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與城市認知 實習報告
姓
名:
*
*
*
院 (系):
建 筑 學 院
專業班級:
16 城 鄉 規 劃
學
號:
16********
指導教師:
秦
*
*
成
績:
提交時間:2018 年 8 月 28 日
— 歡迎下載 2 目錄 一、實習目的 .................................................................................................................................... 3
二、實習地點:
................................................................................................................................ 3
三、實習時間:
................................................................................................................................ 3
四、實習內容:
................................................................................................................................ 3
規劃—協調發展 ................................................................................................................................ 3
1.上海城市規劃館 ........................................................................................................................ 3
2.上海陸家嘴金融區 .................................................................................................................... 4
3.上海南京路 ................................................................................................................................ 5
4.人民廣場 .................................................................................................................................... 6
5.靜安雕塑公園 ............................................................................................................................ 7
改造—重獲新生 ................................................................................................................................ 8
1.田子坊 ........................................................................................................................................ 8
2.1933 老廠房 ............................................................................................................................. 10
傳承—承載記憶 .............................................................................................................................. 12
1.烏鎮西柵 .................................................................................................................................. 13
2.上海豫園 .................................................................................................................................. 14
3.留園 .......................................................................................................................................... 16
信仰—敬畏生命 .............................................................................................................................. 17
1.上海城隍廟 .............................................................................................................................. 17
2.蘇州博物館 .............................................................................................................................. 18
五、結語 .......................................................................................................................................... 19
— 歡迎下載 3
一、實習目的
“城市與建筑認識實習”是城鄉規劃專業教學計劃中重要的教學環節,也是在專業基礎階段對建筑及城市空間環境進行實地參觀調查的一次重要集中實踐環節,是二年級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理論聯系實際、增長實踐知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它對開闊學生的眼界、擴大和鞏固專業基礎,提高對建筑及城市空間環境的分析研究以及培養學生獨立工作和生活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是培養學生全面地認識和了解建筑與人、城市與建筑等關系的重要途徑。參觀國內已建和在建的建筑,獲取有關建筑、規劃、景觀等方面感性認識,并初步了解建筑設計、城市規劃和景觀規劃的方法。
二、實習地點:
上海,烏鎮,蘇州
三、實習時間 :
2018 年 8 月 6 日至 8 月 13 日 四、實習內容:
為期一個星期左右的城市認知,以小組為單位,初步了解一些城市的總體規劃以及部分詳細規劃的內容。初步掌握城市設計概念,對城市的體型和空間環境進行了一下了解,重點關注城市天際線,城市街道處理,商業步行街、大學校園、濱水地區開放空間、園林類建筑等。感受現代建筑與古建筑所展現的不同的魅力。從而進一步體驗了城市形態,感受城市建筑的尺度。
規劃—協調發展 1.上海城市規劃館
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位于人民廣場市政府大廈東側,北靠人民公園。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
在展示手段上,以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突出運用高科技,體現綜合、開放、公眾參與的特點,是一座底蘊豐厚、設施完備、全面展示上海形象的專業性場館,展
— 歡迎下載 4 示的主題是“城市、人、環境、發展”。2000年 2 月正式開館,經過五年展示,已經接待200 多萬觀眾。2004 年根據上海未來的發展,重新做了調整更新,在內容信息量,以及知識性、趣味性、互動參與性等方面都大大增強,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至 2020 年上海城市總體規劃。是展示上海城市規劃與建設成就的重要窗口。它集展覽、旅游、酒會、商務、休閑于一體。規劃館既是上海的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人民廣場地區最新的都市旅游亮點。
展館大樓主體造型從中國傳統的城門形態中獲得設計靈感,以中心對稱的結構圖式巧妙地呼應著中國傳統的美學思維,與現代感及富智慧地在同一建筑上體現出和諧美感,頂部寓意著盛開的上海市花——白玉蘭,網絡狀的結構讓建筑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
上海“1930”風情街以上海 30 年代獨特的建筑風貌,向觀眾展示上海近代典型的法式、英式、日式、西班牙等式的建筑和典型的石庫門里弄,這里所展示的每座單體建筑立面,都能在上海找到其原型和出處。來到這里就仿佛置身于 30 年代的老上海,在這里休閑、觀光,別有一番情趣。
《上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17—2035 年)》中指出了未來近 20 年上海總體規劃,在總規中強調上海在區域發展中應發揮“龍頭”作用,要求上海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等重大戰略,在深化自由貿易試驗區改革上有新作為。不僅如此,總體規劃還從長江三角洲區域整體協調發展的角度,提出充分發揮上海中心城市作用,加強與周邊城市的分工協作,構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級城市群。由此,江蘇其余將受到上海都市圈外圍的經濟輻射。
2.上海陸家嘴金融區
— 歡迎下載 5 陸家嘴金融區位于上海浦東陸家嘴地區,是 1990 年(庚午年)開發開放浦東后,在上海浦東設立的中國唯一以“金融貿易”命名的國家級開發區。占地 28 平方公里,其中規劃開發地區為 6.8 平方公里。與浦西外灘隔岸相望的陸家嘴是近代浦東最早發展起來的地方。陸家嘴金融區上世紀 30 年代就與擁有“遠東華爾街”之譽的外灘隔江相望,已聚集 8 家國家級要素市場,435 家中外金融機構,70 多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 5000 多家貿易、投資和中介服務機構,其區域流量經濟總量和 GDP 貢獻值在全國國家級開發區名列第一,證券市場交易額等單項指標已超過香港中環和新加坡中心區,位列全球前三。
陸家嘴金融區依照以濱江綠地+中央綠地+沿發展軸線帶的曠地系統作為結構布局的基本要求,主要是重點塑造濱江大道,該大道規劃全長為2500米,在濱江大道和濱江綠地中,已見形象的項目為東方明珠電視塔;該工程1994 年 10 月已竣工。
目前,小陸家嘴區域共規劃有甲級寫字樓36 幢,現已竣工寫字樓 31 幢。代表樓盤有上海中心大廈、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印尼黃金置地大廈、上海銀行大廈、合生國際大廈、中國平安金融大廈、金茂大廈、中銀大廈、匯豐銀行大廈、中國保險大廈、招商局大廈、浦發銀行大廈、證券大廈等。同時,新宏基投入巨資的原美食城地塊等工程都如火如荼的展開。
3.上海南京路 上海的南京路是上海開埠后最早建立的一條商業街。它東起外灘、西迄延安西路,橫跨靜安、黃浦兩區,全長 5.5 公里,以西藏中路為界分為東西兩段。
南京東路東起外灘中山東一路,西至西藏中路,全長 1599 米。其中河南中路以
— 歡迎下載 6 西部分為步行街。一直以來被譽為中華商業第一街,素有“十里南京路,一個步行街”的稱號,路旁遍布著各種上海老字號商店及商城。每到節假日這里總是人頭攢動,一片熱鬧繁華之景。南京東路可以直到著名的景點外灘,可以看黃浦江外灘全景,鐘樓和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國際環球金融中心等。南京東路可以直到著名的景點外灘,可以看黃浦江外灘全景,鐘樓和東方明珠,金茂大廈,國際環球金融中心等。
南京西路名起于靜安寺,原名靜安寺路,始建于 1860 年代。1862 年租界政府為了方便軍隊抵達太平軍前線 以越界筑路的方式,將花園弄(即如今的南京東路)向西延伸,穿過泥城浜(當時租界邊界,現西藏中路),直通靜安寺,與同為越界筑路的徐家匯路(后稱梅格路,現華山路)接通。這段新開辟的道路以靜安寺前著名的涌泉,取名涌泉路,又名靜安寺路。
4.人民廣場 上海人民廣場,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是上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旅游中心和交通樞紐,也是上海最為重要的標志性建筑之一。成形于上海開埠以后,原來稱上海跑馬廳,是當時上層社會舉行賽馬等活動的場所。
廣義上的人民廣場主要是由一個開放式的廣場、人民公園以及周邊一些文化、旅游、商業建筑等組成。位于上海市中心的人民廣場總面積達 14 萬平方米,過去作為全市人民游行集會的場所,可容納 120 多萬人。它也是 318 國道的起點。
被譽為“城市綠肺”的人民廣場位于市中心,是一個金融行政、文化、交通、商業為一體的園林式廣場。
廣場北側是上海市人民政府所在地,西北側為上海大劇院,東北側為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南側為上海博物館,人民大道穿越其中。廣場兩側各設 17 米寬的綠化帶,綠化總面積達 8 萬平方米。
— 歡迎下載 7 5.靜安雕塑公園
靜安雕塑公園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區靜安區東部,基地東至成都北路,南至北京西路,西至石門二路,北至山海關路,總占地面積約為6.5 萬平方米,東面依托交通主干道南北高架與上海各區域形成緊密聯系,南面與北京西路相連,西臨石門二路,北與蘇州河相鄰。
靜安雕塑公園,是上海市中心唯一專類雕塑公園,是一個開放式的城市公園。是以人為本,以綠為主,以雕塑為主題,以展示為手段,綠化與雕塑、小品相互滲透、和諧統一的城市公園;同時為廣大市民提供游憩、休閑和接受藝術熏陶的活動場所,創造上海中心城區公園綠地與文化設施結合的典范。
公園一期,建設面積 30000 平方米,于 2007年 10 月開工建設,公園一期是由兩條景觀軸線和一個下沉廣場來將各個分區統一聯系在一起。公園主干道行道樹主要選用銀杏,整齊統一的植物景觀使整個公園更顯出大氣魄。兩條道路軸線相交處形成一個下沉草坪區域,周邊通過種植樸樹來與周邊的各景區相協調。七彩花帶區成排的紅花槭,使人在欣賞它整齊韻律的同時,也能欣賞到它的色葉美。整齊簡單的軸線和廣場景觀將公園一期的三個特色景觀分區春景區、觀賞花境區和秋景區串連起來。二期建設面積為 36000 平方米。二期建設巧妙構思,將電站等地下、地面構筑物化于無形,以看似圍合空間的曲折長廊,轉移游人視線,將構筑物悄然無影地隱含、溶融于舒心養眼之大氣且不失精巧的園林景觀。通過嫻熟的造園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以改造地形(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筑成了一個生態、幽雅、環保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
整個公園以流動展示長廊為主線,將各個主題景觀空間串聯起來,相對集中并有
— 歡迎下載 8 組織地將不同創意的雕塑放置在公園各個景觀區域里,形成一系列各具特色的空間,從而豐富了公園景觀構成,提高游客探索的興趣。
其中,上海自然博物館位于公園內。
改造—重獲新生 1.田子坊 田子坊位于中國上海市泰康路 210 弄。
泰康路是打浦橋地區的一條小街,1998 年前這里還是一個馬路集市,自 1998 年 9 月區政府實施馬路集市入室后,把泰康路的路面進行重新鋪設。先后有著名畫家陳逸飛、爾冬強、王劼音、王家俊、李守白等藝術家和一些工藝品商店先后入駐泰康路,使原來默默無聞的小街漸漸吹起了藝術之風。曾經擁擠平常的田子坊弄堂抹上了蘇荷 SOHO 的色彩,宛如上海市著名的榮樂東路一樣,變身成為現代創意聚集地,增添了人文藝術氣息。近幾年,上海正進一步加強創意產業規劃布局,創意產業集聚區由園區向社區和城區輻射;加強市區聯動,已形成長寧、靜安、盧灣、楊浦四區地創意產業集聚區、示范區的合作共建項目。前段時間,上海加入聯合國“創意城市”網絡,上海創意產業迎來新契機。上海已初步形成研發設計、建筑設計、文化傳媒、咨詢策劃、時尚消費等五大創意產業門類,集群發展格局日益顯現,截至 2009 年年底,全市共有 80 個創意產業集聚區,入駐企業6110 家,比上年增長 54%。
最早的田子坊是畫家黃永玉當年給這舊弄堂取得雅號,源自《史記》中記載的最早的一位名為“田子方”的畫家,取其諧音。
田子坊由原來的十幾家弄堂工廠開創了上海第一個創意產業聚集地。加上 600 多戶居民的石庫門風貌保護區形成了如今的旅游景區。
田子坊不僅擁有典型的石庫門和新式里
— 歡迎下載 9 弄建筑,還有 20 世紀工業廠房建筑。
在改造過程中,充分挖掘了舊廠房,舊民宅中的人文歷史價值既保留了具有原來建筑美學特征的磚石墻體,屋梁結構又將現代材質的設施,設備通過藝術手段融合其中,將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經典與流行在田子坊中交融。
在這里,各種藝術風格個性鮮明而又相互包容,和諧地共存著。
用磚頭簡單的搭個臺,用心的配個色,簡約與奢華就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
處處都是老上海的影子。
— 歡迎下載 10 2.1933 老廠房 1933 老場坊原來是原上海工部局宰牲場,1933 年,由工部局出資興建,著名英國設計師巴爾弗斯設計,中國當時的知名建筑營造商建造的上海工部局藥廠在上海虹口區沙涇路正式建成。建筑面積:約 3.17 萬平方米,建筑層數:5 層,結構方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整體建筑可見古羅馬巴西利卡式風格設計者將建筑工藝與工業生產工藝完美結合,所有水泥皆從英國進口,堅固無比。營造者以高超的專業水準,將設計藍圖營造成宏偉而雄渾的建筑實體。正是這當時具有租界官方、國際、國內背景的三方,聯手打造了驚世之作——上海工部局宰牲場,具有典型的巴洛克建筑風格。
2006 年 8 月 1 日上海創意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與上海錦江國際實業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原工部局宰牲場的租賃協議,正式啟動 1933 老場坊創意產業集聚區建設。以生活方式、創意、求知為核心要素,融時尚發布、創意設計、品牌定制、文化求知、創意休閑為一體,匯聚藝術家、設計大師、教育家、企業精英于一堂,形成機體和內核整合互動為一、風尚詮釋復古的創意生活體驗中心。
其中,最重要的節點有:
傘形柱 整棟建筑來源于無梁樓蓋的結構設計,超過三百根的寬大傘形柱均勻分布在建筑方形的外圍體量中,獨立支撐起雄偉的建筑。八角形和四邊形的傘狀柱帽是該建筑最重要的特色之一,八角形傘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圍的西側,方形傘形柱帽主要分布于建筑外圍的其他部分。
— 歡迎下載 11 廊橋 廊橋空間是該建筑最具有特質的特征之一,其獨具的魅力來自于建筑光影所形成的神秘而富于變化的空間,是滬上攝影師瘋狂追逐的創作基地。外廊橋空間含有四層外廊和相互連接的 26 座斜橋。當初動物通過這些廊橋進入屠宰區域,每座廊橋的寬度都是不同的,不同尺寸的牛會通過不同寬度的廊橋進入,以達到分流的作用 。
中心園 1-3 層 中心圓 1-3 層,是當初進行屠宰工藝的車間。中心園三層之間靠 X 形的物流樓梯和旋轉弧度很大的法式旋梯相通。這三層是創意項目活動區,致力于把中國甚至全球最具創意的活動帶到上海來,各種的藝術類活動、公益活動會在這里舉行,為公眾提供一個零距離接觸藝術和享受時尚生活的目的地。
花格窗 鏤空水泥花格窗主要位于本建筑的西立面和南北立面的西端。窗戶的水泥全部是 30 年代從英國進口過來,堅固異常。考慮到宰牲工藝氣味濃重的因素,窗戶全部鏤空設計,便于空氣流通。同時,窗戶正面朝西,與上海常年風向一致,可以更好的達到通風的效果。同時正面朝西的窗戶面向西方極樂世界,有讓動物死后更好的輪回
— 歡迎下載 12 和超度的意思。
牛道 牛道是 1933 老場坊的建筑特色之一,當時生產流程和工藝已經跟國際接軌,實行人畜分離的制度。便于動物行走的牛道經過特別的防滑設計,道面粗糙不平,配合有分流作用的廊橋,使整個生產工藝井然有序。如今的 1933 老場坊依然保留了這一原先的建筑特色,游客拾步而上,依稀間仍可感受七十多年前的風貌。
空中舞臺 面積超過 1500 平方米的“空中舞臺”位于 1933 老場坊四樓,8 米挑高的空中舞臺的中央 600 平米面積懸空而設,全部用鋼化玻璃制成,透明炫目,每平方玻璃可承重 400 千克。圓形穹頂的結構增加了視覺沖擊,更具空間感。
迄今,這個舞臺已經成功舉辦過法拉利 F1 派對、雷達表 50 周年慶、巴黎藝術設計展、《藍莓之夜》亞洲首映派對、奔馳新車發布、保時捷 60 周年紀念、雪鐵龍新車發布、世界工業設計日、“NIKE 摩天爭霸籃球賽”,等眾多頂級品牌的精品活動。
法式旋梯 位于中心圓 2 層到 3 層之間的法式旋梯一人寬左右,優美的弧形旋轉出大的角度。如此大的角度其實是為了工人逃生而設計的,中心圓是當初屠宰動物的地方,動物到此處一般會驚慌失措,為了避免因受到驚嚇傷到人,特備設置了大弧度旋梯供工人逃生。
傳承—承載記憶
— 歡迎下載 13 1.烏鎮西柵 烏鎮位于浙江省桐鄉市北端,與周莊、同里、甪直、西塘、南潯并稱為“江南六大古鎮”,距桐鄉市區 13 公里,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為兩省三市交界之處。陸上交通有縣級公路姚震線貫穿鎮區,經姚震公路可與省道鹽湖公路、國道 320 公路、318 公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乍嘉蘇高速公路相銜接。烏鎮距桐鄉市區 13 公里,距周圍嘉興、湖州、吳江三市分別為 27 公里、45 公里和 60 公里,距杭州、蘇州均為 80 公里,距上海 140 公里。鎮域面積 71.19 平方公里,建城區面積 2.5 平方公里。鑒于烏鎮有大量的經典明清建筑群尚待保護修復,烏鎮古鎮保護一期工程成功運作后,開始逐步更大更深層次地對二期西柵進行了規劃,從2003 年開始,啟動省級重點項目烏鎮古鎮保護二期工程(西柵景區)。二期西柵街區秉承“保護利用歷史建筑,重塑歷史街區功能”的理念,相對一期保護開發工程,二期西柵景區的保護開發更加完善徹底,人和環境、自然、建筑更為和諧。西柵景區占地 4.92 平方公里,縱橫交叉河道 9000 多米,環境優美,有古橋 72 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筑 25 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 1.8 公里,兩岸臨河水閣綿延 1.8 公里余。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濕地。與一期工程的“觀光型”景區相區別,二期則是一個中國罕有的“觀光加休閑體驗型”古鎮景區,完美的融合了觀光與度假功能,街區內的名勝古跡、手工作坊、經典展館、民俗風情、休閑場所讓人流連忘返,自然風光美不勝收,泛光夜景氣勢磅礴。
其中我覺得最值得我們看得有木心美術館,烏鎮大劇院的造型,而木心美術館可以用一句話形容設
— 歡迎下載 14 計“風啊,水啊,一頂橋”。
當然,也可以順便求求姻緣,拜訪一下月老,據說在這里寫上自己的心愿,用紅帶掛上去,十分靈驗。
2.上海豫園 位于上海市老城廂的東北部,北靠福佑路,東臨安仁街,西南與上海老城隍廟毗鄰,是江南古典園林,始建于明代嘉靖、萬歷年間,占地三十余畝。其中“豫”有平安、安泰之意,取豫園有豫悅老情之意。園內有三穗堂、大假假山、鐵獅子、快樓、得月樓、玉玲瓏、積玉水廊、聽濤閣、涵碧樓、
內園靜觀大廳、古戲臺等亭臺樓閣以及假山、池塘等四十余處古代建筑,設計非//常精巧。豫園兼有芥子納須彌、小中見大的明清古典園林風格,它以虛實相映眾大小對比、高下對稱、疏密有致等建筑手法而著稱,體現明清兩代南方園林建筑藝術的風格,是江南古典園林中的、一顆明珠。
— 歡迎下載 15 豫園建筑藝術,上有很多特點。一是屋頂翹角特別多,屋塑人物精細;二是門窗的形式各不相同,僅從門來說就有瓶形門、葉形門、月牙形門、葫蘆形門。葫蘆形門等;三是泥塑多、木刻多、漏窗泥塑“梅妻鶴子”、磚刻“
八仙過海”、
“連中三元”等均有兩百多年歷史。豫園建筑主要以五條龍墻將全園四十余處的亭、臺、樓閣分隔為各具特色的五大景區。
五大景區是仰山堂、大假山、萬花樓魚樂榭、點春堂和煦堂、以水景為主的東部景區、內園景區。豫園大假山是用兩千噸武康黃石堆疊而成,高十二米,規模之大,
名冠江南。玉華堂前的太湖石
“玉玲瓏”
為江南三大名石之一,相傳為北宋“花崗石”遺物。玉玲瓏周身有孔,具有皺、透、
漏、瘦的特點。園南部為曲苑古戲臺、過去是昆曲、京劇、評彈等民間曲藝聚演之處,被譽為“江南園林第一臺”。
水廊長達百米,是江南古典園林中最長的一條水廊。漫步廊中,逶迤曲折,舉目四顧,古樹蒼翠欲滴,池中紅魚游動,亭榭流光溢彩,富有詩情畫意。
豫園的構園風格著重體現在豫園造園手法之上,共有四點: 一是空間布局。
布局緊湊,變化多端,空間寬裕,目不暇接; 二是自然配置。山石池水,回歸自然,景物聯絡,
— 歡迎下載 16 出奇制勝。
三是建筑藝術。花草林木,點綴建筑,“少中見多,以一當十”。
四是文化氛圍。小巧玲瓏,簡潔明快,文化特色,襯墊背景。
3.留園 留園位于蘇州閶門外留園路 338 號,是中國大型古典私家園林,占地面積 23300 平方米,共分西區、中區、東區、北部 4 個部分。西區以山景為主,中區山水兼長,東區是建筑區,北部竹籬小屋。代表清代風格,園以建筑藝術精湛著稱,廳堂宏敞華麗,庭院富有變化,太湖石以冠云峰為最,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林之趣”。
其建筑空間處理精湛,造園家運用各種藝術手法,構成了有節奏有韻律的園林空間體系,成為世界聞名的建筑空間藝術處理的范例。
— 歡迎下載 17 留園綜合汪南造園藝術,以建筑結構見長,善于運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等手法、吸取四周景色,形成一組組層次豐富,
錯落相連,有節奏、色彩、對比的空向體系。建筑物約占因總面積四分之一。建筑式樣代表清代風格,不大的范圍內造就了眾多而各有特性的建筑,處處顯示了咫尺山林、小中見大的造國藝術手法。留園的建筑在蘇州園林中,不但數量多,分布也較為密集,其布局之合理,空向處理之巧妙,皆為諸園所英及。每一個建筑物在其景區都有著自己鮮明的個性,從全局來看,沒有絲毫零亂之感,給人有一個連續 整體的概念。留園整體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在園中,框景用的極多,使人在室內可以看到室外景物。
對于我們學建筑的人來說,蘇式園林更是我們必須拜讀的園林之寶,她所蘊含的是一個地區,一種風土人情的寄托。她也教會了我們一種精神,學建筑不能焦躁,要像小橋流水一般,細水長流,每一處都能細細感受到美。用心去凝聽大自然的聲音,園林不是人造的。而是將大自然的美告訴給人們,讓人們發現她的美,需要保留純正的樸實、自然的美。留園的美更多源于自然,
那是鋼筋混泥士不能理解的線條。這時再看所畫過的游園圖又是另一番的感悟了。
信仰—敬畏生命 1.上海城隍廟 上海城隍廟位于上海市黃浦區方浜中路,為“長江三大廟”之一。城隍,又稱城隍神、城隍爺。是中國宗教文化中普遍崇祀的重要神
— 歡迎下載 18 祇之一,由有功于地方民眾的名臣英雄充當,是中國民間和道教信奉守護城池之神。
上海城隍廟傳說系三國時吳主孫皓所建,明永樂年間,改建為城隍廟。前殿祭祀金山神漢大將軍博陸侯霍光神主,正殿供誥封四品顯佑伯城隍神明待制秦裕泊御史,后殿乃寢宮。現門前存有 1535 年所建的牌坊,戲臺為 1865 年建。上海城隍廟坐落于上海市最為繁華最負盛名的豫園景區,是上海地區重要的道教宮觀,始建于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距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風雨倉桑,朝代更迭,上海城隍廟也歷經興衰。上海城隍廟殿堂建筑屬南方大式建筑,紅墻泥瓦,現在廟內主體建筑由廟前廣場、大殿、元辰殿,財神殿、慈航殿、城隍殿、娘娘殿組成。
2.蘇州博物館 蘇州博物館成立于 1960 年,館址太平天國忠王府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保存完整的一組太平天國歷史建筑物。是一座集現代化館舍建筑、古建筑與創新山水園林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1999 年蘇州市委、市政府邀請世界華人建筑師貝聿銘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
蘇州博物館新館其特色體現在:建筑造型與所處環境自然融合,空間處理獨特,建筑材料考究和內部構思,及最大限度地把自然光線引入到室內。在建筑的構造上,玻璃、鋼鐵結構讓現代人可以在室內借到大片天光,開放式鋼結構替代傳統建筑的木構材料,屋面形態的設計突破了中國傳統建筑“大屋頂”在采光方面的束縛。由幾何形態構成的坡頂,首先,屋頂之上立體幾何形體的玻璃天窗設計獨特。借鑒了中國傳統建筑中老虎天窗的做法并進行改良,天窗開在了屋頂的中間部位,這樣屋頂的立體幾何形天窗和其下的斜坡屋面形成一個折角,呈現出三維造型效果,不僅解決了傳統建筑在采光方面的實用性難題,更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建筑的屋面造型樣式。屋面以及其下白色墻體周邊石材的運用,使建筑的整體風格達成了
— 歡迎下載 19 統一。就屋面而言,如果用傳統的小青瓦,易碎易漏,需要經常維修,其堅固性、工藝性以及平整度都難以達到新館建筑的要求。為了使材料和形式協調,采用深灰色花崗石取代傳統的灰瓦,這種被稱為“中國黑”的花崗石黑中帶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陽一照顏色變淺成深灰色。石片加工成菱形,依次平整地鋪設于屋面之上,立體感很強。
五、結語 這次城市認知實習,雖然時間不長,但是卻對許多種類的建筑都有了一一定的認識,收獲也是很豐富的。從古街改造到極具現代感的辦公區域,從公園到高端城市綜合體。就對建筑本身來說,即是一門大學問。對于初學者來說,就是僅僅停留在建筑本身,或者說是建筑外觀。通過近距離對建筑的觀察,提升了我們的空間尺度感和體量感。而其表面就是對形式的把握以及材料的應用,對其建筑內涵而沒有更多的思考。作為一個城鄉規劃的大學生,不僅僅是停留在學校的課堂上,更要關注城市設計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即使是-一個小的設計,也要以嚴謹的態度對待。一路上,從巧奪天工的古建到氣勢恢宏的現代建筑,從息息相關的大學城到高樓聳立的 CBD,從娓娓道來的展館到肅穆嚴謹的紀念性建筑,我們學到了不少知識。
推薦訪問: 認知 實習報告 城市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