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研討交流發言三篇范文( ( 參考) )
黨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研討交換發言 3 篇范文(參考)這次主題教育,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重要內容,我理解,其核心要義就是通太重溫中國近代以來 170 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 98 年的奮斗史、新中國 70 年的發展史,在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績中,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本質,不斷強化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不斷增強堅守初心、實行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下面,結合學習思考,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1 個黨從革命黨經過 40 余年的浴血奮戰奪取政權成為執政黨,又經歷風風雨雨走到今天,的確是 1 件中國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事件。時值建黨 98 周年,人們記念的角度和想法或許各自不同,但繼承和發揚黨的良好傳統,恐怕是大家應當共同尋求的目的。那末,今天的我們該如何學習這段黨的歷史,繼承和發揚黨的良好傳統? ?
首先是要學習黨憂國憂民,信仰和尋求真諦的歷史,繼承和發揚黨堅持尋求真諦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建黨早期,陳獨秀、李大釗等1 批初期共產黨員是那個時期憂國憂民、尋覓真諦、尋求信仰的新青年。他們思想前衛,獨立思考,充滿生氣,對中國命運前程關懷備至,對認定的信仰矢志不渝,對中國民族的未來負有 1 種責任和道義。沒有他們當時的獨立思考和對中國命運的擔當,就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創建。我們今天學習黨史,就應當學習先輩們身上的那種生氣和責任感,學習他們對道義的擔當和對真諦的尋求。
2 要學習黨內民主生活和黨善于學習的歷史。黨在長時間革命斗爭的實踐中,構成了黨內競爭和黨內民主生活的良好傳統,沒有這樣的黨內生活和競爭機制,沒有黨內不同思想和意見的斗爭磨合,沒有
黨對人類先進文化和思想的學習吸收,就不會構成黨的集體領導,就沒有全部黨員對黨的建設的貢獻,也就沒有毛澤東等 1 批黨的領導人的脫穎而出。世界上任何 1 個現代政黨,都 1 定是以黨內的民主為其政治生命的,以人類先進文化思想為其營養的,中國共產黨固然也不例外。
3 要學習黨勇于解放思想和理論創新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的建黨理論和線路是在實踐中解放思想,通過創新不斷完善的。從參與議會選舉到槍桿子里面出政權,從國共合作到土地革命,從城市暴動到農村包圍城市,無不是根據現實條件和實踐及時調劑策略和戰略。黨的主要領導人毛澤東就是 1 個最善于把馬列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人。外部因素的變化、時期的變化、革命氣力對照的變化,都是黨對本身方針、政策和戰略、戰術進行調劑的重要根據。理論創新和與時俱進,早已融入黨的傳統。
4 要學習黨聯系大眾的歷史。中國共產黨是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它最大的依托氣力是以工農階級為基礎的人民大眾。正是黨與人民大眾的血肉聯系,才讓黨度過了最為困難的歷史階段,更讓黨團結動員了千百萬勞工階層,壯大了革命氣力,終究顛覆了蔣介石統治團體。
5 要學習黨海納百川的歷史。黨不但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大力發展黨的統 1 陣線,團結 1 切可以團結的氣力,吸引和接納不同知識背景和不同政治信仰的人團結在自己周圍,而且在建國時期吸納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國共產黨成功執政和國民黨在大陸失去政權的歷史,充分辯明胸懷廣闊的重要性。
學習黨的歷史,1 定要把 98 年聯貫起來學習。不但要學習黨在革命時期的歷史,也要學習黨在建設時期的歷史,特別要學習黨如何推動改革開放的歷史。始于 1978 年的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在思
想理論上真正實現從革命黨向執政黨轉變的開始,是黨的歷史上 1 個劃時期的轉變。1978 年的重要,就在于它是對黨此前歷史做了 1 次全面的總結,糾正了以“文革”為標志的毛病,把黨引向了 1 個符合歷史潮流和中國人民欲望的軌道。310 多年前的歷史早在記念改革開放 40 周年時候已有過回顧,但今天結合記念黨 98 年的歷史,意義或許更加重大。我們學習、回顧、記念黨的 98 誕辰,只有 1 個目的,那就是讓中國共產黨往前走! ?
黨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研討交換發言 3 篇范文(參考)這次主題教育,把學習黨史、新中國史作為重要內容,我理解,其核心要義就是通太重溫中國近代以來 170 多年的斗爭史、我們黨 98 年的奮斗史、新中國 70 年的發展史,在了解我們黨的光榮傳統、寶貴經驗和偉大成績中,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本質,不斷強化憂黨之心、為黨之責、強黨之志,不斷增強堅守初心、實行使命的思想和行動自覺。下面,結合學習思考,談幾點認識和體會。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98 周年,各級黨組織都正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大眾學習和重溫黨的歷史。***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作業不但必修,而且必須修睦。”中國共產黨是 1 個偉大的黨,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點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歷史是黨的根、黨的魂,學好黨的歷史,我們才能知史愛黨、知史興國,永久跟黨走,堅定實現“兩個1 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決心和信心。當前,學習黨的歷史,需要正確認識和掌控好這樣幾個重大問題。
1、正確認識和掌控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必要性 ?
中國共產黨誕生于風雨如晦、災害深重的舊中國,它 1 誕生就
肩負起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的兩大歷史任務。在這兩大歷史任務中,前 1 個歷史任務是實現后 1 個歷史任務的條件和基礎,后 1 個歷史任務是前 1 個歷史任務的發展趨勢和必定結果。
對辛亥革命怎樣看?對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怎樣看?在1 個時期里,有人宣傳所謂“告別革命”論,他們反對 1 切革命,認為革命在歷史上只起破壞作用,阻礙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和現代化的進程。他們的所謂論據是,中國近代以來的主要歷史任務是在中國實現現代化,而弄現代化就不應當弄革命,革命要流血犧牲,就會影響發展和建設,就會耽誤中國現代化的進程,偏離“以英美為師”發展資本主義的歷史軌跡。
這里,實際上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怎樣看待革命與現代化的關系?在中國當時的歷史條件下能不能弄改進,改進的道路能不能走得通?革命為何會產生?革命對社會歷史的發展起甚么作用?歷史是已產生了的事情,歷史不可以假定,也不能任意選擇。1840 年雅片戰爭后,中國歷史之所以漸次出現和產生洋務運動、太平天國起義、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是歷史發展規律使然。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的失敗,告知我們改進的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那末,革命為何會產生,它是否是人們主觀意志的產物呢?歷史的回答是不是定的。列寧指出:“在馬克思主義者看來,毫無疑問,沒有革命情勢,就不可能產生革命,而且其實不是任何革命情勢都會引發革命。”“沒有這些不但不以各個團體和政黨的意志、而且也不以各個階級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變化,革命通常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革命的產生要有 1 定的主客觀條件,不是隨便產生的。辛亥革命的產生、我們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產生都有其客觀的情勢和
歷史的必定性。改進失敗了,人們就選擇了革命;舊民主主義革命失敗了,人們就選擇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這就是歷史的辯證法,這就是社會歷史發展的邏輯。孫中山投身革命前,想嘗試推動清政府實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上書李鴻章,希望幻滅后才組織了興中會。毛澤東早年曾呼吁用溫和的方法進行社會變革,后來他改變了想法,提出“我看俄國式的革命,是無可如何的窮途末路諸路皆走不通了的 1 個變計,其實不是有更好的方法棄而不采,單要采這個恐怖的方法。
不可否認,革命常常以暴力的情勢,在比較短的時間內打破原本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的社會秩序,對人們和社會的沖擊和震動比較大。但是,正像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只有進行革命才能掃除中國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障礙,為實現現代化開辟前進的道路,為現代化的實現提供條件和條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所不懈尋求的夢想,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國的現代化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2、正確認識和掌控黨的歷史發展中經歷的曲折和失誤 ?
中國共產黨走過了 98 年的光輝歷程。歷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奮斗中造就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又造就了新的歷史光輝。98 年來,我們黨牢牢依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獲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績;進行了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完善和發展了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這 3 件大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程命運,不可逆轉地結束了近代以后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悲慘地步,不可逆轉地開啟了當代中國沿著社會主義道路走向現代化、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
在 98 年的歷史中,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獲得的成績與進步偉大光輝,經歷的困難與風險也世所罕見。我們黨在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曾歷過量次曲折,也出現過量次失誤。如何認識和看待黨的歷史上的這些曲折和失誤?由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前后是在北洋軍閥和國民黨的統治下,我們黨比較弱小,黨在失敗后,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獲得了土地革命戰爭和抗日戰爭的成功,所以,對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兩次大的曲折和失誤爭議問題不大也不多。而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兩次大的曲折和失誤,由于我們黨成為執政黨,是黨在全國執政的條件下產生的,所以,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說法和看法。有的人借口這個時期黨在探索中所出現的曲折和失誤,把新中國成立后的這1 段歷史說得 1 團黝黑、1 無是處,這是不對的,由于這不符合歷史事實。但另外一方面,對曲折和失誤也要勇于面對,如果不重視這些毛病,不認真地研究這些毛病,不從毛病中得到經驗教訓,也是完全毛病的。正確認識和掌控歷史,應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放到其所處的時期和社會歷史條件下去分析、去評價,實事求是,既不愛揚,也不苛求。要歷史地看,全面地看,發展地看,辯證地看,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馬克思曾說過這樣 1 句名言:“人要學會走路,也得學會摔交,而且只有經過摔交,才能學會走路。”胡繩在《中國共產黨的 710 年》1 書中曾這樣說:“沒有 1 個黨是不出錯誤的,重要的問題是能否從毛病中學習,獲得教訓。既要從自己所犯的毛病中學習,也要從他人所犯的毛病中學習。自己所犯的毛病常常是更好的教科書。犯大毛病固然是很壞的事情,但是由于在大毛病中反應的問題常常特別深入,這個教科書也就特別值得認真學習。毛病能夠成為正確的先導,但不是無條件地成為正確的先導。關鍵在于要善于總結經驗。”他的論述
是 10 分精辟和有見地的。
在黨的 101 屆 3 中全會上,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順利實現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偉大轉折,以后,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辟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道路,獲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舉世注視的偉大成績,重要的緣由之1,就是我們黨全面深入地總結和汲取了歷史上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經驗教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正是從這段歷史中得出了重要的歷史結論: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經濟、社會政策不行,從而義無返顧地走上了改革開放之路,首創了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從黨的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黨屢次犯錯誤誤,但它絕不疏忽和掩蓋毛病,而是勇于重視和糾正毛病,在人民大眾的支持下自己糾正自己的毛病。
3、正確認識和掌控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
中國共產黨的 98 年,分為 3 個歷史時期,即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 28 年,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 29 年,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至今已有 40 年。黨的 3 個時期的歷史,雖然具體內容各不相同,但是,它們的主流和本質是 1 致的,主題和主線是 1脈相承的。黨的歷史是 1 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1 個時期以來,在社會上出現了兩種做法,流行著兩種偏向性的觀點,它們把黨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的歷史與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歷史割裂開來、對峙起來,各執 1 端,或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或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這類做法和這些觀點都是毛病的。
如何正確認識和掌控這個問題?***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
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 108 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中深入論述了這個問題。他說:“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分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首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并進行了 20 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首創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點、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二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峙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來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這就為我們正確認識黨的各個歷史時期的相互關系,特別是掌控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與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歷史的關系提供了正確指點和基本遵守。
學習領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我以為要掌控好這樣幾個問題:1 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相互聯系”的,這里所說的聯系其實不只是時間上的延續溫柔延,而是在堅持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務、奮斗目標基礎上的聯系,不能將這兩個歷史時期對峙起來、割裂開來。2 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是有“重大區分”的,它們的重大區分在改革開放上、在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首創上、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點、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也包括在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的內外條件和實踐基礎上。前 1 個歷史時期沒有進行改革開放,后 1 個歷史時期進行了改革開放;前 1 個歷史時期為后 1 個歷史時期首創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提供了寶貴經驗、理論準備、物資基礎,后 1 個歷史時期是對前 1 個歷史時期實踐探索的堅持、完善和發展,首創了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兩個歷史時期進行
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點、方針政策和實際工作有很大差別。3 是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相互不能“否定”,對在前 1 個歷史時期中產生的“文化大革命”運動要完全否定,但是,要把“文化大革命”運動與“文化大革命”歷史時期辨別開來,這是兩個不同的范疇。前1 個范疇指的是 1 場政治運動,后 1 個范疇指的是 1 段內涵更豐富、范圍更廣大的歷史。
歷史不能切斷,也是割不斷的。強調兩個不能否定,就是要把這兩個歷史時期放到歷史長河中,特別是要放到黨的 98 年歷史中去視察和掌控。既要重視分析前 1 個歷史時期為后 1 個歷史時期提供了甚么,又要重視分析后 1 個歷史時期從前 1 個歷史時期揚棄或撥正了甚么。這樣我們才能正確認識各個歷史時期在探索、首創、發展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歷程中的獨特地位和作用,尊重歷史,畏敬歷史,珍重歷史,捍衛歷史,從黨的歷史的學習中汲取智慧和氣力,從而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
黨員學習黨史、新中國史心得體會研討交換發言 3 篇范文(參考)在這秋風送爽、丹桂飄香的金秋時節,我有幸參加了縣直機關工委2018 年“萬名黨員進黨校”培訓班。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和共產黨員道德修養與行動規范,經過 3 天的緊張學習,我覺得收獲頗豐。使我們系統全面的重溫了黨的光輝歷史,更加深入的認識了黨的偉大,更加堅定了在黨的領導下投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決心。
9107 年前,南湖紅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醞釀著時期的藍圖,開天辟地慨而慷,民族先鋒隊開始了救亡圖存的偉大探索,革命面貌煥然 1 新。6102 年前,中國人民站起來的呼聲終結了曾被奴役的歷史。東方巨獅再次挺起她那巍峨的身軀,發出她那震動世界的咆哮,社會主義的康莊大道留下我們壯麗無悔的步伐。3103 年前,時期又孕育
著新的希望、新的活力、新的生命。那春季的故事也寫下我們對時期無盡的探索,寫下我們對祖國無盡的祝愿,寫下我們對明天的美好向往。
從雅片烽火到抗戰的成功,我們歷經近 1 百年的抗爭。從辛亥之火到如今的日新月異,我們走過 1 百年的奮斗,從共產黨誕生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們需要近 1 百年的探索,再從巨人的吶喊到現代化雄偉藍圖的實現,我們一樣將用近百年的歲月實現民族的復興。
時移境遷,滄海桑田。從積貧積弱到繁華興盛,從山河破碎到強大統 1,從受人欺凌到備受尊重,中華民族創造了無愧于歷史的不朽功業。今朝給予我們光榮夢想,更給予我們責任使命,我們迎著曙光將春暉灑向長江黃河,灑向昆侖雪域,灑向復興之路。
重溫黨的歷史,它讓我有了新的體會,讓我更加堅定擁戴中國共產黨,由于它是最偉大的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保持黨員先進性,始終走在時期的前列,是對中國共產黨光榮傳統的歷史繼承,也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風采的時期創新。
97 年的光輝歷程,69 載執政實踐,貫穿著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體現著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旨。革命戰爭的嚴峻考驗,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改革開放的偉大創新,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各種困難和挑戰,不斷獲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功,最根本的,就在于我們黨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和實踐品質,在于始終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始終走在中國工人階級和中國廣大人民的前列,始終走在時期潮流的前列。
回顧黨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 1 條紅線。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 毛澤東思想
推動黨的建設,開辟了中國特點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斗爭的第 1 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勇敢奮斗,直至革命斗爭的最后成功;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 101 屆 3 中全會后,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構成了科學的指點思想 我們黨走出了 1 條建設中國特點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以高昂的斗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垂范,積極進取,開辟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弄建設、1 心 1 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調和、可延續發展。
歷史是 1 面映照現實的明鏡,也是 1 本最富哲理的教科書。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改變了近現代中國歷史的走向,也影響了全部世界。中國共產黨從爭取執政地位,到建設和發展新中國,再到改革開放和科學發展、建設中國特點社會主義,黨的歷史,已成為全黨寶貴的精神財富,成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份。在黨的 107 屆 4 中全會上,中央要求把黨史作為建設學習型黨組織的 3 個重點學習內容之 1。深入研究黨的歷史,認真學習黨的歷史,全面宣揚黨的歷史,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是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 1 項 10 分重要的工作。我 1 定會繼續深入學習黨史,堅決擁戴中國共產黨。
在新時期做好各項工作,對思想工作應進 1 步強調,應當完全符合新時期的要求,才能跟得上改革開放的新情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
這是我們認識新事物、適應新情勢、完成新任務的根本思想武器。
?
中國改革和發展的歷程就是在鄧小平理論的指點下,堅持 1 切從實際動身,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探索創新,從而不斷推動建設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事業,如果沒有全黨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不可能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1 系列的政策,也就不可能有今天事業發展的大好局面。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就是為我們黨和國家的事業不斷適應國情與時期、情勢與任務的要求。對安于現狀、沿襲守舊、不思進取、碌碌無為的思想、都不利于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解放思想與實事求是是統 1 的,應 1 以貫之,不解放思想,教條主義盛行,不可能做到實事求是,離開實事求是,脫離實際,就不是真實的思想解放。我們要在工作順利的時候,也不能頭腦發熱、得意忘形,更不要提出不切實際的要求。在工作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灰心喪氣、,畏首畏尾,要善于在困難的條件下開辟新的局面。
我們入了黨就要全心全意為黨和人民謀取利益,還有甚么個人的東西不能拋棄呢?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時時處處堅穩重實際、說實話、務實事、求實效。
要大力發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的工作風格,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地線路和方針政策,努力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創造性地做好工作,想大眾之所慮,急大眾之所難,謀大眾之所求,以改進工作風格的實際行動取信于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重新回顧中國共產黨9107年的風雨歷程,讓心靈遭到1 次洗禮,明確了許多自己之前不曾知道或記憶模糊的東西,1 堂課聽下來心朝澎湃,忘不了革命先輩在硝煙中前赴后繼,忘不了無數英雄為祖國解放事業而奮不顧身,曾的苦難,曾的悲愴,讓人難忘,今天的成績,今天的偉業,讓人自豪。
中國共產黨始終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
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可以說 1 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 1 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的歷史。做為 1 名普通的黨員,需要做的就是從身旁的 1 點 1 滴做起,努力去做的更好,緊踏著時期的節奏,盡自己 1 份微薄之力。雄關慢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在學習黨史的進程中,看到了黨不斷與時俱進的進程。
推薦訪問: 例文 國史 黨史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