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牢記初心和使命:黨課講稿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召開會議,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xx 周年。剛才我們重溫了入黨誓詞,現在我們一起回顧黨的發展歷史。共產黨從 1921 年從成立之初的 50 余人的小黨,到現在成為全球人數最多的第一大黨,也是執政時間最長的第一大黨,我們黨一路走來,經過了許多艱難困苦、浴血奮戰。在這 xx 年的歷程中,我們黨經歷了許多關鍵時期。
1927 年,蔣介石、汪精衛相繼向共產黨舉起屠刀,在此生死存亡之際,毛澤東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著名論斷,隨后組織了“秋收起義”,帶領部隊開辟井岡山革命根據地,掀開了我黨武裝奪取政權的序幕。
1933 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在長征途中召開了遵義會議,初步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的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1936 年,西安事變爆發后,我黨舉旗定向,揮師北上,積極構
建抗日統一戰線,一致對外,在捍衛民族利益的同時也壯大了自己。1945 年,中共七大召開,確定了毛澤東同志在黨的領導地位,制定了正確的綱領和策略,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證。
1972 年,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國與蘇聯交惡,毛澤東主席審時度勢,提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重要指示。隨后,毛澤東主席邀請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并于上海發表了《聯合公報》,標志著中美關系正常化,有效推進了世界和平與經濟發展。
1978 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全會同意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從此中國人民逐漸富裕起來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經濟迅猛發展,中美關系發生微妙變化。從表面上看,中美是經濟和貿易上的摩擦,實質上是中美國際影響力的較量,是中國的長期發展的一次重大挑戰。黨中央從容應對中美貿易戰,守住了底線,占據了輿論制高點,捍衛了中國人民利益。
90 年的歷史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不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不愧為領導中國人民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
一、回顧波瀾壯闊 的光輝歲月,感悟堅如磐石的初心
xx 年的篳路藍縷,xx 年的艱辛探索,我們忘不了嘉興南湖上的一葉紅船,忘不了南昌起義的第一聲槍響,忘不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那一片草地,忘不了天安門城樓上的那一聲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忘不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帷幕,中國人民從此富起來了;忘不了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勠力同心、頑強奮斗,中國人民從此強起來了。xx 年的光輝歷程和生動實踐告訴我們:中國共產黨是偉大的黨,中國共產黨是光榮的黨,中國共產黨是正確的黨。習近平總書記講:“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那么,今天我們回顧 xx 年的奮斗歲月,一起感悟共產黨的初心。
1. 初心堅守于忠貞不渝的革命理想。
共產黨人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崇高的理想,沒有超人的意志,是不可能取得革命成功的。開國上將王平是我們湖北陽新人,有這樣一個故事:當時共產黨的大部隊已經過了草地,突然彭德懷來找他,說還有一個營的部隊沒有到,讓他回去找。王平帶著警衛員走到河邊時,遠遠看見幾百個紅軍小戰士背靠著背在睡覺,他當時勃然大怒,走過去就推那些小戰士,誰知推一個倒一個,700 多個紅軍小戰士再也經不起體力透支、饑寒交迫,在睡夢中全部凍死餓死了。“整個長征路上,平均一公里犧牲兩名戰士。”紅軍就靠著這么一點點人走過了 25000 里,直到建立了新中國。我們常常說紅軍精神。紅軍在一
年多的時間,靠什么支撐?靠的是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支撐,是忠貞不渝的革命理想,引領這只隊伍在歷史中前行,從南湖起航到奮楫金沙江、從四渡赤水到飲馬長江,將紅旗插在了井岡峰頂、遵義城頭、延安寶塔、西柏坡上,一直插到了天安門城樓上。
2. 初心體現于改天換地的斗爭精神。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沒有斗爭,就沒有勝利。我們黨 xx 年的光輝歷史就是一部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革命史。不管是在國內戰爭,還是抗日戰爭,還是解放戰爭,我們黨領導的革命隊伍,同敵人展開了殊死搏斗,打敗了日本侵略者,打垮了蔣匪軍。新中國成立伊始,我們以弱勝強,取得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讓世界知道,100 多年的東亞病夫從此站起來了,東方的睡獅醒過來了。正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不改、使命不移,勇于擔當、永久奮斗,不斷傳承、弘揚和踐行偉大愛國精神,帶領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才能在古老的大地上奏響中國共產黨“能”、馬克思主義“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好”的不朽樂章。
3. 初心飽含于血肉相連的為民情懷。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們黨之所以能從建黨時的 50 多名黨員發展成為一個擁有近 9000 萬黨員的政黨,能夠在全國執政 70 年,成為世界上執政時間最長的黨,領導改革開放
40 多年,從根本上說就是因為我們黨始終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始終與人民在一起。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半床棉被”的故事:長征途中,3名女紅軍借宿湖南汝城縣沙洲村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給老人留下。
老人說,“什么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半床棉被”的故事里,紅軍臨走時對徐解秀說: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條完整的新棉被。正是這種血脈相連的魚水情,讓千千萬萬個家庭送丈夫、送兒子參軍參戰,為了給紅軍架設浮橋,人民拆下自家的門板、床板,有一位老大爺甚至捐出了壽材。“離開了人民,我們將一無所有,一事無成;背離了人民的利益,我們這些公仆就會被歷史所淘汰。”不論時代如何變化,不論條件如何變化,初心如磐、為民情懷不變。
4 4 、初心貫穿 于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
方志敏同志在《可愛的中國》里寫道,“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勝許多困難的地方!”翻開黨史,老一輩革命家甘守清貧的故事不勝枚舉。革命戰爭年代,方志敏同志被俘后,敵人“一個銅板都沒搜出”,幾套舊的汗褂褲,幾雙縫上底的線襪,就算是他全部的財產了。毛澤東同志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床,穿粗布衣,一件睡衣竟然補了 73 次,穿了 20 年,一條毛巾被補了 75 塊,蓋了一輩子。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產黨即將奪取全國政權的前夕,告誡全黨全軍“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
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強調艱苦奮斗是我們的政治本色。一直到現在,艱苦樸素都是共產黨人最為鮮明的特征,也是贏得群眾擁護愛戴的重要品格。
5. 初心伴隨于勇于探索的銳意改革。
鄧小平同志說:“改革的意義,是為下一個十年和下世紀的前五十年奠定良好的持續發展的基礎,沒有改革就沒有今后的持續發展”。1978 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 18 戶村民以“托孤”的方式,冒險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鮮紅手印,一份大包干的“生死契約”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一聲驚雷,改變了中國農村發展史,掀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現代化的進程從此步入了歷史快車道。2000 多年前的商鞅,在秦國實行井田制,推動了秦國經濟的發展,讓秦國最終一統華夏,2000 多年后的小平先生在中國實行包產到戶,解決了中國農民的溫飽。小平先生把歷史推進了一步,就是改變了歷史。40 年來,我們以“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殺出一條血路”的決心,拉開了改革開放的恢弘巨幕,抓住了加快發展的有利條件,使中國在落后世界現代化進程一個多世紀后,趕上了現代化的最新浪潮。
6. 初心彰顯于天下為公的博大胸襟。
共產黨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能取得全國人民的愛戴,是因為共產黨在立黨之初就不是為了自己,當時最樸素的愿望是為了實現全中國的解放,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并一直為了這個目標不懈奮斗。十九
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提出鄉村振興,打響精準脫貧攻堅戰,全面提升社會保障水平,讓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對外,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進“一帶一路”,把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作為自己的使命,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無不彰顯著共產黨人“天下為公”的胸襟和氣魄。
二、順應 前景廣闊的偉大時代,踐行歷久彌新的初心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走過戰爭年代的烽火硝煙、走過建設年代的廣闊天地、走過改革年代的風起云涌,我們迎來了光輝燦爛的新時代。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總書記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當前,我們面臨著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特別是美國對我國戰略遏制打壓不擇手段、逐步升級。要實現偉大夢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以實際行動踐行歷久彌新的初心 。
1. 不忘初心,需 淬煉忠心。
“人之忠也,猶魚之有淵。”對黨忠誠是黨員干部的生命線,是首要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請全黨同志“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對黨忠誠不能停留在口頭講講、會上說說,
而應該表里如一、知行合一、始終如一。
要忠于黨的政治原則。要向革命先烈一樣秉承“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信念不能丟。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這是我們的忠誠;要忠于職責。在財政局上班,端了財政的飯碗,就要對得起組織,在其位謀其政,兢兢業業把工作做好,這是我們的忠誠。要忠于自我。有這么句話,“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我想說‘愿你出走半生,歸來不忘初心’,成長積累的是經驗,變化的是歲月的洗禮,不變的是那顆堅貞的初心。
2. 不忘初心,需恪守公心。
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批示,老英雄張富清 60 多年來深藏功與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老人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兩次獲“戰斗英雄”稱號等。然而,1955 年初,已是連職軍官的張富清面臨退役轉業的人生轉折,聽說湖北西部恩施條件艱苦,急缺干部,他二話不說:“我可以去!”聽說來鳳縣在恩施最偏遠、最困難,沒有絲毫猶豫,他又一口答應:“那我就去來鳳。”
自來到來鳳,赫赫戰功被他塵封在皮箱,60 多年,無論順境逆境,張富清從不提自己的戰斗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戰爭年代不怕犧牲、出生入死,靠的是一個黨員的信仰和初心;和平時期不計個人得失,扎根大山,為貧困山區奉獻一生,他靠的是“只問耕耘,不求
收獲”的公心。我們財政承擔著為國聚財、為民理財的神圣職責和光榮使命。財政人要自覺涵養“天下為公”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厚植“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牢記“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真正管好用好每一分財政資金,將每一項資金用在刀刃上。
3. 不忘初心,需傾注真心。
習總書記講“心無百姓莫為官”,我們為民服務,需要傾注真心。真心對待。要學會換位思考,真正把老百姓當親人,把老百姓的事當自己的事,熟知百姓事、勤幫百姓忙,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真情融入。比如平常到村里走訪調研,要做到:走到哪里,不論家境好壞,都先坐下來;坐,不看凳子臟凈,只管一屁股坐下;群眾遞上一支煙,不論好壞連忙起身接過來;群眾遞上一杯水,不論什么杯子什么水,都雙手接過來當面喝一口;群眾拉著手,不論有沒有泥巴,群眾不放我不放。真抓實干。干部干部,干是當頭的。比如,我們有精準扶貧包保任務的同志,要真心實意做好幫扶工作,深入了解貧困戶的困難在哪里,堅決不能搞應付式走訪慰問,檔案式脫貧。
4. 不忘初心,需厚植民心。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陳毅元帥在評價淮海戰役時說: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而國民黨的高官杜聿明說:我們哪里是和解放軍作戰,是向老百姓開仗。
建國后,劉少奇曾說:共產黨員不怕國民黨,也不怕美帝國主義,但我們就怕一件事,就是脫離群眾。習總書記講,黨執政后最大的危險就是脫離群眾。我們黨取得勝利的法寶是得民心,那么失民心也就會失天下。今年 3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意大利訪問時,用“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八個字回應了意大利眾議院議長的提問,愛民的赤誠之心溢于言表。財政部門作為政府的“錢袋子”,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要立足財政職能,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將有限的財政資金盡可能多地投向民生領域,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優,切實補齊民生短板。
5. 不忘初心,需長存決心。
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今天的這一代共產黨人又踏上了漫漫征途,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主義決不是土豆燒牛肉那么簡單,在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中,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實干拼搏去推動,我們要發揚斗爭精神,保持競爭狀態,毫不動搖地抓牢發展第一要務。當前,我們財政部門面臨著收支平衡的壓力,國家實施減稅降費政策,財政收入放緩,各項重大政策出臺,民生支出剛性增加,財政收支矛盾極大。同時,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打好打贏“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等重點工作協同推進,任務重、壓力大。這就需要我們全體財政系統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境界,保持穩健發展的戰略定力,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久久為功,
善做善成,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6. 不忘初心,需凈養廉心。
“為官之德在于清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官就不要想發財,發財就不要來當官,二者必須作出選擇。黃埔軍校有一幅對聯:“升官發財請走別路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革命者來”。公私分明,不把公家的錢放到自己口袋里從來就是黨紀國法的要求。
要慎初,就是要保持純潔的初心,不被各種誘惑所左右、迷惑和腐蝕。不少違法犯罪行為,無一不與當初不慎的“第一次”有直接關系。一旦有第一次,便如雪山崩塌一樣一發不可收拾。經常會有貪官交代:第一次有人送我幾千塊錢,收下后心里惴惴不安。過幾天,發現風平浪靜,似乎一切如故,就漸漸大膽起來。后來慢慢就變成收上萬、上十萬,甚至上百萬都心安理得,最后走向違法犯罪的深淵。要時刻保持清醒和警惕,系好第一顆紐扣、把好第一個關口、守住第一道防線。
要慎獨,就是獨自一個人時仍能嚴格要求和保持自我,始終做到表里如一。以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定力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八小時內外一個樣、臺上臺下一個樣、有沒有監督一個樣。
要慎微,就是要注重細節和細微之處,不要因小而失大。“堤潰蟻穴,氣泄針芒”的道理大家都懂,要堅持清晨之問、靜夜之思,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把握好自己,“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
見微知著、防微杜漸。
同志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思想的引領下,緊緊依靠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保持斗爭精神、競爭狀態,腳踏實地、銳意進取,攜手開創仙桃財政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推薦訪問: 初心 黨課 講稿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