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商行多舉并舉,助力脫貧攻堅
年初以來,**農商行積極落實全區和**縣委、縣政府精準扶貧工作總要求,以地方銀行的產品優勢和品牌效應推動精準扶貧金融服務全覆蓋,在發放扶貧貸款扶產業、扶助貧困戶的同時,結合實際采取多種形式深入縣域、農村、農戶宣講金融知識、介紹金融產品、提示金融風險,將普及金融知識的要求落到實處,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應。
推動精準扶貧發揮地方金融主力軍力量
**縣是自治區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面積 1279 平方公里,轄 6 鎮 3 鄉,總人口***萬人,其中農業人口 195***人。行政村***個,其中貧困村***個,占行政村總數的 41.1%;貧困人口 24***人,貧困發生率為 12.74%。該縣計劃用“四年時間”,率先實現***個貧困村摘帽、7***戶貧困戶**.*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這“一個目標”,其中 20**年脫貧摘帽任務 6 個村,計劃脫貧人口 9***人。面對如此沉重的工作任務,作為**縣唯一的地方性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金融主力軍,如何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黨委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部署要求,**農商行年初召開黨委會議專題研究,成立了以董事長為組長,行長、副行長、監事長為副組長,各部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金融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并按片區劃分四個小組,由班子成員和相關部室掛靠網點督促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制訂了《20**年金融扶貧實施方案》和《“十三五”時期金融扶貧規劃》,作為金融精準扶貧近期和遠期目標
,并在實踐中不斷吸取先進經驗,調整金融精準扶貧工作重點,大力發展扶貧小額信貸、創業擔保貸款、扶貧貼息貸款等金融產品。為確保工作落實到位,
該行加強了金融精準扶貧監督考核力度。從今年初起,該行在綜合考評辦法中增加“貧困戶貸款新增戶數和貧困戶貸款新增額”兩項,進行按月計算以季考核,實行績效掛鉤。及時向縣委、政府專題匯報,主動請纓,自覺扛起金融扶貧大旗,在縣域金融機構中率先吹響脫貧攻堅沖鋒號。
推動精準扶貧信用與信貸相融合
作為地方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金融主力軍,**農商行堅持把金融精準扶貧工程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從實處著手,從好處著眼,積極推動推動信用與信貸相融合,助力打贏脫貧攻堅第一戰。一是全方位宣傳引導。印制折頁、網點 LED 屏游字幕、投稿黨報黨刊,積極宣傳扶貧小額貸款條件、流程及貼息政策。每個貧困村按照評級授信公示欄、金融知識宣傳欄、信用等級授牌、意見箱等要求進行規范,方便貧困農戶了解信息。二是全覆蓋評級授信。該行不斷完善信貸管理系統現有的農戶信用信息。進一步加大對農戶確權后的土地、林權、宅基地等信息的采集、更新、錄入,擴大農戶信息覆蓋面,進一步加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林場等農村經營主體信息采集力度,實現農戶、合作社、家庭農林場、中小企業信用信息全覆蓋。并對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信用評級和精簡小額農戶信用貸款手續,提高授信額度,對貧困戶的評級指標縮為 3 項:信用狀況、勞動力和人均收入,按照相關信用等級給予 5 萬元以下的信用貸款
,降低了貧困戶的貸款門檻,提高了辦貸效率;同時積極營造良好信用環境,深入推進“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創建與評定,建立失信懲誡機制和違約逃廢銀行債務“黑名單”制度,維護金融穩健發展。截至 20**年 10 月末,**縣貧困總戶數 7***戶 24***人,其中低保戶 1***戶 2***人;該行已建立貧困戶檔案 6***戶,已評級授信 6***戶,完成除低保戶外的 103.64%;授信金額 23**.*萬元;存量貧困戶貸款戶數 2***戶,余額 10**.*萬元,占授信金額 24***萬元的
35.48%。其中 20**年擬脫貧貧困戶貸款戶 1***戶,余額 8**.*萬元。該行歷年存量扶貧貸款 2***萬元,本年新增扶貧貸款 7***萬元。三是全方位信貸服務。根據縣委、政府的統一規劃,**農商行積極投入信貸資金扶持生產發展一批。以特色農業帶動扶貧,積極做好砂糖桔種植業、黑土豬養殖業、桑蠶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特色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支持誠信農村居民創業致富。今年以來,累計向砂糖桔特色產業發放貸款***戶,金額***萬元。并充分發揮我行點多面廣的優勢,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對貧困婦女,特別是留守婦女,優先發放小額信用貸款,其實提高農戶有效信貸需求滿足率,截至 10 月內,我行農戶貸款余額 113***萬元,比年初增加 19***萬元,增幅為 21.28%,高于貸款增幅 11.3 個百分點;為積極支持好我縣農民工再次創業,我行積極和縣財政、社保局溝通匯報,把農民工創業貸款業務從農業銀行搶挖到我行發放,縣財政把***萬元的風險擔保金存入我行,我行以擔保資金放大 5 倍來發放貸款,今年以來,已經發放農民工創業貸款***戶,金額 1***萬元,極有力地支持了我縣農民工再次創業。
截至20**年10月底,該行涉農貸款余額212***萬元,涉農貸款戶數
萬戶,其中扶貧貸款余額
萬元,扶貧戶數
戶。
推動精準扶貧金融服務全覆蓋
為增強農村金融服務工作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農商行開拓思路,積極創新,斷推動金融服務向貧困鄉鎮村落延伸,實現金融服務全覆蓋。一是通過科學規劃、有序布放 ATM、POS 以及桂盛通等金融電子機具,大力推廣手機銀行、網上銀行業務,方便農戶利用電腦、電話、手機等網絡通信終端在線自助辦理金融業務,方便農戶就近辦理支取各類直補資金和養老金,繳納水電氣費,購買日常用品,使農民朋友實現了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間地頭能轉賬,極大地縮小城鄉金融服務差。二是深入開展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陽光信貸和富民惠農金融創新
“三大工程”,積極開展普惠金融,結合“抓好金融服務挺進校園、挺進繁華地段、挺進專業市場、挺進機關單位、挺進社區(園區)“五個挺進”和深耕農區、深耕社區、深耕商區、深耕校區“四個深耕”等工作,宣傳國家扶貧政策、宣傳該行免收桂盛卡全球 ATM 取款手續費、農戶貸款利率統一下調讓利,各項存款利率上浮 30%等 17 項便民惠民政策,開展金融知識進萬家活動,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到鄉村、社區,貼近到農戶,充分發揮了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三是加強貧困戶金融權益保護,配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金融欺詐、電信詐騙、非法集資、制售使用假幣等非法金融活動,保障貧困戶合法權益;面向基層鄉村開展金融知識宣傳和基礎金融業務知識培訓,使農民提高金融安全防范意識和學會用金融致富,當好誠信戶;四是加強對鄉鎮各網點營業廳的亮化裝修,完善便民設施配備,積極推動“拎包銀行”上門服務,為群眾提供面對面的金融服務。**縣長坪瑤族自治鄉作為唯一個沒有金融機構的鄉鎮,由**農商行城東支行派專車專人每月定期進入流動點,方便瑤鄉農民存取款的同時,也把小額貸款送上門,扶持農民發展種養業,使許多山區農民在他們的扶持幫助下走上致富路。
推動精準脫貧幫扶鋪設脫貧路
在全面實施金融扶貧工作的同時,按照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農商行對口幫扶夏宜瑤鄉
村***戶貧困戶。為有效實施精準扶貧工作,該社立足主動,落實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一是落實工作責任。制定了《精準扶貧結對幫扶工作方案》和幫扶工作規劃;
據悉,今年以來該行組織了所轄 12 家服務網點舉辦了 100 余場次的現場宣傳活動,回復了1萬余次的金融咨詢服務,發放2萬余件宣傳資料、書籍、折頁,受益人數達***萬余人;22 余億元貸款支持“三農”,**.*億元農村青年小額創業貸款,
1 億元的精準扶貧貸款,2000 余戶農民、農戶、農村企業獲支持……這一串串數字,見證了**農商行在助力脫貧攻堅道路上奮斗拼搏的足跡,展現了奔波**間地頭的**農商行人用激情與夢想,用行動與汗水書寫了“精準扶貧”工作最精彩的注腳!
/
推薦訪問: 脫貧 并舉 攻堅上一篇:脫貧攻堅心得體會例文
下一篇:初中生防溺水教育主題班會2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