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
2016 年 年 9 月
前
言
“十二五”時期,莆田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 2011 年中央 1 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了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治水思路和理念不斷創新,組織領導不斷加強,政策力度持續加大,治水興水進入新階段,水利改革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五年來,重大工程建設明顯提速、民生水利持續加強、防汛減災成效顯著、生態建設加快推進、改革管理持續深化、科技水平不斷提高、行業能力顯著增強、水利投入大幅增長,圓滿完成了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
特定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決定了我市水資源時空分布嚴重不均、水旱災害頻發重發,加之歷史欠賬較多等原因,我市水利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和困難。防洪防潮安全體系不夠完善、三灣沿海水資源供需矛盾突出、水生態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農田水利設施仍然較為薄弱等老問題仍有待解決,水安全挑戰、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越加突出,已成為我市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加快發展,全面建設宜居港城、美麗莆田的關鍵時期。水利改革發展要以黨的十八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水安全等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立足莆田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實際,遵循“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
發展理念,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為實現莆田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供水利支撐與保障。
根據全市“十三五”規劃和全省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的總體部署與要求,我局在深入調研、充分聽取各方意見的基礎上,全面總結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認真分析水利改革發展面臨的形勢,緊密結合《水利支撐保障福建加快發展工作(2014-2018 年)》,研究提出了今后五年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總體布局、主要任務和政策措施建議,編制完成了《莆田市水利發展“十三五”規劃》,作為指導我市今后 5 年水利改革發展的重要依據。
目
錄 前
言
................................ ................................ ...
- -
2 - -
第一章
“ 十二五 ” 水利發展改革主要成就
.....................
- -
7 - -
一、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服務“336”產業發展 ........... -
9
-
二、以生態文明為標準,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 -
10
-
三、以水利設施為基礎,統籌發展民生水利 ........... -
13
-
四、以依法治水為重點,實行嚴格的水管理 ........... -
14
-
五、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促進水利跨越發展 ........... -
15
-
六、以防災減災為核心,保障經濟社會穩定 ........... -
17
-
第二章
“ 十三五 ” 水利改革面臨的形勢
......................
- -
19 - -
一、改革發展新的要求 ............................. -
19
-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 -
21
-
第三章
水利發展改革總體思路
............................... ..
- -
23 - -
一、指導思想 ..................................... -
23
-
二、基本原則 ..................................... -
23
-
三、發展目標 ..................................... -
24
-
四、總體布局 ..................................... -
27
-
二、加快完善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 ................... -
33
-
三、加快完善水生態保護體系 ....................... -
36
-
四、其他 ......................................... -
38
-
第五章 水利改革管理主要任務
............................... ..
- -
39 - -
一、推進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 -
39
-
二、加強水生態文明制度建設 ....................... -
40
-
三、探索水利投融資機制改革 ....................... -
41
-
四、深化水利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改革 ................. -
43
-
五、持續提升水利行業能力 ......................... -
45
-
六、強化水利法制建設和科技創新 ................... -
46
-
第六章 環境影響評價
................................ ...............
- -
48 - -
一、有利影響 ..................................... -
48
-
二、不利影響 ..................................... -
49
-
三、保護措施 ..................................... -
50
-
第七章 投資規模估算
................................ ...............
- -
52 - -
一、建設項目與投資 ............................... -
52
-
二、投資分析 ..................................... -
53
-
第八章 保障措施
................................ .....................
- -
54 - -
一、加強組織領導 ................................. -
54
-
二、明確責任分工 ................................. -
54
-
三、拓展資金投入 ................................. -
55
-
四、完善政策環境 ................................. -
56
-
五、加強科技支撐 ................................. -
56
-
六、提高能力建設 ................................. -
57
-
七、強化監督考核 ................................. -
57
-
八、鼓勵公眾參與 ................................. -
58
-
- 7 - 第一章 “十二五”水利發展改革主要成就 “十二五”時期,莆田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 2011 年中央 1 號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會議精神,明確了新時期水利改革發展的總體要求,緊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狠抓重大水利,突出民生水利,以防汛保平安、供水保發展、河道整治保生態為重點,大力實施城鄉基礎設施水利提升項目,水利改革發展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五年來,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服務“336”產業發展;以水生態文明為標準,提高群眾幸福指數;以水利設施為基礎,統籌民生水利發展;以依法治水為重點,嚴格水資源管理;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促進水利跨越發展;以防災減災為核心,保障莆田科學發展。水利工作取得顯著成效,“十二五”水利目標任務全面完成。
主要體現在:
一是水利固投走前頭。水利固定資產投實現“四連增”全省名列前茅,重大水利工程投入連續三年居全省第一,水利投資總量接近 200 億元,是原計劃任務 110 億元的181%。是“十一五”期間 41.35 億元的 4.83 倍,十二五”期間共爭取上級補助資金 25.8 億元,市級財政投入 18.98 億元。
二是水生態文明樹樣板。按照“防洪安全、生態治理、景觀休閑”三位一體措施實施河道生態治理的經驗做法得到省里高度肯定,并在全省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上作典型推廣。莆田市成為全省首個“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范市”,被國家水利部列入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城市;木蘭陂入選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遺產名
- 8 - 錄;水利風景區建設和中小流域治理經驗分別向全國、全省推廣。
三是改革創新立標桿。全省率先實施農業水費財政直補政策,整合自來水企業,組建“兩站一中心”服務體系,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年度和期末考核工作,全面實行“河長制”管理,出臺加強地下飲用水管理保護意見,推行水利工程建設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監控和標準化管理,規范水利工程施工、監理、勘察設計招標文件,建立水價聯動調節機制。
四是有效投融資激活力。率先重組整合水利水務優質資產,成立資產管理型全產業鏈的市水務集團,總資產達 70 億元,做大做強水利投融資平臺,農發行、國開行批準貸款額度達 33.05 億元,已獲國家專項建設基金 4.24 億元,正與農發行洽談貸款近 80 億元,解決重大水利項目建設資金。
五是科學規劃作引領。高規格、高標準編制全市水資源合理配置規劃、城鄉供水專項規劃、城鄉水系及藍線規劃、南北洋防洪排澇規劃、濱海新區防洪排澇擋潮規劃、城市防洪防澇排水綜合規劃等,明確了未來水利發展方向。
“十二五”期間,全市共完成水利固投 199.2 億元;續建、新建重大水利項目 55 個,建成“十二五”期間全省唯一大型水庫金鐘水利樞紐,及其日供水能力 40 萬噸、全長 93 公里的配套引水工程建成通水;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建成標志莆田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 50 年一遇;仙游第二水廠建成投產。
“十二五”期間,全市共提升 120.1 萬群眾飲水安全水平,
- 9 - 超額 43.9%;除險加固小型水庫 180 座、山塘 200 座、海堤 61.68公里;治理中小河流 21 條 103.15 公里;綜合治理河道近 100公里;面上治理水土流失面積 26.3 萬畝,超額 32%。此外,發展節水灌溉面積 30 萬畝、改造中低產田 2.1 萬畝,新增除澇面積 3.2 萬畝,改善灌溉面積 26 萬畝;建設山洪災害防治縣級非工程措施項目 5 個,成立農民用水協會 137 個,建設科技示范基地 4 個。
一、以重大項目為支撐,服務“336”產業發展 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和福建省 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框架下,以“336”工程撬動地區經濟跨越發展,建設 3個千億元支柱產業(紡織新材料、食品加工、工藝美術),3 個500 億元新興產業(高端裝備、醫療健康、電子信息),6 個工業園區(石門澳工業園、東吳臨港工業園、興化灣南岸工業園、莆頭工業園、仙港工業園、東嶠工業園)。“十二五”期間,全市續建、新建重大水利項目 57 個。其中:
?。ㄒ唬┩旯ろ椖?20 個:木蘭溪二期霞林段防洪工程、金鐘水利樞紐工程、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湄洲島跨海供水第二通道工程、東圳水庫分層取水工程、差別化化學纖維配套供水工程、仙游第二水廠工程、湄洲灣水廠擴建工程、石門澳東沁片防洪排澇一期工程以及延壽溪、鐘潭溪、梧梓河、塘頭河、后卓溪、東圳水庫泄洪通道企溪二期、度尾溪、龍華溪、東郊河、楓慈溪郊尾段、楓慈溪楓亭段等綜合整治工程。
- 10 - (二)在建項目 21 個:木蘭溪下游三期荔涵段防洪工程、木蘭溪城區景觀試驗段工程、木蘭溪防洪工程仙榜段、華林段、安置房工程和石象片區防洪排澇工程、仙游經濟開發區海濱圍墾填海造地工程、東吳臨港作業區填海造地工程、涵江濱海新城片區陸域形成工程、國投石門澳產業園填海造地工程、城區內河整治(南北洋)工程、東圳庫區水環境綜合治理、烏溪水庫、莆田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石門澳支線工程、東方紅水庫引水配套工程、市第三水廠、水務集團管網改造等其他水務工程、荔城區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濱海流域綜合整治工程、莒溪治理工程、楓慈溪楓亭段治理工程。
?。ㄈ?015 年開工項目 13 個:木蘭溪左岸綠道工程、媽祖城水廠、萩蘆溪白沙段治理、西音水庫等 4 個項目已動工建設,寧海閘導流工程結合江東水閘遷建項目、涵江濱海新城片區(一期)供水工程、木蘭溪防洪工程華亭段、白塘段、仙度段、蓋尾段、木蘭陂除險加固及周邊景觀工程、東圳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第五水廠(埭頭半島水廠)、石門澳產業園供水等 9 個工程計劃開工。
?。ㄋ模┩黄魄捌陧椖?3 個:寧海閘工程、南浦水庫、莆田雙溪口-東圳水庫引水工程正在按序時推進前期工作。
二、以生態文明為標準,提高群眾幸福指數 (一)全國水 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正式實施。以全省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為契機,大力推進全國水生態文明城市建
- 11 - 設試點工作,水利部已審查通過《莆田市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實施方案》,2015~2017 年試點期規劃項目建設正加快落實,統籌推進城鄉河道綜合整治和中小河流綜合治理,加快荔城區中小河流重點縣建設,重點建設“七個一示范工程”,著力打造人水和諧的幸福家園。
(二)深化治理東圳水庫水環境。投入 5 億多元全面搬遷取締飲用水源保護區內畜禽養殖場。2014 年,市水利局牽頭落實市委市政府加快以東圳水庫水環境綜合治理的重大部署,堅持全流域綜合治理,采取工程建設、管理措施、政策扶持和機制保障等綜合措施來確保治理成效。制訂三年行動計劃投資19.5 億元集中治理,使庫區趨向自然生態,水質逐步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準。目前大壩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壩后道路改造及大壩滲漏觀測設施建設,正在加快大壩迎、背水坡培厚和大壩左岸帷幕灌漿、溢洪道改造等工程建設;庫區村莊歷史垃圾清運工程全面完成,健全垃圾保潔日產日清機制;搬遷安置、污水治理、庫區退果還林和生態修復、庫濱帶生態修復、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生物凈化水體等工程按序時推進。
?。ㄈ┚C合治理安全生態水系。堅持防洪安全、生態治理、景觀休閑“三位一體”綜合治理理念,加快推進城鄉水系整治工程。2013~2014 年投資 5.16 億元,建成了綬溪、木蘭溪仙榜段、伍鳳溝、金馬溝等 40 條 100 多公里河道,取得較好成效;投資 1.1 億元,以城帶鄉開展鄉村河道清水行動,治理鄉村河道
- 12 - 695.38 公里。2015 年完成投資 3 億元,建成延壽溪景觀壩、后卓溪提升、北渠下黃段清淤、涵江城區生態補水、龍橋溪等 5個項目,其他 14 個項目按序時推進;荔城區企溪安全生態水系建設試點完成施工圖設計,計劃 2016 年 3 月底建成;北洋水系、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和全市城鄉一體化中正在實施的河道治理項目 150 公里河道,爭取列入 2016 年全省安全生態水系項目。南北洋河道水葫蘆保潔取得成效,實行政府購買服務統一管理。
(四)防洪工程同步建設景觀。加快木蘭溪兩岸景觀帶建設,結合防洪工程同步建設沿河生態景觀工程,全力打造莆田“外灘”。木蘭溪防洪工程仙榜段、華林段同步建設沿河生態景觀工程;編制完成《木蘭溪城區段景觀建設規劃》、《木蘭陂保護規劃》,統籌木蘭溪已建防洪工程景觀建設規劃,開工建設木蘭溪城區景觀試驗段工程,完成木蘭溪左岸堤頂綠道工程方案施工圖設計及監理、施工招標,完成木蘭陂除險加固及周邊景觀工程初步設計及景觀提升設計方案(初稿)。
(五)全面推進中小河流治理。投資 4.94 億元,綜合治理21 條 98 公里列入全國規劃的中小河流治理項目。建設荔城區中小河流重點縣項目,包括 11 個項目總長 25.5 公里河道水系連通整治,總投資 3.31 億元。
?。┧L景區建設全省領先。木蘭陂成功晉級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遺產名錄。全市共有九鯉湖、木蘭陂等 2 個國家級
- 13 - 和 10 個省級水利風景區。
三、以水利設施為基礎,統籌發展民生水利 (一)農村飲水安全全面提升。按照“鞏固成果、提升水平,注重質量、確保安全”總要求,在基本實現“村村通、戶戶用”基礎上,統籌使用上級補助資金,統一規劃自來水廠,合理布設供水管網,由市水務集團集中建設整合區內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全市共完成投資 9.5 億元,有效提升 120.1 萬群眾、25.79萬師生飲水安全,超額 43.9%。建成東圳水庫分層取水、湄洲島跨海供水第二通道等工程,正在加快推進市第三水廠、媽祖城水廠、第五水廠,重組整合國有、集體水廠 12 家、人員 1000多人、資金 20 多億元。
?。ǘ┺r田水利建設有效加強。投資 3.07 億元完成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年度任務;投資 1.97 億元建成區初級水利化縣和東圳灌區、萩蘆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投資 0.3億元建成山地水利示范片 13 片、面上項目 106 片。
?。ㄈ┧こ倘婕庸獭|圳、東方紅等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正在加快推進;投資 4.95 億元完成加固 31 座小(1)型水庫、150 座小(2)型水庫、200 座山塘;投資 3.43 億元完成新一輪海堤強化加固一至五期工程共 42 條 61.68 公里。
?。ㄋ模┧亮魇鷳B治理。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 49 個;編制全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規劃,重點治理書峰、社硎等 9 個鄉鎮水土流失和綜合治理生態清潔型小流域水土保
- 14 - 持,完成投資 0.48 億元治理面積 12.1 萬畝,超額 21%。
(五)農村水電增效擴容改造。投資 0.74 億元,增效擴容改造東圳、東方紅等 16 座農村水電站,新增總裝機容量 7764千瓦。
?。┚珳史鲐毘尚э@著。籌措下達水利資金 6.58 億元,做好 50 個鄉村掛鉤幫扶工作,全力支持老少邊島地區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四、以依法治水為重點,實行嚴格的水管理 (一)嚴格水資源管理。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長為主任的莆田市水資源管理委員會,出臺《莆田市水功能區二級區劃》、 《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莆田市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各地控制目標》、《莆田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實施方案(試行)》,開展年度和“十二五”期末考核,健全和規范水資源管理秩序;全面開展作為飲用水水源的地下水取用情況普查,出臺加強地下飲用水管理保護意見;預算投資 988.3 萬元,建成莆田市水資源管理系統(一期),構建最嚴格水資源管理目標體系。
(二)保護飲用水源地。投資 900 萬元,開展東圳、外度、東方紅等水庫及湖石淉等飲用水源地水資源保護建設試點工作。依法加大對東圳、金鐘、萩蘆、東方紅等水源地保護巡查力度,有效制止養殖復建現象;加密水質監測,增置除藻船,加強庫區巡查,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 15 - (三)加強水行政執法。將水行政處罰和水資源費征收項目全部納入電子監察系統管理,依法征收水資源費 4.51 億元、水土保持補償費 969 萬元。建立飲用水源地和重要河流執法巡查機制和水事案件督辦、縣區河道管理考評等制度,加強水利執法行動的橫向聯合和縱向聯動,及時查處水事違法案件 18件、行政復議 2 件。加強河道采砂監管,開展河道采砂專項執法行動,實現木蘭溪河段全線禁采。
五、以改革創新為抓手,促進水利跨越發展 (一)創新融資方式。牽頭修訂全市《江海堤防維護管理費征收使用規定》,完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近年來,持續發揮市水務集團作為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融資平臺作用,主動對接農發行,完成木蘭溪防洪工程、南北洋水系綜合治理工程、東圳水庫綜合整治工程、寧海閘工程、海堤除險加固工程等水利重點項目共申請貸款 100.6 億元,爭取利率優惠,降低融資成本。三年來共向省水利廳申請項目貸款貼息 6000 多萬元。同時繼續爭取“十三五”鞏固提升補助資金用于全市水廠管網建設與改造,服務莆田城鄉一體化建設。
?。ǘ┺r業灌溉水費財政直補。全省率先實施市直管灌區農業水費財政直補政策,完善灌區管護費用財政轉移支付,市、縣區財政各承擔一半,解決水管單位管養經費短缺問題。正在加快推進原水價格保本提價,建立水價聯動調節機制,市水務集團、各水管單位配合全面梳理供水運行情況和價格成本情
- 16 - 況,制定價格改革方案,建立穩定的水利工程建設投入機制。
(三)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單位和個人間接或二次取水的水資源論證和取水許可審批,取消水利工程施工圖審查,將涉水建設項目審批中的 2 個子項合并為 1 個子項。市級僅保留取水許可、涉水建設項目審批等 2 個行政許可項目,其余全部下放到縣區。
(四)出臺制度加強管理。市政府出臺《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推進重大水利項目建設十項措施》、《莆田市水利基金和專項資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強重要流域保護管理切實保障水安全的實施意見》、《莆田市河長制實施方案》等政府規范性文件,逐步健全與水利建管、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相配套的地方性水利法規體系,有效協調涉水利益,依法規范水事行為。
?。ㄎ澹﹦撔滤こ探ü苣J健3雠_《關于進一步加強水利水電工程建設質量管理規定(試行)》,推行水利工程建設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監控和安標化管理。全面實行河長制,完善河長、河段長管理制度,依法劃定河道岸線,著力創新河湖管護模式,推行專業化、社會化承包打撈水浮蓮保潔工作機制。
?。┮幏墩型稑耸袌龉芾?。建立莆田市水利工程設計、施工、監理企業名錄庫;全面推進水利工程建設領域項目信息公開和誠信體系建設;建立招標文件核準備案制度及公共資源網上交易系統電子監察,嚴防規避招標、違法分標、圍標串標
- 17 - 等現象發生;正在出臺莆田市水利工程施工(4 類)、監理(1類)、勘察設計(2 類)招標文件范本,進一步規范水利工程招投標行為。
(七)強化農村水利建設管理。正在擬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水利建設管理工作的意見》和《莆田市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管理實施細則(試行)》,落實管理主體和農村水利財政投入主體責任,基本解決農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管養問題,促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進一步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培育準公益性技術服務隊伍。
六、以防災減災為核心,保障經濟社會穩定 圍繞“不死人、少損失”目標,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落實“預警到鄉、預案到村、責任到人”防災抗災工作機制,成功防抗 19 場暴雨、20 次臺風,保障全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
(一)全流域治理木蘭溪。木蘭溪下游防洪工程總投資16.76 億元,1999 年 12 月開工建設,完成木蘭溪下游一期工程、二期(鄭坂段和霞林段)工程和三期荔涵段工程建設,新建堤防 28.03 公里,治理木蘭陂以下河道 15.3 公里,新建水閘 18座(含涵閘、涵洞),基本實現木蘭溪莆田城區段洪水歸槽,主城區防洪標準達到 50 年一遇,已經發揮著重要的防洪減災效益和經濟效益;木蘭溪防洪工程仙榜段、華林段完成投資7.83億元,建成堤防近 30 公里,逐步實現從城區段治理走向全流
- 18 - 域治理,從單一防洪走向防洪安全、水生態治理和景觀休閑“三位一體”綜合治理,從河道整治走向一溪兩岸整體開發建設。
?。ǘ┙ㄔO洪災害防治項目。投資 0.64 億元,實施山洪災害防治項目,建立覆蓋山洪災害防治區的監測預警系統、群測群防體系等,做到提前預警、及時轉移群眾,提升全市山洪災害防治水平,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ㄈ┨嵘姥粗笓]決策信息化水平。投資 0.06 億元,建成莆田市防汛指揮決策支持系統,包括防汛應急高清視頻會商指揮系統、臺風實時自動采集分析系統、防汛遠程視頻監控系統、防汛信息網上發布系統、防汛信息監控中心、防汛預案管理系統和山洪災害信息管理系統等,不斷提高我市防汛減災信息化水平。
表 表 1 “ 十二五” 水利發展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目標指標 規劃指標 完成情況 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人口(萬人)
50 120.1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70 84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60 45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0.52 0.55 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萬畝)
1 1 發展節水灌溉面積(萬畝)
5 30 新增農村水電裝機容量(萬千瓦)
0.4 0.7764 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萬畝)
6 26.3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83 100 縣級以上重要飲用水水源地水質監測率(%)
>95 100
- 19 - 第二章 “十三五”水利改革面臨的形勢 “十三五”時期是我市深入實施節水型社會、加快建設水生態文明城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水利是經濟社會發展不可替代的基礎支撐、現代農業建設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生態環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統。提升水利支撐保障水平,深化水利改革發展,既面臨著難得的機遇,也面對著嚴峻的挑戰。
一、改革發展新的要求 (一)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講話,迫切需要推進治水思路戰略性轉變。黨中央高度重視水利工作,黨的十八大將水利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位置,在水利宏觀布局、水資源管理、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明確要求,深化了水利工作內涵,拓展了水利發展空間。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講話,進一步完善了新時期治水方略,“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賦予了新時期治水的新內涵、新要求、新任務,為強化水治理、保障水安全指明了方向,是新時期水利工作的科學指南。
?。ǘ┤娼ǔ尚】瞪鐣徒洕鐣l展再上一個新臺階,迫切需要提高水利支撐和保障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要求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水利公共服務。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全力打造產業升級版,
- 20 - 加快實施完成莆田市三次產業空間總體布局。即:東南部沿海地區的臨港重化工業、中部木蘭溪兩岸繁榮的第三產業和輕加工業、北部山區優美的生態觀光農業,構建“一心兩帶三基地”的總體格局。“一心”為現代服務中心,主要位于城廂區和荔城區,向仙游縣和涵江區擴張拓展;“兩帶”為媽祖文化藍色經濟帶和綠色農業休閑旅游帶;“三基地”為湄洲灣北岸臨港工業基地、興化灣南岸臨港工業基地和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三)推進水生態文明試點建設和努力建設宜居港城,迫切需要加快完善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深入實施生態發展戰略,加快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建設,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求加快轉變用水方式,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在推進水利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方面邁出新步伐,全面提升水生態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宜居港城。
?。ㄋ模┤嫔罨母锖蛯嵤﹦撔买寗樱惹行枰七M建立科學完善的水利制度體系。構建安全可靠的水利支撐保障能力,不僅要靠功能完善的工程體系,更要靠科學完善的制度體制。“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的機遇期,要求新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強化依法治水管理,加快水利科技創新、水利制度創新,提升水利體制機制保障能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實質
- 21 - 性突破,若干區域成為全省改革排頭兵和試驗田。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經過長期努力,我市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澇、調水、擋潮、灌溉等水利工程體系,在抗御歷次洪澇干旱災害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有力地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但由于特定的自然條件和歷史欠賬較多等原因,我市水利還存在許多薄弱環節和困難問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防洪防潮安全體系不夠完善,城市排澇能力亟待提高。木蘭溪下游段、仙游城區段等堤防工程尚未建成。許多新城區、開發區、鄉鎮和重點農田保護區堤防沒閉合甚至未設防,部分堤防標準還較低,城市內河排澇及閘涵過流能力不足,排澇能力偏低,尚未形成完整的防洪治澇工程體系。在南北洋區域,同時受到海潮、外洪(木蘭溪洪水)、內洪(東圳水庫等山區洪水)、平原內澇等多種因素的影響,現有防洪排澇標準偏低,城市澇災仍然嚴重。山區洪水常轉化為平原區澇水,洪澇不分,加重了城區澇災。
?。ǘ┧Y源供需矛盾較為突出,供水安全面臨著巨大壓力和挑戰。西部仙游縣水資源豐富,人均、畝均水資源占有量是東部沿海的 4-6 倍。隨著濱海新區建設和臨港工業的興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標準的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急需建設北部水源區向南部沿海用水高增長區域的供水連通網絡,推進水源和連通工程建設,逐步改變單水源
- 22 - 為雙水源、多水源供水,全方位提高區域供水保障能力。
?。ㄈ┎糠趾佣魏惋嬘盟此|較差,水生態安全保障能力有待提升?,F狀地表水質狀況總體較好,按全指標評價,15個監測的國家和省級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60%,但是流經城鎮地區河段及其下游河段污染依然嚴重。已建城鎮污水處理廠7座,日處理規模23.75萬噸,集中處理率83.5%,但排水管網配套建設滯后,污水收集率低,超標排放、偷排、直接加重了水污染程度。畜禽養殖反彈復建現象時有發生,面源污染問題仍然突出。供水水庫營養化程度較高,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城市密集地區污染負荷較重,部分河湖水體遭受污染。
?。ㄋ模┧畠r杠桿作用未能充分發揮,水利體制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隨著經濟結構深入調整和社會持續轉型,水利體制機制仍存在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不協調、不適應的問題,水資源要素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倒逼機制尚未形成,涉水管理的體制機制尚未完全理順,水價在資源配置節約保護中的杠桿作用還沒有充分發揮,全社會投入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活力需要進一步激發,取(用)水量監測、污染源和排污口監測亟待加強,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對于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促進作用尚未得到有效發揮;政府加強涉水事務社會管理的規劃、政策、制度、措施等需進一步加強,應對重大水利突發事件的預案和對策需進一步完善。
- 23 - 第三章 水利發展改革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五大發展理念”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保障水安全的重要講話精神,立足莆田經濟社會發展和水利建設實際,以支撐莆田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為目標,著力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水利建設新思路,將生態文明理念融入到水資源開發、利用、治理、配置、節約、保護的各個方面,將水利建設項目與城鄉一體化建設轉型升級、宜居港城建設的總體進程緊密結合。按照“強水利、美生態、富百姓、保安全、建隊伍”的總體要求,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加快水利發展、深化水利改革,努力構建防洪防潮安全、水資源安全、水生態安全、水利體制機制四大保障體系,將莆田市建設成為全國水生態文明示范城市。
二、基本原則 (一)統籌兼顧、注重銜接。統籌推進水利發展與水利改革,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注重與國家和福建省相關政策與規劃相銜接,注重與莆田經濟發展目標、水資源管理控制指標、相關規劃、主體功能區劃、產業布局相銜接。
?。ǘ┫到y治理、突出重點。協調解決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災害問題,堅持大中小微項目并舉、新建擴建改建
- 24 - 和除險加固并重;重點建設“三縱三橫”水資源配置工程、防洪防潮工程和重要水生態治理工程。
?。ㄈ┮虻刂埔?、分區施策。針對山區與沿海、城鎮與農村、水源保護區與經濟發展區的實際和特點,分別制定對策措施,優化建設布局,突出發展重點,科學有序推進。
(四)
節水優先、建管并重。堅持并落實節水優先方針,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挖掘行業取水、用水各環節的節水潛力,嚴格水總量控制;加強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保護;強化水利設施運行管理和維護,確保工程良性、高效運行。
?。ㄎ澹﹥墒职l力、協同治水。發揮政府對水利發展的主導作用、公共財政對水利建設的牽引作用,積極爭取金融支持,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水利建設,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水利的良好氛圍,形成政府與社會協同治水興水管水護水合力。
?。└母飫撔隆⒖萍纪苿印<涌焖攸c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攻堅,破解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推進科技進步支撐水利發展,加快水信息化建設步伐,以信息化推進水利現代化。
三、發展目標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深化水利改革,著力完善防洪防潮安全保障體系、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水利體制機制保障體系,水治理和水管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水利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為莆田科學發展、跨域發展和
- 25 - “安全、生態、宜居”港城建設提供有力支撐與保障。
?。ㄒ唬┓篮榉莱卑踩繕恕V攸c城鎮和防洪保護區防洪能力明顯提高,木蘭溪、萩蘆溪及重要支流的重點河段堤防達到國家規定的防洪標準,萬畝以上重點海堤及濱海產業新城等防洪防潮保護區達到國家規定的防護標準,中小河流和山洪災害防治能力進一步提高,排澇能力逐步提升,防汛抗旱指揮決策系統進一步完善,防汛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基本形成與小康社會要求相適應的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的綜合性防洪減災體系。
。
?。ǘ┧Y源保障目標。全面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落實“三條紅線”控制指標,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顯著提高。構建“三縱三橫”水資源配置工程體系、城鄉一體化供水網絡,新增城鎮供水能力 2.3 億立方米(95%供水保證率),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 80%以上,到 2020 年用水總量控制在 13.35 億立方米以內,全省平均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 82%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 45 立方米以下,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 0.56 以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加快縣城以上應急備用水源建設,生活生產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ㄈ┺r村水利發展目標。加快重點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規劃任務,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條件進一步改善。發展節水灌溉面積 5 萬畝,新增有效灌溉面積 1 萬畝,新增農村水
- 26 - 電裝機容量 0.63 萬千瓦。
?。ㄋ模┧鷳B保護目標。加快推進水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建設,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 88%以上,縣級以上城鎮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 100%;縣城、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 85%、95%,城鎮污水處理設施達到一級 A 排放標準;主要河道斷面生態需水滿足程度達到 95%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在 10%以內,逐步恢復河流湖泊生態功能;積極創建國家級生態文明試點城市,加強水利風景區建設,為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提供優美的水生態環境。
?。ㄎ澹┧母锕芾砟繕?。在水資源管理、河湖管理、水利投融資體制、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水利建設與管理體制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明顯進展,水利法治建設和科技創新得到強化,建立有利于水利發展的科學完善的水利制度體系。
表 表 2 “ 十三五” 水利發展主要規劃指標 發展目標 指標 “十二五”規劃指標 “十三五”規劃指標 備注 節水 用水總量控制(億立方米)
10.76 13.35 約束性 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
70 82 約束性 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60 45 約束性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 0.52 0.56 預期性 供水 新增供水能力(億立方米)
0.43 2.3 預期性 農村自來水普及率(%)
— >95 預期性 農村集中式供水人口比例(%)
— >80 預期性 農村水利 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萬畝)
1 1 預期性 發展節水灌溉面積(萬畝)
5 5 預期性 新增農村水電裝機容量(萬千瓦)
0.4 0.63 預期性 水資源生態保護 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萬畝)
6 15 預期性 重要江河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
85 88 約束性 縣級以上城鎮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
100 100 約束性
- 27 - 四、總體布局 立足莆田市城鄉一體化及“一心兩帶三基地”的發展全局,著眼流域整體協調發展和布局,充分考慮莆田市不同區域的水資源、水環境和水生態條件及存在的問題,開源節流并重,建設水源互聯互通、分區豐枯互補的“三縱三橫”水資源配置工程體系,著力完善水利基礎設施,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和生態空間用途管制,改善河湖水生態環境,形成“一張水網促發展,三溪統籌惠民生”的現代水利發展新格局,實現“安全、生態、宜居”的總體目標。
水資源配置格局。通過建設金鐘(莆)供水、東圳供水(一、二期)、外度供水的“三縱”供水線路,進一步貫通雙溪口-東圳-外度水源連通、仙游-中心城區供水連通、楓亭-埭頭-南日島沿海供水連通的“三橫”連通工程,形成以東圳水庫為核心的一核多源、北水南送、東西互濟、全域統籌的“三縱三橫”水網工程體系。使當地水資源開發程度將從現狀的 19.5%提高到 29.5%,地下水開發利用量與現狀相比略有減少,再生水等非常規水源利用量將提高一倍,水資源開發利用空間分布趨于均衡。
城鄉集中供水格局。圍繞人口和經濟發展中心,形成中心城區、沿海片區、萩蘆片區、仙游中部等城鄉集中供水區。城鄉集中供水能力將由目前的 4.2 萬噸/日提高到 2020 年的 8.3萬噸/日,全面提高保障城鄉居民生活及二三產業生產用水需求的能力。針對十大產業園區建設用水需求,制定獨立供水方案,
- 28 - 在節水治污前提下,確保產業園區的用水需求。
?。ㄒ唬┲行某菂^片。主要為現有的城市中心及周邊片區,是人口最密集、經濟總量最大的區域。該片區位于木蘭溪下游,規劃產業園區有荔城經濟開發區和華林經濟開發區,屬于集中用水快速增長區。利用外度引水隧洞(設計引水規模 25 m 3 /s)和規劃建設雙溪口引水工程(規劃引水規模 16 m 3 /s),連通“三水源”,實現“三水源”多目標聯合調度和水量調配,改善南北洋及中心城區片內河水系的生態用水狀況;利用已建的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第三水廠支線(設計引水規模 1.26 m 3 /s)和規劃建設城涵供水連通工程(規劃引水規模 1.6 m 3 /s),構建中心城區片與仙游、涵江區域間的連通供水工程體系,提高區域的供水保障程度。2020 年中心城區片的城鄉供水來源仍以東圳水庫為主,約占中心城區片需供水量的 45%;以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作為補充,約占中心城區片需供水量的 19%。
?。ǘ┭睾i_發區。主要為南部興化灣、平海灣和湄洲灣三灣環抱的區域,是全市水資源最為匱乏的地區,又是未來發展的核心區。規劃產業園區包括湄洲灣北岸經濟開發區、秀嶼工業園區、上塘珠寶城、現代海洋產業園和仙游經濟開發區,屬于集中用水快速增長區。結合萩蘆溪上游三座水源工程(烏溪、南浦和西音中型水庫)建設,規劃建設以東圳為核心的水源開發工程,包括興化灣南岸供水工程(規劃引水規模 3 m 3 /s)向東南沿海輸送水量;結合外度引水隧洞(設計引水規模
- 29 - 25m 3 /s),規劃建設雙溪口引水工程、湄洲灣北岸二期供水工程(規劃引水規模 4.9 m 3 /s)保障湄洲灣楓亭開發區、秀嶼城區、北岸管委會、湄洲島管委會及埭頭半島、南日島等三灣環抱區域的用水需求,可增加供水量約 2 億 m 3 。2020 年沿海開發區仍以東圳水庫為主,約占本區需供水量的 55%;以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和興化灣南岸供水工程作為補充,合計供水量約占本區需供水量的 26%。
?。ㄈ?/p>
萩 蘆溪片區 。主要為東北部的萩蘆溪流域,規劃產業園區有莆田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涵江食品工業園,屬于集中用水快速增長區,也是水源開發區。目前已通過外度引水干渠和引水隧洞補水至東圳水庫,提高東圳水庫的供水能力,在滿足萩蘆溪以及涵江區用水需求基礎上向南部補水。在萩蘆溪上游新建烏溪、南浦和西音水庫的基礎上,規劃建設興化灣南岸供水工程,從外度水庫向莆田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供水,滿足未來快速增長的發展需求,與已建的東方紅水庫、后溪水庫等形成多水源保障城鎮供水格局,可增加供水量約 1 億m 3 ??紤]將東圳水庫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形成外度水庫引萩蘆溪水源至東圳水庫,通過城涵供水連通工程再返供涵江區城鎮發展用水。
?。ㄋ模┫捎沃胁?。包含仙游城區,現狀城鄉供水水源主要為東溪水庫、古洋水庫、蔣隔水庫、金山水庫、東石水庫、豐收水庫等,供水量占現狀年需供水量的 81%。2020 年仙游中部
- 30 - 的城鄉供水來源仍以當地地表水為主,約占仙游中部需供水量的 59%;以金鐘水利樞紐引水配套工程作為補充,約占仙游中部需供水量的 21%;
第四章 建設任務與重點項目安排 圍繞完善防洪防潮安全保障體系、水資源安全保障體系和水生態安全保障體系,統籌謀劃莆田市“十三五”水利建設主要任務。
一、加快完善防洪防潮安全保障體系 按照人水和諧、給洪水以出路的理念,合理安排河道、湖泊、樞紐、洪泛區(蓄滯洪區),重點加強城鎮(開發區)的防洪除澇能力建設,進一步提高江河堤壩的防洪標準、城市及重要區域低洼地帶和蓄滯洪區的除澇標準,加大山洪災害防治力度,基本建成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山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構筑“上調下防、庫堤結合、疏擋并舉、滯泄并重”的防洪減災體系,逐步實現由洪水控制向洪水管理轉變。
?。ㄒ唬┘涌焱七M江海堤防工程建設。全面完成已列入全國“三位一體”規劃建設任務,推進木蘭溪防洪二期工程。2016 年加快推進華林段、仙榜段工程建設,全面開工建設其余四段木蘭溪防洪工程。推進涵江萩蘆溪等獨流入海河流防洪治理。以寧海閘及其配套工程為核心,完善莆田市南北洋、濱海新區、臨港產業園區等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加快推進城市防洪排澇工程建設步伐,同步建設溪岸兩側園林景觀,早日實現木蘭溪及
- 31 - 兩岸南北洋“河湖連通、動水清源、濱水綠廊”的綜合治理目標。
繼續推進海堤強化加固,實施以媽祖城海堤、南日海堤等為重點的海堤強化加固工程。統籌考慮保護區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按照輕重緩急推進平海灣圍海工程(雙石圍墾)、前海圍墾工程、湄洲島海堤工程等海堤工程建設,保障沿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繼續推進中小河流重點河段治理,推進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以流域為單元,實施江河湖泊水系國土綜合整治,采取水利、環保等綜合措施,提高防御洪水能力,修復河湖生態環境。
?。ǘ┘涌焱七M水庫工程除險加固。開展小型水庫常態化除險加固,在安全鑒定基礎上繼續實施新出險的水庫除險加固。實施東圳水庫、東方紅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列入國家規劃 24 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
(三)
加強水旱災害防御體系建設。繼續加大山洪災害防治力度,繼續推進玉湖等蓄洪區工程建設,開展院里溪、大濟溪重點山洪溝防洪治理工程,基本建成非工程措施與工程措施相結合的山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全面提升我市山洪災害防御能力。按照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二期)工程的部署,繼續推進系統升級改造工作,不斷提高現代化和信息化水平,滿足防汛抗旱保安需求。繼續完善水文水資源監測網絡建設,重點加強水文測站、監測中心和水文業務系統的基礎設施建設。
- 32 - 專欄 1
防洪防潮安全保障體系重點工程 1 1 寧海閘及其配套工程。主要內容為“一閘二網三泵四湖”防洪排澇綜合體系,總投資 80 億元。其中,一閘為寧海閘,計劃投資 10 億元,建設一座集擋潮、蓄淡、生態為一體,庫容近 1500 萬立方米的淡水地面庫,實現一溪兩岸水系連通及動水、補水循環體系;二網為南北洋河網治理,計劃投資 50 億元,實施以南北洋水系 500 公里生態河網整治;三泵為張鎮、涵壩、霞林排澇泵站,計劃投資 10 億元,新增排澇能力共計 320 立方米每秒,提升區域排水防澇能力;四湖為玉湖、東湖、木蘭湖、江東湖蓄澇區工程,計劃投資 10 億元,結合排澇閘及泵站前池建設四湖蓄澇區,滿足中心城區防洪排澇需求。
2 2 寧海閘導流工程結合江東水閘遷建項目。包括寧海閘工程建設施工期導流工程、遷建江東水閘作為導流明渠出口擋潮水閘兩項工程。寧海閘工程施工導流枯水期采取河道全斷面截流、岸邊明渠導流。導流明渠出口利用遷建后的江東水閘擋潮,施工洪水利用上游木蘭溪河槽庫容調蓄,可以有效降低寧海閘基坑上游圍堰高度、減小導流明渠的設計規模,節省投資,工程效益明顯??偼顿Y 1.074 億元。
3 3 木蘭溪防洪工程。工程建設始于 1998 年,至 2012 年完成投資 18.37 億元,治理木蘭陂下游河道 15.34 公里,基本實現木蘭溪莆田城區段洪水歸槽。正在建設的華林、仙榜等六段可視為的第二階段,計劃投資 24.5 億元,治理干流 20.22 公里,爭取中央補助 50%,計劃 2017 年基本完工。工程尚余干流 3.43公里、支流 5 條,作為第三階段的建設內容,申請列入國家新一輪規劃,爭取資金支持,擇機建設,力爭全流域防洪達標??偼顿Y約 20 億元。
4 4 其他 防洪排澇擋潮規劃工程。包括南北洋防洪排澇工程,形成“一溪四庫一道三渠”的工程布局;濱海新城防洪排澇擋潮工程,涉及范圍為除南北洋平原外的北高、埭頭、平海、東嶠、笏石、忠門、山亭、東埔、東莊、靈川、東海、華亭、郊尾等鄉鎮及南日、湄洲兩島。城市防洪防澇排水綜合建設工程,滿足合理開發建設新城區、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科學建設防洪排澇工程、推進宜居港城建設的需要。工程規劃總投資約 120 億元。
- 33 - 二、加快完善水資源安全...
推薦訪問: 莆田市 水利 規劃下一篇:退休干部會上講話稿參考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