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軍人脫貧攻堅事跡材料- 退伍退役不褪志 脫貧攻堅再披甲
人們經常用“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來贊美退役軍人。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們立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苦練殺敵本領,時刻準備戰斗”的錚錚誓言;脫下軍裝后,他們依然堅守初心,不忘為人民服務的使命。當全國吹響了脫貧攻堅的沖鋒號角,他們義無反顧、主動投身到攻克貧困的特殊戰場中去。
有召必回,踴躍請纓赴戰場 2020 年,正值鄉村振興的起步期、改革攻堅關鍵期、精準扶貧的決戰期,迫切需要年輕能干、講政治、有能力的人來挑起重擔。為確保如期打贏脫貧收官之戰,**區脫貧攻堅工作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其中 65 名由退役軍人擔任的工作隊員主動要求留任,繼續投身這場攻堅戰 今年 3 月,**區委、區政府號召廣大干部積極投身到脫貧攻堅戰役中去。廣大退役軍人聞訊后紛紛踴躍報名,共報名登記 33 名,經層層考察審核,選取 22 名補充到脫貧攻堅工作隊伍。那思鎮工作分隊長賴相春說“這次我是主動請纓參戰扶貧,退伍后我一直有個想法就是要加入到脫貧攻堅隊伍中,為消除貧困而戰,在扶貧這條新時代長征路上,一棒接著一棒跑,一事接著一事辦,以滴水穿石之功,帶領貧困群
眾一起邁入小康社會。”而 11 名沒有入選的同志失望之情溢于言表,但也表示理解,張文章說:“雖然這次沒能選上,只要組織任何時候有需要,縱使已經脫下了軍裝,但我堅決聽黨指揮,必定第一時間到位。” 有戰必勝,勇于擔當甘貢獻 5 年戰貧不言退。那****村的第一書記**,**年退役后在**區林業局任職,**年 10 月,開啟了他的駐村征程。“自從鄧書記來到我們村,這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帶著大家發展產業,加入合作社,我們的收入比原來多了,很多像我一樣原來住在破舊磚瓦房的家庭現在都建起了樓房。”**村殿彭村民小組貧困戶韋誼興深有感觸地說。他善于宣傳發動群眾,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以出租的經營方式,帶頭推動成立碾米產業村民合作社,既解決了**村群眾的生產需求,又為村級集體經濟注入新收益。打造了**村富硒紅黑米品牌,輻射帶動群眾 98 戶,其中貧困戶 48 戶,每戶增收約**元,帶領整村順利脫貧摘帽。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 100 戶 387 人,**一戶一戶地走訪,摸清致貧原因,結合貧困戶實際,制定一戶至少一個增收計劃,通過合作社帶動、介紹外出務工等方式促進貧困戶增收。截至**年,已實現全村 93 戶 368 人脫貧,貧困發生率由 7.2%降至 0.15%。
舍棄小家為大家。**鎮**村的第一書記**,**年從部隊退役后在**區婦幼保健院工作,**年 6 月選派駐村。在入戶走訪
中了解到白墳面村、江口村、大院、苦竹山村等 4 個自然村的進村道路還是泥土路,群眾出行極其不便,**立馬和村支書商量,多方對接爭取,向上級有關部門申報實施村級道路硬化項目。2020 年上半年,5 條新修建村道已實現竣工通行,總長 2283 米,惠及群眾 1300 人。同時,思良江危橋修建項目也成功申報**區 2020 年為民辦十件實事項目,年內將有效解決群眾通行安全問題。雖然家里父母年邁多病,妻子身體也不好,駐村以后在家陪護時間更加少,但**堅定“不獲全勝決不收兵”信念,克服了種種困難,堅守在扶貧一線,鋪就了**村群眾的致富路,架起了黨和群眾的連心橋。“兩年來,對父母和妻子有許多虧欠,夫妻都年過三十還顧不上要孩子,但是能盡我之力為一村群眾謀發展、辦實事、解難題,無愧于組織對我的信任,兌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從軍誓言。”他動情地說道 軍民魚水情意深。那****村工作隊員**, **年退役后在**區環境衛生管理站工作,**年 3 月選派駐村。兩年多來,他始終以赤誠之心做群眾的親人,把群眾的難題當成自己的難題,不遺余力為群眾排憂解難。**村貧困戶張原訊的妻子陳美鳳,東蘭縣人,原攜一女三子嫁在合浦縣烏家鎮撈竹江村,后于 1996 年到**村與張原訊生活至今,一直都沒有身份證和戶籍,成了張原訊的心病。**深入了解情況后,多次聯系東蘭縣、合浦縣烏家鎮派出所,均反映查無此人,事件一度
再入困局。思索再三,他決定從陳美鳳之子尋找解決的突破口,通過村委出具證明材料請求東蘭縣、合浦縣烏家鎮、那**三方派出所協助調查,終于在**年 6 月解決了陳美鳳的身份和戶籍問題,并按程序申報納入貧困人口,困擾張原訊一家長達 23 年的難題得到了徹底解決。“剛開始,我們都在想這小伙子年紀輕輕,在村里能做什么?但是在這兩年里,真的幫我們解決了很多問題,尤其是我家老婆子的戶籍問題,他就像我們的親人一樣,我們的大小難事他都放在心里。”說到這件事,82 歲的老大爺張原訊仍難掩激動之情。
作風優良,艱苦奮斗闖新路 轉作風強基層黨建。**鎮**村第一書記**,果敢扭轉基層作風,建強基層黨建。****年退役后在共青團**區委工作,**年 8 月選派駐村。到基層開展工作后,**深刻認識到村級干部隊伍在脫貧攻堅中的重要性,村“兩委”班子不團結、不作為,脫貧攻堅各項政策的落實就會受到很大阻力。當了解到村“兩委”班子存在著各種問題,嚴重影響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之后,**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及時和村“兩委”干部進行談話,希望找出根源,解開癥結,多次溝通卻沒能改變現狀。**果斷向上級報告并配合組織部門按照程序選拔村“兩委”班子主要領導人選,新選任了支書和村主任,配足配強了基層班子,干部作風明顯轉變。**注重黨員日常教育工作,通過黨課的形式,召集村支部黨員上政治和廉潔黨課,以通
俗易懂的方式講解理論、解讀政策,激勵廣大黨員群眾自發參與到脫貧攻堅和產業發展中去,基層黨建煥發新的活力。**村群眾紛紛表示,“村委換了新的干部后,辦事效率高了很多,田間山上有個什么事,他們都及時趕到幫解決”,“村里黨員先鋒模范意識也更強了,我們生產生活上有什么困難,他們都帶頭互幫互助”。
強龍頭發展產業。那思鎮塘底村第一書記**,以十足韌勁逐項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年退役后在那思鎮工商所工作,**年 3 月選派駐村。16 年的軍旅生涯,堅韌不拔的品質早已融入他的血液,脫貧攻堅中遇到的多棘手的問題、多硬的骨頭,他都一一啃下了。塘底村是**區較偏遠的一個貧困村,產業發展單一,群眾收入來源少。駐村后,**意識到脫貧攻堅必須要依靠群眾,群眾要脫貧致富,關鍵還是靠自力更生、靠發展產業。于是,白天他總是奔走于田間地頭,無論風里雨里還是炎炎夏日,都能見到他的身影;晚上他走村入戶,與群眾交心攀談,謀劃如何因地制宜發展適合本村的產業。遇到種植技術、銷售渠道、品牌宣傳等種種問題,他都沒有氣餒,憑著一股韌勁多方協調溝通,聯系相應部門邀請專業人員現場指導,利用展銷會等平臺推廣品牌。在他與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培育發展了那思富硒紫米、紅頂芋蒙、山泉豆角等多個特色產業,極大增加了該村群眾的收入,實現特色產業從無到有的突破。
推薦訪問: 脫貧 攻堅 披甲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