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是2015年12月百花洲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辛夷塢。內容講述的是一個叫做祁善的女孩和一個叫做周瓚的男孩之間的故事。他們生于同一年的同一月,前后只差一天,從幼兒園到高中他們就一直在同一所學校,同一年級以及同一班級,他們是同學口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四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教案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四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教案4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教學案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2.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3.討論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小建議,并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觀山,看海,聽雨,賞花……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這些都讓我們心曠神怡。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環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難發現人類的許多行為正破壞著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校園里豎起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是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樹干,綠葉則是廢舊的暖壺壺殼,這棵兩米高的筷子“樹”“長”得挺茁壯。這株筷子樹的制作者告訴記者:整個樹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達十萬支,這些筷子都是師生們平日在學校的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商業街飯店里“撿”回來的。他同時談及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也僅能制成這樣的筷子6000—8000雙,他們這棵樹雖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費了十萬雙筷子。他們希望能夠警醒大家最終告別一次性筷子。
師:同學們,聽完這則新聞,能否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的想法?
師:我們與環境密不可分。(教師板書:我們與環境)
二、明確要求。
1.讀一讀:理解口語交際內容及要求
讀課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確今天的口語交際內容。
2.自讀完成后小組內組長檢查任務完成情況;明確具體話題,小組長要做好記錄。
小組內進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圍繞哪個話題展開討論。
交流內容:
1.在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2.這些問題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3.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
三、初設情境,共同探討。
1.說一說。
a.情境一:你和同學吃飯時,他隨手拿了幾雙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邊,請你勸勸他。
b.情境二:學校門口的餐館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樣去勸阻他?
師:誰來說一說。
生:有些木筷并不衛生,因為每一雙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經過樹木的砍伐、切斷、沖坯等十幾道工序,而且為了讓筷子看起來潔白干凈,成型的筷子還要經過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雙氧水和硫酸鈉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拋光。
生: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盡量自備筷子,或者重復使用自己用過的一次性筷子。
2.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a.小組內交流。
b.每組請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廠里生產過程排出的廢水直接排到河里;
生:人們亂砍亂伐破壞生態環境;
生:工廠里排出的廢氣污染大氣;
生:人們的生活垃圾。
3.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生:如果堵車時間長,我們可以提醒爸爸媽媽將汽車熄滅。這樣可以減少尾氣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
生:最后離開教室的同學要注意關燈,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開“無人燈”。
師:同學們的做法很好。
四、動手實踐,從我做起。
1.師引入:愛護環境不僅要認識到,更要會動手做。那么,我們能不能把剛才交流的內容進行梳理,選出十項保護環境簡單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呢?
2.學生合作交流評選出“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預設:
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1)看見垃圾,主動撿起扔在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
(2)要珍惜水資源。可以將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來澆灌樹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龍頭擰緊。
(3)如果教室里沒有人在或只有幾個人的話,要把電燈關上。
(4)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燒散煤,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5)隨身攜帶環保袋,多使用筷子。因為一個塑料袋要200年來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學校的路邊及其他地方多設置一些造型各異的垃圾桶,最好是分類垃圾桶。因為我發現垃圾桶可分為“回收”和“不回收”兩種,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節約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節約能源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才能更加整潔。
(7)要多植樹造林,不砍伐樹木。不踐踏草坪。
(8)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
(9)少開車,多騎車。
(10)愛護環境。家中的死雞死鴨可以密封,然后拿到垃圾場,讓清潔工人處理掉。千萬不能丟到河中,因為這樣會污染河水。
五、全班匯報,點評鼓勵。
1.在小組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各小組將意見綜合起來,由代表向全班進行匯報。組內同學做補充。
2.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點等方式靈活運用。
五、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可以結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拉起我們的手,張開我們的口,檢點自己,勸誡他人,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教師板書: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教學反思】
1.在口語交際進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交流之中,對身邊的環境問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能圍繞環境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2.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有少數學生當眾發表自己的見解時,態度還不夠自然大方,老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對這部分學生多加關注。
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教案
口語交際 我們與環境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發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2.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3.討論總結出切實可行的環保小建議,并帶動周圍的人一起落實到行動中。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發現人類的一些破壞環境的做法,同時學會在與他人意見分歧時,正確與人溝通,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
讓學生學會關注生活,能充分意識到環保不是一句空話,每一個人都應從身邊做起,從我做起,做環保衛士。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激趣,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觀山,看海,聽雨,賞花……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這些都讓我們心曠神怡。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這樣美好的環境里。可是,只要大家稍稍留心,就不難發現人類的許多行為正破壞著我們的生活環境。
我看到這樣一則新聞: 校園里豎起一棵奇怪的“大樹”。這棵樹是用廢棄的一次性筷子做樹干,綠葉則是廢舊的暖壺壺殼,這棵兩米高的筷子“樹”“長”得挺茁壯。這株筷子樹的制作者告訴記者:整個樹干使用的一次性筷子就達十萬支,這些筷子都是師生們平日在學校的食堂和校園周邊的商業街飯店里“撿”回來的。他同時談及一株生長了20年的大樹,也僅能制成這樣的筷子6000—8000雙,他們這棵樹雖然只有一米九,但耗費了十萬雙筷子。他們希望能夠警醒大家最終告別一次性筷子。
師:同學們,聽完這則新聞,能否用一兩句話說說你的想法?
師:我們與環境密不可分。(教師板書:我們與環境)
二、明確要求。
1.讀一讀:理解口語交際內容及要求
讀課本中的文字,借助文字,明確今天的口語交際內容。
2.自讀完成后小組內組長檢查任務完成情況;明確具體話題,小組長要做好記錄。
小組內進行交流,你的理解。
3.想一想:圍繞哪個話題展開討論。
交流內容:
1.在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2.這些問題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3.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事。
三、初設情境,共同探討
1.說一說。
a.情境一:你和同學吃飯時,他隨手拿了幾雙一次性木筷,多的就扔在旁邊,請你勸勸他。
b.情境二:學校門口的餐館老板一直未停止使用一次性木筷,你打算怎樣去勸阻他?
師:誰來說一說。
生:有些木筷并不衛生,因為每一雙一次性筷子的制作加工都要經過樹木的砍伐、切斷、沖坯等十幾道工序,而且為了讓筷子看起來潔白干凈,成型的筷子還要經過硫磺熏,熏不白的就用雙氧水和硫酸鈉再次浸泡漂白,然后用滑石粉拋光。
生:讓我們少用一次性筷子,出外就餐時盡量自備筷子,或者重復使用自己用過的一次性筷子。
2.我們身邊存在哪些環境問題?
a.小組內交流。
b.每組請代表在全班交流。
生:工廠里生產過程排出的廢水直接排到河里;
生:人們亂砍亂伐破壞生態環境;
生:工廠里排出的廢氣污染大氣;
生:人們的生活垃圾。
3.為了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生:如果堵車時間長,我們可以提醒爸爸媽媽將汽車熄滅。這樣可以減少尾氣排放,也可以節省燃料。
生:最后離開教室的同學要注意關燈,大家一起努力,做到不開“無人燈”。
師:同學們的做法很好。
四、動手實踐,從我做起。
1.師引入:愛護環境不僅要認識到,更要會動手做。那么,我們能不能把剛才交流的內容進行梳理,選出十項保護環境簡單易行的做法,制作成“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呢?
2.學生合作交流評選出“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預設:
保護環境小建議十條
(1)看見垃圾,主動撿起扔在垃圾桶內,不亂扔垃圾。
(2)要珍惜水資源。可以將淘米水.洗菜水.洗衣服水用來澆灌樹木。洗完手后一定要把水龍頭擰緊。
(3)如果教室里沒有人在或只有幾個人的話,要把電燈關上。
(4)使用無磷洗滌用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不燒散煤,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5)隨身攜帶環保袋,多使用筷子。因為一個塑料袋要200年來解化,少使用一次性碗筷。
(6)在學校的路邊及其他地方多設置一些造型各異的垃圾桶,最好是分類垃圾桶。因為我發現垃圾桶可分為“回收”和“不回收”兩種,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節約能源,另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節約能源的觀念,只有這樣,我們的校園才能更加整潔。
(7)要多植樹造林,不砍伐樹木。不踐踏草坪。
(8)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果皮。
(9)少開車,多騎車。
(10)愛護環境。家中的死雞死鴨可以密封,然后拿到垃圾場,讓清潔工人處理掉。千萬不能丟到河中,因為這樣會污染河水。
五、全班匯報,點評鼓勵
1.在小組發表意見的基礎上,各小組將意見綜合起來,由代表向全班進行匯報。組內同學做補充。
2.學生自我評價、互相評價和教師評點等方式靈活運用。
五、總結全文,延伸拓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小事都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這些一點一滴的小事,會影響我們的生活,甚至可以結束地球的生命。地球是你的,也是我的,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拉起我們的手,張開我們的口,檢點自己,勸誡他人,共同捍衛我們的家園。(教師板書: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教學反思】
1.在口語交際進程中,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交流之中,對身邊的環境問題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并能圍繞環境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2.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因此有少數學生當眾發表自己的見解時,態度還不夠自然大方,老師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對這部分學生多加關注。
口語交際:我們與環境
1.初步了解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的危害,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
2.學會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3.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重點
學會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跑題。
難點
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并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1.關于環境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周圍存在的環境問題并講述環境污染給人們帶來危害的事例,讓學生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2.學會傾聽
在別人發言的時候,引導學生認真傾聽,并在傾聽的過程中判斷發言內容是否和話題有關,有沒有跑題。
3.圍繞話題進行發言
在學生發言前或發言過程中,引導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進行發言。在發言前對學生提出要求:發言的時候要落落大方,吐字清晰,聲音響亮。
1.預習提綱
(1)認真觀察周圍的環境,并搜集有關環境污染的資料。
(2)把搜集到的資料整理成小冊子,并和同學交流討論。
(3)針對整理的小冊子進行分析,并把自己分析的結果以及提出的建議分條寫出來。
2.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
1課時
一、談話導入,引入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去過哪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請大家描述一下這些風景,并說一說這些風景給你帶來的感受。
學生暢所欲言。
2.老師也去過一些風景優美的地方,請大家看一看。
課件出示:
黃果樹瀑布 桂林山水 西湖
3.優美的風景給我們帶來了美的感受,讓我們身心愉悅,可是總有一些不和諧的舉動破壞了這種美。我們來看看下面的一組圖。
課件出示:
師:看到這組圖片,大家有什么想法?人類的活動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
生1:看到這組圖片,我感到很痛心,人類對環境的破壞真嚴重,我們生活的環境越來越惡劣了。
生2:看來,保護環境迫在眉睫,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師:是呀,人類與環境的關系非常密切,每個人都希望生活在美好的環境里,可是人類有許多行為是在破壞環境。(板書:我們與環境)
設計意圖:
圖片直觀而又生動,可以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由圖片引入話題,可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
二、合作探究
1.請同學們分小組探究,在小組內出示自己搜集到的有關環境污染的材料,和大家分享,并用簡潔的語言進行描述。小組討論時請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課件出示:
1.圍繞話題發表看法,不要跑題。
2.發言時聲音要響亮,態度要大方。
3.判斷別人的發言是否與話題有關。
4.傾聽了同學的發言后,能用簡潔的語言提煉出觀點。
小組討論后推舉代表在全班交流。
問題預設:學生在發言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跑題的現象,教師可以讓其他學生找出問題,并改正過來,教師及時評價效果。
2.現在我們明白了我們與環境的關系,那么,要保護環境,我們可以做些什么呢?
小組討論,并分條寫出做法,在全班交流。教師及時進行評價。
預設:①不亂丟垃圾;②綠色出行;③堅決抵制破壞環境的行為等。
設計意圖:
讓學生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既能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又能使學生產生成就感,從而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三、課堂小作業
課件出示:
列出十項簡單易行的保護環境的方法,做成《保護環境十條小建議》,課后與學校、社區工作人員商議,經同意后張貼在學校、社區布告欄內。
教師指導:我們制訂的“小建議”要切合生活實際,要能在生活中真正實行。
小組討論制訂《保護環境十條小建議》,先在全班交流,學生給出評價,然后進行修改。教師進行總結評價。
預設:
1.不亂砍濫伐樹木,不浪費自然資源。
2.盡量節約紙張,不把沒用完的本子隨意扔掉。
3.隨手關緊水龍頭,不浪費一滴水。
4.盡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
5.不隨地亂扔垃圾,特別是廢舊電池及塑料袋。
6.不污染水資源,不把廢水和有毒物質倒入河中,保護水中小生命。
7.隨手關閉電源,盡量節約每一度電。
8.不亂捕濫殺野生動物,與動植物和諧相處。
9.愛護花草樹木,多植樹種草。
10.多綠色出行,少乘私家車出行。
設計意圖:
我們不能光注重課堂教學,更要注重學以致用。設計這個環節,可讓學生從思想上更加重視環保,同時也更能增強學生在學習上的滿足感,還能從思想上教育學生,讓他們產生“保護環境”的迫切感。
四、課堂小結
課前,大家認真搜集了資料,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課上,大家能踴躍發言,積極分享自己搜集的資料,大膽發表自己對環境保護的理解和認識,積極發言獻計。大家的表現都值得肯定。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也要明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本次口語交際是通過學生活動來體現人類活動與環境的密切關系,教育學生要保護環境,樹立環保意識。在教學中,我主要做到了以下幾點:
一、激發興趣,提高參與度。
為了吸引學生,在上課一開始,我首先讓學生出示自己的圖片進行描述,緊接著我出示了自己選擇的風景優美的圖片,色彩亮麗的圖片很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課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這為下一步教學的進行奠定了基礎。
二、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
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是教學的重要目的之一,這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教學中,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共同探究,最后用文字描述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中產生成就感,同時也產生“保護環境”的迫切感。
在本次教學中,我感悟到,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自主解決問題,效果非常好。
2019-2020學年上學期四年級期末檢測卷
班級: 姓名: 滿分:100分 考試時間:60分鐘
題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總分
得分
一、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4分)
打盹(tǔn dǔn) 熒(yíng yín)屏
憧(cōng chōng)憬 訣竅(qiào xiào)
軀(xū qū)干 人聲鼎(dǐng tǐng)沸
琵琶(pá bá) 富麗堂皇(huáng háng)
二、讀拼音,寫詞語。(5分)
1.hú dié( )幼蟲由蛹變化為成蟲的過程是極其艱難的,但同時也是偉大的,它啟迪著人們面對困難要擁有bù qū xiàng shàng( )的精神。
2.秋天來了,果園里一派豐收的景象。你看!pú tao( )穿著紫色的外衣在向你招手,梨子展示著自己黃黃的jī fū( ),石榴漏出紅紅的yá chǐ( )……
三、選字填空。(8分)
消 梢
( )息 樹( ) 眉( ) ( )夏
振 震
共( ) 地( ) ( )興 ( )驚
博 搏
( )斗 脈( ) ( )覽 ( )士
竟 競
( )走 畢( ) 究( ) ( )賽
四、選詞填空。(3分)
堅決 堅定
1.他們( )要去那里,我們也沒辦法。
2.盡管環境如此惡劣,也不會動搖他( )的信念。
請求 懇求
3.小明( )老師幫他解答這個問題。
4.在他的一再( )下,哥哥勉強答應再幫他一次。
顯然 竟然
5.一向準時到校的小虹今天( )遲到了。
6.小明晚餐吃得很少,( )下午又吃零食了。
五、把詞語補充完整,并按要求回答問題。(8分)
橫( )豎( ) ( )隱( )現
隨遇( )( ) 垂( )喪( )
( )( )不平 精( )( )竭
大驚( )( ) 提( )吊( )
1.“( )隱( )現”這個詞所填的字的意思是 。?
2.“橫( )豎( )”這個詞中橫和豎意思相反,這種由意思相反的字構成的詞語還有很多。請照樣子寫三個。
?
六、按要求寫句子。(4分)
1.明天還會有太陽。
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用合適的關聯詞組成一句話)
2.科學家揭開了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
(1)變為“把”字句:
(2)變為“被”字句:
3.五顏六色的紅旗在空中迎風飄動。(修改病句)
4.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個平臺上彈琴。(照樣子,寫一個擬人句)
七、積累運用。(10分)
1.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 ;蓄須明志,堅決不為日本人唱戲的 ;為人間拿取火種的 。?
2.《蟋蟀的住宅》的作者是 ,他的著作有 。?
3.《題西林壁》的作者是 朝詩人 。其中,“ , ”兩句以寫景為主,“ , ”兩句以議論為主。?
八、口語交際廳。(6分)
從下表中篩選有關信息,回答問題。
某市小學四年級學生學習、生活情況調查表
調查
項目
家庭作業情況
睡眠情況
吃早餐
情況
體育鍛
煉情況
百
分
比
2小時
以上
2小時
以下
8小時
以上
8小時
以下
吃早
餐
不吃
早餐
1小時
以上
1小時
以下
84%
16%
27.50%
72.50%
70%
30%
21%
79%
從調查中可以看出,該市小學四年級學生普遍存在著什么問題?
九、課內閱讀。(8分)
蝙蝠和雷達(節選)
科學家經過反復研究,終于揭開了蝙蝠能在夜里飛行的秘密。它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叫作超聲波,人的耳朵是聽不見的,蝙蝠的耳朵卻能聽見。超聲波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科學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給飛機裝上了雷達。雷達通過天線發出無線電波,無線電波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被雷達接收到,顯示在熒光屏上。從雷達的熒光屏上,駕駛員能夠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沒有障礙物,所以飛機飛行就更安全了。
1.從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3分)
仿照—( ) 重復—( )
阻礙—( )
2.蝙蝠在夜里是怎樣飛行的?(3分)
3.科學家從蝙蝠身上得到啟示發明了雷達,你能說說你從自然界中得到的啟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啟示嗎?(2分)
十、課外閱讀。(14分)
月亮的自述
我一直是人們(想往 向往)的仙境,人間流傳著嫦娥奔月、吳剛砍桂等神話故事。于是,我便被蒙上一層又一層(神秘 神奇)面紗。
人們經過幾個世紀的努力,終于實現了登月的(愿望 希望)。首次乘著宇宙飛船來拜訪我的人,一定會感到驚奇。因為在他們心目中,我一直是十分美麗的:有銀光閃閃的宮闕,有奇花異卉,到處是瓊枝玉樹。可是事實上,我僅有成片的環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沒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氣,動植物根本不能在這里安家落戶。
有趣的是:行走在我的表面如同跳霹靂舞、太空舞。因為我的引力相當于地球的1/6,( )是最糟糕的跳高運動員,只需輕輕一躍,( )會創造出數倍于奧運會跳高紀錄的好成績。
你們看見懸掛在空中的我,只有一個圓盤大,其實我的直徑有3476公里,大約是地球直徑的1/4,在太陽系的所有衛星中,我是老五。因為我離你們38萬公里,所以看上去才顯得那么小。
你們看見的月光,其實是我反射的太陽光。我是地球的衛星,環繞地球轉,地球又自轉,這中間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陽中間,太陽光正好被擋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見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這種現象叫“月食”,也就是人們所說的“天狗吃月亮”。太陽光全部被擋住叫“月全食”,部分被擋住叫“月偏食”。還有,地球上的人終生只能看到我的正面,見不到我的反面,為什么?那是因為我是地球的同步衛星,即我繞地球旋轉的周期和地球自轉的周期相同。
從1969年以來,人類已經六次實現了阿波羅載人宇宙飛船登月。聽說現在已有向月球移民的打算,我聽了真高興,( )我終日在茫茫宇宙中枯燥乏味地運動著,寂寞而孤獨。等到你們來了,就熱鬧了。熱忱(盼望 渴望)你們來做客,來定居。
1.畫掉文中括號里不恰當的詞語。(2分)
2.在文中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詞。(2分)
3.詞語巧搭配。(2分)
實現( ) 創造( )
( )地等 ( )的現象
4.什么是月食現象?用“ ”在文中畫出來。(2分)?
5.讀了本文,你知道了月球有哪些特點? (4分)
6.如果你登上了月球,你想對月球說些什么呢?(2分)
十一、習作。(30分)
我們都有一個幸福的家。家,充滿著溫馨,充滿著快樂,今天我們就來夸夸自己的家。你家有幾口人?他們具有什么特點呢?請你重點介紹一兩位成員,用具體事例講述他們的特點。題目自擬。不少于400字。
參考答案
一、dǔn yíng chōng qiào qū dǐng pá huáng
二、1.蝴蝶 不屈向上 2.葡萄 肌膚 牙齒
三、消 梢 梢 消; 振 震 振 震; 搏 搏 博 博; 競 竟 竟 競
四、1.堅決 2.堅定 3.請求 4.懇求 5.竟然
6.顯然
五、七 八 若 若 而 安 頭 氣 憤 憤 疲 力 失 色 心 膽 1.好像 2.左思右想 前仆后繼 厚此薄彼
六、1.雖然明天還會有太陽,但是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 2.(1)科學家把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揭開了。 (2)蝙蝠夜間飛行的秘密被科學家揭開了。
3.五顏六色的旗子在空中迎風飄動。 4.蘋果露出了紅彤彤的臉。
七、1.周恩來 梅蘭芳 普羅米修斯 2.法布爾 《昆蟲記》 3.宋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八、該市小學四年級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①課業負擔過重;②睡眠時間不足;③體育鍛煉不夠。
九、1.模仿 反復 障礙 2.它一邊飛,一邊從嘴里發出一種聲音。這種聲音遇到障礙物就反射回來,傳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變飛行的方向。 3.仿生學家根據青蛙眼睛的原理和結構,發明了電子蛙眼。
十、1.畫掉:想往 神奇 希望 渴望 2.即使……也…… 因為 3.理想 奇跡 焦急 奇妙
4.我是地球的衛星,環繞地球轉,地球又自轉,這中間平均每18年就有29次地球置身在我和太陽中間,太陽光正好被擋住不能射到我身上。不見我的影子,好像被吞噬了,這種現象叫“月食”。 5.月球上有成片的環形山、坑坑洼洼的地面和一些地球上沒有的元素。由于缺氧氣,動植物根本不能在這里安家落戶;引力相當于地球的六分之一,直徑3476公里,因離地球38萬公里,看上去顯得很小;月光是反射的太陽光,由于月亮的旋轉周期等同于地球,所以,只能看到月亮的正面,見不到反面。 6.我想對月球說:“希望我能在這里探索更多你的秘密!”
十一、提示:在介紹的時候,所有家人不要一一詳細介紹,要選擇一兩位成員重點介紹。
非雪天不能讀書
①讀書不分四時。春天讀書,有杏花春雨,別具一番風情;夏天讀書,有接天蓮葉相伴,也令人神往。而我半生讀書,都似乎與杏花、春雨、蓮葉無緣,飄滿記憶中的是山鄉茅屋的一天風雪。
②我年少時即插隊山區,那里地曠人稀,勞動很緊張,每年繁忙的春耕春播、夏收夏種、秋收秋種,常常是忙得兩頭摸黑。雖然有時雨天不出工,但能夠留給我讀書的時間畢竟太少,也太零碎。
③只有冬天,對我來說是奢侈(shēchǐ)的日子,會有整把整把的時日供我閉戶讀書,我可以在火爐里煨上幾只紅薯,讓書香伴著苗條。書讀足了,就從灰燼里拔出幾只又香又燙的紅薯香來吃,吃飯后又翻開喜愛的書來讀。這種時日,我往往將平日里想讀而無暇讀的書堆滿一床,逐本讀過去,或者將一年中零零散散讀過的書全翻出來,恣意地重讀一遍。
④雪夜讀書在我也是歡樂的事。一爐紅火,滿室雪光,四野靜謐(mì)的落雪聲,我時而默誦,時而低吟,一直到雄雞初啼才戀戀不舍地吹燈睡覺。現在回想起來,我生平所讀的書,在那些雪天里讀的最多,也記憶最深。
⑤我常常思忖:為什么我一回憶起讀書的生活,總是想到那些苦寒的雪天?難道我就沒有楊柳岸邊書相伴的日子嗎?難道我今天在窗明幾凈的書房里讀書不值得留戀嗎?可是近年來我的讀書成了消遣,早期的銳志沒有,更常常禁不住燈紅酒綠的誘惑。許多書買來,一堆一堆還沒翻過,有些只看了開頭的幾頁就再也沒有碰過。現在我似乎懂了:人的一生,可用來讀書的日子數來不少,但真正用在讀書上的時間卻不多。讀書,是需要一點生存壓力的。清人袁枚在《黃生借書說》里道,年輕時因家貧,他如饑似渴地借書讀,做官后,生活安順,書也“俸去書來”容易得到了,反而“素蟫灰絲,時蒙卷軸”,讀書的時間反倒不多了。
⑥袁枚說的是書非借不能讀,而我則想說書非雪天不能讀。寒冬,是時令的雪天;艱難逆境,是人生的雪天;清靜寡欲,是情志的雪天。雪天讀書,正如旅人在風雪之夜里對家園的思念,更有一翻神思的投入和徹骨的深味。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