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井岡山采風心得四篇

| 瀏覽次數:

岡山縣(羅馬拼音:Okayama-ken),位于日本本州西南角,屬于日本地域中的中國地方。其面對瀨戶內海,北面呈帶狀地,從東到西分布著山地,山地的南面延續著吉備高原和津山盆地,再往南是面臨瀨戶內海的岡山平原。瀨戶內海擁有大小合計約90個島嶼,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井岡山采風心得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井岡山采風心得4篇

【篇一】井岡山采風心得

井岡山?-江西省井岡山

井岡山,位于中國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湖南省江西省邊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屬江西省井岡山市,市設立在廈坪鎮。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井岡山最高峰海拔2120米,風景秀麗,林木繁茂,有高山幽壑,飛瀑深澗,巖洞云海之景,是著名的旅游勝地。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井岡山

?外文名稱

Jinggangshan

?地理位置

江西省西南部

?

?最高海拔

南風屏海拔2120米

?主要景點

茨坪、黃洋界、龍潭

目錄

1?概述  

井岡山井岡山,屬江西省井岡山市,市設立在廈坪鎮。東連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井岡山最高峰海拔2120米,風景秀麗,林木繁茂,有高山幽壑,飛瀑深澗,巖洞云海之景,是著名的旅游勝地。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東臨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解放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于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全市現21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8萬余人,總面積約為1308平方公里,是革命的根據地。

1982年,這里被列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又定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園林城。全市現轄21個鄉鎮場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97萬余人,總面積為1308.58平方公里。井岡山山勢雄偉,境內平均海拔381.5米,市內最高峰——江西坳海拔1841米,是一個典型的山區市。從山下往上望,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井岡山旅游最佳旅游時間為每年的4-10月份。而最精彩的莫過于每年的4、5月份,十里杜鵑傲然開放,正是游覽井岡山的絕佳時機。杜鵑是井岡山市的市花。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黃洋界、龍潭、主峰、桐木嶺、湘洲、筆架山、仙口八大景區。[1]

名字由來

“井岡山”這個名稱的由來在當地有這么一種說法:清朝初年,有位姓藍名子希的人,為避戰亂,遷徙到五指峰下一塊小平地安家立寨。由于這里四面環山,地形好像一口井;村前有一條小溪流過,客籍人稱溪為“江”,遂名此地為“井江”。因村莊依山向江建造,這村子也就叫作“井江山村”。后因客籍人口音“江”與“崗”諧音,又把這個村子稱為“井崗山村”。爾后又有黃氏遷居此地,居住了一段時間后,覺得村子不是建造在山頭上,而是建在山腳下,就把“井崗山村”的“崗”字去掉了“山”字,稱作“井岡山村”。于是便有了“井岡山”這個地名,五指峰也就被稱為“井岡山主峰”。[2]

說起井岡山,還曾含有“強盜”的意思。辛亥革命至北伐戰爭期間,不少散兵游勇結成小股“綠林”。白天匿居山中,晚上竄至附近縣城搶劫官家富戶,自稱為“井岡山”。隨后,又有世居山上的王佐等人集聚武裝,常以劫富濟貧為名,下山“吊羊”(即綁架)。方圓百十里的富豪人家談虎色變,也稱他們為“井岡山”。雖帶有幾份倔強“野性”,但“井岡山”的名稱從此也就傳開了。

2?自然氣候  

井岡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4.2度,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溫度3.2度,七月份最熱月,平均氣溫僅為23.9度,極端最高溫度也只有34.8度;年平均降雨量1856.3毫米,年平均降雨日213天,年平均日照1511小時,平均霧日96天。茨坪因海拔高度和四面環山的地形影響,具有冬長、夏短、秋早、春晚的特點。 

3?旅游景區

井岡山,紅色的山,綠色的山。當年烽火連天,今朝旅游勝地。只要你一踏上這老區的紅土地,五百里井岡的每一間老房屋、每一片翠竹林都會向你講述在這里發生過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3.1?五指峰  

井岡山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峻險,至今杳無人跡,還是個“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臺”上遠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現已列為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斗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游擊洞”。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這里是短尾猴、木鹿、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石雞、石魚,河谷峭壁上盛產石耳等。五指峰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絹半空懸掛,在幾公里以外就可眺見,并有流動感。五指峰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腳下有一群巒湖,猶如一輪明月映照在茫茫云海之中,為主峰景區增添了迷人色彩。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和風景如畫的高山流水,為避暑和旅游觀光提供了大然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面額一百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主峰五指峰。神游于此處的游客,往往會拿出一張百元大鈔,將畫面與完景對照一番,這也別有一番情趣。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3.2?大井  

井岡山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毛澤東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沖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里。他領導紅軍深入群眾,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組織、武裝群眾、幫助群眾進行生產勞動,解決實際困難。在這里還設立了紅軍醫務所,兔費給當地群眾看病、治療。產且在這里開始了對地方武裝王佐部隊的教育改造工作。1928年2月,王佐率領地方武裝參加工農革命軍,被改編為工農革命第二團第二營,從而壯大了革命隊伍。大井的革命遺址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

除了革命歷史參觀點外,大井還有中國名山大川罕見的高山田園風光。大井周圍的群山,橫看成嶺側成峰,松峰頂篁交翠,古樹成林,溪澗流泉清冽,石魚歷歷可數,美味的石雞、珍稀保護動物娃娃魚也分布于此。當地居民的住宅則環境清幽,建筑風格古樸,和周圍環境相映成趣。村寨周圍的稻田像天梯一樣直人云霧深處。旅行者從喧鬧的大城市來到這里,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園畫,聽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園詩,耳目自然為之一新,所有的煩惱自然為之消融。  

3.3?井岡山碑林  

井岡山建于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節起對外開放。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組成,因勢而構,曲折回環,別具一番情趣。“井岡山碑林”為書法家舒同題寫。碑文有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手書,部分知名人士和書法家的墨跡。其思想內容豐富,書法藝術精湛,是茨坪景區一處新的游覽點。 大井位于茨坪西7公里,現有公路相通。井岡山有五井,指五個位于群山環繞、宛若井狀的山間盆地村莊,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莊,是當年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地之一。 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領部隊上井岡山首次抵達大井,此后這里便成為紅軍常駐之地,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多次在這里部署戰斗,粉碎國民黨軍的多次軍事“進剿”。  

3.4?黃洋界 

井岡山黃洋界在井岡山上茨坪鎮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是井岡山五大口之一(雙馬石、桐木嶺、朱砂沖、八面山、黃洋界)中最著名的一個哨口,連接湘贛邊界,黃洋界地勢險要、巍峨峻拔,1928年3月30日,這里打響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以不到1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軍4個團兵力的瘋狂進攻,創造了我軍以少勝多的首個戰績,毛澤東同志在欣喜之余,揮筆寫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一詞就是為這次偉大光輝戰斗勝利而的。游人身臨其境,依稀聽到當年隆隆炮聲。陳運和詩《黃洋界抒情》佳句“一門剛修好的迫擊炮趕來助戰,三發炮彈轟得舊中國地覆天翻”。

3.5?蛤蟆叫天

走進江西井岡山杜鵑山景區(即改名前的筆架山)里,在一片杜鵑密林處,有幾塊巨石,前后斜立,形態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頭望天,人們稱其為“蛤蟆叫天”石,是筆架山美景之一。在“金蟾望月”石的對面生長著一叢叢高山杜鵑林,林中則不時有黃鶯飛出落在石上高歌,金蟾張開大口象是吹響了革命的集結號,杜鵑林也象是被喚起的千百萬工農,似乎是毛澤東在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后1931年春寫下的《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場景的再現。詩中云:“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在“金蟾望月”石的西邊50米處,有幾塊較大而平整的石頭,據說,當年井岡山的好漢王佐在當綠林時就是以筆架山下的行洲、下莊為大本營,筆架山是他們常來之地。就在這幾塊大石上,王佐和他的部隊曾經坐在上面開會商討戰事,并研究如何下山“吊羊”。“吊羊”,在當時就是綁架土豪作為人質,索以巨款,拿到錢物后除自己部隊開支外,還會分錢給貧苦的百姓解決生活問題。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吧?在當時“吊羊”可是有“行規”的,即:吊富不吊貧,吊疏不吊親,吊遠不吊近。

3.6?杜鵑山

杜鵑山景區位于全國著名的5A風景名勝區井岡山的南大門,入口服務區--紅色桃花源距茨坪中心景區12公里。景區內純天然的自然景區為主,以“十里杜鵑長廊”、“七大峰”、“五大奇觀”而享譽。輔以特有的人文、歷史景觀,形成了杜鵑山內獨具風格的“紅”、“綠”交相輝映的旅游佳境格局,令人仰慕和神往。

杜鵑山景區四季更替,季季有千秋。春天,是賞花的季節,2010年井岡山首屆國際杜鵑節把杜鵑山杜鵑推上了高潮,漫山遍野杜鵑開放,景致蔚為壯觀。夏季,滿眼蒼翠、云海漂浮,這時候來到杜鵑山,可盡情享受森林天然sap,井岡激情漂流,領略“小小竹排江中游”的逍遙與愜意;秋天,楓葉紅透,萬綠叢中紅盡染,漫步棧道,仿佛進入了油畫世界;冬季,十里霧凇,決難想象,在同一個地方,竟能感受到春冬兩種截然不同的季節,一面冰雪蓋地,一面綠意濃濃,來杜鵑山賞冬,共同領略嶺南特有的冬天。

4?旅游指南

4.1?門票

160元(可游覽:龍江書院、會師紀念館、會師廣場、八角樓、茅坪紅軍醫院、紅四軍軍部、象山庵、步云山練兵場、黃洋界、百竹園、造幣廠、小井紅軍醫院、龍潭、大井舊居、水口、主峰、紅軍谷(五馬朝天)、南山公園、茨坪舊居、北山烈士陵園)

4.2?交通 

航空:民航班機可達距茨坪180公里的贛州市,包機可達距茨坪80公里的泰和機場,也可達長沙機場,從長沙乘汽車到吉安。

鐵路:一是乘京九線至吉安下,再轉乘汽車,2小時可達井岡山市(茨坪);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吉安住一天,吉安有文天祥紀念館、青原古寺、白鷺書院、青原山旅游區等;二是走京九線至井岡山火車站(泰和縣)下,再轉乘汽車。實際上,從吉安到井岡山更近些。 另外,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都已經開通了井岡山旅游專列,從這些地方出發到井岡山都很方便。

公路:江西省南昌、吉安、遂川等地都有長途汽車直達井岡山市(茨坪),茨坪也有公共汽車開往各風景點。另外,從南昌、贛州以及湖南長沙,可以分別通過泰和、遂川和寧岡等地進入井岡山。  

4.3?住宿  

茨坪是井岡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賓館、旅社、飯店等旅游設施齊全,旅游車可通往各大景點,一般游客都會住在那里,很方便。井岡山住宿很方便,賓館酒店遍地都是,且借個也不是很貴。而且還可以到當地老鄉家借住。

4.4?美食  

井岡山菜肴屬于廬陵菜系,其主要特色是講究刀工,注重火候,擅長燒、燜、炒,味道鮮香,以酸辣居多,在口感上講究酥、脆、嫩。原料大都是選用當地的土特產,地方特色十分濃厚。

井岡山的著名菜肴有全副鑾駕、永新狗肉、家鄉炒血鴨、玻璃魚、炒石雞、干煸桔絲等等。  

4.5?特產

井岡山冬酒、井岡老窖、井岡醇、井岡紅米酒、井岡南瓜酒、井岡獼猴桃酒、石雞、石耳、石魚等。    

5?歷史文化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寧岡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中國第一 ?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蘭花坪。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岡山斗爭革命舊址遺跡達100多處,其中21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被列為市級文明保護單位。因此,井岡山作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近年來,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到井岡山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同時還是中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井岡山風景旅游區是首批國家5A級景區,中國文明風景旅游區,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11年截至7月8日,井岡山今年門票收入突破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井岡山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充分依托“紅色吸引人,綠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旅游業發展壯大,全力打造“紅色搖籃、生態井岡、精神家園”旅游品牌。吉安市委領導要求各單位和部門要進一步做好接待服務工作,各景區要實行 領導帶隊、責任到人,以優美、舒適、和諧的環境迎接來山游客,繼續創造旅游佳績。  

6?政治經濟 

千年的歷史變遷,不變的青山秀水,積淀下來的是濃郁的地方文化。從1927年紅色的鐵流融匯在井岡山之后,井岡山的生命 ?力得到了煥發,“星星之火”不僅燃遍了神州,同時,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傳奇的石刻碑帖,淳樸的民間風俗,優美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文學作品……構成了井岡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岡山的“紅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榮歷史。秋收起義失敗之后,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情勢,決定放棄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長沙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放棄了“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改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于是經過三灣改編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除了位于農村,農產品豐富,解決了部隊的糧草問題,群眾基礎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贛邊界,在當時是“兩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轄)地帶,敵人統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便于保存和發展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巧妙結合起來,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創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各地共產黨人也領導了武裝起義,紛紛建立革命根據地,形成了燎原之勢。雖然革命的時代已經遠走,但是我們依舊要傳承和發揚革命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

【篇二】井岡山采風心得

井岡山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觀,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國工農紅軍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居舊址有幾十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 井岡山的自然景觀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景區內峰巒疊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觀的類型有:峰巒、山石、瀑布、溶洞、氣象、高山田園風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溫泉等八類。具有雄、險、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賞杜鵑、夏觀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險的山勢、奇特的飛瀑、磅礴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花而蜚聲中外。一個融革命傳統教育與風景旅游攬勝為一體的新型旅游區已經形成。

景點介紹: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茨坪中心景區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落在松柏疊、翠林木蔥郁的茨坪北山。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由紀念碑、紀念堂、雕塑園、碑林四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四百畝。井岡山雕塑園內形象地塑造了19位井岡山斗爭時期前委、軍委、特委的主要領導和著名人物的雕像。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
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是茨坪中心景區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觀。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落在松柏疊、翠林木蔥郁的茨坪北山。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由紀念碑、紀念堂、雕塑園、碑林四大部分組成,占地面積四百畝。井岡山雕塑園內形象地塑造了19位井岡山斗爭時期前委、軍委、特委的主要領導和著名人物的雕像。陵園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開放參觀游覽。1997年10月,由鄧小平題字的“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落成剪彩。

龍潭瀑布群
龍潭位于茨坪北面七公里處,有五潭十八瀑之稱。龍潭以瀑布數量多、落差大、形態美而著稱。從龍潭口沿著花崗巖的步道經鷹嘴巖、攬云臺,就到長壽泉。長壽泉,山泉滴滴終年從山體巖石中滲入長壽池,池水因礦物質豐富,五分硬幣平放在水面都不會沉入池中。

  茨坪
茨坪鎮是井岡山市政府所在地,海拔820多米,是一座美麗的公園式山城,高樓林立,古木參天。茨坪中央是挹翠湖公園,綠蔭如蓋、湖面如鏡、亭臺樓閣相映成趣。南端的南山公園,火炬臺氣勢磅礴,北端為雕塑園,有全國著名的雕塑家用青銅、漢白玉、花崗石等雕塑成比真人略大的17位最早在井岡山從事革命活動的人物。這里夏無酷暑,冬無苦寒,雨水充沛,空氣清新。每當春暖,杜鵑噴火;盛夏,花草吐艷;仲秋,丹桂飄香;入寒,寒梅怒放。四季林木蔥郁,景色宜人。茨坪還是井岡山革命遺址最為集中的地方,目前這里的革命遺址均已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對外開放。



筆架山
筆架山位于茨坪西南20公里處,海拔1357米,這里的山峰頗具特色,因其峰巒的排列形同筆架,故而得名。 筆架山上有許多數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松,它們造型古拙卻又凌空欲飛。此外,山中還有鵝掌楸、香果樹、黃杉、深山含笑等珍貴樹種,樹林里生活著短尾猴、黃腹角雉等珍貴動物。
筆架山雄偉壯麗,蔥蘢峻拔,逶迤奇險,風光秀麗。著名的景點景觀有七大山峰、五大奇觀,還有大小松島等十余處景點。站在筆架山上可以俯瞰大半個井岡山。清晨可觀天邊霞光萬道,金光燦爛的朝陽照耀著五百里井岡,山下的阡陌田園盡在眼前;陰天可觀茫無涯際、滾滾涌動的云海。變幻莫測的奇景令人稱奇。



最佳旅游時間:
井岡山的年平均氣溫較低,夏天的時候,這里是不錯的避暑地,而冬天就非常寒冷且潮濕,直到春天的3、4月間還是很冷,特別是早晚;即使是夏天去旅游,也請游客一定要注意帶夠衣服。等到四五月份氣溫有所回升,花草樹木也爭奇斗艷,所以每年4、5月是游井岡山的最佳季節。

當地美食介紹:
  井岡山菜肴屬于廬陵菜系,其主要特色是講究刀工,注重火候,擅長燒、燜、炒,味道鮮香,以酸辣居多,在口感上講究酥、脆、嫩。原料大都是選用當地的土特產,地方特色十分濃厚。
全副鑾駕、永新狗肉、家鄉炒血鴨、玻璃魚、炒石雞、干煸桔絲等等。
全副鑾駕
將雞和熟豬油、干紅椒等一起紅燜,色澤紅亮,味道香濃,口感酥爛。



紅燒狗肉
將狗裉毛洗凈后,懸于稻草火上烤至金黃色,然后將狗肉入鍋用茶油爆炒到斷血水,放入蔥姜、八角、桂皮,舀入清水,放在文火上燉燜,待燉熟后盛入盤中。具有健胃補腎、強身健體的功效。



酒店住宿:
  到井岡山旅游,住宿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入住賓館,這些地方的價格相對要高一些,但是比起大城市相對要便宜些。還可以選擇一些小旅館,這些地方的價格通常在四五十元;最便宜的是住在當地老鄉的家中,價格可以商議,一般每晚在二三十元之間。

井岡山筆架山大酒店
井岡山筆架山大酒店地處茨坪毛澤東舊居后方前行50米處,與原國脈賓館隔街相對,鄰近天街步行街、挹翠湖公園、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酒店擁有豪華單人間、豪華雙人房、商務雙人套、復式雙人套、豪華單人套等185間客房,酒店外觀設計為端莊傳統的徽派建筑,內部裝修豪華不失內斂、溫馨不失高雅,處處融入了現代風格,現代與傳統交輝相映,造就了酒店的和諧與完美。同時酒店免費停車、送餐、叫醒、前臺貴重物品保險柜、旅游、票務中心等服務,是賓客旅游、休閑度假的理想選擇。 

井岡山奧源大酒店
井岡山市奧源大酒店座落在著名的紅色旅游圣地井岡山莰坪的黃金地段,西臨桐木嶺路,與井岡山北山隔路相望,北面、南面、東面為自然山體。毗鄰全市最繁華的商業區天街,距中心汽車站約200米,交通便利,環境幽靜。是一家集旅游觀光、商務會議、度假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酒店。酒店占地7600平米,整個建筑裝飾風格新穎別致,豪華的設施、細致周到的服務,能讓賓客享受到酒店的溫馨及人與自然的和諧美。酒店內設有各類客房280間。房內均裝有空調,格調高雅的餐廳,可同時接待500人用餐,是您舉辦各類宴會、酒席的最佳場地。多功能會議廳同時可容納200人進行不同級別的會議,酒店內并配有3000平方米的地下車庫,為賓客在閑暇之余提供優質的服務。

井岡山林野大酒店
井岡山林野大酒店位于革命搖籃井岡山茨坪的中心地段,臨近風景秀麗的挹翠湖公園,茨坪天街步行街、茨坪毛主席舊居、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堂、井岡山野生動植物園,位置優越,交通便捷。酒店擁有標準間、三人套間、豪華套間等150間客房,室內裝飾清新典雅,攻能配套設施齊全,建筑風格新穎別致,是賓客旅游、休閑度假、避暑的理想選擇。

交通:
  到達與離開
飛機
距茨坪80公里的井岡山機場,開通多條航線。到井岡山機場后,可乘車上泰井高速直達井岡山市(茨坪)風景區。
火車
井岡山現已有直達列車,可乘坐到井岡山市新城區,然后再坐半小時汽車就可以到達茨坪景區。井岡山火車站離茨坪36公里。在火車站和茨坪鎮之間有往來的汽車,車票8元/人。從茨坪到火車站早上班車6:40左右,最晚一班在18:30。每20分鐘一班車。
也可一是乘京九線至吉安下,再轉乘汽車,2小時可達井岡山市(茨坪);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吉安住一天,吉安有文天祥紀念館、青原古寺、白鷺書院、青原山旅游區等;二是走京九線至井岡山火車站(泰和縣)下,再轉乘汽車。
另外,北京、上海、廣州、南京等地都已經開通了井岡山旅游專列,從這些地方出發到井岡山都很方便。
當地交通
公交
井岡山市至附近景點里程大致為,炎帝陵102公里、紅軍會師橋50公里、茅坪八角樓35公里、三灣改編舊址80公里、文天祥紀念館115公里、井岡山火車站110公里。
從旅游集散中心有一路開往茨坪鎮的班車,十分鐘一班。從旅游集散中心-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北山革命烈士陵園-旅游集散中心。沿途也可上下車。已經購買井岡山門票(RMB206),可免費乘車。其他客人RMB2/人。
出租車
分夏利和捷達,起步價為3元/2千米,每千米為1.2元;捷達車起步價為5元/2千米,每千米為1.5元。

當地購物介紹:
  井岡山的土特產很豐富,有獼猴桃、石耳、香菇、玉蘭片、黃蓮等,如果有興趣不妨帶些回去。另外,還有一些用當地植物加工成的工藝品也很不錯,像用井岡山方竹加工成的各種手杖、竹席和竹筷等,美觀而實用;此外還有黃楊木雕、檀木壁扇,都是不錯的旅游紀念品。
幾種常見的草藥:天葵、石猴子、二葉律、陸英、瓜仁草、千里光等。
綠浠肴超市:一家規模較大的超市,位于天街牌坊旁。散裝的山貨都是用超市的品牌“綠浠肴”包裝。還有很多江西特產的專賣店設在超市里,貨品較齊全。

旅游注意事項:
  井岡山現在實行通票。門票包含觀光車票(70元)和景區門票(156元),共計206元/人。可游覽景點:筆架山、水口、主峰、黃洋界、龍潭、北山革命烈士陵園、茨坪舊居、大井舊居、百竹園造幣廠、紅軍醫院(小井)、紅軍谷(五馬朝天)、南山公園、會師紀念館/龍江書院/會師廣場、紅軍醫院(茅坪)/八角樓、象山庵/紅四軍軍部/步云山練兵場,附送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門票。
門票有效期:48小時,即兩天。

【井岡山旅游線路推薦】

線路一:(1)黃洋界——百竹園——龍潭——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須乘坐景區觀光車)

    (2)筆架山——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可自駕)

線路二:(1)黃洋界——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水口——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須乘坐景區觀光車)

    (2)筆架山——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可自駕)

線路三:(1)黃洋界——龍潭——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主峰——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 (須乘坐景區觀光車)

    (2)筆架山——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茨坪毛澤東同志舊居——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可自駕)?

【篇三】井岡山采風心得

井岡山

井岡山

井岡山,中國名山之一,是一塊紅色的土地;綠色的寶庫。“四面重巒障,五溪曲水縈。紅根已深植,今日正繁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董必武1960年訪問井岡山時對井岡山發展的評價,是井岡山――革命山――旅游山――文化山。內地有部關于革命題材的電視劇,也叫《井岡山》。

中文名稱:

井岡山

外文名稱:

Jinggangshan

地理位置:

江西省西南部

最高海拔:

南風屏海拔2120米

主要景點:

茨坪、黃洋界、龍潭

目錄

基本概述

概況

山體山貌

革命人文景觀

旅游時間

歷史沿革

地質地貌

八大景區

自然與人文一體

門票價格

自然資源

動植物:

特產:

景區簡介

五指峰

蛤蟆叫天

大井

小井

茨坪

井岡山碑林

黃洋界

山水傳說

山水傳說 井岡杜鵑

山水傳說 井岡蘭花

山水傳說 茨坪

山水傳說 黃坳

山水傳說 長煙

山水傳說 大小五井

山水傳說 羅浮

民俗文化

精神畫傳

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美食

介紹

特產

附美食加工

名山榮譽

井岡山杜鵑花

介紹

出行貼士

基本概述

概況

山體山貌

革命人文景觀

旅游時間

歷史沿革

地質地貌

八大景區

自然與人文一體

門票價格

自然資源

動植物:

特產:

景區簡介

五指峰

蛤蟆叫天

大井

小井

茨坪

井岡山碑林

黃洋界

山水傳說

山水傳說 井岡杜鵑

山水傳說 井岡蘭花

山水傳說 茨坪

山水傳說 黃坳

山水傳說 長煙

山水傳說 大小五井

山水傳說 羅浮

民俗文化

精神畫傳

井岡山精神

井岡山美食

介紹

特產

附美食加工

名山榮譽

井岡山杜鵑花

介紹

出行貼士

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概述

概況

  井岡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處湘贛兩省交界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的羅霄山脈中段,古有“郴衡湘贛之交,千里羅霄之腹”之稱。東臨江西泰和、遂川兩縣,南鄰湖南、 炎陵縣,西靠湖南茶陵縣,北接江西永新縣,是江西省西南的門戶。解放后,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下,于1950年在茨坪設立了井岡山特別區,1959年成立省轄井岡山管理局,1981年撤局設縣,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200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將原井岡山市與原寧岡縣合并組建新的井岡山市。全市現21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4.8萬余人,總面積約為1308平方公里。它是革命的根據地。

山體山貌

  井岡山山高林密,溝壑縱橫,層巒迭峰,地勢險峻。其中部為崇山峻嶺,兩側為低山丘陵,從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岡就如一座巨大的城案堡,五大哨口是進入“城堡”必經的“城關”,

井岡山瀑布

把守此地,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井岡山風景名勝區的面積有213.5平方公里,約占全市總面積的32.4%。經初步戡查,有風景點60多處,景物景觀320多處。十分好看。

革命人文景觀

井岡山革命烈士紀念碑

  這里有很多的革命人文景觀,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國工農紅軍革命遺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舊居舊址有幾十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7處。 井岡山的自然景觀同樣令人嘆為觀止。景區內峰巒疊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林木蓊郁。主要景觀的類型有:峰巒、山石、瀑布、溶洞、氣象、高山田園風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溫泉等八類。具有雄、險、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賞杜鵑、夏觀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險的山勢、奇特的飛瀑、磅礴的云海、瑰麗的日出、爛漫的杜鵑花而蜚聲中外。一個融革命傳統教育與風景旅游攬勝為一體的新型旅游區已經形成。

編輯本段旅游時間

  井岡山旅游最佳旅游時間為每年的4-10月份。而最精彩的莫過于每年的4、5月份,十里杜鵑傲然開放時節,正是游覽井岡山的絕佳時機。杜鵑已被評為井岡山市的市花。

紅色咨詢師策劃的紅色之旅活動

[1]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927年10月,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滕代遠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國工農紅軍來到寧岡井岡山,創建以寧岡縣為中心中國第一

井岡山風景

個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蘭花坪。開辟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從此鮮為人知的井岡山被載入中國革命歷史的光榮史冊,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搖籃”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奠基石”。井岡山的斗爭,從1927年10月到1930年2月為止,共計兩年零四個月,時間雖不長,但為中國開辟了一條成功之路,尤其為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井岡山精神;堅定信念,敢闖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三是黨管武裝的基本原則;四是血肉相連的干群關系;五是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迄今保存完好的井岡山斗爭革命舊址遺跡達100多處,其中21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5處被列為市級文明保護單位。因此,井岡山作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之一,也已成為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理想課堂。近年來,江澤民、胡錦濤、李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到井岡山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豐功偉績。

編輯本段地質地貌

八大景區

  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13.5平方公里,分為茨坪、黃洋界、龍潭、主峰、桐木嶺、湘洲、筆架山、仙口八大景區。

自然與人文一體

  井岡山集革命人文景觀與旖旎的自然風光為一體,革命勝跡壯麗河山交相輝映光照千秋,風景名勝區有60多個景點,320多處景觀景物。景觀分為八大類:峰巒、山石、瀑布、氣象、溶洞、溫泉、珍稀動植物及高山田園風光,還較好地保存了井岡山斗爭時期革命舊址遺跡29處,其中10處被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里巍峨群峰矗立,萬壑爭流,蒼茫林海,飛瀑流泉,有氣勢磅礴的云海,瑰麗燦爛的日出,十里綿延的杜鵑長廊和蜚聲中外的井岡山主峰。井岡山屬山岳型風景名勝區景觀景點,匯雄。奇、險、峻。秀、幽的自然風光特點,屬中亞熱帶濕潤季風型氣候,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年平均溫度為14.2℃。是從事愛國主義教育、學習革命傳統、旅游風光、避暑療養回歸大自然的理想之地。當年郭沫若游覽井岡山時曾感慨萬千,揮筆留下了“井岡山下后,萬嶺不思游”的贊美詩句。今天,井岡山正以嶄新獨特的面貌迎接國內外佳賓的光臨。

門票價格

  (一)門票種類:

  根據省發改委相關文件規定,井岡山風景名勝區實行一票制,有全價票、優惠票兩種。

  (二)門票價格:

  1、全價票:160元/人次[淡季] 190元/人次[旺季]

  旺季時間為2-16 / 11-15,淡季時間11-16 / 次年2-15

  2、8折優惠票:152元/人次;60—69歲老人,憑有效證件(護照、身份證)8折優惠

  3、6折優惠票:112元/人次。

  2012年三八婦女節當天18歲以上女性朋友憑身份證免廬山景區大門票,環保車不免;

  (三)持票游覽范圍:

  全價票和上述優惠票均可游覽納入一票制管理的20個景區(點),即:龍江書院、會師紀念館、會師廣場、八角樓、茅坪紅軍醫院、紅四軍軍部、象山庵、步云山練兵場、黃洋界、百竹園、造幣廠、小井紅軍醫院、龍潭、大井舊居、水口、主峰、紅軍谷(五馬朝天)、南山公園、茨坪舊居、北山烈士陵園。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動植物:

  井岡山上林木繁茂,有各類植物3800多種,其中香果樹、銀杏、水杉、鵝掌揪、井岡杜鵑等,均屬名貴珍稀植物。一般杜鵑花都是叢生灌,這里卻能長成直徑達2尺有余的大樹,而且品種很多,當春夏之交,漫山遍野杜鵑花盛開,景色迷人。井岡山上動物種類也很多,主要的珍貴動物有華南虎、云豹、短尾猴等。

特產:

  井岡山的物質特產有獼猴桃、金桂、山梨、楊梅、石耳、木耳、香菇、玉蘭片、玉溪荼、黃連、邊山七、屏風、玩具、首飾盒等。地方風味菜有石耳燉雞、炒雙冬、怪味菜、燒狗肉等。

編輯本段景區簡介

五指峰

  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處,因峰巒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巒由東南向西北伸延,綿亙數十公里,氣勢磅礴,巍峨峻險,至今杳無人跡,還是個“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觀景臺”上遠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現已列為自然保護區。兩邊巨峰對峙,中間一條深谷,谷底為龍慶河,即井岡山河。半山腰有個“天軍洞”,相傳為當年太平天國軍駐地,與五指峰相望的還有“龍慶洞”。傳說此洞曾藏龍居仙,當年紅軍曾在此頂嚴寒、斗冰雪,堅持了40多天游擊戰,故名“游擊洞”。景區內是一座天然的動植物園,這里是短尾猴、木鹿、黃腹角雉等珍禽異獸出沒的地方。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石雞、石魚,河谷峭壁上盛產石耳等。五指峰還有一座瀑布,落差約二百米,如同千尺素絹半空懸掛,在幾公里以外就可眺見,并有流動感。五指峰瀑布是井岡山落差最大的瀑布。五指峰腳下有一群巒湖,猶如一輪明月映照在茫茫云海之中,為主峰景區增添了迷人色彩。四季如春的氣候條件和風景如畫的高山流水,為避暑和旅游觀光提供了大然場所。值得一提的是,面額一百元人民幣的背景圖就是井岡山主峰五指峰。神游于此處的游客,往往會拿出一張百元大鈔,將畫面與完景對照一番,這也別有一番情趣。五指峰下的龍慶河盛產“井岡三石”:石雞、石魚、石耳。整個保護區春季峰巒疊翠,鳥語花香;夏末蛙蟬齊鳴,悅耳動聽;秋日紅葉映日,層林盡染;冬天銀裝素裹,冰晶似玉。

蛤蟆叫天

金蟾望月

  走進江西井岡山杜鵑山景區(即改名前的筆架山)里,在一片杜鵑密林處,有幾塊巨石,前后斜立,形態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頭望天,人們稱其為“蛤蟆叫天”石,是筆架山美景之一。在“金蟾望月”石的對面生長著一叢叢高山杜鵑林,林中則不時有黃鶯飛出落在石上高歌,金蟾張開大口象是吹響了革命的集結號,杜鵑林也象是被喚起的千百萬工農,似乎是毛澤東在第一次反圍剿勝利后1931年春寫下的《漁家傲?反第一次大“圍剿”》場景的再現。詩中云:“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岡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二十萬軍重入贛,風煙滾滾來天半。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不周山下紅旗亂。”

  在“金蟾望月”石的西邊50米處,有幾塊較大而平整的石頭,據說,當年井岡山的好漢王佐在當綠林時就是以筆架山下的行洲、下莊為大本營,筆架山是他們常來之地。就在這幾塊大石上,王佐和他的部隊曾經坐在上面開會商討戰事,并研究如何下山“吊羊”。“吊羊”,在當時就是綁架土豪作為人質,索以巨款,拿到錢物后除自己部隊開支外,還會分錢給貧苦的百姓解決生活問題。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吧?在當時“吊羊”可是有“行規”的,即:吊富不吊貧,吊疏不吊親,吊遠不吊近。

大井

  位于茨坪西北面七公里處,革命歷史參觀點有毛澤東舊居,紅軍醫務所舊址等。 1927年10月下旬,毛澤東率領沖國工農革命軍上井岡山首先就到達這里。他領導紅軍深入群眾,向群眾宣傳革命真理,組織、武裝群眾、幫助群眾進行生產勞動,解決實際困難。在這里還設立了紅軍醫務所,兔費給當地群眾看病、治療。產且在這里開始了對地方武裝王佐部隊的教育改造工作。1928年2月,王佐率領地方武裝參加工農革命軍,被改編為工農革命第二團第二營,從而壯大了革命隊伍。大井的革命遺址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

  除了革命歷史參觀點外,大井還有中國名山大川罕見的高山田園風光。大井周圍的群山,橫看成嶺側成峰,松峰頂篁交翠,古樹成林,溪澗流泉清冽,石魚歷歷可數,美味的石雞、珍稀保護動物娃娃魚也分布于此。當地居民的住宅則環境清幽,建筑風格古樸,和周圍環境相映成趣。村寨周圍的稻田像天梯一樣直人云霧深處。旅行者從喧鬧的大城市來到這里,看到的是一幅高山田園畫,聽到的是一首高山田園詩,耳目自然為之一新,所有的煩惱自然為之消融。

小井

  位于茨坪北面六公里處,這里有中國紅軍的第一所醫院——“紅光”醫院,現已列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并對外開放。當年的“紅光”醫院設有門診室、手術室、病床等,共三十二個房間,可容納傷病員二百多人。1929年10月1日,井岡山曾一度失守。一百多名重傷病員來不及轉移,全部壯烈犧牲。解放后,井岡人民在烈士犧牲的地方建立了紅軍烈士墓。

茨坪

  茨坪,這是當年井岡山革命斗爭的中心,坐落在崇山臺間的小盆地。這是游覽井岡山到的地方。現在,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館、烈士紀念塔等。從茨坪到各個紀念地及主要風景游覽點,都有道路相通。以革命戰場聞名的五大哨口,也都是景色絕妙之處。它們離茨坪不遠,有五哨公路通達。五大哨口中最值得一游的是黃洋界。黃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臨下,扼居山口,形勢險要,當地群眾稱之為摩天嶺。在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層層疊疊;白云翻騰,猶如汪洋大海。當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還依稀可見,紅軍營房保存完好。現在這里建有一座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碑文由朱德書寫。另一面鐫刻毛澤東的《西江月井岡山》。碑前有大理石屏風,上有“黃洋界”三個金色大字。

井岡山碑林

  建于1987年7月,自1989年清明節起對外開放。碑林由碑亭、碑廊、自然碑型等部分組成,因勢而構,曲折回

井岡山碑林

  環,別具一番情趣。“井岡山碑林”為書法家舒同題寫。碑文有參加過井岡山斗爭的老紅軍的題詞,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手書,部分知名人士和書法家的墨跡。其思想內容豐富,書法藝術精湛,是茨坪景區一處新的游覽點。 大井位于茨坪西7公里,現有公路相通。井岡山有五井,指五個位于群山環繞、宛若井狀的山間盆地村莊,即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大井是其中最大的村莊,是當年毛澤東、朱德、陳毅、彭德懷等和紅軍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地之一。 1927年10月24日,毛澤東率領部隊上井岡山首次抵達大井,此后這里便成為紅軍常駐之地,毛澤東、朱德、陳毅等多次在這里部署戰斗,粉碎日本敵軍的多次軍事“進剿”。

黃洋界

  黃洋界在井岡山上茨坪鎮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是井岡山五大口之一(雙馬石、桐木嶺、朱砂沖、八面山、黃洋界)中最著名的一個哨口,連接湘贛邊界,黃洋界地勢險要、巍峨峻拔,1928年3月30日,這里打響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英勇的中國工農紅軍以不到1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軍4個團兵力的瘋狂進攻,創造了我軍以少勝多的首個戰績,毛澤東同志在欣喜之余,揮筆寫下著名的《西江月、井岡山》一詞就是為這次偉大光輝戰斗勝利而的。游人身臨其境,依稀聽到當年隆隆炮聲。陳運和詩《黃洋界抒情》佳句“一門剛修好的迫擊炮趕來助戰,三發炮彈轟得舊中國地覆天翻”。

編輯本段山水傳說

山水傳說 井岡杜鵑

  描述:從前,有一對從安徽逃難的兄妹來到井岡山黃家村乞討,被黃開明夫婦收養下來,一起共同生活。他們是因家鄉山洪暴發、父母全被淹死的逃難兄妹,哥哥叫杜吉,12歲,妹妹叫杜蓮,才3歲。黃開明的兒子叫黃來,正巧與杜吉同年同月同日生,兩人性格又很合得來,就結為同年老庚,幾乎形影不離;黃開明還有個女兒叫黃媛,性格溫柔,長相俊美。黃開明夫婦把杜吉兄妹視為自己的親生骨,一家六口人,過得和和美美。

山水傳說 井岡蘭花

  描述:井岡蘭花,清香馥郁,沁人肺腑。朱德1962年重上井岡山,為井岡蘭花寫下了一首《詠蘭》詩:“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眾草傍;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得地自含芳。”說起這井岡蘭花,有這么一個故事。

山水傳說 茨坪

  描述:相傳,古代的女媧是個很愛干凈,又善于保養的女皇。她每天要洗三次臉,早、中、晚各一次。為此,她召集天上所有的能工巧匠,花了不知多少年,制作了三個臉盆:金盆、銀盆、玉盆,又叫頭盆、次盆、末盆。早上用頭盆洗臉,中午用次盆,晚上用末盆。

山水傳說 黃坳

  描述:不知哪朝哪代,有一對夫妻開了一家豆腐店。老夫妻做的豆腐雪白細嫩,味道鮮美,很受大家的歡迎。加上他們待人熱情,心腸慈善,老幼無欺,如果碰上生活拮據的人家來買豆腐,還會相送幾塊,所以,店里的生意一年四季非常興旺,老夫妻也就存了一筆可觀的錢。

山水傳說 長煙

  描述:過去,這里沒有行醫的郎中,只有一個巫婆靠裝神弄鬼,給人們所謂驅邪治病。人們一旦有病,就去求她。巫婆擺下香爐,點著香火,穿上黑袍,口念佛咒,依依呀呀,裝模作樣,待又叫又跳之后,拿出早已煎好的草藥水(或研制好的藥丸),說是觀音娘娘賜給的仙湯(或仙丹)給病人吃。

山水傳說 大小五井

  描述:據老人們說,以前人間沒有蓮花,只有王母娘娘的瑤池蓮塘里才有。這是天廷的寶花,一般神仙是看不到的,只有玉皇大帝,太白金星,托塔李天王、太上老君等身居要職、德高望重、有功之臣和能進入王母娘娘宅地的人才能大飽眼福。

山水傳說 羅浮

  描述:聽老人們講,以前的東海龍王,可是個隨心所欲、不顧百姓疾苦的君王,他常常搞得天下旱的旱,澇的澇;有時,他給這個地方下個七七四十九天雨,結果良田淹沒,房屋沖垮,到處哀鴻遍野;有時,他又給那個地方來個九九八十一天滴雨不下,弄得莊稼枯死,草木焦黃,百姓怨聲載道。

編輯本段民俗文化

  挖冬筍

井岡山末棒火炬手劉豪點燃圣火盆

  描述:挖冬筍,是黃坳、茨坪、長坪、下七一帶客籍山區農民所喜愛的一項采集活動。農歷十一月以后,冬筍即開始生長,客籍人們便身背背簍,手握鋤頭進山挖筍。

  紅薯絲飯

  描述:紅薯絲飯是從前井岡山區的傳統主食,解放前,當地就流傳著一首民謠:“薯絲飯,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這首民謠反映了當年井岡山區的清貧生活和山區居民追求起碼的溫飽生活的意愿。

  勺子碓舂米

  描述:勺子碓,是井岡山客籍人用來舂米的工具。舊時人們用石頭作臼,用木棒做杵搗米。常用的有手碓、腳踏碓。山里人在腳踏碓的基礎上,利用山泉的落差,裝成不用人力的“自動”雅,一天能舂一擔谷,比腳碓省時省力,獨家獨戶使用,非常方便。

  米湯漿被子

  描述:土籍人洗被子時,都喜歡用米湯漿被子。米湯漿被子就是把被子在清水河、塘里洗干凈,擰干,置于盆中,倒進米湯,反復搓揉,使被子里每個地方都沾上米湯,再擰干,即可涼曬。

  狩獵

  描述:客籍人狩獵活動多利用冬、春季節的農閑時間進行。出獵人數5--10人,多至數十人,進入目的地后,一般都人分兩路行動:一為“蹲口”,把守野獸出入要道;二為“抄山”,指揮獵犬翻山越嶺趕出獵物。

  建房

  描述:井岡山土籍居民建新房的禮儀有進桌、圓屋、上梁、過火等習俗。

  祭窯

  描述:土籍人燒磚瓦窯時,窯匠師傅造窯,點火頗為講究,有一套世代相傳的習俗,稱“祭窯”。一般的“祭窯”,實際上是祭祀火神。

  出嫁當天不吃飯

  在井岡山客籍民間居民中流傳著這么一個風俗習慣:姑娘出嫁的當天隨身帶好在家煮熟的雞蛋、豬肉之類的食品,到婆家后躲在新房里不出門,當日也不吃婆家的一回飯。無論家人怎么誠心相請,哪怕是把飯菜送進新房,也不會吃上一回,而是吃著自己帶來的食物。以示節省公公婆婆的美味佳肴,孝敬公公婆婆,換得公公婆婆的喜愛,換來長年全家和睦過日子。這一風俗習慣直至今天,新娘出嫁到婆家,還是一直堅持吃完自己帶來的食品為止。

  井岡山傳統禮儀

  井岡山傳統禮儀不僅存在于人際交往中,也存在于家庭、家族和一個人的個人經歷中,且貫穿于人生歷程,幾乎每個人都需經歷的禮儀就是人生禮儀。

編輯本段精神畫傳

  在中國革命的史冊上,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史上,井岡山都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在開辟井岡山根

胡錦濤總書記同井岡山革命老區人民共迎新春

  據地的斗爭中,通過艱苦實踐,摸索到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明確了“支部建在連上”、“執行三大任務”的重要制度;制定了人民軍隊必須遵奉的“三大紀律六項注意”。后“三大紀律六項注意”經過充實,完善為“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至今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每個成員的行動準則。但由于種種原因,井岡山斗爭留下的文獻不多,親歷者們撰寫的回憶文章也不多。這就使得有關井岡山的記載,顯得比較單薄,尤其缺少鮮活、生動、有血有肉的情節。

井岡山精神傳萬代(21張)

  有鑒于此,井岡山斗爭親歷者們的后代——陳毅之子陳昊蘇、羅榮桓之子羅東進、彭德懷的侄女彭鋼、粟裕之子粟戎生、黃克誠之子黃煦、譚政之子譚競先等90余人,約定各自執筆為文,記述前輩在井岡山的經歷,并附以家中珍藏多年的照片,合為一冊圖文并茂的《井岡情懷》畫傳,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

  《井岡情懷》畫傳的作者中,除了開國元勛和將帥的后代以外,還包括犧牲在井岡山或是被錯殺于井岡山的先烈的親屬。包括陳毅安的兒子、何挺穎的侄子,王佐、袁文才的重孫和孫子等。讀他們的文章,能夠使我們對井岡山斗爭的艱巨性和復雜性,產生進一步的領悟。主編王太和與編委會成員們的設想是:這本畫傳要為讀者提供從別的書中讀不到的鮮為人知的故事,以及在紀念館、展覽館里也難得一見的歷史圖片。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畫傳書稿在短時間內寫就、編成,共收文章104篇,錄入圖片900余幅。黨史界和軍史界將井岡山精神的主要內容歸納為6句話,即:“堅定信念、艱苦奮斗、實事求是、敢闖新路、依靠群眾、勇于勝利”。《井岡情懷》畫傳用一段段經歷、一個個故事詮釋了井岡山精神。

編輯本段井岡山精神

  千年的歷史變遷,不變的青山秀水,積淀下來的是濃郁的地方文化。從1927年紅色的鐵流融匯在井岡山之后,井岡山的生命

井岡山

力得到了煥發,“星星之火”不僅燃遍了神州,同時,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岡山革命精神。傳奇的石刻碑帖,淳樸的民間風俗,優美的民間傳說,豐富的文學作品……構成了井岡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岡山的“紅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榮歷史。秋收起義失敗之后,毛澤東分析了當時的情勢,決定放棄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長沙原定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放棄了“城市包圍農村”的道路,改走“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于是經過三灣改編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除了位于農村,農產品豐富,解決了部隊的糧草問題,群眾基礎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贛邊界,在當時是“兩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轄)地帶,敵人統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便于保存和發展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卻和革命的進攻巧妙結合起來,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創了符合中國國情的勝利道路。各地共產黨人也領導了武裝起義,紛紛建立革命根據地,形成了燎原之勢。雖然革命的時代已經遠走,但是我們依舊要傳承和發揚革命時期艱苦奮斗的精神。

編輯本段井岡山美食

介紹

  井岡山菜肴屬于廬陵菜系,其主要特色是講究刀工,注重火候,擅長燒、燜、炒,味道鮮香,以酸辣居多,在口感上講究酥、脆、嫩。原料大都是選用當地的土特產,地方特色十分濃厚。

  井岡山的著名菜肴有全副鑾駕、永新狗肉、家鄉炒血鴨、玻璃魚、炒石雞、干煸桔絲等等。

  行知提示:游客們來到井岡山,除了品嘗井岡山地區的特色菜肴外,不妨再嘗嘗風味獨特的井岡紅米飯。在井岡山的飯館里都可以吃到。

  井岡南瓜湯:南瓜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山里的南瓜特別香甜可口,用它燒成的湯味道鮮美,營養很豐富。

  全副鑾駕:將雞和熟豬油、干紅椒等一起紅燜,色澤紅亮,味道香濃,口感酥爛。

  荷包玻璃魚:將紅鯉魚加上香菇一起清蒸而成的,色澤紅亮,味道鮮甜,口感細膩嫩滑。

  蓮花血鴨:將嫩活鴨與干紅椒、大蒜瓣等一起煸炒。色澤紫紅,香辣可口,鮮嫩無比。

  干煸桔皮絲:是用干桔皮加上生姜、干椒、花菜芯等煸成,吃起來脆嫩可口,桔香四溢。出門在外吃一道這樣的菜能起到清熱去火的作用。

特產

  地方名酒 井岡山冬酒、井岡老窖、井岡醇、井岡紅米酒、井岡南瓜酒、井岡獼猴桃酒、堆花貢酒、堆花特曲等,還有井岡山礦泉水等。

  三石菜 以井岡山特產的石雞、石耳、石魚為主要烹調物的地方風味菜就有數十種,著名的有:炒石雞、糖醋溜石雞、清燉石雞、石耳蒸雞、炒石耳、石耳湯、清燉石魚、蘭花石魚、石魚燒湯等。

  山竹菜 蘭花小竹筍、炒雙冬(冬筍、冬菇)、玉蘭片、筍干、小山竹炒香菇、酸菜炒小竹筍、酸菜炒冬筍、臘肉炒冬筍、肚尖炒冬筍等。

  野味菜 紅燒地虎(當地稱“香芒”,不屬保護動物)、山老鼠干、泥鰍醬蘿卜湯、炒苦菜、炒紅皮菜等。

  特色菜 炒血鴨、紅燒狗肉、清燉腳魚、紅澆腳魚、清燉武山雞、井岡酥雞、井岡酥鴨、八寶鴨、釀三角豆腐、煎泥鰍干、米粉泥鰍、米粉蒸鵝肉、四星望月、紅燒山豬等。

附美食加工

  竹筒石雞 簡介

  原料:石雞、百合粉、料酒、醬油、清鹽、胡椒粉、鮮湯、豬油、味精、竹筒。

  烹調方法:蒸

  工藝流程:石雞初加工——腌漬——蒸至——成菜 。

  成菜標準:色澤:淡黃 味型:咸 香 鮮 質感:酥爛。

  茅坪粉蒸鵝 簡介

  原料:活鵝、炒至粳米、糯米加入八角混到的米粉、花椒、胡椒粉、姜塊、蔥 、料酒、精鹽、熟豬油、清水 。

  烹調方法:粉蒸

  工藝流程:鵝——初加工——腌漬拌至——粉蒸——成菜 。

  成菜標準:色澤:未黃 味型:咸鮮 質感:軟爛。

  全副鑾駕 簡介

  原料:雞,熟豬油,紅干辣,精鹽,醬油,味精,米酒,小麻油,蔥 ,姜塊 。

  烹調方法:紅燜

  工藝流程:雞——初加工——刀工處理——燜至——成菜 。

  成菜標準:色澤:紅亮和諧。

  味型:味香濃郁 。

  覺感:酥爛

  四星望月 簡介

  此款菜屬興國傳統名菜。其主菜為米粉魚,外加4個炒菜。米粉魚居中,代表月亮,4個炒菜分擺四周,代表星星,猶如星圍月轉。此菜色澤鮮艷,綠紅相映,味道微辣,質地脆嫩,富有興國特色。

  1932年,毛澤東在興國長崗等地調查期間,陳奇涵請毛澤東到他家做客。陳母做了一籠“米粉魚”置餐桌中央,四周擺上4碟菜。毛澤東邊吃邊贊揚味道好,詢問菜名,陳母一時說不上,只是微笑。毛澤東風趣地說:“就叫‘四星望月’吧。”從此,“四星望月”就在興國縣傳開了。

  蓮花血鴨 簡介

  原料:嫩活鴨,生姜,干紅椒,蔥白,大蒜瓣,料酒,胡椒粉,精鹽,味精,鮮湯,小麻油,源色醬油

  烹調方法 :煸炒

  工藝流程:鴨初加工——刀工處理——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紫紅色 味型:香辣 質感:鮮嫩

  蘭花小竹筍 簡介

  蘭花小竹筍: 這是用井岡山特有的原料小竹筍作主料的一道地方菜,特點是常吃不膩,鮮嫩味美,營養價值高.出鍋后將竹筍擺成蘭花狀,極有特色.

  石耳燉武山雞 簡介

  石耳燉武山雞: 石耳是井岡山的山珍.武山雞又是井岡山下武山特有的一個雞種.石耳燉武山雞,具有清熱,降壓,滋陰,補氣的作用,尤其為女同志所歡迎.

  炒雙冬 簡介

  炒雙冬: 這是用井岡山常有的原料--冬筍和冬菇作主料的地方菜.因冬筍和冬菇鮮醇味香,又有降膽固醇作用,這道菜備受老人和身體不適的游客的歡迎.

  泥鰍鉆豆腐 簡介

  泥鰍鉆豆腐: 是井岡山土籍人喜愛吃的一道菜.燒制方法是先把小泥鰍放在缸里或壇子里,倒入清水并放入少量食鹽,喂養一夜后,將泥鰍倒入嫩豆腐內,讓它亂鉆,再下油鍋燉煮,并加蔥花,味精,生姜未等佐料.這道菜營養特別豐富,又特別鮮嫩,是土籍人招待貴客的佳肴.

  堆花魚圓 簡介

  原料:魚茸,瓊脂,堆花酒,面包糠,生姜,香蔥 ,料酒,雕好南瓜籃(堆花一瓶酒一盅)西蘭花,雕好花數朵

  烹調方法:炸

  工藝流程: 魚茸——初加工——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金黃 味型:咸鮮香 質感:酥,嫩

  滋補烏雞 簡介

  原料:烏雞一只,紅棗,連子,百合, 熟火腿,精鹽,料酒,食鹽

  烹調方法:蒸

  工藝流程:烏雞——初步加工——炸至——蒸至——成菜

  成菜特點:色澤:黑白相間

  味型:咸 鮮

  覺感:酥 爛

  三味葡萄烏雞丸 簡介

  原料:烏雞肉,面包糠,雞蛋,料酒,醬油,白糖,面粉,味精,淀粉,食油各適量

  烹調方法:脆溜,酥炸,滑炒

  工藝流程:烏雞——初加工——刀工處理——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多樣 味型:酸甜,酥香,咸鮮 質感:酥脆,軟嫩

  烤地虎 簡介

  原料:山老鼠、峰蜜、紹酒、姜葉、芝麻油、醬、腐乳、芝麻醬、白醋各適量

  烹調方法:烤

  工藝流程:山老鼠——初加工——腌漬——晾干——烤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大紅 味型:咸甜香 質感:酥脆、嫩滑

  井岡紅米飯 簡介

  井岡紅米飯,看著就想吃

  紅燒狗肉 簡介

  紅燒狗肉: 這是一道井岡山群眾愛吃的傳統菜肴,歷史悠久,具有色澤金黃、香辣、味濃、原汁的特點,是地方名菜之一。井岡山各旅游館店餐廳和社會餐館均常年供應,生意最好時為冬季和春季,因狗肉帶暖,具有健胃補腎,強身儲熱的功用,深為游人所青睞。

  石雞兩吃 簡介

  原料:石雞,冬筍,生姜,蔥白,料酒,精鹽,味精,面包糠,淀粉,雞蛋

  烹調方法:滑炒,炸

  工藝流程:石雞——初加工——腌剮——滑油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白中泛黃

  味型:咸鮮、酥香

  質感:滑嫩、酥脆

  滑炒石雞仁 簡介

  原料:石雞(取大腿部位)雞蛋清,玉蘭片,凈絲瓜,精鹽,味精,白糖,蔥白,姜末,料酒,高湯,豬油

  烹調方法:滑炒

  工藝流程:石雞腿——初步加工——腌至——滑油——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雅致悅目、白綠相襯

  味型:咸鮮

  質感:滑嫩

  白云竹筍 簡介

  原料:小竹筍,墨魚,香菇,生姜,香蔥 ,料酒,精鹽,味精,蛋清,鮮湯

  烹調方法 :蒸

  工藝流程:小竹筍初加工——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形似白云

  味型:咸酥鮮

  質感:脆嫩

  金錢筍 簡介

  原料:鮮冬筍,火腿,雞茸,精鹽,味精,胡椒粉,鮮湯,濕淀粉,豬油

  烹調方法 :蒸

  工藝流程:鮮冬筍初加工——釀制——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白中泛黃

  味型:咸鮮

  質感:軟嫩

  八寶筍 簡介

  原料:大個小竹筍,百合,火腿,雞肫,蹄筋,墨魚,香菇,蘑菇,雞脯肉,精鹽,味精,鮮湯,胡椒粉,生抽王,蔥,姜

  烹調方法 :竹筍初加工——釀制——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米黃

  味型:咸鮮

  質感:脆嫩

  興泰三寶 簡介

  原料:烏雞、石雞、蹄花、粉絲、精鹽、味精、生姜、香蔥、料酒、食油

  烹調方法;蒸

  工藝流程:烏雞、石雞、蹄花——初加工——炸至——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金黃 味型:咸鮮 質感:酥爛

  荷包玻璃魚 簡介

  原料:紅鯉魚、水發香菇、精鹽、料酒、熟豬油、蔥白、姜塊

  烹調方法 :清蒸

  工藝流程:紅鯉魚——初加工——刀工處理——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紅亮 味型:鮮、甜 質感:細嫩

  萵麻炒蟮片 簡介

  原料:蟮魚,香麻葉,生姜,蔥,胡椒粉,干椒,精鹽,味精,麻油

  烹調方法 :煸炒

  工藝流程:蟮魚——初加工——洗滌——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碧紅

  味型:香辣

  質感:軟嫩

  連皮菊花心 簡介

  原料:豬后腿腱子肉,干椒,生蔥,食油,青紅椒適量

  烹調方法 :煸炒

  工藝流程:豬腱子肉——初加工——煮至——煸炒——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棕紅

  味型:鮮辣

  質感:軟糯

  干煸桔皮絲 簡介

  原料:新干桔皮、生姜、干椒、花菜蕊、精鹽、味精、食油各適量

  烹調方法:干煸

  工藝流程:桔皮——初加工——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桔紅 味型:桔香 質感:香嫩

  東固霉魚 簡介

  原料:已霉好的魚塊、食油、麻油各適量

  烹調方法 :煎

  工藝流程:霉魚——初加工——煎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金黃 味型:咸辣 質感:酥嫩

  井岡南瓜餅 簡介

  原料:南瓜,糯米粉,白糖,食油,豆沙各適量

  烹調方法:炸

  工藝流程:南瓜——初步加工——拌至——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金黃 味型:香甜 質感:酥脆

  脆皮南瓜 簡介

  原料:南瓜、雞蛋、面粉、精鹽、味精、食油各適量]

  烹調方法:脆炸

  工藝流程:南瓜——初加工——拖糊——炸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金黃 味型:酥香 質感:脆嫩

  廬陵香質肉 簡介

  原料:五花肉,白糖,清鹽,蔥、姜各適量

  烹調方法:燉

  工藝流程:五花肉——初加工——燉至——成菜

  成菜標準:色澤:醬紅 味型:咸,甜 質感:鮮,爛

  井岡南瓜湯 簡介

  南瓜是一種很好的保健食品,山里的南瓜特別香甜可口,用它燒成的湯味道鮮美,營養很豐富。

編輯本段名山榮譽

  井岡山風景名勝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1991年又被評為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之一,同時還是中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中國十佳優秀社會教育基地。井岡山風景旅游區是首批國家5A級景區,中國文明風景旅游區,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游勝地四十佳,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11年截至7月8日,井岡山今年門票收入突破億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井岡山以建黨90周年為契機,充分依托“紅色吸引人,綠色留住人,情景感染人”的旅游資源優勢,積極推進旅游業發展壯大,全力打造“紅色搖籃、生態井岡、精神家園”旅游品牌。吉安市委領導要求各單位和部門要進一步做好接待服務工作,各景區要實行 領導帶隊、責任到人,以優美、舒適、和諧的環境迎接來山游客,繼續創造旅游佳績。

編輯本段井岡山杜鵑花

介紹

井岡山杜鵑花 國民旅游休閑網

[2]

  井岡山是著名的紅色旅游景區。每年春天,這里同樣“紅”透半邊天,因為在參天挺立的水杉之間,在濃蔭馥郁的梧桐之下,以樹的姿態密密匝匝地伸向藍天的杜鵑也迎來了絢爛的花期,為綠色的山林增添了或紅色、或粉色、或白色的斑斕色彩。微風過處,花影綽綽,如裙擺飄飄,讓人沉醉。

  井岡山上的杜鵑種類繁多,有云錦杜鵑、鹿角杜鵑、猴頭杜鵑等約30個名貴品種,而其中最為著名的當屬這里獨有的珍稀樹種“井岡山杜鵑”。它不僅有清新撲鼻的花香,而且還擁有獨具一格的“漸變”色:初開時為粉紅色,然后逐漸變成紫紅色,色澤絢麗、嫵媚多姿,非常獨特。

  被譽為“杜鵑山”的筆架山是井岡山杜鵑花的最佳觀賞點。每年四、五月間,各色杜鵑花沿著筆架山山脊兩側競相開放,在高峻的山崖間形成了一道亮麗的“十里杜鵑長廊”,仿如仙境一般。

出行貼士

  交通:從廣州出發,可乘飛機或火車到達井岡山市新城區后,再坐半小時汽車到達井岡山內的茨坪景區。

  門票:190元/人旺季,160/人淡季。環保車70。

【篇四】井岡山采風心得

井岡山培訓心得
8月25日,在市分行黨委的精心組織下,在人力資源部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中國革命的搖籃”——井岡山接受革命傳統教育。
幾天的學習當中,我們瞻仰了井岡山革命烈士陵園,參觀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大井毛澤東舊居,小井紅軍醫院等紅色圣地,細致了解了1927年9月至1929年2月的井岡山的革命斗爭史,對井岡山精神有了深刻的認識。
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是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可或缺的。毛主席等人在井岡山時期不怕苦、不怕累、自己動手,打破封鎖,積糧備戰,在艱苦的斗爭生活中,用鮮血糧食,用真誠換信任,就是在這樣極度匱乏的物質條件下,他們用乎想象的忍受力和韌勁,書寫了“紅軍中官兵薪餉穿吃一樣”的革命佳話。創造了中國革命的搖籃,創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作為一名基層金融行業管理人員,要時刻牢記要求“員工做到的,自己先做到”的觀念,爭做新時代的基層楷模黨員。
堅定信念的井岡山精神是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可缺少的。信念是意志行為的基礎,是個體動機目標與其整體長遠目標相互的統一,沒有信念人們就不會有意志,更不會有積極主動性的行為。信念是一種心理動能,其行為上的作用在于通過士氣激發人們潛在的精力、體力、智力和其它各種能力,

以實現與基本需求和欲望和信仰相應的行為志向。老一輩革命家用頑強的意志和堅定不移的信念而奮斗不止,在惡劣的環境,面對邪惡的對手,在百色恐怖的四面包圍中,成千上萬的共產黨人獻血流淌成河,即便經歷了南昌起義、廣州起義的失敗,但共產黨人仍在昏天暗地的極端百色恐怖中,看到了無限光明的前途。新時期,我們作為基層黨員要時刻堅定理想信念,摒棄“四風”,堅決杜絕腐敗。
敢闖新路的井岡山精神是新時代共產黨人必不可少的。毛主席等老一輩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創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建軍原則,開場了中國革命的新篇章。現階段,我們要勇于以現有的思維模式提出有別于常規或常人思路的見解,充分利用現有的知識和物質,在特定的環境中,本著理想化需要或為滿足社會需求,改進或創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徑、環境。勇于創新是人類特有的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是人類主觀能動性的高級表現形式,是推動民族進步和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一個民族要想走在時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創新在經濟,商業,技術等領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作為基層管理人員,既要勇于創造又要充分調動員工的創新積極性,用青年員工的卓越智慧為建行夢的實現增磚添瓦。
如果說業務學習是一種能力提升,那么此次井岡山黨性提升培訓便是一次精神的洗禮。我們迎著改革的光輝,踏著

革命的路,感受著共產黨人震撼的靈魂和頑強不屈的斗志。

推薦訪問: 井岡山 采風 心得

【井岡山采風心得四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