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基本農田整改核實報告【3篇】

| 瀏覽次數:

農田,指農業生產的用地;耕種的田地。語出《禮記·王制》:“制農田百畝。”,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基本農田整改核實報告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基本農田整改核實報告3篇

基本農田整改核實報告篇1

基本農田保護制度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促進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根據和理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家實行基本農田保護制度。 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是指按照一定時期人口和社會經濟發展對農產品的需求,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本條例所稱基本農田保護區,是指為對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而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依照法定程序確定的特定保護區域。

第三條 基本農田保護實行全面規劃、合理利用、用養結合、嚴格保護的方針。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基本農田保護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作為政府領導任期目標責任制的一項內容,并由上一級人民政府監督實施。

第五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基本農田的義務,并有權檢舉、控告侵占、破壞基本農田和其他違反本條例的行為。

第六條 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依照本條例負責全國的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依照本條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基本農回保護管理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工作。

第七條 國家對在基本農田保護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獎勵。

第二章 劃定

第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在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時,應當將基本農回保護作為規劃的一項內容,明確基本農田保護的布局安排、數量指標和質量要求。 縣級和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應當確定基本農田保護區。 第九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劃定的基本農田應當占本行政區域內耕地總面權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具體數量指標根據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逐級分解下達。

第十條 下列耕地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嚴格管理: (一)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準確定的糧、棉、油生產基地內的耕地; (二)有良好的水利與水土保持設施的耕地,正在實施改造計劃以及可以改造的中、低產田; (三)蔬菜生產基地; (四)農業科研、教學試驗田。 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鐵路、公路等交通沿線,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區周邊的耕地,應當優先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退耕還林、還牧、還湖的耕地,不應當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

第十一條 基本農田保護區以(鎮)為單位劃區定界,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 劃定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由縣級人民政府設立保護標志,予以公告,由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建立檔案,并抄送同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的保護標志。基本農田劃區定界后,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或者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授權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驗收確認。

第十二條 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時,不得改變土地承包者的承包經營權。

第十三條 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的技術規程,由國務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 第三章 保護

第十四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確保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本行政區域內基本農舊的數量不減少。

第十五條基本農田保護區經依法劃定后,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改變或者占用。國家能源、交通、水利、軍事設施等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確實無法避開基本農田保護區,需要占用基本農田,涉及農用地轉用或者征用土地的,必須經國務院批準批準。

第十六條 經國務院批準占用基本農田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務院的批準文件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補充劃人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基本農田。占用單位應當按照占多少、墾多少的原則,負責開墾與所占基本農田的數量與質量相當的耕地;沒有條件開墾或者開墾的耕地不符合要求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耕地開墾費,專款用于開墾新的耕地。 占用基本農田的單位應當按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將所占用基本農田耕作層的土壤用于新開墾耕地、劣質地或者其他耕地的土壤改良。

第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基本農田保護區內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 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進行其他破壞基本農田的活動。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占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第十八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基本農田。經國務院批準的重點建設項目占用基本農田的,滿l年不使用而又可經耕種并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基本農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1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2年未使用的,經國務院批準,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元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重新劃人基本農田保護區。 承包經營基本農田的單位或者個人連續2年棄耕拋荒的,原發包單位應當終止承包含同,收回發包的基本農田。

第十九條 國家提倡和鼓勵農業生產者對其經營的塞木農田施用有機肥料,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利用基本農田從事農業生產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保持和培肥地力。

第二十條 縣級人民政府應當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基本農田地力分等定級辦法,由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會回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二實施,對基本農田地力分等定級,并建立檔案。

第二十一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應當定期評定基本農舊地力等級。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逐步建立基本農田地力與施肥效益長期定位監測網點,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基本農田地力變化狀況報告以及相應的地力保護措施,并為農業生產者提供施肥指導服務。

第二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基本農田環境污染進行監測和評價,并定期向本級人民政府提出環境質量與發展趨勢的報告。

第二十四條 經國務院批準占用基本農田興建國家重點建設項目的,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的規定。在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應當有基本農田環境保護方案。

第二十五條 向基本農田保護區提供肥料和作為肥料的城市垃坡、污泥的,應當符合國家有關標準。

第二十六條 因發生事故或者其他突然性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基本農田環境污來事故的,當事人立即采取措施處理,并向當地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和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接受調查處理。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七條 在建立基本農田保護區的地方,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與下一級人民政府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與縣級人民政府簽訂的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的要求,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 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基本農田的范圍、面積、地塊; (二)基本農田的地力等級; (三)保護措施; (四)當事人的權利與義務; (五)獎勵與處罰。

第二十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基本農田保護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對基本農田保護情況進行檢查,將檢查情況書面報告上一級人民政府。被檢查的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不得拒絕。

第二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發生的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有權責令糾正。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從重給予處罰; (一)未經批準或者采取欺騙手段騙取批準法占用基本農田的; (二)超過批準數量,非法占用基本農田的; (三)非法批準占用基本農田的; (四)買實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基本農田的。

第三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應當將耕地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而不劃人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責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第三十二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破壞或者擅自改變基本農田保護區標志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或者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恢復原狀,可以處1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三條 邊反本條例規定,占用基本農田建窯、建房、建墳、挖砂、采石、采礦、取土、堆放固體廢棄物或者從事其他活動破壞基本農田,毀壞種植條件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治理,恢復原種植條件,處占用基本農I的耕地開墾費l倍以上2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鳥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 侵占、挪用基本農田的耕地開墾費1倍以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2邸,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或者紀律處分。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其他農業生產用地劃為保護區。保護區內的其他農業生產用地的保護和管理,可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三十六條 本條例自1999年1月1日起實行。l994年8月l8日國務院發布的〈基本農田保4條例〉同時廢止。

基本農田整改核實報告篇2

監利縣人民政府

關于開展新一輪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

各鄉、鎮人民政府,人民大垸、荒湖管委會,縣經濟開發區,縣政府各部門:

根據《湖北省國土資源廳關于迅速開展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通知》(鄂土資辦文〔2012〕49號)和《荊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荊州市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縣政府決定在全縣開展新一輪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指導思想

切實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堅持“依法依規,確保數量,提升質量,穩定布局,落地到戶”的原則,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上圖成果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成果為基礎,結合農用地分等定級和耕地地力調查成果,優化基本農田保護區布局和生態環境,劃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和保護片塊,完善保護制度,實現基本農田保護管理計算機化、網絡化,建立基本農田保護補償機制,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工作內容

根據基本農田劃定技術規程和有關規定,編制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案,落實保護片塊和保護區,建立健全臺賬等基礎資料,設立保護標識,落實保護責任與義務,建立基本農田數據庫和信息管理系統,實現基本農田保護信息化監管。

(一)落實基本農田片塊。在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上圖和新一輪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基礎上,結合農用地分等定級成果,將基本農田逐圖斑落實到地塊,明確基本農田的地塊邊界、地類、面積、片(塊)編號、質量等級信息和承包經營信息。

(二)健全臺賬和圖表冊。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底圖和數據庫為基礎,編制標準分幅鄉級基本農田保護圖、縣級基本農田保護區圖、基本農田調整劃定分析圖。填寫基本農田調整劃定平衡表、現狀登記表、片塊登記表、保護區登記表、保護責任一覽表,并形成相應的統計匯總表。基本農田保護圖、分布圖的編制應在全要素土地利用現狀圖的線劃圖上,以相應的圖例圖示,反映基本農田保護片(塊)的空間位置和編號,加注界樁和保護牌設立等信息。

(三)設立統一標識。基本農田劃定后,按照《基本農田與土地整理標識使用和有關標志牌設立規定》(國土資發〔2007〕304號)的要求,設立統一規范的基本農田保護牌和標識、界樁等,并用手持GPS對界樁坐標測定入庫。基本農田保護牌和標識上應標示出基本農田的位置、面積、保護責任人、相關政策規定、示意圖和監督舉報電話等信息。

(四)落實保護責任。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  發放《基本農田保護明白卡》,明確各級政府和村集體經濟組織保護責任,明確基本農田范圍、面積、地塊、質量等級、保護措施、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獎勵與處罰等內容。結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試點工作,逐步將基本農田標注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上。

(五)建立基本農田數據庫。以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上圖數據庫和縣、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為基礎,根據劃定的基本農田成果,按照基本農田數據庫建設標準,建立基本農田數據庫。基本農田數據庫包括基本保護信息和質量信息,質量信息由縣級農業部門提供給國土資源部門統一納入數據庫。

三、工作步驟及時聞安排

(一)前期準備(7月10日之前)

1.組織準備。成立監利縣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領導小組(名  單附后),設立工作專班,制定基本農田劃定技術方案。各鄉鎮、管委會相應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具體負責落實基本農田劃定工作。

2.基礎資料收集。收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圖件及數據庫資料。第二次土地調查數據和圖件資料,已有的基本農田保護、農用地分等定級、耕地地力調查、生態退耕及災毀、土地整治等相關資料。

3.落實工作經費。縣、鄉級基本農田劃定經費從縣級基本農田保護專項經費中列支。根據省國土資源廳《關于2012年度基本農田保護專項經費支出范圍的通知》(鄂土資發〔20ll〕160號)精神,編制基本農田劃定經費預算方案,報政府財政部門納入年度支出預算。

4.選定技術協作單位。基本農田劃定技術協作單位及數據庫信息管理系統采取政府采購方式確定,信息管理系統的選擇由市國土資源局按省國土資源廳要求確定。

(二)調查核實(7月30日前)。應用第二次土地調查成果建立已有劃定成果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基本農田地塊的對應關系。通過內業核實和實地勘察,確定基本農田地塊有關信息,核定質量等級,核實保護區邊界與實地是否一致,綜合分析劃定保護片塊和保護區空間位置、地類、數量和質量等級。

(三)方案編制(8月10日之前)。以第二次土地調查基本農田上圖成果為基礎,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實地調查核實成果,在基本農田質量等級評定的基礎上,按照調出和調入的要求,編制劃定方案,形成劃定成果。基本農田劃定方案應征求村組意見,縣級政府組織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證,并經市政府審查同意后,上報省政府批準。

(四)組織實施(8月25日之前)。

1.設立統一的保護標志。根據基本農田劃定方案,建立完善基本農田保護標識、界樁等。

2.落實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將調整劃定后的基本農田保護  責任落實到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或更新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  填寫保護責任一覽表,發放或更新明白卡。

3.建立臺帳、更新圖表冊。以行政村為單位,對基本農田  面積、地類等信息進行統計匯總,建立臺帳。編制縣、鄉、村三級基本農田統計匯總表,并加蓋縣、鄉級政府與村委會公章。編制基本農田保護圖和分布圖,對基本農田劃定情況進行分析、總結。編制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報告、數據分析報告,形成文字、表格及圖件成果。

4.建立基本農田數據庫。根據劃定的基本農田成果,建立  基本農田數據庫,將基本農田保護圖、表、冊內容納入數據庫管理。基本農田數據庫包括土地利用現狀要素和基本農田專題要素兩部分,土地利用現狀要素采用《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TD/T1016—2007)和縣級、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標準》的規范要求,基本農田專題要素采用《基本農田數據庫標準》(TD/T1019—2009)的規范要求,并實現數據庫聯網互通。

(五)成果驗收(8月30日之前)。

1.成果內容。基本農田劃定方案、檢驗分析報告、工作總  結報告、基本農田數據庫,基本農田保護圖、表、冊,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和基本農田保護標志設立情況等成果。

2.驗收標準。基本農田劃定過程依法、合規;采用的資料  真實、合法、實時;數據庫和圖、表、冊等規范、齊全,與實地相一致;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及時簽訂或更新,責任內容完整明確;基本農田保護標志設立規范等。

3.驗收方式。基本農田劃定驗收采取內業審核與實地抽查   相結合的方式。依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基本農田上圖成果、經批準的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重點對新劃入地塊進行對比分析并實地核實。

4.驗收程序。基本農田劃定驗收按照縣級自驗、市級初驗、省級驗收,自下而上的程序進行。縣級對劃定成果進行自驗后向市級提出驗收申請。8月25日前,市級對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各項內容進行初驗;檢查符合要求的,市級向省級提出驗收申請。

5.驗收確認。基本農田劃定成果驗收重點內容:基本農田保護面積是否達到上級下達的規劃目標;以縣為單位具體核實是否將基本農田落實到地塊、圖件,劃定地類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做到圖、數、實地一致,新劃定基本農田質量是否符合要求等。

(六)成果報備(9月底)。

1.報備內容。基本農田保護圖、表、冊及相關工作報告等紙質資料信息、基本農田數據庫。

2.報備要求。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經省級驗收確認后,將基本農田保護信息逐級備案,實現鄉、縣、市、省、國家五級備案。

四、工作要求

(一)確保工作進度。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各地務必要加強領導,集中力量,確保按照時間節點完成相關工作任務。在實施過程中,各鄉鎮政府要精心組織、廣泛動員,分管領導應靠前指揮,各行政村應明確一名責任心強、熟悉情況的干部具體負責協調配合、外業調查、資料組織等工作。

(二)確保數量質量。新劃定的基本農田現狀必須是耕地。現狀基本農田中的建設用地、未利用地,以及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布局要求,且不可調整或達不到耕地質量標準的農用地,不得保留劃定為基本農田。劃定后基本農田面積不低于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劃定后平均質量等級應高于劃定前平均質量等級。

(三)加強信息建設。要確保按時、保質完成數據庫建設,  建設基本農田管理信息系統,實施信息化管理。基本農田數據庫建設要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數據庫建設相結合,信息管理系統由市國土資源局按省國土資源廳要求確定。

(四)加強指導督導。縣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加強對全縣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專班的檢查指導和技術培訓,對各地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進度、質量進行督導把關。各地要建立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專報制度,每周向縣基本農田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匯報劃定工作進展情況、存在的問題,提出建議。

(五)嚴肅工作紀律。基本農田劃定必須做到圖、數與實地三者一致,嚴禁弄虛作假和篡改成果。對虛報、瞞報基本農田數據等弄虛作假行為,一經發現,將按照有關紀律規定和法律法規追究相關人員違紀、違法責任。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是縣政府對鄉鎮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履行情況考核的重點內容,各地工作進度和驗收結果將作為考核的主要依據之一,嚴格獎懲兌現。

監利縣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領導小組名單

組 長:黃 鎮 縣政府縣長

副組長:張道毅 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

成 員:廖和平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

彭開揚 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

李繼國 縣財政局局長

周傳垓 縣國土資源局局長

董澤爽 縣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李家模 縣農業局局長

吳愛清 縣水利局局長

熊紹友 縣交通局局長

劉昌悅 縣城鄉規劃局局長

王建平 縣林業局局長

夏祖軍 縣環保局局長

陳萬紅 容城鎮鎮長

朱明波 朱河鎮鎮長

劉俊軍 新溝鎮鎮長

譚敦斌 網市鎮鎮長

朱 詠 龔場鎮鎮長

張平華 周老嘴鎮鎮長

宋敦才 黃歇口鎮鎮長

張繼文 分鹽鎮鎮長

石團方 毛市鎮鎮長

鄢來平 福田寺鎮鎮長

段少華 紅城鄉鄉長

曾祥虎 汪橋鎮鎮長

葉 苗 程集鎮鎮長

邵瑤瑤 上車灣鎮鎮長

吳 俊 汴河鎮鎮長

李春發 棋盤鄉鄉長

費建宏 橋市鎮鎮長

何新春 柘木鄉鄉長

瞿建民 白螺鎮鎮長

熊耀平 尺八鎮鎮長

李海濤 三洲鎮鎮長

張志隆 人民大垸管理區黨委書記、主任

楊清亮 荒湖管理區黨委書記、主任

宋敦硯 縣農業局副局長

柳建軍 縣國土資源局總工程師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周傳垓兼任辦公室主任,宋敦硯、柳建軍兼任辦公室副主任,辦公地點設在縣國土資源局。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

基本農田整改核實報告篇3

  自查報告是一個單位或部門在一定的時間段內對執行某項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一種自我檢查方式的報告文體。本站精心為大家整理了永久基本農田 關于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的自查報告,希望對你有幫助。

  永久基本農田 關于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的自查報告

  按照xxx市國土資源局xxx區分局(x區國土資發〔20xx〕661號《關于對xxx區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督查的通知》)要求,我鎮高度重視,立即對轄區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落實情況進行自查,現將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鎮土地總面積49525畝,其中耕地40015畝。此次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涉及我鎮12個行政村,90個合作社,16個農場,3734戶,圖斑1412個,劃定面積為29980.99畝(村集體耕地211439畝,國有耕地88360畝),占轄區總面積的60.53%,占耕地保有量的792%。其中,城市規劃區涉及3個行政村,12個合作社,圖斑133個,劃定面積15295畝。

  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目標責任落實情況

   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保護卡簽訂情況。

  將下達的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分解到各村委會責任人,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有關要求,鎮政府與各村、各農場簽訂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與農戶簽《基本農田保護卡》,通過層層簽訂責任書,進一步明確永久基本農田的面積、保護措施、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以及獎勵與處罰等,全鎮共簽訂區級責任書2份,與各村簽訂責任書24份,與各農場簽訂責任書32份,與農戶簽訂《基本農田保護卡》7468份。

   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動態巡查情況。

  按照國土資源目標責任書要求及《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相關規定,國土所積極開展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動態巡查,制定巡查計劃,定期進行巡查。對一級保護區、二級保護區每周至少巡查一次,三級保護區不定期進行巡查。重點巡查是否有破壞、侵占耕地及基本農田行為,保護碑是否保持完整、整潔。并做好基本農田保護臺帳、巡查臺帳、記錄。

  3、轄區內違法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情況。

  保護基本農田是貫徹“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基本國策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我鎮嚴格遵循這一基本國策,同時,嚴格按照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要求,加大基本農田保護知識宣傳,嚴禁個人或單位占用耕地及基本農田進行非農建設或破壞基本農田的行為發生,較好的保障了基本農田質量、數量不減,杜絕了轄區內違法占用基本農田的現象發生。

   轄區內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摞荒情況。

  按照《基本農田保護條例》中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基本農田的規定,我鎮對各村基本農田保護情況隨時進行檢查,督促各村對農戶進行宣傳,培肥地力,保證基本農田質量不減,等級不降,嚴禁觸犯18億耕地紅線。

  三、下一步的保護措施

  (一)從嚴管控非農建設占用永久基本農田

  按照中央、省、市、區文件精神,此次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變用途。除法律規定的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選址無法避讓的外,其他任何建設都不得占用,堅決防止永久基本農田“非農化”。不得隨意改變永久基本農田規劃區邊界,特別是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

  (二)切實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

  嚴格落實基本農田保護管理制度、基本農田保護“五不準”、“六不批”、“七有”措施等管護制度,將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全部納入年度考核評價,鎮、村、社及農戶層層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書,并在各村目標責任制考核中將耕地保護及基本農田保護列為重點考核項目進行檢查評比。同時通過嚴肅執法監督,對違法違規占用、破壞永久基本農田的行為嚴厲查處、重點問責。從而保證基本農田總量不減少,質量不降低。

  (三)加大永久基本農田建設力度

  結合我鎮實際,緊抓已開展的高標準農田建設和土地整治規劃實施的機遇,在永久性基本農田相對集中的村社,大力推進高產農田建設,優先爭取土地整理項目,切實提高耕地質量,力求進一步完善農田基礎設施,提高耕地質量和產出效益。

  

推薦訪問: 整改 核實 基本農田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