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推進節水農業發展實施方案

| 瀏覽次數:

為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加快節水農業發展,推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根據《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推進節水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政辦發〔2021〕16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把水資源作為最大的剛性約束,加快推進農業用水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提供強有力支撐。

(二)任務目標。通過優化調整結構、推廣節水新技術新品種、配套改建設施等途徑,提高農業用水效率。到2023年,全區初步建立農業生產布局與水土資源條件相匹配、農業用水規模與用水效率相協調、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節水農業體系。

1.農業種養更加優化。在穩定糧食產能的前提下,逐步調減高耗水農業種養面積,全區水稻、淡水養殖、蓮藕面積分別調減0.68萬畝、0.53萬畝和1.19萬畝。

2.農業灌排設施更加完善。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池塘建設,配套完善灌區灌排體系和水產養殖區進排水體系,推進田間工程節水改造,實施池塘節水工程。2021年啟動5.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力爭2023年全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占全區耕地面積的比重提升到85%以上;
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0.13萬畝,改造提升養殖池塘面積0.15萬畝。

3.農業節水成效更加明顯。因地制宜發展節水農業模式,大力應用微灌、噴灌、循環利用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示范推廣節水農藝技術,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64以上,重點漁業企業養殖尾水循環利用率不低于50%。

二、重點工作

(一)優化農業種養結構。根據水資源稟賦條件,優化配置水、土、種子等資源,合理調整農業生產布局,優化農業種養結構,推進適水種植、節水養殖、量水生產。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前提下,逐步調減水稻、蓮藕等高耗水作物面積。鼓勵種植低耗水的雜糧、甘薯等耐旱耐鹽堿作物,有序引導耕作條件好的稻田改種小麥、玉米、大豆等糧食作物。加大漁業養殖結構調整力度,加快發展設施漁業,大力推廣循環水養殖模式,積極推進名特優品種工廠化養殖。推進退藕還濕、退漁還濕,嚴禁耕地新開挖藕池和魚塘。堅決制止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堅決遏制耕地撂荒。

責任部門:區農業農村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牽頭,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分局配合,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落實,以下任務均需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落實,不再列出。

完成時限:2021年底取得明顯效果;
長期堅持。

(二)加快節水工程體系建設。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改善農田水源保障條件,配套田間節水基礎設施,推進田間高效節水灌溉,打造高標準農田建設示范區。充分發揮河道“一河帶庫”的作用,提高雨洪水資源利用率。積極推進養殖池塘標準化建設,推廣池塘護坡、覆膜等防滲工藝,完善進排水處理設施,降低養殖用水損耗。

責任部門: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水利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區發展和改革局配合。

完成時限:2022年底取得明顯效果;
長期堅持。

(三)推進水肥一體化應用。在設施農業、蔬菜、果樹等經濟作物區,重點推廣應用滴灌、微灌、噴灌技術。在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種植大戶等規模化大田作物區,完善水源到田間管道輸水管網,根據水源條件、種植作物、面積等因素,因地制宜推廣水肥一體化,積極引導應用高效灌溉、精準注肥、水分養分自動監測等設施和技術,實現水肥資源高效利用。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科技局、區林業發展服務中心配合。

完成時限:2021年底取得明顯效果;
長期堅持。

(四)推廣農藝節水技術。因地制宜推廣節水灌溉模式,大力發展低壓管道灌溉,提高田間灌溉水利用效率,推進傳統粗放式灌溉模式向高效節水灌溉新模式轉變。推廣節水作物品種,篩選推廣優質、高效、耐鹽堿耐旱作物品種,推動由改良土壤適應種子向種子主動適應土壤轉變。實施保護性耕作,采取深松鎮壓、劃鋤、覆蓋保墑、合理施用生物抗旱劑等措施,減少土壤水分蒸發,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科技局、區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區水利局配合。

完成時限:2021年底取得明顯效果;
長期堅持。

(五)推進農業循環水利用。充分利用水庫、池塘等收集天然降水,依據水稻等種養對象耐鹽堿能力,選擇微咸水(二河水)、溝渠水進行科學生產,提高節水能力。示范推廣“三池兩壩”、人工濕地等養殖尾水處理模式,充分利用排水渠、閑置塘等,構建集生態凈化渠、沉淀池、生態塘等于一體的凈化系統,對養殖尾水進行生態凈化處理。積極推廣種草、套養等多營養層級養殖模式和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技術,科學調控池塘水質,實現高效集約養殖,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牽頭,區科技局配合。

完成時限:2021年底取得明顯效果;
長期堅持。

(六)強化節水示范引領。加強節水技術推廣創新,完善農業節水技術路線和技術模式。通過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和品牌打造,提升農產品競爭力和效益,示范帶動節水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規模化種養基地為基礎,依托現代農業園創建、農業生產托管,健全農業節水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加強技術指導和示范培訓。

責任單位: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科技局、區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區水利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配合。

完成時限:2021年底取得明顯效果;
長期堅持。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充分認識發展節水農業對于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重大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搞好協調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進節水農業發展。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作為責任主體,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優化調整種養結構,落實到具體地塊和農戶,加強技術推廣,合理確定區域節水目標、技術路線和發展模式,有重點、有計劃、有步驟推進節水農業發展。(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科技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分局、區水利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配合)

(二)加大投入力度。各級各有關部門單位要加大節水農業發展投入力度,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建立以政府為主導、社會共同參與的投入機制。要統籌利用高標準農田建設、水肥一體化、耕地輪作休耕、現代農業產業園、漁業產業發展等項目資金,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投資節水農業,加強農業節水工程和配套設施建設,提高節水農業發展水平。(區財政局牽頭,區科技局、區水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配合)

(三)強化科技支撐。堅持產學研結合,建立政府支持推動、科技創新引領、企業示范推廣、農民積極參與、社會廣泛支持的機制,加強農業節水技術體系建設,提高服務能力。強化教學、科研和推廣對接,加快現代高新技術的應用,研發推廣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新技術和新產品,為發展節水農業提供科技支撐。(區科技局牽頭,區水利局、區農業農村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配合)

(四)廣泛宣傳培訓。要采取多種形式,通過各種媒體開展節水農業宣傳,增強群眾的節水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節水農業發展的良好氛圍。通過科技下鄉、示范觀摩等方式,宣傳普及節水農業技術,促進節水農業可持續發展。(區農業農村局牽頭,區水利局、區海洋漁業發展服務中心配合)

推薦訪問: 節水 實施方案 農業發展 推進

【推進節水農業發展實施方案】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