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教案包括教材簡析和學生分析、教學目的、重難點、教學準備、教,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教案1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教案13篇
口語交際課——奇異的自然景觀
教學目標:
1、有意識的發現身邊的自然奇觀、自然美。
2、圍繞主題,抓住景物特點,介紹景物奇特之處,進一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在交流中,培訓學生小組內合作的能力,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輕松愉悅的氛圍。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學了第一單元的幾篇課文,我們隨作者一道感受了大自然的奇異景象。今天我也要和你們一道去體會大自然的美,相信大家已經作好了充分的準備。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山野小河、高山樹林、也讓人留戀往返……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比如:在放學路上、公園里、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外出旅游時,看到過什么奇特的現象?)
二、教學過程
1、展示搜集的自然景觀圖片
問:你從中感受到美麗了嗎?從哪兒感受到的?
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并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指名一生上臺交流。
教師強調:
(1)要有次序有步驟把一個個畫面呈現出來;
(2)用優美生動的語言去描述,讓大家在你的語言中感受景觀之美;
(3)說話要有目標,不能漫無邊際,隨心所欲。
師點評學生上臺交流的情況。
2、為了使更多的同學有交流的機會,設計小組繼續交流這個話題:
要求交流完后推選代表參加全班交流,并進一步明確要求
(1)小組其余成員要做到認真傾聽,做個小記者,可以向介紹者提問、建議也可以補充。
(2)介紹者做到準備充分,隨時答小組成員問。
教師要不斷地巡視指導,并給學生以鼓勵,同時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并進行評價,或肯定贊揚,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提出建議和批評。
3、互動交流
(1)選各組內比較有代表性的同學上臺介紹。比如:景物新穎的,經小組內修改過的;
(2)班里其余同學提出問題或是補充,同時介紹者要能夠回答。
師點評匯報交流情況。
4、評選
評選出口語交際的優勝者,并進行獎勵。
板書設計:
1、抓住事物主要特點;
自然景觀: 2、語言優美生動;
3、要按照順序敘述。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
一、明確交際話題
1.看圖片讀文字。
2.此時,我內心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次口語交際,我們應該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話題。
二、實踐交際活動
1.案例分析
我們村的村民總是把廢舊電池直接扔到村邊的水塘里。上大學的哥哥姐姐們回來,他們就上門宣傳,告訴村民們這樣做會污染生活用水,因為廢舊電池中含有多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化學元素,直接丟棄到水塘里會導致這些元素進入水中,污染水資源。
上述案例存在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發現的環境問題
A.學校一些低年級的學生經常在操場上亂扔果皮紙屑,我們學生會多次抓到他們,他們就是屢教不改。
B.居民區附近的藥廠排放的煙霧非常難聞,時間長了,生活在周邊的人總是得各種奇怪的皮膚病。
同學們討論后得出的解決問題的辦法分別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學發現的環境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給予的建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收集交際建議
1.我們出去購物的時候,盡量不用一次性的塑料袋,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既環保又省錢。
2.汽車排放的廢氣污染空氣,所以人們上下班盡量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聽讀短文《我愛鄉村的傍晚》,完成練習。
1.作者是按照從__________到__________的順序觀察鄉村的傍晚的。
2.近處,作者看到了( )
A.金黃的稻田和絲瓜架。
B.金黃的稻田、絲瓜架和碧綠的西瓜地。
C.絲瓜架和碧綠的西瓜地。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
一、1.略。2.略。
3.我們與環境
二、1.村民們將含有有害化學元素的廢舊電池直接扔到村邊的水塘里,污染了水資源。 大學生哥哥姐姐們積極宣傳,告訴村民們這樣做的危害。
2.示例:A.學生會的同學要加強監管力度,抓到亂扔果皮紙屑的同學要及時通報批評,還要向他們的班主任反映情況。
B.向市領導反映情況,建議毒性很大的工廠改換位置,不要建在居民區附近。
3.示例:夏天離開教室時,總有人忘記關電風扇,浪費了電。
每天派一個同學值日,責任到人,這樣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
三、1.使用布袋
2.公共汽車
四、1.遠 近 2.B
附聽讀短文:我愛鄉村的傍晚
暑假的一天傍晚,我來到鄉村的小山崗,盡情欣賞著鄉村美麗的晚景。
我先眺望遠處。啊,視線盡頭多像一幅畫:柔和的夕陽,絢麗的晚霞,橫臥在天邊的群山,依山而建的一簇簇村落,一家家房頂上升起的裊裊炊煙……
近處,是一片金黃的稻田。一陣風吹來,稻子一起一伏,使我仿佛置身于金黃色的海洋之中。稻田的邊緣是一排排的絲瓜架,瓜蔓上開滿了一朵朵金黃色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邊唱歌,一邊采蜜。絲瓜架旁邊的那塊碧綠的西瓜地里,雖然沒有蜜蜂的歌唱,卻有著豐收的喜悅。瞧,一個個大西瓜像一個個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親的臂彎里,夕陽的余暉輕輕地愛撫著它們,催它們入睡。
鄉村的傍晚多么美啊!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
1.初步了解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學會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重點
學會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難點
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1.關于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周圍存在的環境問題并講述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危害的事例,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學會傾聽
在別人發言的時候,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并在傾聽的過程中判斷發言內容是否和話題有關,有沒有跑題。
3.圍繞話題進行發言
在學生發言前或發言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進行發言。在發言前對學生提出要求:發言的時候要落落大方,吐字清晰,聲音響亮。
1.預習提綱
(1)認真觀察周圍的環境,并搜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
(2)把搜集到的資料整理成小冊子,并和同學交流討論。
(3)針對整理的小冊子進行分析,并把自己分析的結果以及提出的建議分條寫出來。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去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請大家描述一下這些風景,并說一說這些風景給你帶來的感受。
學生暢所欲言。
2.老師也去過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請大家看一看。
課件出示:
黃果樹瀑布 桂林山水 西湖
3.優美的風景給我們帶來了美的感受,讓我們身心愉悅,可是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舉動破壞了這種美。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一組圖。
課件出示:
師:看到這組圖片,大家有什么想法?人類的活動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
生1:看到這組圖片,我感到很痛心,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真嚴重,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惡劣了。
生2:看來,保護環境迫在眉睫,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師:是呀,人類與環境的關系非常密切,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環境里,可是人類有許多行為是在破壞環境。(板書:我們與環境)
設計意圖:
圖片直觀而又生動,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圖片引入話題,可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分小組探究,在小組內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環境污染的材料,和大家分享,并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述。小組討論時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課件出示:
1.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要跑題。
2.發言時聲音要響亮,態度要大方。
3.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4.傾聽了同學的發言后,能用簡潔的語言提煉出觀點。
小組討論后推舉代表在全班交流。
問題預設:學生在發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跑題的現象,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找出問題,并改正過來,教師及時評價效果。
2.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與環境的關系,那么,要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組討論,并分條寫出做法,在全班交流。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預設:①不亂丟垃圾;②綠色出行;③堅決抵制破壞環境的行為等。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既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三、課堂小作業
課件出示:
列出十項簡單易行的保護環境的方法,做成《保護環境十條小建議》,課后與學校、社區工作人員商議,經同意后張貼在學校、社區布告欄內。
教師指導:我們制訂的“小建議”要切合生活實際,要能在生活中真正實行。
小組討論制訂《保護環境十條小建議》,先在全班交流,學生給出評價,然后進行修改。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預設:
1.不亂砍濫伐樹木,不浪費自然資源。
2.盡量節約紙張,不把沒用完的本子隨意扔掉。
3.隨手關緊水龍頭,不浪費一滴水。
4.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5.不隨地亂扔垃圾,特別是廢舊電池及塑料袋。
6.不污染水資源,不把廢水和有毒物質倒入河中,保護水中小生命。
7.隨手關閉電源,盡量節約每一度電。
8.不亂捕濫殺野生動物,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9.愛護花草樹木,多植樹種草。
10.多綠色出行,少乘私家車出行。
設計意圖:
我們不能光注重課堂教學,更要注重學以致用。設計這個環節,可讓學生從思想上更加重視環保,同時也更能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滿足感,還能從思想上教育學生,讓他們產生“保護環境”的迫切感。
四、課堂小結
課前,大家認真搜集了資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大家能踴躍發言,積極分享自己搜集的資料,大膽發表自己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和認識,積極發言獻計。大家的表現都值得肯定。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也要明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本次口語交際是通過學生活動來體現人類活動與環境的密切關系,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在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興趣,提高參與度。
為了吸引學生,在上課一開始,我首先讓學生出示自己的圖片進行描述,緊接著我出示了自己選擇的風景優美的圖片,色彩亮麗的圖片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這為下一步教學的進行奠定了基礎。
二、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
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這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最后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成就感,同時也產生“保護環境”的迫切感。
在本次教學中,我感悟到,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自主解決問題,效果非常好。
推薦訪問: 教案 口語交際 通用下一篇:公安統計工作情況報告(通用5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