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思維科學”并稱“科學三大領域”,它是以定量作為手段,研究無機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屬性在內的有機自然界的各門科學的總稱。自然科學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機或無機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包括天文學、物理學、化學、地球科學、生物學等,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自然科學基礎作業2答案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自然科學基礎作業2答案3篇
【篇一】自然科學基礎作業2答案
《自然科學基礎》習題2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在各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1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寫在題中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6個小題共12分。)
1.B 2.D 3.A
4.C 5. B 6.A
二、判斷題 (每小題2分,12個小題共24分)
1.√ 2. √ 3.× 4.√
5.× 6. √ 7.√ 8.√
9.√ 10.√ 11.× 12.√
三、填空題(每小題2分,8個小題共16分)
1. 調查
2.重點
3.液態
4.催化劑
5. 油脂
6.生態系統
7.科
8.風能
四、計算題(8分)
解:折射率n21= sin i/sinr
代入得n = sin 60°/sin 30°= = 1.732
五、簡答題(四個小題:物理、化學、生物、地學各一個題目,可以任選其中的1個題目完成。本題12分)
1.答:物體中所有分子的熱運動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做物體的內能,也叫物體的熱力學能。(6分)
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兩種方式,一是做功,二是傳熱。(6分)
2.答:煤氣(CO)進入血液循環系統,抑制O2的活性,導致呼吸障礙,影響中樞神經功能,使人昏迷。(6分)
煤氣中毒則應迅速離開毒源,進行人工呼吸和用新鮮空氣或高壓氧以使一氧化碳從血紅素解脫。(6分)
3.答:生物體繁殖后代的方式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可分為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兩大類。(2分)
不經過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子代,這種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無性生殖中最常見的有分裂生殖、出芽生殖、營養生殖和孢子生殖4類。(4分)
通過兩性細胞的結合形成新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兩性細胞是指雌配子和雄配子或卵細胞和精子。(2分)有性生殖是生物界中最普遍的一種生殖方式,它包括同配生殖、異配生殖、卵式生殖和單性生殖4類。(4分)
4.答:海水面有規律的周期性漲落現象稱為海洋潮汐,簡稱潮汐(白天發生的為潮,夜晚發生的為汐,合稱潮汐)。(6分)
引潮力是引起地球上潮汐現象即海洋水體發生全球性的周期性的漲落運動的直接動力。(6分)
六、論述題(本題28分)
答:間接使用價值是指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在自然界,不存在可有可無的生命,每個物種都占據生物圈中的一個生態位置,都是生物圈整體結構和功能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們共同維持著生物圈的穩定和平衡。生物多樣性的這種生態功能,就為人類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生存空間和環境。(7分)
(1)植物的間接使用價值(7分)
(2)動物的間接使用價值(7分)
(3)微生物的間接使用價值(7分)
(每個要點4分,沒有按要求適當展開或舉例說明的,酌情扣分)
【篇二】自然科學基礎作業2答案
第三章 聲和光
(1)光從空氣射入一種玻璃,當入射角是60°時折射角正好是30°,求這種玻璃的折射率。
折射率是=sinr/sinβ=sin60°/sin30°=1.732 r是入射角 β是折射角
(2)聲音的三要素是什么?為何二胡和小提琴的音色不同?
聲音的三要素:音量、音調、音色。音量,即聲音的大小程度。音的強弱是由發音時發音體振動幅度(簡稱振幅)的大小決定的,兩者成正比關系,振幅越大則音越"強",反之則越"弱"。音調,即聲音的高低程度,音的高低是由發音時發音體振動頻率的快慢決定的,振動頻率:一秒鐘振動次數。越快音調越高,越慢音調越低。音色,音色指聲音的感覺特性。不同的發聲體由于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這樣我們就可以通過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發聲體音色是聲音的特色,根據不同的音色,即使。在同一音量音調,也能區分出是不同樂器或不同人發出的。 二胡和小提琴的材料結構不同,所以音色不同。
(3)照度和亮度的概念有何不同?照度,對于被照面而言,常用落在其單位面積上的光通量多少來衡量它被照射的程度,這就是常用的照度,它表示被照面上的光通量密度。亮度是指發光體(反光體)表面發光(反光)強弱的物理量。
第四章 電和磁
(5)并聯電路的特征是什么?
1、各用電器并列接收電路,電流不止一條路徑。2、干路開關控制整個電路;之路開關控制其所在支路上的用電器。3、一條支路斷路,不影響其他支路。4、一條支路被短路,整個電路都被短路。
(6)安培怎樣在微觀上把電現象和磁現象聯系起來力?根據電磁感應原理,電流的周圍可以形成磁場。物體里,電子繞原子核運動可形成電流,這樣就可以產生磁場,但是在對外不顯磁性的物體中電子的運動取向幾率是相等的,電子產生的磁場就彼此抵消了;在磁體中,電子的運動取向是一致,電子產生的磁場不斷累加,所以就顯磁性。物體被磁化,就是在一個強大的外磁場的作用下,強制使物體中的電子運動取向一致,對外顯磁性。
(7)模擬信號、數字信號、編碼、解碼?
傳統記錄信息的方式,多為模擬式。例如我們常可以把一個聲信號變成一個相似的電信號或磁信號。也就是說用一個電流或被磁化的磁帶來模擬聲音信號。
數字信息技術則是采用另外一種思路,我們可以把時間t分成許多相等的小間隔,例如1/100 s。而把聲音的強弱分成若干等級,比如256個等級。這樣我們就可以得到描述這個聲信號的許多組數據。這些數據就叫做數字信號。
每一組數據有兩個數,一個代表時間位置,一個代表聲音強弱。這個過程稱為信息的編碼。根據這個編碼,我們可以將原信息復原(解碼)。
第五章 物質的性質和分類
(8)什么是“溫室效應”?主要的“溫室氣體”有那些?
溫室效應,又稱“花房效應”,是大氣保溫效應的俗稱。大氣能使太陽短波輻射到達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長波熱輻射線卻被大氣吸收,這樣就使地表與低層大氣溫度增高,因其作用類似于栽培農作物的溫室,故名溫室效應。主要的溫室氣體有:CO2(二氧化碳)、CH4(甲烷)、N2O(氧化亞氮)、HFCs(氫氟碳化物)、PFCs(全氟化碳)、SF6(六氟化硫) 。
(9)水在人體內有何作用?水是人體內含量最多的物質,約占體重的75%,除一般的載體作用(如血液載帶運送氧及營養成分)、體溫調節作用、潤滑作用(減少食物對消化管道的摩擦)外,水的代謝作用也很重要。水參與細胞中原生質結構(包括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的形成,并使其組成物質(蛋白質、糖類、磷脂)保持膠體狀態,進行各種代謝活動;水是各種代謝廢物的良好溶劑。水直接作為反應物參加了體內各種生化反應,本身是一種必不可少的營養素。
(10)什么是沼氣?沼氣是一些有機物質(如秸稈、雜草、樹葉、人畜糞便等廢棄物)在一定的溫度、濕度、酸度條件下,隔絕空氣(如用沼氣池),經微生物作用(發酵)而產生的可燃性氣體。由于這種氣體首先在沼澤地被發現,故名沼氣。沼氣是多種氣體的混合物,一般含甲烷50~70%,其余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氫和硫化氫等。其特性與天然氣相似。
(11)平衡膳食的化學基礎?平衡膳食的化學基礎主要涉及:成酸性食物與成堿性食物平衡;膳食中蛋白質的必需氨基酸含量適合人體需要;膳食中三大生熱營養素保持一定比例。
(12)通常燒開水的水壺使用日久會結成堅硬的水垢,為什么?
“水垢”也就是“水堿”,就是在水的狀態發生變化時(特別是加熱時),水中溶解的鈣離子(Ca2+)和鎂離子(Mg2+),與某些酸根離子形成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水垢的導熱性能極差,只有金屬的二百分之一。水垢往往以晶體形式存在,質地堅硬,一旦形成,很難去除。
由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自來水,都是溶解著大量的鈣離子(Ca2+)和鎂離子(Mg2+),通常所說的“水很硬”,就是這個道理。這樣的水在加熱時,鈣離子和鎂離子的碳酸鹽(碳酸鈣和碳酸鎂)在水中的溶解度會大幅度降低,其中大部分不能溶解的(碳酸鈣和碳酸鎂)就會從水中析出而形成沉淀,也就形成了水垢。
【篇三】自然科學基礎作業2答案
自然科學基礎》綜合練習題
1.自然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2.地球上的資源主要有哪四種?
3.說明地球外部各圈層的特點和相互之間的關系。
4.說明地球表層的重要意義及其基本特征。
5.試述海底地貌的主要類型和特征。
6.列舉元素;單質和無機化合物各五種。
7.寫出Na,Cl,Ar三種元素原子的電子排列。
8.三個沒有標簽的瓶里,分別盛有食鹽,食糖和純堿的固體粉末,如何鑒別?
9.某工廠的廢水排入小河,使石橋附近的水的PH值變為4.5,問對這座橋的橋墩有何影響?為什么?
10.寫出兩種能跟稀鹽酸反應的金屬和兩種不能和稀硫酸反應的金屬。
11.原子序數是12的元素在元素表中屬第幾周期?第幾族?是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
12.完成下列化學反應方程式,注明是哪一類型的有機化學反應?
(1) 甲烷跟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
(2) 乙烯跟水反應。
(3) 用乙烯制取聚乙烯。
13.別寫出直鏈烷烴,烯烴,炔烴同系列的通式,寫出這三類烴中最簡單的化合物的結構式。
14.寫出下列每種化合物的名稱和屬于哪一類化合物?
見課本P158——2-41 。
15.生物有哪些跟非生物不同的基本特征?
16.在一艘內河輪船里,兩個旅客有這樣的對話:
甲:我靜靜地坐這里好半天了,我一點也沒有運動。
乙:不對,你看看窗外,河岸上的物體都飛快向后掠去,船在飛快前進,你也在很 快地運動。
試把他們談話的含意闡述得確切一些,究竟甲旅客在運動,還是靜止?你如何理解運動和靜止這兩個概念?有沒有絕對靜止的物體?
17.運動物體的加速度越大,則物體的速度也越大。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18.兩人在一測力計的兩側,各用20N的力對拉,問測力計上的示數是40N、20N、還是零?為什么?
19.在火車車廂里的光滑桌面上放著一個小玻璃球。在火車運動發生下列變化時,小球的 位置將發生怎樣的變化?(1)火車的速率增加;(2)火車的速率減小;(3)火車向左拐彎;(4)火車突然停止。
20.用錘壓釘,很難把釘壓入木塊。如果用錘擊釘,釘就可以進入木塊,這是為什么?
21.地球自轉有何特征?
22.如何劃分天文四季?各季有何天文特征?
23.說明以下各種因素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1)葉綠素 (2)陽光 (3)水 (4) 二氧化碳
24.光合作用對自然界的重大意義是什么?
25.什么叫營養?人類的食物中有那些營養成分?
26.簡述食物的消化過程.
27.為什么說小腸是食物營養成分吸收的主要部位?
28.在人類中,慣用右手(R)對慣用左手(r)是顯性,若母親慣用右手,父親慣用左手,他們有一個慣用左手的孩子,請寫出這一家三口的基因型。
29.父母親都正常,但他們的子女中竟出現一個白化癥患者,應該如何解釋?
30.為什么人和其他許多動物的雄雌之比總是接近1:1?
31.什么叫自然資源?如何按利用性質分類?各舉例說明。
32.我國水資源有那些主要特征?在開發利用上有哪些問題?
33.什么叫劇烈氧化?試舉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實例說明劇烈氧化的過程。
34.什么叫緩慢氧化?什么叫自燃?
35.有人說:“物體在自由下落的過程中,動能的增加量勢能的減小量,再加上重力對物體所作的功.”這種說法對嗎?
36.寫出從乙烯制取聚氯乙烯的反應方程式, 聚氯乙烯塑料有那些優良性能和用途?與分子結構有什么關系?
37.人造纖維與合成纖維有什么區別?列舉兩種合成纖維說明有何優良性能和用途?
38.觀察者在看到閃光后10秒鐘才聽到雷聲,求打雷處和觀察者之間的距離,假定空氣的溫度是20℃。
39.一個人將耳朵貼在鐵軌上,另一個人在遠處將鐵軌敲打一下,貼耳在鐵軌上的人可聽到多少個音響?這是什么道理?
40.回聲是如何發生的?我們通常離墻多遠,才可以聽到回聲?為什么?
41.生態系統中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如何進行的?
42.什么是生態平衡?為什么要保持生態平衡?
43.舉例說明破壞生態平衡的后果。
44.如何建立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
45.什么是溫室效應?它有何嚴重后果?
46.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是什么?
47.環境污染主要有那些方面?是如何造成的?
48.水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什么?如何分類?
49.當前世界自然災害的主要特點是什么?
50.什么叫可持續發展?制定可持續發展戰略有何重大意義?
《自然科學基礎》期末復習(填空題練習)
1.地球上的資源主要由土地資源、水資源、 礦產資源和大氣資源。
2.地球外部圈層由 水圈、生物圈組成。
3.地球表層物質的聚集態的特點是 液態、固態三態并存。
4.從海洋邊緣到大洋中心主要地貌類型有大陸架、大陸坡和 。
5.“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是以 為參照系的。
6.請完成乙烯的聚合反應: 。
7.在一運動著的火車車廂的光滑桌面上放著一個玻璃小球,當火車向左轉彎時,小球將————————。
8.正常的眼睛能看距眼睛 厘米遠的物體而不疲勞,因此這個距離稱為明視距離。
9.通常的茶湯有相當多的茶堿,其PH應 。
10.地球表層是無機物和相互轉化的場所,形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進行著物質、能量的交換和循環。
11.恒星是由熾熱氣體組成、能夠自身發光的球形天體。 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
12.食物來自動物和植物兩大類,能被動物和人體消化、吸收和利用的有機物和無機物稱為 。
13.核酸是生命的遺傳物質,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 ,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另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RNA,主要存在于細胞質內。
14.鋰、鈉、鉀銣、銫常統稱為 元素。
15.來自地球的化學能源主要有煤、石油、 及生物材料。
16.細胞的 方式有無絲分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三種。
17.核酸可分為脫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兩大類,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 。
18.在原子序數1——18號元素中,常溫下有顏色的氣體單質是 。
19.離開地面同樣高的鋁塊和鉛塊,如果體積相同,鉛塊的勢能比鋁塊的勢能 。
20.將一塊棉花和一塊鐵在抽成真空的玻璃管中在同地同時撒下,他們將 到達底部。
21.由相互作用的物體或物體的內部相對位置所決定而具有的能稱為 。
22.生殖的基本類型有無性生殖和 兩大類。
23.在人類的各營養素中,無機鹽或礦物質和 對人體生命活動起著重要的調節作用。
24.根據植物學的長期研究,確認 植物進行的光合作用,把無機物變為有機物,把光能轉變為化學能貯藏起來。
25.煤經高溫干餾后的主要產品有焦炭、焦爐煤氣和 。
26.礦產資源的特點,除了地區分布不均,數量有限,屬不可再生資源外,還往往有 。
27.各種永動機都不可能制造成功,這是因為它違反了 定律。
28.聲波在一些物質中的傳播速度隨溫度和物質的 (固態、液態、氣態)而顯著不同。
29.物體在火爐旁被烤熱主要是由于熱的 。
30.生物對環境的重大作用,是它能改變大氣成分,影響 循環并參與巖石和土壤的形成。
31.“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東西方向是以 為參照系規定的。
32.請完成乙烯跟水的加成反應:
= 。
33.正常的眼睛能看距眼睛25厘米元的物體而不易感到疲勞,因此把這個距離稱為
。
34.通常的汽水含有相當多的維生素和檸檬酸等,其PH值應 。
35.衛星是環繞行星公轉的天體。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是 。
36.地球公轉的方向與地球自轉的方向相同,如果從北極星方向往地球看,也是自西向東 時針方向的。
37.食物的消化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化學性消化,即通過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對食物進行化學分解,最終分解成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質。另一種是 消化。
38.生物體細胞內各種生理、生化反應所需要的能量,是由 直接提供的,所以它被稱為生物體內能量流通物質。
39.來自地球的化學能源主要有天然氣、石油、 及生物材料。
40.“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名句中,日出、日入是以 為參照系的。
41.下面是甲烷跟氯氣反應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學方程式:
++ ,試完成之。
42.在一運動著的火車車廂中的光滑桌面上放著一個小玻璃球。當火車突然停住時,小球將向 運動。
43.停在車站的火車車廂中的光滑桌面上放著一個玻璃小球。當火車啟動出站時,小球將 運動。
44.回聲是由于 而產生的。
45.測定土壤酸堿性是確定改良土壤措施的重要依據,例如水稻適宜微酸性,其土壤PH應小于 。
46.太陽系是一個以太陽為中心天體的天體系統,主要包括 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
47.食物的消化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機械性消化,即依靠牙咀嚼,舌攪拌以及消化管壁肌肉收縮和蠕動,把食物磨碎與消化液充分混合并向前推進,另一種是 消化。
48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 。
49.元素周期表里第8號元素是 。
50.來自地球的化學能源主要有煤、 、天然氣及生物材料。
51.地球自轉的方向是自西向東轉,如果在北極星上空俯看,其方向是 時針的。
52.生物的 是由同化作用、異化作用兩方面組成的。
53.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它的通式是: 。
54.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和 的特性。
55.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電動抽水站的抽水機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機座上,就是為了 它們的慣性,減小振動和避免碰撞而移動位置。
56.用繩子拴著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如果繩子突然斷了,小車將作 運動。
57.生物界的營養方式有自養和 兩大類型。
58.原子序數是17的元素是 。
59.根據地質學的研究, 是古生物學中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
60.食鹽水電解的產品有氫氣、氯氣和 。
61.為了提高橡膠的強度和化學穩定性,使橡膠不易變形而在一般料中加入硫磺,這種工藝過程叫做 處理。
62.人類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氣扥恩改良,利用水能和風能,都是來源于 能。
63.光射到兩種媒質的分界面時,一部分進入另一種媒質繼續傳播的現象稱為 。
64.兩物體相互接觸時,不發生熱傳遞現象,這是因為兩物體有相同的 。
65.冬天用手摸室外的金屬和木頭,覺得金屬比木頭涼,這是因為 不同。
66.地球的表層是 和有機物相互轉化的場所,形成了復雜的生態系統,進行著物質、能量的交換循環。
67.陸地形態分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 五大類型。
6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是以 為參照系的。
69.請完成鋅與稀硫酸的反應:=+ 。
70.在一快速前進的汽車上急剎車時,乘客將 運動。
71.近視眼是由于視網膜晶體的焦距太短,或者晶狀體比正常眼睛更凸一些,應配戴用 透鏡制成的眼鏡。
72.人的胃液因含大量鹽酸是弱酸性的,遇石蕊溶液,應呈 色。
73.行星是指環繞恒星公轉的天體,地球是太陽的九大行星之一,軌道離太陽和地球都最近的行星是 。
74.太陽的高溫來源于氫核 為氦核的熱核反應。
75.經消化后的營養成分,通過腸粘膜上皮細胞進入血液和淋巴液的過程稱為吸收。口腔、食管、胃、大腸等不吸收或只少量吸收營養成分。營養成分主要吸收部位是 。
76.核酸是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另一類是核糖核酸,簡稱 ,主要存在于細胞質中。
77.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橫列元素稱為一個 。
78.來自地球的化學能源主要由煤、石油、天然氣及我國農村的 。
自然科學基礎期末復習綜合練習
一、填空題:
1.地球上外部圈層有大氣圈、水圈和————,它們既是相互
區別和相互獨立的,又是相互滲透和相互作用的。
2.非金屬元素氟、氯、溴、碘,通常稱為——————族元素。
3.一氧化碳能把氧化鐵還原成單質鐵,其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一————————,其中————是氧化劑,————是還原劑。
4.質量為70千克的人爬上高出地面15米的屋頂。他的重力勢
能增加了————焦耳。
5.船上的旅客看到岸邊的樹正向北運動,旅客是以————作為
參照物的;這時船朝————方向行駛。
6.地球公轉的特點是——————————。
7.新陳代謝包括——————和——————,它們是兩個作用相反,
但又相互依賴的過程。
8.純種黃色豌豆(YY)和純種綠色豌豆(yy)進行雜交,根
據基因的分離規律,F1豌豆的顏色應是——————,它們的基因型是
——————。通過自交,F2豌豆的表現型為————,比例是————,它
們的基因型為————,比例是————。
9.人體內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10.水資源的基本特征是——————,——————及與人類關系最密切o
11.解決人口問題的途徑有兩個方面,一方面——————,另一
方面——————。
12.非金屬元素氟、氯、溴、碘的原子結構和單質性質有相似性,也有區別性。其相似性是最外層電子層都有_____________,單質的分子都由_____________組成。
13.寫出碳燃燒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氧氣是_______劑、碳是__________劑。
14.我們常觀察到月亮從烏云里穿過,這是以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若以____________為參照物,烏云是運動的。
15.食物消化的兩種方法為機械消化和__________________。
16.人口問題從本質上講是一個___________問題。人口問題不僅僅是數量問題,還包括人口的______________和人口結構。
17.大氣污染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酸雨污染,它與溫室效應、____________并稱為破壞大氣的三大元兇。
18.兩輛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若在某段時間內,它們的距離保持不變,則在這段時間內,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參照物,這兩輛汽車是靜止的;若以____________為參照物,它們都是運動的。
19.綿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顯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隱性基因(b)控制。現有一頭白色的公羊與一頭黑色的母羊交配,生產出一頭黑色的小綿羊。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應該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
二、選擇題:
1.有關質量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同一物體在地球上不同地方,它的質量是有一些差別的
B.利用天平可以稱出物體的質量
C.速度一定的物體,它的動能跟質量成正比
D.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運動狀態難改變
2.下列物質的水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試液,溶液呈紫色的是
( )。
A.氯化鈉 B.碳酸鈉
C.硫酸銨 D.碳酸氫鈉
3.自由擺動的秋千,擺動的幅度越來越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是( )。
A.機械能守恒
B.能量正在消失 ·
C.總能量守恒,正在減少的機械能轉化為內能
D.只有動能和勢能的相互轉化
4.酶的主要成分是( )。
A.核酸 B.糖
C.維生素 D.蛋白質
5.生活中到處可見能量轉化的事例,以下事例中只有機械能轉
化的是( )。
A.正在運轉中的電風扇
B.火柴在空氣中燃燒
C.電路中的蓄電池
D.機械表的指針不停地轉動
6.根據塑料的性能適用于制造食品包裝袋的塑料是( )。
A.聚氯乙烯 B.聚乙烯
C.聚苯乙烯 D.聚四氟乙烯
7.生物圈是( )。
A.指地球上所有生命物質的總稱
B.指地球特有的,有別于其他行星的特殊圈層
C. 指被生命強烈改造了的地殼表層
D.指地球表層生物有機體及其生存環境的總稱
8.圍爐取暖時,傳至人身上的熱量,主要與次要方式排序正確
的是( )。
A.主要傳導、次要對流
B.主要輻射、次要對流
C.主要輻射、次要傳導
D.主要對流、次要輻射
9.綠色植物在生態系統結構中屬于( )。
A.自然環境 B.分解者
C.消費者 D.生產者
10.自然選擇的基本論點是( )。
A.變異和遺傳、生殖隔離、生存斗爭和適者生存
B.變異和遺傳、地理隔離、生存斗爭和基因突變
C.變異和遺傳、繁殖過剩、生存斗爭和基因突變
D.變異和遺傳、繁殖過剩、生存斗爭和適者生存
11.燃燒煤和石油產品排放到大氣中的廢氣,造成酸雨的氣體是
( )。
A.CO B.N2
C.CO2 D.SO2
12.合成纖維是利用煤、石油、天然氣或農副產品等為原料,經
化學合成與機械加工等而制得,品種較多。以下不屬合成纖維的是
( )。
A.聚酯樹脂 B.聚酰胺
C. 聚苯乙烯 D.聚丙烯腈
13.下列不屬于電磁波的為( )。
A.水波 B.X射線
C.光波 D.無線電波
14.初秋,在水里游泳不覺得冷,而上岸后被風一吹,就感到冷
了,這是因為( )。
A.水蒸發時需要帶走身體上的熱量
B.在水里吹不到風
C.人的身體在空氣中輻射熱
D.水溫比氣溫高
15.下列化學反應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HCl+NaOH═NaCl+H20
B.C12+2HBr═2HCl+Br2
C.CO2+Ca(OH)2═CaCO3↓ +H20
D.BaCl2+H2SO4═2HCl+BaS04↓
16.純水中加入溶質使溶液沸點低于純水的是( )。
A.酒精 B.蔗糖
C.食鹽 D.檸檬酸
17.下列各組物質中,屬于同系物的是………………………( )。
(A)金剛石和石墨 (B)乙醇和乙酸
(C)乙烯和丁烯 (D)甲苯和氯苯
18.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現已知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在結構上的共同特點是 …………………………………… ( )。
(A) 至少含有一個氨基、一個羧基,并且都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B)至少含有一個氨基連接在一個碳原子上。
(C)只要有羧基和氨基。
(D)只要有羧基和碳原子相連。
19.光合作用表述正確的是……………………………………… ( )。
(A)光合作用是葉綠素吸收光能。
(B)光合作用是在葉綠體的類囊中進行的反應。
(C)光合作用是產生氧氣的光反應。
(D)光合作用包括前后相繼,緊密結合的光反應和暗反應。
20.關于運動和力的關系,正確的說法是………………………… ( )。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力是使物體得到速度的原因;
(C)力只能使物體由靜止變為運動;(D)力是使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原因。
21.根據塑料的性能運用于制造微波爐中加熱使用的塑料是………… ( )。
(A)聚氯乙烯 (B)聚四氟乙烯 (C)聚乙烯 (D)聚苯乙烯
22.觀察顯微鏡,我們眼睛從鏡筒中所能觀察到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實象 (B)放大倒立的虛象
(C)正立放大的虛象 (D)倒立縮小的實象
23.紅外線與可見光線最主要的區別是………………………………… ( )。
(A)紅外線的速度較小 (B)紅外線的頻率較大
(C)紅外線的波長較長 (D)紅外線的顏色為深紅色,可見光呈白色
24.夏日里雷聲隆隆,這是因為 ……………………………………… ( )。
(A)雷聲在空氣中傳播遇到無數云塊而屢次反射所造成的。
(B)聲音在云中和空氣中傳播速度不一樣而引起的。
(C)雷聲聲音很大所產生的。
(D)雷聲一般離我們很遠所造成的。
25.一個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從6米高處自由落下1米,如果空氣阻力忽略不計,那么該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 ( )。
(A)60焦耳 (B)0焦耳 (C)6焦耳 (D)600焦耳
26.光合作用過程中,氧氣釋放是發生在……………………………( )。
(A)光反應階段 (B)暗反應階段 (C)CO2固定時 (D) CO2還原時
27.下列幾種情況下,不需要對物體施加力的是……………………( )。
(A)物體從靜止變為運動; (B)物體從運動變為靜止;
(C)物體的運動方向不斷改變; (D)物體的速度大小和運動都不改變。
28.一個質量為1千克的物體,從4米高處自由落下1米,如果空氣阻力忽略不計,那么該物體的機械能減…………………………………( )。
(A)30焦耳 (B)0焦耳 (C)10焦耳 (D)40焦耳
29.要想使一棵月季上開出兩種不同顏色的花,應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扦插繁殖 (B)分根繁殖 (C)嫁接繁殖 (D)種子繁殖
30.燃燒煤和石油產品后,排放到大氣中的廢氣造成酸雨的氣體是( )。
(A)CO (B)N2 (C)CO2 (D)SO2
31.科學家發現60個碳原子可以組成一個足球狀的結構,并命名為“巴基球”。金剛石和石墨也是碳原子組成的,則巴基球、石墨、金剛石…… ( )。
(A)是碳的三種同位素; (B)是碳的三種不同單質;
(C)是三種同分異構體; (D)金剛石、石墨是晶體,巴基球是非晶體
32.人類發展的正確觀念是……………………………………………… ( )。
(A)可持續發展觀; (B)傳統發展觀;
(C)傳統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均可適用;(D)把兩種發展觀有機地結合。
三、簡答題:
1.原子序數是8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屬第幾周期,第幾族?寫
出該元素的名稱。
2.在裝運精密儀器等物品時,常用泡沫塑料等來充填,用動量
原理加以說明。
自然科學基礎期末綜合練習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生物圈
2.鹵
3.Fe2O3 + 3CO 2Fe + 3CO2 Fe2O3 CO
4.10000
5.船 正南
6.具有嚴格的軌道 、周期和速度
7.同化作用 異化作用
8. 黃色 Yy 黃色或綠色 3(黃):1(綠) YY、Yy 、yy 1:2:1
9.小腸
10.淡水資源所占比例小 是可再生的自然資源
11.提高社會生產力 控制人口增長速度
12. 7個電子 2個原子
13. C+O2 ===== CO2 氧化 還原
14.烏云 月亮
15.化學性消化
16.發展 素質
17.臭氧層破壞
18.其中任何一輛汽車 公路
19.Bb bb
二.選擇題:
1.(A) 2. (A) 3.(C) 4.(D)
5.(D) 6.(B) 7.(D) 8.(B)
9.(D) 10.(D) 11.(D) 12.(C)
13.(A) 14.(A) 15.(B) 16.(A)
17.(C) 18.(A) 19.(D) 20.(D)
21.(B) 22.(B) 23.(C) 24.(A)
25.(B) 26.(A) 27. (D) 28.(B)
29.(C) 30.(D) 31. (B) 32. (A)
三.簡答題:
1.第二周期、第六族、 氧。
2.延長了作用時間,平均沖力減小。
《自然科學基礎》模擬試題和參考答案
一、 填充題(每空格1分)
1、太陽的體積是地球的__________倍。外部太陽大氣的底層稱為_________。
2、組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它的通式是 ------------------------。
3、兩輛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若在某段時間內,它們的距離保持不變,則在這段時間內,以___________為參照物,這兩輛汽車是靜止的;若以____________為參照物,它們都是運動的。
4、綿羊有白色的,有黑色的。白色由顯性基因(B)控制,黑色由隱性基因(b)控制。現有一頭白色的公羊與一頭黑色的母羊交配,生產出一頭黑色的小綿羊。那公羊和母羊的基因應該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
二、 選擇題(每題2分)
1、沿海陸地向海的自然延伸部分稱為………………………………( )。
(A)沿海平原 (B)大陸架 (C)大陸坡 (D)大洋盆地
2、光合作用過程中,氧氣釋放是發生在……………………………( )。
(A)光反應階段 (B)暗反應階段 (C)CO2固定時 (D) CO2還原時
3、下表為電磁波譜序列:無線電波、紅外線、可見光線、紫外線、X射線、射線
以下各選項中正確的是…………………………………………( )。
(A)波長及頻率由右至左遞增; (B)波長及頻率由右至左遞減;
(C) 波長由左至右漸減,頻率則漸增;
(D) 波長由左至右漸增,頻率則漸減。
4、要想使一棵月季上開出兩種不同顏色的花,應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
(A)扦插繁殖 (B)分根繁殖 (C)嫁接繁殖 (D)種子繁殖
三、簡答題(每題4分)
1、 宇宙包括哪些主要天體類型。
2、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主要區別在哪里?
3、 舉例說明食物消化的兩種方式。簡述口腔、胃、小腸的消化作用。
4、用短線把下列4種光學儀器與其對應的成像情況彼此連接起來。
A.照相機 (1)倒立放大實像
B.幻燈機 (2)放大倒立虛像
C.顯微鏡 (3)正立放大的虛像
D.放大鏡 (4)倒立縮小的實像
四、計算題
1、(5分)實驗測得某水溶液[H+]=1×10-3 mol/l,求溶液的PH值,說明溶液的酸堿性.
2、(5分)有一電吹風,其線圈電阻為44歐姆,當接上220伏電壓時,通電10分鐘,產生多少熱量?
五、論述題
1、 8分)論述金屬腐蝕的類型及保護方法。
2、 8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核心思想和追求的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一、填充題
1、 130萬倍 光球
2、 氨基酸
3、其中任何一輛汽車 公路
4、 Bb bb
二、選擇題
1.(B) 2.(A) 3.(C)4.(C)
三、簡答題
1、 恒星、星云、行星、衛星、彗星、流星等。
2、 裸子植物種子裸露,沒有真正的花,不能形成子房和果實。
被子植物種子有包被,有真正的花,子房發育成果實。
3、 機械消化,靠牙咀嚼。
化學性消化,消化液對食物進行化學分解。
(舉例只要正確,其它也可)。
口腔: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麥芽糖。
胃:把食物中的蛋白質水解成多肽。
小腸:把淀粉分解成葡萄糖,將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將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
4、 B——(1), C——(2), D——(3), A——(4)。
四、計算題
1、 [H+]=1×10-3 mol/l ph= -lg[H+]=3
ph<7 溶液呈酸性。
2、
五、論述題
1、(8分)金屬腐蝕分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2分)
化學腐蝕是金屬被某些物質接觸直接發生化學反應,而引起的腐蝕。(1分)
電化學腐蝕是由于發生原電池反應而引起金屬的腐蝕。(1分)
保護的方法有:
(1) 改變金屬的結構,將金屬制成合金。(1分)
(2) 覆蓋保護層,使金屬表面與腐蝕介質隔離(非金屬、金屬、氧化膜)。(2分)
(3) 電化學保護,用電化學腐蝕原理來進行保護。(1分)
2、(8分)概念:指滿足當前當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損害、削弱子孫后代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2分)
(1)核心思想: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持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上。(3分)
(2)目標:使當代人的各種需求得到滿足,又要保護生態環境,不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危害。(3分)
自然科學基礎模擬試題與答案
模 擬 試 題
(僅供題型、題量和深廣度的參考)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1.19世紀自然科學的三大發現是 、 和 。
2.有機化合物大多具有易燃性,是因為它們的分子中 、 元素的質量份額較高。
3.核酸可分為 和 兩大類。
4.地球的外部圈層由 、 和 組成。
5.氟、 、溴、碘等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都有 電子,統稱為 元素。它們在自然界都以 態存在。
6.氨基酸的通式是 。
7.硫蒸氣與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其中 被還原。
8.滿載貨物的卡車比空車的 性大,難以改變其運動狀態。
9.質量為0.6T的汽車,起動時發動機的牽引力為2.0×103N,阻力為8.0×102N,汽車的加速度是 m·s-2,加速度的方向與 力一致。
10.被壓縮(或拉伸)的彈簧,被舉高的重物都具有 能。物體自由下落時, 能逐漸轉化為 能,而它具有的機械能 。
11.始祖鳥化石證明了 類是由 類動物進化而來的。
二、選擇題(每題的選項中只有1項符合題意,請將其序號填入橫線上。每題2分,共12分)
1.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于其內部的 能量。
A.核裂變 B.核聚變 C.燃料燃燒放出的 D.化合反應放出的
2.與地幔軟流層活動無關的是 。
A.海底擴張和板塊構造
B.地震和火山
C.礦藏的形成
D.潮汐現象
3.通常,甲烷與氯氣發生取代反應的條件是 。
A.加熱 B.光照 C.加熱或光照 D.加催化劑
4.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核心是 。
A.自然選擇 B.人工選擇 C.基因突變 D.適者生存
5.生命活動中最主要的物質基礎是 。
A.水和蛋白質 B.脂類和蛋白質 C.糖類和蛋白質 D.核酸和蛋白質
6.產生春夏秋冬更替的主要原因是 。
A.地軸不垂直于黃道面
B.地球自轉引起的偏向力
C.地球公轉的速率變化
D.地球公轉存在近日點和遠日點
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元素周期律
2.摩爾根
3.動量定理
4.物質的量
5.科學實驗
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18分)
1.人類的活動引起全球性的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2.原子序數是17的元素,在周期表中屬第幾周期?第幾族?畫出原子結構圖,說明屬于金屬元素還是非金屬元素?
3.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主要有哪兩大類?各包括哪些(類)化合物?
五、計算題(共16分)
1.取0.486g金屬鎂,跟100ml適當濃度的稀硫酸完全反應(沒有硫酸剩余)。求稀硫酸和生成硫酸鎂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溶液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鎂原子量取24.3)。(本題7分)
2.質量為5×104kg的機車與同質量靜止的車廂相碰后掛接在一起,若機車的速度變化2m·S-1,碰擊時間是0.05S,鐵軌與車輪之間阻力是車重的0.004倍,求掛接前機車的速度。(本題9分)
六、論述題(8分)
淺議“科學”和“科學教育”。
模 擬 題 答 案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26分。
1.? 細胞學說,達爾文的進化論,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
2.氫、碳
3.DNA、RNA
4.大氣圈、水圈、生物圈
5.氯,7,鹵,化合
6.(略)
7.S + H2=H2S,硫
8.慣
9.2.0m.s-2,合
10.勢,勢,動,守恒
11.鳥,爬行
二、選擇題:每題2分,共12分。
1.B 2.D 3.C 4.A 5.D 6.A
三、名詞解釋:每題4分,共20分。
1.化學元素的性質隨原子核電荷的遞增而呈周期性變化的規律稱為元素周期律。它的發現推動了現代物質結構理論的建立,為尋找新材料、新化合物提供了線索。
2.美國遺傳學家。從1909年起通過果蠅等實驗研究,在取得了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的大量證據后,證實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摩爾根和他的學生還發現了不同對的等位基因,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律,并提出了基因連鎖和交換規律。
3.物體動量的改變等于物體所受到的沖量。
4.科學上規定,12g碳-12所含的碳原子數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1摩爾(mol)。每摩爾物質都含有NA=6.02×1023個微粒。那么,物質的量 n(mol):
n(mol)=組成物質的微粒N(個)/阿伏加德羅常數NA(個mol-1)=物質的質量m(kg)/摩爾質量M(kg.mol-1)
5.人們根據一定的目的,利用科學儀器和設備作出安排,人為地盡可能控制或模擬所研究的自然現象,以便在最有利的條件下進行觀察的一種研究方法。科學實驗可以排除事物外在的非本質的因素而突出或強化本質因素;可以重復再現接受公眾的檢驗;可以加速或模擬自然過程。
四、簡答題(每題6分,共18分)
1.人類的活動導致全球性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4方面:
(1)南極臭氧空洞增大,北半球臭氧總量有所下降,使透過大氣層的紫外線增多,將使人類患皮膚癌等疾病的危險增大。
(2)氣候變暖使南北極冰蓋消融,海面上升,從而使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和農田面臨沒項之災。
(3)熱帶森林大量被伐,使“基因寶庫”受損,且降水量下降,有進一步加速土地荒漠化、疾病流行的危險。
(4)全球出現持續性氣候異常,使水旱災頻仍,生物節律被打亂。
2.? 第三周期,第七主族,屬非金屬元素
+17
2 8 7
3.組成生物體的化合物包括無機物和有機物兩大類,無機物主要有水和無機鹽。有機物主要有糖類、脂類、蛋白質、核酸和維生素。
五、計算題:第一題7分,第二題9分,共16分。
1.? 解:化學反應方程式
Mg + H2SO4 = MgSO4 + H2 ↑號 ……3分
質量(g) 0.486
物質的量(mol) 0.02 0.02 0.02 ……2分
因為1mol金屬鎂與1mol硫酸反應生成1mol硫酸鎂,可見100ml稀硫酸中含硫酸0.02mol;反應后100ml硫酸溶液中含硫酸鎂0.02mol.
設稀硫酸的濃度為x mol·L-1, 硫酸鎂溶液的濃度為y mol·L-1,則
x=0.02×1000/100=0.2 mol·L-1 ……1分
y=0.02×1000/100=0.2 mol·L-1 ……1分
2.解:根據動量定理,機車受到車箱的平均沖力
F=△P/t
=m△v/t ……2分
=5×104×2/0 .05
=2×106N ……1分
機車受到的阻力
f=0.004mg ……1分
=0.004×5×105
上一篇:支部學黨史情況匯報【2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