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某鎮創市“先進鄉鎮”申報材料

| 瀏覽次數:

  青 山 著 意 化 為 橋 ——鄖縣青山鎮創市“先進鄉鎮”的申報材料

 縣政府:

 青山鎮東瀕漢江,西依車城,南與丹江口市均縣鎮、六里坪鎮毗鄰,西南與十堰市茅箭區、張灣區接壤,北與安陽鎮、楊溪鋪鎮隔江相望,地形東西狹長,南北較窄,版圖面積 131.5 平方公里。全鎮轄 12 個村場,55 個村民小組,居民 4766 戶,18706人。隨著經濟與社會綜合實力的增強,2000 年元月,經湖北省民政廳審批,青山正式撤鄉建鎮,2001 年全縣鄉鎮格局調整,青山仍為單列鎮。

 近年來,青山鎮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立足山場,著眼市場,發揮優勢,超常發展,調整布局穩抓糧,長抓林特短采礦,舞活果茶興辦廠(場),畜牧生產大發展,抓好流通活農商”的發展思路,實現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一輛輛滿載改裝汽車的車輛駛出山門、一幢幢農家樓房拔地而起、一段段公路被硬化·····漫步鄖縣青山鎮,一股熱火朝天新農村建設氣息撲面而來。

 2009 年,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保穩定、促增長、爭先進”,堅持“突出穩定前提,咬定發展要務,落實以人為本,強化服務職能”原則,以全新的思路和超常舉措,實現了全鎮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完成了年初確定的“保、促、爭”目標。現將我鎮創市“先進鄉鎮”工作匯報如下:

 1 1 、主要經濟指標快速增長

 2009 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 1.2 億元,比上年增長 8 %,人均水平 6415 元,其中實現農業增加值 7000 萬元,比上年增長 40%,工業增加值 1500 萬元,比上年增加 50 %;財政收入達到 126.5萬元,比上年增漲 35%;一般預算支出完成 200 多萬元,占年度預算的 100%,人均水平 100 多元;實現農村人均純收入 3386 元;金融存款 3400 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 5000 萬元,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

 2 2 、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不斷提高

 全鎮堅持將果、茶、菜作為支柱產業來抓,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確立了“漢江沿岸生態經濟帶、九里崗肉蛋禽養殖小區、蓼池萬家反季節蔬菜”的產業布局,形成了三大農業產業化產業版塊。

 柑桔、茶葉產業為主的漢江沿岸生態經濟帶已顯雛形。全鎮在漢江沿岸的錢家河、龔家院等 7 個村建柑桔產業基地 18000 畝。今年重點加大對柑桔產業的科技投入,確保該產業的健康發展。一是完成了 5000 畝低產老化桔園的改造,并且加強了病蟲害防治措施。二是推行起壟栽培新建基地 3000 畝。三是扶持建龍頭企業。引資 110 萬元在九里崗村建成柑桔打蠟廠,進一步提高了柑桔附加值,強化果農精品意識,實現了果農增產增收。扶持發展以九里崗為中心的茶葉產業帶。一是改造低產茶園 5000 畝;二是高標準規劃,新發展高效茶園 3000 畝;三是在四個統一上下功夫(統一采摘、統一制作、統一包裝、統一銷售),保證青山茶的質量。四是加大與科研院所的聯系,先后 11 次聘請省果茶研究所和市、縣技術人員對茶農進行茶葉技術培訓,發放資料10000 余份。不斷強化對名優茶的研制,實施綠色有機茶的系列開發,提高了青山茶在市場占有率。全年銷售高檔茶 2 萬公斤,中檔茶 4 萬公斤,普通綠茶 14 萬公斤,產值 2560 萬元,茶農人

 均收入 2000 余元。“青山翠毫”、“青山云峰”等品牌在十堰市知名度日益提高,真正實現了唱茶戲、念茶經、發茶財。

 以九里崗為中心的 30 萬只肉蛋禽養殖小區已成規模。堅持打造以九里崗為中心,輻射周邊 5 個村的養殖小區。全年出欄生豬 2 萬余頭。肉蛋禽飼養突破 30 萬只,扶持肉蛋雞養殖大戶 26戶,解決 80 人就業問題。

 以蓼池、萬家為中心的反季節蔬菜基地初見效益。隨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實施,一部分供應市區的蔬菜基地將被調整,我鎮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利用當地種植習慣和獨特氣候,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2009 年在蓼池、琵琶灘、青樹溝、白果樹四個村種植大蔥 1800 畝;在周家河、圓嶺山、水泉溝、萬家坪村種植反季節蔬菜 1000 余畝。

 3 3 、新農村建設扎實推進

 青山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克服困難,全力以赴地推動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度,并緊緊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內容的新農村建設要求,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是對集鎮進行亮化美化。投資 43 萬,改造鎮集鎮 1200 米,安裝路燈 25 盞,鋪設彩磚 800 平方米,硬化排水溝 2000 米,新增垃圾填埋場 1 個,栽植綠化樹 20 余株,集鎮面貌煥然一新。二是對 3 個中心村村莊進行科學規劃。政府投資24 萬,對鎮集鎮和九里崗、龔家院、青樹溝等 3 個中心村村莊進行科學規劃;重點抓了以九里崗新農村和青樹溝全省“百鎮千村”示范村建設樣板工程,全年兩村共完成 “一建三改”115 戶,解決人畜飲水 43 戶。三是加大全鎮生態家園建設力度。一是完成了秦家溝、萬家坪、龔家院 800 口沼氣池建設任務;二是完成了琵琶灘村界山 38 戶集中搬遷示范點建設任務;三是對圓嶺山、秦家溝、九里崗和青樹溝村 405 戶農戶莊園的環境進行了初步整治,完成了 221 戶農戶的房屋涂白,曬場硬化,室內亮化任務。

 4 4 、基礎設施日趨完善

 2009 年,全鎮搶抓一切機會,積極爭取,通過項目建設,不斷改善基礎設施,不斷夯實發展基礎。

 一是投資 400 余萬元,改造升級了鎮內 5 條通村路。(茶店至白果樹的“茶白”公路;九里崗至萬家坪的“萬九”公路;青山至沅河口的“青沅”公路;青山集鎮至秦家溝的公路;錢家河至梁家溝的 10 公里山路)。二是投資 250 多萬元打通了 2 條政府通往縣市區的斷頭路。(青山至十堰城區漢江街辦馬家溝村 16 公里的“青十”公路,政府至長嶺開發區 12 公里的“青蓼”公路。)三是投資 200 萬元新建完成了衛生院門診大樓與九年一貫制學校學生公寓。四是投資 200 多萬元,新建了青山水廠,徹底解決了集鎮及青樹溝、錢家河周邊 5000 多群眾的安全飲水問題。五是投資 800 余萬元,高標準完成了蓼池、琵琶灘兩村 3000 余畝低丘崗地治理工程,并順利通過了驗收。六是投資 500 余萬元,完成了白果樹、龔家院、錢家河、秦家溝、周家河、萬家坪 6 個村坡改梯 4000 余畝。七是完成了白果樹、蓼池 6 平方公里的小流域治理工程,并對全鎮的 2 座病險水庫和 5 公里滲漏渠道進行除險加固。八是新建了周家河、九里崗、五馬山等通訊基站,實現了全鎮境內通訊信號全覆蓋,有線電視和互聯網也正逐步由集鎮向西不斷延伸。九是對庫區村電網進行了改造,新建礦山企業電網 2 條,確保了移民和企業用電安全與正常生產。

 5 5 、社會事業齊頭并進

  一是堅持科教興鎮戰略。全面實施“科教興鎮”、“教育強鎮”戰略,全面推行教干競選制、全員聘任制,加大教育改革力度,積極落實農村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全鎮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學生入學率達 100%。學校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完善,教師學生學習生活環境得到徹底改善。

 二是完善衛生建設。健全鎮、村兩級衛生服務網絡,鞏固新

 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確保群眾參合率達到 92%以上。加大對食品安全、醫療市場整頓,切實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難題。全面落實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責任制,確保全鎮社會穩定,干部群眾生活正常。

 三是加強群眾文化陣地建設。今年在縣文化部門的支持下,完成了九里崗、青樹溝、錢家河、秦家溝和龔家院村的農家書屋建設,豐富了群眾文化生活。

 四是強化計劃生育工作。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突出抓好人口出生清理清查、“三查”落實、節育措施落實、社會撫養費征收四個硬任務,加大流動人口管理力度,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全鎮“三查”率 98.86%,流動人口辦證率 99%,計劃生育率 95.88%,社會撫養費征收面達 100%。

 五是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落實好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嚴格公示程序,做到應保盡保,做好春秋兩季對困難群眾的救濟。全鎮共落實參保 1210 人,發放民政救助資金 60 余萬元。積極協調不斷擴大貧困家庭子女的救助面。及時準確查報各類災情,妥善處理各類災情 4 起. 六是林業工作常抓不懈。鞏固全鎮 8000 畝退耕還林面積,全年荒山造林 2000 畝,對全部山林實行封山管護,成立護林隊,嚴厲打擊濫砍盜伐和毀林開荒等違法行為。實施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植被覆蓋率明顯提高。

 七是扶貧開發成效顯著。一是進一步鞏固龔家院、青樹溝、秦家溝、錢家河等村重點扶貧村建設成果。二是加大圓嶺山村的扶貧開發建設力度,確保順利通過省重點扶貧村建設驗收。三是科學規劃琵琶灘,萬家坪,水泉溝三個村 2009 年省定重點扶貧村的建設。

 八是加強勞務輸出,建全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切實提高就業競爭能力和自主創業能力。

 2009 年我鎮把勞務經濟作為一個新產業來抓,成立了勞務輸出工作領導小組,并成立了勞務經濟辦公室,還把勞務輸出工作列入中心工作目標責任考核。全鎮全年轉移就業 6081 人,其中縣內轉移 811 人,省內縣外 3679 人,省外 1591 人;自發轉移 5596人,占轉移人數的 92%;實現勞務經濟收入 5890 萬元,比 2008年增長 2890 萬元,增率為 96%。勞務收入已成為我鎮許多農民家庭收入的重要來源,許多村子已出現了“外出一個,致富一家,外出一群,帶富一方”的可喜局面。

 九是全方位與市縣對接,主動融入市縣一體發展。為從觀念與規劃上實現與十堰市的對接,2009 年,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兩區兩帶”戰略,加速推進“兩區四園”建設 (以本鎮的石灰石資源,與鄖縣經濟開發區對接,打造一個以礦產開采加工為主的工業園區;以九里崗的肉蛋禽養殖戶為基礎,打造一個飼養規模 100 萬只的肉蛋禽養殖小區;建以九里崗村為主的萬畝茶園、以蓼池片為主的萬畝柑桔園、以青樹溝村為主的千畝菜園、以龔家院村為主的水上休閑渡假樂園),將青山鎮打造成“濱江生態鎮,十堰后花園”;為實現交通對接,鎮黨委、政府全面謀劃青山至十堰的公路,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打通“青十”路,進一步提升鄉級公路等級,努力建設以青山鎮為中心的一小時交通圈。“青十”路起于青山鎮圓嶺山村,止于十堰市漢江街辦馬家溝村,經過努力,2009 年 6 月 8 日已開工,并進行路基工程,2010 年完成硬化工程;為實現旅游產業對接,把青山鎮建成十堰市“后花園和休閑度假樂園”,我們充分發揮鄰近城區,山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全面恢復重建娘娘山休閑觀光風景區,開發漢江沿岸休閑度假村及農家樂;為實現產業對接,青山鎮進一步發揮豐富的山地資源優勢,深入實施“茶桔興鎮”戰略,繼續做大做強以茶葉、柑桔為主的效益農業,著力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目前全鎮已有五馬山、金箭山專業桔場兩個,有錢家河、

 龔家院等柑桔專業村 7 個,柑桔已成為我鎮農民增收的一項重點支柱產業。2007 年,該鎮籌資建柑桔打蠟廠,提高柑桔附加值,同時以柑桔產業基地建設為抓手,強化果農精品意識,進行低產園改造和品種改良,重視抓好鮮果銷售,真正實現果農增產增收。同時大力扶持以九里崗為龍頭的茶場發展,“青山翠毫”、“青山云峰”等品牌在十堰市知名度日益提高,春茶供不應求。

 回顧青山鎮創市“先進鄉鎮”的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得到上級領導的肯定,但我們也認識到了在工作中還有許多地方急待改進:1、農業產業結構矛盾仍然比較突出,產業結構調整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2、農產品的技術含量還有待提高,農產品的產銷一體化還未形成,市場還須進一步擴展;3、交通網絡不夠發達,成為制約本鎮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4、經濟發展水平還不高,農民收入增長還很較慢,村級集體經濟還很薄弱。針對以上的問題,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認真加以改進,確保全鎮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10 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最后一年,我鎮將用科學發展觀統領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進一步振奮精神,增強信心,爭優搶先,緊緊抓住南水北調工程、“鄖十”高速公路和“運十”鐵路即將動工以及“一江二橋三鎮”的規劃賜于青山鎮的機遇,打造柑桔、茶葉、礦產、汽配四大支柱精品產業。努力實現經濟增長、農民增收、企業增效、社會和諧穩定,奮力推進我鎮經濟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努力實現 “濱江生態鎮、十堰后花園”的建設目標。

 鄖縣青山鎮人民政府

 二 O 一 0 年一月

推薦訪問: 鄉鎮 申報材料 先進

【某鎮創市“先進鄉鎮”申報材料】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