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6篇】

| 瀏覽次數:

常人,指平常的人;守常道不變的人。語出《書·立政》:“繼自今后王立政,其惟克用常人。”,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6篇

第一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

正常人每天的飲食標準

人體所需營養絕大部分由日常飲食來解決。根據營養學專家的研究成果,人類的飲食結構可大致歸納成一個“金字塔”形(以正常成年人的24小時為例):

第一層(底層):水。

除了飯菜中含有的水分外,最好再飲用6-8杯開水。由于一晝夜平均消耗水分為2500毫升,因此人們每一晝夜吸收的水分量不能少于2500毫升。

第二層:谷類。300-500克。

第三層:蔬菜類和水果類。蔬菜類包括含有大量維生素的莖葉菜和含有較多種微量元素的根菜,共500克左右(兩類各半);水果類則以每天100-200克為宜。

第四層:魚禽肉蛋類。禽肉類:50-100克;魚蝦類:50克左右;蛋類:20-50克(1只或2只)。

第五層:奶豆類(包括奶制品)。奶類:100克;豆類:50克。

第六層:油脂、食鹽、食糖類。油脂:25克;食鹽:5-6克; 食糖:40克。

以上為健康成人的合理膳食結構,因人而宜,可有20%的上下浮動。

抗衰老飲食要點:

根據《黃帝內經》的提法,中國人的傳統飲食原則應是“食飲有節”和“五味調和”。現代人食物十分豐富,攝取天然狀態食物的機會卻越來越少,獲得抗衰老成分的機會也就越來越少。

  現代人飲食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

  1.油炸食品此類食品熱量高,含有較高的油脂和氧化物質,經常進食易導致肥胖;是導致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最危險食品。在油炸過程中,往往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已經有研究表明,常吃油炸食物的人,其部分癌癥的發病率遠遠高于不吃或極少進食油炸食物的人群。

  2.罐頭類食品不論是水果類罐頭,還是肉類罐頭,其中的營養素都遭到大量的破壞,特別是各類維生素幾乎被破壞殆盡。另外,罐頭制品中的蛋白質常常出現變性,使其消化吸收率大為降低,營養價值大幅度“縮水”。還有,很多水果類罐頭含有較高的糖分,并以液體為載體被攝入人體,使糖分的吸收率因之大為增高牞可在進食后短時間內導致血糖大幅攀升,胰腺負荷加重。同時,由于能量較高,有導致肥胖之嫌。

  3.腌制食品在腌制過程中,需要大量放鹽,這會導致此類食物鈉鹽含量超標,造成常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腎臟的負擔加重,發生高血壓的風險增高。還有,食品在腌制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質亞硝胺,導致鼻咽癌等惡性腫瘤的發病風險增高。此外,由于高濃度的鹽分可嚴重損害胃腸道粘膜,故常進食腌制食品者,胃腸炎癥和潰瘍的發病率較高。

  4.加工的肉類食品(火腿腸等)這類食物含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故可能有導致癌癥的潛在風險。此外,由于添加防腐劑、增色劑和保色劑等,造成人體肝臟負擔加重。還有,火腿等制品大多為高鈉食品,大量進食可導致鹽分攝入過高,造成血壓波動及腎功能損害。

  5.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雖然含有一定量的優質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但肥肉和動物內臟類食物所含有的大量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已經被確定為導致心臟病最重要的兩類膳食因素。現已明確,長期大量進食動物內臟類食物可大幅度地增高患心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如結腸癌、乳腺癌)的發生風險。

  6.奶油制品常吃奶油類制品可導致體重增加,甚至出現血糖和血脂升高。飯前食用奶油蛋糕等,還會降低食欲。高脂肪和高糖成分常常影響胃腸排空,甚至導致胃食管反流。很多人在空腹進食奶油制品后出現反酸、燒心等癥狀。

  7.方便面屬于高鹽、高脂、低維生素、低礦物質一類食物。一方面,因鹽分含量高增加了腎負荷,會升高血壓;另一方面,含有一定的人造脂肪(反式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加之含有防腐劑和香精,可能對肝臟等有潛在的不利影響。

  8.燒烤類食品含有強致癌物質三苯四丙吡。

  9.冷凍甜點包括冰淇淋、雪糕等。這類食品有三大問題:因含有較高的奶油,易導致肥胖;因高糖,可降低食欲;還可能因為溫度低而刺激胃腸道。

  10.果脯、話梅和蜜餞類食物含有亞硝酸鹽,在人體內可結合胺形成潛在的致癌物質亞硝酸胺;含有香精等添加劑可能損害肝臟等臟器;含有較高鹽分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和腎臟負擔加重。

  水果有助于抗衰老

  1999年,美國農業部老年營養研究中心經過三個月的研究發現,老齡老鼠每天補充藍莓、草莓提取物后,大腦退行性變化得到明顯減緩,運動平衡協調性明顯改善,學習記憶能力有所提高。無獨有偶,我國研究人員也發現,富含植物化合物的石榴汁對老齡老鼠衰老相關的蛋白質、DNA損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在此基礎上,又進一步開展老年人志愿者試驗,每人每天喝一杯石榴汁,四周后檢查結果發現,老年人抗氧化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表明石榴汁具有潛在的抗衰老作用。

  水果食用最佳時機:除個別水果和柿子不宜空腹食用外,大多數水果并不需要嚴格規定具體食用時間。從控制體重出發,建議飯前食用水果,這樣可以避免正餐吃得太多。

[此文檔可自行編輯修改,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感謝您的支持,我們會努力把內容做得更好]

第二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

正常人的空腹血糖維持在3.3~6.1mmol/L(60~110mg/dl),餐后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一般在10.0mmol/L(180mg/dl)以下,最多也不超過11.1mmol/L(200 mg/dl),餐后2小時又回到7.8mmol/L(140 mg/dl)。
胰島素怎樣計算用量
(一)怎樣估算其初始用量:
  糖尿病患者在開始使用胰島素治療時,一律采用短效胰島素。而且,一定在飲食與運動相對穩定的基礎上,依下列方法估算初始用量,而后再依病情監測結果調整。
  1、按空腹血糖估算:血糖濃度通常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毫摩爾/升(mmol/L),一種是毫克/分升(mg/dl)。這兩個血糖濃度單位可以相互轉換,轉換系數是18。由mmol/L轉換成mg/dl需乘以18;反之由mg/dl轉換成mmol/l需除以18
  每日胰島素用量(μ)=[空腹血糖(mg/dl)-100]x10x體重(公斤)x0.6÷1000÷2
  100為血糖正常值;
  x 10換算每升體液中高于正常血糖量;
  x 0.6是全身體液量為60%;
  ÷1000是將血糖mg換算為克;
  ÷2是2克血糖使用1μ胰島素。

5

-3.06

6

2.448

7

7.956

8

13.464

9

18.972

10

24.48

11

29.988

12

35.496

13

41.004

14

46.512

15

52.02

16

57.528

17

63.036

18

68.544

19

74.052

20

79.56

21

85.068

22

90.576

23

96.084

24

101.592

25

107.1


  為避免低血糖,實際用其1/2--1/3量。
  2、按24小時尿糖估算:病情輕,無糖尿病腎病,腎糖閾正常者,按每2克尿糖給1μ胰島素。
  3、按體重計算:血糖高,病情重,0.5--0.8μ/kg;病情輕,0.4--0.5μ/kg;病情重,應激狀態,不應超過1.0μ/kg。
  4、按4次尿糖估算:無糖尿病腎病,腎糖閾基本正常,按每餐前尿糖定性"+"多少估算。一般一個"+"需4μ胰島素。
  5、綜合估算:體內影響胰島素作用的因素較多,個體差異較大,上述計算未必符合實際,故應綜合病情、血糖與尿糖情況,先給一定的安全量,然后依病情變化逐步調整。
  (二)怎樣分配胰島素用量
  按上述估算的情況,每日三餐前15--30分鐘注射,以早餐前>晚餐前>午餐前的用量來分配。由于早餐前體內拮抗胰島素的激素分泌較多,故胰島素用量宜大一些;而一般短效胰島素作用高峰時間2--4小時,因此午餐前用量最小;多數病人睡前不再用胰島素,至次日晨再用,故晚餐前又比午餐前要用量大。如睡前還用一次,則晚餐前要減少,而睡前的用量更少,以防夜間低血糖。

糖尿病腎病患者的首選藥物一般都是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病因也是由于患者體內的胰島功能缺陷或胰島分泌不足引起的。所以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腎病是一個比較好的治療方法。那么,使用胰島素治療時用量怎么控制呢?聽聽細胞滲透修復中心專家的建議吧。

  糖尿病腎病的胰島素用量:

  糖尿病腎病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一樣,首先要控制好血糖,但是二者的胰島素的用量卻是不同的。

  糖尿病腎病患者要隨著病情的發展,適當的調整胰島素的用量。

  糖尿病腎病的患者,由于腎臟本身對胰島素滅能下降,患者(尤其Ⅱ型糖尿病)基礎胰島素水平增高,故胰島素的需用量明顯減少。


  (三)怎樣調整胰島素劑量
  在初始估算用量觀察2--3天后,根據病情、血糖、尿糖來進一步調節用量。
  1、據4次尿糖定性調整:只適用于無條件測血糖且腎糖閾正常的病人。依據前3--4天的4次尿糖定性進行調整:早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午餐前尿糖,午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晚餐前尿糖,晚餐前胰島素用量依據睡前或次日晨尿(包括當天晨尿)。
  2、根據血糖調整:糖尿病人,尤其是I型糖尿病及腎糖閾不正常的病人,應根據三餐前與睡前的血糖值來調整胰島素用量,詳見下表:
血糖值(mmol/l)mg/dl??? 餐前胰島素增量????? 其它處理

第三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

正常人脈搏多少正常

一、正常人脈搏多少正常二、如何從脈搏看心臟健康三、如何測量脈搏

正常人脈搏多少正常1、正常人脈搏多少正常

脈搏即動脈搏動,脈搏頻率即脈率。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到100次/分,常為每分鐘70-80次,平均約72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脈率規則,不會出現脈搏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的現象。正常人脈搏強弱均等,不會出現強弱交替的現象。2、脈搏的頻率受什么影響

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鐘120-140次,幼兒每分鐘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鐘80-90次。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鐘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鐘低于60次,稱為心動過緩。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病情危重,特別是臨終前脈搏的次數和脈率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脈搏的變化也是醫生對病人診斷的其中一項依據。

3、脈搏和心跳一樣嗎

其實正常的情況下,脈搏和心跳是同步的,心臟跳動一次,脈搏就動一次,如果心臟出現了什么問題的話就有可能讓脈搏和心跳不同步了,比如說心律失常的時候,所以這就預示著,脈搏和心跳一致相對來說就比較健康,如果不一致的話,就一定是心臟出現了問題了,需要及時就醫診斷治療。

如何從脈搏看心臟健康正常人平靜時脈搏的頻率在每分鐘50-90次之間,如休息時低于或超過太多都應引起警惕。而節律是指脈搏跳動得是否整齊,正常的心臟節律就像鐘表的秒針一樣,一下一下非常整齊。如自己的脈搏忽快忽慢,或摸著摸著忽然停止,過會兒才跳動,都是不健康的征兆。

另外,常摸脈也可提前發現心跳過緩或者早搏等心律失常。胸部不適時可摸下自己的脈搏跳動得是否正常。對中老年人,即使沒有不適,最好也定時摸脈,每次最好超過一分鐘,記錄下脈搏。他提醒說,雖然很多老年人會通過電子血壓計來知道脈搏次數,但那個常常是十幾秒內的數據,不太準確,而且不能反映脈搏跳動是否整齊。

第四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

正常成人24小時液體出入量為2000~2500ml

攝入量(m1)

排出量(m1)

飲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

糞150

內生水300

無形失水850

呼吸蒸發350

皮膚蒸發500

入量2000~2500

總出量2000~2500

一、水的平衡

(一)體液的含量及分布

人體體液及其組成成分比較恒定,只在較小范圍內波動。人體內體液總量與性別、年齡及胖瘦有關,正常成年男性液體總量占體重的60 %,女性為55 %,嬰幼兒為70 %~80 %,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脂肪量增多,體液量將減少。體液中細胞內液男性占體重的40%,女性占35%,細胞外液占20%;細胞外液中組織間液為15%,血漿為5%。正常情況下,體液比例相對恒定,各部分之間又不斷地進行交換,保持動態平衡,維持內環境的穩定,保證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例題:關于正常體液含量的敘述,錯誤的是

A 成人男性的體液總量占體重的60%

B 男性多于女性

C 成人多于老年人

D 嬰兒多于成人

E 肥胖者多于肌肉發達者

正確答案:E

(二) 24小時液體出入量的平衡


正常成人24小時液體出入量為2000~2500ml

攝入量(m1)

排出量(m1)

飲水1000~1500

尿1000~1500

食物水700

糞150

內生水300

無形失水850

呼吸蒸發350

皮膚蒸發500

入量2000~2500

總出量2000~2500

當出現異常時,如入量不足或丟失過多超出調節范圍將出現脫水;相反,入量過多或排出過少將發生水潴留,甚至水中毒。了解這些變化,有助于預防體液失衡的發生。

1.無形失水 人體在正常生理條件下, 皮膚和呼吸蒸發的水分,每日約850ml,因為是不顯的,又稱為不顯性失水。即使在高度缺水時,這部分水的丟失也是不可避免的,是人只要在進行正常生理活動就必然丟失的水分。因此,在估計病人液體入量時,要計入無形失水。在異常情況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體溫增高可增加水分蒸發,體溫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體重將增加失水3~5ml;明顯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濕透一身襯衣褲約失水1000ml;氣管切開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時的2~3倍;大面積燒傷和肉芽創面的病人水分丟失更為驚人。

例題:一急性腸梗阻病人,今日尿量1500ml,嘔吐250ml,胃腸減壓液約1000ml,無發熱,無大便,其24h液體排出量約為

A 2750ml

B 3100ml

C 3250ml

D 3600ml

E 4200ml

正確答案:D

2.尿液 正常人每日尿量約1000~1500ml,尿比重為1.012。腎臟每日排泄體內固體代謝物約30~40g,每溶解1g溶質需15ml水分,故每日尿量至少需500~600ml,才能將體內固體代謝產物排出體外。此時的尿比重高達1.035,腎臟的負擔很重,可見維持尿量的重要性。

3.糞便 消化道每日分泌消化液8000ml以上,但僅有約150ml的水分從糞便中排出,其余經消化道被重新吸收。 但在病理情況下,如頻繁的嘔吐、嚴重腹瀉、腸瘺等水分丟失過多,可導致脫水。在腸梗阻或腹膜炎時大量液體停留在腸道內或腹腔內,被隔離于循環之外,也會造成嚴重的水、電解質紊亂。

4.內生水 機體在新陳代謝過程中,物質氧化到最終生成C02和水約300ml。因數量不多,對整體影響不大。但在急性腎衰竭時,需嚴格限制人水量,必須將內生水計入出入量。

例題:下列何種情況下,必須將內生水計算在補液總量中

A.急性腸梗阻

B.急性腎衰

C.大面積燒傷

D.高鉀血癥

正確答案:B

(三) 體液平衡的調節

體液的穩定是通過神經-內分泌系統和腎臟進行調節,當體液失調時首先通過下丘腦-神經垂體-抗利尿激素系統恢復和維持體液的滲透壓。血容量的恢復和維持是通過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完成。這兩個系統共同作用于腎,調節水和鈉的代謝,維持平衡。如當人體缺水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增高,可刺激下丘腦神經垂體抗利尿激素系統,產生口渴,人主動飲水。同時,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作用于腎臟遠曲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對水的再吸收作用加強,尿量減少,于是水分得到保留,使已增高的細胞外液滲透壓回降,反之亦然。

二、電解質的平衡

1.鈉的平衡

鈉是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和容量。鈉增多時,可引起水腫,減少時可造成體液滲透壓下降、脫水或血容量不足。正常值為135~145mmol/L,平均為142mmol/L。人體鈉鹽目食物中獲得,正常成人每日需氯化鈉5~9g,由尿、糞和汗中排出,其中腎臟是排出和調節的主要部位。鈉鹽攝入過多時腎臟排出增加,攝入過少時腎臟排出減少,禁食時尿鈉可減少至最低限度。大量消化液的丟失可導致缺鈉,禁食的病人需每日輸注等滲鹽水500~1000ml。

例題: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重要離子是

A.鈣

B.鉀

C.鎂

D.鈉

E.氯

正確答案:D

2.鉀的平衡

鉀是細胞內液的主要陽離子,血清鉀正常值為3.5~5.5mmol/L。鉀有極其重要的生理功能,鉀能維持細胞膜的應激性,維持細胞的正常代謝,維持細胞內容量,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鉀來源于食物,主要由腎臟排泄,腎對鉀的調節能力很低,在禁食和低血鉀時,腎臟仍繼續排鉀。病人禁食2天以上,應補充鉀,否則將出現低鉀。正常人需鉀鹽2~3g/d,相當于l0%氯化鉀20~30ml。

例題:在同樣禁食的情況下,更易缺乏的電解質是

A鈉

B鉀

C鎂

D碳酸氫根

正確答案:B

3.氯和碳酸氫根

氯和碳酸氫根是細胞外液中的主要陰離子,與鈉共同維持體液的滲透壓和含水量。碳酸氫根與氯的含量有互補作用,當碳酸氫根增多時氯含量減少,反之,碳酸氫根減少時氯的含量增加,以維持細胞外液陰離子的平衡。當病人頻繁嘔吐丟失大量胃液時,氯離子同時大量丟失,碳酸氫根代償性增加,引起低氯性堿中毒。又如病人輸入大量氯化鈉,由于氯離子增多碳酸氫根減少,而出現高氯性酸中毒。

例題:能對氯的增減起代償性作用的離子是

A Na+ B K+ C H+ D HCO3-

正確答案:D

4.鈣的平衡

體內鈣99%以磷酸鈣和碳酸鈣的形式存在于牙齒和骨骼中,細胞外液中含鈣很少,只占總鈣量的0.1%,血清鈣正常值為2.25~2.75mmol/L,相當恒定,體內鈣45%為離子化鈣,對維持神經和肌肉穩定起重要作用,其余半數以上為蛋白結合鈣和與有機酸結合為磷酸鹽、碳酸鹽和枸櫞酸鹽。離子化鈣與非離子化鈣的比率受血pH影響,pH下降離子化鈣增加,.pH升高離子化鈣下降。血清鈣受甲狀旁腺功能和維生素D影響。臨床以低鈣多見。

5.磷的平衡

體內的磷85%存在于骨骼中,血清磷正常值為0.96~1.62mmol/L,磷對人體代謝有重要作用,磷參與核酸、磷脂、細胞膜、凝血因子的組成和高能磷酸鍵的合成及蛋白質的磷酸化過程,同時維持體內的鈣、磷代謝及酸堿平衡等。

6.鎂的平衡

鎂是細胞內的主要陽離子,體內鎂約50%存于骨骼中,其余絕大部分存在于細胞內,只有1%在細胞外液中,血清鎂的正常值為0.70~1.10mmol/L。鎂具有多種生理功能,有維持肌肉收縮和神經活動,激活體內多種酶,促進能量儲存、轉運和利用等作用。

三、酸堿平衡

正常血液酸堿度(pH)維持在7.35~7.45之間,這是機體進行新陳代謝最適宜的環境。機體通過血液緩沖系統、肺和腎三個途徑來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

1.血液緩沖系統 作用快,能應付急需,但最終還需要肺和腎將酸排出體外,血液緩沖系統中有很多緩沖對,其中最主要的是HCO3-/H2C03。當體內酸增多時,由碳酸氫根與氫離子結合,使酸得以中和,H++HCO3- →H2C03→CO2↑+H2O。當體內堿增多時,碳酸中的氫離子與堿作用得以中和,OH-+H2C03→HCO3- +H2O。緩沖對中HCO3-/H2C03的比值正常為20/1。

2.肺 是排出體內揮發性酸(碳酸)的主要器官,當血中PC02升高(H2C03增多)時,呼吸中樞興奮,呼吸加深、加快,加速CO2排出,以降低血中碳酸濃度。反之,當血PC02降低時,呼吸變慢、變淺,以減少C02排出。

3.腎 是調節酸堿平衡的重要器官,一切非揮發性酸和過剩的碳酸氫鹽都須從腎臟排泄。但腎臟調節速度是緩慢的,排出氫離子(H+),收回鈉離子和碳酸氫根離子。尿pH正常為6。

以上三種主要機制相互配合,對酸堿平衡發揮著調節和代償作用,其中以腎為主。

例題:調節酸堿平衡最重要的器官是

A.肝

B.胃

C.肺

D.腎

E.小腸

標準答案:D

第五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

正常人有多少頭發呢?

導語:掉發越來越成為很多人會遇到的煩惱,每天掃地地板上最大的東西就是掉落的頭發,很多朋友很害怕,要是這么掉下去,哪天還不得掉成禿頭啊。所

掉發越來越成為很多人會遇到的煩惱,每天掃地地板上最大的東西就是掉落的頭發,很多朋友很害怕,要是這么掉下去,哪天還不得掉成禿頭啊。所以很多人想要知道一般來說正常人到底有多少頭發,每天這么掉頭發到底會不會掉完,下面就讓小編來告訴大家這個問題吧。

一般人的頭發約有10萬根。在正常情況下,頭發每日生長約0.3毫米,3天長1毫米左右。陽光照射能加速頭發生長。每根頭發的壽命一般為2至4年,最長的可達6年。假如連續50年不理發的話,可長至6米以上。

一頭飄逸濃密的頭發,不僅是性征的體現,更是美麗的標配。可是,很多人偏偏為脫發煩惱,那么,什么是脫發,一天掉多少頭發算正常呢?

毛發的生長期為2~6年;處于退行期的毛發約占1%,進入退行期以后,毛囊下部包括生發部分的毛球開始萎縮。毛發不再增長且變得松動易于脫落;處于休止期的毛發約占14%,休止期時,毛囊下部完全萎縮,毛發脫落;休止期持續3~6個月,而后毛囊受進入生長期,又有新發長出。換言之,有15%的頭發正漸漸步入脫落的時期,所以每次洗頭都掉發,并不算嚴重疾病。

專家認為,正常人一般每天都會掉約30~50根頭發,若同時也會產生30~50根頭發則是個平衡的狀態。當脫發速度明顯大于增長速度,則代表頭發可能進入了病理狀態,或是一種病變。

現在我們大家都知道了吧,每天人差不多會有10萬根頭發哦,而且,每天掉個十幾根頭發也算是一種正常的現象,所以如果你只是每天梳頭或是洗頭的時候掉一些頭發,不必太過擔心。

第六篇: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

正常人血糖濃度范圍

文章目錄*一、正常人血糖濃度范圍*二、測的各個時點的血糖分別代表什么意義*三、什么食物能降血糖正常人血糖濃度范圍1、正常人血糖濃度范圍
血糖正常值是指人空腹的時候血糖值在3.9~6.1毫摩爾/升,血糖值對于治療疾病和觀察疾病都有著指導意義。空腹全血血糖超過11.1毫摩爾/升是糖尿病。2、血糖濃度范圍的科學判斷
2.1、糖尿病的診斷主要是通過血糖測定來判斷,正常人空腹血糖(FBG參考值:葡萄糖氧化酶法:3.9~6.1mmol/L鄰甲苯胺法:3.9~6.4mmol/L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參考值:輕度糖尿病:7.0~8.4mmol/L,中度糖尿病:8.4~11.1mmol/L,重度糖尿病:大于11.1mmol/L。
2.2、可以通過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來判斷,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30分鐘~1小時,正常值為:7.8~9.0mmol/L,2小時后不大于7.8mmol/L,3小時后應當恢復到空腹血糖水平,即3.9~6.1mmol/L或者3.9~6.4mmol/L,上述各個時段的尿糖試驗正常人均為陰性。
3、血糖正常值及臨床意義
3.1、確診糖尿病的關鍵指標: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血糖≥11.1mmol/l,糖耐量實驗2小時血糖≥11.1mmol/l者可以

第1頁

確診為糖尿病。
3.2、血糖過高或過低都會損傷機體,血糖含量過低時,會引起頭昏、心慌、四肢無力等,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死亡。血糖含量過高時,會使葡萄糖從腎臟排出,形成糖尿,造成體內營養物質流失,以及感染等并發癥的發生。
測的各個時點的血糖分別代表什么意義1、空腹血糖:主要反映患者自身胰島B細胞的基礎功能以及頭天晚上所用藥物對整個夜間乃至清晨血糖的控制情況。空腹血糖是衡量胰島功能的重要指標,也是診斷糖尿病的指標之一。對于長期使用降糖藥的患者來說,空腹血糖的良好控制具有重要意義。這里說的空腹血糖是指禁食8~12小時后的血糖,即清晨空腹狀態下的血糖。注意:測空腹血糖最好在清晨6:00~8:00取血,采血前不用降糖藥、不吃早餐、不運動。如果空腹抽血的時間太晚,所測的血糖值很難真實反映患者的治療效果,其結果可能偏高或偏低。
2、餐后2小時血糖:主要反映胰島B細胞的儲備功能以及飲食控制和藥物治療的綜合療效。測定餐后2小時血糖有助于2型糖尿病的早期診斷,因為許多早期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并不高,但因其胰島素分泌功能已經受損,受高糖刺激后反應較差,因而表現為餐后血糖明顯升高。

第2頁

什么食物能降血糖1、黑木耳降血糖最快最好
黑木耳中含有木耳多糖、維生素、蛋白質、胡蘿卜素和鉀等營養物質,尤其是木耳多糖具有很好的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長期吃黑木耳可降低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是降糖的好幫手。降糖吃法:涼拌木耳就是血糖高的人以及糖尿病患者不錯的選擇,可取水發木耳250克,撕成小片,放入沸水中氽一下瀝干后放入盤中,加入精鹽、味精、蒜泥、姜末、麻油、花生油、鮮湯各適量,拌勻即可。
2、胡蘿卜降血糖最快最好
胡蘿卜中含有降糖物質,是高血糖和糖尿病人的良好食物,其所含的某些成分,如槲皮素、山奈酚能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降低血脂,促進腎上腺素的合成,還有降壓,強心作用,也是高血壓、冠心病患者的食療佳品。
降糖吃法:用胡蘿卜作水果生食之,降糖效果尤佳,也可以將胡蘿卜切細絲,再將加油的鍋燒熱,用小火煸炒至胡蘿卜絲變硬,調味即可。

第3頁

推薦訪問: 健康教育 人群 指導

【正常人群健康教育指導【6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