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疫情當下感人事跡

| 瀏覽次數:

疫情下的微光也能點亮整個世界,黑夜過后總會見到最美的太陽,奮戰在戰役一線的你們,就是最耀眼的曙光,向廣西所有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的英雄們,致敬!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疫情當下的感人事跡,歡迎大家閱讀精選!

疫情當下的感人事跡1

海墾“90后”酒店員工方蕓睿:

“等客人入住后才敢給媽媽打電話”

“您好,房內缺洗漱用品?好的,我馬上給您送去。”1月30日,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保城鎮海南農墾中南溫泉公寓酒店內,該酒店客房部副經理方蕓睿在接到服務要求,馬上送到指定地點。

方蕓睿服務的這批客人有些特別——他們都處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學觀察期。

“每送一趟物品就得洗手、消毒一次,數不清這幾天消毒多少次了。”在方蕓睿記憶里,一天洗手、消毒二三十次都是常事,她的手總是皺巴巴的,身上濃烈消毒水味消散不去。“但能為防疫工作出一份力,我們都感到很自豪。”

26日中午,接到有關部門通知,海南農墾中南溫泉公寓酒店被設置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集中觀察區。該酒店總經理李永青組織員工第一時間接下“軍令狀”,轉移酒店80余名原住客,開展清掃消毒工作,并配置相應防疫物資。

“當天酒店已經住了80多人,我們挨個和住客解釋請求諒解,并幫助他們轉移住所。”方蕓睿回憶,當天酒店還開展了防疫培訓,氣氛有點緊張。令人感動的是,沒有一個員工退縮,所有人放棄假期,全身心投入緊張忙碌的工作中。

27日一大早6時許,方蕓睿和客房部的5名員工便起床洗漱,對所有客房進行消毒。下午5時許,這批特別的客人終于陸續入住酒店。

“媽,酒店被設置為觀察區,我今年春節不回家了,你們要照顧好自己。”直到27日下午6時許,接待工作告一段落,方蕓睿才拿出手機撥通了母親的電話。聽到電話那頭擔憂的“責罵”,她不由紅了眼眶。“你們放心,我一定照顧好自己。”

“只有等客人入住后我才敢給媽媽打電話。”方蕓睿說,一是因為接待工作時間緊、任務重,她不愿意因個人私事耽誤時間,另外是擔心家人太過擔憂而反對她在酒店駐守。只有說起家人時,這個1996年的姑娘才不那么沉著冷靜,表現出一絲孩子氣。

為了服務好特別的客人,客房部的員工們還24小時輪崗執勤,保證他們在觀察期的生活需求。“我們一定會盡職盡責,履行好這份光榮使命。”方蕓睿說。

疫情當下的感人事跡2

暖!定安候鳥線上合唱一首歌 用歌聲為武漢加油

1月30日,一首《武漢加油》在旅居定安的“候鳥”口中傳唱開來。10位來自定安縣夕陽紅合唱團的老年文藝工作者深情演唱,給千里之外的武漢加油打氣。

定安縣塔嶺旅工業園區居著2萬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候鳥”老人。為此,定安縣成立了夕陽紅老年服務中心。旅居定安的“候鳥”段大成,是定安夕陽紅服務中心的骨干成員之一。

湖北武漢突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幾天前,段大成收到了好友寫的一首歌詞,他讀了之后,內心激動澎湃,連夜為這首詞譜了曲。

“這是為武漢加油,這也是為咱們中國人加油,我們能否一起傳唱?”段大成把自己的想法放在了中心“候鳥”骨干群里。

“我們這也是和疫情做戰斗!”“我們要為武漢加油!”段大成的倡議一經發出,立即就有幾十名“候鳥”報名要求參加演唱。

不過,問題來了。按照定安縣政府要求,所有群眾今年春節期間,都要在家“自我保護”,大家怎么能出去呢?微信群里議論紛紛。

“我們來快閃?”

“那不行,快閃也要出門聚集,我們老人不能違背政府要求。”

“但是我們不能隔岸觀火,還是要想辦法為武漢加油!”

這時候,有人提出,何不在線上完成合唱?這個主意被大家一致叫好!

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大家決定在已報名的30人中篩選出10人,實行手機語音教唱的方式,各自在家學唱。唱歌、配樂全部都在各自家中獨立完成,然后再由專人用手機軟件將聲音合成齊唱。幾番“折騰”下來,一首“不見面也能完成的合唱”——《武漢加油》出爐了。

“長江漢江在這里會晤,白云黃鶴在這里起舞。一種威脅人類的病毒,突然讓你充滿了恐怖……”“啊,武漢,全國人民為你加油祝福”

當不同的聲音經過剪輯,傳承了一首歌,那一份溫暖,是定安縣“候鳥”老人們用自己的方式,向身處武漢重災區的同胞們送去的慰藉,是他們向奮戰在防疫前線的所有工作人員獻上的敬意。

疫情當下的感人事跡3

業主發燒,社區和政府人員愛心接力送診就醫

“有武漢業主發燒!”日前,海口市瓊山區云龍鎮政府辦公樓值班人員在晚上9時接到該鎮某小區物業管理公司來電,稱小區一名來自湖北省武漢市的業主發燒,但晚上沒有出行交通工具,請求鎮政府幫助。

“馬上協調巡邏車,趕快送診就醫!”為保證該病人能及時接受專業診斷和治療,避免出現交叉感染,云龍鎮委鎮政府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由云龍鎮委委員、武裝部長歐振強帶隊,組織黨員干部在做好自我防護,同時,協調來一輛空氣流通性較好的城管巡邏車,將病患馮女士就近送往一公里外的云龍鎮衛生院就診。

經初步診斷,不能完全排除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可能性。

針對這一情況,歐振強又與該鎮衛生院醫務人員協調省人民醫院連夜派出專用救護車,將患者送至省人民醫院診斷。經專家診斷,馮女士為普通流感癥狀,建議從醫院返回家中居家隔離。

于是,送診干部又將病人帶回云龍鎮小區,并提供消毒液、防護用具等,熱心為病人的需求“跑腿”。

“當時聽說這名群眾曾有旅居武漢的情況,說實話,心里面還是有點緊張的。”歐振強說,他在將馮女士送醫療救治的同時,也及時將馮女士來瓊的時間、航班號以及去過的地方、住過的酒店、車輛等情況作了詳細的詢問和記錄,并匯報至相關部門。

如今,馮女士情況好轉,體溫正常。“非常感云龍鎮政府干部們,我覺得心里面很溫暖,當時要不是他們及時的幫助,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馮女士說,1月10日,她從武漢飛至海口后出現感冒發燒癥狀,家人都非常緊張,幸虧有社區和政府黨員干部的熱心幫助,才讓自己度過這一難關。

疫情當下的感人事跡4

文昌一村支書每天大喇叭“喊話”10余次

黨員干部帶頭,發動全民抗疫

“各位村民,有個緊急通知,近期一定不要過多接觸外出人員……”近日,文昌市一村干部手持麥克風用海南話“喊話”的視頻在各微信群里轉發,中氣十足的宣講贏得紛紛點贊。

1月29日,海南日報記者走訪獲悉,視頻中的村干部名叫符策奮,是文昌市東路鎮下洋村的黨支部書記,今年54歲。

村委會辦公室離符策奮的家不到100米的距離,每隔大約1個小時,老符就會跑一趟辦公室。“村里有3個高音喇叭,基本覆蓋每家每戶,平時有重要大事通知,都用這大喇叭一喊,都能聽見!”符策奮說。

下洋村下轄5個自然村10個村民小組,共265戶1128人。據摸排統計,今年春節,返鄉大學生和外出務工返鄉的人員共12人。目前所有外出返鄉人員均居家自行隔離觀察,未出現發燒、咳嗽等癥狀的人。

“雖然文昌還沒有確診病例,但防控形勢嚴峻,提前做好預防,容不得半點馬虎。”符策奮說,全村有黨員50人,為做好疫情防控,黨員干部自發組織了護村隊,分片包點負責每家每戶的巡訪和檢測工作。因為村委會廣播站離他家最近,他便義不容辭地擔當廣播員,每天10多次宣讀公告、防疫知識等。

進村的路設了關卡,有村干部黨員輪流值守,不允許外來人員隨意進出。村子里,除了巡查的工作人員,很少碰見村民,許多人家的院門都虛掩著,沒有往年過節的熱鬧喜慶。

“往年過年可不是這樣的!”一村干部說,按傳統,該村每年大年十四都過“公期”,近20年都沒中斷過,但是今年,提前準備的瓊劇、公仔戲等節目已經全部取消,村民自發的排球賽也暫停了,大家沒什么事都待在家里看電視,巡查的村干部定時上門宣傳防疫知識。

“辛苦一點不算什么,健康安全才是大事。”符策奮說,只希望這場疫情防控的戰役早日勝利。

疫情當下的感人事跡5

海口一水吧店主驅車40公里送2000只口罩下鄉

贈給鄉村老人、病患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

圖為海口一水吧店主驅車40公里贈給鄉村老人、病患等免疫力較弱的人群的物資。

“感謝你們為防控疫情所做的大量工作。”1月29日下午3時許,海口市民蘇榮貴女士將一整箱一次性防護口罩、一萬元現金和4箱飲品送到海口市龍華區龍橋鎮政府:“我能捐的物資也不多,只是出一小份力量罷了。”

代表鎮政府收下了這份特別的“禮物”,龍橋鎮鎮委書記劉欣感動不已:“口罩是我們當前工作中最緊缺的東西,感謝您的雪中送炭!我們承諾一定會把防范疫情工作做好做細,不辜負您的期望。”

“我從新聞上看到政府工作人員為防范疫情辛苦地工作,作為一名老百姓,我也想要為疫情防范工作盡一份力。”蘇榮貴說,自己在海口市海甸島經營著一間水吧,“我們在制作飲品的過程中需要戴口罩,因此店里儲備了一點口罩。”

為了送這2000個口罩等物資,蘇榮貴自己驅車從海甸島一路開到了龍橋鎮政府門口。

“我們全鎮的政府工作人員在防范疫情工作中一天大約會消耗500只口罩。”劉欣給記者算了一筆賬:鎮政府工作人員加上8個村的村干部以及鄉村振興工作隊,共有百來號人,口罩需求量非常大。

但盡管如此,劉欣仍表示,蘇女士捐贈的這2000只口罩,將全部發放給老人、病患等免疫力較弱的人,包括敬老院里的87位老人,“目前鎮政府還剩余四千多只口罩,足夠支撐工作人員一陣子的工作,所以這批口罩就先給群眾用”。

“我不會說什么好聽的話。”面對鎮政府工作人員的不斷感謝,蘇榮貴緊扣雙手,有些不知所措:“感謝黨和政府的辛苦工作,相信在我們人民群眾的積極配合下,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仗!”

推薦訪問: 疫情 感人事跡

【疫情當下感人事跡】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