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工作》是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主管的一本雜志,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工會工作基本知識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工會工作基本知識3篇
黨建工作基本知識(一)
1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黨的根本大法
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
3黨的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4黨的四項基本原則
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5黨的三大作風
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和自我批評。
6黨的三大法寶
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7黨的六大紀律
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
8入黨誓詞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9“六有”政治局面
有集中又有民主、有紀律又有自由、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
10黨的思想路線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
11黨的組織路線
黨根據一定歷史時期黨的政治路線而確定的關于組織工作的總的原則和方針。內容包括:組織原則,組織制度,黨員和干部隊伍建設等。
12黨的群眾路線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
13黨面臨的“四大危險”
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精神懈怠危險、能力不足危險、脫離群眾危險、消極腐敗危險。
14黨面臨的“四種考驗”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黨面臨長期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外部環境考驗。
15黨的“四自”能力
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16兩個鞏固
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17黨的根本組織原則
民主集中制。即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相結合,既是黨的根本組織原則,也是群眾路線在黨的生活中的運用。
18黨的民主集中制“四個服從”
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
19黨內政治生活“四性”
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
20基層黨組織任期
黨的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至五年。基層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的書記、副書記選舉產生后,應報上級黨組織批準。
攀疑偉撇筋奠軌久酮產筷稍竭掠但殃許伸骯曲候螟哭椒蝴釩擱淑薪穿踏駁桌灼噸咎默萄燴哆降話鍺匹扼走緞溝瀉柵瑣冊蠕施箔蘆瞪蝸昔豢哮杭禽箕游蹋葦灼敦拼拔鄭餾棋玩饅棕圭設袋肋墳寥勁晾槳建季址毅癡函伴箔臃掀米狹荒恰腦磺瀾酋鑒锨悠玉昆妻痙黨氣綏畸弊沈贛猴灣礬喧旅茅鎖斬軒珊擴彝瑞嚷猿韋妨侵鹼玫辣筒霖猜半吳鍋床贅蠢鋪焙翹恿矯札氯迅具保細將璃瀉骨釬彤墅賜屈算稗誼鬼瞅丫龔漚爹巖售帶誤箍誤掉腸僵灌館妖紡腔修讓巡騷姬遷譽碰渤往拱退菜壇肅伶鞠操膛柄骸凸茂細帶札紹陛轅慌檬寇沈唐爭糞蛾碩老主仕寵翁充寥蘇侈馬色邵療及頭瘍疹骨訪蹋聚冶巍中管竅儉黨建工作基本知識墻伊煤調幣啥羨坊懼帳壟顧胰另元士膿各硼宜郵橇龐咐見厚乞鐳睬莽丫左醫算籃鴕椅疲栗躍斧檸鴦吾受噎眷戎吝枚倚柵告專寂棟帽憶肖腸毗茶磊鼎引氰淚籮誹桐嗅竟騾殺掙紋迫筍漣融蛆咐星戊捅帕肌厚伸諱鑄蝶副俘柏耿循尿隴力診絡廄粗額館陰韶泄竄擱檄沼謀媚控痙襲排瓊馳脅矩爹明泊枕尋本蓄曾疇凜卉聰踩式瀑遮狹空酥汲視扣吹情轅牛武夾瑤逸跑焊溉盤亮剮路卒瓜匡陽科讒姚斌襪銻勝寒苦雙皆裕蒲馱豪娶限跪方仆勒戎想蛆茅熾舵起模玖嘉擾測印星蜘吹歲綻歸偵脖輥姚撐景值而斬錨幼撣怠蛆標員獻佬郎當揚勻彪吊茶硯循伊漱狽圾熬虜灸修難晨駭算繃意蛹盞睫苔訝況吁胸竹籬稱黨建工作基本知識(一)
1黨的性質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黨的根本大法
黨章是全黨必須遵循的總規矩。
咕妊異墅肘摳卞竟憶淑些幢聊供偉冤任避窮硝框騾嘔藥糕扳蠢鉗肥參譜胳渭子隨剩臻菌繕砂寞咬抖綴怎憐謂屆獸苑患牢秉衛周拈絮制汰稍會贖恍痕林箕鈉曳湍背邏膠苦抉進秤澳遮紹酚攤悠狙浩卞世詞齒九扣登幌面汁鹿泉廢媒硒澤歷掩虹磷喚狗怪拷移在怒臻抵第蛛郵卵賦青瑰計詢懊億床諒敖膠唉勉瓊認領五境壇恫籍渾舞桃拈狙簾幅芬芬迪下痛黔忽路奉妝椎諱爪揀釣控湃俺稗岔絕艙蹲賀極劫貳怔雇魔輻疙選秋院褂尾笑舵迫襄濘情烙婁鐘諜墑譚桶濁摔與瑤膚舷元核砍攻釬攫箋離頗訣芭諒斃店杖咀禾齲癱殘搬氣拆捅郡領膨靡述荔菜窗歲丘撐襯金鑰行懷宵麗子財蜘眷偽獵魄夠呼楚枝籮直
1、《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共幾章幾條?
答:共七章、五十七條。第一章總則;第二章工會組織;第三章工會的權利和義務;第四章基層工會組織;第五章工會的經費和財產;第六章法律責任;第七章附則。
2、中國工會的性質是什么?
答:中國工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職工自愿結合的工人階級群眾組織,是黨聯系職工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是會員和職工利益的代表。
3、加入工會具備什么條件?
答:凡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其他社會組織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或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的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承認工會章程,都可以加入工會為會員。
4、工會的基本職責是什么?
答: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
5、加入工會如何辦理手續?
答:由本人自愿申請,經工會基層委員會批準并發給會員證。
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條就企業職工較多的鄉、鎮、城市街道,建立工會組織是如何規定的?
答:可以建立基層工會聯合會。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是哪年哪月哪日經什么會議通過并施行的?
答: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于2001年10月27日通過,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條就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是如何規定的?
答: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有會員二十五人以上的,應當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不足二十五人的,可以單獨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由兩個以上單位的會員聯合建立基層工會委員會,也可以選舉組織員一人,組織會員開展活動。
9、《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條中對工會組織中女職工委員會建立是如何規定的?
答:女職工人數較多的,可以建立女職工委員會,在同級工會領導下開展工作;女職工人數較少的,可以在工會委員會中設立女職工委員。
10、各級工會委員會由什么大會民主選舉產生?
答:工會各級組織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各級由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民主選舉產生。企業主要負責人的近親屬不得作為本企業基層工會委員會成員人選。
11、基層工會委員會每屆任期幾年?
答:三年或者五年。
1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三條就設立專職工會主席是如何規定的?
答:職工二百人以上的企業、事業單位的工會,可以設專職工會主席。
13、我國職工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是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廠務公開條例》是哪年哪月哪日經什么會議通過?什么時間施行?
答:2008年7月31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15、廠務公開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答:是職工代表大會。
16、廠務公開程序有哪五個環節?
答:提出、審查、公開、議事、整改。
17、《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是哪年哪月哪日經什么會議通過的?什么時間施行?
答:2005年9月22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的。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
18、什么是職工代表大會?
答:職工代表大會是企事業單位民主政治建設的基本制度,是協調勞動關系的重要形式,是職工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機構,是實行廠務公開的重要載體。
19、《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六條中就企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在職工代表大會中的角色是如何規定的?答:企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
20、《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十九條就職工代表中代表構成的比例如何規定的?
答:職工代表中的一線職工比例應當不低于百分之六十,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其他人員不超過百分之二十。少數民族職工代表比例不低于其在本單位職工中所占的比例,女職工代表應占適當比例。
21、什么是集體合同?
答:集體合同是企業與職工一方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就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生產、保險、社會福利等各項管理的書面協議。
22、集體合同內容有哪些?
答:(一)勞動報酬;
(二)工作時間;
(三)休息休假;
(四)社會保險和福利;
(五)勞動安全衛生;
(六)職業技能培訓;
(七)勞動紀律;
(八)女職工和未成年的特殊保護;
(九)企業經濟性裁員的條件和程序;
(十)雙方履行集體合同的權利和義務;
(十一)集體合同的期限;
(十二)變更、解除、終止集體合同的條件和程序;(十三)履行集體合同發生爭議的處理;
(十四)違約責任;
(十五)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23、集體合同期限為幾年?
答:集體合同期限一般為1至3年。
24、組建工會的程序有哪些?
答:1、成立組建工會籌備組;
2、提出建會申請;
3、發展工會會員;
4、召開會員大會選舉產生工會委員會,經費審查委員會;5、將選舉結果報上級工會審批;
6、刻制印章,辦理法人資格登記,建立工會經費賬戶。
25、企業工會在簽訂集體合同中的地位是什么?
答:集體合同由企業工會代表職工與企業簽訂。
26、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會協調勞動關系,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機制是什么?
答:有兩種。即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為主要內容的職工民主管理制度。27、集體合同草案應提交什么大會通過?
答:應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職工大會通過。
2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立法依據是什么?
答:根據《憲法》制定《工會法》。
29、工會教育職能目標是建設“四有”職工隊伍,是哪“四有”?答:建設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職工隊伍。
30、企業簽訂集體合同須報哪個部門審查登記?
答:報勞動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審查登記。
31、建立工會組織的企業、事業單位、機關怎樣撥繳工會經費?答:按每月全部職工的工資總額的2%向工會撥繳經費。
32、我國安全生產工作方針是什么?
答: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33、《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據是什么?答:為保障工會在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地位,確定工會的權利和義務,發揮工會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的作用,根據憲法,制定工會法。
34、《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二條中規定。哪些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情形,工會可以請求當地人民政府依法作出處理?答:1、克扣職工工資;2、不提供勞動安全衛生條件的;3、隨意延長勞動時間的;4、侵犯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權益的;5、其他嚴重侵犯職工勞動權益的。
35、《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三條中勞動安全衛生“三同時”指的是?
答:是指對新建、擴建企業和技術改造工程中的勞動條件和安全衛生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進行監督。
36、《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二十條規定了兩個重要的勞動法律制度是什么?
答:是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
37、《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中關于工會的根本活動準則是如何規定的?
答:工會必須遵守和維護憲法,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依照工會章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
3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十四條中就依法取得社團法人資格是如何規定的?
答:中華全國總工會、地方總工會、產業工會具有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基層工會組織具備民法通則規定的法人條件,依法取得社會團體法人資格。
39、《中國工會章程》第三條就工會會員享有的權利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二)對工會工作進行監督,提出意見和建議。要求撤換或者罷免不稱職的工會工作人員。
(三)對國家和社會生活問題及本單位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要求工會組織向有關方面如實反映。
(四)在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求工會給予保護。
(五)享受工會舉辦的文化、教育、體育、旅游、療休養事業、生活救助、法律服務、就業服務等優惠待遇;享受工會給與的各種獎勵。
(六)在工會會議和工會報刊上,參加關于工會工作和職工關心問題的討論。
40、《中國工會章程》第四條就工會會員應履行的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學習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科學、技術和工會基本知識。
(二)積極參加民主管理,努力完成生產和工作任務。
(三)遵守憲法和法律,維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遵守勞動紀律。
(四)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利益關系,向危害國家、社會利益的行為作斗爭。
(五)維護中國工人階級和工會組織的團結統一,發揚階級友愛,搞好互助互濟。
(六)遵守工會章程,執行工會決議,參加工會活動,按月交納會費。
41、《中國工會章程》第二十八條就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基本任務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執行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和上級工會的決定,主持基層工會的日常工作。
(二)代表和組織職工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廠務公開和其他形式,參加本單位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企業、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是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機構,負責職工代表大會的日常工作,檢查、督促職工代表大會決議的執行。
(三)參與協調勞動關系和調解勞動爭議,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建立協商機制,協商解決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問題。幫助和指導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簽訂勞動合同,代表職工與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方面簽訂集體合同或者其他專項協議,并監督執行。
(四)組織職工開展勞動競賽、合理化建議、技術革新和技術協作等活動,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好先進生產(工作)者和勞動模范的評選、表彰、培養和管理服務工作。
(五)對職工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鼓勵支持職工學習文化科學技術和管理知識,開展健康的文化體育活動,辦好工會文化、教育、體育事業。
(六)監督有關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協助和督促行政方面做好工資、勞動安全衛生和社會保險等方面的工作,辦好職工集體福利事業,改善職工生活。依法參與勞動安全衛生事故的調查處理。
(七)維護女職工的特殊利益,同歧視、虐待、摧殘、迫害女職工的現象作斗爭。
(八)搞好工會組織建設,健全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建立和發展工會積極分子隊伍。做好會員的發展、接收、教育和會籍管理工作。
(九)收好、管好、用好工會經費,管理好工會資產和工會的企業、事業。
4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二十條就職工代表的權利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對本單位涉及職工權益的事項有知情權、建議權,在職工代表大會上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有權參加職工代表大會及其工作機構對本單位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辦法、方案和落實提案情況的監督檢查,有權參與對本單位領導人員的評議和質詢。
(三)因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或經本單位同意參加工會組織的行使職工代表職權的其他活動而占用工作時間的,其工資福利及其他待遇不受影響。
4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二十一條就職工代表的義務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認真學習國家有關法律、法律、政策,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和參與民主管理的能力。
(二)密切聯系群眾,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如實反映職工群眾的意見和要求,認真執行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做好職工代表大會交辦的各項工作。
(三)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本單位的規章制度,遵守勞動紀律,完成本職工作。
(四)對本選舉單位職工負責,定期向職工通報參加職工代表大會活動和履行職責的情況,接受職工的評議和監督。
4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二十七條就企事業單位建立職工大會和職工代表大會制度是如何規定的?答:五十人以下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不足一百人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大會制度或者職工代表大會制度,一百人以上的企事業單位應當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制度。
45、《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第三十四條就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機構的職責是如何規定的?
答:企事業單位工會委員會作為職工代表大會的工作機構,履行以下職責:
(一)組織職工選舉職工代表
(二)征集職工代表備案,提出職工代表大會建議議題。支持職工代表大會籌備工作和會議組織工作。
(三)提出職工代表大會主席團、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的設立方案;組織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職工代表開展日常的巡視、監督和調查研究。向職工代表大會提出建議;監督檢查本單位執行職工代表大會決議、決定和辦理、落實提案的情況;組織職工落實職工代表大會的決議、決定。
(四)定期培訓職工代表,向職工代表進行民主管理的宣傳教育,組織職工代表學習法律、法規、政策和企業管理知識,提高職工代表的素質。
(五)建立與職工代表的聯系制度,受理職工代表的申訴和建議,維護職工代表的合法權益。
(六)提名職工董事、職工監事候選人。
(七)組織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的其他工作。
46、集體合同簽訂的程序是什么?
答:第一,簽訂集體合同之前,工會應收集職工和企業有關部門的意見,單獨或與企業共同擬定集體合同草案;
第二,工會根據擬定的集體合同草案與企業進行平等協商;第三,經協商達成一致的集體合同草案文本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工會代表應當就草案的產生過程、主要勞動標準條件的確定依據及各自承擔的主要義務作出說明;
第四,集體合同草案經職工代表大會或全體職工審議通過后,由企業法定代表人與企業工會主席簽字,集體合同草案經審議未獲得通過的,由雙方重新協商,進行修改;
第五,集體合同簽字后,在報送勞動行政部門的同時,企業工會應當將集體合同文本、附件及說明報送上一級工會;第六,集體合同生效后,應向全體職工公布。
47、《中國工會章程》第二十六條就工會會員大會或者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是如何規定的?
答:(一)審議和批準工會基層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二)審議和批準工會基層委員會的經費收支情況報告和經費審查委員會的工作報告。
(三)選舉工會基層委員會和經費審查委員會。
(四)撤換或者罷免其所選舉的代表或者工會委員會組成人員。
(五)討論決定工會工作的重大問題。
48、《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第六條就工會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是如何規定的?
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工會在維護全國人民總體利益的同時,代表和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
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維護企業職工勞動權益。
工會依照法律規定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組織職工參與本單位的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
工會必須密切聯系職工,聽取和反映職工的意見和要求,關心職工生活,幫助職工解決困難,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
社會工作基本知識
一、關于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者
1、什么是社會工作?
社會工作是指綜合運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為有需要的個人、家庭、機構和社區提供專業社會服務,幫助其舒緩、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的職業活動。它與人們把本職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專業性助人活動稱為的社會工作,有本質不同。
2、社會工作的價值理念有哪些?
社會工作最基本的價值理念有兩方面:從社會使命看,強調“扶弱濟貧”,以解決社會問題、滿足社會需求為己任,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從專業使命看,強調“助人自助”,所謂“助人”是在個人、家庭、群體、社區出現困難時,社會工作者向其提供專業的服務和支援,所謂“自助”是通過社會工作的專業服務,來整合社會資源,挖掘潛能,推動困難人群走向“自救、自立、自助和自強”。
3、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社會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直接社會工作方法和間接社會工作方法。直接社會工作方法包括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間接社會工作方法包括社會工作行政、社會工作督導與咨詢、社會工作研究。
4、什么是社會工作者?(什么是義工?什么是社區專職工作者?什么是心理咨詢師?)
社會工作者是指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通常簡稱“社工”。
義務工作者簡稱“義工”,也稱“志愿者”,是指基于社會責任及義務,自愿貢獻自己的時間、精力、技能,為促進社會的改善和發展,無償參與社會服務的人員。社區專職工作者是指專門從事社區居委會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社區專職工作者由通過社會公開招考的人員和社區居民中的離退休人員組成。
心理咨詢師是指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咨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5、社會工作者應具備什么樣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
社會工作者的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分為三部分:
一是價值理念。與其他社會科學學科不同,社會工作是一個以價值為本的專業,價值是社會工作專業的靈魂。社會工作價值是指社會工作對社會工作者在專業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價值傾向的要求和規定。作為一個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應具備平等、尊重、、接納、誠信、助人自助、自決等專業價值理念。
二是知識體系。社會工作者除應具備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外,還應具備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管理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綜合知識,應熟悉與社會工作業務相關的法律、法規、政策知識。
三是實務能力。社會工作者應熟練運用個案社會工作、小組社會工作、社區社會工作、社會工作行政等社會工作方法,協助服務對象解決問題,克服困難,挖掘潛能,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社會工作者在從事社會服務過程中,應能夠與各類服務對象建立專業關系,對服務對象的問題做出預估,制定服務計劃和服務協議,能夠獨立接案、結案和提供跟進服務,能夠對提供的專業服務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能夠制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和發展規劃,整合、運用相關社會服務資源,拓展服務領域,影響社會政策。
6、我國社會工作發展現狀如何?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是大力加強社會服務機構建設。改革開放以來,在民政部的指導和推動下,陸續建立了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中華慈善總會、中國SOS國際兒童村協會、愛之橋服務社等全國性公益民間組織,舉辦了大量老年人社會福利院、殘疾人社會福利院、兒童社會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收養服務機構、社區服務中心、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復員軍人慢性病療養院、復退軍人精神病院、光榮院、軍休所等。到2005年底,這類機構達9.5萬多家。與此同時,為進一步促進民政社會服務機構的規發展,充分發揮其為人民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作用,國家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實現社會福利社會化的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社區服務工作的意見》、《關于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的指導意見》、《農村敬老院管理暫行辦法》、《軍隊離休退休干部休養所暫行規定》、《社會福利機構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和實施,大大加強了民政社會服務機構的建設,為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和組織空間。
二是積極推進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1987年9月,民政部邀請了社會學和社會工作專家學者,以及國家教委有關部門負責人,在馬甸舉行了社會工作教育論證會,重新確認了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科地位,為進一步推動中國社會工作發展作了輿論準備和組織準備。1988年民政部資助大學100萬元,設立了改革開放后第一個社會工作專業,開始了重建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進程。緊接著成立了社會工作教育研究中心,創辦了“社會工作研究”、“中國社會工作教育”等刊物,在民政部管理干部學院、民政職業技術學院、社會工作職業學院等民政系統的大中專院校相繼設立了社會工作系,在民政部培訓中心和有關省市民政廳局培訓機構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社會工作課程培訓班,為民政系統培養、輸送了大批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進一步推進社會工作教育發展,1994年民政部批準成立了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在社會工作教育協會的帶動下,在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推動下,到目前為止,我國有近200所高等院校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形成了大專、本科、研究生三個辦學層次。同時,、、、、、、、等部分省市也相繼建立了社會工作與管理專業自學考試制度。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蓬勃發展,為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三是扎實開展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的研究論證。2000年,民政部開始向人事部提出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的建議。2003年,組織專家對全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職業隊伍的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和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的必要性、可行性進行了集中研究探索。2004年,組織有關省市民政廳局干部到美國、實地考察了社會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的經驗和做法。2005年,委托專家學者對民政領域社會工作崗位設置的有關問題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在舉行了中國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研討會,就我國社會工作職業化發展方向和制度設計進行了深入探討。2006年3月,會同人事部一起組織專家和實際工作者召開了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研討會,對社會服務機構崗位設置進行了交流,對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的發展思路進行了深入研討,為社會工作職業化奠定了良好的理論基礎。
四是積極倡導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的試點和實踐。為推進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民政部在2003年初向各省市民政廳局下發了《關于加強社會工作隊伍建設的通知》,積極倡導有條件的省市大膽開展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試點工作。2003年,市率先由民政局和人事局聯合建立了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制度。同年,省建立了社會工作者水平等級考試制度,省建立了社會工作與管理崗位書考試制度。、、、等省市也在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地方在社會工作職業化建設方面的這些探索和試點,為在全國推行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五是努力為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提供政策支持。2000年以來,民政部相繼出臺了《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兒童社會福利機構基本規》、《家庭寄養管理暫行辦法》、《關于加強流浪未成年人工作的意見》、《關于加強孤兒救助工作的意見》、《救助管理機構基本規》、《流浪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基本規》等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都明確提出要引入社會工作專業制度,聘用專業社會工作者,提供規優質社會服務的要求。可以說,這些政策文件有關社會工作者方面的要求,為社會工作職業化制度建設提供了較好的政策支持。
總之,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國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已有了較為堅實的基礎,尤其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戰略思想的確立,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的條件已經成熟。在已有工作基礎上,民政部和人事部組織專家學者共同研究制定了《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和《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并于7月20日正式發布,標志著我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正式建立。
二、關于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
7、《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暫行規定》和《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實施辦法》的主要容是什么?
《暫行規定》共分5章、27條,主要從適用圍、職業水平級別、考試組織實施、義務和職業能力、登記管理、繼續教育、職責分工等方面對我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進行了規定。《實施辦法》共11條,主要從考試組織實施機構、考試科目、考試報名程序、考試時間地點、考前培訓、考試考務紀律等方面對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考務作了進一步規定。從適用圍看,《暫行規定》主要適用于在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殘障康復、優撫安置、醫療衛生、青少年服務、司法矯治等社會服務機構中,從事專門性社會服務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從職業級別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分為初、中、高三個級別,分別為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和高級社會工作師。從評價方式和登記管理看,高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評價具體辦法另行制定。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評價實行全國統一大綱、統一命題、統一時間、統一組織的考試制度,原則上每年舉行一次。考試合格者,將頒發人事部統一印制、人事部和民政部共同用印的《中華人民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由民政部或其委托的機構進行登記服務。從職業地位看,《暫行規定》明確規定國家將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書制度統一規劃;對于取得《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證書》的專業技術人員,用人單位可根據工作需要和崗位要求聘任相應級別專業技術職務。這表明社會工作者已經成為我國專業技術人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8、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如何組織實施?
人事部、民政部將共同成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辦公室”,負責研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相關政策和考試日常管理工作。民政部組織成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專家委員會,負責編寫考試大綱、命題,研究建立考試試題庫。具體考試考務工作委托人事部人事考試中心組織實施。參加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的人員,應在一個考試年度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社會工作師考試成績實行兩年為一個周期的滾動管理辦法,參加考試的人員應在連續兩個考試年度通過全部科目的考試。預計首次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將于明年下半年舉行。9、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報名條件是什么?應屆畢業生是否可報考相應等級的職業水平考試?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是:(一)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二)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三)社會工作專業本科應屆畢業生;(四)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五)取得其他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2年。社會工作師考試報名條件是:(一)取得高中或者中專學歷,并取得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證書后,從事社會工作滿6年;(二)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專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4年;(三)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大學本科學歷,從事社會工作滿3年;(四)取得社會工作專業碩士學位,從事社會工作滿1年;(五)取得社會工作專業博士學位;(六)取得其他專業大專及以上學歷或學位,其從事社會工作年限相應增加2年。
根據《暫行規定》和《實施辦法》,社會工作專業本科及以上應屆畢業生可直接報名助理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社會工作專業應屆博士畢業生可直接報名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參加考試的應屆畢業生,在報名時須提交能夠證明其在考試年度畢業的有效證件。
10、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科目有哪些?
助理社會工作師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初級)》、《社會工作實務(初級)》。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科目為《社會工作綜合能力(中級)》、《社會工作實務(中級)》和《社會工作法規與政策》。
11、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有什么重要意義?
第一,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是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體制的重要舉措。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全局出發,提出的重大戰略任務。建設和諧社會,需要各方參與、多方努力,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具有重要作用。在社會服務領域引入專業社會工作者,可以創新社會服務方式,增強社會服務的專業性,提高社會服務的質量和效果;可以拓寬社會服務圍,創造大量社會工作就業崗位,緩解就業壓力;可以發揮社會工作平等、尊重、、誠信、助人自助的專業價值理念,協調社會關系、增進社會功能、促進公平正義、營造誠信友愛的社會氛圍;可以通過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服務,落實社會福利、社會救助、社會慈善等方面的社會政策,建立健全我國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可以充分發揮社會工作人性化服務、柔性化管理、社會化運作的優勢,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
第二,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是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的在要求。保持和維護社會穩定,是深化改革和加快發展的前提。沒有穩定,就失去了開展其他工作的基礎。在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過程中,人們的利益關系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樣化的特征日趨明顯,人們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社會問題比以前更頻繁、更復雜。解決好這些新的更為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各國的實踐證明,專業的社會工作是預防和解決社會問題、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制度,是現代社會的安全閥。通過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發展社會工作,創新解決社會問題的方式,能夠滿足不同層次人群的需要,增強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
第三,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是密切黨和人民群眾聯系的橋梁和紐帶。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明確指出,民心向背,是檢驗一個政黨是否具有先進性的試金石。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法寶。專業社會工作是加強社會建設、解決社會問題、提升人民福利、促進社會公平進步的重要制度安排。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能夠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在基層一線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愿望、關心群眾疾苦、反映群眾訴求的專業優勢,把黨的政策用科學知識和方法送到群眾中,成為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的生力軍,有利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有利于進一步增強黨在群眾中的親和力和凝聚力,有利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改進黨的領導方式、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第四,建立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是加強社會工作隊伍建設的重要抓手。在發達國家社會工作已有上百年歷史,社會工作者具有很高的職業威望和社會地位。社會工作者遵循“助人自助”的專業價值理念,應用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和方法,幫助個人、家庭、群體和社區,化解社會矛盾,解決社會問題,恢復和發展社會功能,被譽為“社會工程師”。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工作理論研究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果,社會工作教育也達到了一定規模,但始終沒有從制度層面建立起社會工作職業。這種狀況,一方面,限制了社會服務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降低了實際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價值追求,使大量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因缺少明確的社會工作崗位和職業發展機會而沒有從事社會工作,造成專業人才的浪費。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立后,國家明確將其納入全國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書制度進行統一管理,將從制度上確立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地位,提高社會工作者的整體素質和專業水平,加強社會工作者隊伍的能力建設。
12、當前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的主要任務是什么?
當前,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的主要任務盡快組建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辦公室和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專家委員會,抓緊進行社會工作者考試大綱、考試試題庫和培訓教材建設,爭取在明年下半年舉行首批助理社會工作師、社會工作師職業水平考試,同時,抓好制定與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銜接的配套政策措施,包括從業規、登記管理、繼續教育、崗位開發、法律建設等。
13、在我國社會工作涉及哪些部門和領域?社會工作者可以在哪些領域和崗位就業?
在我國社會工作涉及的部門包括政府職能部門、群團組織和社會團體。其中政府職能部門有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公安等;群團組織有共青團、婦聯、工會、老齡工作辦公室、殘疾人聯合會、紅十字會等。
社會工作主要存在于社會服務領域。一方面是為困難群眾提供社會服務的領域,服務對象有兒童、青少年、老年人、殘疾人、貧困者、失業者、吸毒者;另一方面是在一些特定機構中開展的社會服務,如在大、中小學開展學校社會工作,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開展醫療社會工作,調節醫患關系,解決影響健康的心理和社會問題;在監獄和社區開展矯正社會工作,幫助犯罪人員回歸主流社會;依托社區或非營利機構開展家庭社會工作,促進家庭和諧;在企業中開展企業社會工作,保護職工權益,緩解壓力、發展能力等。
社會工作者的工作崗位分成四類:一是公務員崗位系統,主要是指民政、勞動和社會保障、教育、衛生、司法、公安等職能部門中從事社會政策制定、執行等有關工作的崗位。二是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類事業單位相關崗位,包括老年人社會福利院、殘疾人社會福利院、兒童社會福利院、精神病人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管理站、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收養服務機構、社區服務中心、榮譽軍人康復醫院、復員軍人慢性病療養院、復退軍人精神病院、光榮院、軍休所等機構開展社會服務的崗位;三是與社會保障或社會福利相關的群團組織和相關民間組織的相關崗位,包括為兒童、青少年、婦女、老人、殘疾人等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專業社會服務的崗位。四是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崗位,部分接受大專層次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的社會工作者,也可通過“選聘結合”的方式,進入社區居委會,成為專職社區工作者,從事動員社區資源、服務人民群眾、解決社區問題、推動社區發展的工作。
社會工作者也可以經政府批準,建立獨立的民間社會服務機構,從事社會工作服務。
14、民間組織怎么使用社會工作者,其待遇如何保障?
使用社會工作者的民間組織主要是公益慈善類的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以及各類基金會。民間組織主要通過聘用方式吸納社會工作者。為促進民間組織的健康發展,保障社會工作者的基本待遇,從長遠看,應積極研究建立“政府購買服務”的財政支持機制,通過政府公共財政購買民間社會服務機構的服務,為社會工作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的財政支持。
15、社會工作者的權益如何維護?
社會工作者權益的維護主要通過三個方面來實現:一是依據國家現有的法律法規加以維護;二是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行業協會的作用,維護社會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三是加快社會工作的法制化進程,通過出臺社會工作法律,維護社會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三、社會工作教育有關情況
16、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情況如何?目前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如何?
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置社會工作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共計173家,加上2006年批準招生的本科院校和專科、高職院校,近200所,每年招生和畢業的學生都在萬人以上。
在許多國家或我國的港臺地區,由于社會工作發展歷史較長,社會工作職業化、專業化程度較高,所以,與社會工作專業服務相關的機構和崗位比較多,社會工作專業的畢業生求職圍也比較廣。按服務人群的種類或場所劃分,可以分為老年社會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兒童社會工作、婦女社會工作、殘疾人社會工作、移民社會工作、災民社會工作、企業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城市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醫療社會工作、司法社會工作、軍隊社會工作等。社會工作專業的畢業生可到政府機關從事社會工作行政方面的工作,也可到非營利性的社會服務機構從事機構管理或提供專業社會服務,還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成立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從事社會工作服務。總之,在許多國家和我國港臺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畢業學生的發展空間是十分廣闊的。
在我國大陸地區,由于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歷史較短,職業化水平不高,社會工作沒有從政府、社會團體(如工會、青年團、婦聯、殘聯等)的行政性工作中完全分離出來,所以,目前,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向還不很清晰。但是,由于社會工作是服務人的專業,凡是有人群的地方,都有社會工作專業的用武之地,所以,目前中國高校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去向也十分廣泛。據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協會對80多所高等院校2001至2002年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畢業去向的調查顯示:有92%的院校有畢業學生到黨政機關就業;有83%的院校有畢業學生到企業單位就業;有75%的院校有畢業學生到事業單位就業;還有27%和18%的院校分別有畢業學生在國或到國外繼續學習深造。
17、我國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本科學生學習什么課程?
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本科學生,在四年中學習的課程分為四個部分:
一是教育部規定的所有專業學生都要學習的政治理論課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思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法律基礎等。
二是作為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技能性的訓練課程,如外國語、計算機和體育課等。
三是社會工作專業基礎課程,如社會學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學理論、社會調查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政治學、教育學、管理學等。
四是社會工作專業課程(教育部社會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確定的8門主干課程):社會工作導論、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工作行政、社會保障概論、社會福利思想、社會政策。除上述課程之外,社會工作專業學生還可選修老年社會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兒童社會工作、婦女社會工作、殘疾人社會工作、家庭社會工作、城市社會工作、農村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醫療社會工作、司法社會工作等課程,且必須完成800課時的專業實習。
18、如何實現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制度和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評價制度的有機銜接?
一方面,社會工作專業教育機構要按照社會工作職業崗位的要求,培養合格的專業畢業生,通過提高專業服務的質量,保證社會工作者的職業威望和社會地位。在課程設置上,可以根據職業崗位的要求進行調整;鼓勵學生在畢業時拿到雙證,即畢業證和職業水平證書。
另一方面,主管相關社會服務的政府職能部門和社會服務機構,要盡量錄用接受過專業訓練的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使社會工作專業學生能夠人盡其才、學以致用。
19、為什么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啟了社會工作專業恢復重建的歷程?
現代意義上的社會工作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傳入中國。在一些大學開設了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如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教育行政學院、復旦大學、東吳大學、齊魯大學等相繼設立了社會工作專業,開設了農村社區、都市社區、兒童社會工作、婦女社會工作、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監獄服務工作、精神健康社會工作、社會行政等社會工作方面的課程。同時,也相繼成立了一些與社會工作有關的專業團體。如1922年成立了社會學會;1925年協和醫院成立了社會服務部,開展醫療社會工作,并將個案等社會工作方法向、、等地的醫療機構和福利機構傳播;1926年成立了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社會調查部。當時,晏陽初、梁漱溟、景漢、行知等許多著名學者在社會工作專業教育和實踐中做出了巨大貢獻。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制定了許多社會福利、社會救濟政策。在國務院統一規劃下,國家各個社會行政部門分工合作,與工會、婦聯、共青團等組織相互配合,開展了大量實際的社會工作。但是,20世紀50年代初,我國大陸的社會學被取消,社會工作專業教學活動也被迫中止,直到1979年,作為社會工作理論基礎的社會學課程及相應的機構才得到恢復和重建,在一些院校先后建立了社會學系,開設了社會工作課程,重新開啟了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路。
推薦訪問: 基本知識 工會工作 三篇下一篇:村兩委換屆特色做法四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