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區社區工作總體要求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部署和全市民政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四項重點工作”“九個三年行動計劃”“九大改革攻堅”工作大局,以完整社區建設為契機,以社區治理能力提升、社區精細化服務水平提升、社區居民滿意度提升為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深化改革創新,努力推動社區工作實現新的突破,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一、聚力黨的建設,打造紅色社區
(一)深入學習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鞏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時跟進學習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重要批示精神,加強理論武裝,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依托社區陣地,推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推動黨的建設高質量發展。突出抓好“關鍵少數”和年輕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深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深化黨建品牌創建,深入開展“兩個走進心里”,扎實做好“雙報到”工作,突出亮點特色,創建社區“雙報到”典型案例和示范項目。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互聯網等信息宣傳陣地管理,統籌做好綜治維穩、平安建設、民族宗教、統一戰線等各項工作。發揮社區黨工委作用,推動社區黨委、小區(網格)黨支部、樓宇黨小組、社區“兩新”黨組織應建盡建,形成上下貫通、全面覆蓋、統籌有力的黨組織體系。
(三)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專題學習,組織專題培訓,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教育黨員干部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社區工作相結合,認真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切實解決居民的困難事、煩心事。將黨史學習教育與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相結合、與社區文化建設相結合,舉辦第五屆社區居民節,組織開展百家宴、攝影展、剪紙大賽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組織居民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四)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全面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壓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突出抓好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整治,毫不松懈糾治“四風”。強化對權力運行的制約監督,開展經常性警示教育,認真排查廉政風險,加強社區項目資金監管和績效評估,防止“微腐敗”現象發生。
二、聚力賦能增效,打造活力社區
(一)減輕社區負擔。制定完善社區責任事項和協助政府事項清單,理順街道與社區的關系,明確社區權責,開拓社區自治空間。規范社區考核評估,規范社區用章,建立村(社區)掛牌常態化管理機制。
(二)優化工作力量。實現“全科社工”模式全覆蓋,推動社區工作者主要精力向小區、網格下沉。實施社區書記培優計劃,篩選一批年齡合適、綜合素質較高的社區正副職集中培訓,培育社區“領頭雁”。加快社區工作者職業化建設,落實員額管理制度,完善績效考核,規范考勤管理,組織全員培訓。鼓勵考取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社區工作者持證人數增長20%。
(三)實施科技賦能。推進智慧社區建設,通過“APP”“小程序”“社區語音助手”等手段方便社區數據采集、信息共享和居民管理服務,為社區提供科技支撐,提高工作效能。
三、聚力服務提升,打造完整社區
(一)補齊公共服務短板。以社區為試點,重點推進32項建設任務,推動城市管理進社區、綜合執法力量下沉小區,補齊養老、托幼、就醫、文化、購物、休閑等公共服務短板,提高公共資源利用水平,打造“15分鐘生活圈”。
(二)完善社區服務陣地。采取“集中清理一批、協調挖潛一批、規范提升一批、布局建設一批”的思路,推動黨群陣地進社區、進小區、進網格,實現社區黨群服務陣地整體規范提升,年內重點打造54處社區黨群驛站。開展社區營造,統籌利用小區公共空間和空閑場所,做好整體設計,建設富有特色的鄰里廣場、文化長廊、議事涼亭,建立“1+N”社區黨群服務矩陣。
(三)優化服務供給機制。制定社區服務資源地圖,為居民提供全景式信息服務。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大力發展線上線下社區服務業,實施“社區便民服務直通車”項目,拓展家政、教育、護理、養老等增值服務,促進居民就業。
四、聚力多元共治,打造共享社區
(一)深化油地融合。鼓勵鎮街社區管理服務中心與油田社會化事務協調部聯合辦公,深化工作融合。規范油田選派社區工作者日常管理,統籌油地師資力量加強培訓教育,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制定油地社區工作事項清單,實現工作一口對上對下、對內對外。做好國企退休人員服務管理,與勝利油田老年管理中心、各服務部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重點培育發展老年文體活動隊伍,積極引導退休人員參與社區服務,豐富老年人生活,實現老有所樂、老有所為。
(二)引導社會參與。各鎮街探索設立社區基金,開拓資金保障渠道。各社區開放空間資源和場景資源,吸引“兩新”組織和個人以資金、人力、產品、信息數據、專業服務等參與社區治理服務。加強社區社會組織備案管理,開展公益創投,引導社區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公益服務。做好15個社工項目督導指導,確保實施成效。
(三)加強協商自治。健全完善社區自治組織,以社區“兩委”換屆為契機,同步配齊人民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環境和物業管理等下屬委員會,全部建立居務監督委員會,鼓勵符合條件的物業服務小區全部成立業主委員會。加強社區協商,制定居民公約、樓道公約,推動居民事居民議、自己事自己辦,塑造居民的責任意識和參與意識。
(四)加強宣傳教育。加強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實踐點建設,辦好市民學校,廣泛開展社區普法、戒毒、垃圾分類、平安建設、文明養寵、艾滋病防治等宣傳活動,不斷提高居民群眾文明素質,凝聚社會力量。充分利用各級媒體平臺,大力宣傳社區工作者先進典型和工作經驗做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五、聚力示范創建,打造創新社區
(一)實施“一街一品”。每個街道結合實際,確定社區治理主題,每個街道年內至少爭創1個市級以上的示范典型,至少打造1個工作亮點,形成一批社區治理典型案例。
(二)做好示范區創建。推廣油地融合發展治理經驗,全力爭創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區和全國社區治理和服務創新實驗區,迎接全省社區治理創新實驗區結項評估。
(三)推進理論創新。聯系高校和研究機構,發布社區治理項目研究課題,產出一批研究成果,為“十四五”期間的社區治理提供智力支持。
推薦訪問: 工作要點 服務中心 建設 社區上一篇:街道健康家庭建設工作方案
下一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推進會【六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