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對于外出考察學習脫貧攻堅情況報告

| 瀏覽次數:

  關于外出考察學習脫貧攻堅情況的報告 縣人大農業城環委員會 發布日期:2020/3/18

 為了借鑒其他地區脫貧攻堅先進經驗,著力解決好“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我縣脫貧攻堅整體水平,經縣人大常委會批準,由鞠清潔副主任率縣人大農業城環委員會一行 3 人,于 7 月 16 日至 21 日,赴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云南省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考察學習了兩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考察組先后參觀學習了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易地扶貧搬遷和虹谷拉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產業扶貧、寧蒗縣易地扶貧搬遷(小康家園建設項目一期)和馬鈴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及助推貧困戶脫貧情況,考并與當地人大辦、扶貧辦、易地搬遷辦等相關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聽取了他們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的經驗介紹。現將考察學習情況報告如下:

 一、考察地基本情況 (一)昭覺縣隸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洲,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地處大涼山腹心地帶,距州府西昌市 100 公里。全縣幅員面積 2699 平方公里,轄 1 個鎮,46 個鄉,共 267 個村,835 個村民小組。總人口 33.23 萬人,其中:彝族人口為 31.46 萬人,占 98.18%。2016 年 9 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昭

 覺縣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2018 年 9 月 25 日,獲得商務部“2018 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榮譽稱號。

 昭覺縣有貧困村191個,建卡貧困戶22425戶99871人,截止 2018 年底退出貧困 98 個村 10734 戶 46727 人。貧困發生率從 30%下降到 16%。目前還有 93 個村 11691 戶 53144人未脫貧,位列四川省第一。

 (二)寧蒗彝族自治縣是云南省麗江市下轄縣,俗稱小涼山,位于云南省西北部,距昆明市 628 公里,距麗江市 129公里。境內最高海拔 4513.3 米,最低海拔 1350 米。全縣覆圓面積 6025 平方公里,轄 1 個鎮、13 個鄉、1 個民族鄉,共 7 個社區、84 個村,總人口 26.42 萬人,其中彝族人口達16.64 萬,占 63.0%。全縣有建卡貧困戶 18848 戶 79580 人,截止 2019 年 7 月,已脫貧 12053 戶 51133 人,貧困發生率分別從 30.12%下降到 10.77%。

 二、脫貧攻堅的做法及經驗 昭覺縣、寧蒗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扶貧論述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率先、爭先、領先意識,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親自部署、親自參與、親自督辦,層層強化政治責任和政治擔當,以開戰就是決戰、決戰務必決勝的決心,舉全縣之力打好脫貧攻堅戰,貧困發生率顯著下降,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

 (一)政治引領,科學規劃 兩縣黨委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工作,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所囑咐的精準扶貧需要下一翻“繡花”功夫精神,依照縣情實際,精心謀劃、科學部署,相繼出臺系列工作機制,嚴選精兵強將,為精準脫貧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障。兩縣均成立以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縣委副書記為常務副組長的脫貧攻堅工作領導小組,各鄉鎮成立相應機構,厘清了縣、鄉鎮、村三級書記抓扶貧的責任清單,加強對精準扶貧的組織領導。各鄉鎮成立指揮所,村設立作戰室,實行“5+2”“白+黑”工作模式,凝心聚力,共同發力。各級領導干部層層簽訂“軍令狀”,以不脫貧就“脫帽”的鐵腕作風抓好責任落實。同時,科學制定攻堅方案,分別編制《脫貧攻堅規劃》、《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規劃》、《打贏精準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實施方案》等總體規劃和專項工作方案,為決戰脫貧攻堅繪制了路線圖,列出了時間表,提供了政策支撐。

 (二)目標明確,措施有力 昭覺縣、寧蒗縣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立足縣情,在落實好“六個精準”“五個一批”措施基礎上,困地制宜制定了本縣目標措施。如寧蒗縣“1956”脫貧攻堅工作落實舉措,即:1 個目標(明確鎖定 2020 年脫貧摘帽目標);9 大措施(就是在落實了“五個一批”的基礎上,再實施好“四個工程”:基礎設施脫貧工程、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脫貧工程、創業創新脫貧工程、金融支持脫貧工程);達到 5 個要求(住上好房子、培育好產業、建成好環境、養成好習慣、得到好

 保障);建立 6 個機制(議事機制、掛包幫機制、資金整合機制、責任機制、考核機制、黨建促脫貧機制),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做到扶真貧、真扶貧。

 (三)強力實施,成效顯著 昭覺縣、寧蒗縣分別建立脫貧攻堅項目庫,做到縣有項目庫,鄉有路線圖,村有施工圖。在產業扶貧、易地搬遷、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態扶貧、基礎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提升城鄉人居環境等領域形成責任明確、任務清晰、措施具體的工作機制,積極匯聚各方力量形成強大攻堅合力。產業扶貧成效顯著,每戶建卡貧困戶有 1 至 2 個產業,新型經營主體帶動建卡貧困戶全覆蓋工作取得明顯進展。大力實施易地搬遷,確保老百姓住房安全,同時也使得當地老百姓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性改變。教育扶貧、健康扶貧措施全面落實,貧困學生得到全面資助,貧困戶 9 類 15 種大病得到集中救治,慢病管理簽約率 100%。

 (四)健全制度,規范運作 建立政府主導與群眾相結合的機制,注重扶貧與扶志、扶貧與扶智結合,大力培養群眾感恩精神,扎實推進勞動力素質提升工程,做到既樹立起“我要脫貧”的主體意識,又要全面提升“我能脫貧”的素質能力。二是建立駐村幫扶與基層組織相結合的機制,幫扶力量主要側重于制定發展規劃、爭取銜接項目等工作。貧困村黨組織等本地力量主要側重于發動群眾、調解糾紛等工作。確保各自發揮優勢、干出特色。三是建立抓脫貧與防返貧相結合的工作機制,通過探索“能

 人+貧困戶”“龍頭企業+貧困戶”“合作社+貧困戶”等模式。把貧困戶放進三次產業鏈中實現真正意義的脫貧。

 三、考察啟示 考察的昭覺縣、寧蒗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始終堅持“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為扶貧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扶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通過考察學習,深受啟發。

 考察啟示之一:實施易地搬遷扶貧,改變農村群眾生產生活習慣,美化亮化城鄉人居環境,貧困山區群眾生產生活發生根本變化。

 昭覺縣、寧蒗縣將解決貧困人口安全住房作為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的重要抓手,縣上成立易地搬遷扶貧辦公室,統籌協調易地搬遷扶貧工作,重點圍繞“農民怎么搬?怎么住?怎么融入當地生活?”來開展易地搬遷工作。一是明確搬遷補助標準,按照省、地(市)區規定,每一位貧困戶實施易地搬遷后,可獲得補助資金 2.6 萬元;二是明確搬遷對象和搬遷方式,自愿申請縣城集中居住的由縣上審核搬遷入住,搬遷戶必須有一個人有穩定的務工收入來源。不愿意離開的由鄉村實施分散相對集中安置;三是縣城集中搬遷點和鄉村相對集中居住均由政府統一用地計劃、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房屋配套較為完善,如廚房、廁所、餐桌餐椅等統一配套建設;四是加強搬遷戶的管理,縣城集中搬遷入住戶,實行書記(點長)、樓長、單元長分級管理,引入物業實施收費,搬遷戶五年不得出售轉讓居住房屋。分散相對集中居住,由村社統一管理,分散相對集中搬遷貧困戶

 除必備的廚房、廁所外,村上還配置了桌、椅、沙發、床和電視等家具和家庭用品。環境衛生由公益崗位輪流負責清掃。

 在搬遷以前,房屋居住條件差,不少村民家人畜不分居,衛生條件也差,家家戶戶門口堆一堆牛糞。通過因地制宜實施易地搬遷,貧困山區群眾生產生活發生根本變化。城里建起了小區式的易地搬遷安置點,村里修起了白墻灰瓦的新房,瀝青公路進了村,光纖寬帶入了戶。2018 年 2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昭覺縣解放鄉火普村調研時,看到彝族聚居深度貧困村發生的巨大變化,給予高度肯定。

 考察啟示之二:國有企業積極參與產業發展,助推產業扶貧,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昭覺縣、寧蒗縣按照“黨建引領、壯大集體經濟、激發內生動力、提高脫貧質量”的總體思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通過提供無息貸款,穩定發展豬牛羊為主的傳統畜牧業,基本做到了戶戶有產業的同時,重點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群眾參與”的運營模式,由縣國有投資公司牽頭,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流轉土地、吸收貧困戶入股分紅。昭覺縣現代農業投資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國有公司)投資組建“昭覺縣虹谷拉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廣東佛山市和四川綿陽市東西協作幫資金建設“涪昭現代農業園項目”,主要從事設施大棚設計、建設,農作物新品種引進、育苗、示范與推廣,農技咨詢與服務,農資農藥銷售,農產品收購、揀選包裝及冷鏈物流等業務。除土地 800 元/畝流轉、工人(40%為貧困戶)每人每年 21000 元保底工資外,公司

 產生效益后每年按照純利潤的 6%分紅給建卡貧困戶和貧困村集體。

 寧蒗縣投資建設馬鈴薯良種繁育基地,通過培育原種薯,再通過廣大貧困戶種植,生產種薯,公司回收推廣,從而推動扶貧工作。

 考察啟示之三:整合東西協作資金,統籌資源辦大事。

 昭覺縣由廣東佛山市、四川綿陽市結對幫扶,寧蒗縣由上海市楊浦區、中國三峽集團、云南省煙草公司幫扶。兩縣充分利用東西協作幫扶資金,除點對點項目外,其余資金整合使用,產業發展項目整合到農業園區建設中,建設項目整合到易地搬遷建設中,援助資金發揮了很好效益。如昭覺縣虹谷拉達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充分利用廣東佛山、四川綿陽幫扶資金建設現代農業園區,占地達 5000 畝,投資達 3.253 億元,嚴格按照“國家級農業產業園區”考核評分標準進行規劃與施工,項目建成投產后將提供就業崗位 1300 余個,可解決當地人員務工 86000 人次/年,帶動人均增收 25000 余元/人/年,帶動農戶 3000 余戶。同時該項目產生效益后每年按照純利潤的 6%分紅給建卡貧困戶和貧困村集體。2020 年以前,建卡貧困戶占所分紅利的 70%,所分紅利的 30%由鄉政府來統籌用于村集體經濟發展。

 四、建議 昭覺縣、寧蒗縣屬于“三洲三區”范疇,條件艱苦,基礎較差,通過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山區面貌發生巨大變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兩縣在脫貧攻堅的做法與經驗

 值得借鑒。結合我縣實際,特提出建議如下:

 (一)明確摘帽目標,提高政治站位。今年是彭水脫貧摘帽之年,堅決打贏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重要論述和對重慶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特別是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扎實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強化精準施策,聚焦深度貧困,夯實攻堅保障,下足“繡花”功夫,推進全縣脫貧攻堅工作。

 (二)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增強干部群眾的責任感、緊迫感和滿意度。通過召開村組會、院壩會,走村入戶等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扶貧政策,使脫貧致富、建設美好家園真正成為群眾的自覺行動。增強自我求變、自我發展的志氣和信心,形成人人熟知精準扶貧,戶戶參與精準扶貧生動的局面。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水平。

 (三)強力推進夏秋“百日攻堅”,限時完成各項目標任務。全縣上下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一達標”目標任務,以攻城拔寨的態勢,全面完成道路交通、人畜飲水、不安全住房改造、人居環境整治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業產業項目建設,確保農民增產增收;全面提升教育、醫療衛生、民政救助等社會保障工作;抓黨建帶扶貧,開展大排查、大走訪和巡視問題整改。確保各項工作在規定時限內銷號。

 (四)加強督查,落實責任,確保脫貧攻堅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圍繞“戶脫貧、村銷號、縣摘帽”總體目標,細化任務分解,強化舉措,確定時限,公開透明,掛圖作戰。采

 取重點督查,隨機抽查,明察暗訪等方式強化督導,傳遞壓力,激發精準脫貧活力和創造力。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全社會形成關注扶貧工作、關愛貧困群眾、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努力實現全縣決戰脫貧工程、決勝同步小康目標!

推薦訪問: 脫貧 攻堅 外出

【對于外出考察學習脫貧攻堅情況報告】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