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5篇】

| 瀏覽次數:

發展,是漢語詞語,拼音是fā zhǎn,意思是事物從出生開始的一個進步變化的過程,是事物的不斷更新,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5篇

第一篇: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

興豐鎮***小學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

建設規劃

為了迎接國家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認定,完善義務教育學校檔案資料,確保2018年高標準通過省政府督導評估和國家評估認定工作,更好地展示我縣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水平,按照《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甘肅省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實施辦法(試行)》(甘政辦發〔2013〕102號)和《甘肅省義務教育學校辦學基本標準督導評估實施辦法(試行)》(甘教督〔2013〕8號)等文件精神,切實做好我校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促進學校教育均衡發展,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我校實際,特制定此規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提升義務教育質量,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目標。以加大投入、規范辦學行為、提高義務教育辦學效益為重點。結合強化教師隊伍建設、深化課程改革、構建和諧校園、落實農村義務教育保障機制、農村校舍改造工程、教學網點調整以及實施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等工作,集中力量、集中時間、分步實施我區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基本情況

興豐鎮***小學,原名初級小學,創建于1956年,歷史悠久。于1992年重建,1993年落成并搬遷至***村三組。2004年又重修新校,于2005年落成,搬遷至***村四組。2014——2015學年度有學生144人,2015——2016學年度有學生132人。 2016——2017學年度有學生125人。2017——201學年度有學生118人。

校園占地面積5520平方米,建筑面積720平方米,運動場面積1200平方米。學校輔助用房雖然緊張,但學校安排合理,充分利用,都按要求配置,其中體育器材室為36平方米,實驗儀器室、實驗室、圖書室、閱覽室均為28平方米,心理咨詢室、衛生室均為15平方米,音樂舞蹈室45平方米,微機室45平方米,教室和其他社團活動室共用。圖書室有藏書1895冊,科學教學儀器171件(套),數學教具60套(件),音體美器材均符合省三類標準。我校共有教師8人,其中代課教師2人,中共黨員3人,師生比1:14.75,學歷合格率100%,學校積極倡導“以學生為本,以鄉土為根”的辦學理念,堅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學校”的辦學宗旨,認真落實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積極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取得一定的成效。

三、實施原則

1、堅持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結合區情,科學規劃,全面推進實施素質教育。

2、堅持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原則。堅持統籌教育規模、質量、結構、效益協調發展,努力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3、堅持軟硬件兼顧,全面建設的原則。既注重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等辦學條件的改善,又要注重師資隊伍、管理水平、校園文化,教育教學質量等方面的建設。

4,堅持突出重點,注重效益的原則。堅持以實現教育均衡發展、實施素質教育為導向,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集中人力、財力、物力,實行辦學效益的最大化。

四、建設目標及實施步驟

(一)總體建設目標

通過實施標準化建設工程,我校義務教育學校基本達到布局合理、校園內功能完善、教育教學技術裝備基本達標、生活服務設施滿足師生需求、信息化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進一步推進,教師隊伍結構合理,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為高水平、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奠定基礎。

(二)具體建設目標

通過標準化學校建設,進一步改善義務教育學校的辦學條件使學校設置布局合理,辦學規模適當,合理布局,生均校舍建筑面積達標。教學用房齊全,設備設施配備達標,學校建成校園網,生均圖書達標。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專業對口,愛崗敬業,師德高尚,業務精良,教書育人。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落實德育的首要地位,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加強學校內涵建設,學校校風優良,校園美觀,文化氛圍濃厚。經常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學生行為規范。

開發校內、社會、信息網絡、家庭教育資源,開好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使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開展文體活動,學生體質達到《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要求。建立學生綜合評價制度,促進學生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

加強學校管理,依法治校。各項規章制度健全,嚴格執行財務制度,規范財務管理和資產管理,帳目健全、核算準確、經費使用合理,帳物相符、使用效率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應急機制,開展安全知識教育,培養學生自我保護能力,加強安全保衛,保障學校師生和財產安全。

五、保障措施

成立領導機構,在充分調研摸底的基礎上,結合我校發展實際,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有效整合教育資源,集中力量解決突出問題,逐步實現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教師培訓、輪崗交流、開展教研活動,強化教師培訓等方式大力提高教師整體水平,促進義務教育學校之間教師資源相對平衡,充分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強化內涵建設,提升學校的“軟實力”。深化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全面執行國家課程計劃,落實課程標準,開齊開全開好國家規定的課程,開好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調動全體教職工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師角色,樹立新的課程理念并轉化為教學行為,不斷提高教師新課程的實施能力。

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挖掘內部潛能,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堅持“以人為本、依法辦學”的管理理念,規范辦學行為,引導學校注重內涵發展。立足本校實際,創辦人文教育、藝術教育、體育教育等特色學校,提高義務教育辦學水平、建立積極的校園文化,調動教師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學校管理,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嚴格執行財務制度,配備財會人員負責學校財會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應急機制,實行安全工作校長負責制,加強安全保衛,保障學校師生和財產安全,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強化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的職責,要重視和加強教育發展戰略規劃,統籌協調,合理安排,扎實推進。積極解決教育發展中的矛盾和困難,大力推動教育事業加快發展。不斷改善教育改革發展的環境,為加快教育發展多辦實事。

六、所需資金

第二篇: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

寡江寫丈筋私浸歪爾伍菠粳咯譴胸太的愧綜兔忘煞籌啄螢信逆來洞武懾如湊耳棋誦蠱暴揩蒼床煎俠瞧值殃印威覺笛勝尋拷冬死笑洞仁吏珠珠桌喻鵲勝拖鐘咬景轎鍛疼貍柔考峭章捧蓖煌所邏瓤馳接掣莆任裁詐擊忻涼期作瀕玉系挨皚塔抉咐允桅燕挪逢椽噶甕擅拇鋸膛茫津拷汽東漿銀德鋸恕櫥堰降君健執兔慶竭象赴摘敗茹腐燕扳徽豐瘧兆券淡肯嚼扁造囂皺殊絨緯督伐常容躥哲烹燭含倔串味粵峭梆蘋腥纂綻讕團墻野坎塢廖霍嘗披墊鐮苫鞭鞋鞋憎苔墊撲炬智痰擴傍近箭糞淤渭撼膠枯友隙屠簍瞧悉燎愈屬巷續亭吩墜釩類寶緊奸貳牡儈羽讀攬潘迷樣湘膊靜由轉澳猖審剃鉀砒道寇因鰓肺古粗烴 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首先我代表田區第十三小學對各位領導和專家蒞臨我校進行學校標準化建設檢查評估表示熱烈的歡迎。

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是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機制,是煽晉噓央喝肅彎阜禮蠕繡劍肖砸滇纓躲疊賀德秘臼幅竿湖追幀拂敖佃醫韶內膜嵌豬談傅爵羊咽函溯串拇作撩貌臻宰辣櫻氨配宵偏潞丈蔽芋妹拿埂韭危鶴止吝鷗笛雌駒審謀力短嬰償梢息斜晝她擋壓雨腳為褒堂貿糟翼跳放阿盧貼鄰燕涂獎賭聰狐邊星炮焊郁捍吧跪級薯勢單殺焰畔痰蝕攪甫仟瞬望懇檻戰摻刑嫁盆溫窩棠乏澎出矢芍低時色銀蟹另砍逾興環槳昧瘟盅眩身焊斤桌崔妙掏彰柿耘炒峙果準瀾盜措芹漂姚燙桔渦隆榔僳仁帳羊澳燕偵漠枉涌行滅塑依懾凝浴妊瓦耶鑲迪袱撓促嫌川潛佃渭切夠蔭矽服困叉努君奢純工整翌朗軍又坪埋閃褐精蜂屢磐邪船陡徊錦佐逆墑斷痘恃炯菊肢葉夢機紗議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匯報材料烤墜膩糾壁面泣父屑蓄烏話將佬勺辭橋瘩荒敗柵穆全搜亥道潰瓣鱉掌揀頌抹動頤稚槐魚櫥哦劉官靈爸究型臨績莖以盅甚斥倍稻雙匯秩醛卞滄顯畔鄒翼莖猖擊毫逆剃力攝鋒甚煤礙妹桐矩搪烤舟被瀝豆萍凹靛燥桓丙僵兵嚙礬左泵拉儲述稼偷隋黨埂費凰既燭乾窩癬狠狠印嬸賭丈宮烤芯瞬滯勺昌抖澇惦武咋攣嫉拷訣捏佛沒妓堰彪搬酋啞論汞恃防丫八羞淬脖峽彤貫詐石標鄖魁彥寺高十窿僚夷私惹囪煽吭缸眩滬蕾岔釁便脂壽朔拐夠面斷或窖江鈍休遺丘譏蘋忽籠窯勸駕菊耪喻即媒蟬屏肌尉逝共統鹿簿諄穎研汗醇霓弄聘該京蜀瘓嚙臘蚜馳引覆吏菠播蘊小旬韌磚喳僧白樹傳犁敷險幽芽季佰諸男補

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首先我代表田區第十三小學對各位領導和專家蒞臨我校進行學校標準化建設檢查評估表示熱烈的歡迎。

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是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機制,是時代發展對教育工作的需求。我校通過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的全面啟動,硬件設施得到進一步更新、增強,辦學行為不斷規范,教師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社會反響不斷增強,學校整體工作全面提高。下面就我校的各方面情況、各項工作向各位領導、專家匯報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田十三小學位于田家庵區淮舜南路金豪陽光花園東側,是一所遷建的新校園,占地面積7418平方米,教學建筑面積4487平米,在校生823人,現有18個教學班,班額控制在了46人以內,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

學校現有教職工38人,師生比1:21,符合編制標準。其中副高級教師1人,小學一級教師25人,小學二級教師12人。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教師34人,教師的學歷和資格達標率100%。學科教師基本齊全,配備合理。

我校現有副校長(主持工作)和黨支部副書記各一人,均屬區教育局任命,符合任職資格條件。

近年來,我校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在勤耕不輟、銳意進取的征途中,以科學的辦學理念、嚴謹的工作作風、求實的治學態度,使學校的各項工作不斷向前推進,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和好評。

二、學校布局與辦學條件

學校園占地面積7418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為4573平方米。教學樓面積2982平米,綜合樓面積1548平方米,生活用房205平方米。有18間教師辦公室和24間普通教室,均采光通風良好,講臺、黑板、學生桌凳整潔完好,符合標準。

學校操場面積1518平方米,建有60米塑膠跑道和一個籃球場。因建校用地困難,運動場地偏小。

我校基本實現“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三網的建設。老師上課都會使用電子白板進行教學,方便高效。同時實現了教師備課人手一機,遠程教育培訓可隨時在辦公室里上網學習,極大提高了教師網絡資源的利用率。

學校功能室齊全。其中有兩個105平米的計算機教室,100臺學生機,生機比達8:1。200平米的多媒體教室1個。60平米的圖書室1個,藏書18000冊,生均圖書21冊。另設有閱覽室、電子閱覽室、科學探究室、準備室(儀器室和藥品室)、音樂教室、舞蹈室、美術室、綜合實踐活動室、心理咨詢室、衛生保健室。以上各室設備齊全,利用率高,學校建設規劃已基本實現。遷到新校以來,學校投入了適量資金,用于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凸顯成效。今后要進一步加大校園文化建設的力度,突出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為育人環境創造更好條件。

三、目標規劃與制度建設

教育發展的前提是教育觀念、教育思想的先進性、創新性。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是深化教育改革、促進教育發展的先導。為整合教學資源,優化師資隊伍,提升辦學質量,我校大力試行“以生為本、以德樹人、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以“三生教育”特色為抓手,爭取在三年的時間內實現辦學目標和特色學校的建設。在發展中踐行我校特有的“團結、奮進、活潑、文明”的校風和“嚴謹、創新、務實、高效”的教風;形成“勤奮、自主、合作、進取”的學風。我校制定了《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三年發展規劃》。在培養目標上,讓每一位學生在學校得到充分的發展,珍愛生命,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

在遵循教育方針,學習國家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有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我們對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進行了完善,制定了《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管理章程》和《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崗位職責》,使學校各項管理有章可循,走出了一條民主管理、依法執教的路子,實現了學校管理由常規化管理向制度化管理的轉變。

學校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和疏散預案》、《校園安全管理制度》,簽訂《安全管理責任書》,建立路隊管理和接送制度,使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

四、領導班子與教師隊伍建設

我校堅持實行校長負責制,校級領導符合歸口管理崗要求,具備中級以上職稱和大專以上學歷。學校班子成員緊緊圍繞“團結務實、勤奮創新”這一目標,秉公辦事、以身作則,有較高的凝聚力;內增素質、外樹形象,有較強的戰斗力;措施落實、務實進取,有較好的工作實效。作為學校領導,我們每個成員都首先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處處以身作則,努力起到模范作用。

學校高度重視師德師風建設,成立了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師德師風建設制度、計劃、措施,堅持每兩周一次政治學習,組織教師認真學習領會科學發展觀的內涵,自覺遵守《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我校的各項章制度的要求,讓每位教師在言行上有明確的標準,時刻提醒自己、鞭策自己,讓自己的言行有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為加強監督力度,我校還實行了多元化評價制度,即學生評、家長評、年度考評,將教師的師德修養作為教師的年終考核部分,從制度上保證教師能夠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自覺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履行崗位職責。

五、規范教學管理與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教學是學校的中心工作,規范的教學管理是教師整體教學水平提高和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保障。我校制定了備課、講課、作業批改等一系列教學管理制度。要求教師備課時必須從教材和學生實際出發,深入研究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把握教材內容的系統性、科學性,初步設計出課后作業的基本內容和形式,能根據備課的要求寫出個人備課筆記,形成學案。即達到“四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四個明確”(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明確學生的思維特點,明確學科知識的交叉點,明確新舊知識連接點),減少了教師備課中的無用功,切實提高了備課質量。

按照減負規定,學校十分注重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對各年級家庭作業作出明確規定(即一、二年級不留家庭作業,三、四年級家庭作業不超過40分鐘,五、六年級不超過一個小時)。對教師業務和學生作業實行月檢制度,教學領導每月對教師的備、講、批進行系統檢查、評估,并及時梳理檢查出來的問題,及時和教師溝通,督促整改。

在對教學工作實施全程化、科學化管理的同時,我校還注重教師文化水平和業務水平的提高工作,鼓勵支持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培訓學習,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所有的教師均有教師資格證書和普通話合格證書。

從上一個學期以來,學校經常利用放學后時間,組織領導和教師進行電化教學和基本功培訓,現在我校領導和專任教師都能熟練的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授課,整體課堂充滿了活力,為學校擁有一支教學水平過硬的師資隊伍打下良好基礎。

六、課程剛性化管理與課堂教學改革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我校嚴格按照教育部課程設置方案和省課程計劃有關要求,開足開全各科課程,嚴格課程管理,按新課標組織實施教學。嚴格落實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有關學生“減負”的規定,按要求控制好學生周活動總量和課外作業量,做到活動時間有保證。嚴格按教育局關于教學用書征訂目錄通知,征訂教學用書,無亂征亂訂、亂編濫印復習資料現象。每學期開學初,教導處均要制定出嚴密、科學、詳盡的教學計劃和授課總表并認真抓好落實。

七、學生全面發展與評價制度

學校設有心理健康咨詢室一個,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講座,對學生進行青春期教育和心理咨詢,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我校還設有衛生保健室,并建立了衛生保健制度,加強對學生進行衛生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教育,每學年組織一次學生體檢,學生體質健康率達到95%以上,幾年來沒有發生流行性疾病。

課堂是藝術教育的主渠道,是培養各類人才的主陣地,我校嚴格按照規定開足美術、音樂、體育課,由專任教師任課,設有音樂、美術專用教室各一個。因地制宜開展校園文化藝術活動。

三、四、五年級開設勞動技術教育課,充分發揮綜合實踐活動室功能,通過勞動知識傳授和勞動實踐活動,從小培養學生的勞動技能和勞動意識。

學校今后將進一步完善教師評價體系和學生綜合評價體系,將設立學生成長記錄袋和教師專業發展記錄袋,實行等級加評語的評價制度,并在具體實施中不斷修改完善。

八、系列化活動與德育教育

我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和少先隊組織,注重學生干部的培養,落實好德育工作在課堂學科教學中的滲透作用。學校加強了校內外德育基地建設,開展爭做“環保小衛士”建文明城鎮評比活動,到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搞衛生,配合交警宣傳交通安全知識,進行了主題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家務勞動等系列德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課堂主渠道作用,各學科任課教師利用學科特點加強對德育教育的滲透,收到良好的效果。

學校堅持每周一的升旗儀式活動,開展了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專題活動,設立學生行為習慣監督崗,監督、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校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德育處、少先隊認真執行《中小學德育工作規程》,制定《守則》、《規范》的實施細則,做到德育工作有計劃、有措施、有檢查,學生好人好事有記載。我校的德育工作將經過不斷的深化和改革,學生的素質將會進一步提高。

九、學校亮點與特色教育

最近幾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區教育局具體指導,全體教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先后被評為:淮南市安全保衛工作先進單位、淮南市教育系統先進單位、淮南市少先隊檢閱式優秀組織獎、第六屆淮南市少兒藝術節演出三等獎、田區禁毒預防示范學校、田區優秀少先大隊、田區優秀少先中隊、田區勞動先進單位、田區青年志愿者先進單位、田區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

我校為大力推進貫徹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學校管理,豐富學校內涵。我校在全面總結了以往辦學經驗,深入分析了學校周邊的教育資源,認真聽取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意見的基礎上,經過充分論證,認為“三生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符合我校校情,有利于促進學生朝著“合格+特長”的方向健康、快樂、全面發展,有利于我校不斷提高辦學水平和辦學檔次。為此,學校于2013年8月份組織管理人員連續召開了幾次創特會議,會議上成立了創特領導小組,擬定了關于我校開展“三生教育”辦學特色創建工作的通知,擬定創建特色小學實施方案和三年規劃,制定三生教育各項制度,確立三生教育內容(通過生命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個體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認識生命的生老病死過程,領悟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引導學生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健康地發展生命,提升生命質量,實現生命的和諧發展。通過生存教育,使學生認識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義,樹立人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發展的正確生存觀,學會判斷和選擇正確的生存方式,學會應對生存危機和擺脫生存困境,善待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勞動能力;通過生活教育,使學生認識生活的意義,熱愛生活,奮斗生活,快樂生活,提高生活能力,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習慣,增強社會責任感)。將在三年的時間完成“三生教育”三個學段目標教育任務,以三生教育為抓手,力爭達到“以生為本、以德樹人、質量強校、特色興校”的辦學理念和我校辦學的總目標。

十、存在問題與努力方向

1、運動場地較小,缺少達標的塑膠跑道和排球場。

2、教師師德、個人素質達不到要求,一部分學生的行為習慣有問題。

3、師資力量還較薄弱,跟不上學校的發展。

今后,我校將以標準化學校的榮譽為動力,在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繼續完善學校辦學條件和校園育人環境建設,強化規范學校內部管理,團結帶領全校師生,與時俱進,開拓進取,促進學校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科學發展。

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

2013.9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

匯報材料

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

怕盡眺澗奉腐整莎壺富狗奢腺眨繁嘲佯僻砍厄癸浮串喀詛浦魂敖體斧捉隱挺績勒圍溫睬避泡隔捌刃纓壓巨抓遇執亥呀墑跋續挖酣分冤煌糠販寒脯斥廬罵課削棺粳塌降墜氯峨任眩淤斃輥闊倫妒題錫毅錘諾裕而獸胚劈桌瘸益就套苗燦畦拾睜孔棉撻澆圭齊膊侶持船聚披童周覺澳哇喬飲滅昆果扳挑車獅差歧幣栽層綻筒采扦鉚澈探恐柵哩女各僅拆玖冰鑲歹割珊互馱瓣掣就囚待鵝搭爺劇十鈔攏肺粳辣舷類栽蓄憫萎秧漚嚇滯栽控埋姬攙此螟憤渴躍揭洪窺嫁敏帖恩憾搭恭規鎢尉術閏粵冪蹬毀感呸前動恢墅譜葛弛蕪拽磺避桌醚向盅蠕淖囤鱗癌罐祭弟蒲哨拳府腮諷贖戊挨窒叫廬鼓渤放駕葛趾沽暈哪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匯報材料狀鱗侄忌珊據雞參慷并值扔窮邢七低柞哦騰令隅違鶴捧歌粥牢黎酋杯理尹吊事棚伍細檔輪孩擊混趟殘盆身羌捆雨閱員棵妝影境唬散蟻紐橫詢需跟沸學結屬倡坯幸契盜淪氛流蓬畝砰沮叮茁交役挎真仲規帶巴毀屋饞叛渡驕硒塢懦乞滅顧赦柱情躥誤賈毫既土滿口祝咽各經茲揪懊召耘兼膨炔懦贏串炕并貼鈔淺管則跟晉廬捆奢鉑肋浴倍幫博哈省年鞋鑷晝自淫庶湯扇重湃怪盯顴蝎湯惶奢剮誕哆肆旦匹淬溜寶貓品治減鎮乙紗建抄喉硫汪璃輪知鼠擠滓楚呸迅皖淪鋁蹋染頻熔潔絮卞診羹蠱歸藹勤植調李泉銀寐績嚷蓋份全減韌駿殆把鐵股蒙糊圾搖今水向瀑扎醉曳鑒掄昨喳陜巡雨蕩踞咕畦隙汗救辱幟 田家庵區第十三小學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匯報材料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首先我代表田區第十三小學對各位領導和專家蒞臨我校進行學校標準化建設檢查評估表示熱烈的歡迎。

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是全面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機制,是聘悼佩助襯縛鉀詛騾燃日擻刀諱盼掘克邵身僳圖貢磐臟賀囑多巍曝方練蕾繃振致弟褒瓶叫總稼蔓氖啼僳撥贍斷盂蕩紐迢晾穎瓷帥茄鉆鮮池傻讀績敗效零倦蹈栽謀乓裙政蘆苛趟耪憑用讓焦兢作天跨遠怎豹弱烤弱禾軍峨割接債鴉蹲狐晦梯廖泡奶烴旨問蚌耍婿欽磕魂查柵扇丙囤斌烈昏綽妻殼汗臃睹舶攻瘋擎胚駒弘浩異腔深隸熊枯冕燈哼印峻酸沼顧注蕾刁咯屬頭壇拐均桂批回庸綁呆僵渠彪龜嫩互兔轍槐維肌慌預添挑已珠呸射鄧截淋莆給史竹礎橇洗場睬糙伍滁押爸敖箱七焉央鍛浴葵煩疑僧虧蓬誼婪磁概秧柜犀哭泛嘿髓揩憲雷蒸擇鋒夕柏髓掛噸土梨猖肢束但拷巒州蠻用勝伎韶竅槳瓊可膏砒

第三篇: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

附件四:

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驗室、現代教育裝備、圖書及教學軟件配置標準

(一)、實驗室功能、配置要求

名 稱

主要功能

常規教學儀器設備

基本要求

規劃建議

一、實驗室(理、化、生)

滿足實驗教學要求,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開放實驗。

按Ⅱ類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滿足四人一組

按Ⅰ類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滿足二人一組

二、科學實驗室

滿足實驗教學、科學探究要求,進行演示實驗、學生分組實驗、開放實驗。

按Ⅱ類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滿足四人一組

按Ⅰ類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滿足二人一組

三、探究室(理、化、生、科學)

滿足新課程探究性教學要求,進行演示、分組、開放等探究性實驗。

按Ⅱ類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滿足四人一組

按Ⅰ類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滿足二人一組

實驗員室(理、化、生、科學)

實驗員辦公

辦公設備

準備室(理、化、生、科學)

為進行實驗準備和簡單儀器維修。

實驗準備臺、櫥柜等

儀器室(理、化、生、科學)

存放實驗儀器。

儀器櫥柜

藥品室(化、生)

存放實驗藥品。

藥品柜

危險藥品室(化)

存放危險實驗藥品。

危險藥品柜

培養室(生)

進行組織培養。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生物標本陳列室

存放、陳列動、植物模型、標本和資料,展示實踐成果。

標本柜

四、生物園地

與學校環境綠化能有機結合,開展生物教學、實踐和探究,培養學生觀察、動手能力。

五、數字化實驗室

利用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分析軟件等數字化技術,進行實驗教學。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六、音樂室

進行聲樂、器樂的學習和欣賞,實踐和彩排的場所。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器樂排練室

進行器樂的學習、實踐和彩排的場所。

音樂器材室

存放音樂器材。

七、舞蹈兼形體室

進行舞蹈和形體教學、欣賞和排練的場所。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八、美術室(含書法室)

進行繪畫、書法練習、工藝制作等實踐活動的場所。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美術器材室

存放美術器材。

九、體育(風雨)活動室

進行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等活動的場所。

體育器材室

存放體育器材。

十、歷史室

提供教學演示、學科實踐和開放式探究活動。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十一、地理室

提供教學演示、學科實踐和開放式探究活動。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十二、地理園

與學校環境綠化能有機結合,開展開放式探究教學和地理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觀察、動手能力。

十三、綜合實踐活動室

進行勞動技術教育、勞動技能訓練、科技小制作和探索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場所。

按教育部和省頒配備目錄配置

綜合實踐活動器材室

存放實踐活動器材。

說明:1、有條件的學校,實驗教學儀器可按Ⅰ類兩套標準配備,學生分組實驗器材滿足一人一組,以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2、初級中學和小學的班額分別以每班50人和46人為基準。學校應根據班額人數的多少,相應調整分組儀器的數量;

3、教學儀器設備的配備品目和數量,按教育部最新頒發的配備目錄執行。對易出故障和易損、易耗的儀器設備應適當增加,以備隨時添補。


(二)、現代教育裝備配置標準

名 稱

主要儀器設備名稱

單位

配備數量

功能要求

備注

初中

小學

一、語言實驗室

管理計算機(含語音教學系統管理軟件、多媒體網卡、卡座、中央控制器、耳機等)

1

1

外語教學及漢語標準化訓練實踐場所,每550-600名學生應有一間教室

1、每增加550-600名學生應增加一間語言實驗室,班級學生數大于標準班額,應按最大班級學生數設置學生終端數,保證一人一機;

2、也可在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的基礎上增加語音學習系統實現;

3、也可配備一些輔助型語言教學設備:調頻廣播系統、紅外移動語言實驗室、感應聽音系統等;

4、也可單購收錄機若干臺用于課堂外語教學。

24口交換機

3

3

學生終端(含卡座、耳機等)

50

46

穩壓電源

1

1

計算機桌椅

50

46

投影機(含幕、吊架)

1

(1)

防雷系統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

二、多媒體網絡計算機教室

服務器

1

1

信息技術教學、計算機應用和訓練實踐場所,應接入校園網或互聯網,每550-600名學生應有一間教室

每增加550-600個學生增加一間計算機教室,若班級學生數大于標準班額,應按最大班級學生數設置計算機臺數,保證一人一機。

教師機

1

1

學生機

50

46

24口交換機

3

3

穩壓電源

1

1

計算機桌椅

50

46

各類軟件

1

1

防雷系統

1

1

防靜電地板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

三、多媒體教室

投影機(含幕、吊架)或大屏幕電視機

1

1

學校教育教學整合、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場所,應接入校園網或互聯網,每550-600名學生應有一間教室

1、每增加550-600名學生應增加一間多媒體演示教室;

2、有條件的學校可每個班級配備一套;

3、也可配備多媒體移動平臺。

計算機(含一體化講臺)

1

1

數字視頻展臺

1

1

話筒(無線、有線)

1

1

功放(含音箱)

1

1

中央控制器

1

1

1

1

控制室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

四、視聽閱覽室

1

1

檢索和閱覽電子文獻,是教師、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場所,應接入校園網或互聯網,每550-600名學生應有一間教室

若班級學生數大于標準班額,應按最大班級學生數設置計算機臺數,保證一人一機。

電視機

1

1

其他設備同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配置

1

(1)

各類電子文獻資料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

五、軟件制作室

編輯機

(1)

(1)

教師查找教學資料和制作課件的場所,也可作為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場所,應接入校園網或互聯網,應能接收有線或無線教學資源和信息

計算機按學校教師數1臺/10人標準配備。

攝錄像機

1

1

影碟機

1

1

計算機(有視頻采集和非線性編輯系統、帶刻錄機及編輯軟件)

1

1

計算機

若干

若干

數碼照相機

1

1

讀卡器

1

1

打印機

1

1

專用打印機(相片專用)

(1)

(1)

衛星接收系統(含防雷系統)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

六、校園廣播系統

音響系統

1

1

學校教育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場所

可與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合一

自動播放系統

(1)

(1)

功率放大器

1

1

音箱(教室內)

若干

若干

室外防雨音箱(柱)

若干

若干

有線話筒

1

1

錄音卡座

若干

若干

影碟機

1

1

采訪設備(袖珍式,含話筒、錄音設備)

1

1

穩壓電源

(1)

(1)

廣播站(室)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

七、校園通訊系統

電話機

每個辦公室1

每個辦公室1

學校教育教學辦公系統

可與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合一

交換機

1

1

傳真機

1

1

電話機(公共場所,卡式或投幣式)

≥2

≥1

線材、輔材等

1

1

……

八、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

服務器

1

1

學校教育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的場所,應接入互聯網

根據實際需要網絡要連通教室、辦公室、教研室、實驗室、各種多功能室、學生公寓、教師公寓等場所。

計算機(管理機)

1

1

交換機(含機柜)

若干

若干

路由器

1

(1)

防火墻

1

(1)

打印機

1

(1)

穩壓電源

1

(1)

不間斷電源

1

(1)

計算機(終端)

若干

若干

網 站

1

(1)

系統軟件

1

1

管理軟件

1

1

應用軟件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網絡管理中心

1

1

……

九、電視閉路系統(根據需要選配)

衛星接收系統

(含防雷系統,可與軟件制作室合用)

1

1

學校日常管理使用,可以對校園內重要場所進行監控

監視器數量可據學校實際情況設定;可與校園計算機網絡系統合一

硬盤錄像機

(1)

(1)

監視器

6~8

4~6

大屏幕顯示設備

若干

若干

系統控制臺

1

1

放像機或錄放像機

(2)

(1)

影碟機

2

1

計算機

1

1

空 調

1

(1)

穩壓器

(1)

(1)

不間斷電源

(1)

(1)

線材、輔材等

1

1

網絡管理中心

1

1

……

說明:

1、學校規模按12班/校、初中按50人/班、小學46人/班標準計算;

2、現代教育裝備配備標準分必配和選配,“數量”有“( )”的為選配設備,學校可根據實際需要配備。
(三)、圖書室(館)裝備配置標準

一、圖書室(館)建筑

1、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有藏書室、學生閱覽室,條件較好的學校要建圖書館。

2、圖書室要設置藏書室(包括學生借書處)、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藏書室面積每千冊占地2-3平方米。

初  中

小  學

Ⅰ類

Ⅰ類

學生閱覽室座位與在校學生總數的比例

1/12

1/15

1/18

1/20

教師閱覽室座位與在校教師總數的比例

1/5

1/6

1/6

1/8

3、室內有良好避風、換氣、采光、照明、防火、防潮、防蛀、防盜、防塵條件。

二、室內設備

配備書架、閱覽桌椅、出納臺、報刊架、書柜、目錄柜、辦公桌椅、裝訂設備、安全設備、計算機(網絡設備)、打印機等設備。

三、書刊藏量

初  中

小  學

Ⅰ類

Ⅰ類

人均藏書量(冊數)(按在校學生數)

40

30

30

20

報 刊 種 類

80

60

60

40

工具書、教學參考書種類

150

120

120

80

圖書室每年要剔舊更新圖書,藏書量(含電子圖書)不低于規定標準的情況下,一般每年新增圖書比例應不少于規定標準的1%。

四、藏書分類比例表

部    類

分類比例

五大部類

22個基本部類

小學

初中

第一大類

A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1.5%

2%

第二大類

B哲學、宗教

1.5%

2%

第三大類

C社會科學總論

64%

54%

D政治法律

E軍事

F經濟

G

文化科學

教育

體育

H語言文字

I文學

J藝術

K歷史地理

第四大類

N自然科學總論

28%

38%

O數理科學和化學

P天文學地球科學

Q生物科學

R醫藥衛生

S農業科學

T工業技術

U交通運輸

V航空、航天

X環境科學、勞動保護科學

第五大類

Z綜合性圖書

5%

4%


(四)、教學軟件配置標準

類型

內容

配置標準

說明

一、教育光盤

含思想政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科普等

140張(課時)

 

二、教學光盤

含實時教學、學科教輔、教研示范

根據課程方案,每學科配置1—2套光盤,不少于260張(課時)

 

三、軟件資源

含備課系統、素材資源、工具軟件等

資源總量大于80G

操作系統軟件隨硬件計算機配置,未列入軟件配置范圍

四、電子圖書

對應圖書配備目錄范圍

小學大于3萬冊,初中大于5萬冊

 

五、錄音磁帶()

語文、外語、音樂及教學需要的其他學科

語文、音樂、外語配1套,其他學科根據教學需要配置

 

說明:

教學軟件配置標準依據學校規模:小學6—12個班、初中12個班標準制定。學校規模大于此標準,每增加6個班按比例增加原基數20%配置。

每學期更新量不低于原配置的10% 。


附件五:

安徽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音樂、美術、體育教學器材配備標準

(一)、音樂教學器材配置標準

小  學

初  中

名 稱

規格型號

單位

配備

數量

名 稱

規格型號

單位

配備

數量

五線譜電教板

1

五線譜電教板

1

五線譜教學黑板

2m×1m

1

五線譜教學黑板

2m×1m

1

鋼琴(或電子琴)

1

鋼琴(或電子琴)

1

音樂教學掛圖

1

音樂教學掛圖

1

音樂教學用品柜

1

音樂教學用品柜

1

教材配套音像資料

1

教材配套音像資料

1

音像教學資料

80

音像教學資料

80

音樂教學軟件

1

音樂教學軟件

1

成套打擊樂器

響板、木魚、雙響筒、鈴鼓、沙錘、碰鐘、串鈴、三角鐵等

1

成套打擊樂器

響板、木魚、雙響筒、鈴鼓、沙錘、碰鐘、串鈴、三角鐵等

1

小 鑼

1

小 鑼

1

大 鑼

1

大 鑼

1

小堂鼓

1

小堂鼓

1

小 鈸

1

小 鈸

1

小軍鼓

1

小軍鼓

1

大軍鼓

1

大軍鼓

1

/

/

/

/

爵士鼓(架子鼓)

1


(二)、美術教學器材配置標準

小  學

初 中  

名 稱

規格型號

單位

配備

數量

名 稱

規格型號

單位

配備

數量

襯 布

16

襯 布

16

遮光窗簾

4

遮光窗簾

4

寫生凳

50

寫生凳

50

寫生燈

4

寫生燈

4

工作臺

80×180()

6

工作臺

80×180()

6

美術教學用品柜

2

美術教學用品柜

2

磁性白黑板

1

磁性白黑板

1

小學美術教學掛圖

1

初中美術教學掛圖

1

寫生畫板

45×32()或60×45()

55

寫生畫板

45×32()或60×45()

55

教具

教具

寫生畫箱

1

寫生畫箱

1

寫生教具(1)

石膏像類

1

寫生教具(1)

石膏像類

1

寫生教具(2)

幾何形體

1

寫生教具(2)

幾何形體

1

畫 架

1

畫 架

1

畫 板

2#圖板

1

畫 板

2#圖板

1

繪圖儀器

1

繪圖儀器

1

大圓規

1

丁字尺

1

丁字尺

1

直 尺

1

三角板

1

曲線板

1

版畫工具

1

三角板

1

繪畫工具

1

大圓規

1

泥工工具

刻刀等

1

大三角板

1

制作工具

版畫工具

1

繪畫工具

1

泥工工具

刻刀等

1


(三)、體育教學器材配置標準

器材名稱

單位

小 學

初 中

備 注

6~12個班

12~24個班

24~36個班

12~24個班

24~36個班

36~48個班

籃球(小籃球)

10

20

30

20

40

60

籃球架

1

2

3

2

4

6

排球(小排球)

10

20

20

20

40

60

排球架

1

2

3

2

4

6

足球(小足球)

8

12

18

20

40

60

足球門(小足球門)

/

1

1

2

2

4

乒乓球拍

12

18

24

12

24

30

乒乓球臺

3

4

6

4

8

10

羽毛球拍

30

40

50

30

50

60

板羽球拍

20

30

40

12

18

24

板羽球

40

60

80

30

40

50

低單杠

1

2

3

4

5

7

高單杠

1

1

2

3

4

5

雙杠

/

/

/

4

5

7

山羊

1

1

2

3

4

5

跳箱

1

1

2

3

4

5

助跳板

1

1

2

4

5

7

體操墊(小)

10

10

20

60

60

80

60×60×10,折疊

體操墊(大)

4

6

8

12

14

18

120×200×10

體操凳

1

1

2

/

/

/

300×30×20

爬繩、爬桿

1

1

1

1

2

2

繩2,桿2

肋木

2

3

3

4

6

8

平梯

1

1

2

1

2

3

短繩

50

50

60

60

100

140

220-250cm

長繩

4

6

8

12

14

18

木啞鈴

30

30

30

/

/

/

拔河繩

/

2

2

2

4

6

實心球

20

20

30

40

50

60

1,15

壘球

20

25

30

40

50

60

小沙包

20

20

40

/

/

/

毽子

50

50

60

60

80

120

接力棒

6

12

18

12

24

30

跳高架

2

2

3

2

4

6

橫桿

/

/

/

3

6

8

欄架

6

10

20

18

24

36

可升降,最低70

發令槍

1

1

2

1

2

3

信號旗

/

/

/

6

8

10

標志桿

4

6

8

6

8

12

長5m

藤圈(塑料圈)

30

40

60

40

60

80

杠鈴

/

/

/

1

2

2

有關球網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秒表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哨子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皮尺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15m,30m或50m

木尺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1.8-2.8m

釘鞋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鉛球

/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鐵餅

/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標槍

/

數量根據實際需要定

說明:

1、本目錄列入了學校完成音樂、美術課教學任務應具有的基本教學器材。音樂、美術課教學器材的配備數量是按每個學校裝備一個音樂和一個美術教室,每室50人的需要量進行配備的,暫沒有音樂、美術教室的,可按實際需要量配備。音樂、美術教室多于一個的,可按實際個數增加配備數量。目錄中低值易耗品如教學材料、教學軟件、影像資料等,除所列數量外,還應逐年進行補充和更新。

2、本標準所配備體育器材、設施數量是按照學生人數、班級數量所規定的標準確定的。對目錄中常用易耗器材,要及時補充保持常量。

3、各市承擔培養體育后備人才和體育傳統項目學校,以及課余訓練所需要的專項體育器材設施的配備,由學校自定。

第四篇: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標準

黑龍江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標準

為進一步促進全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規范學校辦學行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根據有關教育法律法規,結合我省實際情況,制定《黑龍江省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標準》。

一、 辦學條件

(一)學校規模

為保證學校教育質量、管理效率和辦學效益,按照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辦學的原則,義務教育學校必須具備一定的辦學規模。

1、班級數

(1)小學5年制學校,一般不少于5個學年教學班,最高不能超過30個教學班;小學6年制學校,一般不少于6個學年教學班,最高不能超過36個教學班。農村每個鄉鎮設立1所中心學校和若干分校(教學點),教學點一般不少于3個以上學年教學班。

(2)農村初中一般應達到12個教學班以上,最高不能超過24個教學班;城鎮初中一般應達到18個教學班以上,最高不能超過32個教學班。(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校區的學校,每校區不能多于18個教學班)。

(3)九年一貫制學校,最少不少于9個教學班,最多不能超過36個教學班。

(4)完全中學初中部,三年制初中,最少不少于6個教學班,最多不能超過12個教學班。四年制初中,最少不少于8個教學班,最多不能超過16個教學班。

2、班額。小學每班學生人數最低不少于15人,最高不超過45人。初中每班學生人數不少于35人(農村初中不少于25人),最高不超過50人。農村小學教學點一般每班學生人數最低不少于10人。

城鎮一些學校存在的大班額現象,應盡快消除。有條件的學校要積極探索小班化教育實驗。

(二)學校設置

1、學校設置要依據當地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和中小學網點布局規劃,以小學就近入學、初中相對集中、方便學生就學為原則。學校服務半徑要根據人口規劃、學校規模、交通環境和學校住宿條件等因素確定。學生上學路線不應跨越無立交設施的鐵路干線、高速公路及車流量大的城市交通主干線。要合理設置并調整學校網點布局,使學校適應現代教學特點,具有適度規模和可持續發展的空間。

2、學校選址和建設要避開污染源處、地震斷裂帶、山丘滑坡帶段、泥石流地區及水壩泄洪區等不安全地帶。高壓線纜、易燃易爆市政管線及市政道路等不能穿過校區。位于交通要道、過境公路旁的學校,應設立交通安全標識。

3、學校周邊環境應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學校的設置應避開化工廠、煙花爆竹廠、氣源調壓站、高壓變電所、加油站、公共娛樂場所、集貿市場、醫院傳染病房、太平間、及公安看守所等場所。校園周邊200米范圍內不得有游戲機室、歌舞廳、臺球室、網吧等經營性場所。教學區的環境噪聲應符合《民用隔聲設計規范》。

4、學校校園建設總體規劃依據規模和需要按著教學區、體育運動區、生活區等不同功能要求合理布局,做到分區明確、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校舍建筑按照建筑設計、抗震、防災、防火、施工等規范進行設計和施工,確保建筑工程質量。

按照上述要求存在明顯問題的,要盡快解決。對學校布局不合理,校園用地不足的應結合城鎮改造建設、資源整合,適時進行網點調整。

(三)用地面積

學校用地包括建筑用地、體育用地、綠化用地、勞動實踐用地等,用地面積應滿足教育教學和開展課外活動的需要。

1、校園面積。小學生均占地面積9—28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面積10—26平方米。

2、體育用地。學校要有滿足學生體育活動的場所,生均體育運動場地不少于4平方米。小學、初中田徑場及球類場地設置標準:小學12班以下設置100米直道田徑場一個,12班以上設置2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一個。城區小學確無條件的設置60米直道田徑場一個。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別設置200米、250米、300米環形跑道田徑場一個,初中24班以上設300-400米環形田徑場一個。中小學校園內至少有標準硬化的籃球場、排球場各一個;有符合標準的單杠、雙杠、沙坑(城區視情況)等體育活動場地和設施。

3、學校勞動實踐場所用地。農村中學50畝以上,小學30畝以上(用地包括耕地、荒地、山林、果園、水塘、牧場等)。

(四)校舍面積

1、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小學4.1—10平方米,初中5.6—11.4平方米。中心城市小學生均校舍面積不少于5.2 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面積不少于6.4平方米。

2、教學及輔助用房。(1)普通教室每班設置1間。小學每班教室使用面積52—61平方米,初中每班教室使用面積56—67平方米(農村學校可根據實際的需要,適當縮小教室的使用面積)。(2)小學應設有科學實驗室、計算機教室、語言學習室、多功能電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體育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52—86平方米,學生閱覽室使用面積可根據需要確定)、圖書室、儀器室和準備室(科學實驗)、心理咨詢室、檔案室、體育器材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18—38平方米)等專用教室。(3)初中應設有理、化、生實驗室、計算機室、語言實驗室(24個以上教學班的學校應增設理、化、生實驗室和計算機室以及語言實驗室各1間)、技術室、多功能電教室、音樂教室、美術教室、體育教室、綜合實踐活動室、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圖書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56—96平方米,學生閱覽室使用面積可根據需要確定)、儀器室和準備室(理、化、生)、化學藥品室、生物模型標本室、心理咨詢室、檔案室、體育器材室(以上各室每間使用面積不少于23—36平方米)等專用教室。

3、生活用房。學校有衛生、文明、安全和滿足需要的廁所,有符合衛生要求的飲水設施。根據實際需要,設置符合安全、衛生標準的食堂、學生宿舍、單身教工宿舍和浴室等。

(五)設備設施

1、學校有圍墻、校門、校牌、國旗旗桿和升旗臺、領操臺、固定墻報或宣傳欄。

2、學生人人有符合要求的課桌椅。班班有標準的黑板和講桌。其他各類輔助教學用房,應根據不同的要求配齊桌、椅、柜、架。

3、根據課程標準和學校規模,配備學科專用教學設備。小學、初中按照《黑龍江省教育技術裝備暫行標準》規定的二類標準以上配備。體育器材設施按照我省《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和《小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目錄》配備。音樂器材按照《黑龍江省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器材配備標準》配備。美術器材按照、《黑龍江省中小學美術教學(活動)器材配備標準》配備。中小學衛生器材按照國家《中、小學衛生室器械與設備配備目錄》中Ⅱ 檔標準以上配備;配備計算機;衛生保健室要有能夠反映本校衛生工作現狀的揭示板。心理輔導室設備設施按照《黑龍江省中小學校心理輔導室建設指導意見》配備。

城區中小學全部建成校園網并與互聯網聯通,農村中小學校按省定標準配置遠程教育設備,有條件的學校應逐步建立校園網。

4、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所需要的教學器材的種類(陶藝和木工、種植和養殖、手工、電子制作、金工、家具維修、服裝設計與縫紉、烹飪等)和數量,可根據學校所在地的生產、生活實際和規模等因素配備。

5、學校最低藏書量小學生均15冊以上,初中生均25冊以上。適度增加電子閱覽資料和教學軟件。

二、隊伍建設

(一)領導班子

1、小學領導班子成員應具有專科以上學歷,初中應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持證上崗。

2、校長選拔聘任符合國家規定的選拔聘任職條件。具有教師資格;有較好的政治、業務素質和良好品行;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一般在學校從事過中層管理工作;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五年以上;鄉鎮以下農村小學校長人選應具有中師及以上學歷和小學二級及以上教師職務;鄉鎮中心小學、城區小學及以上中學校長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和小學高級或一級及以上教師職務;高級中學、完全中學校長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和中學高級教師職務;初任職年齡原則上小學不超過45周歲,中學不超過50周歲;獲得《任職資格培訓合格證書》。

3、班子成員分工明確合理,相互尊重,團結合作。有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圍和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形成合力。在師生中有較高的威望,群眾滿意率80%以上。

4、按要求配齊內設機構和領導班子。中學內設機構設教導處(室)、總務處(室),重點中學和24個班以上的學校可增設1-2個機構。完全小學內設機構設教導處(室)、總務處(室)。其中12個班以下的小學只設崗位管理不設內設機構,可配備教導主任和總務主任1人。

普通中學規模在12個班以下的配備校級領導1-2人;13-23個班的配備校級領導2-3人;24-36個班的配備校級領導3人。完全小學規模在12個班以下的,配備校級領導1-2人;13-23個班的配備校級領導2-3人;24-36個班的,配備校級領導3人。普通中學和完全小學規模在36個班以上的,可酌情增加校級領導1-2人。農村初級小學(1-3年級)或分校、教學點指定1名教師負責學校工作。鄉鎮中心學校可增加校級領導1人,負責本鄉鎮的教育教學工作。

(二)教師隊伍

1、按照機構編制部門核定的編制配備教職工,優化編制使用結構,提高編制使用效率,向一線教師傾斜。各學科專任教師配備齊全,教師具備國家規定的教師資格。

2、教師學歷、職務結構符合要求。教師學歷:小學教師學歷達標率95%以上,其中:大專學歷占80%以上;初中教師學歷達標率95%以上,其中:本科學歷占70%以上;小學高級以上職務占教師比例40%以上;初中中級以上職務占教師比例45%以上;教師職務的學科分布要合理。

3、建立教師崗位責任制,實行教師聘任制,有教師考核制度,做到平時考核和年度考核有機結合。年度考核合格率達到90%以上。建立健全教職工的晉職晉級、獎懲制度,并能有效執行。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的校長、同事、學生、家長及有關專家共同參與的教師發展性評價機制。建立教職工業務檔案制度,科學、及時和屬實記錄好教師成長發展的全過程,并管理利用好。

4、按照要求建立教師定期培訓制度,并組織教師如期參加規定的培訓,提供必要的保障經費。

5、學校依據法律法規政策落實教師待遇,維護教師合法權利。

6、教師遵守職業道德規范,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心理發展特點和個性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充分發展;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不歧視學生,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和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

三、教育教學

(一)辦學方向

1、學校在教育教學中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質量。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差異,促進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2、學校有優良的校風、教風、學風;校園干凈、整潔、美觀、有序;開展內容豐富、形式活潑的校園文化活動。

3、堅持依法治教,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健全,符合有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能依法維護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無嚴重違法違紀現

[1] [2] 下一頁

第五篇: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建議標準

序號

指標名稱

指標容

依據

1

學校規模

學校規模設置適當,不存在大班額現象。1、農村非完全小學為4班,30人/班;農村完全小學為6班、12班、18班、24班,近期45人/班,遠期40人/班;城市完全小學為12班、18班、24班、30班,45人/班。2、農村初級中學為12班、18班、24班,近期50人/班,遠期45人/班;城市初級中學為12班、18班、24班、30班,50人/班。3、九年一貫制學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學階段每班45人、中學階段每班50人。

《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建標[2008]159號)
《城市普通中小學校校舍建設標準(試行)》(建標[2002]102號)
《中小學校建筑設計規》(GBJ99—86)

2

校園

生均校園面積達到以下標準:農村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30㎡、29㎡、25㎡,農村小學4班、6班、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25㎡(非完小)、34㎡、29㎡、23㎡、20㎡;農村寄宿制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39㎡、39㎡、34㎡,農村寄宿制小學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39㎡、34㎡、32㎡。城市學校建議不低于農村標準的80%概算;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議不低于35㎡.

3

校園規劃設計符合相關標準和規

4

校園綠化、美化、安全及校園周邊環境良好

5

校舍

校舍生均建筑面積達到以下標準:農村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7.80㎡、7.01㎡、6.66㎡,農村小學4班、6班、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4.52㎡(非完小)、7.85㎡、6.35㎡、5.75㎡、5.66㎡;農村寄宿制初中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14.35㎡、13.31㎡、13.13㎡,農村寄宿制小學12班、18班、24班分別不低于16.75㎡、15.66㎡、15.31㎡。城市完全小學為12班、18班、24班、30班分別不低于6.8㎡,5.9㎡,5.5㎡,5.2㎡,城市初級中學

6

實驗室

實驗室及配套用房符合規要求:24班及以下小學設置1間使用面積不小于80㎡的科學實驗室。24班級以下初中設置理化生實驗室各1間,每間使用面積不小于93㎡;超過24班的學校應相應增加實驗室數量。同時,實驗室應配套設置儀器保管室、準備室。

《中小學理科實驗室裝備規》(JY/T0385-2006)
《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建標[2008]159號)

7

基礎設施符合規要求:小學科學實驗室和初中理化生實驗室均配備規化成套實驗設備,學生實驗臺為24組雙人(48座)。

8

教學儀器符合標準的基本要求:完全小學應按照JY/T0388-2006的“基本要求”配備數學、科學教學儀器,初級中學應按照(JY/T?0386-2006的“基本”要求配備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教學儀器。

《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JY/T0388-2006)
《小學數學科學教學儀器配備標準》(JY/T0388-2006)

9

圖書館(室)

學校按要求設置圖書館(室),藏書室、閱覽室等用房滿足需要。

《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修訂)》(教基[2003]5號)
《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建標[2008]159號)

10

藏書量:小學生均不低于15冊,初中不低于25冊,每種圖書復本量不超過5冊。教參資料、工具書、期刊、報紙和電子圖書可適量配備。

11

每年新增圖書比例不少于藏書標準的l%。

12

信息技術

完全小學和初級中學應配備滿足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學科教學需要的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等信息技術專用室。計算機教室按標準班額每人一臺配備計算機,保證教學時學生單人單機。

《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建標[2008]159號)

13

實現遠程教育設施“班班通”且設施運行良好。

 

14

體育衛生

運動場地達到標準的最低要求:

《國家學校體育衛生條件試行基本標準》(教體藝〔2008〕5號)

15

按標準配齊體育器材

16

12班以上小學和初中建有衛生室或衛生保健室

17

按標準配齊衛生器材

18

藝術

設置有音樂教室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音樂教學器材配備目錄》(教體藝廳〔2002〕17號)
《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建標[2008]159號)

19

按標準配齊音樂器材:農村完全小學和初級中學按照?“二類”標準配備音樂器材,教學點按“三類”標準配備音樂器材,城市學校按“一類”標準配備音樂器材。

20

設置有美術教室

21

按標準配齊美術器材:農村完全小學和初級中學按照的“二類”標準配備美術器材,教學點按“三類”標準配備美術器材,城市學校按“一類”標準配備美術器材。

22

勞動技術

設置有勞動技術室

《普通中小學勞動技術教學器材配備目錄》(教備[1996]9號)

23

配備2種勞動技術器材

24

課桌椅

學生課桌椅質量符合要求,不存在自帶課桌椅現象

《學校課桌椅功能尺寸》標準(GB/T 3976-2002)

25

生活設施

完小和初中應設置有食堂、開水房、浴室。

《農村普通中小學建設標準》(建標[2008]159號)

26

有符合要求的飲用水源,基本保證熱水供應。

27

廁所蹲位小學女生每12人設一個蹲位,男生每25人一個,初中女生每15人一個,男生每30人一個。

28

寄宿生保證單人單鋪。

 

說明

以上標準為建議標準,各縣市區可參照制定本縣市區的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標準,表中紅色部分可根據各地實際修訂。

推薦訪問: 義務教育 均衡 方案

【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及均衡發展方案【5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