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生微信使用情況調查報告
引言 微信是有著“中國最大的虛擬運營商”之稱的騰訊公司推出的旨在搭建一個基于多媒體格式的互動平臺,用戶可以借助手機軟件聯網實現暢通對講,不僅能夠與朋友分享好玩的圖片、文字短信,還可以體驗到類似“對講機”這種對講通話的新玩法,支持單人、多人語音對講還有傳送視頻功能,微信讓手機變對講機,而語音短信顛覆了傳統的文字短信,成為一種新的潮流。比短信方便,比電話省錢的微信將沖擊傳統電信運營商的盈利模式,成為后微博時代重要的社交工具之一,騰訊商業帝國的地位也將夯實得更加牢固[1]。微信作為新技術下反映社交與互動本質的高端網絡交流工具,以獨特的“語音對講”、“手機群聊”、“LBS”等功能受到大學生的青睞。“據統計自騰訊公司 2011 年 1 月推出以來,截至 2012 年 9 月,微信注冊用戶過 2 億。”[2]移動互聯網界的更新速度驚人,QQ 聊天工具已經無法滿足使用需求,微博局限于弱關系社交,而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操作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短信視頻、圖片和文字,同時,也可以使用通過共享媒體內
容的資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搖一搖、漂流瓶、朋友圈、公眾平臺、語音記事本等服務插件。
大學生群體作為微信的重要用戶群體,微信文化已經對大學生產生了深刻影響;如何正確認識微信對大學生的影響及正確利用微信是每個大學生、高校教師、新聞從業者值得思考的問題;本文以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微信使用情況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微信在 XX 高校學生中應用推廣情況及對大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和負面影響,并對如何使微信在 XX 高校產生更高價值提出相應的思考。
一、問卷調查 1.調查背景 作為一種新興的生態媒介,微信因其較少的流量消耗、較高的兼容性和較豐富的信息傳遞模式,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群,尤其是大學生的喜愛。已贏得巨大市場的微信給大學教育帶來了極為重要的挑戰。對于內陸地區,尤其邊疆城市,微信尚未達到普遍的程度,我們著重調查滇西地區一所邊疆高校――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微信使用情況。
2.調查情況 本文以抽樣問卷調查法為主,兼顧網上調查法,以保證達到預期調查目的,調查對象為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在校大學生,被調查對象問卷填好收回后對各題各選項進行分析總結。此次調查,我們在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發放問卷 500 份,收回率為 96%;對于網上調查,采用微博和微信調查方式,主要獲取網絡群體對于 XX 地區微信公眾賬號的使用情況,回復達到 122 次。通過問卷調查與網上調查,我們獲得了 XX 市高校學生(主要是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微信使用情況,如使用人群基本情況及分布比例、微信使用頻率、關注的微信公眾賬號類型內容、朋友圈常見內容類型等信息有了初步了解。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XX 市高校微信使用人群基本情況及分布比例 根據對 XX 高校學生的調查數據顯示使用微信的男生為 291 人,占 60%,女生196 人,占 40%,男生微信使用者多于女生,原因與男生對新產品及應用軟件有較強烈的體驗欲望有關。
2.XX 高校對微信使用群體的年級分布 以大一、大二學生為主體,大三、大四待畢業學生較少(這也與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本科專業設置數量有限,學制大多為三年有關),其中大一學生 326 名,占65%,大二學生 130 占 26%,大三、大四學生占 12%。這與低年級學生面臨的畢業及就業壓力小,精力時間充足有關,有余閑和余力體驗新事物有關。
3.XX 高校學生微信使用頻率 在調查的群體中,有 65%的調查對象在手機上安裝了微信手機客戶端,調查中還有極小的一部分群體 13%未使用智能手機,從此數據可以獲知,隨著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群體中基本普及,微信這一集多功能于一體的手機客戶端已經為廣大學生群體所關注和使用,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學生將微信作為生活中常用工具之一。微信使用頻率低于每月使用一次的只有 50 人,只占 10%,把微信作為日常生活常用軟件之一的已經突破半數,達到了 257 人。有近 50%的微信使用者每天使用微信時間達到 3 小時以上,由是,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微信或者手機是未來校方應該關注的問題。本次研究還發現,在微信的眾多功能中,大學生了解和使用最多的就是文字通信和朋友圈,因此說明,大學生使用微信更多地是進行與人的交流和溝通,而娛樂、支付等其
他功能的使用則很少。
4.XX 高校學生訂閱微信公眾賬號的情況 微信公眾賬號具有跨平臺性、開放性強等特點,深受大學生的喜愛。XX 師范高等專科有 65%的學生已經訂閱了不同的微信公眾賬號。調查顯示,28%的用戶是關注新聞信息,40%的用戶是為了獲取朋友圈內朋友的動態,32%的用戶是在關注休閑娛樂信息。
5.XX 高校學生對推送消息的處理 XX 高校學生對于推送的消息處理,其中 70%的用戶會對自己關注的賬號推送的消息點開查看并對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分享,20%的用戶只會點擊查看;剩下 8%的用戶關注微信公眾賬號,但對其推送的內容缺乏關注。近一半的用戶會進行分享,也就促進了信息的二次乃至多次傳播,從而擴大信息的傳播面。這對于信息的傳播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近一半的人會進行分享,無論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是直接發送給好友,都表明學生群體對于較好的內容更愿意分享給自己身邊的人。另外 2%的群體對推送的消息不查看,這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微信訂閱好折疊后,信息的累積性,多個公眾號折疊在一起,容易對信息造成累計,信息多了也就減少了點開查看的興趣。經
過調查發現用戶希望接收到的信息推送方式主要是圖文形式,這類用戶占 68%,其次分別是純文字、語音和圖片形式,各占 16%,圖文形式的信息能夠將圖片、文字結合起來,給人更好的瀏覽效果,甚至插入視頻等更方便直接的獲取信息,語音、視頻、圖片這三種推送方式也可以讓用戶體驗較好的視覺效果,但對于學生群體來講,這三種方式更消耗流量,產生的費用較高,相比之下,圖文則更為學生群體喜歡。朋友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信息公開平臺,只有好友才能看到對方發布的信息)所以如果文章內容不能迎合粉絲的興趣,很難進行二次傳播,一般朋友圈內朋友分享的內容80%都會點擊查看,所以信息的多次傳播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朋友圈的分享信息。從調查中發現,除了和個人相關的生活信息以外,更有利于傳播的信息是內容豐富的圖文消息,那么,也就說明,怎樣做好推送的圖文消息才是信息傳播的關鍵。
三、微信對 XX 高校學生的影響及對策 微信速度快且生動形象,有強大的語音功能且無地域限制且資費便宜。即使是在國外,微信照常可以使用,而且其便捷的傳遞性能不會隨著地域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更重要的是,其資費也不會隨著地域的變化而發生變化,方便與國外的親人溝通聯系。
事實上,從微博走紅開始,傳統的通信方式就已經有所改變,一些人開始習慣減
少發短信的數量,當需要與他人聯系時,發一條微博或者從微博上發一條私信,成為他們的新選擇。而隨著“微信”的出現,將來人們或許會進一步減少短信和語音通話的數量,遇到不太著急的事情時,發一條語音信息或許是一個更加方便的選擇。
高校大學生群體是信息時代的主導者,對于新事物的出現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加之微信上手容易,操作簡單。越來越多元化的功能,越發受到大學生的青睞。從前文調查結果顯示,僅有 4%的大學生對微信從未了解,這表明大部分的大學生都在使用微信,并且已經成為大學生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有近 50%的微信使用者每天使用微信時間達到 3 小時以上,表明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受到微信很大的影響。
不可否認微信對于提高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增強自主能動性、促進心理健康等方面會產生積極影響。同時也不能忽視微信的負面效應,比如,使大學生沉溺于虛擬世界導致道德意識薄弱,與現實中的道德形成反差,容易放松警惕,受騙上當等。
基于微信所帶來的正負兩方面效應,作為高校教師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應引導提高大學生的網絡信息鑒別能力、樹立正確的網絡道德觀念、并開展微信公共平臺與學生互動,使學生的微信活動在一種良性監督之下運行。
四、結語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是一所年輕的地方高職高專院校,坐落于世界著名的滇紅之鄉 XX。以 XX 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生微信使用情況為研究對象,深入分析微信在XX 高校學生中應用推廣情況,發現該校僅有 4%同學未接觸微信,50%以上同學每天使用微信 3 小時以上,微信對大學生產生了正負兩方面影響。如何使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在 XX 高校產生更高價值,是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的。加強對使用微信大學生的正確引導,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網絡價值觀、道德觀、避免上當受騙,有利于校方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從而形成一種良性有序的互動,進而創造出邊疆高校和諧、穩定的氛圍。
推薦訪問: 調查報告 高校 情況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