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錄
一、省級工法申報表
二、工法 文本
三、 企業級 工法批準文件
四、工程應用證明
五、經濟效益證明
六、專業技術情報部門提供的科技查新報告
七、關鍵技術專利證書和科技成果獲獎證明
八、反映實際施工中工法操作要點的照片
一、省級工法申報表
附件
福建省建設工程 省級工法申報表
(2011 年度)
工法名稱: : 孔內深層強夯( DDC )
灰土樁基施工工法
申報單位: :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推薦單位: :
福州市建設 局
申報時間: :
1 2011 年 年 8 8 月 月 0 30 日
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技處制
填寫說明
1、“申報單位”欄:應為工法的主要完成單位。
2、“主要完成單位”欄:完成單位不得超過 2 個,完成單位之間不允許有上下級或控股關系;且填寫內容應與“主要完成單位意見”欄中的簽章一致。
3、“通訊地址”及“聯系人”:指完成單位的地址和聯系人。
4、“主要完成人”欄:最多填寫 5 人。
5、“主要完成單位”、“主要完成人”必須在企業級工法批準文件公布之列。
6、“工法應用工程情況”欄:最少填寫 3 項工程;如填寫工程少于 3 項,應在申報表“工法成熟、可靠性說明”欄內說明,并提供由推薦單位組織專家審定并出具的“工法成熟、可靠性”論證說明書。
7、“工法關鍵技術名稱”欄:未組織審定的工法,組織審定單位和時間可不填寫。
8、工法關鍵技術涉及有關專利的,應在“關鍵技術及保密點”欄注明專利號。
9、“工法形成企業技術標準情況”欄:工法已形成企業技術標準時填寫,內容包含企業技術標準名稱、編號、發布時間等。
10、“升級版工法”指該工法已批準為省級工法,有效期超過 6 年,但其關鍵技術有所創新,仍具有先進性和較高推廣應用價值的工法。
11、表中內容填寫不下的,可另加附頁。
工法名稱 孔內深層強夯(DDC)灰土樁基施工工法 主 要 完 成 單 位 1、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通訊地址 福州市北環中路 148 號 郵編 350013 2、 通訊地址
郵編
聯系人 王耀 電 話 辦公:0591-87739431 手機:13600885328 傳真:
主 要 完 成 人 姓 名 工作單位 職務/職稱 電話 涂閩杰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科員/助工 18759858795 張浩杰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項目經理/工程師 13720877793 李清火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分 公司總工/工程師 13950126242 王
耀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副總工/高工 13600885328 張燕云 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科員/助工 18950399049 工 法 應 用 工 程 情 況 工程名稱 1、蒲城縣醫院綜合住院樓 開竣工時間 2009.8~2011.5 工程所在地區 陜西省蒲城 工程名稱 2、陜西臨潼天榮驪景苑 開竣工時間
2010.3~2011.6 工程所在地區
陜西省臨潼 工程名稱 3、西安湖景佳苑 開竣工時間
2009.12~2011.7 工程所在地區
西安市
工法關鍵技術名稱、組織審定單位和時間 工法關鍵技術:根據“動力固結”的機理與現代科學技術為一體的地基處理技術,先成孔,再向孔內填按比例拌和的灰土,以高動能、超壓強特異重錘在孔內深層領域進行沖砸擠壓,使填料灰土在強力的推動下向孔周和底部擠壓。
工法關鍵技術獲 科技成果獎勵的情況 1、獲得中施協 2010 年度國家級 QC 成果; 2、《DDC 技術在濕陷性黃土基中的應用》論文獲2010 年度中建七局優秀論文、參加福建省土木協會 2010 年年會交流,并發表在《福建建筑》上;
工法形成 企業技術標準情況 已形成企業技術標準 標準名稱:《孔內深層強夯(DDC)灰土樁基施工工法》 標準編號:Q/ZQS554183-2011 發布時間:2011 年 3 月 升級版工法原工法編號、名稱、完成單位及批準文號
工法內容簡述:
孔內深層強夯法(down-hole dynamic compaction,簡稱 DDC),是一種新型深層地基處理方法。該法先成孔至預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層填料強夯,形成高承載力的密實樁體和強力擠密的樁間土,從而形成DDC 樁復合地基。
該工法通過對工藝流程、操作要點等各項施工工作的詳細描述,制定相應的安全、環保措施,嚴格控制施工質量,通過采取控制石灰雜質、灰土含水率、分層填料量以及增加夯垂重量等措施,確保了 DDC 樁基施工質量。
關鍵技術及保密點(有專利權的,請注明專利號):
孔內深層強夯法作為一項新技術,該法施工中先成孔至預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層填料強夯,形成高承載力的密實樁體和強力擠密的樁間土,從而形成 DDC 樁復合地基。
技術水平和技術難度(包括與省、國內外同類技術水平比較):
傳統的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主要采用粉噴樁、管樁等,這些由于使用水泥、石灰、鋼材等材料,需要特殊的攪拌鉆機,施工先對復雜,造價高。運用該法處理后的灰土樁地基,可達到遇水不濕陷、地震不液化、壓縮變形小、承載力高、剛度均勻,消除了深厚黃土地基的濕陷性,大幅度提高了地基承載力,降低地基壓縮性,與傳統的樁基處理方式相比,該法簡化了施工過程,且施工效率高,施工效果好,縮短了工期,節約成本,與國內同類技術水平相比,總體技術水平處于領先位置。
工法成熟、可靠性說明(當工法應用少于 3 項工程時填寫):
工程應用情況及推廣應用前景:
該工藝在我司施工的蒲城縣醫院綜合住院樓、陜西臨潼天榮驪景苑、西安湖景佳苑等多個項目應用,該法施工具有能顯著提高地基承載力、采用建筑垃圾灰土處理地基,減少污染,保護環境等優點,近年來已在我國各地區得到較好的推廣應用。
經濟效益或社會效益(包括節能和環保效益):
傳統的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主要采用粉噴樁、管樁等,這些由于使用水泥、石灰、鋼材等材料,需要特殊的攪拌鉆機,所以造價高,施工工藝復雜;而孔內深層強夯(DDC)灰土樁基可用大量廢料和垃圾作為填料,可節約鋼材、水泥,減少開挖地基和地基處理所用材料的往返運輸,降低了工程造價,大大節約了工程費用。
由于孔內深層強夯(DDC)灰土樁基施工時是由深及淺在孔內填夯,因此減少了振動及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公害也較小,并且該方法可大量消耗廢料和垃圾,變廢為寶,不僅不造成污染,而且還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二、工法 文本
孔內深層強夯 (DDC) 灰土樁基施工工法
完成單位:中建七局第三建筑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涂閩杰
張浩杰
李清火
王耀
張燕云 1 1
前
言
工程實踐中,很多工程建造于軟弱地基上,施工要求地基處理后能達到承載力高、剛度均勻、變形小、費用低、節約材料、污染公害小等要求,孔內深層強夯法作為一項新技術,該法施工具有能顯著提高地基承載力、經濟環保等優點,近年來已在我國各地區得到較好的應用。
孔內深層強夯法(down-hole dynamic compaction,簡稱 DDC),是一種新型深層地基處理方法。該法先成孔至預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層填料強夯,形成高承載力的密實樁體和強力擠密的樁間土,從而形成 DDC 樁復合地基。
陜西省蒲城縣醫院綜合住院樓采用孔內深層強夯法處理樁基,我司為加強該樁基施工質量控制,開展質量管理活動,QC 小組被評為“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稱號,并在灰土樁基施工過程中形成本工法。
2 2
特
點
2.0.1
適用范圍廣。可廣泛的處理“雜填”、“濕陷”、“液化”、“軟弱”、“膨脹”等各類軟弱地基。
2. 0.2 2
用料標準低。使用的灰土填料可就地取材,無需嚴格加工。
2. 0.3 3
地基承載力和變形模量高,地基變形小。該技術具有超壓強、強擠密的效果,地基處理承載力提高的效果顯著,且地基變形小。
2. 0.4 4
經濟環保。采用建筑垃圾灰土處理地基,減少污染,保護環境。
3 3
適用范圍
3. 0.1 1
本工法適用于加固地下水位以上、天然含水量12%~25%、厚度5~15m的新填土、雜填土、濕陷性黃土以及具有酸、堿、鹽腐蝕的地基,具有硬夾層的不均勻地基以及地下人防工事等各種復雜建筑場地的處理。
4 4
工藝原理
孔內深層強夯灰土樁施工,是在強夯技術基礎上發展的地基加固技術,是根據“動力固結”的機理與現代科學技術為一體的地基處理技術。它的施工是先成孔,再向孔內填按比例
拌和的灰土,以高動能、超壓強特異重錘在孔內深層領域進行沖砸擠壓,使填料灰土在強力的推動下向孔周和底部擠壓。其強夯重錘作業是在孔內自下而上完成。夯擊能量可達20000KN﹒m/m2。DDC 技術處理后的灰土樁地基,可達到遇水不濕陷、地震不液化、壓縮變形小、承載力高、剛度均勻,消除了深厚黃土地基的濕陷性,大幅度提高了地基承載力,降低地基壓縮性。
5 5
施工工藝流程及操作要點
1 5.1 施工工藝流程
孔內深層強夯灰土樁施工工藝流程如圖 5.1 所示。
樁孔定位 機械成孔 檢查孔徑、深度等參數是否符合要求 灰土拌合 土料、石灰過篩、計量等是否符合要求 樁孔夯填 夯實質量是夠否符合要求 檢查、復核樁位圖 下道工序 圖 5.1
施工工藝流程圖 否 否 否
2 5.2 操作要點
5.2.1
樁孔定位 樁軸線控制樁及水準點樁設置并編號,且進行復核;樁孔位置放線并釘標樁定位或撒石灰。
5. 2.2
機械成孔 成孔機械應保持垂直穩定,場地承載力不應低于 120kpa,垂直度偏差不應大于孔深的2.5%,成孔中心偏差不應超過樁徑的 1/4。
成孔機械主要采用機械洛陽鏟成孔,施工時一般應采用隔行隔列、間隔跳打的方法四遍成孔、成樁(見圖 5.2.2),以避免后打孔施工時對已打孔的影響。樁間距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常用的孔徑、中心距按表 5.2.2 確定。
3421 圖 5.2.2 成孔、成樁順序 1-第一遍打孔、樁;2-第一遍打孔、樁;3-第一遍打孔、樁;4-第一遍打孔、樁 表 表 5..2.2
常用孔徑、中心距
成孔方法 成孔直徑(mm)
中心距 夯后樁徑(mm)
機械成孔 400~1500 2.0~3.0d 550~2000
注:d——成孔直徑
根據土質情況可在孔底預留一定厚度的原土層,以重錘夯沖至地基處理設計深度,強夯樁底影響深度應為 1~2m。根據設計要求,可在孔底做一人工持力層或擴大頭。
5.2.3
灰土拌和
按照 2:8 或 3:7 灰土比例進行拌和,石灰粒徑 d≤10~20mm,土粒徑 d≤(1/10~1/8)成孔直徑,灰土的有機物含量不應超過 10%. 填料最優含水量應通過試驗確定,也可按當地經驗確定。可根據公式 5.2.3 控制素土的最優含水。
W=w1÷s
(5.2.3)
式中
W—素土含水率(%);
w1—灰土要求含水率(%);
s—灰土中素土所占比例(一般為 0.8 或 0.7)。
采取提前對素土料的含水率檢測措施,可對灰土的含水率進行主動控制,若素土的含水率偏大時,可提前進行晾曬,不影響工期和灰土的質量。若素土的含水率偏小,在灰土拌合機上安裝簡易灑水龍頭在灰土拌和機的出料口安裝簡易的灑水裝置,可開啟灑水龍頭,將水均勻的噴灑在灰土中,以保證灰土含水量的均勻。
5.2.4
樁孔夯填 夯實機平穩就位、對中,夯錘應能自由落入孔底,落距≥3.5m。填料前先對孔底進行 1~2 擊預夯,夯擊次數以孔底發出清脆響聲為止。填料、夯擊交替進行,邊填邊夯,均勻下料,均勻夯擊至基坑底面。填料時應按試驗確定的填料量進行,每次填料后,必須夯夠規定的錘擊數后方能進行下次填料。
夯填施工順序應先外排后里排,同排內應間隔 1~2 孔進行;對大型工程可采取分段施工,以免因振動擠壓造成相鄰孔縮孔成坍孔。應分層回填夯實,每次回填厚度為 250-400mm。回填量可根據公式 5.2.4 確定。
Q=H×S
(5.2.4) 式中
Q—分層填料量(m3);
H—填料堆積厚度(m);
S—樁孔面積(m2)。
電動卷場機或提升式夯實機,夯實時每層夯實不少于 10 錘。施打時,逐層以量斗向孔內下料,逐層夯實,當采用偏心輪夾桿式連續夯實機,則將灰土用鐵鍬隨夯擊不斷下料,每下二鍬夯二擊,均勻地向樁孔下料、夯實。樁頂應高出設計標高不小于 0.5cm,挖土時將高出部分鏟除。
若孔底出現飽和軟弱土層時,可采取加大成孔間距,以防由于振動而造成已打好的樁孔內擠塞;當孔底有地下水流入,可采用井點降水后再回填填料或向樁孔內填入一定數量的干磚渣和石灰,經夯實后再分層填入填料。
5.3 勞動力組織
勞動力組織見表 5.3
表 表 5.3
勞動力組織情況表(單位:工日0 /100 根 )
序號 工序名稱 技工人數 普工人數 1 樁孔定位 2 2 2 機械成孔 10 10 3 灰土拌合 20 30 4 樁孔夯填 20 25 6
材料與設備
6.1
材
料
6.1.1
土料 可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數大于 4 的粉土,不得含有有機雜質或用耕植土;土料應過篩,其顆粒不應大于 15mm。
6.1.2
石灰 應用Ⅲ級以上新鮮的塊灰,使用前 1-2d 消解并過篩,其顆粒不應大于 5mm,不得夾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塊粒及其他雜質,也不得含有過多的水分。
6.2
設
備
主要機具設備詳見表 6.2 主要機具設備表。
表 表 6.2
主要機具設備表
序號 名稱 型號 性能 能耗 數量 用途 1 機械洛陽鏟 80 型 打樁深度:1-20 米 7.5kw 2 成孔 2 提升式夯機 QH400 允許夯錘重量 20t 160kW 2 夯實 3 小型裝載機 YY-20F 額定斗容量 0.8m3 47 kW 2 運料 7
質量控制
1 7.1 工程質量控制標準
DDC 灰土樁質量標準執行中國工程建設標準 CECS197:2006《孔內深層強夯法技術規程》 7.1.1
主控項目 灰土擠密樁的樁數、排列尺寸、孔徑、深度、填料質量及配合比,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或施工規范的規定。
7.1.2
一般項目
1 1
施工前應對土及灰土的質量、樁孔放樣位置等做檢查。一般來說,現場用灰土拌合機拌和 3:7 灰土有利于控制配合比。
2 2
施工中應對樁孔直徑、樁孔深度、夯擊次數、填料的含水量等做檢查。夯填樁時施工時一般控制分層填料量、柱錘夯擊次數、柱錘落距這三個施工參數。通過對填料的反復錘擊使樁徑擴大到設計要求以保證樁間土的擠密系數符合設計要求。三個施工參數之間存在互補關系。施工中可采用計量法進行控制,即分層填料量嚴格按照試樁確定的填料量進行計量控制,施工中應采用固定的器具填料,保證分層填料量小于試樁確定的分層填料量。為保證施工質量,除對分層填料進行計量外還應對每根樁的總填料量進行計量,總填料量可按公式7.1.2 進行計算:
Vx≥Vk×ρd/ρs
(7.1.2)
式中
Vx---滿足設計要求下孔內應填灰土量(虛方量)
Vk---設計要求成樁后的樁體積
ρs—孔內填料在拌和后松散狀態下且含水率在規范允
許偏差范圍內的干密度(現場測定)
ρd—灰土達到設計要求應控制的干密度
由式λc=ρd /ρdmax
可求出ρd 值
式中 λc—設計壓實系數
ρdmax—輕型標準擊實試驗測得灰土的最大干密度 當同一范圍內多根樁的總填料量小于計算量時,應停止施工,查明原因,必要時會同勘察設計單位處理。待原因分析及問題解決后方可繼續施工。
3 3
施工結束后,應檢查成樁的質量及地基承載力。
4 4
DDC 灰土樁地基質量檢驗標準應符合表 7.1.2 的規定。
表 表 7.1.2
質量檢驗標準
項目 序號 檢查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 檢查方法 單位 數值 主控 項目 1 樁長 mm ±500 測樁管長度或垂球測孔深 2 地基承載力 設計要求 按規范方法 3 樁體及樁間土干密度 設計要求 現場取樣檢查 4 樁徑 mm -20 用鋼尺量 一般 項目 1 土料有機質含量 % <5 試驗室焙燒法 2 石灰粒徑 mm <5 篩分法 3 樁位偏差 滿堂布樁≤0.4d 條基布樁≤0.25d 用鋼尺量 4 垂直度 % <1.5 用經緯儀測樁管
5 樁徑 mm -20 用鋼尺量 注:樁徑允許偏差是指個別斷面。
7.1.3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控制,見表 7.1.3 表 表 7.1.3
特殊工藝關鍵控制點控制
序號 關鍵控制點 控
制
措
施 1 施工順序 分段施工 2 灰土拌制 土料、石灰過篩、計量,拌制均勻 3 樁孔夯填 石灰樁應打一孔填一孔,若土質較差,夯填速度較慢,宜采用間隔打法,以免因振動、擠壓,造成相鄰樁孔出現頸縮或坍孔 4 管理 施工中應加強管理,進行認真的技術交底和檢查;樁孔要防止漏鉆或漏填;灰土要計量拌勻;干濕要適度,厚度和落錘高度、錘擊數要按規定,以免樁出現漏填灰、夾層、松散等情況,造成嚴重質量事故 8
安全措施
8 8. . 0.1 1
工人進入工地后應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和職業健康安全教育。各工種結合培訓進行安全操作規程教育后方能上崗,樁機機長等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新工人應進行上崗教育。
8 8. . 0.2 2
樁機等機械及設備組裝和使用前應根據《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檢查各部件工作是否正常,確認運轉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
8 8. .
0.3 3
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必須按照施工方案布置完成并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裝技術規范》(JGJ46-2005)檢查合格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8. 0.4
振動或錘擊沉樁機安放平穩,經常檢查設備情況。
9
環保措施
9.0.1
成立對應的施工環境衛生管理機構,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遵守國家和地方政府下發的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和規章,加強對施工燃油、工程材料、設備、廢水、生產生活垃圾、棄渣的控制和治理,遵守有防火及廢棄物處理的規章制度。
9.0.2
將施工場地和作業限制在工程建設允許的范圍內,合理布置、規范圍擋,做到標牌清楚、齊全,各種標識醒目,施工場地整潔文明。
9.0.3
優先選用先進的環保機械。采取措施降低施工噪音到允許值以下,同時盡可能避免夜間施工。
9.0.4
對施工場地道路進行硬化,并在晴天經常對施工通行道路進行灑水,防止塵
土飛揚,污染周圍環境。
10
效益分析
10.0.1
社會效益 由于孔內深層強夯(DDC)灰土樁基施工時是由深及淺在孔內填夯,因此減少了振動及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施工公害也較小,并且該方法可大量消耗廢料和垃圾,變廢為寶,不僅不造成污染,而且還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
10.0.2
經濟效益 傳統的處理軟土地基的方法主要采用粉噴樁、管樁等,這些由于使用水泥、石灰、鋼材等材料,需要特殊的攪拌鉆機,所以造價高,施工工藝復雜;而孔內深層強夯(DDC)灰土樁基可用大量廢料和垃圾作為填料,可節約鋼材、水泥,減少開挖地基和地基處理所用材料的往返運輸,降低了工程造價,大大節約了工程費用。
11
應用實例
本工法成功地應用于陜西省蒲城縣醫院綜合住院樓、陜西臨潼天榮驪景苑、西安湖景佳苑等工程,工程質量滿足規范和合同要求。現以陜西省蒲城縣醫院綜合住院樓工程為實例。
11.0.1
工程概況 蒲城縣醫院綜合住院樓位于陜西省蒲城縣延安街西段,總建筑面積 2.5 萬 m2 ,地上 16層,地下1層,總建筑高度63 米。主體采用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筏板基礎,基礎埋深-7.00m。場地為Ⅳ類自重濕陷性黃土,厚度達 30m,采用 DDC 法灰土樁復合地基,樁距 900mm,成孔直徑 400mm,夯后樁徑 550mm,總計 4345 根。
11.0.2
施工情況 該工程樁基在施工過程中按照本工法施工,按照各工藝流程、操作要點做好各項施工工作,制定相應的安全、環保措施,嚴格控制施工質量,通過采取控制石灰雜質、灰土含水率、分層填料量以及增加夯垂重量等措施,有效地確保了 DDC 樁基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我們對樁基進行抽樣檢測,共檢測 28 跟樁,280 個取樣點,經檢測夯后樁徑均達到 580mm,樁體的平均壓實系數為:0.98,滿足工程要求。
11.0.3
工程評價 在 DDC 灰土擠密樁施工完成后,進行靜載荷試驗,試驗結果顯示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不小于 250kpa,符合設計要求;同時進行濕陷性地基處理效果檢測,檢測結果顯示樁間土濕陷性系數值均小于 0.015, DDC 灰土樁復合地基滿足設計要求。綜合以上兩種檢測結
果,DDC 灰土樁復合地基滿足設計要求。DDC 灰土樁工程優良的施工質量為確保整個工程的創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實現甲、乙雙方合同目標提供了有力的保證。目前,該工程已順利通過各方竣工驗收,投入使用。
三、 企業級 工法批準文件
四、工程應用證明
五、經濟效益證明
六、專業技術情報部門提供的科技查新報告
七 、關鍵技術專利證書和科技成果獲獎證明
八 、反映實際施工中工法操作要點的照片
DDC 法樁基施工全景
圖 圖 1
專人指揮樁機移位和對中
圖 圖 2
機械洛陽鏟成孔
圖 圖 3
灰土拌合
圖 圖 4
標準翻斗車填料
圖 圖 5
成樁移位
圖 圖 6
沉淀法檢查石灰雜質
圖 圖 7
含水率檢測
圖 圖 8
樁體檢測
圖 圖 9
成 樁 檢查
圖 圖 10
推薦訪問: 樁基 灰土 申報材料上一篇:陜西考察心得
下一篇:遠足感想50字【五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