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下午好! 放假了,終于能夠靜下心來,靜心聽名師們的課堂實例和講座.聽了幾位名師的課和講座,給我很大的收獲.古詩教學是我們每位老師在每個學期都要接觸到的課型,而小說是我們進入高段后的常見體裁,因此,我將就蔣軍晶老師的講的《游子吟》和《又記得又曉得——小學古詩群文閱讀》這個講座以及薛法根老師講的<少年閏土>這一課,下和大家聊聊我聽后的收獲. 一、目標清晰,層次合理
蔣老師將古詩學習的目標設定為三個:1.清楚讀音及字的表意.于是在一進入課堂就設定了各種讀的形式,因為這首詩的詩體稍微有些特別,因此,蔣老師又讓學生說說詩的特別之處,強調了詩題的重要性,同時滲透了這類詩的特點,沒有像絕句和律詩一樣有格式方面的固定要求.第2個目標:表達的情感和意思.薛老師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把字分成 2 部分,怎么分?為什么?孩子們經過自己思考和交流,得出了依據寫事和抒情把整首詩分成兩層的結論.第3個目標:詩在藝術表達上好在哪里?這就學習了本堂課孩子們的一個寫法------有時,一個場景勝過抒情.
蔣老師的目標設計由淺入深,層層遞近,第 3 個目標的設定更是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效果,讓孩子把習得的方法當堂加以實踐,真正實現了讀寫結合的目標 二、方法巧妙,學有所得 這點我舉一個例子來說,那就是小練筆環節,我們都知道,語文學習真正落下來還需要寫,那么方法從哪里來,就是從我們每節扎扎實實的課堂中來,而薛老師的這節課,就給我們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他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場景來表達情感”,在拋出這個觀點”有時,一個場景勝過抒情”這個觀點后,開始了群詩閱讀,同時我認為也是比較閱讀,一首<母親的愛>,一首<夢中>,首先讓孩子們讀后思考,更喜歡哪首,為什么?這就是一個賞析的過程,也是一個思考和消化的過程,孩子們在讀中思考,讀中吸收,然后又回到本詩,這首詩有兩個場景,讓孩子們進一步體會到描寫場景的作用,為下面的練筆環節提供方法.對于練筆的要求,蔣老師是這樣引導的:如果你選一個場景,表達媽媽對你的愛,你選什么場景?接下來全班交流,首先不要老套的看病,一句話就拒絕了選材的雷同和老套,接著針對學生的回答老師又點撥寫自己的鎖定了寫作范圍,這樣更容易讓學生抒自己的真情,寫自己的感受,老
師對內容進行了引導,接著對形式進行了要求:寫成小詩,不長篇大論,這樣指導后的練筆,孩子們呈現出的就是一篇篇內容豐富,場景各不相同的精美的小詩,不得不出老師的方法指導巧妙,讓學生學有所得,這也是我們在平日不管是古詩學習還是各種題材的課文學習時需要用的地方,我們要針對課文的內容,選取訓練點,讓學生在課堂上有所收獲,一課一得,足以. 三、拓展學習,提高興趣 薛老師在講座中也說了,為什么學生不太喜歡學習古詩,因為古詩難讀,因為古詩難以引起共鳴等, 他為我們講的學習古詩的步驟,1 疏通字詞 2 了解背景,3 將心比心,4 最后聯系,這真的需要我們在以后的古詩教學中好好去研究,去實踐,就像他說的,如果說單單為了考個好分數,那么字詞,默寫,意思,感情,無非就是這些,可是我們的眼光真的不應該只停留在這個上,還是要樹立大語文的觀念,讓學生真正的愛上語文,提高學習語文的興趣 四、小說教學,主線清晰 《少年閏土》是選自魯迅《故鄉》里的短篇小說。而這篇課文是六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這個單元去年余主任在六年級做一個單元的教學示范,相信我們都有很深的印象,作為一個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它的重要性的顯而易見的,這篇課文是一篇小說,學習小說我們要關注的還是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尋找一個怎樣的切入點進行教學呢?薛老師的設計很巧妙,他以“我與閏土的關系”這條主線組織教學,要求學生默讀課文, 帶著這樣的問題:他倆原來是什么關系,經過相處后是什么關系,最后又是什么關系?在關鍵處做標記.當然在引出這條線索前教師是有鋪墊的——作為一篇與學生有年代距離感的小說,組織教學首先要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怎么拉近,首先是作者的導入,關于魯迅筆名的兩個來歷,文中部分文言詞匯的理解;其次是用年紀相仿讓學生意識到他們與文中的主人公是同齡人。在這樣親近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探索“我”與閏土的關系變化,在這個大的問題下自然而然地引出閏土給我講的四件新鮮事,新鮮在哪,概括新鮮事,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新鮮事,抓住了重點”瓜下刺猹”,然后由“我”聽這四件事中發出最多的議論四個“不知道”,點出寫法----夾敘夾議的寫作方法,四個不知道,讓學生讀中體會到魯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對外界廣闊天地的向往等主旨,這期間插入魯迅童年生活的資料,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最后回到第一
自然段,抓關鍵詞,充分朗讀,讓體會少年閏土的形象,通過拓展了解成年后的閏土形象,激發學生課后閱讀的興趣.
五、步步為營 由點到面
除了收獲,上面兩課又引發我的一些小思考:如果《少年閏土 》之后讓我們來設定一個小練筆,該從哪方面入手呢?其實在課本 113 頁,設有一個練筆,但我想如果從其它地方練,可以練什么?是想象”雪地捕鳥”,還是結合自己的體驗寫寫”海邊拾貝”?還是給本文重新設定開頭,以其它鏡頭記錄”少年閏土”? 一節節課就是為孩子們的語文素養的提升服務的,把課堂上習得的方法加以運用,就會逐步形成自己的能力.而這個單元結束后的習作就是”有你,真好”,細讀要求------“有你真好”是一句讓人感到溫暖的話.凝視著它,那人 那事 那場景……就會慢慢浮現在眼前.這就又和前面蔣軍晶老師的”有時,一個場景勝過一個抒情”的觀點不謀而合. 課堂為寫作提供方法,我們每位老師需要的就是提煉不同的訓練點,從而達到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步步為營,由點到面,學生定會有所收獲.
王建鑫
推薦訪問: 和美 聽課 課堂上一篇:研究、研討活動總結(精選)
下一篇:解密新聞工作者一字情懷心得體會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