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赴外地考察學習報告范文 2
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李紀恒帶隊,自治區有關領導、各盟市委書記、和林格爾新區管委會主任,以及自治區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組成自治區黨政代表團,赴浙江、福建兩省進行學習考察。5 天時間里,代表團先后到浙江杭州、湖州、嘉興、寧波、溫州 5 市和福建福州、泉州、廈門 3 市,聚焦經濟高質量發展,實地考察了一批園區、項目和企業、村莊,重點學習了兩地在轉換新舊動能、推動產業升級、深化改革開放、建設生態文明、優化營商環境和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現將盟委書記張恩惠赴浙江省、福建省學習考察報告全文刊發,希望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思考,對標先進、查找差距、完善思路、激發干勁,切實增強推動興安盟高質量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奮力譜寫新時代興安發展的新篇章。
在全區上下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刻,自治區黨委、政府集中利用近一周時間,組織各地各有關部門負責同志赴浙江和福建兩省開展學習考察,充分體現了自治區黨委、政府強烈的發展意識、積極的進取精神和務實的工作作風,為我們加快事業發展、推動工作落實作出了示范、樹立了榜樣。浙江、福建是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孕育、萌發和實踐的
地方。通過這次考察,我們從浙閩兩地改革開放走過的光輝歷程中,從兩地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卓越成就中,深刻認識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深厚理論基礎、實踐基礎和群眾基礎,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這次考察,我們親眼目睹了兩省改革開放創新的生動局面、親身感受了廣大干部群眾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既令人驚嘆,更發人深思,讓我們開闊了視野,認清了差距,明確了努力方向,增強了工作動力。學習考察的收獲體會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是黨的先進性之源,必須大力弘揚。這次考察首先讓我經受了一次深刻的黨性教育和精神洗禮。我們考察了中國革命紅船的起航地浙江嘉興,1921 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嘉興南湖的一條游船上勝利閉幕,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條游船因而獲得了一個永載中國革命史冊的名字——紅船。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紅船所承載的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成為“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和精髓實質。“紅船精神”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昭示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是激勵我們黨頑強奮斗、不斷發展壯大的精神動力,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執政興國的寶貴精神財富,也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強精神支撐。作為革命紅船的起航地,嘉興大力弘揚“紅船精神”,
努力把建黨圣地打造成為黨建高地。特別是近年來,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高標準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深入開展大學習大調研大落實活動,牢固樹立敢為人先創新型、百折不撓擔當型、忠誠為民服務型、干凈干事廉潔型的干事創業和選人用人導向,不斷鞏固和發展了政通人和、心齊氣順、勁足實干的良好局面。以“紅船精神”為引領,邁向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嘉興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7年民間投資增速居浙江第一;稅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比重居浙江第一;高技術制造業實際利用外資居浙江第一;統籌城鄉發展水平居浙江第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連續 14 年居浙江第一。興安盟是內蒙古自治政府的誕生地,是黨的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最早實踐地,同樣擁有著光榮革命傳統,興安各族人民血脈中流淌著紅色基因,這就是一心向黨、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顧全大局、民族團結的進步思想,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它鼓舞和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興安兒女為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事業頑強拼搏、接續奮斗。興安光榮革命傳統與“紅船精神”一脈相承,是我們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興安盟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強大精神動力。我們將深入學習“紅船精神”,把建設紅色興安作為興安之魂、力量之源,大力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深入挖掘我盟紅色資源內涵,梳理研究我們黨的革命精神譜系,深化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建設,辦好光輝歷程展和理論研討會,運用好基于移動互聯網
和大數據技術新媒體等傳播學習平臺,大力弘揚光榮革命傳統,創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宣傳,教育引導全盟各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守望相助、團結奮斗,奮力譜寫新時代興安發展的新篇章。
二、解放思想、苦干實干是破除障礙、引領發展的制勝法寶,必須始終堅持。這次學習考察有一個突出感受,浙閩兩省經濟社會發展之所以又好又快,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干部群眾思想解放,始終保持不爭論、雷厲風行、苦干實干拼命干的工作作風,遇到困難和問題,不徘徊觀望、停滯不前,首先想辦法解決,主動創新求變,勇于打破常規。以“敢闖敢創、敢為人先”著稱的浙江,靠著永不停滯地解放思想,靠著“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使命擔當,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發展機遇,掀起了一輪又一輪的發展熱潮,從資源小省崛起為經濟大省,從傳統農業省躋身于經濟強省行列,創造了多個載入改革史冊的“全國第一”,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企業,成為全國發展的排頭兵。浙江人敢于走四方、闖天下,哪里有市場就能把生意做到哪里,孕育形成了以創業、創新、擔當、合作、法治、奮斗為主要內容的“浙商精神”,催生了一代又一代市場經濟的弄潮兒。很多事情,在我們爭論能不能干、可不可干,等政策、找依據的時候,人家早已甩開膀子干起來了。這次我們親眼看到,杭州全面推進城中村改造,溫州縱深推進“大拆大整”“大建大美”,福州大力推進舊城改造,幾個地方都是一派繁忙的建設景象。
素有“愛拼敢贏”傳統的福建,全省有 70 個革命老區縣,老區人口占總人口 80%左右,老區人民不但沒有因循守舊、吃老本,而是靠著改革創新、務實擔當精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經濟奇跡。泉州土地面積僅為 1.1 萬平方公里,山地面積占土地面積的 4/5,卻成為全國 18 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2017 年制造業規模達 1.45 萬億元,形成紡織、鞋業、機械裝備、建材家居、食品 6 個千億產業集群,以及工藝制品、紙業印刷 2 個超 500 億產業集群,正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和半導體、智能裝備等新的 500-1000 億元產業集群,全市擁有中國馳名商標 155 件,上市企業有 104 家;改革開放先行區廈門,全市陸域面積僅有 1699 平方公里,由于勇當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弄潮兒,靠著眾志成城、埋頭苦干的務實作風,人均生產總值、人均財政收入等指標保持全國領先,被評為中國十大創新型城市,可持續競爭力躋身全球百強。事實證明,思想越解放、頭腦越開明,堅持干字當頭,主動創新求變,大手筆、大氣魄、大格局謀劃改革開放,經濟就越發達、社會就越先進。思想領先是最根本的領先,苦干實干是成就事業的關鍵。我們要在欠發達基礎上推動富民強盟、跨越追趕,必須把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擺在首位,在全盟來一次思想再解放、思想真解放大討論,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打破墨守成規的傳統路徑依賴,堅決摒棄“空談式”爭論,遇事多想怎么辦、少說不能干,堅決杜絕光說不練耍假把式,大力倡導敢闖敢干、敢為人先的精神和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的作風,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各
項工作,用改革辦法和創新精神解決發展中的瓶頸和突出問題,旗幟鮮明抓有效投資、抓轉型升級、抓實體經濟、抓招商引資、抓改革創新,切實把會上定的、紙上寫的、嘴上說的,變成具體行動和實際效果,努力變“不可能”為“可能”,變“事事按慣例”為“敢闖敢試敢創新”,變“劣勢”“短板”為“優勢”“長板”,變“算小賬”為“算大賬”,以思想的大解放、工作的大落實推動全盟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三、“兩山”理念是與時俱進的發展觀、政績觀、財富觀、價值觀,必須牢牢把握。浙江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福建是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兩地始終堅持綠色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導向,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業,努力把綠水青山蘊含的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為金山銀山,探索出了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的綠色發展之路。通過對“兩山”理念誕生地、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實地考察,我們深切感悟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真理力量,從而對習近平總書記“兩山”理念重大意義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踐行“兩山”理念有了更加準確的理解和把握。安吉縣通過做精規劃、做美環境、做優產業、做濃氛圍,探索出一條真正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實現路徑。目前,初步形成并布局了具有地方特色、符合縣域實際的“1+2+3”生態產業體系,“1”即健康休閑一大優勢產業,“2”即綠色家居、高端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3”即信息經濟、通用航空、現代物流三大新興產業,三次產業比
為 7.2:44.3:48.5,全縣有主板上市企業 4 家、新三板掛牌企業 14 家,白茶產業品牌價值達 37.76 億元,旅游收入超 200億元。安吉縣余村,曾經是塵土飛揚的“石頭村”,十余年來,余村致力于把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帶領村民集中精力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先后關停了礦山、水泥廠及一批竹筷企業,深入開展“三改一拆”“四邊三化”“五水共治”,大力發展休閑旅游經濟,2017 年全村實現國民生產總值2.776 億元,農民人均收入 41378 元,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410 萬元。今年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充分肯定了浙江麗水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試點探索,點贊麗水不片面追求GDP,而注重 GEP 研究。浙江“兩山”理念實踐經驗對我盟堅持綠色發展具有重要借鑒意義。綠色是興安盟的底色和招牌,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興安盟最大的財富、最大的優勢。我們一定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建設生態興安作為立盟之本、發展之基,堅持不懈、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不斷厚植綠色發展優勢,積極構建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生態經濟體系,大力推動低碳循環綠色發展,全力推進綠色化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牧業現代化深度融合、深層互動,堅定不移走綠色富盟、綠色惠民的發展道路,努力實現美麗與發展雙贏,實現生態美和百姓富的有機統一。
四、新舊動能轉換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必須加快推進。近年來,浙閩兩省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把實體經濟作為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實現了經濟從“速度領跑”向“質量領先”的轉變,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這次考察,我們親眼目睹了兩地科技創新、產學研結合、產業轉型升級、新產業新業態發展的成功典范。比如,阿里巴巴通過科技研發形成了一個通過自有電商平臺沉積以及 UC、高德地圖、企業微博等端口導流,圍繞電商核心業務及支撐電商體系的金融業務,以及配套的本地生活服務、健康醫療等,囊括游戲、視頻、音樂等泛娛樂業務和智能終端業務的完整商業生態圈,市值突破 5000 億美元大關,成為中國最大、世界第二大網絡公司;吉利汽車通過設立研究院專門從事產品開發和技術研發,擁有各類研發人員 7800余人,共獲得專利 6300 余項,以技術創新牢牢把握行業話語權,重塑市場格局,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福建海西研究院通過打造海西產業技術源頭創新基地、高技術成果轉移轉化基地、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和海峽兩岸科技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為工程化和產業化提供技術創新源泉,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創新成果,相關技術在福建數十家企業成功實現轉移轉化,為地方培育出 13 家高新技術企業,支撐了福建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福建星網銳捷通訊公司高度重視技術研發,技術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 40%以上,每年持續將 10%左右的銷售收入投入研發。同時,與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著名科研院所
建立長期產學研合作,與英特爾等公司攜手創立聯合實驗室,與華為等國內外著名廠商廣泛開展多層次、多方位的技術合作,形成大批具有國內和國際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公司品牌價值 253.01 億元,被世界品牌實驗室授予中國 500 最具價值品牌,互聯網、物聯網等產品成功進軍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向全球展示了“中國制造”的獨特魅力;夢想小鎮致力于打造眾創空間的新樣板、信息經濟的新增長點、特色小鎮的新范式和田園城市的升級版,引進孵化平臺 50 余家、互聯網創業項目 1519 個、創業人才近13900 名,集聚金融機構 1359 家、管理資本 2919 億元,舉辦創新創業類活動 1157 場,參與人數近 17.5 萬人次,成為世界級的互聯網創業高地,等等。現場觀摩這些創新性典范,在令人震撼的同時,也讓我們深深感到,唯有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在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兩地形成了許多好經驗好做法,如通過規劃建設浙江寧波杭州灣新區、溫州濱江商務區、龍灣區小微企業園、福州和廈門軟件園、海西現代金融中心區等創新創業集聚區,全力打造引領地區發展的新引擎;通過建立重點實驗室、技術研發中心、綜合改革試驗區等技術創新平臺,大力提升地區和企業自主創新能力;通過打造夢想小鎮、山南基金小鎮、云棲小鎮等特色小鎮,加快培育新產業、新業態;還有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提出的“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系”為核心內涵的“晉江經驗”,以及在資
源缺乏、交通不便的艱苦環境下,以“敢為人先、特別能創業創新”的精神,闖出一條具有鮮明區域特色發展路子的“溫州模式”等等,對于我們解決好高質量發展抓什么、怎么抓等問題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當前,我盟經濟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發展方式較為粗放的問題尤為突出,同全國全區一樣,經濟發展也處在爬坡過坎、滾石上山、沖關奪隘的關鍵時刻。我們將認真學習借鑒浙閩發展經驗,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投資拉動、創新驅動,在研發投入、技術創新、產品升級、人才培養、產業集聚等方面下足功夫,圍繞自治區“六大基地”建設,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科技、大數據云計算、高端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冶金建材、農畜產品加工等傳統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實施園區振興,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努力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后勁更足、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
五、營商環境是提高地區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必須全力打造。福建和浙江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積極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多措并舉減輕企業負擔,真心實意營造尊重企業家、善待企業家、關愛企業家的濃厚氛圍,著力打造公平、法治、便利的最優營商環境。浙江深入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85%的新設企業可以足不出戶領到證照,“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 89%,群眾滿意率近 95%。寧波大力推行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快速辦、就近辦、網上辦、全城通辦”,法治政府建設水平、政府透明度、公共
服務整體滿意度均居全國城市首位。嘉興著力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已有近 100 個國家和地區的 7400 多家企業落戶,有 72 家世界 500 強在嘉興投資。福建秉承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提出的“馬上就辦”工作理念,推廣“不叫不到、隨叫隨到、說到做到、服務周到”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的服務理念,全力打造審批事項少、辦事效率高、投資環境優的營商環境。廈門創新實施“并聯審批”模式,工程建設項目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并聯審批全流程時間由 246 個工作日壓縮到 40 個工作日,廈門國際營商環境排名相當于全球經濟體排名第 38 位,廈門每平方公里創造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指標保持全國領先;晉江通過培育良好營商環境,經濟活力動力不斷釋放,民營企業數量和創造的產值、稅收、就業崗位占全市企業比重在 95%以上,擁有 7 個超百億產業集群、46 家上市公司、14 個區域品牌,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位居全國第 5 位,綜合經濟實力位居全省縣域首位。《中國分省企業經營環境指數 2017 年報告》顯示,浙江企業經營環境指數排全國第二、福建排第六。兩地優化營商環境經驗啟示我們,哪里的行政效率高、服務質量好、投資環境優,資金、項目、企業就往哪里集聚。興安盟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總量不足、市場活力不強、創業氛圍不濃、企業家隊伍建設滯后,究其原因,營商環境不優是重要因素。在今年年初召開的盟委(擴大)會議上,盟委明確提出要全力破解營商環境不優這個難題。我們一定認真學習借鑒浙閩營商環境建設經驗,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嚴格落
實盟委優化營商環境十條措施,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工作,同步建設網上政務服務平臺體系,加快部門之間數據共享,健全完善投訴舉報監督機制,努力實現政務服務“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和“一次登錄、全網通辦”目標。與此同時,大力加強誠信社會和法治社會建設,積極構建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和生產經營環境,全力把我盟打造成為投資洼地、服務高地。
六、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三牧工作的新旗幟和總抓手,必須深入實施。浙江是美麗鄉村的首創地。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調研、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開啟了浙江美麗鄉村建設的新篇章。2007 年浙江湖州全域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湖州模式”叫響全國,被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范,為實施鄉村振興、構建美麗中國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啟示。當前,浙江以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為目標,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斷完善農民主體、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規劃引領的建設機制,在宜居鄉村、共富鄉村、人文鄉村、樂活鄉村、善治鄉村為內涵特色的美麗鄉村升級版建設上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美麗鄉村發展模式。浙江安吉美麗鄉村建設指南成為美麗鄉村建設國家標準。特別是考察安吉縣余村和大竹園村時,深深感到城鄉協調發展,農民收入快速增長、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不斷完善得益于美麗鄉村建設的持續深化。余村科學布局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有序推進廠區改造、道路三化、河道整治、污水處理、垃圾分類、農
整復墾六大行動,大力引導鼓勵村民發展農家樂,通過村民自治、市場參與發展休閑旅游產業鏈,強化機制約束、平臺共享、活動引領,營造鄉村振興濃厚氛圍。大竹園村超前規劃村莊經營方向,依托“蔬香大地”農業項目,形成以綠城桃花源、外婆家土灶等休閑項目為主導、以水稻、藍莓種植為基礎、以竹制品加工為輔的發展格局,2017 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 201.5 萬元,人均收入 30661 元。2017 年浙江湖州城鄉居民收入比為 1.72:1,城鄉發展差距在全國是最低的地區之一。浙江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示范區。浙江經驗啟示我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一定要注重規劃引領、注重示范帶動、注重生態治理、注重產業支撐、注重秉持和弘揚優良傳統,注重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加快從“物的新農村”向“人的新農村”轉變。興安盟是傳統農牧業大盟,農牧民占全盟總人口近 2/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牧區,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牧區,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牧區,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是 110 萬農牧民的殷切期盼。我們要認真學習借鑒浙江的好經驗好做法,結合興安盟實際,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精準施策,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深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實施質量興農、綠色興農、科技興農、品牌興農四項興農工程,積極發展休閑農業、生態農業、觀光農業,充分挖掘農耕牧業文化資源,全面總結推廣“一學一帶兩轉三改”農牧民素質提升有效做法,扎實開展“改變生活從庭院做起”等專項行動,不斷提
升農村牧區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努力實現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鄉村振興局面。
通過這次考察,浙閩兩省在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等方面也有許多可學習、可借鑒的好經驗好做法,我們將持續深入研究、認真學習借鑒、注重消化吸收和轉化應用,切實把我盟各項工作做細做深做扎實,全力推動我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不斷取得新的更大進步。
推薦訪問: 例文 外地 考察上一篇:對于外出考察學習情況報告
下一篇:企業考察報告例文總結報告范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