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優秀擁軍個人事跡材料(選篇)

| 瀏覽次數:

 優秀擁軍個人事跡材料

 在今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市涌現出大批擁軍愛國先進典型,其中一位年近 7 旬的老人,為子弟兵捐資捐物 650 萬元,引起了較大社會反響,他就是**。

 **,中共黨員,**省**市**縣人,**年出生,****公司董事長,**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市工商聯(總商會)副會長,**省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省工商聯執委、**省老年事業促進會副會長。熱心公益事業的他,一生與“軍人”結下不解之緣,書寫了一段長達 30 余年的擁軍優屬美談佳篇。

 **的擁軍情結,源于內心的紅色記憶和參軍夙愿。**出生在**省**縣**鎮**村,這里是冀東革命老區、著名的《大刀進行曲》的誕生地。從兒時起,便常聽鄉親們講述當年長城抗戰的英雄事跡,冀東兵媽媽、冀熱遼擁軍模范吳凱素的傳奇故事更是感動得他熱淚盈眶。18 歲那年,對部隊充滿向往之情的**志愿參軍,但受限于家庭條件,未能圓夢軍旅,成為了他這輩子“不能彌補”的一件憾事。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好政策的指引下,**勇于創新艱苦創業,愛黨愛國初心未改,擁軍情懷堅實如磐。30 多年來,他一直在愛國擁軍和慈善事業上深耕篤行,擁軍濟困、扶貧助教相繼捐款捐物達 8200 多萬元,先后被評為**縣、**市、**省道德模范、勞動模范, “中華十大信義人物”、 獲得“中華慈善突出貢獻(個人)獎”、全國老有所為先進個人、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 **年,被評為**省“擁軍典范”;**年,被評為美麗**最美擁軍人物、全國擁軍年度人物;**年榮獲“**省扶貧攻堅奉獻獎”。**以一份矢志不渝的責任、情懷、大愛在愛國擁軍的道路上無怨無悔、砥礪前行。

 心系國防,積極關心支持部隊建設——多年為部隊捐資捐物,抗疫戰場上又為當地和**子弟兵捐資捐物 650 萬元 “子弟兵為了老百姓過上安定的日子,舍小家為大家,咱怎么幫他們都是應該的。”多年來,每逢八一、春節,**都要到**、石家莊、張家口等駐地部隊慰問,累計捐款捐物 1000 多萬元,為駐軍和復員、退役軍人解難題、辦實事 1000

 多件。

 “有國才有家,國是千萬家,人民子弟兵就是我們的親人!”這是**常掛在嘴邊的一段話。作為村黨支部書記,他把雙擁文化納入村規民約之中,帶領全村積極創建“雙擁模范村”,深得干部群眾的擁護和愛戴。**年,**主動與中國擁軍優屬基金會取得聯系,克服臺風登陸的影響,按時為南海艦隊駐**某部支隊官兵送去價值 10 萬元的隊徽隊帽,激勵將士們駐守邊防海疆,保衛祖國。

 ****年大年初一,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和家人們心急如焚。作為**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他第一個響應**省軍區、**軍分區、**市退役軍人事務局號召,第一時間捐助 121 萬元,為奮戰在**一線的人民子弟兵購買了足足 22300箱、8 卡車的方便面、餅干、牛奶等食品,不辭勞苦、不畏風險,與人民子弟兵一道,輾轉 2600 公里,星夜馳援**。半月后,又帶領**市愛國擁軍促進會籌措價值 30 余萬元的生活和醫療物資再度啟程奔赴**。老當益壯戰疫情,千里心系子弟兵。**是**市雙擁共建的典型代表,展現了英雄城市全民抗“疫”的良好精神風貌。

 甘于奉獻,慷慨解囊設立全縣擁軍優屬關愛基金——為全縣 400 多名“三老”每家贈送液晶電視,相繼設立 206 萬元的慈善基金,用于解決軍烈屬的各種困難 變化的是環境,不變的是信念。認識**的人,都知道他是一個對自己極其吝嗇摳門的人,一年四季一身中山裝從未變過,省吃儉用,精打細算,每天粗茶淡飯,習以為常。但是,在愛國擁軍、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上,他卻出手大方、一擲千金。從**年開始,**每年都要給軍烈屬送年貨上門。**年,他為全縣 406名**國成立前的老榮退軍人、老傷殘軍人、老軍烈屬“三老”人員每家都送去了液晶電視。**年,定向為“三老”人員捐款捐物,并設立了 100 萬元的慈善基金。**年春節前夕,企業幾乎全部停產,**硬是東拼西湊湊上了 10 萬元,為全縣 400多位老烈屬、老復員軍人送去了大米、豬肉和食用油。有人勸問,你這到底為了啥。**說,“愛國擁軍是我一生不變的情懷,是我人生不變的追求。只要我活一天,便會堅持擁軍優屬一天。”30 年擁軍優屬路,**的腳步從未停歇,擁軍優屬早已融入了這位老人的血脈,刻入了他的靈魂。

 真情相助,優先妥善安置退役軍人——先后向**省、**市、**縣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分別捐款 20 萬元,帶頭在全社會營造真心關愛退役軍人的濃厚氛圍

 **年7月,被選舉為**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會長后,**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他暗暗下決心,不但自己要帶好頭,更要不負組織的重托,把這個會長當好。上任以來,他將雙擁文化納入促進會章程,向促進會先后捐款累計 150 余萬元,持續壯大協會規模,吸收會員企業 120 家,積極組織參與常態化慰問幫扶等擁軍活動,特別是疫情發生以來,**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攜愛心企業家共計捐款捐物近4100 萬元,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引領作用。目前,**市共成立愛國擁軍社會組織21 家,吸收各類會員企業 1082 家,擁軍優屬全民關注、廣泛參與的氛圍日益濃厚。

 愛國先擁軍,擁軍最光榮。**不僅把愛國擁軍當成自己的人生信條,更把它作為家教家訓代代傳承。每年走進軍營、走進老兵家庭、進入光榮院,他的老伴和孩子們都會主動相隨。每年全家團聚時,**總要向家里4個“當兵的人”敬酒,總會重復一句話,“國家國家,有國才有家,你們參軍報國是咱全家最大的光榮!” 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黨中央高度重視退役軍人優撫安置工作。**崇尚軍人作風,更樂于招攬退役軍人人才。他主動向復員退伍軍人遞出“橄欖枝”,到市、縣人力資源部門、人才市場**招聘信息,對復員退伍軍人優先錄用。**年從部隊轉業的馬勝東應聘入企,**把他當骨干重點培養,現已成為選礦廠的廠長,**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原二炮部隊服役的士官周建坡,父親身患胃癌,家庭生活非常困難。**得知后,專門為他在企業安排工作……30 多年來,**先后在企業中優先安置 80 多名退伍軍人再就業,其中 28 人已成長為企業骨干。每逢“八一”,他都要組織這些老兵們坐在一起,講軍隊的好作風和好傳統,并在企業中發揚光大。

 不僅如此,為了在更大范圍營造全社會尊崇軍人職業的氛圍,去年 8月8日,**驅車千里,向**省退役軍人事務廳所屬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捐款 20 萬元。“這是我們收到的第一筆個人捐贈,它將在全省起到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基金會理事長劉忠昌介紹說。隨后,他又分別向**市、**縣關愛退役軍人基金會分別捐款 20 萬元。截至目前,**市縣兩級全部成立了退役軍人關愛基金會,累計籌集資金 8432 萬元,有力保障了困難退役軍人生活。

 兒時軍旅夢,無常報撼生;業興多酬志,熠熠擁軍情。年近 7 旬的**就是這

 樣樸素執著,也必將同眾多雙擁事業的支持者、踐行者、推動者一道,推動我國新時代雙擁工作邁上新高,聚,成一團火;散,為滿天星!

 優秀擁軍個人事跡材料

 **,女,回族,高級經濟師,******面業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省勞動模范,**省愛國擁軍先進個人,連續三次被國務院授予“國家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

 作為企業家,她熱心公益事業,支持國防建設,情系人民子弟兵,**年 12月 20 日,帶領公司與 66336 部隊后勤部簽訂了軍民雙擁共建協議。堅持把擁軍為已任,把官兵當親人,為國防建設,書寫著新時期愛國擁軍的絢麗華章。

 一、以身作則,以人格魅力影響眾人 作為少數民族干部,她始終堅守共產黨員的標準操守,工作中不忘人民軍隊,積極參加擁軍和社會公益事業,盡力回報黨的恩情。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贏得了黨和國家授予的多項榮譽。她所負責的**公司是**省軍供面粉定點加工企業。每年為部隊成本價供應面粉 400 余噸,極大滿足部隊后勤保障。

 她的愛國情懷不僅影響著公司員工,也影響著家人。二兒子大學畢業后,放棄優越的工作,響應國家號召,毅然穿上軍裝,從普通士兵做起,一步一個腳印,進軍校錘煉過硬軍事素養,現在已是一名優秀的營級干部。

 二、加強職工國防教育,塑造團隊愛國情懷 為了煥發職工的擁軍熱情,她將愛國擁軍活動納入公司文化建設,企業文化中滲透著軍民共建的精華。每逢“八一”重要節日,邀請 66336 部隊和市國防教育辦的同志到企業進行國防教育;挖掘內部資源宣傳。注重培訓公司內的軍隊轉業干部和退伍軍人,推廣先進事跡,有效的引導員工以軍人為榜樣,增強工作紀律觀念;走進軍營進行學習,每年組織員工進行軍訓,到 66336 部隊師史館參觀學習,增強國防教育的滲透力和感染力;走進烈士陵園,緬懷先烈,每年清明,積極參加市雙擁辦組織的祭奠先烈活動,緬懷革命先烈。

 三、心系軍營,積極支援部隊建設 **年,66336 部隊修建師史館,資金出現短缺。她得知情況后,在自身資金

 不充裕的情況下,擠出 10 萬元捐助部隊。師史館已成為公司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年非典期間,為幫助部隊官兵筑牢“防非”防線,又向部隊捐贈整套不銹鋼餐具和雙人床 500 多張。幾年來,先后向部隊贈送了價值 30 余萬元的電教設備和電腦。部隊拉練,得知官兵們迎著大雪行軍,風餐露宿不擾民,立即送去 5萬元慰問金。每逢“八一”、“春節”等節日和部隊執行重大任務時,她都親自帶隊到部隊進行慰問,贈送面粉、大米、綠豆等食品和洗衣機、電腦等文體生活娛樂器材。公司還開展軍地雙方聯誼會、體育比賽等多種活動,豐富部隊文化生活。

 **年 12 月 20 日,**同志所在公司和 66336 部隊后勤部舉行了軍民共建 10周年慶祝活動,向 66336 部隊贈送 10 萬元慰問金,并贈送價值 10 多萬元的文化用品。

 作為公司黨委書記,**同志要求每位黨員都要幫扶一名軍優屬或一名退伍老紅軍,在生活上給予關懷和照顧。逢年過節,都要安排送去慰問品,讓他們體會到家庭的溫馨,社會的溫暖。

 十幾年來,**董事長帶領企業員工捐資部隊建設、慰問老復員軍人、烈屬、部隊官兵共計 200 余萬元。現任 66336 部隊政委黃緒鴻同志對**董事長給予高度評價:作為少數民族企業家,劉董事長有著高尚的民族情懷和道德情操,為部隊建設和雙擁工作作出了很大貢獻。

 四、提供崗位,積極接收軍轉和家屬就業 每年軍人退伍之際,她就主動與駐高部隊和市民政局安置辦聯系,提供就業崗位,把安置退伍軍人當做“擁軍優屬”的中心工作。多年來,公司共安排 60 多名退伍軍人到企業就業,聯系幫助安置轉業干部 10 名,幫 40 余名軍屬走上理想的工作崗位。

 偉人毛澤東主席說過: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永遠做好事,……。

 **同志十幾年如一日,在工作中恪守自己正為本的品德諾言,用一身正氣的行為詮釋著一名企業家的社會責任與使命,把國防建設作為永久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想部隊所想,急部隊所急,幫部隊所需,為部隊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官兵們到**公司,象到自己家一樣溫暖,都親情的說:“劉董事長像慈母,天天情暖著軍營。”

 優秀擁軍個人事跡材料

 從軍精忠報國,從政造福百姓,從商鑄就品牌。無論從軍、從政還是從商,**始終保持軍人本色和堅定的政治信念,用赤誠情懷,努力實踐愛國擁軍的崇高使命,譜寫人生最美華章。

 一、精忠報國,勇擔責任。

 **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 164 師服役。當時部隊駐守**牛田洋,主要任務是戰備大生產。**到部隊才8個月,就因為出色完成生產任務而榮立三等功。之后進入桂林步校學習,期間,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隨隊奔赴戰場,被分配到某部 127 師 381 團參加戰斗,在戰斗中又榮立三等功。在勝利完成參戰任務返回桂林歩校后畢業,**留校任教,成為當年該校最年輕的教官。

 **年底,**轉業回到**,曾任中共**市橋頭鎮黨委副書記、書記。在其擔任副書記主持工作期間,曾發生當地村民與駐軍沖突事件,**親赴現場,全力維護駐軍利益,教育村民決不能犯自毀長城的錯誤,及時平息了事件。此后,在他的正確引領下,橋頭鎮與駐軍一直魚水情深,被傳為佳話。

 **年,他開始搏擊商海,后來創立了“**三正集團有限公司”。在他的領導下,三正集團秉持“樹正氣,走正道,出正果”的企業精神,事業蒸蒸日上。在做好企業的同時,**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盡管企業管理事務繁忙,一旦政府有召喚、社會有需要,他都義無反顧地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無論是創立世界莞商聯合會并任首任會長,還是任**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愛促會會長,不僅殫精竭慮辦好會務,還出力出資支持會務,他在上述幾個會的辦會成效,均得到了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肯定;作為**市政協常委,**積極參政議政、建言獻策,每年都會就社會重點、熱點和民生等問題提交提案。他提交的《關于推動實施品牌戰略,打造品牌強市的建議》提案,被**市政協評為**年度的“優秀提案”。任第十一屆**省政協委員期間,其提交的《關于石馬河流域水污染治理的建議》提案,獲得省政協表揚;同時,**還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20 多年來,他個人和企業共向各項社會公益事業捐贈逾 1.1 億元。其中,自**年以來,共捐資 1800 多萬元,先后在**省邊遠地區的貧困山區建立了 16 所學校;自**年以來,他帶領三正集團積極參與國家脫貧攻堅戰略,不僅在每年的“扶貧濟困日”

 慷慨捐贈,已累計捐資 1000 多萬元,還參與**市的對口扶貧工作,捐資幫助**、廣西、**等省份的多個貧困鄉村建設扶貧民生工程。作為市工商聯主席,他還積極動員、組織非公經濟組織和人士參與國家脫貧戰略,并帶隊到**市對口扶貧縣,開展結對幫扶工作。

 在今年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期,三正集團盡管旗下多家酒店、餐飲等企業受到嚴重影響,但還是以實際行動支援全國抗疫,不僅第一時間捐助 100萬元馳援**,又捐贈 10.3 萬元物資支持馳援**抗疫的部隊,捐資 12 萬元幫助**一些村鎮抗疫。

 同時,他動員發動會員、退役軍人捐贈 36 萬多的抗疫物資,支持駐莞部隊和地方抗疫;疫情期間,**不僅在自己企業內部注重關心關愛員工,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積極落實政府關于穩崗穩就業、穩妥推進復工復產的號召,作為市工商聯主席,他帶領工商聯指導、支持企業做好防疫工作,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及時向市政府反映企業困難和訴求,并提出相關建議。指導企業解讀政府政策,為企業送溫暖,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鼓勵企業增強信心,既要利用好政府的扶助政策,更要充分發揮企業作為解決困難的主體作用,指導企業與員工共克時艱,不退縮、不甩鍋、不添亂。為支持抗疫,他還帶領工商聯向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人士發出支援抗疫募捐倡議書,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人士共捐資捐物2.6 億元。此舉在支持了抗疫行動的同時,更是極大的激發了非公經濟組織和人士的愛國熱情。

 二、凝心聚力,愛國擁軍。

 **年 8 月 15 日,**市愛國擁軍促進會成立,**接受了創會會長的擔子,從此,他為辦好愛促會出錢、出力、出思路。在愛促會籌組期間,他就捐資 100 萬元支持愛促會成立。為了統一認識、理清思路,在辦會之初他就強調,愛促會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民間愛國擁軍的熱情和力量是無限的,我們只有不斷激發民間愛國擁軍熱情,凝聚民間愛國擁軍力量,我們成立愛促會的初心和價值才得以實現。六年來,他充分利用市工商聯(總商會)和世界莞商聯合會這兩個平臺,大力宣傳愛國擁軍,引導非公經濟人士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報效國家,參與愛國擁軍事業,有 50 多家知名莞企和 19位知名民營企業家成為愛國擁軍的中堅力量,他們為**民間的愛國擁軍事業注入了強大動力。據不完全統計,這些年愛促會會員和社會各界,共為愛促會開展愛國擁軍活動捐資達 1800 多萬元,其中**個人

 和他的企業捐資就達415萬元;他積極發動**民企關心支持退役軍人創業、就業,指導愛促會開展退役軍人就業技能培訓活動,并發動民企舉辦了多場面向退役軍人的專場招聘會。**和他的企業更是一如既往地關愛支持退役軍人,20 多年來,在他的倡導下,三正集團及下屬企業安排傷殘軍人、退役軍人及其子女就業的,就超過900人次;為了凝聚更多民間力量、吸引更多社會資源參與愛國擁軍事業,在他的大力推動下,**市多個商協會都與愛促會建立了以愛國擁軍為主題的共建關系,**工商界的愛國擁軍熱情空前高漲,非公經濟組織和人士紛紛投入到愛國擁軍事業中來,創造性地開展文化擁軍、社會化擁軍活動,豐富了民間愛國擁軍工作的形式和內涵,促進**的民間愛國擁軍事業不斷上新臺階。

 三、傾情雙擁,溫暖兵心。

 在**的帶領下,愛促會始終圍繞辦會宗旨,著力打造“關心在伍、關愛退伍、關懷軍烈屬、支持復退軍人參與社會治理創新”這四項品牌工作,把黨、政府和社會的關懷送到現役軍人、退役軍人和軍烈屬的心坎上。早在愛促會成立之初,**就提出要在每年的春節、八一建軍節、9·30 烈士紀念日分別慰問傷殘軍人、立戰功人員和烈士親屬。為保障這些關愛活動的順利開展,**帶頭捐資 60 多萬元,并設立專項關愛資金。在他的指導下,多年來,愛促會工作人員堅持每年登門慰問 55 位在鄉傷殘軍人、138 位在鄉榮立一等二等戰功老兵、49 位烈士健在父母。如今,這三個節日的慰問活動已經成為標志性的暖心行動,并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社會熱心人士參與進來;從**年開始,**就帶領愛促會積極參加**市“雙百擁軍行”活動,通過宣傳發動, 會員、莞商、莞企捐資 200 多萬元,先后為31629 部隊、沙角海軍部隊等五個駐莞部隊分別修建了多功能影視文化廳 。宣傳發動近百企業和個人慷慨解囊,捐資共計 300 多萬元(其中,**捐款 100 萬元),建立擁軍資金,為駐莞部隊完善生活設施和訓練設施,并先后 4 次組織慰問團到戈壁大漠,為執行跨區演訓和駐莞部隊開展慰問活動 ,先后八次組織文藝輕騎隊、書法名家和知名企業家開展文化進軍營活動。為了讓現役軍人能夠安心國防,**組織愛促會對家庭困難的駐莞部隊官兵及時給予幫助,幾年來先后為 75 名現役軍人家屬送上 75 萬元困難扶助金,受到市雙擁辦和駐莞部隊廣大官兵的高度評價;**年,為支持退役軍人參與社會治理創新,建立“老兵服務老兵,老兵幫助老兵”的退役軍人工作模式,深入開展“手拉手,幫戰友”活動,在已成立多

 個莞藉老兵服務工作組的基礎上,**又倡導成立了“老兵互助關愛資金”,他個人帶頭捐資 85 萬元,目前該關愛資金余額已達 580 多萬元。通過關愛資金的規范運作,尤其是推行“24 小時內關愛到位”的舉施,有力地填補了政府政策覆蓋不到的領域,延伸了退役軍人優撫工作。到目前為止,愛促會共為 295 位有特殊困難的退役老兵發放臨時救助金 33 2 多萬元。同時,**還引領愛促會的同事,以為退役軍人解難、為政府分憂為出發點,以真情、真心、真干的“三真”精神為老兵服務,通過舉行座談會、走訪、接訪、講座等形式,積極主動為退役軍人解讀政策、疏導情緒、紓解困難,大力弘揚老兵正能量,搭起了政府與退役軍人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成為政府愛國擁軍工作的助手和退役軍人工作的有益補充。**年 12 月 10 日,**省雙擁辦常務副主任、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廳長陳小山來愛促會檢查指導工作時,用“找準了方向,付出了真情,凝聚了力量,孕育了希望”這四句話,充分肯定了**帶領愛促會所做的工作。

 “愛國必須擁軍,擁軍就是愛國”、“愛國擁軍不是慈善,而是責任和義務”,這是**常說的話,更是他畢生努力實踐的崇高理想。

 **,男,漢族,**年 9 月出生,**年 2 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年 3 月入伍,曾參加對越自衛還擊戰,先后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年底轉業。現任**省工商聯副主席、**市工商聯(總商會)主席(會長)、**市政協常委、**市愛國擁軍促進會(下稱“愛促會”)會長,**三正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曾任政協第十一屆**省委員會委員。

推薦訪問: 擁軍 事跡材料 優秀

【優秀擁軍個人事跡材料(選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