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符合文明方向的,人類對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探索的結果總和。知識,也沒有一個統(tǒng)一而明確的界定。但知識的價值判斷標準在于實用性,以能否讓人類創(chuàng)造新物質,得到力量和權力等等為考量。知識的概念是哲學認識論領域最為重要的一個概念, 有一個經典的定,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黨史知識競賽評委點評講話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黨史知識競賽評委點評講話4篇
第1篇: 黨史知識競賽評委點評講話
XX黨史知識競賽總結
XX黨史知識競賽總結怎么寫,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XX黨史知識競賽總結 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系列活動之“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黨史知識競賽于20XX年6月2日在學院大禮堂舉行,全院8個系的參加了此次競賽。 本次活動有學生處、院團委主辦,馬克思主義學社、經管系承辦,在學生處院團委的正確領導下,經管系的大力支持下,以及社團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全院學生的積極參與下,圓滿的完成了此次競賽,現(xiàn)將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本次活動特色鮮明主題突出,緊緊圍繞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等內容展開,通過搶答、選擇、音樂題、視頻題等形式展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主題“學黨史、知黨情、跟黨走”。展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xiàn)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的性質決定了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f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它的唯一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根本宗旨的具體體現(xiàn)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行動指南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黨的組織制度是指對黨的組織原則、組織機構和組織紀律用黨規(guī)黨法的形式固定下來,并要求所有黨的組織和黨員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辦事的組織規(guī)程。 黨的組織制度主要包括:黨的根本組織原則,即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組織原則、黨的代表大會制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黨的選舉制度,黨內議事規(guī)則等。黨支部的組織生活制度主要是指黨員參加所在支部的黨員大會、黨小組會以及支部委員單獨召開的民主生活會。民主集中制作為黨的根本組織原則,是黨的組織制度的核心內容,民主集中制原則執(zhí)行得如何,是關系黨內政治生活是否正常的重大問題,也是關系國家振蕩局勢是否安定的重大問題。以及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即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而努力奮斗,通過此次競賽使全院學生從另一層次上了解了我黨為正確的人生觀價直觀的樹立打下了基礎! 雖然在此次競賽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也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如組織的不到位導致后臺運行混亂,出現(xiàn)了一些不該出現(xiàn)的問題,主持人答案的讀錯等問題使此次活動添加了一些不好的色彩,在以后的活動中應加以注意,改變不良的,創(chuàng)造優(yōu)秀的。 我們要牢記使命,永遠保持謙虛敬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永遠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勇于變革,勇于創(chuàng)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滯,不動搖,不懈怠,沿著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奮勇前進,更加奮發(fā)有為的團結帶領全院師生為創(chuàng)造校園文化和學院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XX黨史知識競賽總結 經過一個星期左右的籌備,黨史校史知識競賽在**山群樓2407成功舉行。從活動的發(fā)起,組織,策劃以及賽后總結工作都井井有條。現(xiàn)對此次比賽進行總結。 一、前期宣傳 在活動開始之前,學習部聯(lián)合各班班長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大規(guī)模宣傳,得到了各班同學的熱烈響應。 各班自行組織了黨史校史知識學習,并選派3人代表班級參加。 二、活動準備 此次活動是信息學院學生會學習部舉辦的一次較大規(guī)模的活動,在賽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 比賽的前期階段,對活動進行了細致的分工。包括申請教室及多媒體,選題出題,PPT制作,主持人準備及多媒體資料準備。部門成員高質量的完成了各項任務,保證了比賽的順利進行。 三、賽場布置 比賽前將桌椅按要求擺放好,調試多媒體,搶答器等設備,為活動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 四、比賽環(huán)節(jié) 比賽由必答題、搶答題、風險題和名校友競猜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在必答題環(huán)節(jié),要求每組輪流回答十個問題,每題5分,題目均為黨史校史的基本常識,選手們的積極發(fā)言以及隊內的補充贏得評委的一致好評。搶答環(huán)節(jié)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而面對風險題,選手們精神抖擻,沉著冷靜地思考問題,謹慎應答。名校友競猜環(huán)節(jié)中,由主持人念題,想到答案的同學可以隨時回答而且答錯不扣分,并且仍有回答的權利。同學們爭相回答,精彩的表現(xiàn)讓觀眾連連叫好。 五、比賽結果 09級電四、電二、電六分獲09級小組一二三名,10級電五、電二、光一分獲10級小組一、二、三名。 六、活動不足 雖然前期做好了準備,但比賽過程中仍出現(xiàn)了一些問題 如:搶答器出現(xiàn)故障,現(xiàn)場觀眾秩序有點混亂。 此次活動雖然存在不足之處,但活動的預期目標已經達成。即本次比賽旨在弘揚革命精神,展現(xiàn)名校風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山東大學建校110周年之際,使在校學生能深入了解黨史與校史。對于本校大學生共青團員及黨員來說,此項活動對其個人思想先進性的提高以及黨內發(fā)展的重要意義毋庸置疑。除此之外,學生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百年山大的儒雅氣韻和名校風采。本次活動通過趣味性知識競答的形式,切實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大家的主觀能動性,從而讓當代大學生銘記自身肩負的光榮而艱巨的歷史使命。XX黨史知識競賽總結 為響應我院團委的號召,迎接建黨90周年,進一步改進、提高我系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引導我系廣大黨團員自覺加強黨團理論知識學習,掀起學習黨史的熱潮,我系精心策劃組織開展黨史知識競賽活動。為做好本次活動,我系團總支高度重視,認真安排部署,了解黨建知識,動員廣大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本次活動。本次活動采用書法競賽和現(xiàn)場知識擂臺賽兩種方式。經過我系全體團總支.學生會成員共同努力,于x月x日開展的書法競賽取得了圓滿成功。 書面競賽活動中各班積極主動參加,活動涉及中國共產黨的發(fā)展史、中國共產黨章程等多方面內容,形式新穎,主題突出,參加本次活動的同學紛紛表示,他們在這次活動中更加堅定了跟黨走的信心,提高了黨性修養(yǎng),決心在同學中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最后老師做了精彩點評,對本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經過了激烈的角逐,最后選拔出了18名優(yōu)秀者組成9個代表隊參加第二部分的現(xiàn)場知識擂臺賽。 通過這次競賽活動,支部所有黨員、預備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將更加自覺地以黨的“xx大”精神指導各項工作,進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確方向,提高工作能力,扎扎實實做好各方面工作。
第2篇: 黨史知識競賽評委點評講話
必答題
(預賽)
1.近代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是什么?
答:中國同盟會
2.1924年黃埔軍校創(chuàng)辦的黨代表是誰?
答:廖仲愷
3. 北洋軍閥建立于哪年,結束于哪年?
北洋軍閥建立于1912年,結束于1918年
4.人民軍隊建設的一條最根本的原則是什么?
答:黨指揮槍
5.“工農武裝割據(jù)”的中心內容是什么?
答:土地革命
6.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fā)展的動力是什么?
答:改革
7.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答: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8.《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修改權屬于?
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
9.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的就是一切要從什么的實際出發(fā)?
答:社會主義初級
10.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標志是什么?
答:陳獨秀在上海創(chuàng)辦《新青年》
11.中國共產黨制定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是在那次會議上?
答:中共三大
12.國民革命,國共合作采取的形式是什么?
答:黨內合作
13.1971年10月25日,第多少屆聯(lián)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共和國的合法席位?
答:26屆
14.中國對外政策的根本原則是什么?
答:獨立自主
15.1919年5月4日,五四愛國運動爆發(fā)的直接導火索是什么?
答: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
16.國民黨一黨專政建立的標志是什么?
答:蔣介石建立南京政府
17.中國共產黨最早建立起來的革命政府是什么?
答: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18.1928年6月,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在哪里舉行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
答:莫斯科
19.南京國民政府形式上完成對全國統(tǒng)一的標志是什么?
答:東北易幟
20.在20實際30年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文學界成立的組織是什么?
答:左翼作家聯(lián)盟
21.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抗日武裝力量的核心是什么?
答:東北抗日聯(lián)軍
22.遵義會議最后改組了中央領導機構,選舉毛澤東任什么?
答:中央政治局常委
23.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黨在敵后根據(jù)地實行的土地政策是什么?
答:地主減租減息
24.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在國統(tǒng)區(qū)公開出版的中共中央機關報是什么?
答:《新華日報》
25.周恩來“千古奇冤,江南一葉;同室操戈,相煎何急?!”的題詞是為什么而題?
答:皖南事變
26.1945年國共重慶談判簽署的協(xié)議是什么?
答:《雙十協(xié)議》
27.解放戰(zhàn)爭時期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名稱是什么?
答:人民民主統(tǒng)一戰(zhàn)線
28.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時,國民黨軍隊首先進攻的解放區(qū)是什么?
答:中原解放區(qū)
29.第一個同新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的國家是?
答:蘇聯(lián)
30.1950年2月,毛澤東訪問蘇聯(lián)期間同蘇聯(lián)簽訂的條約是什么?
答:《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
31.新中國建立初期的“銀元之戰(zhàn)”和“米面之戰(zhàn)”的直接目地是什么?
答案:平抑物價,穩(wěn)定市場
32. 1953年國家開始對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其原則是什么?
答:自愿互利
33. 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在土地改革中對富農的政策是什么?
答:保存富農經濟
34.從法律上規(guī)定我國的社會主義原則和方向的文獻是什么?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35.什么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答:改革開放
36.科學發(fā)展觀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答:保持協(xié)調發(fā)展
37.我們的社會主義原有體制,基本上是什么?
答:我們的社會主義原有體制,基本上是照搬蘇聯(lián)模式
38.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個紅色政權是什么?
答:井岡山根據(jù)地茶陵縣工農兵政府
39.1927年后,中國共產黨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問題上的主要錯誤,表現(xiàn)在什么?
答:對待民族資產階級的問題上
40.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主根據(jù)地實行的政策和措施中,既有利于聯(lián)合地主階級抗日,又能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是什么?
答:實行“雙減”政策
41.整風運動的方針是什么?
答案:懲前毖后,治病救人
42.1943年春,毛澤東提筆為陜甘寧邊區(qū)工農業(yè)生產成績展覽會寫下了什么的題詞?
答: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43.日本發(fā)動渝湘桂戰(zhàn)役的主要目標是什么?
答:打通中國的大陸交通線
44.陳毅等指揮華北解放軍全殲國民黨整編74師的戰(zhàn)役是什么戰(zhàn)役?
答案:孟良崮戰(zhàn)役
45.1948年12也30日,毛澤東在為新華社所寫的新年獻詞中發(fā)出了什么的偉大號召?
答案:將革命進行到底
46.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期限是?
答:1953年—1957年
47.中國共產黨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答:民族區(qū)域自治
48.中國政府第一次公開提出和平解決臺灣問題的方針,是在什么中?
答:全國人大常委會《告臺灣同胞書》
49.1986年,科學家王大珩、王淦昌、陳芳允等上書中共中央,提出發(fā)展高科技的建議,這一建議后來被稱為著名的什么計劃?
答:“863”計劃
50.鄧小平理論開始形成和發(fā)展的標志是什么?
答: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51.中共十七大報告提出:在優(yōu)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好護環(huán)境的基礎上,實現(xiàn)什么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答: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52.2005年12月,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高票通過決議,自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什么,這意味著中國延續(xù)兩千多年的農業(yè)稅已成為歷史?
答:《農業(yè)稅條例》
53.根據(jù)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共中央從2005年1月起,在全黨開展了以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主要內容的什么?
答: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54.我國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核心,也是農村政策的基石是什么?
答:土地家庭承包經營
55.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是什么?
答:密切聯(lián)系群眾
56.結束粉碎“四人幫”反革命集團后黨和國家工作處于徘徊局面的標志是1978年12月召開的什么會議?
答: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57.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國國家的政治生活主題是什么?
答案: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58.1941皖南事變后,郭沫若寫了什么,該文以豐富的史料揭露了明末尖銳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對明末農民戰(zhàn)爭失敗進行了系統(tǒng)總結?
答案:甲申三百年祭
59.民眾是戰(zhàn)爭勝負的決定力量,毛澤東把民眾比作什么,最充分的肯定了民眾的力量在革命戰(zhàn)爭中的作用?
答案:銅墻鐵壁
60.中共共產黨成立前,宣傳馬克思主義影響最大的刊物是什么?
答: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
61.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是什么?第一個提出黨的名稱的人是誰?
答:中共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綱領確定了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第一個提出黨的名稱的人是蔡和森
62.1925年爆發(fā)的震驚中外的什么,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
答:五卅運動
63.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第一槍的是什么?
答:南昌起義
64.國共十年對持時期,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光輝典范是什么?
答:“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的提出
65.標志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的是什么?
答:紅軍三大主力在會寧會師
66.1936年,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訪問陜北,并根據(jù)對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中共領導人和紅軍戰(zhàn)士進行了訪談,撰成什么一書,第一次向外界詳細介紹了中國共產黨和紅軍的事跡,對中國國內和世界產生了重大影響?
答:《西行漫記》
67.通過《抗日救國十大綱領》的會議是什么?
答:洛川會議
68.1939年7月,劉少奇在延安馬列學院作了題為什么的著名演講?
答:《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
69.1940年2月,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一陸軍總司令誰在戰(zhàn)斗中壯烈犧牲?
答:楊靖宇
70.“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松,嘴尖皮厚腹中空”是毛澤東對我們黨內存在的教條主義的比喻,這句話之見于毛澤東的什么一文中?
答:《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
(決賽)
1.1923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了第幾次代表大會,大會的主要議程是什么?
答:1923年,中國共產黨在廣州召開了第3次代表大會,大會的主要議程是討論中國共產黨加入國民黨的問題。
2.1935年日本帝國主義侵入華北,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中共中央發(fā)表八一宣言,號召什么?
答:停止內戰(zhàn),共同抗日。
3.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中科學的預見了抗日戰(zhàn)爭將經過那三個階段?
答:戰(zhàn)略防御、相持、反攻
4.1941年,中共中央接受了誰的建議,實行什么政策,提高了主力部隊的作戰(zhàn)力,增強了政府機關的行政效能。
答:李鼎銘 精兵簡政
5.毛澤東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什么的正確道路?
答案:領導我們黨和人民找到了一條新民主主義的正確道路
6.1950年6月召開的中共七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黨全國人民在建國頭三年的中心任務,就是爭取什么狀況的根本好轉,恢復國民經濟。
答:國家財政經濟
7.標志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基本上實現(xiàn)了什么?
答:全行業(yè)公私合營
8.1957年春,毛澤東發(fā)表了什么的講話,提出必須正確區(qū)分和處理社會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并把它作為國家什么的主題?
答:1957年春,毛澤東發(fā)表了《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講話,提出必須正確區(qū)分和處理社會兩種不同性質的矛盾,并把它作為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
9.“大躍進”運動,是以農業(yè)中的什么和工業(yè)中的什么為主要內容?
答:“大躍進”運動,是以農業(yè)“大躍進”中的嚴重浮夸和工業(yè)“大躍進”中的全民大煉鋼鐵為主要內容
10.為了使國民經濟從嚴重困難中走出來,1961年1月召開的中共中央八屆九中全會確定什么的“八字”方針?
答:中共中央八屆九中全會確定了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
11.標志著當在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完成的是什么文件的通過?
答:《關于建黨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12.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核心內容是正確處理經濟發(fā)展與什么之間的關系?
答: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核心內容是正確處理經濟發(fā)展與人口、資源、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
13.十七大報告的標題是什么?
答:十七大報告的標題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14.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間第41屆世界博覽會在中國上海市舉行。此次世博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什么為主題?
答: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15.在1922年5月全國第一次勞動大會前后,以1922年1月的什么大罷工為起點?1923年2月的什么工人大罷工為終點,掀起了中國工人運動的第一個高潮?
答案:以1922年1月的香港海員工人為起點,1923年2月的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為終點
16.土地革命是國共兩黨之間進行的第一次武裝斗爭,是以什么開始,什么結束的?
答:1927年的八一南昌起義開始,到1936年12月的西安事變結束
17. 中華民族資產階級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仍然有兩面性,表現(xiàn)為那兩面性?
答:剝削的一面和接受改造的一面
18.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屬于民主黨派的是?
答:張瀾和李濟深
18.黨在八大提出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正確區(qū)別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總方針是什么?
答:實事求是、群眾路線
19.1960年,中央提出“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其中“調整”的含義是什么?
答:調整國民經濟各方面的比例關系
20.那篇文章是發(fā)表以及隨之而來的群眾性批判運動,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
答:《評新編歷史劇》
21.1978年5月1日,《光明日報》發(fā)表了題為什么的特約評論文文章,從根本上,理論上否定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揭開了真理標準問題討論的序幕?
答:《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22.新時期以來農村產業(yè)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標志是什么?
答: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異軍突起
23.“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這一概念是江澤民同志在那次講話中第一次提出來的?
答:2002年5月中共中央黨校重要講話中
24.2006年7月1日,什么鐵路全縣建成通車,鐵路全場多少公里,最高點海拔5072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
答:青藏鐵路 1956公里
2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針對黨內出現(xiàn)的什么,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永深入精辟的分析澄清思想混亂的一篇重要文章?
答:是針對黨內出現(xiàn)的盲動主義和悲觀思潮
26.什么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心問題,必須放手發(fā)動農民,堅決依靠農民,建立鞏固的什么?
答:農民問題是無產階級的中心問題,必須放手發(fā)動農民,堅決依靠農民,建立鞏固的工農聯(lián)盟
27.從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全國罷工達180多次,其中最主要的有那兩次?
答:香港海員大罷工和京漢鐵路大罷工
28.中國革命的武裝斗爭實質是什么?
答:無產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革命戰(zhàn)爭
29.幾乎葬送了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的“左”傾機會主義的是什么?
答: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
30.遵義會議改組了中央領導機關,在行軍途中又成立了由誰組成的三人軍事領導小組?答: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
共答題(預賽)
1.辛亥革命后,中華民族面對著兩大歷史任務是什么?
答:一個是要求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一是實現(xiàn)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
2.抗日民主政權的“三三制”原則是指什么?
答:共產黨員、黨外進步分子、中堅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3.國共兩黨實現(xiàn)第二次合作的標志是什么?
答:國民黨公布《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并發(fā)表蔣介石談話
4.抗日戰(zhàn)爭時期,毛澤東在《發(fā)刊詞》中首次指出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zhàn)勝敵人的三個法寶是什么?
答: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陣、黨的建設
5.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侵略總方針是什么?
答:發(fā)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
6.1953年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就其建設任務而言,所體現(xiàn)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變革生產關系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的有機統(tǒng)一
7.中共八大提出的今后我國經濟建設的指導方針是什么?
答: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堅持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
8.1958年“左”傾錯誤的主要標志是什么?
答: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共產風”
9.“文化大革命”結束后,黨內存在的所謂“兩個凡是”指的是什么?
答: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決策,我們都堅決維護,凡是毛主席指示的,我們都始終不渝的遵循
10.1979年,鄧小平在中共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作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四項基本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答: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11.20世紀60年代前期,我國進行了某些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其中的兩相比較主要,這兩項是什么?
答:試辦托拉斯和推廣兩種勞動制度
12. 中共七大把黨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優(yōu)良作風概括為三大作風,這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是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順利貫徹的根本保證,三大優(yōu)良作風指的是?
答: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
13.為了從根本上劃清與舊中國半殖民地的屈辱外交的界限,毛澤東在1949年春夏之交作出的三大外交決策是什么?
答:“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和“另起爐灶”
14.“三大改造”時,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表現(xiàn)為什么?
答:委托加工、計劃訂貨、 統(tǒng)購包銷、經銷代銷
15.“四馬分肥”是指什么?
答:所得稅、企業(yè)公積金、工人福利基金、資本家的利潤(包括股息和紅利)
16.抗洪精神的內容是什么?
答: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怕困難、頑強拼搏、堅忍不拔、敢于勝利
17.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構建新農村建設的要求是什么?(20字方針)
答:生產發(fā)展、生活富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18.“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關系是什么?
答:經濟建設是中心、改革開放是動力、四項基本原則是政治保證
19.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就是要堅持什么?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20.中共十六大提出,我們一定要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進一步解決提高的兩大歷史性課題是什么?
答:一是黨的領導水平和政治水平 而是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21.培養(yǎng)“四有”公民,必須堅持什么?
答: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yōu)秀的作品鼓舞人
22.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強調增強發(fā)展協(xié)調性在什么的基礎上,實現(xiàn)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答:優(yōu)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huán)境
23.“兩個務必”的內容是什么?
答: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燥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24.在井岡山革命斗爭時期,毛澤東和朱德等總結出紅軍作戰(zhàn)的十六字訣是什么?
答: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25.毛澤東指出,革命在全國勝利并解決了土地問題之后,中國還存在的兩種基本的矛盾,國內。國外分別是什么矛盾?
答:國內是工人階級和資產階級,國外是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
26.延安整風運動的的任務是什么?
答: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把故意整頓文風
27.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什么?
答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處
28. “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中優(yōu)秀共產黨員“五帶頭是指什么?
答案:五帶頭是指是指出帶頭學習提高、帶頭爭創(chuàng)佳績、帶頭服務群眾、帶頭遵紀守法和帶頭弘揚正氣
29. 1953年至1956年進行的“三大改造”是指什么?
答案:“三大改造”是指對農業(yè)、手工業(yè)、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30.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內容是什么? 答: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1.中共七大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什么協(xié)調拉動轉變?
答:消費、投資、出口
32.在《論十大關系》中,毛澤東提出了發(fā)展重工業(yè)的兩種辦法是什么?
答:一種是少發(fā)展一些農業(yè)、輕工業(yè);一種是多發(fā)展一些農業(yè)、輕工業(yè)
33.新中國成立后,我黨制定民族政策的原則有哪些?
答: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共同發(fā)展繁榮
34.在實現(xiàn)農業(yè)合作化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采取循環(huán)漸進的步驟,采用的形式是什么?
答:農業(yè)生產互助組、初級農業(yè)合作社、高級農業(yè)合作社
35.1956年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對象是什么?
答:個體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
36.新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的主要外交活動有哪些?
答: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參加萬隆會議
37.1940年1月,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提出建立新民主主義共和國方案,在這方案中,決定國家命運的基本勢力有哪些?
答:無產階級、農民、知識分子、其他小資產階級
38.中國共產黨為鞏固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實行的政策有哪些?
答:“三三制”原則、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建立聯(lián)合整風的主張
39.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實行兩次工作重心轉移的根本著眼點有哪兩點?
答:敵我力量對比和靈活的運用馬克思主義
40.抗日戰(zhàn)爭時期當領導的武裝力量有哪些?
答:八路軍、新四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東江縱隊等
41.毛澤東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對象是哪些?
答:帝國主義、封建主義、買辦資產階級
42.根據(jù)中國國情,從理論上說明中國革命采取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文獻是?
答:《井岡山的斗爭》、《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
43.大革命失敗的教訓是什么?
答:一是必須堅持無產階級的領導;二是必須堅持武裝斗爭;三是必須建立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四是必須把農民作為自己的同盟軍
44.在對各階級認識的基礎上,共產黨人指出:什么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動力?
答: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左翼
45.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是什么?
答: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和新三民主義
46.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經濟綱領是什么?
答:沒收封建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農民所有;沒收官僚資本歸新民主主義國家所有;保護民族工商業(yè)
47.毛澤東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主要方面包括什么?
答: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和革命根據(jù)地為戰(zhàn)略陣地
48.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是什么?
答: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49.中國共產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答:為人民服務、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理論聯(lián)系實際
50.“八七”會議上確定的兩大總方針是什么?
答: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51.社會主義民主是什么?
答:歷史上最廣泛、最高類型的民主、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與資本主義民主根本不同的民主
52.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各地正式代表有12名字,他們分別是誰?
答:李達、李漢俊、董必武、陳潭秋、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張國燾、劉仁靜、陳公博、周佛海。
53.中國共產黨第二次代表大會成立了新的中央領導機構,新成立的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成員是誰?
答:陳獨秀、鄧中夏、張國燾、蔡和森、高君宇
54.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完成的三個歷史性的任務是什么?
答:決定了黨的路線、通過了新的黨章、選舉了新的中央委員會
55.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什么時間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是多少人,候補代表是多少人,代表全國多少萬名黨員?
答: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開,出席大會的正式代表是1026人,候補代表是107人,代表全國1073萬名黨員
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產生的三項具有深遠意義的決策實施是什么?
答:一是抓住機遇,加快發(fā)展的決策和戰(zhàn)略部署;二是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三是確定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
57.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決定把什么一道確立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
答: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
58.什么是統(tǒng)籌兼顧?
答案:統(tǒng)籌兼顧是科學發(fā)展觀的根本要求、所謂統(tǒng)籌兼顧,就是總攬全局、科學籌劃、協(xié)調發(fā)展?、兼顧各方。
59.開展“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創(chuàng)建先進基層黨組織的標準是什么?
答案: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yè)績好、群眾反映好
60. 什么是毛澤東思想?答案: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備選題
1.“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時間是?
答: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2.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什么的競爭?
答:人才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fā)展的動力是什么?
答:改革
4.土地革命時期,王明“左“傾關門主義錯誤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切斗爭,否認聯(lián)合
5.1941年,毛澤東應彭真之請為中央黨校題寫的校訓是什么?
答:實事求是
6.在中國大陸,剝削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什么?
答: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7.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我國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什么?
答: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8.中國土地制度改革在全范圍內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
答:1952年底
9.標志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實現(xiàn)了什么?
答:全行業(yè)公私合營
10.1957年春,毛澤東發(fā)表了什么講話,提出必須正確區(qū)分和處理社會兩類不同的矛盾,并把它作為國家什么的主題?
答:(《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政治生活
11.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通什么之間的矛盾?
答:當前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
12.中共八大提出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正確區(qū)分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總方針是什么?
答:實事求是、群眾路線
13.1966年2月,陳毅、葉劍英和誰等老同志嚴詞批評“文化大革命”,被江青一伙誣之為“二月逆流”,江青一伙更把誰打成所謂的“叛徒、內奸、工賊”。
答:譚震林 劉少奇
1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堅持什么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什么中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從從而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
答:社會主義制度 生產關系
15.我黨繼延安整風運動之后的有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問題的大討論
答:真理標準
16.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經濟不發(fā)達
17.“鄧小平理論”這個科學概念的提出是在哪一屆政治報告中?
答:中共十五大
18.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什么的競爭?
答:人才
1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少需要多少年?
答:100年
20.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通過什么來實現(xiàn)?
答:市場經濟
21.鄧小平首次明確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是在哪一年?
答1982年
22.黨中央做出試辦深圳、汕頭、廈門、珠海特區(qū)的重大決策(1985年把特區(qū)改為經濟特區(qū))是在哪一年?
答1979年
23.《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修改權屬于什么?
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
24.中共十二大首次明確提出的命題是什么?
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5.鄧小平一再指出,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改革的實質是一場革命,是我國什么的改革?
答:第二次
26.中共十七大在總結改革開放近30年歷史進程的寶貴經驗的基礎上,把我們黨在新時期以來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實踐中相繼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整合為一個統(tǒng)一整體,統(tǒng)稱為什么?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27.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鮮明的強調:什么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答:改革開放
28.在2008年12月18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明確闡述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什么,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9.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們黨在長期執(zhí)政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這就是:堅持把什么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答:思想理論
30.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就是一切都要從什么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fā)?
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1.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歷史轉變,GDP總量躍居世界第幾位,進出口貿易上升為世界第幾位,主要工農業(yè)產品總量均提升到世界第幾位?
答: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進出口貿易上升為世界第二位,主要工農業(yè)產品總量均提升到世界第一位。
32.1979-2007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多少,比同期世界經濟平均發(fā)展水平快6.8個百分比?
答:9.8%
33.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總量翻了近多少,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升?
答: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總量翻了近四番
34.2008年,第幾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辦?
答:29屆
35.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敗的事件是?
答案:七一五“分共”事件
36.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是什么?
答案: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37.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什么?
答案: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38.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案: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9.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是什么? 答:密切聯(lián)系群眾。
40. 近幾年中央對“三農”問題非常關注,并采取了很多措施預以解決。請回答:“三農”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是什么?答案:農民問題。
41.“兩個務必”是在何時提出來的?答案: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
42.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區(qū)別的主要標志是什么?
答:革命領導權不同
43.廣州起義的領導人是誰?
答:張?zhí)?/p>
44.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次武裝起義中,先后參加兩次的是誰?
答:葉挺
45.毛澤東的詩詞是記載中國革命偉大歷程的史詩。他的詞“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便向瀟湘(泛指湖南)直進描述的是什么?
答:北伐軍進軍湖南
46.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時,在江西永新縣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吧把支部建在什么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
答:連
47.什么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最壯烈的一戰(zhàn),此戰(zhàn)后,中央紅軍人數(shù)從長征出發(fā)時的8.6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
答:湘江戰(zhàn)役
48.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通同紅幾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至此嗎,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答:二、四
49.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哪里伏擊日軍,取得抗戰(zhàn)以來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
答:平型關
50.1937年10月,國共在南京達成協(xié)議,將留在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除瓊崖紅軍游擊隊外)改變?yōu)閲窀锩婈戃娦戮幍谒能姡烧l擔任軍長?
答:葉挺
(決賽)
1.中共七大指出黨的政治路線是什么?
答:“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我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
2.從20世紀50年代后期開始,由于“左”傾錯誤的影響,我過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主要錯誤有那些?
答:急于求成、盲目求純;片面的強調“一大二公”,越大越公越好;不重視發(fā)展生產力;強調以“階級斗陣為綱 ”
3.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其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答:中國社會最主要的矛盾是: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的矛盾和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其中中華民族與帝國主義是各種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4.“三項紀律”的內容是什么?
答“三項紀律”是指:一是一切行動聽指揮;二是不拿群眾的一針一線;三是一切繳獲要歸公
5.“八大注意”的內容是什么?
答:一是說話要和氣;二是買賣公平;三是借東西要還;四是損壞東西要陪;五是不打人罵人;六是不損壞莊稼;七是不調戲婦女;八是不虐待俘虜
6.中共七大提出的黨的任務是什么?
答:中共七大指出,在抗日戰(zhàn)爭即將勝利的形勢下,黨的任務是:反放手發(fā)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領導人們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統(tǒng)一、富強的新中國。
7.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答: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一言以蔽之,就是將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
8.胡錦濤在全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動員大會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講話中指出,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隨著黨執(zhí)政時間的增加和黨的隊伍的變化,黨的自身建設面臨著許多新課題、新考驗,黨面臨的什么將是長期的、復雜的,管黨治黨的任務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
答:執(zhí)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考驗
9.胡錦濤同志強調,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中,領導干部要什么?
答:一是帶頭學習,深入學習;二是帶頭研究調查;三是帶頭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10.改革開放以前,我們抽象談論社會主義原則的教訓是什么?
答: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照搬蘇聯(lián)的模式;受“左”傾錯誤的影響;長期存在著離開生產力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超越發(fā)展階段
11.從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到1982年中共十二大,是鄧小平理論初步形成時期,這一時期形成了什么的觀點?
答: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觀點;實行改革開放的觀點;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觀點;走中國式的現(xiàn)代化道路的觀點
1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的重要工程和科技成就主要有那些?
答:原子彈爆炸成功、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成功、大慶油田建成
13.在新民主主義時期,人民民主專政解決的階級矛盾是什么?
答:一是人民民主與帝國主義的矛盾;二是人民大眾與封建主義的矛盾;三是人民大眾與官僚資本主義的矛盾
14.在運用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來解決中國革命實踐中的問題方面,我們黨內曾經出現(xiàn)過的主要錯誤傾向是哪兩種?
答案: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
15.過渡時期要解決的社會矛盾主要是哪些?
答: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生產資料私人所有和生產社會化的矛盾;生產無政府狀態(tài)與國家計劃經濟建設間的矛盾
16.中共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什么?
答:中共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實現(xiàn)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xiàn)對農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xiàn)對手工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實現(xiàn)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yè)化
17.新中國成立后,美國對新中國的政策是什么?
答:拒絕承認并阻擾其他國家承認新中國;對新中國實行經濟封鎖、禁運;建立對新中國的軍事包圍圈;派艦隊阻擾人民解放軍解放臺灣
18.1947年6月起,人民解放軍開始全國性反攻,進軍中原地區(qū)的包括哪些隊伍?
答: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晉冀魯豫解放軍;陳賡等率領的晉冀魯豫太岳兵團;陳毅、粟裕率領的華東解放軍
19.抗戰(zhàn)時期,國共雖合作抗戰(zhàn),但是摩擦不斷,造成這種狀況的因素是什么?
答:一是國共實行不同的抗戰(zhàn)路線;二是國共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三是日本侵略方針的變化
20.中國無產階級的“特殊優(yōu)點”在于什么?
答:一是人口雖少,但比較集中;二是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的三重壓迫;三是與農民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
備選題
1.“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時間是?
答:1966年5月到1976年10月
2.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什么的競爭?
答:人才
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fā)展的動力是什么?
答:改革
4.土地革命時期,王明“左“傾關門主義錯誤的特征是什么?
答:一切斗爭,否認聯(lián)合
5.1941年,毛澤東應彭真之請為中央黨校題寫的校訓是什么?
答:實事求是
6.在中國大陸,剝削制度被消滅的標志是什么?
答: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
7.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之后,我國國家政治生活的主題是什么?
答: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
8.中國土地制度改革在全范圍內基本完成是在哪一年?
答:1952年底
9.標志著資本主義工商業(yè)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是實現(xiàn)了什么?
答:全行業(yè)公私合營
10.1957年春,毛澤東發(fā)表了什么講話,提出必須正確區(qū)分和處理社會兩類不同的矛盾,并把它作為國家什么的主題?
答:(《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政治生活
11.中共八大指出,在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國內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對經濟文化迅速發(fā)展的需要通什么之間的矛盾?
答:當前經濟文化的發(fā)展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
12.中共八大提出要正確認識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正確區(qū)分和處理敵我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提出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總方針是什么?
答:實事求是、群眾路線
13.1966年2月,陳毅、葉劍英和誰等老同志嚴詞批評“文化大革命”,被江青一伙誣之為“二月逆流”,江青一伙更把誰打成所謂的“叛徒、內奸、工賊”。
答:譚震林 劉少奇
14.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實行的經濟體制改革,是在堅持什么制度的前提下,改革什么中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從從而有利于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fā)展。
答:社會主義制度 生產關系
15.我黨繼延安整風運動之后的有一次思想解放運動是什么問題的大討論
答:真理標準
16.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經濟不發(fā)達
17.“鄧小平理論”這個科學概念的提出是在哪一屆政治報告中?
答:中共十五大
18.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什么的競爭?
答:人才
1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至少需要多少年?
答:100年
20.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主要通過什么來實現(xiàn)?
答:市場經濟
21.鄧小平首次明確提出“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概念是在哪一年?
答1982年
22.黨中央做出試辦深圳、汕頭、廈門、珠海特區(qū)的重大決策(1985年把特區(qū)改為經濟特區(qū))是在哪一年?
答1979年
23.《香港特別行政區(qū)基本法》的修改權屬于什么?
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委會
24.中共十二大首次明確提出的命題是什么?
答: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25.鄧小平一再指出,改革是革命性的改革,改革的實質是一場革命,是我國什么的改革?
答:第二次
26.中共十七大在總結改革開放近30年歷史進程的寶貴經驗的基礎上,把我們黨在新時期以來建設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chuàng)新實踐中相繼形成的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新理論成果: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整合為一個統(tǒng)一整體,統(tǒng)稱為什么?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27.胡錦濤同志在中共十七大鮮明的強調:什么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選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答:改革開放
28.在2008年12月18日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大會上,胡錦濤同志明確闡述了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什么,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9.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指出:“我們黨在長期執(zhí)政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這就是:堅持把什么建設放在首位,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答:思想理論
30.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根本就是一切都要從什么這個最大的實際出發(fā)?
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1.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持續(xù)快速發(fā)展,我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發(fā)生了根本性的歷史轉變,GDP總量躍居世界第幾位,進出口貿易上升為世界第幾位,主要工農業(yè)產品總量均提升到世界第幾位?
答: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位,進出口貿易上升為世界第二位,主要工農業(yè)產品總量均提升到世界第一位。
32.1979-2007年我國國民經濟年平均增長多少,比同期世界經濟平均發(fā)展水平快6.8個百分比?
答:9.8%
33.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總量翻了近多少,占世界的比重大幅提升?
答: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GDP總量翻了近四番
34.2008年,第幾屆夏季奧運會在北京舉辦?
答:29屆
35.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最后失敗的事件是?
答案:七一五“分共”事件
36.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主題口號是什么?
答案: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
37. 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核心問題是什么?
答案: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
38.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什么?
答案: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39.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是什么? 答:密切聯(lián)系群眾。
40. 近幾年中央對“三農”問題非常關注,并采取了很多措施預以解決。請回答:“三農”問題中最根本的問題是什么?答案:農民問題。
41.“兩個務必”是在何時提出來的?答案:1949年3月,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
42.新民主主義革命和舊民主主義革命區(qū)別的主要標志是什么?
答:革命領導權不同
43.廣州起義的領導人是誰?
答:張?zhí)?/p>
44.1927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三次武裝起義中,先后參加兩次的是誰?
答:葉挺
45.毛澤東的詩詞是記載中國革命偉大歷程的史詩。他的詞“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匡廬一帶不停留,便向瀟湘(泛指湖南)直進描述的是什么?
答:北伐軍進軍湖南
46.1927年,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進軍井岡山時,在江西永新縣進行了著名的“三灣改編“,吧把支部建在什么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領導?
答:連
47.什么是中央紅軍長征途中最壯烈的一戰(zhàn),此戰(zhàn)后,中央紅軍人數(shù)從長征出發(fā)時的8.6萬余人銳減至3萬余人。
答:湘江戰(zhàn)役
48.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通同紅幾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至此嗎,中央紅軍長征勝利結束。
答:二、四
49.1937年9月,八路軍一一五師在哪里伏擊日軍,取得抗戰(zhàn)以來的首次大捷,粉碎了日軍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zhàn)信心?
答:平型關
50.1937年10月,國共在南京達成協(xié)議,將留在南方八省的紅軍和游擊隊(除瓊崖紅軍游擊隊外)改變?yōu)閲窀锩婈戃娦戮幍谒能姡烧l擔任軍長?
答:葉挺
第3篇: 黨史知識競賽評委點評講話
黨史知識競賽
選擇題
???? 1、標志著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的事件是(B)。
???? A、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B、五四運動 C、二七大罷工
???? 2、1921年7月下旬至8月初,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先后在( C)召開。
A、上海、天津 B、北京、上海 C、上海、嘉興
3、以下沒有參加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是(A)
A陳獨秀 B張國燾 C毛澤東 D李達
???????? 4、1923年6月,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會議的中心議題是(A)。
???? A、討論與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問題
???? B、如何進一步推動工人運動的發(fā)展
???? C、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
???? 5、中國工人運動史上持續(xù)時間最長的一次罷工是(C)。
???? A、香港海員罷工 B、廣州沙面工人罷工 C、省港大罷工
???? 6、1925年爆發(fā)的(C),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中國共產黨在這場斗爭中初步積累了領導反帝斗爭的經驗,從而認識到無產階級是反帝斗爭的中堅力量。
???? A、安源路礦大罷工 B、京漢鐵路工人罷工 C、五卅運動
???? 7、1926年至1927年的北伐戰(zhàn)爭沉重打擊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加速了中國革命的歷史進程。有關北伐戰(zhàn)爭說法正確的是(A)。
???? A、國共合作的產物 B、主戰(zhàn)場在四川、湖北
???? C、徹底消滅了封建軍閥
???? 8、1926年7月9日,北伐戰(zhàn)爭在(C)的口號中正式開始。
???? A、“解放全中國” B、“先烈之血,主義之花”
???? C、“打倒列強,除軍閥”
???? 9、1926底至1927年初,國民黨中央和國民政府從廣東北遷,(C)成為全國大革命運動的領導中心和革命運動高潮的中心。
???? A、南京 B、北京 C、武漢
???? 10、大革命失敗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走上了(A)的道路。歷史證明,這是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 A、在農村建立根據(jù)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 B、奪取敵人力量相對弱小的城市和發(fā)動城市暴動相結合
???? C、領導、組織工人運動來推動革命的發(fā)展
???? 11、1927年9月,毛澤東和湖南省委領導湘贛邊界秋收起義,革命隊伍稱為(C)。
???? A、工農紅軍 B、國民革命軍 C、工農革命軍
???? 12、1927年9月至10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部隊進行了(C),從組織上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建立一支無產階級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奠定了基礎。
???? A、井岡山會師 B、南昌起義 C、三灣改編
???? 13、1927年12月,廣州起義爆發(fā),它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繼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后,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又一次英勇反擊,是在城市建立蘇維埃政權的大膽嘗試,在國內外引起很大震動。它的領導者是(A)等。
???? A、張?zhí)住⑷~挺、葉劍英 B、周恩來、葉挺、葉劍英
???? C、朱德、賀龍、陳毅
???? 14、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國共產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A)召開。大會總結了大革命失敗以來的經驗教訓,對有關中國革命的一系列根本問題,作出了基本正確的回答,是一次在特定歷史時期和歷史條件下召開的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
???? A、莫斯科 B、上海 C、北京
???? 15、1928年7月,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開始創(chuàng)建(A)革命根據(jù)地。
???? A、湘鄂贛 B、湘鄂西 C、鄂豫皖
???? 16、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么能夠存在》一文,深入闡述了“工農武裝割據(jù)”思想,論述了中國紅色政權能夠在四周白色恐怖包圍中產生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是(A)。
???? A、中國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 B、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jù)地
???? C、有相當力量的正式紅軍存在
???? 17、1929年12月,中國共產黨紅四軍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解決了如何把一支以農民為主要成分的軍隊建設成為黨領導下的新型人民軍隊的問題。這次會議史稱(B)。
第4篇: 黨史知識競賽評委點評講話
黨史知識競賽參賽記憶題目下一篇:歌頌建黨一百年詩歌朗誦四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