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Primary school),是人們接受初等正規教育的學校,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屬于九年義務教育之內。隨著社會發展,在其前又開設了幼兒園。一般6-12歲為小學適齡兒童,現階段小學階段教育的年限為6年(少數地方仍是5年)。小學教,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重陽節班會總結200字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小學重陽節班會總結200字4篇
第1篇: 小學重陽節班會總結200字
重陽節的傳說200字
重陽節作為中國傳統的四大祭祖節日,是怎么由來的,又有著怎么樣的傳說呢?以下出國留學網節假日頻道小編為您搜集整理了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重陽節的傳說與來歷
關于重陽節的來歷,大致有三種說法。
1、據《續齊諧記》記述:漢代桓景隨《易》學大師費長房游學多年。一天,費大師對徒弟講,九月九日那天應系茱萸登高,桓景及家人因聽從師言幸免于難,而未及撤離的家畜全部患瘟疫而死亡。故每年九月九日外出登高,躲避災難,相沿成習。
2、源于漢代的道學。道家奉為經典的《易經》中,把奇數視為陽數,偶數視為陰數,陽數中九又被視為極陽,九月九日是兩個極陽相遇,所以稱作重陽。陽又表示鋼,重陽是二鋼相逢而相克,所以被視為厄日,登高和系茱萸,目的是為了解厄,重陽習俗由此而來。
3、源于公元前五世紀春秋戰國時代的齊景公。九月初九的這天他帶了很多人登高山,爬城垣,感到秋高氣爽,心曠神怡,于是認定是個吉日。以后,每年這天他都要外出登高。后人仿之,形成習俗。
但這3種說法究竟哪種正確,歷史學家和民俗學家們尚無定論。
重陽節相關內容推薦:
2013年重陽節信息匯總
2013年重陽節手抄報大全
2013年重陽節祝福大全
第2篇: 小學重陽節班會總結200字
小學重陽節主題班會:小手拉大手,共度九月九【活動目的】:了解傳統節日及節日習俗 向長輩送去祝福。
趙:十月的朝陽光芒萬丈。
金:十月的鮮花艷麗芬芳。
趙:十月的美酒回味悠長。
金:十月的贊歌覺悟豪放。
趙:十月因為重陽節才如此絢麗。
金:心潮因為老人節才如此激蕩。
主持人甲:把道德比作陽光,因為道德就如同陽光一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溫暖和幸福。,
主持人乙:今天我們播撒下尊老的種子,我們就會收獲道德的豐收,就能獲得心靈的快樂 。
甲乙:四(6)班“小手拉大手,共度九月九”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趙:同學們,你們知道今年的重陽節在什么時候嗎? 全班:10月9日
趙:對,今年的10月9日是九九重陽節。
主持人:同學們,你們對重陽節的來歷知道嗎?我們請xxx同學來說一說。
農歷的“九月九”是中國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也叫“重九”,因為《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古人認為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 九月九日 定為老人節。重陽節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夕陽最美,老人便是這輪美麗的夕陽.
主持人:誰知道重陽節有哪些習俗?
?登高、賞菊。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古代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
趙:千百年來,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重陽節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表達重陽節思鄉之情。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傾聽古詩詞朗誦。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趙:尊敬長輩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早在古代,人家就非常注重對孩子進行尊敬長輩的教育了,下面請欣賞xxxx同學的表演《弟子規》。
長者先 幼者后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物見能 路遇長 疾趨緝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余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主持人:大家都在重視老人,關心老人。那重陽節那天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些什么?
一:為家里的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為老人倒茶、敲敲背,洗洗腳,唱支歌……讓老人都能沐浴到溫情的生活。
二:為老人送上一份祝福:可以是電話問候,也可以通過自制賀卡,自制禮物等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老人的孝敬之心。
三:和老人聊天,說說貼心話或是聽老人講他們的故事。
四: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講過去的故事。分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故事里濃濃的愛。
五: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一張相。約上爸爸媽媽或者叔叔阿姨,全家人陪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一張全家福。
主持人乙:關心老人、幫助老人并不只是表現在重陽節這一天,更多的應表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下面我想考考大家:
(1) 你知道爺爺奶奶的生日嗎?
(2) 你的爺爺奶奶愛吃什么?
(3) 你了解爺爺奶奶的起床時間嗎?
(4) 你平時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5) 爺爺奶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在今后的學習中,希望大家能做一個有心人,去關注每一位老人。最后我們向全體隊員發出倡議!
主持人乙:在學校,我們要做一名尊師守紀,積極向上的好學生。
主持人甲:在家里,我們要做一名尊老愛幼、體貼父母的好孩子。
主持人乙:在社會,我們要做一名明禮誠信、愛國守法的好公民。
主持人乙:我們會經受住各種各樣的考驗,在社會、在學校、在家庭的各個方面去體驗,去感受。我們大家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身體健康,節日快樂!(
第3篇: 小學重陽節班會總結200字
重陽節班會活動總結
【篇一:重陽節主題班隊會活動】
“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
——“重陽節”主題班隊會活動方案
活動目的:
通過學習重陽節的相關知識,初步感悟重陽佳節的民族文化內涵,以培養 學生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同時,通過活動中成員之間經歷的溝通與交流,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感激老人,動手又動腦,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懂得如何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老人的情感。
活動準備: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一張信紙、一根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配樂圖文朗誦:《孩子,我想對你說》
《孩子,我想對你說》
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
我花了很多時間,教你慢慢用勺子、用筷子吃東西;
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
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擤鼻涕。
這些和你在一起的點點滴滴,
是多么的令我懷念不已,
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
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
讓我再想一想。
極有可能最后連要說什么,
我也一并忘記。
孩子!你忘記我們練習了好幾百回,
才學會的第一首娃娃歌嗎?
是否還記得每天總要我絞盡腦汁
去回答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為什么”嗎?
所以,我常常重復又重復的說著老掉牙的故事,
哼著我孩提時代的兒歌。
體諒我,讓我繼續沉醉在這些回憶中吧!
切望你,也能陪著我閑話家常吧!
孩子,現在我常常忘了扣扣子,系鞋帶,
吃飯時,會弄臟衣服,
梳頭發時,手還會不停地抖。
不要催促我,要對我多一點耐心和溫柔,
只要與你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的溫暖涌上心頭。
孩子!
如今,我的腳站也站不穩,走也要走不動,
所以,請你緊緊的握著我的手,
陪著我,慢慢地,
就像當年一樣,
我帶著你一步一步地走。
師:孩子們,這是老人們的心聲,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一生,長大了,我們也要像他們對我們一樣,全心全意地去孝順他們。今天,在這個感恩的節日里——重陽節,讓我們一起來為長輩們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二、了解重陽
1、重陽來歷
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又稱“老人節”。《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助老。
2、重陽傳說
相傳在東漢時期,一場瘟疫奪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點兒喪了命。病愈之后,他辭別了心愛的妻子和父老鄉親,決心出去訪仙學藝,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處訪師尋道,訪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終于不畏艱險和路途的遙遠, 在仙鶴指引下,找到了那個有著神奇法力的仙長,仙長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給他降妖劍術,還贈他一把降妖寶劍。恒景廢寢忘食苦練,練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藝。
這一天仙長把恒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仙長送給恒景一包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讓恒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恒景回到家鄉,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長的叮囑把鄉親們領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發給每人一片茱萸葉,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準備。中午時分,隨著幾聲怪叫,瘟魔沖出汝河,但是瘟魔剛撲到山下,突然聞到陣陣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氣,便戛然止步,臉色突變,這時恒景手持降妖寶劍追下山來,幾個回合就把瘟魔刺死。
從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風俗年復一年地流傳下來。
3、重陽習俗
●登高重陽節首先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之后民間才有了
登高吃糕,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賞菊,飲菊花酒 我國是菊花的故鄉,自古培種菊花就很普遍。菊為文人們贊美作凌 霜不屈的象征。菊花盛開的季節就是重陽節前后因此,重陽又稱菊花節。賞菊也就成了重陽節習俗的組成部分。 重陽佳節,我國還有飲菊花酒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吃重陽糕 據史料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糕、五色糕。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只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并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插茱萸 古代重陽節還風行九九插茱萸的習俗,所以又叫做茱萸節。茱萸入藥,可制酒養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茱萸香味濃,有驅蟲去濕、逐風邪的作用,并能消積食,治寒熱。民間認為九月初九也是逢兇之日,多災多難,所以在重陽節人們喜歡佩帶茱萸以辟邪求吉。
三、傳承敬老美德
師:通過學習,我們初步感受了重陽節的有關文化,我們也知道了,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它要求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
1、 了解現代社會上尊老敬老的現狀
我國現在60歲以上老人已經達到1.4億,這就表明我國已經提前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那么這些老人的生活狀況是怎樣的呢?而今,社會上出現了許多“空巢”老人,這些老人缺少的不再是生活上的物質需求,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慰藉,和子女對他們的關懷。
所以,正如大家所說的,年輕人工作再忙、學習再緊張也不要忽略自己的父母長輩。老人們為我們辛勤操勞了一輩子,年弱多病之際更需要我們的關心。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更渴望和家人團聚,全家人歡聚一堂,是老人最大的精神享受。孩子們的笑聲,能夠給老人帶來莫大的精神安慰。
(播放音樂《常回家看看》)
2、 講尊老敬老事跡
我國各個部門每年都要進行道德模范的評選表彰活動,尊老敬老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這幾年連續涌現出謝延信、張品正等多個孝老愛親的典型人物,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感人事跡。(對照著照片,講解謝延信、張品正的事跡,注意精簡)
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癱瘓的岳父、喪失勞動能力的岳母和呆傻的弟弟身上。
謝延信的岳父癱瘓在床整整18年,沒有生過褥瘡,沒有穿過尿濕的衣褲,9平方米的小屋內也沒有任何異味。18年間,謝延信硬是靠著偏方和按摩,使岳父由臥床不起到能扶著凳子慢慢走路。1992年春,老人病情加重,貧困的謝延信從鄰居家借了1000元錢,用平板車把老人拉到20多里路以外的醫院去救治,把老人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
◆張品正阿姨,是通州區北苑街道社區的居民。金奶奶是一位和她豪無血緣關系的鄰居,她無兒無女無房無經濟來源,張品正像親人一般,無微不至地照顧了她30多年。1981年,張品正“帶著奶奶出嫁”,建立家庭。奶奶病重的時候,兩人同住一張床、同蓋一床被。她還專門學會做棉衣、量血壓、號脈,教耳背的奶奶對口型說話,每天為奶奶做可口的飯菜。金奶奶在張品正的精心照顧下,幸福、快樂、安詳地走完了自己的102歲人生。
總結:近幾年來,中宣部、中央文明辦等部門聯合開展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表彰活動”。其中,像這樣的道德模范,還有很多。趙云亮冒著生命危險捐肝救父親;吳顯才生活條件困難,還主動承擔贍養孤寡老人,一共有45位之多。這感人的故事說也說不完,聽也聽不厭,我們一次又一次地被模范人物的行為感動得熱淚盈眶。我相信,他們這種道德引領的作用,會使全國人民都向他們看齊。
四、聊表敬老請
1、爺爺奶奶平時是怎樣表達他們對我們的愛的?
2、你知道爺爺奶奶希望我們為他們做些什么事情嗎?
3、你準備為爺爺奶奶做哪些事情?
4、寫下你最想對爺爺奶奶說的一句貼心話,或者寫一句你對天下所有老人的祝福語。
五、《弟子規》——我能行,正能量,好德行
重陽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尊老敬老是我國人民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人們都非常重視尊老敬老方面的教育。正如我們正在學習的《弟子規》這本書,其中對于尊老敬老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下面大家一起來重溫《弟子規》中的第一章“孝”。
(放音樂、出示《弟子規》中的第一章“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冬則溫 夏則凊 晨則省 昏則定出必告 返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茍擅為 子道虧物雖小 勿私藏 茍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惡我 孝方賢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六、深情誦讀,總結隊會
十月的天空深邃明朗。
十月的山巒威武雄壯。
十月的朝陽光芒萬丈。
十月的鮮花艷麗芬芳。
十月的美酒回味悠長。我們
十月的贊歌覺悟豪放。
十月因為重陽節才如此絢麗。
心潮因為老人節才如此激蕩。
師: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九九重陽節蘊含著豐厚的文化內涵,我們只是粗淺地感悟;我們中華民族古往今來有無數個尊老敬老的感人事跡,今天我們也只是表面的了解;但是踐行尊老敬老的行為,我們卻片刻不能遲疑。希望同學們能夠付出自己的行動,讓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代代相傳!
【篇二:重陽節——孝親敬老主題班會】
“重陽節——孝親敬老”主題班會
活動目標:
1.了解重陽節的風俗及民族文化含義
2.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學會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動來表達對老人的情感,動手又動腦。
4.培養敬重老人,關心老人的良好品質,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 活動對象:全體學生
活動形式:詩歌朗誦等。
活動準備:
1、關于重陽節的傳說故事和有關圖片。
2、事先讓家長和孩子初步了解有關重陽節的有關民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你們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嗎?老師給你們布置任務,讓你們了解關于重陽節的知識。你們都了解了重陽節的哪些內容,誰能來給我們大家說一說?
二、活動開始
1.講故事《重陽節由來的傳說》
2.介紹重陽節的風俗習慣
學生暢所欲言:如登山、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茱萸等等。
3.詩歌朗誦(關于重陽節的詩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采桑子重陽》 毛澤東
《過故人莊》 孟浩然
4.欣賞幽默小品《特別的讓座》并談感想。
(1)小品《特別的讓座》視頻。
大概內容:一位老奶奶走上公交車,但車上已經沒位置了,司機叔叔大聲地對所有乘客說:尊老是我們的傳統美德,請主動給老奶奶讓座。可是車上的乘客好像沒聽到司機叔叔的話,有的人忙著聊自己的電話,有的人忙著照鏡子打扮,有的人在聊天,有的人在裝睡覺,有的人在玩手機游戲……突然車子急剎車了。
司機叔叔說:“我實在忍不住了,老奶奶,沒人給你讓座,我來給你讓座。”老奶奶激動地說:“你怎么知道我是老駕駛員呢?我可是有六十年的駕齡哦,好吧,讓我來幫你開車吧!”所有的乘客都害怕地站起來說:“我來讓座!”
(2)談體會
5.讀一讀孝親敬老的諺語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祖孫兩人,更相為命。(李密)
6.孝親行動
a.為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拍一張幸福照。
b.自制一張精致的賀卡表達對他們的美好祝福。
c.為父母或爺爺奶奶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如洗腳、捶背等。
三、班主任活動總結
我們既要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也要關心身邊的老人、長輩。希望每個同學能尊敬老年人,做個尊敬老人的好孩子。最后祝愿天下的老人健康快樂,祝大家重陽節快樂!
【篇三: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過程】
重陽節主題班會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的:
1. 了解中華民族的風俗文化,養成尊老敬老的好習慣。
2. 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的速度加快,讓學生從小就認識到尊敬老人、愛護老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是我們未來一代的責任和使命。
3. 老人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人類正是靠著有經驗的老人毫無保留地將金子一樣珍貴的智慧傳給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老馬識途的道理。
二、活動過程:
1.(一名男孩身著唐裝,高聲朗誦中上場)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男孩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我是誰?
同學甲:我知道,你是唐朝的著名詩人王維,你朗誦的這首詩周老師曾經教過我們,叫《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重陽節的時候作的,對嗎?
同學乙:我還知道,那年你只有十七歲,正在長安趕考。看到人們都那么高興地和家人一起歡度重陽節,你在長安感到非常孤獨,思念遠在蒲州的親人,才寫下了這首詩。
2.(男孩顯得非常高興)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我們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著非常多的良風美俗,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清明節百姓掃墓祭祖、植樹造林、禁止煙火,官員勵精圖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嗎?
歡度重陽主題班會一
男孩顯得非常高興)同學們,你們說的真好!我們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有著非常多的良風美俗,如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們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清明節百姓掃墓祭祖、植樹造林、禁止煙火,官員勵精圖治、勤政清明,以此告慰割肉奉君的介子推的一片丹心。那么你知道重陽節的來歷嗎?
大家紛紛開始討論。
同學丙:我們還是聽周老師說說,好嗎?
趙老師:同學們,也許你很早就通過了王維的詩句知道了重陽節,今天趙老師再向你們詳細介紹一下我們古老的節日重陽節,好嗎?
播放幻燈片。
趙老師:農歷九月九日,為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稱為雙九節老人節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并陽,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古人認為是個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并且從很早就開始過此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義,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重陽佳節,寓意深遠,人們對此節歷來有著特殊的感情,唐詩宋詞中有不少賀重陽,詠菊花的詩詞佳作。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期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此后歷朝歷代沿襲至今,已經有2500多年了。
在民俗觀念中,九九重陽,因為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1989年,我國把每年的農歷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重陽節又多了一層新含意。
同學們,通過你們搜集的資料,誰能在老師的基礎上再介紹一下重陽節?
3.同學介紹重陽節
同學丁: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
健身祛病的目的。和登高相聯系的有吃重陽糕的風俗。
同學戊:高和糕諧音,作為節日食品,最早是慶祝秋糧豐收,喜嘗新糧的用意,以后民間才有了登高吃糕,取步步高的吉祥之意。
同學己: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歷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漢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長壽。趙老師:我們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尊老敬老的國家,從古至今有許多孝子的故事世代流傳,黃香溫席、聞雷泣墓等都為我們作出了典范。老人不但哺育了我們成長,更是人類智慧的保有者,老人的人生經驗是豐富的,人類正是靠著有經驗的老人毫無保留地將金子一樣珍貴的智慧傳給一代又一代,才能得以延續、發展和壯大。每個人都會經歷天真浪漫的童年,朝氣蓬勃的青年,成熟穩重的壯年,和白發蒼蒼的老年,所以孔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們咿呀學步的時候,老人為我們付出了畢生的精力,我們唯有孝順他們、關愛他們才能報答他們的恩情。更多的老人雖然身體已經不再健壯,但是精神一樣矍鑠,感情一樣豐富,只要我們用心,他們一定會有快樂、幸福的晚年。
播放夕陽紅歌曲,全班跟唱。
第4篇: 小學重陽節班會總結200字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重陽節致老人_250字
摘要:老人啊,流金歲月的旋律被你譜下,所以,沉穩又重情的你,醇香如酒,安恬豁達。楓葉、夕陽、老人,余暉中綻放著生命之花。是一組晚情濃郁的詩,是一組恒久美麗的畫。
小學生重陽節作文200字:重陽節致老人
楓葉啊,
風刀霜劍的痕跡被你印下,
所以,堅毅又成熟的你,
鮮艷如火,裝點山崖。
夕陽啊,
滄海桑田的變遷被你記下,
所以,溫馨又從容的你,
深紅如血,映襯丹霞。
老人啊,
流金歲月的旋律被你譜下,
所以,沉穩又重情的你,
醇香如酒,安恬豁達。
楓葉、夕陽、老人,
余暉中綻放著生命之花。
是一組晚情濃郁的詩,
是一組恒久美麗的畫。
衷心祝天下所以的老人身體健康,幸福長壽。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