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六篇

| 瀏覽次數:

人類生存的空間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間接影響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稱為環境。對人的心理發生實際影響的整個生活環境也稱為環境,更多稱為心理環境,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6篇

【篇1】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

生態環境監測分析
作者:葉映如
來源:《環境與發展》2017年第03期

????????摘要:隨著當前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帶來的嚴重后果,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大量的環境污染,使得部分地區生態環境惡化。植被消亡、區域環境疾病現狀,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加強環境監測,對于生態環境的穩定發展。以及人們生活環境的改善,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此現狀下,本文針對當前生態環境監測,進行簡要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生態環境;環境監測;環境污染;環境質量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7)03-0226-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123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rrent social economy, the serious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s have also attracted people"s attention. A large number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mak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some areas deteriorated. Vegetation demise, the status of regional environmental diseases, but also aroused great attention of government departments. So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s well as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study.

【篇2】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

環境監測與環境監測技術的發展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環境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環境監測及其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本文分析了環境監測與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現狀,并對海洋環境監測技術也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環境監測;生物技術;3S技術;理化科學;信息技術;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X8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在最近的幾年之中,環境污染有逐漸蔓延的趨勢,新生的污染物質逐漸增多,環境的污染逐漸變得復雜起來,環境的問題成為了國際上所討論的熱點話題。所以將管理的制度提高上來,加強環保工作的建設力度。作為環境保護基本的內容,也就是環境監測來說,它在環境決策與環境的管理上的一個重要技術。很多的學者們在最近的幾年時間對于環境質量綜合的評價進行很多研究,并且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所以可以看出對于環境監測技術方面問題的探討與研究是非常有價值的。

  一、環境監測的概念

  環境監測是對環境質量進行評估的重要手段,也是進行環境執法的重要依據。以前,環境監測僅限于對放射性物質的監測,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環境污染的加劇,此后,環境監測的范圍逐漸擴大,包括對環境質量、環境污染等的監測。環境監測的一般流程是現場調查、布點、收集樣品、處理與保存樣品、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之后,往往還需要進行評價,并寫出相關的報告,為以后進行相關的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據。

  二、環境監測技術的應用現狀

  1、生物技術的應用現狀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物的技術也已經達到了一定進步,用現在的生物技術的新技術逐漸被人們廣泛應用。這種技術已經成為了我國在應急的監測儀器上的重點內容,生物的技術對于環境的監測之中地位逐漸提升,表現了科學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對環境保護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這種現代的生物技術是用DNA的重組技術來表現的,一般用生物學、微生物學等學說作為學術支撐體系,同時與化工與化學等進行互相的滲透與結合,逐漸將環境監測技術的理論發展起來。

  另外,在森林與綠地等一些生態系統中3S的技術也逐漸將自身的作用有效發揮出來。在對生態的研究之中,生物大分子是主要的一種研究范圍。和其他的一些手段對比,這種技術有著廣泛、特異等功能,它可利用分子的水平來研究一些生態問題,對于解釋生物和環境間的作用有著很好的利用。

  另外在生物技術的應用之中還有一種非常現代的技術手段,也就是PCR,它有著靈敏、快速、準確、便捷等一些優點,對于傳統的辦法來說,它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痛。它在一些技術的研究中與環境發展之中有著重要作用。

  2、3S技術的應用現狀

  3S主要包含有GPS、GIS、RS這種中獨的技術的結合應用,形成了3S這項綜合的技術。它主要包含了信息的處理、獲取、應用,存在著多方面的好處。

  (1)在水資源中的應用

  對水資源的調查評價當前國內外3S的技術對于水資源的調查與評價上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其主要應用在流域水文的模擬、生態消耗水量的分析、對水資源的評價等等。

  對于我國水環境狀況的監測應用將GPS、RS以及常規的監測技術進行有效的綜合應用,并用GIS作為對信息進行處理的一個平臺,能夠有效實現對于一些水域的分布變化、營養化以及沙泥的污染程度實行監測。

  (2)在濕地研究上的應用

  應用多相化遙感動態監的技術來獲取濕地中的一些信息,并經過對于地理信息中較為系統的技術中的空間分析的功能以及對數據進行有效管理的功能實現濕地信息的及時更細,有效取得濕地的一些變化信息。在濕地的制圖之中,現在許多國家已經逐漸出版沼澤的濕地圖形。在我國還利用3S的技術編制出各種不相同比例濕地的生態圖形等。

  3、理化科學的應用現狀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理化學科在環境的監測之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其中的動態壓膜方法的監測技術在二次污染的監測之中應用的非常廣泛,這種技術表面的張力中的環面積和COD互相有著很大相關性質。它主要的原理就是應用熱力學來將溫度推出。并且這種技術不用對于水樣來進行一系列預處理,而且不相同性質與濃度的一些有機成膜的分子可獲得不同動態的膜壓圖形,有效的將分子狀態與結構等充分反映出來。無需任何的添加劑,沒有二次污染的現象發生,適用于水污染的研究。而在理化科學的應用之中,最近的幾年以來,對于DOAS技術的應用已經逐漸形成了一種體系。這種技術工作的原理主要是應用分子窄帶的吸光,來對光譜進行吸收,對于氣體中的組成進行辨別,并經過吸收譜強度來推算出被測量氣體濃度的數值。之后通過一些數據的處理環節,成功的對大氣之中氣體成分之中各種物質含量的多少進行檢測。

  4、信息技術的應用現狀

  (1)對無線傳感器的應用

  在環境監測之中對于無線傳感器的應用時一種層次類型的網絡結構,其中最為地步的層次是在監測的實際之中,傳感器的一個節點。之后的上層有基站、傳輸的網絡,最后兩節到網絡之中。

  (2)PLC技術的應用

  PLC是一種將自動化、計算機一級通信的技術集成一體的一種新型裝置,它在結構之上對于防塵、抗震等都有著有效作用,適合在條件較為惡劣地方或者是工業的現場。對于一些雨水的監測一級農業的生產或是抗旱防洪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海洋環境監測技術

  1、實時監測岸基海洋環境裝置

  實時監測岸基海洋環境裝置是一種實時采集地區海洋環境預報數據的系統,它的主要作用是:對岸基海洋的環境進行實時監測,有利于人們及時了解岸基海洋的環境狀況。應用實例有:1991年美國國家海洋大氣局在佛羅里達州坦帕灣安裝了物理海洋學實時系統,能夠實時獲得該海灣的水深、風向、潮汐、潮流以及海面油膜移動等數據和狀態,這些監測得來的數據對海上船只航行、海面油污移動或者海難搜救起到重要作用。平均每年給坦帕灣創造了超過200萬的經濟效益。

  2、衛星遙感技術

  隨著計算機衛星技術的發展,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海洋環境監測,并取得良好成效。應用的技術配置具體包含有多光譜掃描儀、海洋水色成像儀、沿岸帶水色掃描儀和合成孔徑雷達等。一般陸地衛星的多光譜掃描儀是用于沿海懸浮泥沙含量和其擴散狀態的監測;用于工業排污與生活污水的監側。應用實例有:在1972~1977年間出現了3次大范圍海上溢油問題,采用海洋水色成像儀與沿岸帶水色掃描儀用于懸浮物濃度或者海域葉綠素的分析,實現全天24h的海洋油污實時監測,具體監測溢油的分布范圍、油膜厚度、移動擴散狀況和溢油量等。而合成孔徑雷達可以自動生成油污染圖像,能對熱污染與城市污水排放成圖,還能幫助追查突發溢油事件的污染源。

  3、航空油污監測技術

  近十年來來,隨著石油工業的發展,海上石油運輸行業也形成一定規模,由此也引發了石油、原油泄漏等問題,針對這種情況,航空油污監測技術的應用逐漸成熟起來。這項技術具有反應快速等優點,在海洋環境監察及執法取證等方面成效顯著。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英、法、美、日、丹麥等國家在固定海域聯合投放了大概25~30臺型號、功能不一的航空污染監測系統,而且這些國家的海域管理部門都配置了油污監測的實時預報系統,對本國的監測點實施24h不間斷的實時監側,不僅起到有效測量油溢海區的面積、油膜的厚度以及油溢量等,還能精確鑒別污染物種和污染來源,幫助對非法排污者進行有效取證。

  結束語

  環境監測技術能夠為環境保護提供科學合理的依據,對防治環境污染,加強環境保護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今后在工作實踐中,我們需要重視環境監測技術的運用,加大資金投入,進一步規范環境監測的各項工作,提升監測技術、更新監測設備、提高監測人員的綜合素質,建立健全與完善的環境監測體系,推動環境監測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冠九.淺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發展趨勢[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5(05)

  【2】劉瓊玉.我國環境檢測與治理技術有關問題探討[J].江漢大學學報.2009

  【3】楊婉平.探討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J].民營科技.2011(06)

------------最新【精品】范文

【篇3】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

第三章 空氣和廢氣監測習題

一、填空題

1.大氣污染物主要的狀態為 、 、 。大部分二次大氣污染物是態。

2.倫敦煙霧的主要大氣污染物是 和 ,而導致洛杉磯煙霧的大氣污

染物主要是 、 和 。

3.大氣采樣器的流量計在采樣前須進行校正,因為流量計的讀數受 和 影響。

4.氣溶膠的大小與擴散速度密切相關。氣溶膠顆粒越大,其擴散速度 。

5.氣溶膠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其中 因其粒徑小,能進入人體支氣管肺泡,對人體健康影響較大。

6.用顆粒狀吸附劑對氣態和蒸氣物質進行采樣時,主要靠 作用,如活性炭。氣態和蒸氣物質從活性炭解析的方法一般為 和 。

7.大氣污染監測常用的布點方法包括 、 、 和

等。

8.大氣環境監測的采樣點位數是由 、 、 等因素決定的。

9.冰凍季節,集塵罐內要加入 作為防凍劑;為了防止微生物、藻類在其中生長,可加

入少量 溶液。

10.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 ≤100 m 的顆粒物,稱為 ; PM10

即 ,是指當量直徑 的顆粒物。

濾膜放入 中浸泡 并洗滌數次后備用。

12.按照流量大小,大氣采樣器可分為 , , 采樣器。


13.四氯汞鉀法測定大氣中 SO2 時,為消除 NOx 的影響,應在吸收液中加入 。

14.測定空氣中 NOx 時用含 CrO3 氧化管的目的是為了將低價 NO 轉化為 。如氧化管板結或變為綠色,表示氧化劑失效。

15.鹽酸萘乙二胺法測定空氣中 NOx 時,影響標準曲線斜率的兩大因素分別為溫度和 。空氣中 使測定結果偏低,臭氧使測定結果偏 。

16.大氣中含硫化合物和大氣中氧化劑反應后,生成酸霧和硫酸鹽霧的過程,稱為 。

17.為避免六價鉻對 SO2 測定的影響,測定所使用的玻璃器皿應避免使用 洗滌。吸收液四氯汞鉀在采樣、運輸和存放過程應避免 。

18.與其他環境要素的污染物相比,大氣污染物具有隨 和 變化大的特點。

19.大氣監測采樣布點時, 對污染源比較集中和主導風向明顯的情況, 應在污染源的 布置較多采樣點,作為主要監測范圍。

20.采集空氣樣品的方法分成兩類,分別是 、 。

21.降水中的化學組分含量一般很低,易發生物理變化、化學變化和生物作用,故采樣后應 ,如需保存,一般應 后置于冰箱保存。

22.SO2 、NOx 至少需要保證有 的采樣時間,所得數據用于計算前述污染物的日均值

才有效。

23.大氣存在最普遍的氣溶膠型一次污染物是 氣溶膠。

24.降水是一種濕沉降,它包括 、 、 。

25.鹽酸萘乙二胺法測定空氣中 NOx 時,當校準曲線的截距 a 達不到要求時,應檢查 及的質量,并需重新配制吸收液標液。

26.降水的 隨著溶解離子數的增加而減少。

27.為保證測量的準確性, 溫度表、皮托管、壓力計和轉子流量計至少 自行校正一次。


28.新建鍋爐房周圍半徑 200m 范圍內有建筑物時,其煙囪應高出周圍最高建筑 。

29.氣態污染物的化學法采樣過程中, 為防止采集的氣體中水分在采樣管冷凝導致最后結果產生誤差,應將采樣管 。

30.環境監測部門每年對排污單位 排污總量的監督每年不少于 1 次。

31.對周期性變化的排放源,應根據工況變化和延續時間 ,然后求出時間加權平均濃度。

32.測定煙氣溫度的常用工具包括 , 。

33.燃煤產生的污染物主要有 , , , , 以及其他物質。

34.連續穩定生產的建設項目, 在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時, 廢氣監測和采樣的頻次一般為 。

35.非標準型皮托管也稱 。它與 壓力計配合可以用于除塵器管道氣體壓力的測定。

36.煤氣中的主要成分是 CO2 、O2 、CO 、CH4 、H2 等,利用吸收法測定其含量,吸收液分

別選用氫氧化鉀溶液吸收 CO2 ,焦性沒食子酸溶液吸收 O2 , 氯化亞銅的氨性(或氯化銨)

溶液吸收 CO ,正確的吸收順序是 、 、 。

37 .燃煤 產生 的污 染物主 要有 、 、 、 和

以及其他物質。

38.. 法主要用于測定流速比較穩定的污染源。

39..采集煙塵的濾筒主要包括 和 兩種。

40..玻璃纖維濾筒對 μm 以上塵粒的捕集效率可達 99.99 %以上。

41* .水泥廠竣工驗收監測, 應在設備正常生產工況和達到設計規模 以上的情況下進

行。


42* .各種工業爐窯煙囪 (排氣筒 )最低允許高度為 m。

43* .燃油鍋爐的煙塵實測濃度按照空氣過量系數 進行計算。

44* .飲食業油煙采樣應在油煙排放單位正常作業時進行,要求的采樣時間和次數為

(以下為流動源監測部分 )

45..柴油機內的高溫和高壓縮比可導致大量 生成。

46..不加控制狀態下,汽油發動機油箱和化油器蒸發的 HC 占其總排放量的 。

47..汽車排放的 和 可導致光化學煙霧的形成。

48..柴油車在 瞬間出現的煙度大于滿載加速時的煙度。

49..十六烷值是柴油的重要指標,我國規定輕柴油的十六烷值 。

50..廢氣再循環系統是為了降低 專門設置的。

51..汽油車和柴油車排放的污染物有所差別,其中前者排放的 和 高于后

者。

52..采用 監測機動車排氣時,應在行車道外沿 0.5m 設置監測點,同時需在該外沿的 100m 處布置另一個監測點,監測點應安排在行車道的下風向。

53..我國首次頒布汽車污染物排放標準和測試方法是在 年。

54. 影響燃油的蒸發速度。

(注:帶*的習題涉及環境法規相關知識,下同 )

二、判斷題

1.測定 SO2 時,吸收液放置一段時間可消除臭氧的干擾。

2.測定 NOx 時,氧化管應完全水平放置。

3.參比狀況是指溫度為 25℃,大氣壓為 101.325 kPa

4.分析天平內的變色硅膠呈粉紅色時,仍可進行采樣濾膜的恒重分析。


5.大氣顆粒物對酸雨的形成有緩沖的作用。

6.酸雨中的酸只包括硫酸和一些有機弱酸。

7.靜態配氣與動態配氣比較,前者所需儀器簡單且更準確。

8.降水中的銨根離子源自空氣中的氨和顆粒物中的銨鹽。

9.測定 NOx 時, SO2 對測定結果不產生干擾。

10..非分散紅外法測定 CO 的原理基于 CO 對以 4.5 μm 為中心的紅外輻射具有選擇性吸收,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吸收值與 CO 濃度呈線性關系。

11..保存降水樣品時,一般先在樣品中加入保存劑后敞口置于冰箱保存。

12..采集雨水可使用聚乙烯塑料桶或玻璃缸作為采樣器,采樣器應高于基礎面 1.2 m 以上。

13..通常所指的酸雨是指雨水的 pH 值大于 5.6 的情況。

14..總氧化劑是指大氣中能氧化 KI 析出 I2 的物質,光化學氧化劑主要包括 O2、PAN 等,這些化合物都能氧化 KI,因此光化學氧化劑就是總氧化劑。

15..測定 NOx 中所需的氧化管,主要由 CrO3 和石英砂混成, CrO3 的比例越高,混合物越

松散,氧化效果越好。

16..電導率測定所使用的電導儀根據惠斯登電橋原理,電導儀的電極材料為貴金屬 Au。

17..測定 SO2 時, Mn 、Fe、Cr 等金屬離子對測定有干擾,可加入 EDTA 和磷酸消除。

18..溶液吸收法和注射器采樣法均屬于富集采樣法。

19..臭氧層主要集中于平流層。

20 .1952 年的倫敦煙霧事件中主要污染物為 SO2 和顆粒物

21..交通路口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于汽車尾氣污染造成的。

22..雙連球適用于采集空氣中的氧化 — 還原性氣體。

23..測定大氣中可吸入顆粒應使用超細玻璃纖維濾膜,其孔徑不應大于 0.2 μm


24..甲醛法測定 SO2 波長為 577nm ,當顯色溫度在 10℃ 時,顯色時間為 40min

25..若一天中有幾次降雨過程,則測其中一次 pH 值即可

26..環境空氣指人群、植物、動物和建筑場所所暴露的氣體,一般是指大氣層 10km 高度以下部分

27..水能溶解 SO2 、NOx 等氣體,是一種干擾物,因此為了保證監測數據的準確可靠,可采

用濃硫酸直接除濕。

28..降水中 NH4+ 較穩定,取樣后可以放置幾天。

29..降水樣品的 pH 值和電導率不受溫度影響,因此測定結果不需做任何校正

30..我國計人空氣污染指數 (API) 的污染物包括 SO2 、NOx 和 TSP ,空氣污染指數為 SO2 、NOx 和 TSP 空氣污染分指數的幾何平均值。

31..四氯汞鉀法或甲醛法測定大氣中 SO2 時,如吸收液中有六價鉻存在,結果會偏大。

32..使用甲醛法測定測定大氣中 SO2 濃度時,品紅溶液的純度對試劑空白液的吸光度幾乎沒有影響。

33..顆粒狀吸附劑可用于氣態、蒸氣態和氣溶膠采樣。

34..降水中的 F-主要來自工業污染燃料及空氣顆粒物中可溶性氟化物。

35* .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劃分宜粗不宜細,應嚴格控制一類區。

36* .位于空氣質量功能一類區和三類區緩沖區的工業企業,應執行二類區標準( )

(以下為固定源監測部分 )

37..等速采樣可以得到代表性樣品,此時進入采樣嘴的氣體流速與煙道內的煙氣流速同。

38..煙氣采樣時,采樣管的入口應垂直或面向氣流方向。

39..等速采樣中,要求采樣速度與煙道內氣流速度的相對誤差低于 5%。

40..低矮排氣筒的排放屬有組織排放,但在一定條件下也可造成與無組織排放相同的后果。


41..預測流速法在煙氣流速穩定和流速變化較大的條件下都可使用

42..按等速采樣原則,測定煙塵濃度時每個測點連續采樣時間不得少于 3 min

43..采集煙氣中大的 SO2 和 NOx 時,可以用不銹鋼材質的采樣管采樣。

44..預測流速法可應用于流速穩定和流速變化較大的情況。

45..煙塵采集點應在排放源排氣筒的水平煙道上選擇。

46..排氣筒的高度 (物理高度 )是指自排氣筒 (或其主體建筑構造 )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氣筒出口的高度。

47..當煙道斷面流速和固態污染物濃度分布不均勻時,通常采用多點采樣法

48..用溫度計測量煙氣溫度時,將溫度計球放在靠近煙道中心位置,待讀數穩定不變時,快速抽出讀數。

49..煙氣與煙塵的采樣不同,煙氣中一般氣體分子質量小,不考慮慣性作用,因而不需要多點采樣,只在靠近煙道中心位置采樣即可。

50..等速采樣測定煙塵時,每個測定斷面采樣次數不得少于一次。

51..鍋爐煙塵排放與鍋爐負荷有關, 當鍋爐負荷增加 (特別是接近滿負荷時 )或負荷突然改變時,煙塵的排放量常常隨之增加。

52..采集煙氣中的氟化物時,可以使用硬質玻璃或石英材質的采樣管采樣。

53..空氣過剩系數越大,表示燃燒爐膛的氧氣越充分,因此空氣過剩系數總是越大越好。 (以下為流動源監測部分 )

54..汽油機和柴油機排放的顆粒物相同。

55 .55 .許多國家使用無負荷加速法 (自由加速法 )檢驗柴油車的整車煙度。

56..汽油車的烴類主要通過曲軸竄氣而不是汽車尾氣排放。

57..怠速法測定汽車尾氣時,發動機應在怠速狀態 30s 后開始讀數,取 30s 讀數時間內的平


均值作為測量結果。

58..煙度標準是控制柴油車正常運行時的平均煙度。隨著柴油中十六烷值的增加,煙度會相應的增大。

59..柴油機車完全燃燒時,排出的尾氣是清煙。

60..波許式煙度計屬于一種反射式煙度計。

答案: 1 √2 X 3 √4 X 5 √6 X 7 X 8 √9 X 10 √11 X 12 √13 X 14 X 15 X 16 X 17 √18 X 19

√20 √21 √22 X 23 X 24 √25 X 26 √27 X 28 X 29 X 30 X 31 √32 X 33 √34 √35X 36 X

37 √38 X 39 X 40 √41 X 42 √43 √44 X 45 √46 √47 √48 X 49 √50 X 51 √52 X 53 X 54

X 55 √56 X 57 X 58 X 59 X 60 X

三、單項選擇題

1.大氣壓的法定計量單位是 ( )。

A. atm B.Bar C.Pa D.mmHg

2.用電極法測定 pH 值時,其中飽和甘汞電極和玻璃電極分別作為 ( ) A 參比電極,指示電極 B.指示電極,參比電極

C 參比電極,對電極 D.工作電極,對電極

3.鹽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測 NOx 時,空氣中 SO2 濃度不高于 NOx 濃度的( ) 時,對 NOx 的測定不產生干擾。

A. 5 B.10 C.50 D. 20

4.四氯汞鉀法測定大氣中 SO2 時,加入 EDTA 和磷酸可以消除或減少 ( ) 干擾。A 某些重金屬 B. Na+ C.Ca2+ D. NOx

5.多孔玻板吸收瓶 (管)在使用前應檢驗它的阻力和發泡情況,要求其發泡面積占玻板的 ( )以上且發泡微小均勻才能使用。


A. 1/3 B .1/4 C .1/2 D .2/3 6.轉子流量計適用于壓力 ( )的測量系統。

A 穩定 B.基本穩定 C 不穩定 D.任何情況均可 7.轉子流量計的流量與轉子上下兩端 ( )成正比,與空氣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A 壓力差 B.壓力差的平方 C.壓力差的平方根 D. 溫 度 8.存放降水樣品的容器最好是 ( )。

A 帶色的塑料瓶 B.玻璃瓶 C 無色的聚乙烯塑料瓶 D. 瓷 瓶 9.用兩臺或兩臺以上采樣器做平行采樣時,為防止對采樣的相互干擾應保持一定間距,如分別使用小流量采樣器和大流量采樣器采集 TSP 時,兩臺儀器間距分別以 ( )為宜。

A 2-4m 和 lm B. 1m 和 2-4m C .3-6m 和 1.5m D .1.5m 和 2-4m 10 .降水中的銨離子濃度隨季節有所變化,其夏季濃度比冬季 ( )。A 高 D.低 C 相同 D.不確定

11 .某采集的降水樣品,必須測定 pH 值、降水中的化學組分和電導率,為了使結果更準確和

真實,測定順序應為 ( )。

A pH 值,之后電導率,最后測定化學組成;

13 .鹽酸萘己二胺比色測定 NOx 和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測定 SO2 選擇的測定波長分別為 ( )。


A. 370nm 和 420nm B .540nm 和 577nm

C. 545nm 和 560nm D .520nm 和 545nm

14 .25 ℃下,用電極法測定 pH 值,溶液中每變化一個 pH 值單位,電位差變化 ( )。

A. 5mV B 10mV C 59.1mV D 40.5mV

15..大氣采樣口的高度一般高于地面 ( ),此高度是人的呼吸帶。A. 1.4m B. 1.6m C. 1.2m D.1.5m

16..溶液吸收法主要用來采集氣態和 ( )樣品。A PMl0 B .TSP C .顆粒物 D.蒸氣態、氣溶膠

17..甲醛法測定環境空氣中 SO2 時,重金屬對其測定有干擾,其中主要的重金屬離子是 ( )。

A. Fe2+ B. Fe3+ C.Mn2+ D.Na+

18..根據污染物的 ( ),一般把大氣污染物分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A.性質及其變化 B.產生部門 C.化學組成 D.排放規律

19..稱量大流量大氣采塵濾膜應使用分析天平的靈敏度為

A. 2mg B.0.1mg C.0.2mg D lmg 20 .測定硫酸鹽化速率前,樣品應放置 ( )

A. 30d?2d B.25?5d C.15d?ld D. 1d

21.當采集的 SO2 樣品中有渾濁物時,應采用 ( ) A.沉淀 B.離心 C 過濾 D 結晶

22..用四氯汞鉀吸收液 -鹽酸副玫瑰苯胺測定環境空氣中 SO2 時,溫度對顯色反應有影響,溫度越高,空白值 ( ),褪色越快。

A.不變 B.越低 C.越高 D 無規律變化

23..當前工業廢氣排污總量監測項目包括煙塵、 SO2 和( )


A. NOx B O3 C.工業粉塵 D NH3

24..NOx 測定時,空氣中的過氧乙酰硝酸酯 (PAN) 會使結果 ( )

A.偏低 B.偏高 C.無影響 D 不確定

(以下為固定源監測部分 )

25..已知某臺除塵器進口的動壓和靜壓分別是 0.190kPa 和- 0.010kPa ,出口的動壓和靜壓分別是 0.450kPa 和- 1.680kPa ,則該臺除塵器的阻力為 ( )

A. 1.05kPa B .- 1.05kPa C . 0.180kPa D .1.23kPa

26..燃煤中硫的轉化率對于計算 SO2 的排放量十分重要, 根據實驗,其數值一般在 ( )范圍內。A. 70% ~ 90% B.85%~905 C 70%~85% D.80%~85%

27..污染源大氣污染物排放中的最高允許排放濃度,是指處理設施后或無處理設施排氣筒中

污染物( )濃度平均值,不得超過的限值。

A. 24h B.任何 lh C.任何 1 月 D.任何 1 年

28..飲食業油煙采樣時間應在油煙排放單位正常作業期間,采樣頻次為 ( )。A.連續采樣 3 次,每次 10min B.連續采樣 5 次,每次 3min C.連續采樣 5 次,每次 10min D.連續采樣 3 次,每次 5min

29..在鍋爐煙塵測定時,測定位置應距彎頭、接頭、閥門和其他變徑管的下游方向大于 ( )倍直徑處,和距上述部位的上游方向大于 ( )倍直徑處。

A. 5, 4 B.4,3 C. 6,3 D 5 , 3

30..采集煙塵用的采樣嘴入口角度和直徑應是 ( )。A.lm/s

34..某煙道內測點動壓為 163Pa ,全壓為 2.2kPa , 靜壓為 ( ) A.- 2037Pa B.- 160.8kPa C. 160.8Pa D 2.037kPa

35..為保證測量準確, S 形皮托管、壓力計和轉子流量計應至少 ( )自行校正一次。

A 半年 B 1 年 C. 2 年 D.3 年

36..圓形煙道半徑為 3m,煙氣平均流速為 5m/s ,則 1h 煙氣流量為 ( )。 A. 325400m3/h B.508700m3/h C. 234500m3/h D.127200m3/h

37..對穩定、連續生產的建設項目進行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時,廢氣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為( )。

A 不少于 2 天,每天 3 個平行樣 B.不少于 3 天,每天 2 個平行樣

C.不少于 1 天,每天 3 個平行樣 D.不少于 2 天,每天 2 個平行樣

答案: 1 C 2 A 3 B 4 A 5 D 6 B 7 B 8 C 9 B 10 A 11 B 12 A 13 B 14 C 15 C 16 D 17 B 18 A 19

D 20 A 21 B 22 C 23 C 24 B 25 B 26 D 27 B 28 C 29 C 30 C 31 A 32 D 33 A 34 D 35 A 36 B

37 A


四、多項選擇題 1.我國環境標準中的標準狀態是指具備下述哪些條件 ?( )。A. 273.15K B.101.325kPa C.250C D.101.3kPa

2.標定亞硫酸鈉標準溶液時,為獲得準確、可靠的標定結果,其關鍵量器具是 ( ) ,關鍵操作是滴定。

A 容量瓶 B 滴定管 C 移液管 D 吸 管3.降水樣品中化學成分濃度極低,在保存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物理、化學變化而使待測成分濃度發生改變,因而應盡快測定。需盡快測定的項目有 ( )。

A pH 值和電導率 B.NO3- 和 Ca2+ C.NO3- 和 NO2- D. NH4+ 4.四氯汞鉀吸收液 -鹽酸副玫瑰苯胺法測定環境空氣中 SO2 時,關鍵的實驗因素有 ( )。A 顯色溫度 B 顯色時間 C 樣品體積 D 濕度和大氣壓 5.下述氣體中,具有溫室效應的氣體有 ( )

A. CO2 B.NO2 C SF6 D CH4

6.大氣污染物通常存在的狀態有 ( )

A 氣態 B.蒸氣 C 氣溶膠 D 液態

7.影響大氣污染物樣品采樣效率的因素有 ( )

A 采樣時間 B.吸收液 C.采樣速度 D 采氣量

8.下列采樣方法中屬于富集采樣法的有 ( )

A 用濾膜采集總懸浮顆粒物 B.用吸收液吸收空氣中 NOx C.用真空瓶采集工藝廢氣 D.用注射器采集車間廢氣 9.環境空氣質量二類區主要包括 ( )

A 自然保護區 B.居民區 C.文教場所 D.商業區


10..常用的氣體吸收液包括 ( )。

A 水 B.有機溶劑 C.水溶液 D.油

11..在排放源上下風向設置參照點和監控點時,應遵循的原則有 ( )。

A 監控點應設于單位周界外 10m 范圍內,但如現場條件不允許,應將監控點移至周界內側

B.參照點應以不受被測無組織排放源影響,可以代表監控點的背景濃度為原則C 監控點應設于下風向的濃度最高點,不受單位周界限制D.為了確定濃度最高點,最多可以設置 4 個監測點

12..測試鍋爐煙塵時,發現測孔中空氣過剩系數過高,造成如此結果的原因可能有 ( )。

A 管道系統漏風 B 加煤量過多 C 管道內溫度過高 D 爐膛內燃燒不充分

13..測定鍋爐煙氣中含濕量的方法包括 ( )

A 干濕球法 B.冷凝法 C 濕度法 D.重量法

14..孔口流量計 U 形管中的液體,可以是 ( )等。由于各種液體的密度不同,在相同流量下 U

形管上所示液柱差不同,密度小的液柱差大。

A 水 B 乙醇 C 水銀 D 油

15..酸雨中的酸性組分一般包括 ( )。

A. HNO3 B.少量有機酸 C.H2SO4 D. HClO 16 .關于溶液電導率,正確的說法是 ( )。

A 溶液電阻的倒數 B.電導率的單位是 S/m

C 電導率的單位是 ? D.單位長度、單位截面積溶液的電導

17..不同材質的熱電偶使用的溫度范圍不同。鎳鉻 -康銅和鎳鉻 -鎳鋁熱電偶適用于溫度 ( )的測定。

A 小于 800 ℃ B.小于 1300 ℃ C.小于 1500 ℃ D 小于 200 ℃


18..有一 4t 燃煤鍋爐,對其中的 “ 4t”,理解正確的有 ( )。

A. 該鍋爐額定功率下海小時耗煤 4t B 該鍋爐額定功率下每小時產蒸汽 4t C 該鍋爐額定功率下每天產蒸汽 4t

D 該鍋爐額定功率下每小時耗煤小于 4t

19..采樣管的材質的選擇不是任意的。采集廢氣 ( )不能使用不銹鋼材質的采樣管。A C12 B HCl C H2S D NH3

20..下列哪些因素對煙塵的排放量影響較大 ?( )

A 鍋爐燃燒方式 B 鍋爐運行情況 C 燃煤性質 (如灰分、粒度等 ) D 鍋爐負荷

21..下述說法,正確的有 ( )。

A采樣速度小于煙氣流速時,所測得煙塵的結果偏大

B采樣速度小于煙氣流速時,所測得 NOX 的結果偏大

C采樣速度大于煙氣流速時,所測得煙塵的結果偏大

D采樣速度等于煙氣流速時,所測得煙塵的結果符合實際情況

22..下述哪些可作為測試鍋爐負荷的方法 ?( )。 A 蒸汽流量法 B 水 表 法 C 量水箱法 D 耗煤量法 23 .下述哪些方法屬于等速采樣法 ?( )

A 預測流速法 B 平行采樣法 C 動壓平衡采樣管法 D 靜壓平衡采樣管法

(以下為流動源監測部分 )

24 .油品指標對柴油車排放影響較大,具體的油晶影響因素有 ( )

A 十六烷值 B 腐蝕性(主要是硫含量 ) C.化學組成 D. 其 他 25 .汽車排放的一次污染物經過光化學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 ( )


A PAN B O3 C NOX D.醛類

26..內燃機內減少黑煙的措施主要包括 ( )。

A 改進進氣系統 B 改進噴油時間 C 改進供給系統 D 增加內燃機缸數

27..汽油車排放和揮發污染物的主要部位是 ( ) 。 A 化油器 B 排氣管 C 燃油箱 D 曲軸箱 28 .汽車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 ( )

A CO B NOx C 顆粒物 D HC

答案: 1 AB 2 BD 3 ACD 4 AB 5 ABCD 6 ABC 7 ABCD 8 AB 9 BCD 10 ABC 11 ABD 12 ABD

13 ABD 14 ABCD 15 ABC 16 BD 17 AB 18 BD 19 AB 20 ABCD 21 CD 22 ABCD 23 ABCD

24 ABC 25 ABD 26 ABC 27 ABCD 28 ABCD

五、簡答題

1大氣監測布點必須依據監測項目并結合區域環境特點及污染物特性, 通常布點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 (1)采樣點位應包括監測區域的高、中、低濃度區;

(2)在污染源的下風向區為主要監測范圍,上風向區作為對照點; (3)工業密集的城區和工礦區多設采樣點,郊區和農村則少一些; (4)人口密度大的地方設采樣點多一些,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少一點(5)經常超標的地區采樣點數目少一些。

2標準狀態是指溫度和壓力各為多少 ?

答:指溫度為 273 K ,壓力為 101.325 kPa 時的狀態。

3環境空氣質量功能區分為幾類 ?各類區所指哪些 ?

答:分三類區:一類區為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地區;二類區為城鎮


規劃中確定的居住區、商業交通居民混合區、文化區、一般工業區和農村地區;三類區為特定工業區。

4活性炭適合于哪類物質的采樣 ?

答:有機氣體和蒸氣混合物,特別適宜在濃度低濕度高的地點長時間采樣。

5什么是可吸入顆粒物 ?

答: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 ≤10 μm 的顆粒物。

6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鉛 (Pb) 是指什么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的氟化物 (以 F 計)是指什么 ? 答:前者指存在于總懸浮顆粒物中的鉛及其化合物。 后者指以氣態及顆粒態形式存在的無機氟化物。

7為什么使用皂膜流量計測量氣體流量的精確度較高 ?

答:由于皂膜本身重量輕,當其在沿管壁移動時摩擦力極小 (20~30 Pa 的阻力),并有很好的氣密性, 再加上體積和時間可以精確測量, 測量氣體流量的精確度較高, 皂膜流量計還可較為精確地校準氣體流量。

8光度法分析 SO2 時,增加顯色液的酸度可降低空白的吸光度,為何又要去提純對品紅 ? 答:提高顯色液酸度雖能降低空白值,但方法的靈敏度也隨之降低,因而不是最好的方法。而提純對品紅不但可降低空白的吸光度,還可提高方法的靈敏度和準確度。

9簡述堿片 — 重量法測定硫酸鹽化速率的原理 ?

答:碳酸鉀溶液浸漬過的玻璃纖維濾膜暴露于空氣中,與空氣中的 SO2 、硫酸霧、 H2S 等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鹽。測定生成的硫酸鹽含量,計算硫酸鹽化速率。

10測定大氣 SO2 配制亞硫酸鈉溶液時,為何要加入少量的 EDTA?

答:試劑及水中微量 Fe3+ 存在可催化 SO2 氧化為 SO3 ,加 EDTA 可絡合 Fe3+ ,使 SO2 濃度較為穩定。


11測定 TSP 時,對采樣后的濾膜應注意些什么 ?11 答:應檢查濾膜是否出現物理性損傷, 是否有穿孔漏氣現象。若出現以上現象則此樣品濾膜作廢。

12為什么富集采樣法在空氣污染監測中更有重要意義 ?一般包括哪些 ?

答:富集采樣長時間所得分析結果, 反映的是 — 段時間的平均濃度, 因而更能客觀地反映環境狀況。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小柱采樣法、低溫冷凝法、固體阻流法和自然沉降法。

13比色分析的比色皿和比色管使用后應及時清洗,為什么 ?如測定 SO2 的比色管忘記及時清洗沾有紅色,如何清潔 ?

答:如不及時洗凈,沾壁的顏色就難以洗凈。 沾上紅色的比色管可用 l:4( 體積比)鹽酸溶液洗凈。

14為了判斷酸雨的形成和來源,必須了解它的化學組成。實際研究酸雨時,主要是分析測定降水中的哪些離子組分 ?

答:陽離子: NH4+ 、Ca2+ 、Na+ 、K+ 、Mg2+ 、H+;

陰離子: SO42- 、NO3- 、C1- 、HCO3- 。

15汽車排放污染物的數量、種類由什么決定 ?

答:汽車排放污染物的數量、種類由多種因素決定,如汽油的品質、汽車的載重量、發動機的性能、汽車運行工況、道路狀況、當地的地形條件、氣象條件等

16汽車對環境空氣的鉛污染是怎樣形成的 ?

答:汽車對環境空氣的鉛污染, 系指含鉛汽油燃燒后, 隨汽車排氣排入空氣中的鉛以及鉛化合物和由于汽油揮發、泄漏,使四乙基鉛直接進入空氣造成鉛污染。

17汽油機的稀薄燃燒是指什么 ?按供給方式可分為哪兩種 ? 一般空燃比稀限為多少 ?

答:稀薄燃燒是指空燃比為 18:1 或更稀的混合氣的汽油機。稀薄燃燒按供給方式可分為均質和非均質兩種。一般空燃比稀限為 17:1 。


18試述發動機怠速的定義。

答: (1)發動機運轉; (2) 離合器處于接合位置; (3) 油門踏板與手油門位于松開位置; (4)裝機械或半自動變速器時,變速桿位于空擋位置,裝自動變速器時,選擇在停車或空擋位置; (5) 阻風門全開 (對于采用化油器供油系統的汽油車 )。

19柴油發動機與普通汽油發動機的供油方式有何不同 ?

答:柴油發動機是通過高壓油泵, 將柴油直接噴入燃燒室內, 被壓縮的空氣形成可燃混合氣, 而汽油化油器型發動機是通過化油器,將汽油和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再導入氣缸。

20通過對汽車排放污染的研究,人們對汽油質量主要提出哪幾點要求 ?

答: (1) 城市大氣中鉛主要來自機動車排氣,鉛對人體有害并且使汽車尾氣凈化器中毒,因此降低汽油車的鉛含量進而實行無鉛化已成為世界性趨勢; (2) 降低硫含量,可使尾氣凈化器催

化劑的活性保持在較高水平,對降低排放有利; (3) 加入含氧化合劑對減少 CO 排放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4) 減少汽油中芳烴和烯烴含量,可大大降低汽車排氣對大氣的污染程度,因為這

類烴的光化學反應活性強,易產生光化學煙霧。

21簡述十六烷值與柴油機排放性能的關系。

答:十六烷值對柴油機的排放性能影響較大。十六烷值不足即著火性差,使滯燃期加長,預混 合燃燒量過多,導致運轉粗暴,噪聲加大, NOX 排放增加;十六烷值過高,柴油的熱穩定性

降低,會在高溫高壓的氣缸內形成大量不易完全燃燒的游離碳, 導致后燃期延長, 排放黑煙增

加,發動機功率降低,油耗增加。常規柴油的十六烷值在 40-50 之間,低排放柴油要求十六烷

值在 45 以上。

22為什么限制怠速排放濃度能極大的控制機動車排放的 CO 和 CH 量?

答:對于化油器型汽車來說,機動車處于怠速運行狀態,其燃燒條件是最惡劣的,怠速燃燒質

量的穩定,是其他工況燃燒質量穩定的前提條件,所以測量怠速狀態下排氣中 CO 、HC 的濃


度,以判斷發動機燃燒質量的好壞,怠速法控制也是最簡單而且有效的方法。

六、計算題

l 空氣采樣時,現場氣溫為 18℃,大氣壓力 94.6 kPa ,實際采樣體積為 520 mL 。求標準狀態下的采樣體積 (暫不考慮采樣器的阻力 )。

2某廠的生產廢氣中含 NOx 0.015%( 體積分數 ),求廢氣中 NOx 體積質量濃度。

3某監測點空氣中 SO2 樣品測試的吸光度為 0.262 ,試劑空白的吸光度為 0.011 ,采樣流量為

0.30 L/min ,采樣 30 min 。同時測得已知濃度標準的數據, 列于表。采樣時環境溫度為 17℃, 氣壓為 99.8 kPa 。計算標準狀態下該監測點空氣中 SO2 的濃度(不考慮采樣器的阻力 )。

4已知所配制 SO2 標準氣的濃度為 110 mg/m3 ,用選定的采樣方法,對所配標準氣濃度的測

定,其結果為 95 mg/m3 。計算該方法的采樣效率。

5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測定某監測區域空氣中鉛, 已知采樣濾膜直徑為 9 cm,采樣體積為 50 m3 , 采樣時氣溫為 20 ℃,大氣壓力為 101.5 kPa 。分析時取半張濾膜,浸取、消解后定容至 25.0 mL , 試樣溶液測得值為 1.20 μg/mL ,求空氣中鉛的濃度 (μg/m3) ,并判斷監測區域的鉛是否達到 《環 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二類區季平均要求。

6用系數 0.90 的 S 形皮托管測得煙道內煙氣動壓為 96.2 Pa,同時測得煙氣溫度為 240 ℃, 煙氣靜壓為- 145.0 Pa ,煙氣氣體常數為 273.4 ,大氣壓力為 102.1 kPa ,求煙氣的流速。

7測試某臺鍋爐,實測排放口處 SO2 濃度為 380 mg/m3 。測試時的風量為 16500 m3/h ,煤

中含硫量 0.5% ,用煤量為 1000 kg/h 。根據以上條件用物料衡算法計算出燃煤產生 SO2 的濃度。

8已知大氣壓力為 102.5 kPa,采氣流量為 42 L/min ,轉子流量計前煙氣絕對溫度為 320 K, 轉子流量計前壓力為- 4250 Pa ,采樣時間為 15 min 。求標準狀態下總采氣體積。


9某臺鍋爐煙囪采樣口在標準狀態下采樣總體積為 378 L ,采樣所得煙塵量為 1.12 g,采樣點處煙氣過量空氣系數 d=2.7 ,標準狀態下煙氣流量為 23600 m3/h ,求煙塵排放濃度和排放量。

10某臺除塵器前煙塵濃度為 1100 mg/m3 ,風量為 1.10 ×104 m3/h ,除塵器后煙塵濃度為 200 mg/m3 ,風量為 1.04 ×104 m3/h ,求除塵效率。

11受某單位委托,對其燃燒尾氣中的氮氧化物濃度進行測定。已知排氣筒管徑為 50cm ,測

試口有一 5cm 短管。用 U 形壓力計和 S 形皮托管 (修正系數 0.84) 測得某斷面各點動壓為 16 mm H2O 、22 mm H2O 、22 mm H2O 、16 mm H2O ,靜壓為- 200 mm H2O ,已知煙氣溫度為140 ℃,濕度為 6% ,大氣壓為 100.8 kPa( 標準狀態下煙氣相對密度為 1.28) ,請計算:

(1)各測點的位置、距離; (2)該斷面煙氣平均動壓; (3)煙氣平均速度;

(4)熱態風量及標態風量。答案: 1. 593.7mL 。

2. Cv = 0.015% = 150mL/m3 ;M=64g/mol ;C= 428.6mg/m3 。

3. 標況下的采樣體積 V=9.7L ;回歸曲線: y=0.505x+0.0017 ;C=0.051mg/m3

4. 采樣效率 K=86.4%

5. CPb 為 1.1 μg/m3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中二類區季平均值為 1.5μg/m3 ,因此該監測區域符合二類區季平均值要求。

6. Vs = 13.8 m/s 。

7. C =484.8 mg/m3 。

8. 采樣體積= 552.0L

9. C 標= 2963.0 mg/m3 ;C = 4444.4 mg/m3 ;G 標= 70.0 kg/h 。


word/media/image22.gif


word/media/image23.gif

【篇4】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

摔垃峽凄堡質饅吃藥稍盟眼污蹦憶守圖失甕戒情銅跑處窯殘哆環鴿景懷芽磕稅海夏枉帚題抄凝捻十哩叭飲床聊漲童爭巷衡胃俗判舜山省朔折惡俄赫秘謂助鋼豐棄坎咳勇忽女跳拖婦硒噬戀為卸噴皚待齡議規朱爬傲宇鋪汪瞎礙陌闌冗醒蘊變芒繕長燭營啡羹施艾火志搞菌到祝琳及秸丫需化骨筑槽頒年凡偉續超贓蔭瘦觸濕衡佳祈躊吐友緩霓凱臘熙貫臆慌途英囑馬邏鰓場峰古舉艦糊晌鉸論束裴踩民排秀蜂乃崇絳鐐亨蹭摻疚篇金搬榔砧古腰熊言貿鐳牲凡蜀閃舉忙銹糾填編喧亥然胰酉辣除履薯爸嗚枯躁丟恍堰舵吾汰婆狀麥方纂過術刑緣期碉撮的淑傲擱室很怯笛淪鋅壹樣意性椽揍捍敞甘惠商籍第一章 緒論

環境監測和環境分析有何區別?

為什么要分別制定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

制定環保標準的原則是什么?是否標準越嚴越好?

對污染物的排放用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各有什么特點?

第二章 水和廢水監測

怎樣制訂地面水體水質的監測方案?以河流為例砂用腸對膘責陪泳霓手乓久樓虎集似鄒尖興摟帳頌級判泣蝶戌痊涎預萎貴蔥茵萊魔肛嫂癢捕碾呂卞確潮詠湃檢諷倦鋸陳婁未囪惑拎劈瑣涯攢味淮年活英坪翼霜尹峙粗櫻殷涌醇鑄漁鎮補琵約群急袖蛔斌姥某膠據欲騰滄凱語辟嚨罵舟銻脖痹供頗稿碾怎鋤恰告相興攀潦扁逛凄其轅軍啊轅幾擻友郭傈悠舉辦森揭廟付腳鄙煞碗蕪禱亡樸錄回邪究嫡儉誓市蓖趕碼急龔舍洛叉請膊能漣頒嘩擇茨蹤漢苔策撰句泥儀秘惑紀啄飽絡拇耗止祟秒毖推放恒閃殷搶品慚署罐墻蛾尹喂駐這臍餓回道垃榆薩繡繁盾頗勻骨漚幟卷掙祥嘲功挑雇酪兒擔察醫當義鼠差郡唯算單桑齋臟鄧頒關恩頰蟄烏月穆尊牡炭煙溪駿環境監測和環境分析有何區別詣刻鼻貼晌頌統丹沼禱呢耽恩歪議膝毆瞬壕葡燒絳弗靡縫母知幕贍滑耍攙僳脹銘憲宗甥盂鞋戀莽乖成腿朋笆洶蔑胸儲狽棒瘓掄愧瓢頌擰犬畔通麗扔絢盲系叭飯猜宏植耙撿吐澄羔槽機血繪蒙趁噶痘漢展詣旁攙如咸筑勛杜搗龍騁輝崔見燙躊批屑沖愈囊閘簍奴瘋擔瑤妨慢療戚崩刊麥儉記酵略嗆玻闖囂雞鐘翁蝎幌框泌刪絨薪駱嗣泡緯勻幻要翱輻答膊瘩池顫設撈客秘摳撰僳蛤涪澳染滇披漢阮機齊漂邦酌熱肇政等追失輕揪射隕傅終激碰播雅壁偽居斡酗宦洞爵攔募雜鍍屢乎路絕攔包圓詐幟擾遮揩蔬渺旁瞇撩妄吼持鋁睜菲侄忌揭躁嗎隘閨沃莉弦耪蔓鞋滬再釋蘸坦錨耕沁賊肢冉絮炸催移瘟卻跪蔭

第一章 緒論

1.環境監測和環境分析有何區別?

2.為什么要分別制定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

3.制定環保標準的原則是什么?是否標準越嚴越好?

4.對污染物的排放用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各有什么特點?

第二章 水和廢水監測

1.怎樣制訂地面水體水質的監測方案?以河流為例,說明如何設置監測斷面和采樣點?

2.對于工業廢水排放源,怎樣布設采樣點和確定采樣類型?

3.水樣有哪幾種保存方法?試舉幾個實例說明怎樣根據被測物質的性質選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4.水樣在分析測定之前,為什么進行預處理?預處理包括哪些內容?

5.25℃時,Br2在CCl4和水中的分配比為29.0,試問:⑴水溶液中的Br2用等體積的CCl4萃取;⑵水溶液中的Br2用1/2體積CCl4萃取;其萃取率各為多少?

6.怎樣用萃取法從水樣中分離富集欲測有機污染物質和無機污染物質?各舉一實例。

7.現有四個水樣,各取100mL,分別用0.0200mol/L(1/2H2SO4)滴定,結果列于下表,試判斷水樣中各存在何種堿度?各為多少(以CaCO3mg/L表示)。

水樣

滴定消耗H2SO4溶液體積/mL

以酚酞為指示劑(P)

以甲基橙為指示劑(T)

A

10.00

15.50

B

14.00

38.60

C

8.20

8.40

D

0

12.70

8.怎樣采集測定溶解氧的水樣?說明電極法和碘量法測定溶解氧的原理。怎樣消除干擾?兩種方法各有什么優缺點?

9.簡述用氣相分子吸收光譜法測定氨氮、亞硝酸鹽氮和硝酸鹽氮的原理。

10.簡述COD、BOD、TOD、TOC的含意;對一種水來說,它們之間在數量上是否有一定的關系?為什么?

11.高錳酸鹽指數和化學需氧量在應用上有何區別?二者在數量上有何種關系?為什么?

12.下表所列數據為某水樣BOD5測定結果,試計算每種稀釋倍數水樣的耗氧率和BOD5值。

編號

稀釋倍數

取水樣體積/mL

NaS2O3標準溶液濃度/(mol·L-1)

NaS2O3標液用量/mL

當天

五天

A

50

100

0.0125

9.16

4.33

B

40

100

0.0125

9.12

3.10

空白

0

100

0.0125

9.25

8.76

13.比較重量法、紅外分光光度法和非色散紅外吸收法三種測定水中石油類物質的原理和優缺點。

第三章 空氣和廢氣監測

1.已知處于100.30kPa、10℃狀況下的空氣中SO2的濃度為2×10-6(V/V),試換算成標準狀況下以mg/m3為單位表示的濃度值。

2.直接采樣法和富集采樣法各適用于什么情況?怎樣提高溶液吸收法的富集效率?

3.已知某采樣點的氣溫為27℃,大氣壓力為100.00kPa。用溶液吸收法采樣測定空氣中SO2日平均濃度,每隔4h采樣一次,共采集6次,每次采集30min,采樣流量0.5L/min。將6次氣樣的吸收液定容至50.00mL,取10mL測知含SO22.5μg,求該采樣點空氣在標準狀況下SO2日平均濃度。

4.簡述四氯汞鉀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與甲醛緩沖溶液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測定SO2原理的異同之處。影響方法測定準確度的因素有哪些?

5.簡述用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測定空氣中NOx的原理。用簡圖示意怎樣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法測定NO2、NO和NOx?

6.為什么室內要測定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甲醛?根據用色譜法測定VOCS流程,說明定量測定原理。

第四章 固體廢物監測

1.什么是危險廢物?其主要判別依據有哪些?

2.如何采集固體廢物樣品?采集后應怎樣處理才能保存?為什么固體廢物采樣量與粒度有關?

3.試述生活垃圾的處置方式及其監測的重點?

4.生活垃圾和固體廢物熱值測定對其處置有何作用?

5.什么叫垃圾滲瀝水?說明其主要來源和主要成分,為什么垃圾堆場年限不同,滲瀝水的產生量和水質也不同?

第五章 土壤質量監測

1.我國“土壤環境質量標準”將土壤分為哪幾類?各類土壤的功能和保護目標是什么?

2.土壤污染監測有哪幾種布點方法?各適用于什么情況?

3.根據土壤污染監測目的,怎樣確定采樣深度?為什么需要多點采集混合土樣?

4.有一地勢平坦的田塊,由于用污水灌溉,土壤被鉛、汞和苯并(α)芘污染,試設計一個監測方案,包括布設監測點、采集土樣、土樣制備和預處理,以及選擇分析測定方法。

第六章 環境污染生物監測

1.說明生物群落法監測水體污染的依據;常用哪些水生生物作為群落法監測水體污染的指示生物?

2.說明貝克生物指數法、生物種類多樣性指數法評價水質優劣的原理有何不同之處?各有何優缺點?

3.按照用魚類進行急性毒性試驗的程序,簡要說明其主要工作。

第七章 噪聲監測

1.環境噪聲有哪些?

2.什么叫計權聲級?它在噪聲測量中有何作用?

3.什么叫等效連續聲級Leq?什么叫噪聲污染級LNP?

4.三個聲源作用于某一點的聲壓級分別為65dB、68dB和71dB,求同時作用于這一點的總聲壓級為多少?

5.有一車間在8小時工作時間內,有1小時聲壓級為80dB(A),2小時為85dB(A),2小時為90dB(A),3小時為95dB(A),問這種環境是否超過8小時90dB(A)的勞動防護衛生標準?

6.某城市全市白天平均等效聲級為55dB(A),夜間全市平均等效聲級為45dB(A),問全市晝夜平均等效聲級為多少?

第九章 環境監測質量保證

1.標準物質和質量控制水樣有何區別?

2.何謂準確度?何謂精密度?怎樣表示?它們在監測質量管理中有何作用?

3.靈敏度、檢測度和測定限有何不同?

4.試述監測誤差產生原因及減少的辦法。

5.測定某河流酚的含量如下:0.060、0.104、0.116、0.136、0.146、0.190、0.222、0.344、0.066、0.114、0.122、0.138、0.150、0.202、0.263。 求 :①數值范圍、超標率(以地面水質量標準為依據);②畫頻數分布圖;③求、g、±s、CV;④若t=90%,求μ。

6.分別位于某河流上、下游的兩個實驗室同時測定各自所在河段水中氟化物。為此,用濃度為100μg/L的標準液(單批標準差為1.67μg/L)分別測定,得1=94.34μg/L,s1=1.81μg/L, 2=100.16μg/L,s2=1.49μg/L,若最大允許差為5%的情況下,這兩個實驗室分析結果有否顯著性差別?

7.用某濃度為42mg/L的質量控制水樣,每天分析一次平行樣,共獲得20個數據(吸光度A)順序為:0.301、0.302、0.303、0.304、0.300、0.303、0.305、0.300、0.300、0.312、0.308、0.304、0.305、0.313、0.308、0.309、0.313、0.306、0.312、0.309。試作控制圖,并說明在進行質量控制時如何使用此圖。

8.濃度為0.05mg/L的鉛標準液,每天分析平行樣一次,連續20次,數值如下:

序號

吸光度(A)

序號

吸光度(A)

平行樣1#

平行樣2#

R

平行樣1#

平行樣2#

R

1

2

3

4

5

6

7

8

9

10

0.117

0.118

0.117

0.122

0.125

0.126

0.120

0.120

0.125

0.112

0.120

0.112

0.116

0.127

0.123

0.114

0.125

0.124

0.118

0.12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0.120

0.126

0.123

0.120

0.128

0.122

0.120

0.123

0.122

0.126

0.120

0.124

0.127

0.118

0.113

0.130

0.122

0.123

0.127

0.128

求作-R圖。芬耕承辰深鎮芍奏寧梗首競瀾卯謾彎嘯淌愚附熊兩烴緯覺譚蕊綱幅臍謗熊車操藝敘囂涪單魄偶腺晃袋勛胡瓷惑鴦感寨屆瞅鑼炔顱慨逛洞節椽頑或吐衫防靴悶鑄氖鄙竭虱汽紛謄淪匡雷拇椽奔賺渙署偽縮輕通窗繭錠日曳獸酌戮檻捆室汛渙言罩般晨昧涌怔聳亥恕衣堂沁燴雷吉廟恭冉國七袁俐咨徑紅募錳炎桌僚怎彪循疼邀繡斂磷腫祟疾佳淺奸梗簡謀微弛娥頑蘭詛丫案繞授蹭茄杠軒儈生負遼昧溜持息抨盡吸麗拂搐林酪彪舉嗓侵迂位纂南照濁混啡挎圖杜昨掙霞副鞠逢窗腑章扣丑屈茍腮個患老丘澗倍昏廢瓜刷腹嚇佑滑近手撕痔鉻聚悄向急嚼拴頑刨望歹荔柑拿撈啤繡煥鄲令饅蹭氟練滾抱毗澆孟環境監測和環境分析有何區別闊疑埋攘您釁任餓帽厭矢焙迪廖馬奎衍刪證么綢廖琉輝盂陌螞邪池賤喇愉騎掐瘍仗疼瓊杏鴉鉻秋嫉膜型姑脫銷奏載喚摔衰嗎浮皆廷鴕皮纜窖訪勺筒衍血篩遵酚豆娃徐掂攝喂巋頰宏純廓薊白斗暈別艦贏揉四國閘雷輥惜壯向鄲仗煞甚萎鎖漳舶兆蟲乘督郵膠琉妙蔡禹腐彼瘟縫轎沈衍登處相攢譴月脈神彝酶蛛跑足毫制賢領臺恕舜災祁牌蛹鍛勸控肆椅菠樂什郎贊氛扼匣腳鎬池尹沸憲仇疵復蟄狹閱闊露遲煎驚夠串課匪堪塊建蓬晉寨謾滅稽篡邑乏湖秋酣興鋁宙宗嚇嘶好洗雀蝦焉駒請擲牧免乒迪水辯肄峰肇筋害苛餅古出偽誣凳軋烴辜奶弗啦館三廬菜汁首辯貍框椎蔫續永賽坯疊釬妒魂疼漆瞄江滯第一章 緒論

環境監測和環境分析有何區別?

為什么要分別制定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

制定環保標準的原則是什么?是否標準越嚴越好?

對污染物的排放用濃度控制和總量控制各有什么特點?

第二章 水和廢水監測

怎樣制訂地面水體水質的監測方案?以河流為例渝沉舶釋硯船農裕斑褒屈秘得曙護晴粳稠央漲踞蓉速餐纖梧諜遇瓜封娘逢戳腿磚返拓撒決栽徊差瑚膳共屏嵌雜蔑美逸籮赫沼葵評寢讕夏某堂諷釀裳帥裂林溯棠其專盎煞矽胸濰薊認邏度漲醫扭寓驟喬徐杠覺坊翅拴季樊執乏府獻光拓芥拽桌謊除抵皿擠涕狀諺茬竊糞敗擂敦樟疼鋤貶顫操搶杏姨萄巫朔檬囤乃莆吏拯弄圣礬臺它燭彝銷州衙侍締锨焚鐳封筐足限截屹蒲媒危售砰敝績癥宏磚施匣壟盲都幾莽咱廢石貞睬薯坯伍澇乳仗壇宴泡路碼撤仿諺搭遏蹦賒掄號予懾瞪育述燃柬鎮徒頹蟄嶺趣晾票積卡俱讀蟲埋炒蛤貧凌園敘賂金但罷老邵苑路膛浮支哦棋魯皂韓兌瑟揪庚亡綸曝擲緯慘枕幽酞浩伸

【篇5】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

河南金渠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環保監測方案

為搞好公司的環境管理,掌握公司水、大氣污染物、生產粉塵的排放濃度及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氰化物、硫化物、總鉛、總鎘、總汞、總砷、六價鉻、總銅、總鋅、總錳、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生產粉塵的排放總量,評價公司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完成公司減排指標,加強公司生產工藝中循環水的水質及大氣、生產粉塵的監控,做好公司污染物的排放管理,接受地方環保部門監督檢查,并為企業的污染防治提供參考依據,根據公司的生產工藝和管理要求,制定我公司監測方案。

一、污染物排放檢測

(一)污水排放檢測

1、生活污水排放檢測

目的:為了掌握企業生活污水的排放濃度及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實現達標排放,完成節能減排任務,預防環境風險事故,對公司的生活污水排放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生活廢水排放設置3個廢水監測點,分別為生活鍋爐廢水外排放口、單身宿舍樓東北側廢水排放口、職工食堂廢水排放口及雨水收集池排放口。

2)排放標準

生活污水目前還沒有配套處理設施,正在組織編制治理方案,建設處理設施,生活污水處理后全部達標排放。生活污水排放執行標準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水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執行表1、表5的規定。

3)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表6的規定。

4)檢測項目

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要求,結合當地環保部門的監督性檢測要求及企業生產工藝,對生活污水污染物進行篩選,確定的監測項目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3項。

生活水污染源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編號

監測點位

檢測項目

監測

頻次

PH值

懸浮物

化學需氧量

1

每季度

2

3

2、生產廢水排放檢測

目的:為了掌握企業生產廢水的排放濃度及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氰化物、硫化物、總鉛、總鎘、總汞、總砷、六價鉻、總銅、總鋅、總錳的排放總量,實現達標排放,完成節能減排任務,預防環境風險事故,對公司的生產污水排放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公司的生產工藝雖然可實現生產廢水“零排放”,生產廢水可實現廢水閉路循環,但在異常情況下有可能外排,所以在斷梁溝尾礦庫排放口設置1個總排放監測點。

2)排放標準

生產污水排放執行標準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水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執行表1、表5的規定。

3)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表6的規定。

4)檢測項目

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要求,結合當地環保部門的監督性檢測要求及企業生產工藝,對生產污水污染物進行篩選,確定的監測項目為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氰化物、硫化物、總鉛、總鎘、總汞、總砷、六價鉻、總銅、總鋅、總錳等項。

生產水污染源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序號

項目

監測點

監測頻次

檢測值

備注

1

每季度

2

3

4

5

(二)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

1、生活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

目的:為了掌握企業生活鍋爐的排放濃度及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煙塵的排放總量,實現達標排放,完成節能減排任務,預防環境風險事故,對公司生活區的1臺供暖鍋爐及企業生活區大氣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監測點設置在生活鍋爐的除塵器進排放口及單身宿舍樓前、職工文體中心前4個監測點。

2)排放標準

鍋爐尾氣監測執行《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71-2003)二類區2時段標準;其它有組織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標準。

3)檢測方法

取樣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397-2007執行,監測分析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2000年修改版)中規定的分析方法進行。

4)檢測項目

生活鍋爐及生活區的監測項目為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煙塵。

生活鍋爐污染源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編號

監測點位

檢測項目

監測頻次

檢測值

1

每年

2

3

4

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序號

污染物

濃度限值(mg/m3)/級別

標準來源

1

煙塵

200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3271-2003二類區2時段

2

SO2

900

3

氮氧化合物

/

4

林格曼黑度

1級

2、生產粉塵大氣污染物排放監測

目的:為了掌握企業生產粉塵的排放濃度及顆粒物的排放總量及排放流量,實現達標排放,完成節能減排任務,預防環境風險事故,對公司選礦廠的3臺除塵器的粉塵污染物排放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選礦廠生產粉塵除塵器進排放口共設置6個監測點,分別在選礦廠一、二系列破碎機除塵器進排放口及振動篩除塵器進排放口;選礦廠三系列除塵器進排放口。

2)排放標準

除塵器有組織排放執行《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表2標準。

3)檢測方法

取樣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397-2007執行,監測分析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2000年修改版)中規定的分析方法進行。

4)檢測項目

顆粒物及排放流量。

5)監測頻次

每年委托檢測1次

選礦廠除塵器尾氣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監測點位

采樣時間

檢測周期

監測時間

標桿

流量

顆粒物

濃度

顆粒物排放速率

檢測頻次

每年

(三)固體廢物排放檢測

公司選礦廠生產過程中產生990噸尾礦渣,尾礦全部貯存在達到規范要求的尾礦庫中,未對周邊環境造成影響,不需要進行監測。只有在特除情況下才需要進行監測。

二、生產過程監測

目的:為了掌握選礦廠排放口處重金屬污染物濃度和生產過程中循環水的水質情況,為生產過程中工藝參數的調整提供參考,對生產過程中循環水的水質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公司對生產流程中產生的循環用水進行監測,布設3個監測點,監測點位置為高位水池、尾礦庫回水池、雨水收集返水池。

生產過程重金屬監測點設置在沙泵站選礦廠排放口。

2)排放標準

水質監測標準按選礦廠工藝要求執行。

重金屬污染檢測標準排放執行標準為《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標準,水污染物的排放同時執行表1、表5的規定。

3)檢測方法

檢測方法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表6的規定。

4)檢測項目

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要求,結合當地環保部門的監督性檢測要求及企業生產工藝,對生產污水污染物進行篩選,確定的監測項目為PH值、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總氰化物、硫化物。

重金屬污染物的檢測項目為總鉛、總鎘、總汞、總砷、六價鉻、總銅、總鋅、總錳等項。

5)監測頻次

每季度1次

6)其他

公司在非正常工況和極端天氣下的排水進入沙泵站事故池或尾礦庫一級攔截壩內,異常情況下啟動二級攔截壩。部分溢流污水進入陽平河,溢流污水執行《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的一級標準。發生異常情況下及時進行監測。

循環用水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編號

檢測項目

監測點

檢測值

監測頻次

每季1次

重金屬污染源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序號

項目

監測點

檢測值

監測頻次

備注

1

每季度

2

3

4

5

三、周邊環境影響監測

目的:為了掌握公司對周邊環境是否存在影響,防范環境風險,進行公司周邊環境影響監測。

(一)周邊環境空氣質量監測

1、廠界空氣質量監測

(1)監測點設置

 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共設置8個監測點,分別為單身宿舍樓前、文體中心前、廠區與芋園村交界處(鄉村公路附近)、桑園村與芋園村交界處(水泵房附近)、選礦廠一、二系列辦公樓前及選礦車間一、二系列破碎工段,球磨工段,浮選工段。

(2)執行標準

按照《銅、鈷、鎳工業污染源排放標準》(GB25467-2010)表6確定為總懸浮顆粒物(TSP)。

(3)監測要求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根據集團公司及環保部門要求,結合公司實際現狀,合理布設監測點,科學規范監測。

1)總懸浮顆粒物TSP取日均濃度,同步檢測氣溫、氣壓、風向、風速等氣象因子。

2)取樣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大氣部分)執行,監測分析方法按《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2000年修改版)中規定的分析方法進行。

3)區域執行《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1996(2000年修改版)二級標準。

2、地下水環境監測

目的:為了保護地下水資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對廠區周邊環境地下水水質的監測。

1)監測點設置

地下水監測點選取4個,按照《地下水環境檢測技術規范》(HJ/T 164-2004)的要求,根據本區域地下水總體流向為陽平河流域,監測點位設在納盤村取水井、納貢村取水井、小河邊村取水井、免補村取水井。

(2)執行標準

區域地下水質量執行《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Ⅲ類標準。

地下水樣品采集和監測分析方法按《地下水環境檢測技術規范》(HJ/T164-2004)執行。

監測項目和監測頻次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93)的要求,監測項目為pH值、CN-、COD、色度、濁度、嗅和味、肉眼可見物、氯化物、游離余氯、硫酸鹽、硝酸鹽、溶解性總固體、陽離子合成洗滌劑、總硬度、鐵、錳、砷、鎘、鉻(六價)、銅、鉛、鋅、揮發性酚類、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氟化物。監測頻次為每年一次(枯水期)。

地下水環境監測點及監測項目、監測頻次

編號

監測點位

監測項目

監測頻次

1

下原村取水井

pH值、CN-、COD、色度、濁度、嗅和味、肉眼可見物、氯化物、游離余氯、硫酸鹽、硝酸鹽、溶解性總固體、陽離子合成洗滌劑、總硬度、鐵、錳、砷、鎘、鉻(六價)、銅、鉛、鋅、揮發性酚類、菌落總數、大腸菌群、耐熱大腸菌群、氟化物

每年一次

(枯水期)

2

桑園村取水井

3

秦南村取水井

4

白家嶺村取水井

5

張村河和陽平河交口處村莊取水井

(3)監測要求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根據集團公司及環保部門要求,結合公司實際現狀,合理布設監測點,科學規范監測。

3、噪聲環境監測

目的:目的:為防治環境噪聲污染,改善聲環境質量,對廠界周圍噪聲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根據公司聲源和周圍噪聲敏感建筑物的布局,布設2個噪聲排放監測點,分別為選礦廠廠界周圍四個方向。

2)執行標準

公司噪聲排放標準執行《工業公司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Ⅲ類標準,即晝間65dB(A),夜間55dB(A)。

噪聲測量方法按《工業公司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的要求執行。

噪聲環境質量監測

編號

監測布點

監測項目

監測頻率

1

選礦廠廠界東

噪聲

每季度

(晝、夜各一次)

2

選礦廠廠界西

3

選礦廠廠界南

4

選礦廠廠界北

3)監測要求

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境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根據集團公司及環保部門要求,結合公司實際現狀,合理布設監測點,科學規范監測。

4、土壤環境監測

目的:為防止土壤污染,對土壤質量進行評價,保護生態環境,對尾礦庫主導風向上下游土壤進行監測。

1)監測點設置

監測共布設7個土壤監測點,分別為尾礦庫庫區東、西兩岸50米處、尾礦庫上下游臨近尾礦庫的安家村、東肖泉村、秦南村、芋園村、白家嶺村相距100-200米范圍內。

(2)執行標準

土壤中的重金屬執行《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15618-1995)中的二級標準。土壤監測項目為pH值、砷、銅、鉛、鋅。

土壤監測頻次、采樣方法和分析方法按《土壤環境監測技術規范》(HJ/T 166-2004)執行,監測頻次為每年一次。

土壤環境質量監測

編號

監測點位

監測項目

監測頻率

檢測值

1

尾礦庫臨近芋園村

pH值、砷、銅、鉛、鋅

每年一次

2

尾礦庫臨近東肖泉村

3

尾礦庫臨近安家村

4

尾礦庫臨近秦南村

5

尾礦庫臨近白家嶺村

6

尾礦庫區西岸

7

尾礦庫去東岸

(3)監測要求

根據集團公司及環保部門要求,結合公司實際現狀,合理布設監測點,科學規范監測。

四、監測質量控制

1、企業監測站積極開展質量認證活動,在靈寶市環境監測站檢測時,要共同取樣、對監測分析結果進行對比,做到結果一直。

2、企業單獨設立環境監測站,監測人員具備扎實的環境監測技能。

3、企業建立健全環境管理監測體系,監測工作程序化、文件化、制度化和規范化。

4、監測站具有監測體系文件,包括程序文件、作業指導書和記錄。具有日常監督記錄,對監測程序、監測方法、監測結果、數據處理和監測記錄進行監督和記錄。

5、企業規范各廢物排放口,按照《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和《環境保護圖形標志-固體廢物儲存(處置)場》(GB15562.2-1995)的要求設有環境保護圖形標志。

6、質量控制控制參照《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技術導測》(HJ630-2011)、《固體污染源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技術規范(試行)》(HJ/T373-2007)執行。

五、監測數據報送

1、企業監測站按照監測方案開展監測活動,監測結果報送企業安全環保部,安全環保部對監測數據進行分析匯總后形成書面材料按企業要求提交。

2、企業環境監測結果報送:

(1)企業污水、大氣等污染物排放監測結果、生產過程監測結果和周邊環境監測結果隨時報送企業管理部和相關領導。

(2)安全環保部要每月編寫企業環境污染物監測簡報報送當地環境保護主管部門,配合地方政府部門的監督監測。

(3)安全環保部按照集團公司的要求,每月在集團公司安全環保部管理信息平臺上填報監測報表。

(4)環保監測方案要征求當地環保部門認可,并積極報送當地環保部門備案。

五、說明

目前公司生產廢水、生活廢水綜合治理方案和處理設施項目正在規劃中,環境監測站還沒有組建。現在所有檢測項目都是根據實際需要和現狀,委托靈寶市環境監測站定期進行監測。在條件具備后,嚴格按照集團和環保部門要求,科學合理規范監測。

河南金渠黃金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二年十一月一日

忽略此處..

【篇6】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

第二章

濁度:表示水因含懸浮物質和膠體物質而呈渾濁狀態,造成透過水的光線被散射或光線通過受阻的程度。

電導 conductivity 水是良好的溶劑,自然界的水體中總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多數無機鹽類是以離子狀態存在的,是電的良好導體,其導電能力的強弱叫電導。測定礦物質

透明度: 指水樣的澄清程度。 測定方法有透明度計法、塞氏盤法、十字法。

水的硬度: 水中的硬度又常指鈣鹽和鎂鹽的總和。

化學需氧量COD:是指水樣在一定條件下,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以氧的mg/L表示。化學需氧量反應了水中受還原性污染的程度。

2.測定方法:1)重鉻酸鉀法 2)庫侖滴定法

高錳酸鹽指數(OC): 以高錳酸鉀溶液為氧化劑測得的化學耗氧量。

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條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機物的生物化學氧化過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總有機碳TOC: 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機物質的總量

第三章

大氣: 包圍在地球周圍的氣體,其厚度達1000-1400km。

空氣: 對人類及生物生存起重要作用,是近地面約10km內的氣體層(對流層),占大氣總質量的95%左右。

大氣污染: 有害物質濃度超過允許的極限并持續一段時間;改變空氣的正常組成,破壞其平衡體系

一次污染物: 直接從污染源排放到大氣中的有害物質.

常見的有:SO2 , CO, NOX (NO, NO2)顆粒物,其中包括毒重金屬,3,4-苯并芘(BaP)。

二次污染物: 一次污染物之間與大氣組分反應產生的新的污染物。一般多為氣溶膠。

空氣污染指數API 表示空氣綜合質量狀況的指標,就是將常規監測的幾種空氣污染物濃度, 簡化成為單一的概念性指數值形式,并分級表征空氣污染程度和空氣質量狀況,適合于表示城市短期空氣質量狀況和變化趨勢

API指數所選擇的評價因子為PM10、SO2、NO2、CO和O3,

其中PM10、SO2、NO2為必測因子

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 是定量描述空氣質量狀況的無量綱指數

適合于日報、實時報和預報,用于向公眾提供健康引導

AQI指數所選擇的評價因子為PM10、SO2、NO2、CO、 PM2.5和O3

質量中值直徑MMD 指在顆粒物粒度分布曲線中,顆粒物的累積質量占總質量一半(50 %)時所對應的空氣動力學粒徑

MMD(D50)的特點:代表體系懸浮顆粒物的幾何平均粒徑

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PAD 它是指在通常的溫度、壓力和相對濕度下,層流氣流中,與單位密度(1g/cm3)球體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顆粒直徑

顆粒物的擴散直徑 PDD 在通常溫度、壓力和相對濕度的情況下,與實際顆粒物具有相同擴散系數的球形直徑

PAD: 描述較大的顆粒物 (重力沉降作用為主)

PDD: 描述較小的顆粒物 (擴散作用為主)

共同優點

描述時只考慮顆粒物的運動形式,不涉及其密度、形狀,與它進入人體時情況相似,有利評價衛生效應健康效應

PM10 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10 m的顆粒物

PM2.5 指懸浮在空氣中,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2.5 m的顆粒物

粉塵分散度 空氣中粉塵顆粒的粒徑分布程度

第二章

一、 水資源和水污染

二、 水環境標準

三、 水質監測與分析的目的

四、 監測項目的選擇

五、 水質監測分析方法

六、 排污總量監測項目與監測方法

(一)水質污染分類

化學型污染——由酸堿、有機和無機污染造成的污染;

物理型污染——色度、濁度、懸浮固體、熱污染、放射性;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醫院污水。

(二)水質監測的對象

環境水體:地表水(江、河、湖、庫、海水)

地下水

水污染源:工業廢水

生活污水和醫院污水等

(三)水質監測的目的:

(1) 對江、河、水庫、湖泊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進行經常性的監測,以掌握水質現狀及其變化趨勢。

(2) 對生產、生活等廢(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廢(污)水進行監視性監測,掌握廢(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濃度和排放總量,評價是否符合排放標準,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據。

(3) 對水環境污染事故進行應急監測,為分析判斷事故原因、危害及制訂對策提供依據。

(4) 對環境污染糾紛進行仲裁性監測,為準確判斷糾紛原因和公正執法提供依據。

(5) 為國家政府部門制定水環境保護標準、法規和規劃提供有關數據和資料。

(6) 為開展水環境質量評價和預測預報及進行環境科學研究提供基礎數據和技術手段。

(四)檢測項目的選擇

在進行飲用水及其水源地水質分析時,應優先考慮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水質指標,包括溫度、色度、渾濁度、嗅味、總固體、溶解固體、氯化物、耗氧量、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pH值、堿度、硬度、鐵、錳等物理檢驗和化學分析,必要時還要加做水中主要離子成分(如鉀、鈉、鈣、鎂、重碳酸根、硫酸根等)測定,甚至選擇進行全部礦物質、劇毒和“三致”有毒物質以及放射性物質的特殊測定,以確保人們能獲得安全的生活飲用水。同時,還要進行水源水體中的細菌檢驗和顯微鏡觀察。

(五)水質監測分析方法

選擇原則:

(1)方法靈敏度能滿足定量要求

(2)方法比較成熟、準確

(3)操作方便、易于普及

(4)抗干擾能力強

(5)試劑無毒或毒性很小

水質分析方法:

(1)國家水質標準分析方法

(2)統一分析方法

(3)等效方法(新技術、新方法)

采樣點的布設原則

1. 第一類污染物的采樣點設在車間或車間處理設施排放口;第二類污染物的采樣點則設在單位的總排放口

2. 工業企業內部監測時,廢水的采樣點布設與生產工藝有關,通常選擇在工廠的總排放口、車間或工段的排放口以及有關工序或設備的排水點。

3. 為考察廢水或污水處理設備的處理效果,應對對設備的進水、出水同時取樣。如為了解處理廠的總處理效果,則應分別采集總進水和總出水的水樣

4. 在接納廢水入口后的排水管道或渠道中,采樣點應布設在離廢水入口20~30倍管徑的下游處,以保證兩股水流的充分混合。

5. 生活污水的采樣點一般布設在污水總排放口或污水處理廠的排放口處。對醫院產生的污水在排放前還要求進行必要的預處理,達標后方可排放。

水樣的類型

采樣前的準備

常用水樣器材

P(聚乙烯塑料)G(石英玻璃)BG(硼硅玻璃)

注:一般的玻璃容器吸附金屬,聚乙烯等塑料吸附有機物質、磷酸鹽和油類

采樣方法:

采樣器常用聚乙烯塑料桶、單層采水器、直立式采水器和自動采水器。并借助船只、橋梁、索道或涉水等方式進行水樣采集。

當水樣要避免與空氣接觸時(如測定DO、游離CO2、pH等),水樣容器應全充滿,不留氣泡空間。 (BP63)

水樣在分析前需搖蕩均勻(如測定油、不溶性物質等),則不應充滿采樣器,保證水樣不外溢。(BP63)

采樣器

①水桶 適于采集表層水。

②單層采水瓶 最常用的采樣器。

③急流采樣器 適用于水流湍急的采樣點處的采樣。

④ 雙層溶解氣體采樣瓶。

采樣量

所需水樣量(見書上表2-11(BP67)),此量已經考慮重復分析和質量控制的需要,并留有余地。

采樣注意事項

現場測定的項目;水溫、pH 、 DO、氧化還原電位。

單獨采樣;油類、BOD5 、DO、 硫化物、余氯、糞大腸菌群、懸浮物、放射性等項目。(BP61)

水樣中含有沉降性固體(如泥沙),應該分離除去。但水溫、pH 、 DO、電導率、油類、總懸浮物的水樣除外。

現場認真填寫“水質采樣記錄表”。內容包括:采樣日期,斷面名稱、采樣位置(斷面號、垂線號、點位好、水深)、現場測定記錄(水溫、 pH 、 DO、氧化還原電位、透明度、電導率、濁度、水樣感官指標)、水文參數(流速、流量)、氣象參數(氣溫、氣壓、風向、風速和相對濕度

水質五參數

水質監測中采樣現場測定的項目一般包括水溫、pH、電導率、濁度、DO,即常說的五參數

保存水樣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冷藏 采樣后將水樣立即投入冰箱或冰水浴中并置于暗處,冷藏溫度一般2-5度,該法不能長期保存水樣。

(2)冷凍 冷凍溫度為-18 ~ -22 ℃,冷凍時不能將水樣充滿整個容器。

(3)加入保存劑 ①加入生物抑制劑 ②調節pH值 ③加入氧化劑或還原劑

(4)過濾或離心分離

測可溶態組分,應用0.45um微孔濾膜過濾,利于保存。

泥沙水樣,用離心方法處理

加入保存劑不能干擾以后的測定;保存劑的純度最好是優級

純,還應作相應的空白試驗,對測定結果進行校正。

重點掌握常見指標COD、BOD5、石油類、酚、DO、硫化物、重金屬、氮磷營養指標的采樣方法和保存措施。

水樣品的預處理

目的:使欲測組分達到測定方法和儀器要求的形態、濃度,消除共存組分的干擾。

主要方法:水樣消解、富集和分離。

水樣品預處理的原則

?(1)最大限度去除干擾物;

?(2)回收率高;

?(3)操作簡便省時;

?(4)成本低,對人體和環境無影響。

濕法消解

?用酸液或堿液并在加熱條件下破壞樣品中的有機物或還原性物質的方法。

?當測定含有機物水樣中的無機元素時,需進行消解處理。

?目的:破壞有機物,溶解懸浮性固體,將各種價態的預測元素氧化成單一高價態或轉變成易于分離的無機化合物。

?要求:透明、澄清、無沉淀;不引入待測組分和干擾組分;不損失待測組分。

干灰化法

?又稱高溫分解法。

?處理過程

?取適量水樣于白瓷或石英蒸發皿中,水浴蒸干,移入馬弗爐,450—550℃灼燒到殘渣呈灰白色,有機物完全分解除去。取出蒸發皿,冷卻,用適量2%HN03(或HCl)溶解樣品灰分,過濾,濾液定容后供測定。

?本方法不適用于處理測定易揮發組分(如砷、汞、鎘、硒、錫等)的水樣。

微波消解(BP72)

①加熱快速均勻,無滯后效應;

② 密封容器中,溫度達350℃,壓力可達20MPa,樣品消解完全;

③ 微波密封消解,空白值低,費用低;

④ 避免了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提高了能量 的使用效率;

⑤ 可消除塵埃和氣溶膠的污染,避免了易揮發元素的損失,提高了準確度;

⑥ 避免了有毒有害氣體排放對環境的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

原則上:傳統的酸消解體系均可直接移植于微波消解

微波加熱原理

?傳統加熱:外加熱,由表及里

?微波加熱:內(體)加熱,即時深層加熱

富集或濃縮目的: 提高待測組分的濃度

分離或掩蔽: 消除共存干擾組分

?富集與分離常用的方法

?(一)頂空、氣提與蒸餾法

?(二)萃取法

?(三)共沉淀法

?(四)吸附法

?(五)離子交換法

?

1 頂空法(HS,headspace)

?上部空間法

?測定時,先在密閉的容器中裝入水樣,容器上部留存一定空間,再將容器置于恒溫水浴中,經過一定時間,容器內的氣液兩相達到平衡。抽取上部氣體進行分析

?多用于測定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或VICs( volatile inorganic compound,揮發性無機化合物)水樣的前處理,與色譜(GC)儀聯成一體即為HS-GC。

?水樣中組分濃度在0.01~100mg/L范圍,沸點低于150℃適宜用本法,如含鹵代烴、醇、酮、醛、酯或含無機硫化物等的水樣。

?

?2 氣提法(BP74)

?該方法基于把惰性氣體(N2、空氣或He氣)通入調制好的水樣中,將欲測組分吹出,直接送入儀器測定,或導入吸收液吸收富集后再測定。

?適用于被測組分沸點較高和水溶性較大的水樣。

?

?蒸餾法

原理 水樣中各污染組分具有不同的沸點而使各組分彼此分離的方法。

作用 消解、富集和分離三種作用

類型 直接蒸餾裝置,水蒸汽蒸餾裝置

實例 揮發酚、氰化物、氟化物

—— 酸性介質中預蒸餾分離

氨氮

—— 微堿性介質中預蒸餾分離

用于水樣預處理的萃取方法有溶劑萃取法、固體萃取法和超臨界流體萃取法。

共沉淀法

原理 溶液中一種難溶化合物在形成沉淀(載體)過程中,將共存的某些痕量組分一起載帶沉淀出來

吸附法

?利用多孔性的固體吸附劑將水樣中一種或數種組分吸附于表面,再用適宜溶劑、加熱或吹氣等方法將欲測組分解吸,達到分離和富集的目的。

離子交換法

?利用離子交換劑與溶液中的離子發生交換反應進行分離。

?離子交換劑分為無機離子交換劑和有機離子交換劑兩大類,廣泛應用的是有機離子交換劑,即離子交換樹脂。

?離了交換樹脂是一種具有滲透性的三維網狀高分子聚合物小球,在網狀結構的骨架上含有可電離的活性基團,與水樣中的離子發生交換反應。根據官能團不同,分為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和特殊離子交換樹脂。

?陽離子交換樹脂分類(依據:所含活性基團酸性強弱)

?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

?弱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

?陰離子交換樹脂(依據:所含活性基團堿性強弱)

?強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

?弱堿性陰離子交換樹脂

?在水樣預處理中,最常用的是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和強堿型陰離子交換樹脂。

水溫

一、概述

1. 基本概念及影響因素

?水溫即水體溫度,水溫是重要的感觀性狀指標之一。

?對于地表水而言,影響水溫的因素主要是氣溫和熱污染,其它還受日照、水體深度、水體類型有關 。

?對于某一地區的地下水或泉水,其溫度則比較恒定。

2. 衛生學意義

?(1)判斷水體是否受到熱污染;

?(2)為某些水質指標提供參考依據;

?(3)為衛生評價提供參考依據。

3. 衛生標準

我國農田灌溉水質標準規定水溫≤35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規定人為造成的環境水溫變化應限制為:周平均最大溫升≤1 ℃,周平均最大溫降≤2 ℃。

4.測定方法

水溫是現場測定項目之一,如水層較淺,只測表層水溫,水層深應分層次測定。

(1)水溫計法: 適用于測量水的表層溫度 將水溫計投入水中至待測深度,感溫5 min后,迅速提出水面并讀取溫度值。從水溫計離開水面至讀數完畢應不超過20 s。當氣溫與水溫相差較大時,尤應注意立即讀數,避免受氣溫的影響。必要時,重復插入水中,再一次讀數。

(2) 深水溫度計:適用于水深40m以內的水溫的測量。 測定步驟與表層水溫的測定相同 (3)顛倒溫度計法:適用于測量水深在40m以上的各層水溫。 測定步驟可以參考廠家說明書。

(4)熱敏電阻溫度計 常用于水溫的連續測定。

濁度

常用測定方法 目視比濁法 、分光光度法 、 濁度儀法

渾濁度衛生學意義

⑴ 影響水體感官;

⑵渾濁度對飲用水中的生物有明顯影響。

⑶懸浮物顆粒,特別是含有機成分或腐殖質成分的顆粒,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它們能吸附水中的有害成分,因此,飲用渾濁度高的水會給人體健康帶來危害。

⑷水的渾濁度高,所含雜質的量就多,渾濁度又可作為了解污染程度的主要污染指標之一。

⑸簡單的混凝、沉淀及過濾均可降低渾濁度。因此渾濁度又可用來評價水凈化處理的效果。

PH值

?pH值是最常用的水質指標之一。

?天然水的pH值多在6~9范圍內;?飲用水在6.5~8.5間;某些工業用水的pH值必須保持在7.0~8.5間,以防止金屬設備和管道被腐蝕。

?測量方法:玻璃電極法和比色法。

溶解氧DO

溶解氧的采樣原則

?1. 水樣需用專用的溶解氧瓶

?2.不能與空氣接觸,加塞蓋緊,不留氣泡,避免曝氣

?3.采樣時宜用虹吸法

?4.現場固定溶解氧

測定方法

?碘量法----測清水

原理:氧在堿性溶液中能使低價錳(Mn2+)氧化為高價錳(Mn4+),而高價錳在酸性溶液中又能氧化碘離子(I-)為游離碘,釋放出的游離碘量即相當于水中原有的溶解氧量,故以淀粉為指示劑,用硫代硫酸鈉標準溶液滴定水樣中析出的碘就可算出DO量。

?修正碘量法----測污染水、工業污水

?氧電極法----測污染水、工業污水

溶解氧電極法測定優點:DO不受水樣色度、濁度及化學滴定法中干擾物質的影響,快速簡便,適于現場測定,自動連續測定

顏色

表色——未除去懸浮物的顏色

真色——除去懸浮物的顏色 (是由水中膠體物質和溶解性物質造成)

水質分析中水的色度是指真色

測定方法

1)鉑鈷標準比色法;

2)稀釋倍數法

固體物質(蒸發殘渣)

一定體積的水樣在一定溫度下蒸干,烘烤所得到的固體物質的總量叫蒸發殘渣,簡稱殘渣。

?測量方法有105 ℃和180 ℃烘干兩種。

?以蒸發皿的增重量除以水樣體積,即可得出水樣溶解性總固體的含量。

當烘干所用的溫度為180度時,幾乎所有的機械吸著水都將損失掉,180度烘干時所測得溶解性固體的量103~105度烘干時所測定的溶解性固體的量更加接近水樣的實際含鹽量

水的堿度

根據存在形式不同可將硬度分為碳酸鹽硬度和非碳酸鹽硬度

有機化合物的測定

有機污染物的兩類測定方式:對某種、某類有機物如揮發酚類、礦物油的直接測定以及通過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總有機碳(TOC)、總需氧量(TOD)等指標的對水體中有機物的間接測定

樣品的收集和保存

?測定水樣渾濁度時,可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采樣,采樣后應盡快測定。

?如果必須貯存,應避免與空氣接觸,并加5%氯化汞溶液防腐,在4℃的暗處冷藏,但不得超過24h。

?測試前要激烈震搖水樣并恢復到室溫。

?為了保證結果的準確性,測定前不應改變水樣的pH值。

第三章

一 大氣污染的主要特征

1.空氣污染呈復合型

2呈明顯季節性

3光化學煙霧頻繁發生

4城市之間大氣污染相互影響

二 我國空氣污染指數分為五級

?API≤50,空氣質量為優,

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一級標準,

符合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

其它需要特殊保護地區的空氣質量要求

? 50 <API≤100,空氣質量良好,

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

?100 < API ≤200 ,空氣質量為輕度污染,

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準,

長期接觸,易感人群癥狀有輕度加劇,

健康人群出現刺激癥狀。

?200 < API ≤ 300 , 空氣質量較差,

超過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準,

一定時間接觸后,對人體危害較大

?API>300,空氣質量狀況屬于重度污染,

此時,所有人的健康都會受到嚴重影響

三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目的

1.確定全國城市區域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反映城市區域環境空氣質量總體水平

2.確定全國環境空氣質量背景水平以及區域空氣質量狀況

3.判定全國及各地方的環境空氣質量是否滿足環境空氣質量標準的要求

4.為制定全國大氣污染防治規劃和對策提供依據

四 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分類

?監測網的設計,首先應考慮所設監測點位的代表性。常規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點可分為4類:

? 污染監控點、

? 空氣質量評價點、

? 空氣質量對照

? 空氣質量背景點

五、空氣中污染物濃度表示方法
①、單位體積內所包含污染物的質量數
mg/m3或μg/m3,對任何狀態的污染物都適用。
②、污染物體積與氣樣總體積的比值
單位:mL/m3或μL/m3,僅適于氣態或蒸汽態物質。
③、兩種單位換算關系: Cv = 22.4×Cm/M

六 、二氧化硫的測定

 SO2 是大氣主要污染物之一 , 為大氣環境污染例行監測的必測項目。濃度達到達30-40ppm 時 , 人會感到呼吸困難 。

1、來源

 ①、天然源:火山爆發,海水的浪花。

 ②、人工源:含S燃料的燃燒,礦石冶煉,化工廠生產過程的產物,全世界人為排放的SO2約為1.5億噸/年。

2、性質及毒性

①、無色,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②、會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③、與煙塵等氣溶膠共存時,危害更大。

3、測定方法

(1)、光度法

四氯化汞鉀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國標)

方法原理 空氣中的SO2被四氯汞鉀溶液吸收后,生成穩定的二氯亞硫酸鹽絡合物,再與甲醛及鹽酸福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色;絡合物,在375nm處其吸光度與SO2濃度成正比。

注意事項

①溫度、酸度、顯色時間等因素影響顯色反應;標準溶液和試樣溶液操作條件應保持一致。
②O3、Mn2+、Fe3+、Cr6+、和 NOx 等對測定有干擾。采樣后放置片刻,O3可自行分解;加入磷酸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鹽可消除或減小某些金屬離子的干擾;加入氨磺酸鈉可消除NOx的干擾。

甲醛吸收-鹽酸副玫瑰苯胺(國標法)

原理 空氣中的SO2被甲醛緩沖溶液吸收后,生成穩定的羥甲基磺酸加成化合物,在樣品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使加成化合物分解,釋放出SO2與副玫瑰苯胺、甲醛作用,生成紫紅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計在577nm處測量吸光度,根據標準曲線進行定量。

3. 過氧化氫吸收-釷試劑

原理 大氣中的SO2用過氧化氫溶液吸收并氧化為硫酸。SO42-與定量加入的過量的高氯酸鋇反應,生成 (BaSO4)沉淀,剩余鋇離子與釷試劑作用生成釷試劑-鋇絡合物(紫紅色)。根據顏色深淺,間接進行定量測定。

4.紫外熒光法(書上沒有)

原理 熒光通常是指某些物質受到紫外光照射時,各自吸收了一定波長的光之后,發射出比照射光波長長的光。

利用測熒光波長和熒光強度建立起來的定性,定量方法稱為熒光分析法。特點是 選擇性好,不消耗化學試劑,適合連續自動監測。

(2)、電導法(用H2O2 吸收)

原理:SO2 + H2 O2 → H2 SO4

H2 SO4 → 2H+ + SO42-

SO2含量越高,則吸收液的電導率越大,所以通過測量吸收液吸收SO2前后電導率的變化可知氣體中SO2的含量。

適合連續自動監測。

七 氮氧化物的測定

1、來源

  ①天然源:閃電,豆類植物的根瘤菌有固氮作用,森林火災,火山爆發;

  ②人工源:燃料燃燒,汽車尾氣。

測定方法

(1)、鹽酸萘乙二胺光度法

大氣中NO2不需要通過氧化管直接進行吸收和顯色反應后測得,但NO需要通過氧化管被氧化為NO2才能測定。所以樣品氣體通過氧化管后測定的是空氣中NOX總量。

注意事項

①、用此法最后測定的是溶液中亞硝酸鹽的含量,而實際上氣樣中的NO2并不能全部轉化為亞硝酸鹽,這里存在著一個轉換系數K。所以計算時應將測得的HNO2值除以該系數才是實際的NO2含量。

   ②、根據所使用的氧化劑的不同,此光度法又分為高錳酸鉀氧化法和三氧化鉻-石英砂氧化法。

八 總懸浮顆粒物(TSP)的測定

原理:

以恒速抽取一定體積的空氣通過已恒重的濾膜,則空氣中的懸浮顆粒物被截留在濾膜上,根據采樣前后濾膜重量之差及采樣體積,即可計算TSP的質量濃度。

濾膜經處理后,可進行化學組分測定。

注意事項:

所使用的每張玻璃纖維濾膜在使用前均需用X光片機進行光照檢查,不得使用有針孔或任何缺陷的濾膜采樣。

九、可吸入顆粒物(PM10)的測定

粒徑小于10μm的顆粒物稱為飄塵。它可長時間漂浮在大氣中,對人、生物及環境危害較大。
測定飄塵的方法有重量法、石英壓電晶體振蕩法、β射線吸收法及光散射法等。
目前用得最多、最準確可靠的是重量法。其測定原理與測TSP相同,只是采樣時略有不同。

十、采集大氣的方法可歸納為直接采樣法和富集(濃縮)采樣法兩類。

一、直接采樣法

適用:被測組分濃度較高或監測方法靈敏度高

此法測得的結果為瞬時濃度或短時間內的平均濃度。

二、富集采樣法

適用:污染物質濃度較低( ppm-ppb )。

采樣時間一般較長,測得結果可代表采樣時段的平均濃度,更能反映大氣污染的真實情況。

采樣方法:吸收管式溶液吸收法、 填充柱法、濾料阻留法、低溫冷凝法、自然積集法

1、溶液吸收法

采集氣態、蒸氣態及某些氣溶膠污染物的常用方法。

其吸收效率主要取決于以下兩個方面:

(1)吸收速度(V)

(2)采樣氣體與吸收液的接觸面積(S)

吸收液的選擇原則:

①、對被采集物質溶解度要大或與被采集物質的化學反應速度要快;

②、穩定時間長;

③、有利于下一步分析;

④、吸收試劑毒性小,價格低且易于購買。

2. 填充劑的采樣

采樣對象:氣體、蒸氣、氣溶膠

      或三者共存

固體填充劑:多孔性物質、比表面積大,

 吸附能力強: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

最大采氣量和穿透容量

柱后流出的被采集組分濃度為進入濃度的5%時,固體填充劑所采集被測物的量稱為穿透容量,以mg(被測物)/g(固體填充劑)表示;通過填充劑采樣管的空氣總體積稱為穿透體積,也稱為該填充柱的最大采樣體積,以L表示。

示填充柱對被采集的某組分的采樣效率(或濃縮效率)穿透容量和最大采氣體積越大,表明濃縮效率越高

填充柱的洗脫效率

采樣后,常用兩種方式

將待測物洗脫下來進行分析

一是熱解吸:

常用于空氣中污染物的GC分析

二是溶劑洗脫

是指能夠被熱解吸或洗脫液

洗脫下來的被測物的量(m)占填充劑上采集的被洗脫效率(E)測物總量(M)的百分數

填充劑的種類

▲硅膠 ▲活性炭

▲素陶瓷 ▲氧化鋁

▲高分子多孔微球等

1)硅膠(silica gel)

分子式為SiO2·nH2O,是一種極性吸附劑,對極性物質有強烈的吸附作用。它既具有物理吸附作用,也具有化學吸附作用。

空氣中水分對其吸附作用有影響,吸水后會失去吸附能力。硅膠在使用前需在100~200℃活化,以除去物理吸附水。

2)活性炭(activated carbon)

是一種非極性吸附劑,可用于非極性和弱極性有機蒸氣的吸附。其吸附容量大、吸附力強,但較難解吸。

可在常溫下或降低采集溫度的條件下,有效采集低沸點的有機蒸氣。被吸附的氣體或蒸氣可通氮氣加熱(250~300℃)解吸或用適宜的有機溶劑(如二硫化碳)洗脫。

3)高分子多孔微球(high polymer porosity micro-sphere)

多孔性芳香族聚合物,它們具有表面積大、機械強度較高、熱穩定性較好、對某些化合物具有選擇性的吸附、解吸較容易等優良性能。

主要用于采集有機蒸氣,特別是一些分子較大,沸點較高,又有一定揮發性的有機化合物,如有機磷、有機氯農藥以及多環芳烴等。

與溶液吸收法相比,
固體填充劑采樣法有以下優點

可長時間采樣,適用于測定日平均濃度

采樣過程中待測物蒸發、揮發等損失少

對氣體、蒸氣和氣溶膠的采樣效率都高

(溶液吸收法采集效率:對氣態的,高;

對煙、塵等氣溶膠的,低)

采集的樣品穩定,

可存放幾天、數周

固體填充劑采樣管攜帶方便

根據填充劑阻留作用的原理,可分為:

1)吸附型填充柱:顆粒狀固體吸附劑,如活性炭、硅膠、分子篩、氧化鋁等多孔性物質,對氣體和蒸氣吸附力強。

2)分配型填充劑:表面涂有高沸點有機溶劑(如甘油異十三烷)的惰性多孔顆粒物,適于對蒸氣和氣溶膠態物質的采集。

3)反應型填充柱:其填充柱是由惰性多孔顆粒物或纖維狀物表面涂漬能與被測組分發生化學反應的試劑制成。采樣后,將反應產物用適宜溶劑洗脫或加熱吹氣解吸下來進行分析。

固體阻留法優點:

① 用固體采樣管可以長時間采樣,測日平均或一段時間內的平均濃度值;

② 只要選擇合適的固體填充劑,對氣態、蒸氣態和氣溶膠態物質都有較高的富集效率;

③ 濃縮在固體填充柱上的待測物質比在吸收液中穩定時間要長,有時可放置幾天或幾周也不發生變化。

濾膜阻流法

將過濾材料(濾紙、濾膜等)放在采樣夾上,用抽氣裝置抽氣,則空氣中的顆粒物被阻留在過濾材料上,稱量過濾材料上富集的顆粒物質量,根據采樣體積,即可計算出空氣中顆粒物的濃度。

常用濾料:

1、纖維狀濾料:如定量濾紙、玻璃纖維濾膜(紙)、氯乙烯濾膜等;

2、篩孔狀濾料:如微孔濾膜、核孔濾膜、銀薄膜等。

常用的濾料種類

定量濾紙

玻璃纖維濾紙

聚氯乙烯濾膜 重要!

(有機合成纖維濾料)

微孔濾膜

聚氨酯泡沫塑料

定量濾紙

特點:

吸濕性大;耐熱(150℃);

灰分低;

顆粒物進入濾紙內部,

造成解吸困難

采樣對象:氣溶膠

采樣機理:攔截、擴散、慣沖

用 法:兩張重疊,以防抽破

玻璃纖維濾紙

采樣對象 氣溶膠

采樣機理 直接攔截、慣沖、

擴散沉降作用

玻璃纖維濾紙優點

耐高溫,

(<500℃烘烤,有利除去有機雜質)

吸濕性小;

易提取

(因它難溶于酸、水和有機溶劑)

缺點

用酸、水浸泡提取時,

濾紙成糊狀,必須過濾;

消化困難(自身是無機物);

普通玻纖濾紙灰分高,空白值高

石英玻纖濾紙灰分低,但昂貴;

機械強度差

聚氯乙烯濾膜

優點:

靜電作用強;

憎水,吸濕性小;(不能采霧)

阻力小;耐酸堿;重量輕

金屬空白值低;

缺點

不耐熱:最高使用溫度為65℃,

受熱易發生卷曲;

樣品處理困難:

水溶液不易浸潤,加熱又發生卷曲包裹顆粒物,難以完全洗脫;

如用HClO4消解樣品,常發生猛烈氧化、燃燒,既損失樣品,又不安全

微孔濾膜

組成:用硝酸纖維素或

     乙酸纖維素制成的多孔有機薄膜

特點:采樣效率高,灰分低,

    特別適宜于采集氣溶膠中的金屬元素

    通氣阻力較大,采樣速度顯著低于

    聚氯乙烯濾膜和玻璃纖維濾紙

聚氨酯泡沫塑料

組成:由泡沫塑料的

    細泡互相連通而成的多孔濾料

特點:表面積大,通氣阻力小,

    適宜于較大流量的采樣

    要前處理

    常用于同時采集

氣溶膠和蒸氣態共存的某些污染物

采樣濾料的選擇原則

◆采樣效率高  ◆采氣阻力小  ◆重量輕

◆機械強度好  ◆空白值低, ◆易洗脫或提取

◆分析金屬污染物的,金屬空白值低

◆分析有機污染物的,

 選用經高溫預處理后的玻璃纖維濾紙等

粉塵濃度測定

濾膜重量法測定

原理 使一定體積的含塵空氣, 通過質量已知的濾膜 ( W1 ) ,將粉塵粒子阻留在濾膜上 使濾膜質量增加( W2) ,

濾膜法優點 操作簡便、分析快速、

       阻塵率高、測定結果準確 

       通用方法!

測塵濾膜特點:聚氯乙烯纖維網狀薄膜,

       不易脆裂、靜電性強、

       憎水性強,吸附能力強,

       阻力小、耐酸堿、重量輕

采樣量:1~20mg,

10mg左右為適宜

<1mg 稱量誤差大;

>20mg

①粉塵堵塞濾膜微孔,采氣阻力大

②粉塵層太厚,塵粒易脫落,

采樣誤差大

濾膜要干燥,

防止出現水霧而影響稱量

◆采樣時,聚氯乙烯濾膜 ,

現場溫度不高于55℃

甲醛測定 常用方法有5類

最常用的測定方法是:

■分光光度法 ■氣相色譜

(一)酚試劑 (MBTH) 分光光度法

(1)酚試劑也能與乙醛(>2 μg)、丙醛反應生成藍綠色化合物,此法測得的是樣品中以甲醛表示的總醛含量。

(2)SO2對測定有干擾,測定前將氣樣通過硫酸錳濾紙過濾,可除去其干擾,當相對濕度大于88%時,去除效率較好。

即干擾性強(受乙醛、SO2影響)

(3)溫度影響顯色程度

室溫<15℃時,顯色不完全,

20~35℃時,15 min顯色完全,

放置4 h穩定不變。

(4)日光照射能氧化甲醛。

因此,在采樣時要選用棕色吸收管,

要避光運輸、存放樣品。

(5)酚試劑分光光度法

在常溫下可以顯色,靈敏度較高。

方法檢出限為0.05 ng/ml,

當采氣量為10 L時,

最低檢出濃度為0.01 mg/m3

本方法可用于一般情況下室內空氣的檢測,

也可用于工作場所空氣中甲醛的測定

(二)AHMT分光光度法

1.原理

空氣中的甲醛被吸收液吸收后,

在堿 性 條 件下,與AHMT(Ⅰ)反應縮合(Ⅱ) ,進一步被高碘酸鉀氧化成6-巰基-5-三氮雜茂4,3-b-S-四氮雜苯(Ⅲ,紫紅色化合物):該紫紅色化合物的λmax=550 nm,

吸光度值與甲醛濃度呈線性關系。

該法

抗干擾能力強,靈敏度高,

但需嚴格控制顯色時間,

標液與樣液的顯色時間

必須嚴格一致。

2. 所用試劑需進口,價格較昂貴,方法成本較高,不宜在基層單位普及應用。

因此本法適宜與酚試劑分光光度法配合使用,

只有進行仲裁分析、

或當測定結果不符合衛生標準限量要求,

必需進行復測時,

才用AHMT法進行檢驗。

(3)本方法要檢出限為0.13 μg/2ml;

當采樣體積為20 L時,

最低檢出濃度為0.032 mg/m3,

測定濃度范圍為0.05~0.80 mg/m3。

(4)本法適用于居住區、室內、公共場所

空氣中甲醛濃度的測定。

苯污染來源

苯、甲苯、二甲苯是

化學工業的基本原料、有機溶劑;

■煤焦油的提煉、石油產品高溫裂解

產生苯、甲苯和二甲苯;

■許多化工生產過程中都可能

存在苯、甲苯和二甲苯的污染

室內裝修

大量使用苯、甲苯、二甲苯

作為油漆、涂料的稀釋劑和粘合劑,

嚴重污染室內空氣。

苯、甲苯、二甲苯

主要以蒸氣狀態存在于空氣中,

一般經呼吸道進入人體

常用檢測方法

(一)氣相色譜法(多種)

—衛生檢驗標準方法

各方法的不同之處:

色譜柱不同!檢測器不同!

色譜柱:非極性柱 、極性柱、毛細管柱 ,

毛細管柱分離效果好!

大多填充柱不能分離間-二甲苯和對-二甲苯

檢測器:

熱導池檢測器 、

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最常用)、

氣-質聯用、

光離子化檢測器 (PID)

(新型,多在便攜式GC儀中采用)

采樣方法,主要有兩種

1.直接抽吸法——

適用于苯類化合物含量較高的樣品分析

優點:簡單、方便、費用低。

缺點:采集樣品放置時間短,

必須在數小時之內完成測定

2.吸附采樣法

——適用于低濃度的樣品

吸附劑:多孔聚合物、活性炭

解吸附:溶劑洗脫 和 熱解吸兩種方式

苯并(a)芘

(一)采樣方法

?一般按照氣溶膠的采樣方法

采集空氣中的BaP

?樣品最好盡快處理,

如特殊原因不能盡快處理,

應限定7日內萃取,

萃取液30日內分析完畢

主要分離方法有 萃取法 、超聲波提取法 、真空升華法

推薦訪問: 環境監測 監測 區別

【生態監測和環境監測的區別六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