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名詞解釋 1.信息:
是客觀事物變化和特征 通過一定物質載體形式的反映.信 息具有的特性包括:客觀性、價值 性、等級性、可分享性、可傳輸性 和可再生性. 2. 價值鏈:是指任何一個企業均 可看作是由一系列相互關聯的行 為構成.這些行為對應于物料從供 成商到消費者的流動過程.即物料 在企業的流動過程.而這一過程就 是物料在企業的各個部門不斷增 加價值的過程. 3. 供應鏈管理:就是把客戶需求 和企業內部的制造活動以及供應 商的制造資源盛合在一起.并對供 應鏈上的所有環節進行有效的管 理。供應鏈管理是一種跨企業的協 作,覆蓋了從原材料到最終產品的 全部過程.這個管理過程中的收益 來自把供應商、制造者和最終客戶 緊密的結合起來.消除或減少了祭 個供應鏈中不必要的活動與成本。
4. 系統:是由若干相互聯系和相 互制約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并形成 具有某種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這 種有機櫻體有三層含義:第一,這 些元素是為了達到某個或某些共 同的目標而結合的:第二.這種結 合要遂循某些規則:第三.這種結 合意味若這些元素之間存在若較 強的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關系. 往往不可輕易地分割為獨立單元 而存在. 5. 管理信息系統:是運用系統理 論和方法.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 訊技術為信息處理手段和傳輸工 具.能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信息服 務的人機系統. 6. 業務流程重組:是指企業亟新 組織并從根本上改變工作流程的 處理方式.從而在企業日常支出、 產品質屈、服務質筮和業務處理速 度上獲得收益. 7. 決策支持系統:是以管理學、 運籌學、控制論和行為科學為基 礎.以計算機和仿真技術為手段, 輔助決策者解決半結構化或非結 構化決策何題的人機交互信息系 統。決策支持系統以提高決策效益 為目標.利決策者起到支持和輔助 作用.決策支持系統不能代替決策 者的決策. 8. 信息戰略:就是作為經營戰略 的一個環節將具有經濟價值的信 息,信息基礎設施和人的因素這三 個信息資源的要素有機地結合在 一起•并加以充分利用的計劃.也 就是說.由以下三點構成的戰略性 的計劃便是信息戰略. 9. 信息主管:是負責制訂企業信 息政策和標準、對于企業的信息源 進行全面規劃和管理的高級管理 人員.CIOlH 副總裁級的管理人員 擔任. 10. 數據冗余:是指數據間的重 夏.也就是說同一數據存儲在不同 的數據文件中的現象.可以說減少 數據冗余和增加數據的獨定性是 大規模信息系統以及企業范摘信 息資源管理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 11. 企業系統規劃方法:是源于 20世紀 60 年代舊 M 公司用于內部系 統開發的一種方法.主要是基于用 信息支持企業運行的思想.它是一 種結構化的方法,幫助企業作出信 息系統的戰略規劃,滿足其近期和 長期的信息需求.其前提是企業有 改善計算機企業信息系統的需要。
“結構化-的含義是指用一組標準 的準則和工具從事某項工作.結構 化系統分析與設計方法是在結構 化程序設計思想基礎上發展起來 的,它的基本含義是指一個系統由 層次化的程序模塊構成.每一個模 塊只有一個入口和出口,每一個模 塊只歸某上級模塊調用.有模塊聯 結的準則和構造模塊的標準.并且 用系統結構圖來表達系統的結構. 盡可能用最優的方式將系統內各 個部分組織起來.而不是若干個程 序的拼凌. 12. 原型法:是一開始就憑借若 系統分析人員對用戶要求的理解. 在強有力的軟件環境支持下.給出 一個實實在在的系統模型(或瞭 型).這個模型大致表達了系統分 析人員當前對用戶要求的了解和 他希望系統實現后的形式.然后系 統分析人員和用戶一道,對這個模 型進行評價•根據評價的結果.再 對模型進行修改.如此反夏?周而 夏始.宜到完全滿意為止. 13. 邏輯設計:信息系統分析也 稱為信息系統的邏輯設計.所謂邏 輯設計是指在邏輯上確定信息系 統的功能.解決信息系統能••做什 么-的何題.即要解決哪些問題• 滿足用戶的哪些需求.或者說從用 戶時信息系統功能需求的角度提 出系統的方案.即邏輯模型,為下 一階段的系統設計提供依據。
14. 模塊:是組成系統的基本單 位.能完成某項動作的一組程序語 句(或描述).它具有輸入和輸出、 邏輯功能、運行環境、內部數據四 種屬性. 15. 耦合:是指一個系統內兩個 模塊之間的相互依賴關系.我們把 模塊棋合作為衡 at 不同模塊間彼 此依藐的緊密程度的指標.耦合程 度越低,模塊間聯系越簡單.接口 越簡單.每個模塊的獨立性越強:
橘合程度越高則模塊間的聯接形 式和接口夏雜程度越高.模塊獨立 性差、模塊的設計、修改和維護夏 雜.模塊間相互影響大.當一個模 塊出錯時容易擴散斐延影響其它 模塊.系統的可靠性差. 16. 聚合:即模塊內部各組成部 分的緊湊性標志.體現整體的統一 性和模塊功能專一性的程度.模塊 內部的聚合程度在一事實上程度 上決定了它和其它模塊之間的橘 合程度. 17. 代碼:是由數字、字母或它 們的組合用來表示處理對象的一 組符號.在信息系統中,作為人和 機器的共同語言.代碼的使用使信 息的檢索、校對、分類、匯總變得 很方便. 18. 計算機黑客:是人們對那些 利用所掌握的技術未授權而進入 一個計算機信息網,以獲取個人利 益、故意拘亂或呂•求刺激為目的的 人的總稱.經驗豐富的網迷們精于 利用他們的PC 機潛入公用電話網 絡.偷聽別人的通話、將口己的通 話話單記在別人的彰單上、或者毀 掉數據.或者干擾電話交換機的正 常工作. 19.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制定 有關的政策、規章制度或采用適當 的缺件手段、軟件程序和技術工 具.保證信息系統不被未經授權進 入并使用、修改、盜竊.造成損害 的各種措施.稱為信息系統的安全 保障。
20. 專家系統:是一個具有大筮 專門知識與經•強的計算機系統.作 為人工智能的一種技術.把某一領 域內的專家們的知識提煉出來?建 成一個知 i只庫•以解決該領域的有 關問題和決策。專家系統通過知識 庫.利用啟發式算法.經驗規則和 推理方法解決座以尋找某些規律 或定量描述的困難問題. 21.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足一 個綜合性的多學科的領域.是在信 息技術.柔性制造技術.自動化技 術和現代管理科學的基礎上,將生 產經營活動中的各個方面.通過新 的生產管理模式.工程技術和計算 機網絡有機地結合起來,成為一個 高度自動化的集成制造系統•目的 在于適應多變的市場要求.使產品 從設計到加工和管理的工作量大 大降低.縮短產品生產周期. 22. 電子商務:是各參與方之間 以電子方式而不是以物理交換或 宜接物理接觸方式完成的業務交 易.這里的電子方式包括電子收據 交換 ( EDI)、電子支付手段、 電子 郵件等,這里的業務交易包括生 產、皆銷、廣告、訂貨、電子支付
和"客戶服務等商務活動. 簡答與論述題 1. 信息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信息是客觀存在的事物.是客觀事 物運動和變化的一種反映。可以認 為.信息是客觀事物的特征通過一 物質載體形式的反映.信息具有以 下基本特征:
( 1)客觀性:
( 2)價值 性:(3)等級性:(4)可分享性:
( 5)
可傳輸性:
( 6)可再生性. 2.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供應鏈管理 的相互關系. 答:信息技術與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是一個互相推動的過程.信息技術 對供應鏈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促 進作用.與供應鏈管理相關的應用 軟件有:
( 1)庫存與訂貨管理的物 料需求計劃軟件:( 2)同時管理物 流和資金流的制造資源計劃軟件:
( 3)全面管理企業的企業資源計 劃軟件.這些軟件使企業管理人員 對企業的控制能力大為增強.信息 的獲取與交流更加迅捷,直接促進 了供應鏈管理的發展. 3. 信息技術對企業發展戰略的作 用. 答:
( 1 )
企業間的協同.企業間可 以利用信息系統成為信息伙伴.M 至可以將他們的信息系統聯結起 來.共享信息資源.(2)使用信息 系統還可以取得全行業的競爭優 勢。
( 3)網絡經濟.(4)企業的業 務流程重組.業務流程重組旨在消 除低效的業務與部門,減少無效勞 動及提高對市場與客戶的反映速 度.使流程的每一步都能獲得價值 增值:業務流程重組強調企業戡體 全局上的最優而不是單個環節或 作業任務的最優. 4. 企業開發管理信息系統應具備 的條件及管理信息系統對企業產 生的作用. 答:開發管理信息系統需要具備以 下幾個條件:
( 1 )
企業主要領導重 視.特別是一把手親口參與和領 導,也稱一把手陳則:( 2)企業具 有開發管理信息系統的需求:( 3)
具有一定的科學管理的基礎:( 4)有一支高水平的信息系統開發的 專業隊伍:(5)必要的資金支持和 資源條件:
( 6)管理信息系統將極 大地提高企業在市場中的生存能 力和競爭力.主要表現為:
( 7)對 市場作出快速反應:
( 8)縮短生產 周期:
( 9)降低產品成本:(10)
及時了解市場信息。
5. 信息系統對企業組織產生何種 影響? 信息系統對企業組織產生的影響 有:( 1 )
信息系統能夠提高企業競 爭優勢:
( 2)信息系統可以改進企 業的工作效率和生產銷害方式:
( 3)信息系統促進企業內部運行 和管理方式的改進:
( 4)信息系統 促進企業產品質敬的提高:
( 5)信 息系統促進企業組織的變革. 6. 試述信息資源管理的體系. 信息資源管理體系由 4 個方面枸 成:
( 1 )組織結構和人的因素①信 息主管 ( CIO)信息主管是負貢制 訂企業信息政策和標準、對于企業 的信息資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管理 的高級管理人員.CIO由副總裁級 的管理人員擔任.②信息化委員會 ③人的因素:以下各項是信息資源 管理中人的因素的核心內容:①認 識 CIO 的在企業中的地位和作用:
©發揮信息化委員會的功能:③更 視人才培養:④提高蜓個企業的信 息利用能力. ( 2)數據資源管理① 數據的標準化:②數據的定義;® 制定代碼體系:④數據的安全保 護。
( 3)信息基礎資源的管理和評 價①網絡系統的管理:②信息系統 的企業模型:③信息系統的評價。
( 4)信息戰略管理①信息戰略② 制定信息戰略的體制. 7. 試述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 觀點. < 1 )
系統觀點:企業信息系統作 為一個系統.具備系統的基本特 性,它可以分解為一組相互關聯的 子系統.這些子系統各口有其獨 E 的功能.有其邊界、輸入和輸出. 但各子系統之間彼此聯系、配合. 共同實現系統的總目標.這反映了 系統的目的性.(2)用戶觀點:
管理信息系統是為管理人員決策服 務的.管理人員就是系統的用戶. 只有用戶使用方便滿意的系統才 稱得上是好的系統,而為一個用戶 所接受、在實際工作中真正服務于 用戶的成功的管理信息系統.離不 開用戶的參與.從蟻初的總體規劃 的制定.到系統分析、系統設計. 以及最后的系統實施的全過程.都 需要用戶與系統開發人員的真誠 合作。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包括用 戶口己.用戶不僅是使用管理信息 系統的主人.也是開發管理信息系 統的主人.只有系統開發人員與用 戶真誠的合作.才是系統成功的關 鍵.(3)
“一把手 -原則:開發管理 信息系統是一個周期長.耗資大. 涉及面廣的一項任務.它需要專業 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和相關的職能 科室的業務管理人員的協同配合. 它的開發影響到管理方式、規章制 度以及職責范國.基礎會涉及管理 機構的變化。這種影響面大的開發 工作.沒有最高層領導.特別是企 業一把手的參與和具體領導.協調 各部門的需求與步調.開發工作不 可能順利進行.系統開發的成敗在 一定程度上決定于領導層的參與 與支持.也稱為“一把手 ”原則.(4)
重視企業信息系統的戰略規劃:作 為一項克雜的系統工程.企業信息 系統的戰略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嚴 格區分企業信息系統開發工作的 階段性.每個階段必須規定坍確的 任務•提供響應的文檔資料.作為 下一個階段的依據,這些原則都是 企業信息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所枳 累的工作經臉和教訓.如不嚴格按 階段進行開發.將會給工作帶來極 大的混亂.以致返工或某些工作推 倒從來.系統分析未完成之前.就 匆忙地選機型.確定硬件配置.或 系統設計未完成之前.應開始編寫 程序.這部足開發企業信息系統經 常出現的情況.這樣做.很可能造 成浪費與返工。
8. 企業系統規劃方法的原則和基 本研究步驟. BSF 法的基本原則是:
( 1)企業信 息系統必須支持企業的故略目標. ( 2)企業信息系統的總體規劃應 當表達出企業的各個管理層次的 要求。(3)企業信息系統應向整個 企業提供一致的信息. ( 4)企業信 息系統應在組織結構和管理體制 改變時保持工作能力° ( 5)企業信 息系統的總體炭劃應當由系統結 構中的子系統開始實現.BSP 勺研 究步驟是:
( 1)研究的準備工作:
( 2)研究的開始階段:
《 3)
定義 企業過程:( 4)
定義數據類; (
5)
分析當前業務與系統的關系; ( 6)
定義系統的總體結構:
( 7)確定系 統的優先順序. 9. 試述結構化系統分析方法和原 型方法. (參照學習指導書 P32)
10. 如何分析現行系統• 企業信息系統是根據■基于原系 統.高于原系統-的炭則對現行系 統的映射.為了實現這種映射.就 必須對信息系統進行分析.即運用 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對信息系統進 行目標分析.組織機構與功能分 析.環境分析,業務流程分析. 信息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薄弱環 節分析•用戶需求分析等.為建立 管理信息系統的逝輯模型作必要 的準備。
( 1 )
現行系統的目標分析 ( 2)現行系統的組織機構與功能 分析:(3)現行系統的業務流程分 析:( 4)現行系統的用戶需求分折:
( 5)信息系統的薄弱環節的分析.
11. 試述模塊設計的原則. 模塊是組成系統的基本單位.能完 成某項動作的一組程序語句(或描 述),它具有輸入和輸出、邏輯功 能、運行環境、內部數據四種屬性. 輸入來源和輸出去向在一般情況 下都是同一調用者.即模塊從調用 者處獲得輸入.經模塊處理圖產生 的輸出返回給調用者:模塊的逝輯 功能即描述模塊內部知何實現要 求的功健:運行環境指模塊的使用 環境和模塊間的相互關系:內部數 據是指屬于模塊自己的數據. 12. 如何選擇軟硬件? 從信息系統采取的計算機處理方 式出發.什對批處理、聯機輸入實 時姓理、聯機輸入成批處理.還是 采取分布式處理.考慮硬件系統的 主機和外設的兄置.與此同時系統 軟件的配氏——操作系統和數據 障的選擇包括應用軟件的獲得途 徑也要慎重考電。(1 )硬件:硬件 系統由數據準備裝囹、輸入設備、 主機、外存儲器和輸出設備組成。
選型的原則為:實用性好表現為可 擴充性:容易開發容易使用.較強 的通信能力.以及可靠、可用和可 維護性好于開放性好:信譽好的廠 家產品:性能價格比高.硬件的選 擇要克服以下兩種不好的傾向:第 一.先買機器.后作系統分析與設 計,結果造成不是機器為現實系統 服務.而是系統為應付工具的運行 服務:第二,一味的貪大. 求先進. 把技術上的可行性建立在不成熟 的時卷機型上?(2)軟件:系統軟 件是應用程序開發和運行的環境 和基礎.其中操作系統是軟件平臺 的核心.操作系統所具備的功能和 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系統的整 體水平.應用軟件根據來源不同, 分為應用軟件包和曰編程序.前者 是為解決某類應用問題專門設計 的一組通用程序.這類程序經過優 化,編制質量和運行質筮較高.是 用戶使用方使的商品軟件:后者主 要是用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0 行設計的解決本企業業務所需的 軟件. 13. 試述代碼設計和輸入輸出設 計。
進行代碼設計時應遵循的原則有:
第一.要考電的是編碼的標準化. 盡揪按照有關的國際標準、國家標 準、部門或行業的標準進行設計。
第二,要考電容易修改.當某個代 碼在特點、條件或代表的實體關系 改變時.容易進行變更.第三,要 考慮結構簡潔.代碼的長度涉及到 存儲空間占用和信息處理的速度. 而且影響代碼輸入的出錯率.所 以.在滿足當前需要和擴充性要求 的前提下應盡賢結構簡單.長度要 短。代碼設計的一般步驟是:
( 1)
代碼結構設 it :
(2)代碼校較設計:
(3)
使用范圍和使用期限的確立:
(4)
編制代碼表:
( 5)編寫代碼 設計.輸入設計包含下面幾個方 面:
( 1)輸入信息源的設計:
( 2)
收集輸入信息設計:
( 3)輸入媒介 選擇設計:( 4)輸入信息內容設計:
(5)
輸入信息的校驗.輸出信息 是管理信息系統的最終成果.用戶 除了要求輸入方式靈活、筒使外, 最關心的就是輸出結果的格式和 正確性. 14, 簡述系統雄護的任務和系統 評價的內容。
系統維護是為使信息系統適應環 境和各種其它因素的變化.當系統 發生故障或局部不理想時.及時地 進行雄修和改進.保證系統正常工 作和滿足各級人員對系統的需求。
系統維護包括對計算機粳件設備 的維護和軟件系統以及數據進行 維護.硬件維護包括日常維護和故 障修理.軟件維護是系統維護中最 重要的方面。軟件維護就是在軟件 交付使用后,為了改正錯誤.擴充 功能.滿足新的需要.延長軟件壽 命而進行的軟件修改工作.軟件維 護有以下幾種類型:
( 1)糾錯性維 護:( 2)適應性維護:
( 3)完善性維 護:( 4)預防性雄護.系統評價的 內容:1.達到目標性能的測定:
( 1)
企業管理人員對系統效率的評價:
(2)輸出報表質量如何.企業管理 人員足否滿意:
( 3)
操作是否方便:
(4)系統平均無故障時間:
( 5)數據 資源的利用率:
( 6)系統的可擴展 性及可維護性:2.系統安全性和可 毒性:
( 1)系統各個環節上的校驗 措施是否完善:
( 2)安全保密措施 是否健全:
( 3)對各種意外情況有 無預防措施與應急計劃:
( 4)數據 轉儲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效:3. 系統管理的科學性:
( 1)運行記錄 是否完備:
( 2)系統維護是否有嚴 格審批制度:
( 3)主管人員能否及 時了解怡況:
( 4)主管人員是否有 技術手段和組織途徑檢在系統的 各部分.4.系統的經濟效益與社會 效益分析:系統的效益分析足評價 企業管理信息系統的重要方面.一 般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 面來評價. 15. 信息系統的總體安全保障及 應用安全保障. 總體安全保障就像為企業的信息 系統的安全提供了一把保護傘.總 體保障措施實施后可以促進下列 需求的實現:( 1)信息系統硬件安 全和可毒:
( 2)信息系統軟件安全 和可靠:
( 3)數據文件的安全:(4)
信息系統運行操作管理的正確:(5)
信息系統能夠按部就班的得以開 發.應用保障和總體保障結合在一 起共同保證信息系統更加安全和 可靠.應用保障確保具體的系統應 用的安全.按照信息系統運行進 程.即輸入、處理、輸出三個步驟. 應用保障分為輸入保障制、處理保 障和輸出保障三部分。輸入保障確 保向信息系統輸入的數據完整和 準確:處理保障保證處理過程中被 更新的數據和文件的完整和準確:
輸出控制則保證計算機處理后輸 出的結果完整、準確并且分布恰 當.最重要的應用保障措施包括輸 入輸出授權認證、程序化的例行編 輯檢查以及總員控制技術. 16. 提高信息系統中軟件質量的 措施. 信息系統的質匿問題從本質上來 說是信息系統軟件的質敬問題.提 高信息系統中軟件質量的措施有 以下幾個方面:
( 1)好的軟件開發 方法是獲得高質量軟件的首要條 件:
( 2)信息系統軟件質量的度量:
(3)制定軟件程序代碼設計編寫標 準:
( 4)軟件的測試:
( 5)采用軟件 開發工具. 17. 決策支持系統的特征及其與 MIS 的區別. 決策支持系統的主要特征包括:
(1)
DSSfc 要面向高層管理者和決 策者.輔助制定企業戰略規劃.所 解決的決策何題一般屬于半結構 化和非結構化決策? ( 2)
DSS*有 較強的靈活性.通用性和快速響應 能力.能夠為用戶提供靈活方便的 操作環境.以適應具有不同需求和 條件的決策何題. ( 3)DSS 綜合運 用統計學、運籌學、模糊數學、控 制論方法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等.并 組織建立模型庫和知識庫等.決策 時可靈活調用,具有問題識別、模 型構造、方案評價等功能. ( 4)具 有靈活的、方便的人•機交互功能. 用戶可使用接近自然語言的方式 下達指令.領入方便.格式自由. 輸出結果大:ft采用圖表方式. 直觀 形汝.易于非計算機專業人員掌握 和理解。兩者的區別:( 1)從追求 目標上看.MIS 以高效性為其追求 目標.要求高速度、高質量、 低成 本地完成任務:而 DSSW 強調系統 的有效性.而不追求高效率.目標 是提供合理可行的決策方案.所得 到的結果是相對滿意解.(2)解決 的何題性質不同?(3)驅動方式不 同?(4)服務對數不同. ( 5)操作 方式不同. 18. 信息化社會的主要特征. 信息化社會主要有以下特征:
( 1)
信息、知識日益成為社會發展的主
要資源和財富? ( 2)信息技術、信 息產業、信息經濟日益成為科技、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因素. ( 3)
信息勞動者•腦力勞動者的作用和 比重日益增大?(4)社會經濟生活 的分故化、多樣化、小規模化. 1 .信息存儲的載體有(ABC)
A. 書刊 B. 聲像存儲媒體 C. 計算機存儲器 D. 電視 2. 信息的價值是指信息的(C)
A. 使用價值 B .交換價值 C. 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 D. 沒有價值 3. 以下幾個特征中哪個不是系統 的特征?( C)
A .整體性 B •關聯性 C.及時性 D.層次性 4 .管理信息系統有哪些主要功 能? ( ABCD)
A. 數據處理功能 B .預測和決策功能 C. 計劃功能 D .控制功能 5. 從信息系統的作用觀點來看. 下面哪個不是信息系統的主要部 件? ( B)
A. 信息源 B. 系統分析員 C. 信息用戶 D. 信息管理者 6. 信息系統對產品質屈有哪些影 響? ( ABCD)
A. 利用信息產品軟件.簡化 產品的設計與生產過程. B. 有助于建立高標準的質 St 體系. C. 縮短迅行周期. D. 改進設計質量和精度。
7. 下面凡個子系統哪個不是專家 系統的子系統?( D)
A. 知識獲取子系統 B •咨詢解釋于系統 C.推理子系統
D.訂貨子系統 8. 下面幾個選項中哪個不屬于企 業的特殊環境?( A)
A. 技術 B. 產品的用戶 C. 競爭對手 D. 供應商 9. 下面哪些選項是信息處理器中 的內容?( ABD)
A. 硬件 B. 軟件 C. 信息 D. 系統開發人員 10. 常見的數據安全保護對象有 (ABD). A. 數據定義 B. 數據文件 C. 數據的備份 D. 程序 11. 作為信息系統評價指標的有 (ABCD). A. 可毒性 B. 經濟性 C. 正確性 D. 準時性 12. 在信息資源管理的框架中, (ABD 既是數據資源管理的核心. 也為 MIS.DSS 以及基于知識的系統 提供基礎數據。
A. 數據庫 B. 業務 C. 產品 D. 事務處理系統(TPS)
13. 企業信息系統的成功與失敗最 主要的因素是非技術因素•其中關 鍵是 ( B). A. 系統分析員 B. 用戶 C. 程序員 D. 企業領導人 14 .下面哪個層次不屬于企業的管 理層次?( C)
A. 戰略計劃房 B. 管理控制層 C. 部門管理層 D. 操作控制層 15. 確定系統的邏輯優先順序的主 要標準有哪些?( ABCD)
A. 潛在的利益分析 B .對企業的影響 C. 成功的可能性 D. 需求 16. 信息資源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 的主題有(ABC). A. 資源管理的方向和控制 B .建立企業信息資源指導委 員會 C.信息資源的組織機構 D.效益評估 17. 下面哪些楣于開發信息系統的 生命周期?( ABC)
A. 可行性研究與戰略規劃 B •系統分析 C •系統實現與測試 D.系統更換 18 .結構化生命周期法的缺點主要 表現在哪個階段?( A)
A. 需求分析階段 B. 系統分析階段 C. 系統設計 D .系統規劃 19. 信息系統開發方法有哪些? (ABCD)
A. 除型法 B. BSF 法 C. CSF 法 D. CAS 法 20. 企業信息系統的開發工作小組 的開發人員有(ABC). A. 管理人員 B. 程序設計人員 C. 系統分析設計人員 D. 最高層領導 21. 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的四個階段 是(ABCD)。
A. 系統設計 B. 系統評價 C. 系統分析 D .系統實施 22. 企業信息系統硬件的邏輯配置 方案有 ( ABCD). A. 多用戶系統 B. 單機 C. 計算機網絡 D .工作站方案 23. 按照不同的管理對數和管理職 能將企業(系統)劃分為子系統的 數量:名少與(ABC 有關. A. 產品品種的多少 B. 產品塊雜程度 C. 工藝特點 D. 生產設備 24. 隅合足指一個系統內兩個模塊 之間的相互依贛關系.最理想的耦 合形式是(A)。
A 數據羯合 B. 控制羯合 C. 公共隅合 D. 內容精合 25. 繪制系統結構圖時要遵循模塊 設計的原則是(ABC). AJ 氐輜合 B. 高聚合 C. 作用范圍要在控制范困之 中 D. 獨立性 26. 計算機網絡的特點有(ABCD. A 共享性 B. 可眼性 C. 分散性 D .可擴充性 27. 以下幾個選項哪些是代碼的類 型? ( ABCD)
A 序碼 B. 塊碼 C. 分組碼 D. 助記碼 28. 數據座的物理設計的主要內容 是(BCD。
A. 建立邏輛模型 B. 確定存儲結構 C. 確定數據存放位置 D. 確定存儲分配 29. 信息系統維護中最重要的方面 是(B). A. 硬件維護 B. 軟件維護 C. 數據摩維護 D .完普性維護 30. 下面哪個不屆于信息系統的應 用保障措施?( D)
A. 輸入輸出授權認證 B .程序化的例行編輯撿查 C.怠量控制技術 D •總體保障 31. 下面哪個不屬于安全控制措施 的環節?( B)
A. 人 B. 設備 C. 組織 D. 技術 32. 計算機化的信息系統的安全包 括哪幾個方面?( ABC)
A. 數據的安全 B .計算機和網絡的安全 C. 災摩性故障發生后系統的 恢夏 D. 數據庫備份 33. 保證軟件質量的關鍵是(B)
A. 軟件維護 B. 軟件測試 C. 軟件編寫 D. 軟件應用 34. 哪神決策問題最適于用交互式 的計算機軟件系統來解決?( C)
A. 非結構化決策何題 B. 結構化決策何題 (:.¥結構化決策問題 D. 確定性問題 35. 下面哪個是最高級的信息系 統?( B)
A. MIS B. DSS C. EDPS D. TPS(事務處理系統)
36. 專家系統的核心部分是(AD)
A .知識庫子系統 B .知識獲取子系統 C. 咨詢解擇子系統 D. 推理于系統 37 .電子商務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虛 虛擬的全球性貿易環境.它的功能 有(ABCD). A.貿易洽談 B. 廣告宣傳 C. 市場調在 D. 網上交易 38. 下述工作中,哪些屆于企業的 輔助行為?( AB)
A.訓練員工 B. 購買原材料 C. 入站后勤工作 D. 出站后勤工作 39. 企業中信息化委員會的工作通 常由 ( C)負責. A. CEO B. CFO
C. CIO D. COO 40. 從服務對熟的不同方面來看.
DSSfMIS 的區別在于 ( B)。
A. MIS 主要在于處理日常管理 信息.所解決的決策問題是結構化 決策何題:而 DSS 是解決半結構化 和非結構化決策問題. B. MIS 主要在于處理日常管理 信息,主要服務于中、低層管理和 決策人員:而 DSSfc 要是處理半結 構化和非結構化決策問題.主要是 為中、高層人員服務. C. DSS 是以數據驅動的:而MIS 是以模型和用戶更動的 D. DSS 強調高速度解決問題:
MIS 則只要求有效 企業信息管理綜合練習題 一、填空題 1 .信息識另 H 有由決策者識另 U、 統分析員識別及兩種方法結合進 行識別三種方法. 2 •對信息技術的使用分為職能級、 公詞級、個行業級三個不同的戰 略層次. 3 •系統具有如下特征.即怒體性、 關聯件、層次件、劣的件、適應 性. 4. 管理信息系統具有數據處理功 能、計劃功能、控制功能、預測 和決策功能幾項基本功能. 5 •從信息系統的作用觀點來看. 信息系統主要由四個主要部件組 成.即信 R源、信息處理圈件、 信息用戶、信恩管理者。
6 •信息處理器完成數據的采集、 數抿變換、數據,儲等.并將數 據轉變為信息提供給信息用戶. 7•從信息系統對信息的姓理過程 看.信息系統可以看成是由三個基 本的行為部件構成.它們是蚣、 處理、輸出. 8 •信息的基本特性有客觀性、價 值性、等級性、可分孕性、可傳 輸忤、可再牛件。
原則是以系統 1 :
船的觀點指導信 息系統的建設、與用戶密切配合 一把手”原則、一視企業信息系 統的戰略規貝U 19- 一個企業信息系統的戰略規劃 應包括組織的故略目標、政策和約 統計類敖據. 21.企業信息系統的開發方法主要 系統安裝配置、系統運行、系統 24. 根據企業信息系統開發的內在 規律柯特點.將系統開發過程化分 為五個階段.即:訶行性研究及 i 羊細設計、實現與測試、系統運 25. 系統的戰略規劃的主要內容包 括企業目標的確定、解決 H 標的 方式的確足、企業信息系統 H 標 的確定、企業信息系統牝要結構 的確定等。
26. 一般常見的詳細調查方式有重 點詢問方式、個面業務需求分析 的問卷調杏 法、 海入實際的調丁 方式三種. 27. 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若兩種基 本的信息系統應用需求類型.即社 會方面和技術方面. 28 .按管理職權的不同級別把系統 分成戰略管理級、故術管理級、 作業處理級三個層次. 29. 模塊的四種屬性是輸入和輸 出、邏輯功筋、運行環境、內部 娜. 30. 模塊間的聯接形式是影響模塊 IS合的主要因素.兩個模塊間的主 要聯結形式有螂臉、控制耦 僉、 公共會合、內容耦合. 31. MIS 系統平臺模式主要有主機 兩種. 34.信息系統的安全方面最大的隱 36 .信息系統的安全保障可分為總. 體保障、應用保障. 37 .文檔通常分為三類.即系線文 檔、用戶文檔、操作文檔. 38 .總量控制技術可適用于信息處 保數據總 St 的完整和準確. 39 •軟件測試經常采用的是白鹿王 和黑缸兩種模式. 40 . DSS 系統的包含人、螂、模 型等三大要素. 41 . 一般較成熟的 DSS/f 構是由交 偵語吉 系及、 問題處理系統和知 識系統檢成. 42 .專家系統的四個子系統是蛔 獲取*系統、咨詢解釋『系統、 知識庫「系統、推理「系統.9. 信息的處理過程包括姓、佐 輸、加工、在筋、維把、利 IH. 10. 管理信息系統是運用系統理論 和方法.以電了計算機和現代通 迅技玄為信息處理手段和傳輸工 具.能為企業管理決策提供服務的 人機系統. 11. 系統結構包含輸入、輸出、控 制器、撿纓等幾部分. 12. 企業信息系統結構按組成方式 的不同分為概念結構、功能結構、 軟件結構、硬件結構. 13•企業的四種資源是△、財、物、 信恩。
14 •信息資源由信息.基:礎設正、 人的因素、癥息等三要素組成. 15-數據管理包括數據的標準化、 數據的定義、制定代碼體系、數 冬據的安仝保護等幾項內容. 16. 數據咋概念的基本目標是 數據冗余和增加數據的獨":性. 17.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看. 束、計劃和指標的分析:企業信息模式、文件服務器模式、客戶/困 系統的目標、約束以及計劃指標的縫投武. 分析:企業信息系統的功能結構.32.企業信息系統中的數據庫設計 企業信息系統的組織、人員、管理可分為四個階段需求分析、攪會 和運行:以及企業信息系統的效益 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物理 分析和實施計劃等。
結構設計。
20.企業數據的四神類型是存檔類 33.信息系統在企業中的組織機構 數據、審務類數據、計劃類數據、形式大致有分散平行式、集中式 在企業經營活動中管理者所面臨 行維護和評價• 有牛命周期法、京形法。
崽來自系統本作和偶發的裁外# 22. 結構化程序設計理論認為,任故及人為的錯誤.其主要目標是 何一個程序都可以用三種基本邏 防范利用計算機犯罪和防止韭法 輯結構來編制.而這三種 基本站 構的未繹授權的用戶進入計算機系 是順序結構、判斷結構、帑環結統. 構.其特點是每種結構只有一個入 35•信息系統的安全方面紋大隱患 口點和一個 出口點. 有計算機犯罪、黑客、計算機病 23. 信息系統的生命周期由以下五毒?信息系統內部因素產生的安全 部分組成:確貴需求、 系統開"發、 險.電有軟件和 8f 據的質役【訶成. 的決策問題可以分為笙幽皿、 非結構化問題、半:結構化問題.三 種類型. 18.企業信息系統建設的四個基本 戰略規劃、需求分析和概蜃設計、理過程中的任何階段.其作用是確
43 .互聯網給企業與個人帶來的最 大利益就是信息共享. 44 .支持現代社會生存和發雁的三 大能源物質資源、能源、信息資 源。
45 .信息資源者是指負責管理信息 系統開發和運行的人員,并在系統 實施過程中負責信息系統各部分 的組織和協調. 46 .信息處理器完成數據的推、 數據變換、數據〃儲等.并將數 據變為信息提供給信息用戶. 47 .專用的信息系統軟件需要信息 系統開發人員在通用的操作系統 瑟住的基礎上做進一步的開發和 完善.稱為二次開發. 48 .信息系統的硬件結構主要是指 組成信息系統的網絡站構和各單 機硬件 功 能配襯. 49 .企業內部內域局通過防火墻與 企業外部的廣域網進行連接. 50 .也繞企業管理決策過程.物淹 和信息流構成了企業的基本活動。
51 .縮短系統的運行周期同樣可以 提高質敏.因為縮短運行周期意味 若質屆何題會 較早出現。
推薦訪問: 復習資料 電大 企業信息上一篇:中學生中國夢演講
下一篇:補充教材2就業信息檢索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