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是指新年。一般認為從年尾最后一天(歲除之日)開始,到正月十五日(元宵節)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說法。節日期間主要的傳統民俗活動有吃年夜飯,給壓歲錢,貼年紅,拜神,祭祖,守歲,放爆竹等,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5篇
第1篇: 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
《黃大年》觀后感
今天,學校組織全體教師觀看了電影《黃大年》。每一個老師都被感動了,我也被深深的感動了。在走出電影院的那一刻,我的腦海里浮現了一個詞——赤子心。
回到家里,我匆忙的打開電腦,從中找出了黃大年教授的生平介紹,并再一次被震撼。他把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夢作為自己的夢,把祖國發展的需要放在第一位,毅然放棄國外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工作條件,回到祖國從事科研和教學工作。作為國家“863計劃”、“高精度航空重力測量技術項目”的首席科學家和國土資源部“深部探測關鍵儀器裝備研制與實驗項目”的負責人,在短期內突破國外嚴格禁運和技術封鎖瓶頸,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為深地資源探測和國防安全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他以戰略視野和高尚人格凝聚培養人才,多次受邀赴全國多地指導科技建設,牽頭籌劃建立“無人機產學用基地”和“吉林大學留學生報國基地”。他因材施教,鼓勵和引導學生將個人價值與國家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悉心指導的44名研究生,18名為博士生,主動擔任本科層次“李四光試驗班”的班主任。他關心學生,默默資助生活困難的學生,熱心幫助患重病的學生家長解決治療問題。他目光高遠,為學生和團隊成員創造接觸世界最前沿科技和最先進設備的條件,組織國內外頂級專家交流,培養了一批“出得去、回得來”的人才。他無私忘我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為實現強國夢想奉獻全部,經常工作到凌晨兩三點鐘,幾乎沒有休過寒暑假和節假日……
太多太多的巨大貢獻,太多太多的感人事跡,我五體投地的佩服之余,回想童年的夢想,那一刻的初心……只恨自己有心無力,恨自己是個學無所成的人,沒有能力去做一個像黃大年教授一樣的國家棟梁。自己就是一個最小最小的螺絲釘,安裝在一個最最平凡的角落。我能做的就是盡力向黃大年教授學習吧,他有他的堅持,我也要找到我的堅持!
五年級 孫**
20**.11.25
第2篇: 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
電影《黃大年》觀后感
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現路邊原來挺立的梧桐拔根而起,我看著根的彎曲和粗糙,不禁沉思:從古至今,注意和贊美根的人又有多少?根它只是一味地向下生長,甚至不惜彎曲自己的身體,只愿能吸收到更多的養分,讓大樹能夠生長得更好。沉思著,感嘆著,這不禁讓我想起了黃大年。
黃大年有著多重身份。他是世界上著名的地球物理學家,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雖有多重身份,但這并不妨礙他深深的愛國之情。
黃大年于1992年獲得全國僅有的30個出國留學名額中的一席。于1996年,他以排名第一的成績獲得英國利茲大學地理物理學博士學位。畢業后,他在英國劍橋ARKEX航空地球物理公司任高級研究員。他用12年時間,終于成為公認的大師。他成為大師后,擁有華人最好的資源,最好的待遇。在英國風頭正盛之時,他卻選擇毅然回國。當他的好友質問他:“為什么要回國,這樣不是毀了你自己嗎?”黃大年卻反駁一句:“回家還需要理由嗎?”
在他回國后,他抓緊一切時間,兢兢業業,只因為他立下了一句承諾“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他做到了!他帶領團隊為中國“巡天探地入海”填補多項技術空白,還屢次創造多項“中國第一”。但他也累了,于2020年1月8日在長春因病逝世。
為了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我們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萬眾一心,而青少年則是作為中國夢的生力軍和中堅力量。作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要努力學習,將個人命運與民族復興相互聯系,用實際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價值,為實現中國夢作出貢獻。
根許下的承諾,絕不辜負土壤的給予;黃大年許下的承諾,絕不辜負祖國給予的支持,他要為祖國填補技術空白;我們青年學生許下的承諾,絕不辜負祖國的殷殷期望和辛勤哺育。
第3篇: 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
《時代楷模黃大年》觀后感
《時代楷模---黃大年》觀后感--唐錦俊
有多少人可以放棄優越的條件,來到窮苦地方艱苦奮斗?有多少人可以不畏艱難,恨不得一天都在工作,連睡覺都覺得奢侈,連煮飯都覺得浪費時間?他,就是吉林大學教授,一位以生命來教導學生的戰士:黃大年。
黃大年是享譽世界的地球物理學專家,2009年,他放棄國外優越條件,懷著一腔愛國熱血,毅然回到祖國。擔任母校吉林大學地球探測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他在工作上與時間賽跑,一刻也不停歇,帶領團隊攻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重大突破,為國家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世界性的奇跡。而然就是這樣一個偉人,卻得了癌癥,但這也沒有阻擋他工作的腳步。2017年1月8日 ,黃大年因病去世。
這件事情給我的感觸很深:在國外優越的條件下,還能想著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的祖國,有多少人能做到?而黃大年同志,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來祖國做出偉大貢獻,難道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他帶病堅持工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人:冬天冒著嚴寒送快遞的快遞員、堅持守在邊境一線的解放軍戰士……他們都是像黃大年同志一樣,奉獻自己,方便別人的人。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向黃大年同志學習,做一個不畏艱苦,勤奮好學,熱愛祖國的新時代好學生。
第4篇: 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
《黃大年》觀后感
人的一生充滿了選擇。去留之間,取舍之中,考驗著智慧,更照鑒情懷。
“為什么回國?”經常有人向海歸戰略科學家黃大年問起這個問題。對于一個在國外生活優裕、事業驕人的“海漂”來說,要拋舍這來之不易的一切并不容易。是一種什么樣的召喚,讓黃大年義無反顧回國效力?是一種什么樣的牽掛,讓他念念不忘父母之邦?“祖國高于一切”——這是黃大年用生命作出的回答。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回顧黃大年58歲的生命歷程,對祖國的愛始終是他最深沉的情結。大學畢業,他以“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書寫愛國報國之志;在海外的18年里,他密切關注祖國科技事業的發展,在情感上“從未和祖國分開過”;回國后的7年,他更是夜以繼日、忘我工作,成為眾人眼中的“拼命黃郎”,拼搏至生命最后一息。“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這是他人生的寫照,更是他不變的初心。
這是一顆為祖國跳動的赤子之心。習總書記指出,天下為公、擔當道義,是廣大知識分子應有的情懷。在黃大年身上,人們可以深刻感知一個知識分子濃厚的家國情懷。作為一個享譽世界的科學家,黃大年深知自己的根之所在——“我是國家培養出來的,我的歸宿在中國”。 在他心里,祖國需要就是最高追求,“為國擔當”就是人生信條。從響應國家“千人計劃”的召喚毅然歸來,到帶領幾百名科學家奮力創造多項國際領先的科研成果,再到潛心為祖國培養后繼創新人才……黃大年以身許國、無怨無悔,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愛國之心、強國之志、報國之情,為廣大知識分子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這是一顆為中國夢澎湃的奮斗之心。從“海漂”到“海歸”,不只是黃大年個體命運的轉折,也是實現中國夢偉大時代進程的一個折射。“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黃大年自覺把人生理想與國家發展融為一體,“只有在祖國把同樣的事做成了,才是最大的滿足”。他洞察中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邁進的發展大勢,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勇于攀登創新高峰,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傾盡全部心力,作出了突出貢獻。“只要大家努力和堅持,一定能實現強國夢”。黃大年短暫而精彩的一生啟示我們,把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聯系在一起,個體奮斗的價值才能得到升華,人生才能具有超越小我、成就大我的非凡意義。
無論身在何處,《我愛你,中國》都是黃大年最喜愛的歌。這首歌,唱出了海外赤子的心聲,也訴說著中華兒女的衷腸。歷史不會忘記,從李四光、錢學森、鄧稼先等,到今天像黃大年這樣的留學歸國人員,或沖破層層阻力回到祖國懷抱,或擺脫利益羈絆甘愿為國奉獻,他們賡續著愛我中華的精神血脈,為了振興中華而矢志奮斗。今天,當中華民族從未如此接近實現復興的夢想,當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規模海歸潮方興未艾,祖國更加呼喚千萬個黃大年式的優秀人才,人民更加呼喚為夢想頑強拼搏的時代弄潮兒。
“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在歷史的長河中,無數個黃大年一般的民族脊梁燃燒自己、照亮未來。他們的英名永在,他們的事業長存,他們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實現中國夢書寫無愧于祖國和人民的輝煌篇章。
《黃大年》觀后感
單位:東二營中學黨支部
姓名:王 德 明
時間:2017年11月8日
第5篇: 教師觀看黃大年觀后感1500字
電影《黃大年》觀后感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