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完以后,我深刻認識到這句話的重要性,更認識到自己擔負的重大責任。下面為大家整理了《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心得體會5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心得體會【1】 往古者,所以知今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
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縱觀百年黨史,可以聞到濃濃的“人民”味道。學好黨史,要深入感悟其中蘊含的人民力量,厚植“人民至上”的情懷,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鼓舞斗志,不忘初心,賡續奮斗精神,書寫更多黨史的輝煌“新篇章”!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永遠不變的“主旋律”,學出信念堅定之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歷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可以說,我們黨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化危機、開新局、闖新路,離不開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的正確戰略方針,離不開堅持一切以人民為中心這個永遠不變的“主旋律”。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就是為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學習黨史,就要將人民至上的情懷厚植于心、深融于血、銘刻于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學出為民服務之心、學出信念堅定之魂。要把學黨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改善民生、普惠民生上來,以實實在在的惠民之舉、利民之措深化與群眾的聯系,全力確保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實質性、突破性的進展。
繪好增進人民福祉這個永遠不變的“坐標系”,學出奉公為民之志。不斷增進人民福祉、實現人民幸福,是黨的初心使命的集中體現與現實反映。堅持人民至上、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是“十三五”取得偉大勝利的根本經驗,也是在黨的領導下,中國能夠在新冠疫情的巨大考驗中取得令世人矚目的耀眼成就、順利實現經濟正增長的致勝密碼。學習黨史,要深刻領悟我們黨一切為了人民的宗旨理念,學出奉公為民之志,以黨史豐富的精神力量為墨,繪好不斷增進人民福祉這個永遠不變的“坐標系”,并在這個“坐標系”中找準清晰定位,明悟我們從何而來,從而堅守初心;
規劃好奮斗路線,明確我們要從何而去,從而堅定使命。要堅持學以致用,把人民擁不擁護、贊不贊成、高不高興、答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以更有溫度的政策、更精準的措施、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增進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充實緊緊依靠人民這個永遠不變的“動力源”,學出奮發向上之行。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進程的根本力量,也是我們黨的執政之基、立根之本。回顧百年黨史,可以看到,緊緊依靠群眾、堅定不移地走群眾路線是我們黨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有效應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繼續奮進新征程、創造新偉業的不竭動力源泉。學習黨史,要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在歷史中的作用,懂得唯有緊緊依靠群眾、緊密聯系群眾,以人民之偉力作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舟的“動力源”,才能保證在時代的激流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要在黨史中學出奮發向上之行,以黨史之中蘊含的智慧讓新發展理念更加豐富,讓新發展格局建設更加順利,持續推動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凝聚同心同德、眾志成城的奮斗合力。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奮進新征程,更要涵養人民情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唯有牢記初心、永不懈怠,苦干實干干成效,創業創新創出輝煌,方能不負人民、不負使命!
《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心得體會【2】 作為年輕干部,要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責任扛在肩上,解決好“我是誰、為了誰、依靠誰”的問題。要不斷追求“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精神境界,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勇于創新的勁頭、務實肯干的作風,奮力在新征程上答出人民滿意的答卷。
要做老實人,干老實事,交好為民服務“初心卷”。“俯首聽命于民,仰首為民請命。”習近平強調,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我們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必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以百姓心為心。年輕干部要把準自己的定位,切實成為服務人民的公仆,將務實的事業心融入到平日的工作中,堅持在“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民有所盼、我有所為”中,以群眾同意不同意、答應不答應、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得失的重要標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解決好群眾遇到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做到職為民所守,責為民所盡,利為民所謀,心系群眾、深入群眾,同甘共苦,讓人民群眾切實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答好為民服務“初心卷”。
要敢于斗爭,增強本領,答好開拓創新“使命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敢于斗爭是我們黨的鮮明品格。我們黨依靠斗爭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斗爭贏得未來。當前整個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年輕干部,要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用“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和“釘釘子”的精神,堅持踏實勤懇、求真務實的作風,做到凡事“想在前”“沖在前”“干在前”,做到在其位謀其政,任其職謀其責,多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需。更要勇于啃最硬的“骨頭”,堅決做到面對問題不“繞彎子”、面對困難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蓋子”,敢于直面矛盾、迎難而上、挺身而出,扛最重的責任,在攻堅克難中推進工作落實,答好開拓創新“使命卷”。
要節儉樸素,力戒奢靡,答好艱苦奮斗“表率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接過艱苦奮斗的接力棒,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勇挑重擔、苦干實干,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留下許黨報國的奮斗足跡。廣大年輕干部要堅持以儉修身、以儉為業,堅持厲行節約,繼續發揚任勞任怨、辛勤勞動、事不避難、勇于擔當、默默奉獻、扎實工作,做好表率,積極投入到工作中去,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難,謀群眾之所求,認真履職盡責,將為民服務的工作落到深處、干在實處。更要勤于深入基層,堅持一步一個腳印,艱苦奮斗,心懷真情地了解群眾疾苦,感受群眾冷暖,有的放矢地解決真問題,團結群眾形成共同干事創業的磅礴力量,以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加快發展。
《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心得體會【3】 回顧黨的100年歷程,從上海弄堂的石庫門到瑞金沙洲壩的水井,從延安窯洞到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一直把“人民”鐫刻在自己的旗幟上,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正是因為黨始終牢牢握緊人民群眾這支“槳”,才使得黨的這艘“巨艦”能在歷史洪流中穩行遠洋。
小小“紅船”變巍巍“巨輪”,得益于以“人民”為槳。從“孤盞燭火”到“星火燎原”,從承載人民重托、民族希望的一葉扁舟到領航中國行穩致遠的巍巍巨輪,離不開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槳,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用實際行動踐行以民為本的治國理念。無論是國家日益強大、人民生活越來越幸福,還是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科學技術研究突飛猛進;
無論是團結一心戰“疫”戰“貧”、抗洪搶險,還是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都離不開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槳,以“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為追求和導向,把“人民滿意”為衡量工作實效的最高標準,始終把人民群眾的需求和冷暖放在心上,以“釘釘子”精神面對難題,以“工匠精神”做好每一件民生事。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才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讓“黨艦”在乘風破浪中攻堅克難,無往而不勝。
“黨艦”要行穩致遠,還需繼續握緊“人民槳”。“民為邦本,本固邦寧。”“十三五”時期,正是因為我們黨始終堅持群眾路線,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得到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民生領域各項工作才取得了一系列歷史性進展。站在“十四五”征程的新起點,廣大黨員干部要繼續握緊“人民槳”,培厚為民情懷,常存為民之心,以人民利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裝模作樣”的事,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以真心換支持,用真情贏信任;
要撲下身子、扎根基層,多到田間地頭,經常入戶走訪,做到“足裹泥”“手攜紙”,用真情實意來服務群眾;
要學黨史,悟初心,從歷史經驗中提煉出克敵制勝的法寶,注重思想理論的學習,不斷強化黨性修養;
要以務實肯干的作風在工作過程中找準自身工作與服務人民、造福人民的銜接點,善于以人民群眾的視角審視自己的工作,善于以人民群眾的需要校正自己的工作,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心態,堅持“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做好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和好事,繪好人民幸福的美好藍圖,用實實在在的政績贏得人民群眾的好口碑。
無論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還是“以百姓心為心”,都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真實注解,奮進新時代,繪就“十四五”美好藍圖,還需廣大黨員干部繼續握緊“人民槳”,以務實肯干的作風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從而讓“黨艦”行穩致遠。
《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心得體會【4】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夸獎。”年輕干部要把為人民造福作為初心使命,用心對待群眾、用情打動群眾、用行動服務好群眾,上好干事創業的“第一課”。
“研”字為“先”,走親連心,一枝一葉,把“人民至上”常常“記在心坎上”。過去的一年,正是因為我們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團結人民、依靠人民,才打贏了疫情阻擊戰、防汛保衛戰、“六穩六保”主動戰和脫貧攻堅戰。為人民造福決不能閉門造車、自拉自唱,要聚焦群眾關切,切實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年輕干部要深入田間地頭去開展調研,了解群眾所思所急所需所盼,了解群眾關心什么、期盼什么,有哪些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深入群眾、深入實際,才能發現問題、找到差距、明確改進方向,真正做到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
“干”字為“要”,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把“一心為民”時時“扛在鐵肩上”。干部干部,干字當頭。這個“干”字,既體現在想干愿干積極干,還體現在能干會干善于干,無論怎么干事,首先得把“一心為民”時時“扛在鐵肩上”。現在,我們正面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已經啟航,廣大年輕干部要帶頭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表率,多做為人民群眾做雪中送炭的事情,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干事創業的精力都放在為民服務上面,解決人民群眾最期盼、最緊迫、最需要的事情,在實踐工作中不斷提升為民服務的水平,站穩群眾立場,為人民增添更多的福祉。
“責”字為“重”,鞠躬盡瘁,忠于職守,把“民生優先”事事“抓在手心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
講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為民服務是宗旨,敢于擔當是責任。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廣大年輕干部要牢固樹立民生優先的責任意識,把群眾立場、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植根于思想中、落實于行動中,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實反映群眾愿望,真情關心群眾疾苦,并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把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事事“抓在手心上”,交出一份無愧于時代、無愧于歷史、無愧于人民的合格答卷。
《論堅持人民當家作主》學習心得體會【5】 黨員干部當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根植人民情懷,堅持“人民至上”,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堅持“人民至上”,要堅定不移順民心。“政之所興,在順民心;
政之所廢,在逆民心。”黨群、干群關系好比魚和水關系,只有魚水情深,國家這條大河才能長治久安。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任何時候、任何環境,共產黨人都不能忘了共產黨人的初心。黨員干部要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扛在肩膀上、落在行動上,像“扶貧之花”黃文秀那樣,心懷貧困群眾,用心用情、盡心盡力幫助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憂所盼的問題。要著眼于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始終站在人民立場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用實際行動踐行以人民至上的觀念,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的忠誠、對人民的赤誠。
堅持“人民至上”,要持之以恒聽民意。“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人民群眾是最實在的,不光要聽“唱功”,而且要看“做功”。只有走出去、沉下去,把調查研究的主陣地放在基層一線,深入實際調查問題,才能真正摸清群眾所思所盼、所急所難。黨員干部要學會傾聽群眾的家常話,要學會傾聽群眾的牢騷話,要學會傾聽群眾的苦水話。從家常話、牢騷話、苦水話中找準群眾的關注點和新要求,提煉帶有普遍性的意見和建議,分析查找不足和原因,明確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的方向、措施和責任。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要學會放下架子,不以領導干部自居,保持客觀立耐心傾聽,與群眾建立良好的干群關系,坦誠相見,讓群眾敞開心扉訴說,從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中聽出鞭策和警戒,在工作中順民意、解民憂。
堅持“人民至上”,要凝心聚力實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把為民辦事、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準。”始終把群眾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必須見諸于實踐和行動。在新時代追趕超越的征程上,黨員干部要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人民至上落實到行動中,把初心使命融入工作中,把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落實到為民服務、為民謀利上面,俯下身子察民情、解民憂、紓民怨,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在
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養老、居住、
環境等方面的實際困難,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全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推薦訪問:
當家作主
學習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