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紅船精神”的黨課稿心得體會
第一,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信仰是根本,要在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歷史地位中鑄牢信仰之魂 第二,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是核心,要在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豐富內涵中鑄牢忠誠之魂
第三,堅定理想信念,躬身踐行是關鍵,要在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時
代價值中鑄牢黨性之魂
根據市委統一安排,結合我近期我對“紅船精神”學習研究,通過黨課形式,與同志們交流一下自己的學習心得。
2005 年 6月 21 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光明日報發表《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的署名文章,首次概括提煉了以“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為深刻內涵的“紅船精神”。2017 年 10 月 31 日,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瞻仰南湖紅船時指出,“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這段時間來,通過深入研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給我感受最深的是,“紅船精神”是中國革命精神之源、黨的先進性之源,它所蘊含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和奉獻精神歷久彌新,也是我們今天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的寶貴財富,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精神,承載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
使命,凝結著習近平同志治國理政的智慧和經驗,具有超越時空的恒久價值和旺盛生命力;給我啟發最大的是,“紅船精神”是融入中國共產黨身心的精神血脈,是每一名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精神坐標,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是戰勝一切困難、經受任何考驗的強大精神支柱。
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內監督、國家監察的專責政治機關,理想信念是否堅定,是衡量紀檢監察干部政治合不合格的第一標準。面對新形勢新使命新任務,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堅定不移夯實信仰之基、筑牢精神之魂,把理想信念的堅定性體現在推動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爭做“紅船精神”的忠實守護者、堅定傳承者和自覺踐行者。
第一,堅定理想信念,堅守信仰是根本,要在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歷史地位中鑄牢信仰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嘉興南湖紅船是我們黨夢想起航的地方。我們黨從這里誕生,從這里出征,從這里走向全國執政。這里是我們黨的根脈,這里有中國共產黨人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動力,有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紅船精神”蘊含著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黨的一大在南湖紅船通過了黨的第一個綱領、第一個決議,選舉產生了黨的第一個中央領導機構,旗幟鮮明地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奮斗目標。這是我們黨的“初心”之根、黨的先進性之源,是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開端,是開啟黨的初心使命的起點,彰顯了我們黨堅定的政治品格、崇高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奮斗精神,昭示了我們黨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追求,凝聚著馬克思主義真理的力量、共產主義信仰的力量、民族復興夢想的力量。“紅船精神”是我們黨的革命精神之源。無
論是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還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形成的“兩彈一星”精神、雷鋒精神、鐵人精神、焦裕祿精神,改革開放時期形成的九江抗洪精神、抗擊非典精神、抗震救災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都繼承了“紅船精神”的精神實質,發展了“紅船精神”的核心內涵,共同筑成了我們黨不忘歷史、映照現實、折射未來的永恒精神和思想豐碑,成為我們黨特有的精神坐標、思想坐標和靈魂坐標。“紅船精神”是激勵我們黨勇往直前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紅船,見證了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成為中國革命源頭的象征”。我們黨從紅船誕生,從紅船出征,從紅船走向輝煌,正是因為有了“紅船精神”這座精神豐碑,黨的事業才有了前進方向和奮斗目標,迎來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它所承載的首創精神、奮斗精神、奉獻精神,是激勵我們黨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精神動力、精神財富、精神支撐,這就啟示我們:我們黨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信念愈堅、飽嘗艱而斗志更強、千錘百煉而愈加剛毅,由小變大、由弱變強,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根本原因就是有理想、有信仰、有信念。我們要把傳承“紅船精神”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與持續深化“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結合起來,從建黨歷史中感悟黨的初心和使命,不斷汲取前進的力量、激發前進的動力、把準前進的方向,始終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實踐者。
第二,堅定理想信念,對黨忠誠是核心,要在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豐
富內涵中鑄牢忠誠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的革命實踐產生偉大的革命精神,‘紅船精神’一直激勵和鼓舞著我們黨堅持站在歷史的高度,走在時代的前列,勇當舵手,引領航向,不斷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勝利”。開天辟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是“紅船精神”的靈魂,是動力之源,體現了我們黨立志改變舊世界、建設新中國的堅強決心和崇高追求,體現了我們黨勇立時代潮頭、善開風氣之先、敢于爭創一流的銳氣和魄力;堅定理想、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支柱,是勝利之本,體現了我們黨堅定的政治信仰和理想追求,體現了我們黨始終站在歷史和時代發展前列,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為了實現共產主義理想不斷實踐、不懈奮斗、腳踏實地的革命信念;立黨為公、忠誠為民的奉獻精神是“紅船精神”的本質,是政德之基,體現了我們黨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和根本宗旨、道德要求,體現了我們黨為共產主義崇高事業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敢于犧牲、勇于吃苦、為民服務的政治本色。我理解,“紅船精神”三個方面的內涵歸結到一點,最核心的就是絕對忠誠于黨的政治品格。這就啟示我們:實現黨的初心和使命,要結合時代特點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傳承對黨絕對忠誠的紅色基因,不斷強化黨的意識,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永葆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黨的事業的政治品格。紀檢監察機關肩負著“兩個維護”的特殊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能不能始終不渝地守住初心、勇擔使命、忠誠履職、不懈拼搏,直接關系到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成果的鞏固發展,關系到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我們要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觀對照自己、改造自己、提高自己,帶頭加強機關黨的政治建設,
一以貫之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以貫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一以貫之貫徹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方針和要求,始終把對黨忠誠作為開展工作的首要政治原則、建設隊伍的首要政治本色、培養干部的首要政治品質,教育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經得起磨礪、頂得住壓力、打得了硬仗,真正成為對黨忠誠、立場堅定、意志堅強、行動堅決的表率。
第三,堅定理想信念,躬身踐行是關鍵,要在深刻理解“紅船精神”的時代價值中鑄牢黨性之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保持黨的先進性,既面臨著新的要求,也面臨著新的考驗。在新的形勢下,繼承和弘揚‘紅船精神’,對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進一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完成黨的執政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古人常講,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強,每個人的理想信念、思想境界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提升,這就需要我們深入挖掘“紅船精神”的時代價值,從中汲取創新的力量、實干的力量、道德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一文中強調,“‘紅船精神’是激勵我們把握發展這一時代主題和黨執政興國第一要務,大膽探索、創新創業的強大思想武器;是鼓舞我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不畏艱險、艱苦奮斗的強大精神支柱;是鞭策我們牢記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本質要求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求真務實、一心為民的強大道德力量”。這就啟示我們:實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傳承“紅船精神”所蘊含的憂患意識。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增強憂患意識、防范風險挑戰。我們要以時代發展要求審視自己、以強烈憂患意識警醒自己、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
完善自己,切實增強許黨許國的擔當精神,保持做好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定力、耐力、活力,做到工作初心不變、工作力度不減、工作成效不降,一件一件事情盯住干、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忠實履行黨章和憲法賦予的職責,協助黨委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刻不停歇地正風肅紀、反腐懲惡,為“建設美麗新 XX、共圓偉大中國夢”提供堅強紀律保障。實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傳承“紅船精神”所蘊含的使命意識。紀檢監察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紀檢監察機關作為黨推進自我革命、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力量,要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決貫徹黨中央和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省委和省紀委監委、市委重大決策部署,始終堅守政治機關職責定位,把監督責任擺進去,把協助黨委推進全面從嚴治黨職責擺進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立場,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履職盡責,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實現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高質量發展,必須傳承“紅船精神”所蘊含的開拓意識。“紅船精神”昭示我們,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新挑戰新機遇、新形勢新任務,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和必勝的信念,沒有不畏艱辛、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和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優良作風,就難以克服工作中的重重困難,難以戰勝工作中的風險挑戰。我們要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氣和智慧,自覺克服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思想觀念,把學習弘揚“紅船精神”與“XXXX”的XX 精神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創造性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偉大的時代需要偉大的精神,新時代需要賦予紅船精神新的內涵,廣大紀檢監察干部要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勇于創新、敢于擔當、樂于奉獻,不忘共產黨人之初心、以老百姓之心為心,要把紅船精神中的首創、奮斗、奉獻精
神貫穿監督執紀問責和監督調查處置的全過程,在重整行裝再出發的新征程上,只爭朝夕、不負韶華,讓廣大干部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加強黨內監督 推動全面從嚴治黨 專題黨課
同志們:
今天我以《加強黨內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為題,給大家共同交流一下加強黨內監督的有關問題。黨內監督作為黨的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程,內涵十分豐富。下面,我主要從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黨內監督的內容和特點、充分把握黨內監督、如何落實黨內監督等四個方面,和大家談一些看法和意見。
一、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 黨內監督,就是黨員之間、黨組織之間、黨組織與黨員之間依據黨章和其他重要的黨內法規相互監察、相互督促的活動。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
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就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作出頂層設計,是規范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黨內監督的基本法規。長期執政條件下,黨要實現肩負的歷史使命,帶領人民堅定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不斷強化自身監督,始終保持赤誠初心和旺盛斗志。關于黨內監督的重要意義,這里就不再多講,下面,我重點講一下黨內監督的發展歷程,使同志們有個清晰的認識,希望大家能夠站在政治和歷史的高度來充分認識黨內監督。
(一)國外黨內監督的發展變化 黨內監督的思想,早在 1847 年 6 月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世界上第一個共產黨組織——共產主義者同盟時就被提出來了。《共產主義者同盟章程》第四十二條規定:“為了盟的利益必須對被暫令離盟者,被開除盟籍者和可疑者加以監視,使他們不能為害。”其中“監視”一詞,就是監督的意思。1864 年,馬克思在為國際工人協會(簡稱第一國際)撰寫的章程和條例中,強調了總委員會具有一個基本功能,即“加以干預時能一致行動”的黨內監督功能。國際工人協會關于“加以干預”的黨內監督思想和功能,與共產主義者同盟所作的“加以監視”規定的精神,是一脈相承的。
到了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的列寧時期,黨內監督成為一項重要的制度設計并得到廣泛、有效貫徹執行。蘇共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要“建立黨的各種機關并領導它們的活動”。1917 年 7 月,蘇共建立了中央檢查委員會。中央檢查委員會在中央委員會領導之下,監督黨的中央機關是否迅速和正確地處理事務,中央書記處是否正常地進行工作等。由于中央檢查委員會還只是隸屬于中央委員會的一個內設機關,不可能有效地對整個黨中央特別是對黨的高層領導實行檢查監督。因此,列寧在1920年9月蘇共九大上決定,“成立一個同中央
委員會平行的監察委員會”,并提出“由黨內最有修養、最有經驗、最大公無私并能夠嚴格執行黨的紀律的同志組成”。1921年3月,蘇共十大專門作出《關于監察委員會的決定》。監察委員會分中央、區域和省三級,分別與本級黨的委員會平行行使職權,并向本級黨的代表大會負責。1922 年3月,蘇共十一大又進一步制定了《監察委員會條例》,強化了監察委員會的獨立性和至高無上的監察職能。
除了黨的監督機關外,在蘇聯國家機構中也設有政府的監督機關。1917年11 月,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后設立的 3 個人民委員部中就有國家監察部。1920年 2 月,國家監察部改組為工農檢查院,并在 1923 年 4 月召開的蘇共十二大上成立了工農檢查院和中央監察委員會的聯合機關。中央監察委員會和工農檢查院兩家合署辦公,開創了一種新的監督模式,可以同時加強對黨政工作及其黨政干部的監督。在列寧執政期間,得益于強有力的權力監督,盡管政治險象環生,蘇聯“經歷了世界上從來沒有過的災難、貧困、犧牲”,但蘇共黨內民主生機勃勃、民主監督與民主決策有力有效,并取得了奪取政權、保住政權、鞏固政權的一系列勝利。
斯大林成為領導人后,蘇共黨的監督委員會的職能逐漸縮小,獨立性也逐漸喪失。蘇共十七大把黨的中央監察委員會歸屬中央委員會領導,這在領導體制上局限了對黨的執行機關本身及其領導人實行有效的監督。同時,為了集權的需要,斯大林對列寧創設的監督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變,逐步建立、發展起一整套權力高度集中的黨內監督運作機制,黨內監督機制中的“集中”功能被極端強化,而監督本義上的“民主”功能則被極端弱化,由此給蘇共乃至其他國家工人階級執政黨造成了災難性的后果。
斯大林之后,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等蘇共領導人深刻感受到蘇共政治運行中的嚴重問題,并進行了一系列改革,但并未把完善黨內監督機制積極有效地向前推進,導致在蘇共黨內和蘇聯社會上貪污腐敗、以權謀私成了普遍現象。1985年3月戈爾巴喬夫上臺后,雖然從形式上恢復了列寧時期的監督體制,但此時蘇共的威信嚴重下降,已無法對國家實施有效的領導,監督體制也已無法發揮任何作用。1991年戈爾巴喬夫建議蘇共自行解散,這一建議被蘇共中央書記處接受,蘇共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蘇聯共產黨 1898 年 3 月成立,1917 年 11 月開始執政,最多時擁有 2000萬名黨員,但卻于1991年12月喪失政權,同時蘇聯解體。這與蘇聯共產黨由早期注重加強黨內監督,到后來黨內監督制度不斷弱化乃至于形同虛設的嬗變,造成干部任用失去監察、領袖專斷司空見慣、個人崇拜蔚然成風、官僚特權階層逐步形成不無關系。慘痛教訓令人警醒。
(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的發展歷史 回顧我們黨的歷史,可以清楚看到,黨內監督是我黨一貫高度重視的政治任務,并與黨的建設一直相伴相隨。1921年,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綱領》共15條,其中關于黨內監督的規定就有2條:“工人、農民、士兵和學生的地方組織中的黨員人數多時,可以派他們到其他地區去工作,但是一定要受地方執行委員會的最嚴格的監督”,“地方委員會的財務、活動和政策,應受中央執行委員會的監督”。1927 年,黨的五大建立了中央監察委員會,這是第一個黨內監督專門機構。1945年,黨的七大黨章專列“黨的監督機關”一章,明確黨員的監督權利,并具體規定了各級監察委員會產生的辦法、任務和職權。延安整風時期,我們黨創立的“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
和“團結—批評—團結”公式,已成為黨內監督的有效方法之一。革命戰爭時期形成的民主集中制、批評和自我批評、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等黨內監督思想和制度,為黨執政后開展黨內監督打下了堅實基礎。
我們黨奪取政權在全國執政后,更加重視黨內監督作用的發揮。1949年11月,建國后的第一個月,黨中央就作出《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了黨的紀律檢查機構和制度。1955 年 3 月,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通過了《關于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監察委員會的決議》,決定將紀律檢查委員會改為監察委員會,加強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執行黨的路線、政策的監督工作,特別是加強對高級干部的監督工作。1956年9月,黨的八大確定了監察委員會“雙重領導體制”。1962 年 9 月,黨的八屆十中全會通過了《關于加強黨的監察機關的決定》。同年,鄧小平同志作出“對領導人最重要的監督來自黨委會本身”的重要論斷,并在1980年更加深刻地提出,“最重要的是要有專門的機構進行鐵面無私的監督檢查”。這“兩個最重要”的論斷,使全黨對黨內監督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黨開始探索在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黨內監督的方式方法。1978 年 12 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選舉產生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為黨內監督工作奠定了重要組織基礎。1982年黨的十二大黨章重新恢復了“黨的紀律檢查機關”的規定,對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的產生辦法、設置、職權、任務等都作出了新的規定。2003 年 12 月,黨中央制定和頒布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制定的第一部黨內監督條例,成為黨內監督制度建設的里程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探索黨長期執政條件
下強化黨內監督的有效途徑。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明確了黨內監督的性質、地位、作用和制度措施,為新時期的黨內監督指明了方向。黨中央注重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中央政治局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每年召開民主生活會進行黨性分析,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加強內部監督。同時,不斷創新黨內監督制度和方式,加強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特別是黨委監督和紀委監督,推進巡視全覆蓋和派駐全覆蓋,修訂頒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等黨內法規制度,試點推進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等,不斷增強黨內監督實效;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為新形勢下加強黨內監督提供了頂層設計,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規范黨內監督提供了基本法規,將黨內監督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因為一貫重視黨內監督,我們黨才能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戰斗力,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對此,大家一定要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以持之以恒的決心和行動強化黨內監督,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推薦訪問: 黨課 心得體會 精神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