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山東省)年曹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瀏覽次數:

 政府工作報告 ——2020 年 1 月 5 日在曹縣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縣長梁惠民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9 年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是曹縣發展進程中極不尋常的一年。面對挑戰多、壓力大的嚴峻考驗,我們在市委、市政府和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縣政協的監督支持下,迎難而上,負重前行,完成了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在跨越趕超的征程中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譜寫了新時代砥礪奮進的精彩篇章。

 ——經濟發展更加穩健。積極應對經濟下行壓力,多措并舉推動“六穩”工作。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434 億元,同比增長 9.8%、全市第二;公共財政預算收入 18.2 億元,增長 15.9%;在全面實行“減稅降費”政策、惠及納稅人 3 億多元的情況下,實現稅收收入 27.2 億元,增長 20.6%、全市第一;爭取地方專項債券 15 億元,全省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7.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308.7 億元,增長 9%;進出口總額72 億元,增長 18.6%,均居全市第二,其中出口 67 億元、占全市的 38%、全市第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456.9億元,增長3.2%;全社會用電量30億千瓦時,增長7.8%,均居全市第二;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28264 元和14155 元,分別增長 9%和 10%;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 502億元、全市第二,新增 72 億元、全市第一;貸款余額 265 億元,新增 55 億元,均居全市第一;在職人員工資大幅增長,工資水平居全市縣級首位。

 ——動能轉換更加豐富。堅持把新舊動能轉換作為經濟工作的主攻方向,全力推動傳統經濟轉型升級、新經濟加快成長。“雙招雙引”取得新成效。策劃儲備新舊動能轉換項目33 個,總投資 332.7 億元,4 個項目納入省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庫,13 個項目納入市重點。招商簽約項目 30 個,計劃總投資 128.2 億元,其中過 10 億元項目 4 個;新落地過億元項目 25 個,投資 90.5 億元,11 個重點項目建成投產。建立 8 個招才引智工作站,引進各類人才 483 名、高層次人才團隊 12 個,其中研究生 103 名。動能培育再添新亮點。9 個項目納入國家財政部 PPP 項目庫,現已全部落地,共撬動社會資本 49.3 億元,其中光伏發電扶貧項目列為國家級示范項目。成功舉辦了首屆曹縣電商節暨第二屆全國電子商務促進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新增淘寶鎮 2 個、達到 13 個,新增淘寶村 11 個、達到 124 個,千萬級店鋪達到 103 個,億級店鋪達

  到 6 個,電商銷售額達到 198 億元、增長 25%,均居全市第一;被評為全國第二超大型淘寶村集群,被國務院列入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名單。返鄉創業再上新臺階。返鄉創業服務站達到 33 個,吸引 14010 人返鄉創業,創辦各類經濟實體 6460 家,發放創業擔保貸款 1.5 億元;新增市場主體 1.7 萬戶、達到 9.6 萬戶;縣創業孵化園被評為“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示范區”。

 ——城市畫卷更加壯美。堅持“顏值”和“內涵”并重,不斷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豐富城市發展內涵,全方位提升建設管理水平,打造宜居宜業美麗城市。青島路、五臺山路等10 條道路升級改造順利完成,閩江路、東城路等 4 條新建道路全面開工。魯南高鐵曹縣段建設順利推進,完成農村路網提檔升級 158.7 公里,改造危橋涵閘 31 座。鋪設雨污管網 45公里、供水管網 26 公里、供熱管網 8 公里,新增供熱面積50 萬平方米。東順河公園、伊尹公園進入收尾階段,四季河公園、環島公園等 4 處公園提升工程相繼竣工,城市景觀廊道初見雛形。完成 10 條新修道路綠化和 33 個三產項目周邊綠化,新增綠地面積 54 萬平方米,“推窗見綠、低頭有花”的公園畫卷徐徐展開。集中開展東關街、南關街、蒙澤湖商業街、磐石新城市場等老舊街區專項治理,依法強拆違法建筑 4 萬平方米,規范門頭廣告牌 1 萬余個,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專家暗訪評估,城市面貌煥然一新。購置 70 部大中型環衛車輛,提檔升級道路護欄 2 萬米,設置道路銘牌 600 個,

  城市管理更加有序。啟動了西關醫院、老電廠等 4 個片區征收工作,完成 4750 戶、70 萬平方米棚改任務;新開工青石臺、國開花園等 7 個安置房項目,32 個片區、2.2 萬套、310 萬平方米安置房全部開工,建設標準高、選址好、實力強、配套全,學校跟著安置房建,建成和交付使用 1.75 萬套。縣城投集團等平臺作用充分發揮,資產規模逐步擴大,投融資渠道進一步拓展。綜合開發實現有序供地、有序開工,新開工房產面積 190 萬平方米、竣工 290 萬平方米。商貿物流產業在建項目 16 個,總投資 318.6 億元,規劃面積達到 890.4 萬平方米;房屋銷售備案 14283 套、181 萬平方米,住有宜居逐步實現。

 ——鄉村振興更加鮮明。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在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上取得明顯成效。啟動建設 23 個農村新型社區,拆遷 8691 戶、開工 9547 戶、建成 6100 戶,5 個項目當年啟動、當年通過驗收,磚廟鎮姚堂社區實現“5 天完成整村拆遷”,創造了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的“曹縣速度”,作為可推廣可復制的鄉村振興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兩新”融合取得新進展,青崗集鎮、梁堤頭鎮兩個市級試點鎮建設順利推進。全縣標準化生產基地發展到近 90 萬畝,新增土地流轉面積 12.3 萬畝,達到 85.4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 42%,土地托管面積達到 71.8 萬畝,均居全市第一。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 71 家,永明面粉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 2 家,占

  全市的 2/3。茂盛木業等 2 家企業榮獲“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新增 405 家、達到 6678 家,其中國家級示范社 5 家、省級示范社 35 家、省級示范農場 5 家。新增省級農業科技園區 1 個、省“新六產”示范主體 2 家,培育新農人 100 名。農業品牌創建走在全市前列,“一村一品”專業村達到 359 個、“三品一標”達到 208 個,“曹縣蘆筍”被評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之后再獲“省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稱號,為全市唯一一個;魯紅牌辣椒醬等 4個產品入選省知名農產品品牌目錄。建成美麗家園和生態田園“兩園共建”示范村 100 個,青堌集鎮和大集鎮丁樓等 5個村莊被評為首批省鄉村振興示范鎮、示范村。

 ——綠色發展更加深入。堅持環境就是民生,綠色與發展同行,筑牢生態屏障,共享美麗家園。傳統產業加快轉型。繼續實行縣鄉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著力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支持做大做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34 家、達到381 家,工業增加值增長 8.1%;企業上市扎實推進,股改 11家、掛牌 21 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 6 家,36 家企業進入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信息庫名錄;實施技改項目 30 個,完成技改投入 20 億元。創建中國馳名商標 1 件、中國地理標志商標 2 件、馬德里國際商標 10 件。新增省“兩化”融合企業 1家、省重點研發計劃企業 2 家、省級工程實驗室 2 家、市級工程實驗室 4 家,新增數量全市第一,7 項成果榮獲市科技進步獎。“入木三分自然生活設計創新中心”項目獲批省級創

  新中心,為全市唯一一家。生態環境顯著提升。配合國家和省級開展全天候、不間斷環保督察,出重拳開展了春秋季大氣污染防治集中整治活動,PM2.5 平均濃度下降 3.6%。建成縣級環保智慧平臺和 21 處鄉鎮空氣自動監測站,建成 41 個微型濕地和 47 個“陽光房+地埋式一體化膜處理”村級污水處理設施,探索出了農村污水治理的“曹縣模式”。完成土地增減掛鉤規模 5650 畝,盤活閑置低效用地 1970 畝。鄉村面貌持續改善。全面落實河長制、路長制、創森、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路肩綠化 216.6 公里,植樹造林 5.2 萬畝,閻店樓鎮王春莊等 4 個村莊榮獲“省森林村居”稱號。大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建成美麗鄉村示范村 92 個、示范片區 27 個,20 個村達到省級美麗鄉村標準。農村改廁 2 萬戶,改造危房766 戶,新增農村清潔取暖 9034 戶。

 ——民生內涵更加充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民生短板,持續加大投入,重點實施了 10 個方面的民生工程,完成民生支出 52.9 億元,占財政支出比重達到 83.1%。建設扶貧項目 141 個,發放扶貧貸款 1085 萬元,健全了穩定脫貧長效機制。新建改造城區學校 4 處、幼兒園 20 處,新增學位 6120 個,有效緩解城區大班額問題;建筑面積 10 萬平方米的縣職業教育中等專業學校順利通過省規范化驗收,投資 1.6 億元的蘇教實驗高級中學投入使用;全年新招聘教師277 名。大力實施“全民健康”工程,實施衛生院新建或改擴建工程,完成 386 處一體化衛生室建設,開展 65 歲以上

  老年人及農村婦女免費健康查體,為城鄉居民免費提供 45 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12 處鄉鎮敬老院完成適老化改造,老人們住得更安全、更舒適。城鄉公交基本實現全覆蓋,優惠運行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一元劇場”演出得到群眾的高度贊譽。在全市率先成立融媒體服務中心。信訪維穩扎實推進,掃黑除惡成效顯著,平安曹縣建設深入開展,社會治安形勢持續穩定。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繼續保持“雙下降”態勢。婦女兒童、慈善老齡、外事僑務、民族宗教、雙擁共建、殘疾人等工作進一步加強,審計、統計、人民防空、史志檔案、郵政通訊等事業取得新進步。

 ——政務服務更加高效。深學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高標準、嚴要求,推動政府系統全面爭創一流,干部作風明顯轉變。主動接受縣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自覺接受縣政協民主監督,積極接受社會監督,119 件人大議案建議、195 件政協提案全部辦結。通過政府投資審計,節約財政資金 4190 萬元。完善房產項目經營管理機制,收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2.2 億元。落實好“企業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累計辦理事項 969 項。全力抓好企業紓困工作,對 23 家市調度企業逐一成立工作專班。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推進服務流程再造,實行“一枚印章管審批”。堅決整治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問題,

  營造了風清氣正的政務生態環境。

 過去的一年,我們聚焦改革、聚焦發展、聚焦民生,在奮進中創新、在轉型中突破、在跨越中爭先,榮獲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全國農村電商和產銷對接工作典型縣、省醫養結合示范先行縣、省外貿轉型升級示范縣、省“兩全兩高”農業機械化示范縣等稱號,莊寨鎮榮獲省木制品產業基地,梁堌堆遺址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名單,多項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全國前列。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縣委堅強領導、科學決策的結果,凝聚著廣大干部群眾的心血和汗水,匯集了社會各界人士的智慧與付出。眾人添柴火焰高。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譜寫了跨越發展的時代篇章;有了大家的團結拼搏,我們一定能夠匯聚起走在前列的磅礴力量!在此,我代表縣人民政府,向全縣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向離退休老領導、老同志,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曹縣改革發展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與此同時,我們清醒地認識到,我縣經濟社會發展還存在許多困難和問題:經濟發展質量效益不高,加快發展的任務依然艱巨;產業層次低,創新能力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后;公共服務設施仍有短板,新型城鎮化任務艱巨;環境、土地等瓶頸日益凸顯,發展的制約因素更加突出;財政收支壓力大,民

  生事業欠賬較多;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行政效能亟待提升;營商環境不夠優化,社會治理有待全面加強;一些干部責任不強、作風不實、擔當不夠,不能為、不敢為、不想為現象還不同程度存在,等等。對此,我們一定勇于直面問題,不遮掩、不回避、不懈怠,只要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敢闖敢干、務實重干、真抓實干,曹縣就沒有邁不過的坎、闖不過的關! 二、2020 年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 各位代表!為政之要,重在實干。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曹縣跨越趕超、爭創一流、實現“進入全市第一方陣”目標的突破之年。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 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 10%,進出口總額增長 10%,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 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 9%、10%,全面完成節能減排、安全生產等約束性指標;干部職工工資實現新增長!實際工作中,我們將加倍努力,確保比預期目標完成得更好,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更大步伐。圍繞實現上述目標,重點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實施四個突破,助力工業發展。堅持工業立縣、工業強縣不動搖,全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增創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在“雙招雙引”上求突破。繼續把“雙招雙引”和項目

  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總抓手,圍繞“十強”產業,精心策劃論證項目,力爭更多項目納入省市計劃盤子。聚焦“四新四化”,繪制全產業鏈招商地圖,打好政策、鄉音、環境、平臺四張牌,積極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和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力爭簽約過億元項目 25 個以上,落地率達到 90%以上。完善激勵機制,對新引進落地的重點項目,給予引資者重獎。堅持縣級領導包項目制度,加快推進圣奧 TMQ、祥云科技等重點項目建設,力爭 10 個重點工業項目建成投產。認真落實招才引智獎勵政策,年內引進研究生 128 人、專業技術人才 410 人。

 在產業升級上求突破。圍繞提升層次、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引導企業大規模實施技術革新、產品更新、設備改造,大力發展“既好看又好吃”“既發光又發熱”的產業。以培育智能家居科技城、家具聯盟產業園、紡織服裝產業園、高端皮草產業園、化工產業園等園區為抓手,不斷推動生物醫藥、高端化工、機電裝備制造、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商貿物流五大主導產業做大規模、拉長鏈條,形成優勢產業集群競爭力。同時,積極引進、發展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業態等一批新興產業集群,逐步提高新興產業在全縣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在企業培育上求突破。繼續實施 50 強企業培育計劃,強化幫扶,培育增量,著力打造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領軍企業,實現產業價值鏈從低端向高端躍升,確保稅收過百萬元企業 200 家以上、過千萬元 15 家以上。實施“專精特新”中

  小企業培育工程,著力打造行業單項冠軍和“瞪羚”企業。實施企業梯次培育計劃,促進“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確保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 20 家、股改企業 9 家、掛牌上市 15 家。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讓民營企業創造活力充分迸發,確保新增中小微企業 720 家、市場主體 1.8 萬戶。開展企業家定制式培訓,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努力打造良好營商環境。

 在要素保障上求突破。強化“畝均效益”導向,綜合運用土地、環保、稅收、信貸等差別化要素配置政策,倒逼企業轉型發展。全面推行多層廠房,加快“騰籠換鳥”步伐,嫁接大洋泊車、麥胚芽油等 10 家園區企業,盤活土地 1500畝,促進威肯科技、優雅家居等 30 家低產低效企業提質增效。提升供水、供電、供熱等基礎設施配套水平,增強園區承載能力。落實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發揮好政策疊加效應。落實并聯審批、容缺審批措施,推進“企業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做到有求必應、無需不擾。

 (二)強化五個驅動,推進動能轉換。認真落實新發展理念,創新工作思路和方式,讓新動能逐步挑起大梁,舊動能不斷煥發生機,推動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科技創新驅動。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推動企業重大科技研發和重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曹州云都產業園建設,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 6 家、省級以上創新平臺 1 家。積極開展科技指導服務活動,鼓勵企業加大科技

  研發力度,深化產學研合作,實施技改項目 35 個,實現技改投資 23 億元。引導企業利用物聯網、智能服務網促進生產營銷,新增“上云”企業 22 家。

 質量效益驅動。弘揚工匠精神,注重品牌培育,新增國家馳名商標 1 個、省級名牌產品 2 個、省級標準化示范項目3 個。積極開展工業企業品牌培育試點示范工作,擴大隆森木業、富茂家居、三立輪胎等成長型特色品牌的行業知名度。組織企業積極參加各級品牌培育專題會,引導品牌在交流中創新和提升。

 新型業態驅動。全力推進電商跨行業、裂變式發展,繼續做好淘寶鎮村培育,新增淘寶鎮 1 個、淘寶村 10 個,電商銷售額增長 25%。加強電商人才培養,注重業務技能培訓,開展電商培訓 1 萬人。升級電商服務體系,建設 136 個服務站點,輻射 70%村莊,推動更多農產品上行;舉辦第二屆曹縣電商節。著力構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充分挖掘鄉村旅游、紅色旅游和黃河旅游特色資源優勢,加快推進華夏部落、黃河故道濕地公園建設,培育旅游特色村 5 個、旅游基地 5 處;舉辦荷花節等特色節會。大力發展服務外包、研發設計、文化創意等新興服務業,培育會展服務、智慧物流等特色服務業。加快廣源陸港國際物流、洲業國際汽車城等項目建設,引導企業積極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鼓勵林木加工、橡膠輪胎等企業“走出去”,擴大出口創匯規模。

 返鄉創業驅動。鼓勵引導在外人員通過“項目+資金”的

  方式返鄉創業,著重落實創業補貼政策,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 億元,新增返鄉創業 1.5 萬人,帶動就業 11 萬人。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高效利用返鄉創業服務站、創業示范園等平臺,開展精準對接、精準培訓,提升創業就業成功率,新增城鎮就業 1.2 萬人。

 投融資改革驅動。主動對接國開行、農發行等金融機構,積極策劃項目爭取政策性融資。抓好新增債券使用項目儲備,發行專項債券 10 億元以上,支持棚戶區改造、農村新型社區、魯西南職業教育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開展“金融服務企業行”活動,創新金融產品,確保新增企業貸款 30 億元以上。深入推進“誠信曹縣”建設,健全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營造公平公正的金融環境。

 (三)突出四大特色,建設精致城市。堅持以人為本,精心做好“水綠花文”四篇文章,塑造城市特色,完善城市功能,全力打造生態宜居縣城,真正實現“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高點謀劃城市。堅持規劃引領,統籌好空間、規模、產業三大結構,規劃、建設、管理三大環節,將文化符號融入城市建設,完成城市總體設計和重點區域設計,高標準做好“高鐵新城”規劃設計。完成 5400 套棚改任務,加快推進安置房項目建設,確保 3221 戶群眾按期回遷。加快曹州府二期、城市之光等重點項目建設,新增房產開工面積 200 萬平方米、竣工 220 萬平方米。完成房屋銷售備案 1.2 萬套、144萬平方米,堅持“房住不炒”,實現住有所居。大力推進莊寨、

  王集、青堌集、普連集等重點鎮域經濟發展;扎實推進莊寨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全力提升承載能力,加快曹縣副中心城市建設,促進城鎮均衡發展。

 完善城市功能。以老城區道路建設為重點,打通主路,延伸支路,新建和升級改造 9 條城區道路,完善主城區“七縱十橫”道路框架。進一步完善雨污、供水、供熱等管網。加快伊尹大酒店、鼎街社區等商貿物流項目建設,打造北部城區綜合服務體,豐富群眾生活。全力配合濮新高速、魯南高鐵、雄商高鐵建設,早日實現全縣人民期盼多年的“高鐵夢”。

 扮靚城市空間。堅持“一路一彩”“一橋一景”,讓出“金角銀邊”,大力實施城區綠化、亮化、美化工程。提升城市綠化管護水平,完成東順河、湘江路等綠化工程,新增綠化面積 20 萬平方米。完成嘉陵江路、山東路、金沙江路等 8 條道路路燈安裝,開展城區主干道、重要節點亮化工作,將渠化路口和街心公園打造成精品景觀小品。全面完成伊尹公園、東順河公園建設,并投入使用,全力打通城區水系,早日恢復“城水相依、水系相連、水清園綠”的江北水城風貌。

 規范城市管理。大力開展“物業管理服務提升年”活動,使群眾住得更加舒心。開展環境衛生、交通秩序、集貿市場綜合整治,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開展城區交通集中整治活動,重拳治理電動車堵路等城區亂象。圍繞便民市場、公共停車場、公共廁所、垃圾中轉站等內容,建設公共服務綜合

  體、城市驛站和便民服務亭,著力打造 15 分鐘“便民生活圈”,不斷刷新城市“顏值”。全力推進省級食品安全先進縣、省級衛生城、省級文明縣“三城同創”工作,確保創建成功。

 (四)做強五大優勢,促進鄉村振興。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發展規劃,堅持從供需兩側、農業內外、城鄉雙向共同發力,推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做強流轉規模優勢。采取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多種方式,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培育種養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土地規模經營面積 15 萬畝、托管面積 14 萬畝、標準化基地面積 2 萬畝,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到 50%以上。實施鼓勵人才留鄉、能人回鄉、大學生返鄉創業計劃,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 200 人、新農人 100 人。

 做強產業基礎優勢。不斷壯大農業“新六產”,新增省級農業“新六產”示范企業 1 家、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2 家、農民合作社 200 家、家庭農場 50 家。完善統一規劃和設施配套,加快發展貯藏保鮮和冷鏈運輸,推進“一區十園五帶”提質。以閻店樓千姿休閑產業園為重點,打造“新六產”融合發展示范園區。

 做強質量品牌優勢。深入實施“品牌農業”提升行動,引導邵莊蔬菜、魏灣故道有機農產品、朱洪廟蘆筍等開展品牌創建,新增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 1 個、市級示范村 2個、專業村 50 個、“三品”認證 20 個,推動質量興農、品牌

  興農。

 做強農村社區優勢。加強規劃引領,推動農村新型社區向鄉鎮駐地集中,啟動建設 27 個農村新型社區。加強社區建筑質量監管,引導社區周邊土地規模化、產業化經營,確保農民群眾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按照“20 有”標準,加快推進青崗集、梁堤頭“兩新”融合市級試點鎮建設,全面提升 2—3 個縣級試點鎮配套水平,逐步建成“智慧社區”。

 做強人居環境優勢。以農村垃圾處理、廁所革命、鄉村道路、村容村貌整治、鎮駐地提升和農業廢棄物利用為重點,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繼續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動,打造 15 個省級美麗鄉村、3 個市級美麗鄉村、100 個縣級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推進生產、生活、消費綠色化,打造一批美麗村居、美麗庭院。推廣“文明曹縣”“鄉村夜話”“孝善養老”等新模式,進一步提升鄉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繼續新修改造鄉村公路,完善農村路網,切實提升通達能力。完成 G220、G240、許單路東段等美麗公路建設。加快河道清淤治理,力爭把每條河流打造成靚麗風景線。

 (五)嚴守三大底線,實現協調發展。堅持底線思維和問題導向,積極防范化解風險,促進各項工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嚴守生態底線。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聚焦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對照“四減四增”目標任務,

  大力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狠抓大氣污染防治,持續推進工業企業污染、工地道路揚塵、餐飲油煙治理,嚴格落實秸稈禁燒、煙花爆竹禁限放等污染防控措施,確保 PM2.5、PM10分別改善 5.5%、1.3%以上,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 58%以上。狠抓水污染綜合整治,著力解決城區污水直排問題,加快黑臭水體治理,確保出境河流斷面水質穩定達標。因地制宜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完成 240 個村莊治理任務。狠抓生態環境修復,大力發展植樹造林,推進河道生態修復和土壤污染治理,讓曹縣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 嚴守土地底線。加強土地保護和集約節約利用,融合城市規劃、土地規劃與其他規劃的優質元素,加快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加強土地執法監察源頭管控,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用地行為。堅持用好增量與挖潛存量相結合,加大閑置低效土地處置力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嚴守風險底線。積極推進智慧監管系統和信用監管新模式,筑牢食品安全屏障。嚴厲打擊金融詐騙和非法集資,設立應急轉貸基金,積極化解企業風險,確保金融良性運轉。暢通信訪渠道,加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力度,維護大局和諧穩定。嚴厲打擊非法上訪、纏訪、鬧訪行為,深入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專項治理活動,抓好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的平安生活。強化國防動員和雙擁共建,促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六)聚焦三大重點,加強民生保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各項民生工作做細做實做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兜牢兜實底線民生。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增強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和自我發展能力。嚴格落實教育、健康、住房保障、飲水安全、低保兜底等各項扶貧政策,加大弱勢群體救助力度。強化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統籌銜接,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持續改善普惠民生。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招聘教師 460名。統籌推進各類教育協調發展,加大幼兒園整治力度,提升學前教育質量。實行強弱校結對幫扶制度,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全面提升醫療服務水平,加快衛生院、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施名醫名家引進計劃,力爭縣內就診率 90%以上。開展醫療亂象專項整治行動,加大醫保報銷監管力度,創建良好醫療秩序。加快公共衛生均等化,向城鄉居民免費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大力開展“每天運動一小時”健身活動,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推行農村公辦敬老院社會化改革,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態化開展文娛活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高度關注熱點民生。多方籌資 36.8 億元,全力辦好十個方面 30 件民生實事:1.教育教學方面。投資 8.5 億元,新建城區 2 處學校、2 處幼兒園,13 處農村幼兒園,新增學位 8070個;啟動 1 處高中、1 處初中和 1 處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2.

  醫養健康方面。投資 3.4 億元,新建、改擴建 24 處衛生院和180 個衛生室;完成 3 個中醫特色科室和兒童健康中心建設,培訓鄉村醫生 2000 名;為 15 萬名 65 歲以上老年人免費健康查體,為 17 萬名農村婦女免費“兩癌”篩查;改造 1 處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配套建設 4 處農村新型幸福院和 200 套養老周轉房;對 300 名殘疾兒童免費康復救助。3.城鄉交通方面。投資 5 億元,新建昆侖山路(閩江路—珠江路)、錢塘江路(府前路—昆侖山路)、黃山路(玉龍橋—新安江路)等 3 條道路,升級改造新安江路(青菏路—府前路)、贛江路(黃山路—廬山路)、泰山路(富民大道—漢江路北)、普陀山路(迎賓大道—淮河路)、黃山路(玉龍橋—湘江路)、嘉陵江路(五臺山路—青島路)等6條道路;啟動鐘蔡路建設;力爭升級改造曹邵路;升級改造閩江路、錢塘江路西護城河橋,青菏路、青島路、人民公園四季河橋等 6 座城區橋梁;升級改造迎賓大道鐵路涵洞,新增 4 條快車道,暢通城區東向通道;新增 2 條城區公交線路、100 輛公交車;利用三年時間,對現有 107 座危橋進行改造。4.宜居環境方面。投資 1.5 億元,完成 1.65 萬平方米的標準化政務服務大廳建設;實施城區亮化、綠化提升工程,新安裝路燈 490 盞,新增綠化面積 20 萬平方米;建設 2 處公共服務綜合體、2 個城市驛站、200 個便民服務亭和 30 處公廁,打造城區 15 分鐘“便民生活圈”。5.管網建設方面。投資 7000萬元,鋪設雨污管網 20 公里、供水管網 20 公里、供熱管網8 公里,新增供熱面積 20 萬平方米。6.生態治理方面。投資

  1.4 億元,建設團結河人工濕地(三期)工程;為 240 個村配套“陽光房”、微型濕地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7.就業創業方面。投資 1.4 億元,完成魯西南職業教育基地一期工程建設,年培訓技能型人才 6000 人次;實施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開展“千村萬人”電商大培訓,建設縣鄉村三級電商公共服務體系、電商物流體系、農產品上行和追溯體系。8.文化惠民方面。投資 4.5 億元,啟動建設全民健身中心;完成縣圖書館新館建設和徐繼儒故居改造;建設 5 處文化館和圖書館分館,覆蓋率達到 100%;開展送戲下鄉 900 場、電影下鄉 14088 場、文化下鄉 108 場;開展“千村萬人”文藝人才培訓,舉辦“一元劇場”演出 100 場以上。9.農田水利方面。投資 8 億元,完成太行水庫主體工程;建設高標準農田 5.5 萬畝,實施土地深松 10 萬畝。10.電網建設方面。投資 2.4 億元,建設 2 處 35 千伏輸變電工程,鋪設 10 千伏線路 106.7公里,新增用電臺區 282 個。

 各位代表,我們一定把更多的財力物力向民生傾斜,抓好民生工程,辦好民生實事,讓全縣人民生活得更有品質、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三、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 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勤勉敬業、奮發有為,努力建設更具執行力、更具公信力、更具親和力的人民滿意政府。

 堅定政治定力。始終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樹牢“四

  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旗幟鮮明講政治。層層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鞏固拓展意識形態陣地。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各項決策部署,在抓落實、干實事中堅決維護縣委權威。

 全面依法行政。全面加強法治宣傳和普法教育,切實按照法定權限和法定程序履職盡責。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依法遵循政府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健全政府法律顧問制度,確保決策的民主性、合法性、科學性。主動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更加注重司法監督、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嚴格執行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加大政務公開力度,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敢于擔當作為。確立“干就干好、爭就一流”的工作標準,全力推動創先爭優。大力開展“重點工作攻堅年”活動,持續推進重點工作掛圖作戰、掛圖督戰。發揚“釘釘子”精神,推廣“一線工作法”“專班推進法”“落實五步法”,把“落地落實落細落到位”貫穿政府工作始終。樹牢“挖井不忘吃水人”服務理念,深化“一次辦好”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認真落實基層減負各項規定,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提升調研和督查實效。對不擔當、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假作為等問題,嚴查嚴管、嚴懲不怠。

 保持清正廉潔。堅定扛起全面從嚴治黨政治責任,認真履行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持之以恒正風肅紀,

  防范“四風”突出問題反彈回潮。健全資金監管、項目復核、工程監督、工作審核等制度,嚴格管事、管權、管錢,完善政府債務風險防控機制,充分發揮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嚴厲查處侵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營造全縣政治生態的“綠水青山”。

 各位代表,跨越發展的歷史重任鞭策著我們,百萬人民的殷切期盼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在中共曹縣縣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縣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竭盡全力、不遺余力,為決戰決勝全面小康、開創曹縣更加美好的未來而努力奮斗! 附件 名詞解釋 “六穩”:指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

 “新六產”:指一產的一份收入,經過二產加工增值為兩份收入、再通過三產的營銷服務形成三倍收益,綜合起來是六份收入,產生乘數效益,著力構建農業與二三產業交叉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一村一品”:指在一定區域范圍內,以村為基本單位,按照國內外市場需求,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和區位優勢,通過推進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和市場化建設,使一個村擁有一個市場潛力大、區域特色明顯、附加值高的主導產品,從而大幅度提升農村經濟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

 “三品一標”:指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

 “兩化”融合:指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兩全兩高”:指“全程全面、高質高效”農業機械化。

 “十強”產業:指擴容倍增新興產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大新興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文化創意、精品旅游、現代金融服務等五大優勢產業。

 “四新四化”:“四新”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四化”指產業智慧化、智慧產業化、跨界融合化、品牌高端化。

 “瞪羚”企業:指創業后跨過死亡谷以科技創新或商業模式創新為支撐進入高成長期的中小企業。

 “上云”企業:指企業通過網絡,將企業的基礎設施、管理及業務部署到云端,利用網絡便捷地獲取云服務商提供的計算、存儲、軟件、數據服務,以此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信息化建設成本、促進共享經濟發展、加快新舊動能轉換。

 “一區十園五帶”:“一區”指 10 萬畝黃河故道現代農業園區;“十園”指魏灣萬畝荷塘產業園、磚廟十三村休閑觀光產業園、青崗集采薇·金銀花康養產業園、蘇集萬畝蘆筍產

  業園、青堌集萬畝雜果產業園、仵樓萬畝黃桃產業園、安蔡樓萬畝麥冬產業園、古營集白榆種植產業園、閻店樓花海世界·千姿休閑產業園、樓莊萬畝冬桃產業園;“五帶”指沿黃河故道養殖帶,沿鐵路、高速公路、國省道兩側林果種植帶,環城休閑農業觀光帶,沿安樓路西芹、西紅柿種植產業帶,沿古南路、蔡林路辣椒·設施農業產業帶。

 “兩新”融合:指農村新型社區建設和新型小城鎮建設融合發展。

 “20 有”:指我市“兩新”融合試點鎮建設的目標:有社區組織辦公室、便民服務中心、信訪調節室、治安警務室、文體活動室、特色紀念館、敬老院、文化健身廣場、公園綠地、醫院、學校、農貿市場、商務酒店、超市、公交候車室、公共停車場、污水處理站、垃圾收集點、公廁、公墓。

 “四減四增”:指調整產業結構,減少過剩和落后產業,增加新的增長動能;調整能源結構,減少煤炭消費,增加清潔能源使用;調整運輸結構,減少公路運輸量,增加鐵路運輸量;調整農業投入結構,減少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有機肥使用量。

 “四不兩直”:指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層、直插現場。

推薦訪問: 曹縣 山東省 政府工作報告

【(山東省)年曹縣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全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