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學校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 瀏覽次數:

 學校親子活動策劃方案 一、親子活動目的 為了增進家長與子女之間的情感交流,增加老師與家長共同了解的機會,實現家校共育;增強班級集體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競賽意識;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幫助學生懂得在活動中要合作、謙讓、遵守規則,敢于克服困難,體驗勝利的愉悅。

 二、親子活動主題:童心同樂 幸福成長 三、親子參加對象:

 1.一年級12個班的正副班主任,每個游戲活動正副班主任必須全程參與。

 2.一年級全體學生和每班不少于22位家長(2位家長裁判,其他家長參與游戲,)。

 四、親子活動地點:學校足球場 五、親子活動時間:2015年5月 26 日上午9:00??10:30 六、親子工作人員:

 1.總指揮:鄧廣漢 杜見芳 鄧雪華 2.司儀:黃文軒父子和杜主任 3.發令:鄧昭亮 4.場地布置:黎春華、鄧昭亮、李偉賢 沈嬋珍 5.游戲物品準備:沈嬋珍(12個大小一樣的呼啦圈) 6.報道:肖意如 拍攝:陸承霖、李翠紅 7.裁判:每班2位家長 七、親子活動安排:

 整個活動分三輪進行:

 第一輪 :(熱身活動),游戲名稱:桃花朵朵開 第二輪 :(比賽活動), 游戲名稱:

 傳遞呼啦圈 第三輪 :(比賽活動), 游戲名稱:穿衣接力賽 八、親子具體安排:

 1.第一輪 :(熱身活動) 游戲名稱:桃花朵朵開 (1)游戲人數: 20位家長和全班學生參與 (2) 游戲規則:以班為單位,20位家長和孩子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圈,然后聽主持人喊命令。例如:

 主持人1:桃花朵朵開 主持人2:開幾朵? 主持人1:開六朵 主持人2:停 那就六個人圍成一個小圈,不能圍到圈的出局。如此類推:可以開五朵、四朵、三朵„„,一共玩6輪,游戲結束。

 2.第二輪 (比賽活動) 游戲名稱:

 傳遞呼啦圈 (1)游戲人數:全班學生參與。

 (2)游戲賽制:游戲1次完成,12個班分成12條跑道。

 (3)游戲規則:整個班的學生手拉手拉成一條長隊,呼啦圈從第一個人開始傳遞,呼啦圈必須穿過每個人的身體,但人與人之間手不能松開,一直傳遞到最后一個,傳遞完最后一個人要把呼啦圈舉起來。

 3.第三輪 (比賽活動) 游戲名稱:穿衣接力賽 (1)游戲人數:20個學生和20個家長(一個學生配一個家長) (2)游戲賽距:場地長約30米。

 (3)游戲賽制:游戲1次完成,12個班分成12條跑道。

 (4)游戲規則:家長和孩子相對應分開在跑道兩頭,家長拿著孩子的冬季校服外套,縱隊排在起點線上,發令后,各隊第一位家長拿著衣服迅速向前跑去,跑到終點,家長把衣服給孩子,孩子馬上穿衣服,拉好鏈,整理好衣領,然后和家長拉著手跑回起點。„„依次類推,直到整個班的家長和孩子跑完為止。

 九、親子場地設計:

 有效開展親子活動的方法 一、明確親子活動的特點、目的和意義 親子活動是一種以親緣關系為基礎,建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系,實施親情影響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它將游戲活動作為主要教育手段,教學活動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設計而成,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共同游戲與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使父母獲得恰當的先進的教育行為和教育觀念,提高了家長的科學育兒水平,實現了幼兒學習、家長培訓的指導思想,形成教師、家長與幼兒進行互動游戲的教學模式,這是親子活動的最大特點。

 親子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科學的家庭教育模式,更強調父母、孩子在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因此要組織好這樣的活動,首先應讓大家明確我們親子活動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親子間的互動游戲使孩子得到良好的發展,活動的主體是家長和孩子。

 親子活動全方位地開發了孩子們的運動、語言、認知、情感、創造、社會交往等多種能力,使孩子在快樂的游戲活動中,增進親子感情,促進親子間的交流,最終促進孩子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活動設計應生動活潑,符合幼兒身心特點 我們在設計每個親子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及心理發展特點,將活動課程生活化、游戲化、音樂化,更多地去關注一下幼兒的情緒、情感體驗,建立一種科學化、游戲化、親情化和互動化的課程體系,在多元化平臺上為幼兒的潛能開發和個性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務,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提高。

 讓親子活動以其本身固有的情趣性和娛樂性,吸引家長和孩子們愉快的參與活動,減輕家長們的重重顧慮,使家長感受到孩子們是在玩中學到了本領。通過參與實實在在的活動,家長和老師配合會更加密切、協調,從而更有效地促進我們家園互動、相互交流。

 三、重視家長在活動中的主動性 親子活動中家長既是活動的承載者又是活動的傳遞者,教師必須尊重家長,以平等合作的態度對待家長,同家長共同商量,取得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家長的重視、堅持及對孩子的理解、支持、鼓勵與配合等良好的親子教育氛圍的形成,必將促進家長和孩子的共同成長。

 1、家長應認識到自己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其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做孩子成功的合作者。

 2、興趣是孩子活動的動力和出發點。

 因此家長在活動前應注重引起孩子參與的興趣,只有和孩子一起共同完成他感興趣的活動,一同克服困難,一同享受成功,才會同孩子建立起一種心理上的交流平臺,才能了解到孩子真實的心理活動與想法。

 3、家長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目標,指導孩子的活動。

 有很多家長都錯誤地認為,要求越高對孩子越有幫助,其實不然。只有適當的要求才最有利于孩子的發展。有的家長在指導孩子活動時,因為孩子違背自己的意愿或未達到要求,家長就不耐煩了,嚴厲地指責孩子,批評孩子,使原本快樂的游戲活動不再受孩子的歡迎。這是

 極為不好的。所以在親子活動中,家長應該耐心地指導孩子。

 4、家長在活動中要注重幼兒能力的培養。

 如果家長在和孩子一起活動時能多問孩子幾個“這該怎么玩”,“讓我們一起試試,好嗎?”我想會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能力。在親子活動時,家長還可以從孩子的各種表現中進一步較全面地了解孩子,從而有針對性地,游刃有余地教育孩子。

 5、家長要信任孩子。

 在進行親子活動時,很多家長怕孩子失敗、怕孩子受委屈、怕孩子不行,往往牽著孩子的手不放,致使孩子失去了鍛煉的機會,出現了膽小、任性和一些不良的行為,令人后悔莫及。所以在此提醒所有的家長朋友:要盡可能多地給孩子提供獲得鍛煉的能力,發現孩子,相信孩子,信任孩子。

 6、家長應多用鼓勵的方式評價孩子,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欣賞孩子是一門藝術,成人的鼓勵會給幼兒以信心與動力,讓孩子努力做好一件事。所以在孩子成功或失敗時,家長都應以鼓勵的方式評價孩子。

 四、加強教師的指導作用 在親子活動中,教師不僅是活動材料的提供者、活動組織的引導者,還應是家長和孩子們的合作者。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幼兒,我覺得教師都應該多給予幫助和指導。

 1、直接性指導 開展親子活動時,家長可直接觀摩老師指導孩子,也可請教師介紹一些教育觀念及方法或者讓教師直接告訴家長該怎樣引導孩子完成游戲。

 2、個別性指導 在父母指導孩子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個別指導父母應該怎樣去做。

 3、評價性指導 在每次活動的結束部分,教師可將活動中觀察到的父母指導孩子的一些好的例子介紹給大家,然后分析其中一些科學的觀念及方法,以此帶給大家一些啟發。

 4、點撥式的指導 在父母指導孩子活動有一點小困難時,教師應幫助父母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告訴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這樣家長在以后再碰到此類問題時就有了可以借鑒的經驗。

 5、歸結性的指導 在活動結束時,教師要將本次活動的目的和家長應如何指導孩子的方法加以小結并加以歸納,幫助家長鞏固練習。親子教育是在一種真實情境下的示范式的參與指導,是實現活動與指導的融合。

 教師有針對性的指導縮短了教師與家長的距離,使家長在活動中獲得了正確的育兒觀念和育兒方法,并將觀念和方法融入到與孩子相處每一刻,從而最終實現孩子健康和諧發展。

 總之,我覺得親子活動以其生動、活潑、有效、實用的教育形式促進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也給家長們提供更多和老師交流的機會,是幼兒園教育的延伸。今后我們將義不容辭地引領家長更好地走近親子教育,倡導親子互動,增強家園合力,共促幼兒成長。

推薦訪問: 親子 策劃方案 學校

【學校親子活動策劃方案】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