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德育調查報告 3 篇_ 調查報告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為本為工作核心,著力做好人的工作。學校是以培養人事業的陣地,做好人的工作,特別是下一代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重點。學生的德育不好會出危險品,因此,作為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師,應該時刻從黨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格外關心下一代人的成長與成才,才能促進人的科學發展。
近年來,我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取得的成績是主流。但我們必須看到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學生的思想消極,不求上進;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進取意識;缺乏青少年應有的蓬勃朝氣,讓人深感擔憂。經過調查發現,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由于上一個年度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本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學質量上。特別是上屆初三教師,忙碌一年到頭,卻落了個罰款的下場,一方面工作的積極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學科的教學之中,很少顧及德育工作;當前,社會評價學校,上級考核學校看升學率,學校考核教師主要看學科成績,“一好遮百丑”。有的學校每周唯一的一節班會課也往往是被占用。由于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德育的時間和空間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 “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個學科教育內容,不分年級高低,不管個性差異,一個模式,“一刀切”的現象比
較突出。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有學生反映:校會老調重彈,國旗下講話東拉西扯,團、隊活動很不正常,至于社會實踐活動,一學年也難得搞一次。
2.學生德育活動時間不夠。安排學生進行德育活動,有時候很尷尬。現在學校的課程排的很滿,很難讓學生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做有充分準備的德育實踐活動。
3.班主任德育意識不強。班主任忙于事務性的檢查上交,從根本上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會成為了很多班主任訴苦的時間。班會活動只做記錄,不開展活動,或者有一點點時間應付性的開展活動,剩下的時間用來上課,甚至直接上課。對于必須參加的大型德育活動,也只是選擇一兩個人訓練,而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存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懶散,熟視無睹,不能積極引導和糾正。比如做操。
4.全員育人成為一紙空文。開展德育活動,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組織德育活動忙前忙后的處室管理人員。很少有主動關心德育活動的其他教師。全員育人,除了在課堂上能有所體現,課后很難見蹤影了。學校制定的《全員德育工作考評》操作難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觀上努力不夠,德育這一塊在整個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還有人反映,以往評選德育先進學校憑印象、憑上報材料,很少進行認真扎實的實效評估,評優的不公正也挫傷了一部分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5.教師的精神面貌待調整。教師的精神面貌對學生有相當的影響。升國旗講話,隊容不整;開會接電話,上課打手機,
學生做操時、上課時大聲喧嘩,講笑話或開不宜在學生存在的公共場合開的玩笑;學生進辦公室是打游戲,種 qq 農場;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等現象在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
6.三結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學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內部環境,而且需要和諧凈化的外部環境。目前學校周邊的環境與學校育人要求很不協調,特別是撤鄉并鎮后,我校周邊的環境令人擔憂。尤其是失調失控的網吧,無人監管,有的孩子成天掛念上網,對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學生產生誘惑和影響,成為現實生活沒有網絡生活精彩的誘因之一。大多數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與家庭教育失當有很大關系。當前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單親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親情的溫暖和應有的管束,容易受壞人的引誘和利用,進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子女,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使孩子從小養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三是部分家長言行不檢點,對社會
二、對策思考
1、認清形勢,同統一認識,確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教育的根本要義在于育人,培養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優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盡管我們過去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應該讓所有的人,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從更高層次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斗爭更加復雜,尤其是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青少年一
代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極大影響。面對日益復雜的形勢,學校領導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從提高民族素質,事關國家安危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更加自覺地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突出位置。當前,應把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當作中心工作來抓,掀起再動員、再學習、再認識、再提高的熱潮,使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在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定位。其次,學校要根據《意見》要求,結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中小學德育綱要》等德育規章,解放思想,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出發制定實施計劃,要從輿論宣傳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證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規律,采取切實措施,堅決扭轉重智育輕德育,“一手硬,一手軟”的不良傾向。
2、要進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機制。
學校應該發揮黨支部、工會、團隊組織的作用,培養好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德育工作隊伍,切實辦好家長學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識,密切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努力形成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機制。要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徹底克服德育的任務由班主任、德育室、安全室、輔導員完成的偏見,強化每一位教師的育人意識,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要盡快成立有效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實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全員考評,并納入績效工資。改變單一的考評班主任的辦法。
3、要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德育工作的實效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體現。”如何提高德育實效需要根據校情、班情和學情進行認真研究和深入探討。我認為要增強德育實效,首先,觀念要更新,方法要創新,要堅決擯棄趕時髦的應景教育、形式主義的花拳繡腿、教條主義的空洞說教。其次,在德育實施的過程中,給班主任適當的工作彈性,要注意“六性”:一是教育目標的層次性。要根據《綱要》和《意見》的要求區分不同年級,不同對象設置教育目標,分層施教,層次遞進,避免“一刀切”的現象。二是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德育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德育的內容也要適應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只有不斷注入時代內容,才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們要緊扣小公民道德建設這個主題,充分利用德育資源配合教育教學。三是教育策略的開放性。開放式的社會每天都向青少年傳播各式各樣的信息,如果再用過去那種封閉式的德育方法,勢必造成校內外“觀念落差”的沖突,使學生無所適從,學校應組織好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體驗生活,陶冶情操。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師在學生管理中應堅持民主的原則,多對話,多交流,少批評,少訓斥,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為人師表,使說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放手讓學生參與管理,讓學生自主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體驗,將德育要求內化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樣性。要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優勢,把德育觀念、德育要求、道德標準融化在具體、生動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獲得道德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學校應該有計劃、有步驟、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特別是對后進生要緊盯不放,要緊扣小、細、實,嚴格要求,反
復訓練,日積月累,逐步形成規范,堅決杜絕“雨過地皮干”的短期行為。
4、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說話。這是一個比喻,實質上是要求學校注重建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一方面,栽種花草苗木,設置人文景點等,綠化、美化、凈化校園,讓學生在優美潔凈的環境中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當前我校的花草樹木的保護工作、植花種草,迫在眉睫,一些花壇已經光禿禿了,沒有了花草,學生把他當做了玩耍的場所。樹木造型缺乏美感,急需要修剪。另一方面,努力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將現有的文化宣傳陣地(櫥窗、畫廊、黑板報、廣播)充分利用起來,發揮應有的作用。營造處一種濃郁的道德習慣教育的氛圍,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小學部廣播臺也可以建立起來。
教師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啟發、引導學生,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德育教育平臺。如主題班會、舉辦藝術節、體育節、開學(畢業)典禮、升旗儀式、入團(隊)儀式、主題征文、知識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得到自我教育。一旦自我教育主體認識到個性道德發展成為自我發展的必然要求時,教育主體就能發揮自身潛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個人道德修養最高境界,即慎獨自治。這正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先成人,后成材。少年兒童一旦
具備了良好的道德素質,不僅有助于人類文明的延續,也將使青少年本人受益終身。德育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并正確把握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明晰思路,科學決策,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德育工作方法,把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戶數 1083 戶,2884 口人。現有未成年人 417 人,其中,高中生 85 人,初中生 134 人,小學生 122 人,幼兒 66 人,失學 8 人,待業 2 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 105 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
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 105 戶家庭中,有95 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
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關于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戶數 1083 戶,2884 口人。現有未成年人 417 人,其中,高中生 85 人,初中生 134 人,小學生 122 人,幼兒 66 人,失學 8 人,待業 2 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 105 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 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 105 戶家庭中,有95 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
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2019 年德育調查報告 3 篇_ 調查報告
?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為本為工作核心,著力做好人的工作。學校是以培養人事業的陣地,做好人的工作,特別是下一代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重點。學生的德育不好會出危險品,因此,作為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師,應該時刻從黨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格外關心下一代人的成長與成才,才能促進人的科學發展。
近年來,我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取得的成績是主流。但我們必須看到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學生的思想消極,不求上進;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進取意識;缺乏青少年應有的蓬勃朝氣,讓人深感擔憂。經過調查發現,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由于上一個年度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本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學質量上。特別是上屆初三教師,忙碌一年到頭,卻落了個罰款的下場,一方面工作的積極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學科的教學之中,很少顧及德育工作;當前,社會評價學校,上級考核學校看升學率,學校考核教師主要看學科成績,“一好遮百丑”。有的學校每周唯一的一節班會課也往往是被占用。由于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德育的時間和空間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
“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個學科教育內容,不分年級高低,不管個性差異,一個模式,“一刀切”的現象比較突出。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有學生反映:校會老調重彈,國旗下講話東拉西扯,團、隊活動很不正常,至于社會實踐活動,一學年也難得搞一次。
2.學生德育活動時間不夠。安排學生進行德育活動,有時候很尷尬。現在學校的課程排的很滿,很難讓學生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做有充分準備的德育實踐活動。
3.班主任德育意識不強。班主任忙于事務性的檢查上交,從根本上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會成為了很多班主任訴苦的時間。班會活動只做記錄,不開展活動,或者有一點點時間應付性的開展活動,剩下的時間用來上課,甚至直接上課。對于必須參加的大型德育活動,也只是選擇一兩個人訓練,而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存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懶散,熟視無睹,不能積極引導和糾正。比如做操。
4.全員育人成為一紙空文。開展德育活動,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組織德育活動忙前忙后的處室管理人員。很少有主動關心德育活動的其他教師。全員育人,除了在課堂上能有所體現,課后很難見蹤影了。學校制定的《全員德育工作考評》操作難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觀上努力不夠,德育這一塊在整個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還有人反映,以往評選德育先進學校憑印象、憑上報材料,很少進行認真扎實的實效評估,評優的不公正也挫傷了一部分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
5.教師的精神面貌待調整。教師的精神面貌對學生有相當
的影響。升國旗講話,隊容不整;開會接電話,上課打手機,學生做操時、上課時大聲喧嘩,講笑話或開不宜在學生存在的公共場合開的玩笑;學生進辦公室是打游戲,種 qq 農場;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等現象在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
6.三結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學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內部環境,而且需要和諧凈化的外部環境。目前學校周邊的環境與學校育人要求很不協調,特別是撤鄉并鎮后,我校周邊的環境令人擔憂。尤其是失調失控的網吧,無人監管,有的孩子成天掛念上網,對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學生產生誘惑和影響,成為現實生活沒有網絡生活精彩的誘因之一。大多數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與家庭教育失當有很大關系。當前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單親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親情的溫暖和應有的管束,容易受壞人的引誘和利用,進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子女,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使孩子從小養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三是部分家長言行不檢點,對社會 ?
二、對策思考 ?
1、認清形勢,同統一認識,確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教育的根本要義在于育人,培養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優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盡管我們過去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應該讓所有的人,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從更高層次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斗爭更加復雜,尤其是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青少年一代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
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極大影響。面對日益復雜的形勢,學校領導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從提高民族素質,事關國家安危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更加自覺地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突出位置。當前,應把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當作中心工作來抓,掀起再動員、再學習、再認識、再提高的熱潮,使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在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定位。其次,學校要根據《意見》要求,結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中小學德育綱要》等德育規章,解放思想,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出發制定實施計劃,要從輿論宣傳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證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規律,采取切實措施,堅決扭轉重智育輕德育,“一手硬,一手軟”的不良傾向。
2、要進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機制。
學校應該發揮黨支部、工會、團隊組織的作用,培養好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德育工作隊伍,切實辦好家長學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識,密切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努力形成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機制。要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徹底克服德育的任務由班主任、德育室、安全室、輔導員完成的偏見,強化每一位教師的育人意識,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要盡快成立有效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實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全員考評,并納入績效工資。改變單一的考評班主任的辦法。
3、要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德育工作的實效是德育工
作生命力的體現。”如何提高德育實效需要根據校情、班情和學情進行認真研究和深入探討。我認為要增強德育實效,首先,觀念要更新,方法要創新,要堅決擯棄趕時髦的應景教育、形式主義的花拳繡腿、教條主義的空洞說教。其次,在德育實施的過程中,給班主任適當的工作彈性,要注意“六性”:一是教育目標的層次性。要根據《綱要》和《意見》的要求區分不同年級,不同對象設置教育目標,分層施教,層次遞進,避免“一刀切”的現象。二是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德育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德育的內容也要適應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只有不斷注入時代內容,才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們要緊扣小公民道德建設這個主題,充分利用德育資源配合教育教學。三是教育策略的開放性。開放式的社會每天都向青少年傳播各式各樣的信息,如果再用過去那種封閉式的德育方法,勢必造成校內外“觀念落差”的沖突,使學生無所適從,學校應組織好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體驗生活,陶冶情操。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師在學生管理中應堅持民主的原則,多對話,多交流,少批評,少訓斥,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為人師表,使說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放手讓學生參與管理,讓學生自主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體驗,將德育要求內化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樣性。要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優勢,把德育觀念、德育要求、道德標準融化在具體、生動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獲得道德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學校應該有計劃、有步驟、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特別是對后進生要緊盯不放,要緊扣小、細、實,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日積月累,逐步形成規范,堅決杜絕“雨過地皮干”的短期行為。
4、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
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說話。這是一個比喻,實質上是要求學校注重建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一方面,栽種花草苗木,設置人文景點等,綠化、美化、凈化校園,讓學生在優美潔凈的環境中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當前我校的花草樹木的保護工作、植花種草,迫在眉睫,一些花壇已經光禿禿了,沒有了花草,學生把他當做了玩耍的場所。樹木造型缺乏美感,急需要修剪。另一方面,努力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將現有的文化宣傳陣地(櫥窗、畫廊、黑板報、廣播)充分利用起來,發揮應有的作用。營造處一種濃郁的道德習慣教育的氛圍,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小學部廣播臺也可以建立起來。
教師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啟發、引導學生,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德育教育平臺。如主題班會、舉辦藝術節、體育節、開學(畢業)典禮、升旗儀式、入團(隊)儀式、主題征文、知識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得到自我教育。一旦自我教育主體認識到個性道德發展成為自我發展的必然要求時,教育主體就能發揮自身潛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個人道德修養最高境界,即慎獨自治。這正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先成人,后成材。少年兒童一旦具備了良好的道德素質,不僅有助于人類文明的延續,也將使青少年本人受益終身。德育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并正確把握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明晰思路,科學決策,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德育工作方法,把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
社區總戶數 1083 戶,2884 口人。現有未成年人 417 人,其中,高中生 85 人,初中生 134 人,小學生 122 人,幼兒 66 人,失學 8 人,待業 2 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 105 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
就
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 105 戶家庭中,有95 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
?關于未成年人的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
社區總戶數 1083 戶,2884 口人。現有未成年人 417 人,其中,高中生 85 人,初中生 134 人,小學生 122 人,幼兒 66 人,失學 8 人,待業 2 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 105 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
就 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 105 戶家庭中,有95 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
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
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 ?
2019 年德育調查報告 3 篇_ 調查報告
?
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要堅持以人為本為工作核心,著力做好人的工作。學校是以培養人事業的陣地,做好人的工作,特別是下一代青年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工作的重點。學生的德育不好會出危險品,因此,作為主抓德育工作的教師,應該時刻從黨和國家的長遠利益出發,格外關心下一代人的成長與成才,才能促進人的科學發展。
近年來,我校學生的德育工作得到了改善和加強,取得的成績是主流。但我們必須看到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特別是近段時間來,學生的思想消極,不求上進;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主動性不強;普遍缺乏拼搏精神和進取意識;缺乏青少年應有的蓬勃朝氣,讓人深感擔憂。經過調查發現,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德育工作沒有得到充分重視。由于上一個年度教學質量的嚴重滑坡,本期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抓好教學質量上。
特別是上屆初三教師,忙碌一年到頭,卻落了個罰款的下場,一方面工作的積極性不如以前,另一方面,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本學科的教學之中,很少顧及德育工作;當前,社會評價學校,上級考核學校看升學率,學校考核教師主要看學科成績,“一好遮百丑”。有的學校每周唯一的一節班會課也往往是被占用。由于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德育的時間和空間受到很大程度的擠壓, “問題在下面,根子在上面。”“一手硬、一手軟”的現象普遍存在,這是學校德育工作弱化的根本原因。其二各個學科教育內容,不分年級高低,不管個性差異,一個模式,“一刀切”的現象比較突出。教育形式單一,缺乏吸引力。有學生反映:校會老調重彈,國旗下講話東拉西扯,團、隊活動很不正常,至于社會實踐活動,一學年也難得搞一次。
2.學生德育活動時間不夠。安排學生進行德育活動,有時候很尷尬。現在學校的課程排的很滿,很難讓學生抽出專門的時間來做有充分準備的德育實踐活動。
3.班主任德育意識不強。班主任忙于事務性的檢查上交,從根本上忽視了德育工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所以每次的德育例會成為了很多班主任訴苦的時間。班會活動只做記錄,不開展活動,或者有一點點時間應付性的開展活動,剩下的時間用來上課,甚至直接上課。對于必須參加的大型德育活動,也只是選擇一兩個人訓練,而忽視了大多數學生的存在。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現出來的懶散,熟視無睹,不能積極引導和糾正。比如做操。
4.全員育人成為一紙空文。開展德育活動,忙前忙后的是班主任;組織德育活動忙前忙后的處室管理人員。很少有主動關心德育活動的其他教師。全員育人,除了在課堂上能有所體現,
課后很難見蹤影了。學校制定的《全員德育工作考評》操作難度大,工作量大,加上但主觀上努力不夠,德育這一塊在整個考核方案中所占比重很小。還有人反映,以往評選德育先進學校憑印象、憑上報材料,很少進行認真扎實的實效評估,評優的不公正也挫傷了一部分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積極性 ?
5.教師的精神面貌待調整。教師的精神面貌對學生有相當的影響。升國旗講話,隊容不整;開會接電話,上課打手機,學生做操時、上課時大聲喧嘩,講笑話或開不宜在學生存在的公共場合開的玩笑;學生進辦公室是打游戲,種 qq 農場;對學生要求不嚴格等現象在我校教師中普遍存在。
6.三結合的教育力量失衡。學校是育人的殿堂,不但需要健康向上的內部環境,而且需要和諧凈化的外部環境。目前學校周邊的環境與學校育人要求很不協調,特別是撤鄉并鎮后,我校周邊的環境令人擔憂。尤其是失調失控的網吧,無人監管,有的孩子成天掛念上網,對涉世不深,自控力差,易受暗示的青少年學生產生誘惑和影響,成為現實生活沒有網絡生活精彩的誘因之一。大多數青少年的品行不良也與家庭教育失當有很大關系。當前普遍存在以下幾種情形:一是單親家庭,家庭破裂的孩子得不到親情的溫暖和應有的管束,容易受壞人的引誘和利用,進而走向邪路;二是部分家長過于溺愛子女,千方百計滿足他們的各種要求,使孩子從小養成自私、任性、好逸惡勞的不良習慣;三是部分家長言行不檢點,對社會 ?
二、對策思考 ?
1、認清形勢,同統一認識,確保德育的首要位置。
教育的根本要義在于育人,培養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素質優良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職責。盡管我們過去做了
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們應該讓所有的人,特別是班主任教師從更高層次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的攻堅階段和發展的關鍵時期,社會情況發生了復雜而深刻的變化,影響著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國際國內意識形態領域的矛盾和斗爭更加復雜,尤其是國際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青少年一代進行思想文化滲透,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極大影響。面對日益復雜的形勢,學校領導和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該從提高民族素質,事關國家安危的高度認識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更加自覺地把學校德育工作放到“以德治國”,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突出位置。當前,應把學習貫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適應新形勢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意見》當作中心工作來抓,掀起再動員、再學習、再認識、再提高的熱潮,使德育為首、育人為本在全體教育工作者的思想上定位。其次,學校要根據《意見》要求,結合《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中小學德育綱要》等德育規章,解放思想,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出發制定實施計劃,要從輿論宣傳和制度建立切入,保證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同時,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規律,采取切實措施,堅決扭轉重智育輕德育,“一手硬,一手軟”的不良傾向。
2、要進一步健全德育工作機制。
學校應該發揮黨支部、工會、團隊組織的作用,培養好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德育工作隊伍,切實辦好家長學校,大力普及家教知識,密切學校、社會、家庭的聯系,努力形成齊抓共管,整體聯動的德育工作和管理機制。要確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觀念,徹底克服德育的任務由班主任、德育室、安全室、
輔導員完成的偏見,強化每一位教師的育人意識,充分發揮全體教師在德育中的作用。要盡快成立有效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實施行之有效的德育全員考評,并納入績效工資。改變單一的考評班主任的辦法。
3、要進一步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
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指出:“德育工作的實效是德育工作生命力的體現。”如何提高德育實效需要根據校情、班情和學情進行認真研究和深入探討。我認為要增強德育實效,首先,觀念要更新,方法要創新,要堅決擯棄趕時髦的應景教育、形式主義的花拳繡腿、教條主義的空洞說教。其次,在德育實施的過程中,給班主任適當的工作彈性,要注意“六性”:一是教育目標的層次性。要根據《綱要》和《意見》的要求區分不同年級,不同對象設置教育目標,分層施教,層次遞進,避免“一刀切”的現象。二是教育內容的時代性。德育是一個動態的發展過程,德育的內容也要適應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只有不斷注入時代內容,才容易被學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我們要緊扣小公民道德建設這個主題,充分利用德育資源配合教育教學。三是教育策略的開放性。開放式的社會每天都向青少年傳播各式各樣的信息,如果再用過去那種封閉式的德育方法,勢必造成校內外“觀念落差”的沖突,使學生無所適從,學校應組織好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向社會,體驗生活,陶冶情操。四是教育管理的民主性。教師在學生管理中應堅持民主的原則,多對話,多交流,少批評,少訓斥,以情動人,以理服人,為人師表,使說服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結合。放手讓學生參與管理,讓學生自主活動,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考和體驗,將德育要求內化為自身愿望。五是教育形式的多樣性。要充分發揮課外活動的優勢,把德育觀念、德育要求、道德標準融
化在具體、生動有趣的活動中,讓學生獲得道德教益。六是德育工作的持久性。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學校應該有計劃、有步驟、有措施,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特別是對后進生要緊盯不放,要緊扣小、細、實,嚴格要求,反復訓練,日積月累,逐步形成規范,堅決杜絕“雨過地皮干”的短期行為。
4、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校園環境對于學生的道德教育,具有很重要的示范、熏陶、感染作用。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強調,要讓學校的每一面墻壁都說話。這是一個比喻,實質上是要求學校注重建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和氛圍。一方面,栽種花草苗木,設置人文景點等,綠化、美化、凈化校園,讓學生在優美潔凈的環境中規范自己的行為習慣。當前我校的花草樹木的保護工作、植花種草,迫在眉睫,一些花壇已經光禿禿了,沒有了花草,學生把他當做了玩耍的場所。樹木造型缺乏美感,急需要修剪。另一方面,努力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將現有的文化宣傳陣地(櫥窗、畫廊、黑板報、廣播)充分利用起來,發揮應有的作用。營造處一種濃郁的道德習慣教育的氛圍,使學生耳濡目染,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小學部廣播臺也可以建立起來。
教師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啟發、引導學生,并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德育教育平臺。如主題班會、舉辦藝術節、體育節、開學(畢業)典禮、升旗儀式、入團(隊)儀式、主題征文、知識競賽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使學生得到自我教育。一旦自我教育主體認識到個性道德發展成為自我發展的必然要求時,教育主體就能發揮自身潛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達到個人道德修養最高境界,即慎獨自治。這正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終極目標。
?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先成人,后成材。少年兒童一旦具備了良好的道德素質,不僅有助于人類文明的延續,也將使青少年本人受益終身。德育教育,任重道遠。我們要努力探索并正確把握新時期學校德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明晰思路,科學決策,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和創新德育工作方法,把學校德育工作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調查報告 ?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
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
社區總戶數 1083 戶,2884 口人。現有未成年人 417 人,其中,高中生 85 人,初中生 134 人,小學生 122 人,幼兒 66 人,失學 8 人,待業 2 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 105 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
就
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 105 戶家庭中,有95 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隨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
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
推薦訪問: 調查報告 德育 完整篇下一篇:整理公文通報范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