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是漢語詞匯,拼音xīn dé,是指工作或?qū)W習中的體驗和領(lǐng)悟到的東西:凡人讀書,各有心得;學習心得。出自清·朱克敬 《瞑庵雜識》卷二:“凡人讀書,各有心得,雖契友不能同,亦不能喻。”、 清·陸以湉 《冷廬雜識·學醫(yī)宜慎》:“ 程杏軒醫(yī)案,歷,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云南采風心得2000字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云南采風心得2000字5篇
蘇州采風心得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們到了蘇州后,在的士上,司機跟我們說:"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天堂了."可是我堅信它會是個天堂.
??到了蘇州陰雨綿綿,很有江南水鄉(xiāng)的味道,我們?nèi)チ俗菊@.有人說拙政園是蘇州四大名園之首,是蘇州園林中面積最大的古典山水園林,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元朝時為大弘(宏)寺。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xiàn)布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拙政園中現(xiàn)有的建筑,大多是清咸豐九年(公元1850年)拙政園成為太平天國忠王府花園時重建,至清末形成東、中、西三個相對獨立的小園。從拙政園中園的建筑物名來看,大都與荷花有關(guān)。王獻臣之所以要如此大力宣揚荷花,主要是為了表達他孤高不群的清高品格。中部景區(qū)還有微觀樓、玉蘭堂、見山樓等建筑以及精巧的園中之園——枇杷園。布局以水池為中心,亭臺樓榭皆臨水而建,有的亭榭則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鄉(xiāng)的特色。池水面積占全園面積的3/5。池廣樹茂,景色自然,臨水布置了形體不一、高低錯落的建筑,主次分明。總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園林渾厚、質(zhì)樸、疏朗的藝術(shù)風格。以荷香喻人品的“遠香堂”為中部拙政園主景區(qū)的主體建筑,位于水池南岸,隔池與東西兩山島相望,池水清澈廣闊,遍植荷花,山島上林蔭匝地,水岸藤蘿粉披,兩山溪谷間架有小橋,山島上各建一亭,西為“雪香云蔚亭”,東為“待霜亭”,四季景色因時而異。遠香堂之西的“倚玉軒”與其西船舫形的“香洲”?遙遙相對,兩者與其北面的“荷風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勢,都可隨勢賞荷。倚玉軒之西有一曲水灣深入南部居宅,這里有三間水閣“小滄浪”,它以北面的廊橋“小飛虹”分隔空間,構(gòu)成一個幽靜的水院。
??拙政園的建筑還有澄觀樓、浮翠閣、玲瓏館和十八曼陀羅花館等。拙政園的布局疏密自然,其特點是以水為主,水面廣闊,景色平淡天真、疏朗自然。它以池水為中心,樓閣軒榭建在池的周圍,其間有漏窗、回廊相連,園內(nèi)的山石、古木、綠竹、花卉,構(gòu)成了一幅幽遠寧靜的畫面,代表了明代園林建筑風格。拙政園形成的湖、池、澗等不同的景區(qū),把風景詩、山水畫的意境和自然環(huán)境的實境再現(xiàn)于園中,富有詩情畫意。淼淼池水以閑適、曠遠、雅逸和平靜氛圍見長,曲岸灣頭,來去無盡的流水,蜿蜒曲折、深容藏幽而引人入勝;通過平橋小徑為其脈絡(luò),長廊逶迤填虛空,島嶼山石映其左右,使貌若松散的園林建筑各具神韻。整個園林建筑仿佛浮于水面,加上木映花承,在不同境界中產(chǎn)生不同的藝術(shù)情趣,如春日繁花麗日,夏日蕉廊,秋日紅蓼蘆塘,冬日梅影雪月,無不四時宜人,創(chuàng)造出處處有情,面面生詩,含蓄曲折,余味無盡,不愧為江南園林的典型代表。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拙政園,這一大觀園式的古典豪華園林,以其布局的山島、竹塢、松崗、曲水之趣,被勝譽為“天下園林之母”。 因地制宜,以水見長。疏朗典雅,天然野趣。庭院錯落,曲折變化。園林景觀,花木為勝。
??對于園林的游覽可能各人有不同的觀點了,我問過一個人他說拙政園,一個小時就可以出來了,當時還半信半疑的,呵呵去了以后,徹底不信了,逛園林,講究的是心境,對山水,對人文的一種欣賞,不是男生逛商場,一個商場不要10分鐘就可以逛完。我覺得園林其實可以很好品味的,感覺很不錯。
采 風 報 告
采風是件有趣的事情,常去會上癮,跑出去,從日常的慣性生活里跑出去,再大自然間盡情展現(xiàn)自己,忘掉平庸瑣事,眼前的每件關(guān)于自然的作品都讓人神往。這樣的采風不像旅游,而是隨緣而行,隨性之所至,乘興而來,興盡而滿載歸,每幅作品都是一個謎,我們自己也是一個謎,我與它們的相遇,不期而遇是第三個謎,相遇在這些藝術(shù)的天地里,留下了神秘的不可預(yù)測的痕跡。
早就聽說,婺源被譽為“中國最美的鄉(xiāng)村”,但是對它的了解卻是十分有限。據(jù)講,婺源位于皖、浙、贛三省交界處,原屬于安徽省,是古徽州六縣之一。上世紀三十年代初,紅軍在此鬧革命。國民黨政府在江西“剿共”,為了便于軍事上統(tǒng)一指揮,便將婺源劃歸江西省管轄了。如果說婺源景色優(yōu)美,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它保留了許多古色古香的徽派建筑上。
我們自到了婺源,便住在離李坑村最近的一個地方。
李坑是一個群山環(huán)抱中“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村落。他們說,當?shù)厝税汛逯械男∠凶觥翱印保迕裼执蠖嘈绽睿赃@里就叫李坑了。
在婺源也看到了徽派建筑,白墻黛瓦、馬頭墻。知道了徽州三雕是指具有徽派風格的磚雕、石雕、木雕,源于宋代,至明清而達極盛。這里是李坑明代官宦人家的宅邸,徽州三雕的風采可見一斑。
民居宅院傍水而建,依山而立。
登上路邊的小茶樓,樓下參差錯落的粉墻黛瓦、溪水貫通的街巷、縱橫交錯的青石板道 、古樸別致的溪橋盡收眼底。
離開村中的主干道,兩邊的街巷如世外桃源,給人寧靜、安逸的感覺。
我們?nèi)サ搅随脑吹牟屎鐦颉?/p>
吉祥美麗的宋代廊橋彩虹橋是中國古代廊橋史上的絕版:歷史最長,建于南宋,距今千余年;規(guī)模最大,全長一百四十多米;保存最完整,設(shè)計最科學的一座廊橋,是古徽州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彩虹橋的美學,是婺源人運用山水文化的集中表現(xiàn)。也是影視人最鐘情的地方,我網(wǎng)上查到,曾在此處拍攝過的電影有《閃閃的紅星》、《魂牽柳橋鎮(zhèn)》、《鄉(xiāng)村女教師》、《丁香》、《我心永遠》、《星火》、 《來的都是客》、《夢回青河》等,還有多部MTV的拍攝地,是畫家、攝影家最具靈感的地方,春、秋兩季聚集大批攝影家來彩虹橋創(chuàng)作,成為他們必到的地方。……
還有那個迷人的上曉起。
上曉起有的是山坡田園風景,從上曉起往上行到達江嶺,可以看到山中的田園風光。這一帶是婺源風景最美的地方。下曉起村是水繞村莊的風景,從汪口鎮(zhèn)乘前往段辛方向的汽車拐入一條土路后,經(jīng)過茅坦村后就到達了老樹環(huán)抱的下曉起村,兩條溪流在此匯合,景色很寧靜。
村莊仍保持著原汁原味的古樸,一條條小巷縱橫,一不小心就會轉(zhuǎn)得迷路。小巷間藏著一家家手工藝小店,多賣古董、硯臺和木雕。從下曉起走到上曉起,一路上座小山坡,會看到一棵十分高大茂盛的千年古樟。這里的盛產(chǎn)樟樹,隨處可見當?shù)厝爽F(xiàn)場鋸樟木片,香味濃郁,可用來防蛀。在山坡上可看到下曉起的全貌,是攝影的好地方。
早晨很早就被外面的贊嘆聲驚醒,趕快起床!“婺源的早晨真美”,是誰說的來,這不是大家的心聲嗎?若一幅淡淡的水墨山水畫,素雅、輕柔,整個沱川村落被雨、霧所籠罩,云來霧去,繚繞著,彌漫著,連成一體,已分不出是云,是雨,還是霧。
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那一座座的老房子,去走一走鄉(xiāng)間的青石板路,大樟樹下聽鳥叫,去吃荷包紅鯉魚,……,去找一處地方發(fā)呆吧……
婺源之美,美在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美在文化與生態(tài)的珠聯(lián)璧合。在婺源,春可賞五色芳菲;夏可探清幽奇洞;秋可觀漫山紅葉;冬可訪平湖鴛鴦。如今的婺源,古韻中更顯恢宏,典雅中更添氣勢。
接下來,我們前往的就是那個令人神往的云南——西雙版納了。
直到今天,我依然無法形容橄欖壩饋贈的心靈感受。
橄欖壩,在泰語中叫做“勐罕”,“罕”表示卷起來。勐罕的地名來自一個傳說:佛祖釋迦牟尼到這里講經(jīng),教徒們用棉布鋪在地上,恭請佛祖行走,然后再把布卷起來。
這塊被佛祖垂青過的橄欖壩,宛如一顆50多平方公里的巨型青橄欖,瀾滄江,則是嵌在它橄欖形邊緣的一條華美的緞帶。530米的低海拔,賦予它得天獨厚的秀美熱帶風光。假如把西雙版納比作一只綠孔雀,橄欖壩就是孔雀開屏時絢麗多姿的尾羽,所以人們雅稱它為“孔雀羽翎”。而“不到橄欖壩,算不得到版納”之說,也流傳得愈加廣遠。
我想,西雙版納也許把萬千寵愛都集于橄欖壩一身了。這里四季滿目青翠、花香鳥語、果樹飄香、風光旖旎。別致的傣家傳統(tǒng)竹樓隱約在椰林深處,身著艷麗筒裙的傣族婦女,肩擔竹籮,在寨子與郁郁蔥蔥的樹林之間穿梭,像隨風搖曳的鳳尾竹一般婀娜多姿,萬般風韻。難怪有人說,橄欖壩匯集了瀾滄江風情的精華。
我們走著看著,問著嘗著,感興趣的水果就買一個嘗嘗。此時只恨爹媽給自己少生了眼睛和嘴巴,肚子也容量太小。在一個芒果攤前,我為一只足足半公斤的金紅色芒果驚呼,趕緊買來給大家分享,真是色香味俱全! 攤主卻說,這算不了什么,還有重一公斤多的巨芒、二三公斤的柚子、巧如玉指的美人指香蕉等果中極品呢,保準叫你們大開眼界。
西雙版納近2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覆蓋著莽莽蒼蒼的原始森林,其中5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占地24萬余公頃。據(jù)說西雙版納地名的傣語含義,是“十二千塊田”。那這“十二千塊田”,又該是多少塊晶瑩剔透的“祖母綠”啊?
西雙版納沒有四季的概念,只分旱季、雨季。高溫,多雨,終年潮濕,成為各種生物生長繁衍的天然佳境。近6000種植物在這里隨心所欲地長得千姿百態(tài),形成一座熱帶植物的天然“基因庫”;占全國百分之二十多的近800種野生動物,無拘無束地在這塊樂土休養(yǎng)生息。西雙版納,是珍稀植物、奇禽異獸的人間天堂。
我們跟著老師走進聞名世界的中科院熱帶植物園。
我們漫步在樹影婆娑的蜿蜒小徑,炎日的威力,被濃陰篩選為星星點點的亮片,溫柔地散落在我們的臉上身上。這里有筆挺參天的林中“偉岸丈夫”王棕、望天樹,有纖纖細腰的“林中淑女”檳柳、省藤,也有直徑0.25米的巨竹和佛肚竹,以及幾個人才能合圍的鐵樹王,還有“導彈樹”、“絞殺樹”、“難分難舍樹”等;你可以在此觀賞高雅幽香的蘭圃,或去藥用芳香樹林神怡片刻,也可佇立珍稀瀕危植物板根大王四藪木、喬木毒王箭毒木面前,驚羨它們的特異功能;還有那巨葉花卉王蓮,它直徑一二米的綠盤浮于水面,據(jù)說放置一個嬰兒也安然無恙……
我發(fā)現(xiàn),雨林中有許多植物,竟然生長在巖石上面。它們縱橫交錯,藤纏樹繞,不時布下天羅地網(wǎng),有的地方壯觀如深山飛瀑,令人嘆為觀止。一問才知,這就是綠石林雨林公園“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的特有奇觀。
來說說我們住的地方吧。
我們住的也是傣族人的竹樓。竹樓其實是竹木混合建筑,樓底離地一米左右,樓下未筑墻,用來堆物、養(yǎng)家畜,還可以進行舂米、織布等家務(wù)勞作。樓上住人,但墻壁也并不密閉,整個格局通風透氣、輕巧涼爽,確是適應(yīng)濕熱氣候的居家良所。
多么奇趣的民俗風情,多么美妙的村村寨寨,多么純真善良的村民。其間,又該藏匿著多少引人入勝的故事傳說!
這如詩似夢的村寨,有一個浪漫抒情的名字——傣族夢園。
就這樣,當我還沉浸在西雙版納醉人的陽光中,又回到了天津。雖然要重拾些許冬日的繁重,卻不再有任何壓抑、任何煩悶,所有的不快樂早已被采風中燦爛的陽光抹去,只有滿心的清新、美麗的回憶,就連深夜的睡夢也是鳳尾竹婀娜搖曳的影姿。我的身、我的心完全融合在開闊與舒展之中,只感受到暖人的陽光和屬于自己的燦爛。
云南采風報告
為期18天的云南采風活動結(jié)束了。臨行前我們10級服設(shè)班每個人都懷著美好的憧憬,旅程結(jié)束后,細細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珍藏的地方。
云南是個美麗的地方,據(jù)司機介紹,全國55個少數(shù)民族中,云南就占到52個。不同的民族,相互交融,和睦相處。在一個省份就有這么多的民族并且和睦相處,這在世界上是很罕見的。各民族的歷史、地理、文化、生活習俗、宗教信仰等不同,也就產(chǎn)生了多姿多彩,奇異獨特的民族風情,使云南別有一番風味。
我們游覽了昆明、大理、香格里拉、瀘沽湖、麗江等一些地方,18天的行程緊湊而充實,我們不僅領(lǐng)略了沿途的美好風光,也對當?shù)氐囊恍┥贁?shù)民族有了一些更形象的了解。
我們第一天先去參觀了云南民族服飾博物館,其中多姿多彩的民族服裝使我們有了比較感性的理解,對云南的不同民族的服飾有了一個形象、初步的認識。
彝族人自古崇黑尚虎,即以黑虎為圖騰,并且一直保持到現(xiàn)在。他們自認為是虎的民族,每年都要過虎節(jié)。由于虎被他們奉為祖先,因而在一些彝族人家中的神龕上供奉虎形祖靈,大門上掛著虎形辟邪,墻壁上掛著虎圖騰壁掛,在村寨路口設(shè)有形狀像虎的石虎神。他們把自己、家庭、家族的幸福,都寄托在虎神的護佑之下。
彝族的房屋結(jié)構(gòu)有的地區(qū)和周圍漢族相同,涼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頂。彝族的節(jié)日主要有“火把節(jié)”、“跳歌節(jié)”等。“火把節(jié)”是彝族地區(qū)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般多在夏歷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節(jié),彝族男女老少,身穿節(jié)日盛裝,打牲畜祭獻靈牌,盡情跳舞唱歌、賽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轉(zhuǎn)繞住宅和田間,然后相聚一地燒起篝火,翩翩起舞。
在大理我們又受到了金花的熱情接待。云南的白族主要居住在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為尊貴。白族服飾總體上看,男子的穿戴簡潔樸素,中老年服飾較為淡雅,姑娘和小孩服飾比較艷麗。大理等中心地區(qū)男子頭纏白色或藍色的包頭,身著白色對襟衣和黑領(lǐng)褂,下穿白色長褲,肩掛繡著美麗圖案的掛包。大理一帶婦女多穿白色上衣,外套黑色或紫色絲絨領(lǐng)褂,下著藍色寬褲,腰系綴有繡花飄帶的短圍腰,腳穿繡花鞋,手腕上戴銀質(zhì)或玉石的手鐲,耳墜銀飾。頭梳獨辨,盤于疊成長條形的桃花或印花頭巾中間,再纏以紅頭繩,左側(cè)飄吊著一束雪白的纓穂,她們的頭飾代表了“風、花、雪、月”的含義,這是由于大理以前被稱為南昭國,是云南歷史最為豐富的地方,它有馳名中外的風花雪月,分別為下關(guān)風、上關(guān)花、蒼山雪、洱海月,這些景物都很好地在頭飾上表現(xiàn)出來。
白族住屋形式,壩區(qū)多為“長三間”,襯以廚房、畜廄和有場院的茅草房,或“一正兩耳”、“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瓦房,臥室、廚房、畜廄俱各分開。山區(qū)多為上樓下廄的草房、“閃片”房、篾笆房或“木垛房”,炊爨和睡覺的地方常連在一起。
接下來的幾天我們來到了中甸,還參加了藏民家訪,品嘗了他們特制的酥油茶并觀看了他們表演的精彩節(jié)目。這次能夠親自來到藏民家體驗他們的日常生活使我感到特別開心。純樸熱情的藏族同胞向我們獻上了潔白的哈達還邀請我們一塊舞蹈。他們的服飾很有特色,身上配有很多飾物,顯得非常華貴。男子留長發(fā),女子發(fā)辮披于肩,梳成雙辮或小辮,并在辮梢或特制的發(fā)架上掛以飾物。其中較為普遍的一種是頭頂正中戴一個類似銀盤的發(fā)飾,銀盤上鋪以紅色氈片,周圍鑲嵌著珊瑚珠和綠松石,中央是一顆碩大的紅瑪瑙珠。此外,頭發(fā)兩側(cè)還要戴上一串串由各種寶石串成的飾物。男子也戴鑲嵌著紅瑪瑙、綠松石的金銀大耳環(huán)和各種珠寶串成的項鏈,但是他們更注重腰間佩戴的腰刀。腰刀長短不一,通常是銀制的刀柄,上面鑲有各色寶石,刀殼用上好的木料,外面包銀或牛角,雕有精細的花紋和動物圖案。藏族人篤信藏傳佛教,所以,藏族的男女青年和老人身上都少不了一串精制的念珠和一些刻有表示吉祥的藏文飾物。藏族的服裝主要是傳統(tǒng)藏服,特點是長袖、寬腰、大襟。內(nèi)衣袖長襟短,男著褲,女著裙,外著長袖肥腰圓領(lǐng)、向右開襟系帶的藏袍。
藏族同胞特別喜愛“哈達”,把它看作是最珍貴的禮物。“哈達”是雪白的織品,一般寬約二至三十厘米,長約一至二米,用紗或絲綢織成。每有喜慶之事,或遠客來臨,或拜會尊長,或遠行送別,都要獻哈達以表敬意。
藏族居民的主食為糌粑,喜飲酥油茶;牧民以牛、羊肉為主食。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是藏族同胞的生活必需品。糌粑由青稞或碗豆炒熟后磨制而成。酥油茶是把磚茶熬出的茶葉倒入1米長的木質(zhì)長筒內(nèi),加上鹽巴和酥油,用長軸上下沖擊,使其各種成分均勻融合而成。藏族同胞寧可三月無肉,不可一天無酥油茶。青稞酒是用當?shù)厣L的青稞釀制而成的一種低度酒,男女老少皆喜飲,食物多有肉食和奶制品,不少愛吃風干的牛羊肉。
他們的住房也很有特點,通常是兩層樓。屋內(nèi)以石塊或夯土筑墻,平頂多窗,有院落,屋內(nèi)以木板鋪地。據(jù)說屋內(nèi)的中柱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中拄越粗表明家中的財富越多。藏族原來是個游牧民族,因此他們不習慣隨身帶很多錢,他們把錢全都用在精美的服飾或是修建房屋上,由于藏族人篤信藏傳佛教,因此他們把積蓄下的錢也很大部分用在朝拜上了。
藏族的節(jié)日較多,幾乎都與宗教有聯(lián)系。每年五月端午節(jié)要舉行盛大的傳統(tǒng)盛會──賽馬節(jié)。
藏族通行天葬(即鳥葬),僧人圓寂和某些在林區(qū)生活的百姓亦行火化,然而收獲季節(jié)忌行火葬。此外,土葬和水葬除因條件限制,一般認為是不吉利的。
后來我們還去了瀘沽湖,在那里見到了現(xiàn)在仍保存著母系社會的遺風的摩梭人。在那里,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長或能干的婦女當家。男女不娶不嫁,實行走婚,雙方關(guān)系以感情來決定相處的時間的長短。摩梭人的壽命普遍很長,這是因為他們沒有生活在城市中人們的很多壓力,也就沒了憂慮,因此心情舒暢,再加上那里風景優(yōu)美,空氣清新,很適合人們居住。我們還參加了他們的篝火晚會,看著摩梭男女手拉手,載歌載舞的情景,我們每個人都陶醉了。由于摩梭人數(shù)不多,所以并不獨立成為一個民族,它只是納西族的一個分支。
瀘沽湖的水特別清澈,能直接飲用。我們坐在摩梭人滑的小船上,看著湖邊秀美的景色,心情十分舒暢。
最后幾日我們來到了麗江,游覽了著名的麗江古城,也對納西族有了一些了解。納西族婦女身穿大褂,寬腰大袖,外加坎肩,系百褶圍腰,穿長褲,披羊皮披肩,綴有刺繡精美的七星、旁綴日、月,表示勤勞之意。
納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創(chuàng)造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書寫的東巴經(jīng)籍,使納西族文化享譽世界。流傳至今的兩萬余冊“東巴”經(jīng)典,記載了古代納西族社會生產(chǎn)生活的各個方面。“東巴”文化對研究比較文字學和人類文化史學等都有很高的學術(shù)價值。東巴繪畫一方面源于古老的東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豐富多彩的宗教活動。例如在東巴教的各種祭祀活動中,東巴祭師除了誦念經(jīng)書,還要裝扮成各種各樣的神佛人物、動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藝人們把這些形象用畫筆描繪下來,于是便有了東巴畫。納西族十分重視接受其他民族的先進文化,今天仍可以從納西族的建筑、音樂、壁畫等看到具有漢、藏、白、納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點。
麗江是世界上著名的古城,1997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chǎn)名錄》。人們都喜歡江南水鄉(xiāng)的典雅秀麗,卻不知高原水鄉(xiāng)更具迷人的魅力。麗江古城地處海拔2400米的滇西北高原之上,但是那里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氣候條件特別好,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河水不結(jié)冰、四季如春,是人們居住的理想的地方。
麗江古城中的流水是最令我感嘆和神往的。古城里布滿了淙淙流動的小河溪流,那景象會使人忘卻高原,以為置身于江南水鄉(xiāng)。麗江城里的水是從黑龍?zhí)读鞒鰜淼摹:邶執(zhí)队斜姸嗟娜郏嗟乃莵碜杂颀埡樱颀埡铀质莵碜杂颀堁┥剑谴笱┥降难汉腿橹赣他惤懦抢锸朗来募{西族人民。玉龍河水從黑龍?zhí)读鞒鰜恚?jīng)古城的雙石大橋后,分三路流入古城。在古城里又分成數(shù)十條清溪,穿街過巷、入院過房,把清清的泉水送到家家戶戶,使這座高原古城像江南水鄉(xiāng)一樣,是"戶戶門前有溪水,花團錦繡引蝶來,小橋垂柳玉河畔,村姑秀影映渠面。”眾多的形形色色的橋,架在清澈的小河上,兩旁獨具特色的民居和垂柳、綠樹、鮮花,組成了一幅幅美妙的人與大自然和諧的畫圖。入夜,游人們都喜歡買上一個紙做的小船似的河燈,里面點上蠟燭,許上一個美好的心愿,把燈放到河面上,流水便將它帶向遠方。河兩岸燈火通明,河水上是流動的燈,那美妙的景色令人心醉。
本次專業(yè)采風考察歷時18天,時間雖然不長,但我們感觸很多,盡管我們沒有對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風情有深刻的認識,卻足夠讓我們初步了解他們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習慣,特別是它極強的文化底蘊,這對于我們今后的專業(yè)有很大的作用。
時光一步步在前行,不久前我們踏上了熟悉的火車來到了陌生的城市,不久后我們又坐上了原來的列車回到了原來的城市,只希望我們在漫長的藝術(shù)道路上,不再陌生,也不再是彷徨!
運城學院專業(yè)實習學生
設(shè)計考察報告
系 別: 美術(shù)與工藝設(shè)計
專 業(yè): 藝術(shù)設(shè)計
班 級: 1142
姓 名:
指導教師: 張晉政
實習地點: 云南 貴州
實習時間: 2012年5月5日— 5月19日
提交日期: 2012 年 6 月 5 日
古色古香
之云南建筑中的設(shè)計元素
為期兩周,行程5500公里的設(shè)計采風考察活動在載著我們的大巴到達運城學院的門口時,算是圓滿的結(jié)束了。臨行前我們每個人都懷著美好的期待,旅程結(jié)束后,細細品味,也有很多值得我們珍藏的地方。
云南,一直是我憧憬的地方,借著學校的這次采風考察,也算是圓了我一個云南之旅的夢想。一路上,我們領(lǐng)略了瀘沽湖的清澈美麗,麗江納西族的世外桃源,束河古鎮(zhèn)的古色古香,大理白族的古樸幽靜,西雙版納傣族園的異域風情,千戶苗寨的鱗次櫛比······唯一有遺憾的地方,莫過于西雙版納了。在此次采風考察中,我考察的主要對象是古城建筑風格及建筑中的圖形設(shè)計元素。
一、麗江
到達麗江已是接近中午,吃完飯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去游覽一直向往到來的麗江古城。到達古城后才發(fā)現(xiàn),這里的古城是沒有城墻的,光滑潔凈的青石板路、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屋瓦房、無處不在的小橋流水,讓人恍如仙境。這里各色店鋪中的民族商品琳瑯滿目,店鋪分布在小河兩旁,垂柳婆娑,人流如織,我們忘情地流連在其中。到了晚上,最熱鬧的地方,莫過于酒吧一條街了,各種節(jié)奏充斥在耳朵里,不讓人生煩躁,反而有種淡淡的恬靜,讓人也想坐在里面,感受一下那種舒適的氛圍。在老師的帶領(lǐng)之下,我們也感受了一下屬于我們酒吧一夜,熱鬧非凡的神話酒吧,到現(xiàn)在回想起來,都舍不得讓那一幕幕畫面消失。
麗江古城的建筑很是古樸,古城的建筑結(jié)構(gòu)都是以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為主的瓦屋。瓦屋,會讓我想起很多兒時的往事,是一種滿載親情的舊時建筑,也給人一種滄桑感,但這里的建筑卻是滄桑而不破敗。古城的建筑多以木質(zhì)為骨架,構(gòu)造種類眾多,房屋造型多樣,建筑內(nèi)容豐富,這里的房屋多在兩面山墻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以求吉慶有余。在麗江行一趟,你會深深的感受到,什么叫做世外桃源,古城悠悠,這里獨特的魅力,讓我這學環(huán)藝的人真是感慨良多呀,對于如何學習,如何設(shè)計,在這里,都讓我重新有了新的認識。
二、大理
對大理的翹首期盼,終于在到達大理的時候,得以解脫。迫不及待的進入大理古城,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刻著“大理”牌匾的城樓。進入古城后,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人們總愛把大理古城和麗江古城相比,雖然大理的古城是新建的,無論在規(guī)模和房屋建筑上,它遠沒有麗江的古樸和恬靜,但大理帶給我的感覺卻是大氣、淡定的。寬大的青石板路,精致的建筑,街道中清雅秀美的花草,到處都是源源不斷的潺潺流水,隨風飄動的樹梢,沿街店鋪比肩而設(shè),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比比皆是,石房檐上精致的花紋,和屋檐的翹角盡顯建筑的厚重與大氣。
在到達洱海之后,才算是真正的感受到大理白族居民獨具特色的建筑風格,由于自然環(huán)境、審美情趣上的差異,這里的每家每戶都離不開精美的繪畫裝飾和雕刻,"粉墻畫壁"就是白族建筑裝飾的一大特色,墻體的磚柱和貼磚都刷灰勾縫,墻心粉白,由于檐口彩畫寬窄不同,飾有不同色彩相間的裝飾帶。以各種花鳥、山水、書法等文人字畫,表現(xiàn)出一種清新雅致的情趣,也顯現(xiàn)出這里的獨具特色。這些圖案的繪制,正是體現(xiàn)了當?shù)氐拿袼酌耧L的古樸自然,他們與自然相和諧,這種設(shè)計理念啟迪了我在以后的環(huán)藝設(shè)計中的思維方法,那就是融于自然的設(shè)計更能使人安心舒適。以下就是我搜集到的繪畫裝飾圖案:
這里的另一個建筑特色,可以說是裝飾的門樓建筑的圖案,據(jù)了解這里的圖案一般都采用殿閣造型,飛檐串角, 再以泥塑、木雕、彩畫、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磚等組合成豐富多彩的立體圖案,顯得富麗堂皇,但同樣又不失古樸大方的整體風格。在環(huán)藝設(shè)計中材料與素材的運用也是相當重要的,好的設(shè)計素材運用到相對應(yīng)的材料,即因地制宜、因時制宜才能發(fā)揮設(shè)計的完美構(gòu)想。以下我搜集到的門樓建筑的圖案:
三、總結(jié)
我們這次的外出設(shè)計考察對培養(yǎng)我們的創(chuàng)造型藝術(shù)才能具有十分必要的現(xiàn)實意義,讓我們從書本的圖片所獲得的文化傳統(tǒng)中走出,進入實地藝術(shù)考察中,每去一地都有目的地引導我們注意研究不同地域的民居生活以及建筑的風格樣式,為今后設(shè)計創(chuàng)作積累形象素材。這一切都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文化修養(yǎng)和審美趣味,拓展了視野和獲取知識的途徑。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走過了萬里路之后,才能更好的把那些富有特色的東西融入到我們的設(shè)計中去,這對于我們今后的專業(yè)有很大的作用,在以后的設(shè)計中,希望自己能多結(jié)合搜集到的傳統(tǒng)的元素,設(shè)計出更好的作品,有更大的突破。
云南感想
云南短暫的采風生活過去了,回想想起來,有苦也有甜,有美也有丑……最大的感受就是云南的民族建筑風格、云南的民間藝術(shù)、云南的古城建筑給我們帶來的新鮮感。其中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云南獨特的民族建筑風格和名族服飾。
首先我想談?wù)勎覀兦巴颇贤局械母邢耄驗檫@一段時間是我最難忘的時刻,還記得去云南途中吧,我們滿懷著對云南的向往,在這之前我們都沒有去過這么遠的地方,當時心里真是激動不已,導致我連續(xù)兩天都沒睡覺,一直望著窗外,云南的風景到底有多美,云南的人又是怎么樣的別致?
對這一切的東西都充滿著好奇,導致我的心情一直都靜不下來。很多時候都在考慮這些。同學們的身上仿佛也有用不完的勁。我恨不得現(xiàn)在就能聽見列車員們說這樣一句話:“尊敬的旅客朋友們請帶好自己的行李云南到了請下車。”可是就這么一句話等的我們好辛苦,好累啊,感覺過了一個星期一樣。
時間過得真慢,仿佛我們又吃了好幾次年夜飯,我的云南,云南到了,我們提前了半個小時就把帶的行李準備好準備下車,當我們下車的時候天不知不覺亮了起來,面帶笑容輕輕深呼一口氣,空氣好新鮮好美,心中美滋滋的想云南我來了,走出火車站,我們都以為我們要好好玩一玩了,沒想到還有半天的路程在等著我們就這樣我們坐上我們的大巴前往那個我們盼望已久的大理古城,很快我們到達了那里,感覺不錯,記得當時天已經(jīng)快黑了,我們趕緊找好住的地方,洗洗我們疲倦的身體,沖掉一身的疲憊。然后沒等休息就走出了住的地方,不能浪費這美景啊。
大理古城
在大理,出游的第一天,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云南大理古城高大的城墻雖然是仿建但仍舊能顯現(xiàn)出它的美感,走上前摸了摸,仿佛依然保留著那種悠久歷史的韻味,隨之我們見到了大街小巷交錯呈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我們走進了一家服飾的店鋪,我們看到了很多美麗的美麗布料做成的衣服,很美,聽老板說這些都是手工縫制的,摸上去很滑,看上去一根一根線整齊的編制而成。看了看問了問老板價格,果然物有所值價格很高。然后繼續(xù)我們的旅途,走著走著我們來到了一條全是酒吧的小巷我們尾隨著一條小溪,溪水很清,沿著這條小溪,看著酒吧里絢麗多彩的燈光和愜意的游客,聽著優(yōu)美的歌曲,真有一番美感。
還沒回味完這種的感覺,我們就被一家銀飾店里面的銀吸引住了,看見這一件件銀飾,我真想把他全部買下,可惜沒錢,我們只能遺憾的走了。接著我們來到了一個古城城樓上,花了三元錢我們才登上這個古城樓,在樓上我們首先見到了這里的美麗的雕刻藝術(shù),有花有龍有鳳,隨之我們走進大廳,首先見到的是一座大佛,聽說云南的人們有不同的信仰,入鄉(xiāng)隨俗我們也來拜拜祈禱祈禱我們每個人都要幸福,然后我們順著小樓梯向上爬了一層,這是最高處,透著小窗戶我們看到了古城的夜景,真繁華,生活在這樣的都市里面真好。在我們準備下去的時候我不小心看到房頂美麗的壁畫顏色搭配的很美。
美麗的銀飾
當?shù)氐牡耧?/p>
等我們下來的時候,我們走進了一家圍巾專賣店這里有不同樣式的圍巾花花綠綠有一個同學試了試,我們都感覺漂亮,于是我們幾個都買了好幾條,然后我們又轉(zhuǎn)了轉(zhuǎn),突然我們被一個畫畫的吸引了我們,后來聽老師說那就是羊皮畫,畫得很美。時間可真是不會等人,已經(jīng)十點了,我們就這樣匆匆忙忙回去了,走在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賣水果的我看見了一個賣水果的,我們停下來老板很好,讓我們嘗了嘗,很紅很紅的蘋果吃在嘴里很甜很甜好香,聽說這是山果,我們買了好多,的好好品嘗品嘗。這一晚這讓人難忘。
第二天我們很早就起來了,誰都不愿浪費這樣的時間,早上的空氣景色也很美。然后我們?nèi)チ税鬃寰幼〉攸c,這里原本是一位知名人士所住,在這里金花穿著盛裝為我們準備了白族特色的三道茶介紹了白族的一些習俗也拍設(shè)了一些白族的建筑和起居用品,這里的建筑大都數(shù)都很美因為這里人們很會裝扮,人們大都會將自己的藝術(shù)繪畫花在墻上,
早晨的美景
所以白色的墻上多了很多花樣,接著我們來到了魚鷹之鄉(xiāng),這里當?shù)鼐用駝澲瑤覀儊淼搅硕K芮宥宜菘吹囊磺宥缓笪覀冇挚吹搅司实聂~鷹表演,當那些船家把魚鷹敢下水在我們的吶喊和助威中魚鷹沒有令我們失望,抓到兩三條大魚,然后我們品嘗了一下漁家特色小吃。最后我們在一陣歡聲笑語中告別了美麗的魚鷹只想洱海。隨后我們來到了天龍八部的拍攝地點,在這里我們等了很久坐上了纜車我們最多的是高興,坐上纜車我們來到了天龍洞,從天龍八部上看我記得段玉是從很高的山上掉下來的,可是我們從洞口進去的,在漆黑的山洞里走著不知前方會出現(xiàn)什么,我們膽怯的走著,然后我們看見了神仙姐姐,的確一摸一樣,呵呵,然后我們沿著陡峭的臺階往上攀爬,山洞很潮濕,不過可以看到許多天然的石頭很滑,奇形怪狀,最后我們來到段玉掉的入口,我們都非常激動,急忙拍照。然后我們在勞累中走出了山洞,隨之就是大理的全景,有山有水很美真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
洱海魚鷹之鄉(xiāng)
兩天的大理之行結(jié)束了,留下的只是回憶,我們踏往香格里拉,這個人間天堂,在到達香格里拉境內(nèi),我們看到了什么樣的放牧生活,野豬,馬,牛,羊和藍天交織成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在那里我們最大的感覺就是很冷,這里建筑很有特色房屋仿佛石雕刻而成,很精致安排好住的地方,這里的藏民很友好的接待了我們,參加了他們特別的儀式,在這里我們也了解一些藏民習俗,作為客人他們將美麗的哈達送給了我們,然后我們看到了他們穿著盛裝跳起舞,迎接遠方的客人,用砸吧和烤牛肉款待我們,現(xiàn)在回味起那烤牛肉任然能夠流下口水。第二天我們來到了古城,我們踏上石頭鋪成的小道,在這里逛街,感受那種古色古香的風味,美麗的名族風情吸引我們不斷在大街小巷里穿梭,別有一番風味。這里的建筑大多以雕刻唯美,喜歡這里的特色,人們穿著不同的名族服飾給我們留下很多感受。
美麗的香格里拉
美麗的香格里拉永別了,接著我們來到了麗江這個繁華的都市,在這里,我們買了許多特色的商品,這邊的商品最便宜,古城也是最漂亮的,還記得那已進入古城的那條小溪誰是那么清花是那么美。還記得那個水車嗎,很有感覺吧,在這里呆了兩天,我們也就在古城轉(zhuǎn)了兩天。
緊接著我們來到最后一站昆明,這里似乎很熟悉,因為我們來的時候是那么興奮,在這里我們?nèi)チ俗詈笠粋€景區(qū)云南名族村,看到了許多名族白族、傣族、藏族、滿族等,看到不同的名族服飾,感受到不同的名族風俗,還記得一進入的時候,令我很驚訝的就是大象,我還和它合了影。
麗江古城
這里不同的名族住著不同的建筑,各有各的特色,而且各名族的信仰都不同,在這里我們都能感受到。最后我們看了一場非常完美的養(yǎng)出,各個名族穿著不同的服飾歡歌跳舞迎接我們這些遠方的客人。一場場演出,讓我們感受到不同的名族風味。現(xiàn)在我還能想起那種熱鬧的場面。
短短的兩個星期云南之行就這樣結(jié)束了,我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沒白花這段時間,我們真的學習到了很多知識和看到了很多美麗的風景,如果讓我留下來我肯定愿意可惜不可能的,來回四天的火車我們經(jīng)歷了什么叫苦,在云南九天里我們又感覺到什么是甜,我們真是有喜有悲我相信這段經(jīng)歷將是我們最特別的一段回憶。
服設(shè)1032班:
李曉嶸
2011/11/26
推薦訪問: 云南 采風 心得上一篇:采風心得3000字【六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guān)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lǐng)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lǐng)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nóng)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nóng)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lǐng)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guān)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guān)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nèi)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wǎng)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wǎng)絡(luò)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是建設(shè)網(wǎng)絡(luò)強國的重要領(lǐng)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wǎng)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