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文寫作題庫及答案(精選)
一、單項選擇題
1,聯合行文時,作者應是( A )。
A.同級機關 B.同一系統的機關 C.三個以上的機關 D.行政主管機關與業務指導機關 2.維護文件的高度嚴密性是指( B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語言結構的嚴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嚴密 D.施行辦法的嚴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B )。
A.語氣詞表述 B.慣用的句式表達 C.感嘆詞表達 D.無主句表達 4.為了維護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C )。
A.都要向上級請示 B.都要和有關機關協商 C.內容涉及其他機關的職權范圍時,行文前應與其協商一致 D.都與有關部門聯合發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規范并具備各種生效標志的稿本稱作 C )。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公文區別于其他信息記錄的特點是( D )。
2 A.傳播知識 B.具備查考價值
C.書面文字材料 D.具備法定的權威性 7.用于記載會議主要精神和議定事項的公文是( C )。
A.決議 B.會議記錄 C.會議紀要 D.議案 8.當問題重大,確急需直接上級和更高層次的上級機關同時了解公文內容時,可采用( C )的方式。
A.越級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級行文 D,同時行文 9.公文要選擇適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C )。
A.逐級行文 B.多級行文 C.越級行文 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與發揮作用須依賴于( A )。
A.公文處理 B.收文處理 C.發文處理 D.辦畢公文處理 11.由機關領導對發文稿批注核準發出的意見并簽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動,是發文處理中的( D )。
A.會商 B.審核 C.注發 D.簽發 12.調查報告的結構一般包括( A )。
A.標題、導語、正文、結語 B.標題、正文、落款 C.開頭、導語、主體、結尾 D.標題、正文、結語
3 13.以強制力推行的用以規定各種行為規范的法規、規章屬于( A )。
A.規范性文件 B.領導指導性文件
C.呈請性文件 D.證明性文件 14.內容重要并緊急需要打破常規優先傳遞處理的文件,叫作( D )。
A.平行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15.決定必須由( D )。
A.黨政機關聯合發文 B.會議討論之后才能發文 C.政府部門制發 D.黨、政府領導機關制發 16.通報情況使用(C )。
A.通知 B.通告 C.通報 D.情況報告 17.通報的表達方式側重于( A )。
A.敘事 B.說理 C.說明 D.說明、說理 18.辦公室更改電話號碼,可用( C )公布周知。
A.通知 B.通告 C.啟事 D.布告 19.批復是答復下級請示的文件,是( A)。
A.被動發文 B.主動發文
4 C.是對報告的批件 D.下級沒有請示,用來指導工作的 20.規范性公文標題的時間是( A )。
A.公文發布的時間 B.公文撰寫的時間 C.公文打印的時間 D.公文討論的時間 21.新的規范性公文產生了,對同一事物約束、規范的舊文件應( D )。
A.兩法并存 B.新不廢舊 C.相輔相成 D.廢止舊法 22.條例、規定、辦法、決定是屬于公文中的( B )。
A.領導指導性文件 B.規范性文件 C.公布性文件 D.商洽性文件 22.機關或部門的領導人對來文辦理提出處理意見的活動是收文處理中的( B )。
A.擬辦 B.批辦 C.承辦 D.查辦 24.用于對某一項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規定的規范性文件,稱作( C )。
A.條例 B.規定 C.辦法 D.決定 25.用于對下級機關布置工作,闡明工作活動的指導原則的領導指導性文件,稱為( B )。
A.命令 B.指示 C.批復 D.通知
5 26.為加快文件的傳遞,可采用(B )。
A.逐級行文 B.多級行文 C.越級行文 D.直接行文 27.非同一系統的任何機關相互行文都使用( B )。
A.上行文 B.平行文 C.通知 D.下行文 28.根據文件來源,在一個機關內部可將公文分為( A)。
A.收文、發文 B.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C.通用公文、專業公文 D.本機關制發的和內部使用的公文 29.商洽性文件的主要文種是( C )。
A.請示 B.通知 C.函 D.通報 30.地方性行政法規的制發,應由(D )。
A.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B.國務院 C.國家主席 D.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政府 31.規范性公文的一致性表現在( A )。
A.與其他文件、作者權利具有高度統一的一致關系 B.文件結構的周密有效 C.文件的文字條理清楚 D.文件的語言簡約不繁 32.批辦是指( B)。
A.對發文稿的審核批示 B.對收文應如何辦理所作的批示
6 C.對公文正本的復核意見 D.對請示報告的處理 33.黨政機關的行文關系有( B)。
A.逐級行文 多級行文 直貫到底的行文 B.上行文 下行文 平行文 C.逐級行文 多級行文 超級行文 D.超級行文 下行文平行文 34.公文的語言應當是( A )。
A.莊重嚴謹 B.華麗流暢 C.威嚴有力 D.古樸典雅 35.公文中的詞語應( A )。
A.含義確切 B.韻味無窮 C.可圈可點 D.色彩豐富 36.公文具有法定的權威性,其制發必須是( D )。
A.法律部門 B.上級機關 C.部門領導 D.法定作者 37.用于答復下級機關請示事項的公文是( C )。
A.指不 B,請示 C.批復 D.命令 38.用于在一定范圍內公布應當遵守或周知的事項的公文是( B )。
A.通知 B.通告 C.公告 D.通報 39.含有重要的國家秘密,泄露會使國家的安全與利益遭受到嚴重損害的文件,屬于( C )。
7 A.秘密文件 B.絕密文件 C.機密文件 D.保密文件 40.向非同一組織系統的任何機關發送的文件屬于( B )。
A.上仃文 B.平行文 C.下行文 D.越級行文 二、多項選擇題。
1.公告的主要特點是( )。
A.公布范圍的廣泛性 B.鄭重宣告的莊重性、嚴肅性 C.法定作者的限定性 D.內容明確、具體 2.標注公文的主送機關可使用( )。
A.全稱 B.簡稱 C.同類機關統稱 D.規范化簡稱 3.公文對語句的基本要求是( )。
A.含義明確、清晰、完整、便于準確理解無歧義 B.句子成分搭配得當 C.可以隱去句子中的必須有的成分 D.改變語序安排 E.創造新穎句子 4.下面句子有語病的是( )。
A.會議是在酷熱的氣溫中召開的
8 B.這樣的活動樂意使農民接受 C.這個季度虧損減少了兩倍 D.三個質量管理小組分獲一、二、三等獎,獎金額分別為 1000 元、800 元、500 元 E.這是一個很好的報告,它能引人深思,促人猛醒,催人奮進 5.公文寫作之前要( )。
A.明確行文目的 B.向領導請示寫法 C.確定使用的文種 D.選擇適當的語言 6.應向直接上級機關抄送的文件包括( )。
A.向自己下級機關主送的重要文件 B.受雙重領導的機關向其中一個領導機關主送的請示 C.向平級業務主管部門主送的請求批準的函件 D.按規定越級向更高層級機關主送的文件 7.維護公文的簡明性易出的問題是( )。
A.贅言泛濫,大量重復 B.語言含混,語義多歧 C.歸類不準,文不對題 D.主題不明,離題萬里 E.內容不全,掛一漏萬 8.禁止主送的同時抄送給下級機關的文件有( )。
9 A.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批準的請示
B.主送給平級機關的商洽性函件 C.主送給有關下級機關的政策性批復
D.主送給上級機關的請求指示的請示 9.遵守行文規則是為了( )。
A.確保公文迅速、準確傳遞 D.避免行文紊亂 C.保障公文旅行 D.確定行文關系 E.控制發文數量 10.能夠聯合行文的機關應是( )。
A.同級政府之間
B.政府各部門之間
C.上級黨委和下級政府之間
D.政府部門和同級人民團體之間 E.政府及其部門與同級黨委 11.下面說法不正確的有( )。
A.蓋印應端正、清晰,做到上壓正文,下壓成文日期 B.一件聯合發文,可有數個發文號 C.聯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簽發機關的簽發日期為準 D.公文中的附注一般標注于主題詞下方
10 E.題注一般用圓括號標注于標題下方 12.具備法定效力的公文稿本有( )。
A.副本 B.草稿 C.定稿 D.試行本 E.暫行本 13.應立卷的文件必須是( )。
A.辦理完畢的 B.有查考價值的 C.機關在工作中形成的 D.完全失去現行效用的 14.越級行文的條件是( )。
A.情況緊急 B.經多次請示直接上級機關而問題長期未予解決 C.需直接詢問、答復或聯系具體事項 D.檢舉直接上級機關 15.工作報告在黨的機關可用于( )。
A.請求批準 B.提出建議 C.答復上級詢問 D.反映情況 16.可用來發布規章的文件有( )。
A.命令 B.決定 C.通知 D.通告 17.下面屬于公文必備的基本組成部分有( )。
A.發文機關 B.報送機關 C.標題 D.題注 E.成文日期 18.規范性公文正本的特殊形式有
11 A.抄本 B.試行本 C.暫行本 D.修訂本 19.下面說法錯誤的有( )。
A.公文的標題由作者、事由、文種組成 B.擬寫標題時,為了簡煉,可以不標明文種 C.所有的規范性公文的標題,都可以省略作者及事由部分 D.為了語意確切,不產生歧義,公文標題字數可以到 60 字以上 E.每一份公文都必須正確標明文種 20.下面說法正確的有( )。
A.不同文字稿本是同一內容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文字撰寫的文本 B.草稿是原始的非正式文稿,不具備正式公文的效用 C.副本是正本的復份,具備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D.試行—乒是試驗推行本,不具備正式公文的法定效用 E.定稿即正本 21.轉發的對象包括( )。
A.上級文件 B.下級文件 C.平級文件 D.不相隸屬機關的文件 22.需要在首頁標注簽發人的公文文種包括( )。
A.請示 B.報告 C.指示 D.命令
12 23.可用來簽批和書寫公文的字跡材料有( )。
A.墨汁 B.碳素墨水 C.藍黑墨水 D.純藍墨水 24.根據形成和作用的公務活動領域,公文可分為( )。
A.法定正式公文 B.通用公文 C.非法定正式公文 D.專用公文 E.規范性文種 25.我國法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 )。
A:條例 B.規定 C.通告 D.辦法 E.決定 26.在下行文中提出執行要求時,要使受文者不折扣執行文件,應寫作( )。
A.參照執行 B.遵照執行 C.參酌執行 D.按照執行 27.如下公文處理環節屬于收文處理過程的是( )。
A.擬辦 B.擬稿 C.批辦 D.注辦 28.公文寫作的基本要求有( )。
A.符合黨、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 B.一文一事,中心明確 C.用語莊嚴、簡明、通順 D.為使各方面了解情況,多印發文件 E.格式不必強求一致 29.撰擬規范性公文應遵循( )要求。
A.高度的一致性 B.高度的嚴密性 C.公文的穩定性
13 D.公文的連續性 E.公文的靈活性 30.維護公文的穩定性易出的問題是( )。
A.倉促制定文件,不合實際
B.規定的表述過于絕對化 C.內容不全面
D.層次混合,割裂事項聯系
E.與其他法規性文件抵觸 31.重要公文的簽發者應是機關( )。
A.正職領導 B.主持常務的副職領導 C.主持專項業務的副職領導 D.綜合部門負責人 32,有領導被領導關系的機關行文時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 )。
A.逐級行文 B.越級行文 C.直接行文 D.多級行文 33.中共 B 縣縣委向全縣黨的各級組織提出開展“三講”工作的原則和要求,用( )。
A.決議 B.指示 C.通報 D.通知 34.條例的制發權屬于( )。
A.國務院 B.黨的中央組織
14 C.國務院所屬各部委 D.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 35.我國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 )。
A.通知 B.通告 C,通報 D.公告 E.報告 答案:
1.ABC 2.ACD 3.AB 4.ABC 5.AC 6.ABD 7.AD 8.AD 9.ABDE 10.ABD 11.ABD 12.ACDE 13.ABC 14.BCD 15.BCD 16,AC 17.ACE 18.BCD 19.BCD 20.ABC 21.ACD 22.AB 23,ABC 24.BD 25.ABCDE 26.BD 27.ACD 28.ABC 29.ABCD 30.AB 31.AB 32.ABD 33.BD 34.AB 35,BD
推薦訪問: 題庫 公文寫作 答案上一篇:超市消費行為調查報告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