了粉筆仗,一盒粉筆往往用不了多久。

B:有的同學有很多的學習用品,時間一長,一些用不著的學習用品就丟棄了。

C:食堂每天都要有大量剩菜、剩飯。有的同學吃饅頭要剝皮,有的饅頭甚至整個就丟掉了。

D:有的同學吃的、用的、穿的都很奢侈,衣服、東西稍微舊一點就不穿不用了,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看到這些現象,作為班長的我很慚愧,想到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八榮八恥”,我們應該以此為恥,引以為戒。今后,我們應該從一點一滴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發揚光大,讓老師們和各位家長放心。

三、小品表演“如此浪費”
小品內容梗概:一個學生(A演)從在校期間浪費水,吃飯浪費糧食,學習浪費學習用品、紙張,講究名牌幾個方面進行表演。同時B在旁加以適當的點評,把一個浪費學生的形象詮釋得栩栩如生,贏得同學們陣陣掌聲。

甲:感謝A、B兩位同學的精彩表演,我剛才看到同學們都開懷大笑。其實,這個小品表現的又何嘗不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呢?只不過它是以一種夸張的藝術形式將我們生活中的浪費現象放大了而已。試問,在座的各位,當然也包括我自己,又有誰敢說自己從沒浪費過一滴水、一度電,或是一張紙、一粒米?

乙:節約終究并不只是小事,現在的社會有時候變得很陌生,節約反而成了小氣被人笑話,節儉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我們可以做一點用電用水的調查

如果你留心一下自己家里的電表、水表,你就會注意到,這個月放開手腳用電、用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多;如果另一個月注意一點節電、節水,電表、水表的字就走得少,有時,兩個月當中還相差很大。如果你認真多調查幾個月,你還會發現,電表,水表上的字,每個月和每個月都有差別。再一細究,有些差別是合理的,有些就與節約有關。

要知道,節電、節水,就是在保護我們的環境。道理很簡單。電是動力,是二次能源,它是從一次能源轉化過來的。現在,利用水力、利用太陽能、利用風能、潮汐能等都可以發電,但那只占人用電量的一少部分,大部分電還是由火力發電廠生產的。火電廠不是燒油就是燒煤,而且大多數是燒煤。全世界每年要消耗幾十億噸煤,多是用于發電。燒煤就要產許多污染物。少用些電,就可能少很多污染。再說水,農村里自家打井取水自不待說,城鎮多用自來水,自來水并不是自然來的,那是將天然水澄淀、過濾、消毒后用泵打到我們房間中的水管子里出來的。要有自來水,就得用電。再說,水資源也是十分寶貴而且日益緊張的資源,節約用水,就是節約資源,就是節約用電,也是保護環境。

甲;黃金本無種,出自勤儉家;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約;可見一個家的興旺發達勤儉是根基。所以,下面請乙同學為大家講一講在居家生活中我們應當如何勤儉節約!

乙:節約用水:水是生命之源,人類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類對水的依賴,就像嬰兒之于乳汁。河流被稱為大地的動脈,湖泊被譽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豐富的淡水資源,塑造了富饒的沖積平原,滋潤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為人類文明發展的搖籃。我們每天節約一滴水,就為地球添加了一分綠色。我們可以做到的:

1、洗臉洗腳的時間養成使用臉盆的習慣。

2、一水多用。用洗臉水洗腳水來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3、用水時盡量使用小水流。

4、隨手關緊水龍頭。

節約用電:在我國,火力發電占了我國總發電量的比重還比較大,需要耗費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氣等大量不可再生資源。節約用電,就是節約能源。我們每天能做的有:

1、隨手關閉教室和宿舍內的燈,做到人走燈滅。

2、每天減少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

3、家電在不使用的情況下,不要長時間待機。

4、在白天的時候,盡量使用日光,避免開燈。

從自己身邊做起,注意節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天長日久,日積月累,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甲:聽了乙同學自我總結出來的節約用水、用電的小常識后,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又有什么節約小妙招可以與同學一起分享呢?同時,同學們也可以例舉一些我們生活中的反面教材,下面請同學們自由發言

四、總結詞:
甲:今天,通過這次班會,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比以前多節約一粒米、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共同 參與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中來。

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篇2

活動目的:

1. 進一步提高學生“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意識,讓學生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雖然生活好了,但還是要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2.明確勤儉節約,關鍵是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的重要性,樹立按照“八個一”要求開始節約行動的目標和信念。

3. 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物品、自覺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樹立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意識。

活動過程:

[一]

主持甲: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回響

主持乙:曾何時幾,“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主持丙:曾何時幾,“一絲一縷,恒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主持丁: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

主持合: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創造;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主持甲:現在我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書包高高興興地到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可以去公園玩耍、做游戲

主持乙: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可是,有的同學去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有關勤儉節約的話題。

主持合:XX班“節約就在我們身邊”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二]

主持甲:的確,同學們都感覺到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可是,同學們,你們是否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來之不易的。當年,無數的革命先烈為了新中國的誕生而忍受饑寒,吃樹皮、野草,喝雪水、泥水。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為國捐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

主持丙:請聽一個勤儉節約的故事。

雷鋒始終保持勞動人民的本色,一向以艱苦為榮、奢侈為恥,克勤克儉,厲行節約,珍惜一針一線、一滴油、一粒米、一分錢、一度電,把一切能節省下來的都節省下來,克服暫時困難,支援國家建設。他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部隊求之不得每人發兩套軍裝、兩套襯衣、兩雙鞋,當司務長把這些東西發給雷鋒時。

【六年級“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教案】

六年級“勤儉節約從我做起”主題班會教案。他卻說:“有一套就夠穿了,我現在穿的這套帶補丁的衣服,也比我小時候穿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呢!剩下一套給國家節約啦。”

主持乙: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們靠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為我們開創了幸福的生活,今天,我們可以穿上漂亮的服裝;可以背起書包高高興興地回到學校里學習文化知識;可以去公園里欣賞奇花異草。我們不愁吃,不愁穿,生活無憂無慮。

主持丁:可是,我們也發現,有很多同學卻不珍惜這樣的幸福生活,肆意地浪費。請同學們來說說自己在校園內所見到的一些浪費現象。(點同學)

主持乙:同學們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啊。

主持丁:我們知道,現在地球上可用的淡水資源是相當少的,人類正面臨著水資源匱乏的威脅。請聽詩朗誦《水,生命之源》

合:水是生命之源

女:水是生命之源,她像乳汁般甘甜。

男:她讓森林青翠欲滴,她使花朵繽紛燦爛。

女:她讓小鳥歌唱婉轉,她使大地生機盎然

男:生命從水中走來,一代代生息繁衍。

女;那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從水中走來。

合:珍惜寶貴的水源吧,一代代生息繁衍。

水是生命之源,請珍惜每一滴水。

男;浪費會讓森林失去綠色,揮霍將使鮮花不再燦爛。

女:鳥兒將沒有婉轉的歌唱,地球上也不再有人類出現。

合;珍惜寶貴的水源吧,那是生命的源泉!

主持甲:水是生命之源,離開了它,人類將無法生存。那么大家知道有哪些關于勤儉節約的名言警句呢?

主持丙:同學們的課外積累還真豐富啊,我這還有一些名言警覺,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點擊幻燈片)

支持甲:希望同學們牢記這些名言警句,因為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精神,是雷鋒精神的傳承、發揚與光大。

主持丙:節約還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責任,培養節約意識,形成節約習慣,創建節約型校園是我們每一個實小學生的責任。

【三】

主持乙:下面請同學們欣賞一個情景小品,觀看完后談談自己的想法。請看小品《小華后悔了》。

小華:(星期天早上九時半,小華在床上伸伸懶腰。)唉,真累,奶奶,幾點鐘了?

奶奶:(急急忙忙走過來)哎喲!我的小寶貝,快十點了,快起來。

小華:(馬上起床,看了看衣服)這衣服有些舊了,給我換件新的吧。

奶奶:好,好,這就換,這就換。(馬上遞上新衣服)

小華:(滿意地)嗯,這還差不多。

爺爺:(端來早餐)華華,快趁熱吃,這是爺爺親手做的面條,還香噴噴的。

小華:(瞪大眼睛,連連擺手,大叫)什么?又吃面條,我不吃,我要去餐館買意大利粉吃。

爺爺:(陪笑著說)好好,我的乖孫孫,這面條留給我和奶奶吃,你吃意大利粉。

小華:(滿意地點點頭)這還差不多!

(晚上,一家人在吃飯)

小華:(飯掉了滿桌子)

媽媽:華華,你看,滿桌子都是飯,要注意點。

小華:(無所謂地)才那么幾粒飯,算什么?米缸里有的是大米,要做多少飯都行。

爸爸:(嚴肅地)華華,你這樣認為就不對了。要知道,一粒飯是來得非常不容易的。農民伯伯要經過播種-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曬干,再加成大米。最后,我們還要把大米煮熟,才變成香噴噴的米飯。從播種到加工成大米起碼要半年的時間。你每天都浪費幾粒米,一年下來就有一麻袋了。你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呀!

小華:(低下頭)爸爸,我真后悔。以后再也是浪費了。我要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少年。

主持丁:是啊,我們少年兒童應該不挑吃、不挑穿、不亂花錢,從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主持乙;對于節約你有什么金點子呢?

主持丁:看來同學們想的點子還真不少,那么說到了,也一定要做到。

主持乙:讓我來輕松片刻欣賞一下同學們為我們帶來的表演吧!

【四】

主持甲:看完精彩的表演,班會也接近尾聲了。、

主持乙:我們要不浪費一張紙,節約一支筆、一滴水、一度電

主持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就等于為國家創造許多財富了

主持丁:我們少先隊員要從小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樣,長大后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

主持合:歷史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相信節約的行動一定會在我們的校園里成為一種校園時尚.我們堅信:節約離我們一定不會遠!

主持合XX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主持甲:下面有請班主任為這次辦會做總結。

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篇3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

第一篇:勤儉節約 從我做起

活動目的:

1、了解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知道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還應該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2、懂得勤儉節約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

3、引導學生從小養成節約資源、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和良好行為習慣。

活動準備:

1、收集有關古今中外名人勤儉節約的故事。

2、查閱我國水、電、森林資源等方面的資料。

3、收集有關勤儉節約的名言。

4、班干部討論制定勤儉節約倡議書。

5、查找《憫農》歌曲,制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有一首古詩,我們代代傳唱,首先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你有什么感受

2、配樂播放古詩《憫農》

3、學生談感受。

4、這首詩告訴我們每一粒糧食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要節約每一粒糧食。其實在我們生活中要節約的何止一粒米,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從古到今,就有許多勤儉節約的感人故事,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二、明理

1、課件出示毛澤東、周恩來、雷鋒、陳嘉庚等勤儉節約的故事。學生思考:他們的故事給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現在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簡單的統計。

師:假如我們學校每人每天節約一角錢,一天下來就可以節約多少錢?如果這些錢給你,你可以做哪些有意義的事?

學生交流。

師:假如我們中國只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也都節約一角錢,一天就可以節約(生計算后回答1.3億)這1.3億元,對國家來講,可以做哪些事?

學生交流。

師:同學們,你們都想得很周到。這一天節約下來的錢就可以做這么多的事。做了這統計后,你有何感想?

3、小結:同學們,從剛才的統計中,我們不難看出,小小的一角錢竟能發揮這么大的作用。從中,我們可以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但還應該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

三、導行

(一)說說關于勤儉節約我最欣賞敬佩的一個人、一件事、一首古詩、一句格言。

要求:人 :用一兩個詞語概括

事:用一兩句話介紹。

詩:背一背

格言:誦一誦

(二)聯系現實,自我教育

1、談一談你對下面三件事的看法。

課件出示:

A、小麗常常浪費紙,一張紙才寫幾個字就扔掉了。小英批評她,她說:一張紙才幾分錢,用完了再買。

B、小全與媽媽到飯店吃飯。飯后,媽媽要把剩菜帶回家。小全說:別這樣!讓同學知道了,會笑話我們的。

C、小明與小剛給同學過生日,小明送的是自己做的小禮品,小剛卻叫爸爸花錢買貴重的禮品。

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師:同學們都談得非常好,小麗、小全、小剛他們的做法都是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向焦裕祿、陳嘉庚學習,生活節儉,不浪費財物,把錢用在應該用的地方。

2、、讓我們靜下來,回顧一下過去,以前,我在勤儉節約方面做的怎么樣?再展望一下未來,今后,我該怎樣做?

3、同學們回答得真不錯,但是在我們的周圍,仍然存在著浪費現象,請看:(多媒體出示有關浪費的照片),這些,都是老師在課間拍攝到的,這些行為,都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有的就發生在我們自己的身上。你看了后,有什么感想?

4、教師小結

四、升華

1、班干部發勤儉節約倡議書。

《勤儉節約倡議書》

節約就象大海中的水滴,點點滴滴的節約行動會回報給我們一片浩瀚的海洋。在資源短缺的今天,我們發出如下倡議:

節約用水,適量使用;節約用電,隨手關燈;節約糧食,合理飲食;適度消費,精打細算;愛護圖書,循環使用;資源再生,隨手環保;減少垃圾,分類存放;互相督促,形成風氣。

讓我們同心協力,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讓節約成為習慣,傳遍校園、家庭、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2、通過這堂課的學習,老師相信,我們一定會做得更好。在下課之前,老師有一首歌與大家共勉。多媒體播放歌曲《憫農》。

班會課反思:

節約不僅是以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建設節約型校園,營造節約型社會我們能做其實很多很多,在這次班會中,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并提出很多不錯的點子:節約用水。適度用電,隨手關燈,合理飲食,變廢為寶。這些雖然都是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了,每年不知為國家省下不知多少資源。開學的第一節班會課讓學生意識到勤儉節約應從我做起。

第二篇:我節約我光榮我快樂

教學目標:

1、通過這次班會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身邊浪費的嚴重性。

2、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3、號召全體學生參與到建設節約型校園的活動來。

教學重點、難點:

1、感受勤儉節約的意義。

2、學習勤儉節約的具體做法。

課前準備:

1、查找有關國內外的名人勤儉節約的事例。

2、讓學生回憶身邊的浪費現象及思考可行的改進措施。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說一說我們的吃穿住行,你的生活幸福嗎?

總結:同學們,今天我們的生活富裕了。我們可以穿上漂亮的衣服,可以背上書包高高興興地到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可以去公園玩耍、做游戲。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不愁吃,不愁穿,生活過得無憂無慮。可是,有的同學去不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今天我們來談一談有關勤儉節約的話題。

二、講勤儉節約的故事

1、大家談談如何看待勤儉節約?(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

2、指名講自己知道的勤儉節約的故事。(出示勤儉節約的名人故事)

3、總結: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美德,是五千年文明古國的優良傳統,從厲行節約的晏嬰到一錢太守劉寵,從一代名相魏征到民主革命家孫中山,都為我們留下一份份憂苦萬民、勤勞天下的珍貴遺產。勤儉節約還是我國的建國方針。建國初期,毛主席曾說:要使我們國家富強起來,需要幾十年艱苦奮斗的時間,其中包括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這一勤儉建國的方針。正是這一方針,才使我們年輕的共和國醫治了幾十年戰爭的創傷,甩掉一窮二白的帽子,屹立干世界民族之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鞠躬盡瘁、艱苦樸素的光輝事跡,更是彪炳千秋,中華民族正是具有這種精神,才能生生不息,不斷繁衍。可是,經過我們班同學調查發現我們學校在這方面仍存在著一些不好的現象,現在請同學展示一下你們課前調查的浪費現象。

三、身邊的浪費現象大調查。

1、交流搜集、調查到的學校里的浪費現象。(出示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引起學生的共鳴)

2、總結校園浪費現象:不關緊水龍頭;肆意攀比高消費;不隨手關燈和電扇等;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浪費糧食;光線明亮時仍開燈;浪費紙張(紙張只使用一面)等

3、(出示父母是這樣掙錢的)師總結:面對日常生活的這些浪費現象,我們也許早已習以為常。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時,我們是否想到父母也許正在為全家人的一餐飯食而辛苦奔波?當教室里的電燈、風扇在孤獨工作時,我們是否想到西部山區還有很多孩子仍然在點著蠟燭的教室里上課?當肆意放開水龍頭任意讓水白白流走時,我們是否會想到還有無數人因缺水而生命垂危。。。。。。

4、可能同學們不會意識到自己生活中不經意的壞習慣,其實是一種多么可憎可鄙的行為。可是,更有甚者,我們有些同學不僅自己的東西不愛惜,對待公共資源,也存在浪費,甚至是肆意破壞的現象。

5、說一說學校中破壞公共財物的現象和行為。如、受傷的椅子、墻上的黑腳印、地上的長粉筆、壞了的水龍頭。。。。

四、節約離我們有多遠?節約就在我們身邊。

1、(讓學生暢所欲言)談:節約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呢?其實節約就在我們身邊。

2、指名說說怎么做才算節約?(發出倡議)有什么好的方法?(提出可行的建議)

五、活動總結

總結:只要我們做到不浪費一張紙,節約一支筆、一滴水、一度電,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就等于為國家創造許多財富了。所以,我們中學生要從小培養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這樣,長大后能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家。通過這次班會活動,我們知道了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小養成生活節儉的好習慣。歷史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只要我們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相信節約的行動一定會在我們的校園里成為一種校園時尚.我們堅信:節約型校園一定會在我們手中建成!

第三篇:勤儉節約是美德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一、德育目標:

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勤儉節約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度電做起。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養成。

二、班會活動對象:xx班全體學生

三、班會形式:看視頻、講故事、討論等

四、班會課過程:

1、播放視頻,主持人:你們認同他們的做法嗎?

2.主持人:勤儉節約對于我們有何意義?

有人說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豐富了,沒有必要再那樣的節儉,事實上,我們的國家很多資源還是很緊缺的,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以及發展,我們還是要提倡勤儉節約。

3.主持人:由三位同學介紹名人的節儉故事:周總理、雷鋒、李嘉誠以及我們身邊的榜樣。雖身為名人,但是依舊非常地節儉,這些樸素的故事讓我們感動,讓同學們意識到我們身邊也有很多這樣的榜樣,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

孫瑜璟:香港富豪李嘉誠有一次從酒店出來,準備上車的時候,把一枚硬幣掉在了地上,硬幣咕轆轆地向陰溝滾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檢。旁邊一位印度的保安見此狀,立即過來幫他拾起,然后交到他手上。李嘉誠把硬幣放到口袋里后,再從錢夾里取出100元錢,給保安作為酬謝。為了一元而花了100元,這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不劃算的。有人向李嘉誠問起這件事情,他的解釋是:若我不去檢這枚硬幣,他就會在世界上消失,而我給保安100元錢,他便可以用之消費。我覺得錢可以拿去使用,但不可以浪費。

雷鋒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曾影響了幾代人。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忠誠地做一個無私奉獻的人民公仆,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唯一宗旨。周恩來的一生,為了他摯愛的人民,為了他眷戀的祖國,為了他信仰的共產主義事業,毫無保留地奉獻了自己的一切。周恩來是真正的人民公仆的楷模,他直到逝世前,胸前仍然佩戴著為人民服務的紀念章。

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他畢生的座右銘。看看周恩來的衣食住行用,我們會有非常深刻的感受。

有這么一個民間故事:從前,在中原的伏牛山下,住著一個叫吳成的農民,他一生勤儉持家,日子過得無憂無慮,十分美滿。

相傳他臨終前,曾把一塊寫有勤儉兩字的橫匾交給兩個兒子,告誡他們說:你們要想一輩子不受饑挨餓,就一定要照這兩個宇去做。后來,兄弟倆分家時,將匾一鋸兩半,老大分得了一個勤字,老二分得一個儉字。老大把勤字恭恭敬敬高懸家中,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年五谷豐登。然而他的妻子卻過日子大手大腳,孩子們常常將白白的饃饃吃了兩口就扔掉,久而久之,家里就沒有一點余糧。老二自從分得半塊匾后,也把儉字當作神諭供放中堂,卻把勤字忘到九霄云外。他疏于農事,又不肯精耕細作,每年所收獲的糧食就不多。盡管一家幾口節衣縮食、省吃儉用,畢竟也是難以持久。

這一年遇上大旱,老大、老二家中都早已是空空如也。 他倆情急之下扯下字匾,將勤儉二字踩碎在地。

這時候,突然有紙條從窗外飛進屋內,兄弟倆連忙拾起看,上面寫道:只勤不儉,好比端個沒底的碗,總也盛不滿!只儉不勤,坐吃山空,一定要受窮挨餓!兄弟倆恍然大悟,勤儉兩字原來不能分家,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吸取教訓以后,他倆將 勤儉持家四個字貼在自家門上,提醒自己,告誡妻室兒女,身體力行,此后日子過得 一天比一天好。

4.請大家再討論我們身邊的浪費水電等現象以及我們可以改進的措施。 國家節水標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變形而成。綠色的圓形代表地球,象征節約用水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重要措施。標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 JS的變形,寓意節水,表示節水需要公眾參與,鼓勵人們從我做起,人人動手節約每一滴水;手又象一條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匯成江河。 中國有13億人口,假如每個人每星期節約一度電.大家想想,一年下來,能為國家節約多少度電呀!那可是一個天文數字!這樣為國家節省了多少能源呀!這樣的一件小事,難道在座的同學們做不到嗎!

用魚缸換出來的水澆花更有營養;用淘米水刷洗碗筷更干凈;喝剩的茶還可以擦洗門窗和家具;

平時上課的時候,光線充足的時候,可以把旁邊的一排燈關掉;午休的時候,同學們都離開去吃午飯的話,應該把課室的燈關掉;平時同學們不應該浪費飲水的水.你們的爺爺奶奶也許對你們說過,他們小時侯是多么窮苦,吃不飽,穿不暖,上不起學,今天的我們能開空調,看電視,玩電腦,聽MP3,MP4,這多么幸福!父母省吃儉用供我們讀書大家又是否體諒到他們的辛酸呢?倘若同學們每天少花些零用錢,日積月累,那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何樂而不為呢?

5.主持人:事實上,我們國家也已經采取了很多節儉的措施,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下面,請同學來介紹一下其他國家的比較好的節儉做法。 (1)日本(2)韓國(3)意大利(4)法國

6. 討論:如何有效使用零花錢。

1)首先,學會把花出的錢記賬的習慣,每一筆,因為什么,為什么花,每個月,自己總結一下,看看那些事必要的,哪些事不必要的,就知道自己的錢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2)你還可以把零花錢儲存起來,小錢積攢成大錢,可以買自己向往已久的東西,用來實現自己的愿望。

3)通過錢生錢,那就看你想法怎么樣了,可以通過現有的資金,零花錢,做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事情,這就是我個人的意見。

7.主持人:前面我們已經討論了水電、零花錢、紙等等,事實上,浪費現象涉及方方面面,請大家再來討論,我們看到的浪費現象還有哪些,可以如何改進等等。

8.主持人:大家都積極地參與了剛才的討論,很多同學已經有很好的節儉意識以及做法,我們不僅要身體力行,而且還要發動更多的同學一起參與節儉的行動,因此,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倡議書: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請班長宣讀倡議書。

9.班主任小結:

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非常有意義,大家都熱情地在參與,老師很高興,希望以后,對大家而言,節約是一種習慣,是我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節約是一種對生活的態度,是一種對自然資源、對地球、對生命的一種感恩的方式;節約是一種時尚,大家緊緊地追隨它。

今天,我們向全校師生發出了倡議書,作為倡議者,我們首先要做好表率,因此我們一起來許下一份承諾:我,威海五中的每一位成員,從現在起,珍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度電,用好每一張紙,不浪費一顆糧食,用對每一分零花錢,珍惜每一分鐘。

為了表示我們的決心,請大家都在倡議書上簽上我們的名字

10.主持人宣布班會結束。

活動反思:節約不僅僅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責任。建設節約型校園,營造節約型社會,我們能做的其實很多很多。在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的主題班會中,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并提出很多不錯的點子:節約用水,適度用電,隨手關燈,合理飲食,變廢為寶等。這些雖然都是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每年也可以為國家省下不知道多少資源。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創節約型校園!

小學生勤儉節約主題班會新聞篇4

“勤儉節約”主題班會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

2、懂得勤儉節約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

3、培養學生愛惜糧食、愛惜物品、節約用水、用電的好習慣。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今天,我們的主題班會就是去談談怎樣做到勤儉節約。首先,讓我們通過一個故事來了解一下勤和儉。

2、課件出示:勤和儉的故事,老師講故事。

3、師:聽完了故事,你有沒有明白勤和儉各指什么呢?(勤勞和節儉)

4、師:勤勞和節儉可是一對好伙伴呢,它們不能分開。

二、講勤勞

1、師:開學已經一個多月了,老師都有留心觀察你們的表現,老師發現就在我們的身邊,由于你們的不勤快,不勤勞,我們的教室里出現了一些不好的現象,讓我們去簡單了解一下。(課件出示圖片)

2、讓學生說說你在圖上都看到了什么?(地面上有紙屑、垃圾桶旁有紙沒有扔進去、垃圾袋沒套好)

3、師:那么出現上述的現象僅僅是值日生不夠勤快嗎?其實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是班級、校園的小主人,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要主動愛護班級、校園的環境,做一個勤快的好少年。

三、講節約的故事

除了勤勞,我們還不能忘記節約,有許多節約的感人故事,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老師課前讓兩位小朋友準備了節約的小故事,下面就讓他們給我們講講關于節約的感人故事。

1、毛主席爺爺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在他生前用過的一百多件生活用品中,有一件穿過20多年、已補過73次的睡衣。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多次說要給他換一件新的睡衣,可他老人家執意不肯,直到他逝世前夕,仍然穿著這件補丁疊著補丁的睡衣。

2、一個星期天,雷鋒叔叔的戰友王大力把戰士們的襪子和衣服都洗了,雷鋒叔叔晾衣服時,發現自己的舊襪子不見了,他就到處尋找。這時,王大力說:“雷鋒,你那雙襪子有很多補丁,穿在腳上不嫌難受啊?”雷鋒叔叔說:“只要不耽誤我的工作就可以啦!”王大力又說:“那你不覺得難看嗎?”“襪子又不是穿給別人看的。”這幾句話,就已經體現出了雷鋒叔叔的節約精神。

三、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

過渡:這兩個小朋友故事說的真好,聽完故事,我們知道了原來偉人們在生活中都如此節約,那么作為小學生,我們能在節約上做些什么呢?

師:節約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課件出示四個模塊:愛惜糧食、愛惜物品、節約用水、節約用電。

1、愛惜糧食:

(1)課件出示浪費糧食的視頻

(2)古時有位詩人寫過一首詩,題目是《憫農》,下面跟老師一起去讀一讀。在朗讀的基礎上,教師介紹詩的意思。最后學生再次齊讀,引導學生了解糧食來之不易,我們要愛惜糧食。

(3)學生交流如何做到愛惜糧食。

2、愛惜物品:

(1)師: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需要我們時時留心身邊的小事。下面我們來聽聽《一支鉛筆的自述》,相信大家會受到新的啟發。

“生在森林野山,長在工廠車間,為小學生服務,咱心甘情愿。誰知主人無聊,削鉛筆當作好玩。五毛錢一支鉛筆,幾分鐘剩下半段。隨手扔進垃圾里。如此浪費現象,實在令人心酸。”

(2)師:聽完鉛筆的自述,同學們覺得,節約還和什么有關?(愛惜物品)

(3)師:是啊,有的同學鉛筆到處亂扔,練習紙撕下一頁又一頁,橡皮切成一塊塊,這是多大的浪費啊!所以勤儉節約還要從愛護我們的每一件物品做起。那么請同學們想想我們身邊有哪些浪費物品的現象呢?(學生交流:紙張浪費、垃圾袋的浪費,粉筆的浪費等等)

(4)師:既然有這么多浪費物品的現象,那請小朋友們想想辦法,我們怎么來減少浪費?

3、節約用水

(1)課件出示浪費水資源的圖片,隨后再出現水資源缺乏的圖片,兩組圖片形成鮮明的對比,讓學生明白節約用水的重要性。

(2)師:為了倡導節約用水,我國設計了節水標志。課件相機出示節水標志圖,教師介紹圖片的含義。

(3)讓學生在小組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你要怎樣節約用水,然后在班級交流。

4、節約用電

(1)師:生活中我們一不留意就會有浪費出現,有時光線很充足時,我們還是把教室的燈開著,中午去食堂吃飯了,教室的燈還開著,放學了,飲水機的電源卻沒有關掉。可不要小看這被浪費掉的一點點電,它們的用處可大著呢。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度電能做些什么呢?(課件出示:一度電能做的一些事情)

(3)學生交流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節約用電。

總結:勤儉節約,要從我們身邊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

四、讀讀節儉歌

1、師: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節儉歌:

一滴水,不算多,一滴一滴匯成河,

一粒米,不算多,一粒一粒積滿籮,

一塊石,不算多,一塊一塊修亭閣,

一棵樹,不算多,一棵一棵綠山坡。

細水長流不浪費,人人唱好節儉歌。

小結:同學們,通過今天的主題班會,我們都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我們的生活雖然富裕了,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還需要繼承和發揚,我們要以節約為榮,從小養成節儉的好習慣。最后,讓我們共同勉勵,我們勤勞,我們節儉,我們要做校園的小主人。

推薦訪問: 勤儉節約 班會 小學生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