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漢語詞語,讀音為quán guó,意思是整個國家,保全國家,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全國大學生健康知識競賽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全國大學生健康知識競賽3篇
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第一屆
2009年,第一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由中國數學會主辦、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承辦。該比賽將推動高等學校數學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提高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激勵大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和選拔數學創新人才。
第二屆
2011年3月,歷時十個月的第二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落幕。來自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26個省(區、市)數百所大學的274名大學生進入決賽,最終,29人獲得非數學專業一等獎,15人獲數學專業一等獎。 這次賽事預賽報名人數達3萬余人,已成為全國影響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學科競賽之一。
競賽用書
該比賽指導用書為《大學生數學競賽指導》,由國防科技大學大學數學競賽指導組組織編寫,已經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競賽大綱
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競賽大綱
(2009年首屆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
為了進一步推動高等學校數學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提高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激勵大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和選拔數學創新人才,更好地實現“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目標,特制訂本大綱。
1.競賽的性質和參賽對象
“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目的是:激勵大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一步推動高等學校數學課程的改革和建設,提高大學數學課程的教學水平,發現和選拔數學創新人才。
“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的參賽對象為大學本科二年級及二年級以上的在校大學生。
1.競賽的內容
“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分為數學專業類競賽題和非數學專業類競賽題。
(一)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數學專業類)競賽內容為大學本科數學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即,數學分析占50%,高等代數占35%,解析幾何占15%,具體內容如下:
Ⅰ、數學分析部分
1.集合與函數
2.1. 實數集、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稠密性,實數集的界與確界、確界存在性定理、閉區間套定理、聚點定理、有限覆蓋定理.
3.2. 上的距離、鄰域、聚點、界點、邊界、開集、閉集、有界(無界)集、上的閉矩形套定理、聚點定理、有限覆蓋定理、基本點列,以及上述概念和定理在上的推廣.
4.3. 函數、映射、變換概念及其幾何意義,隱函數概念,反函數與逆變換,反函數存在性定理,初等函數以及與之相關的性質.
5.極限與連續
6.1. 數列極限、收斂數列的基本性質(極限唯一性、有界性、保號性、不等式性質).
7.2. 數列收斂的條件(Cauchy準則、迫斂性、單調有界原理、數列收斂與其子列收斂的關系),極限及其應用.
8.3.一元函數極限的定義、函數極限的基本性質(唯一性、局部有界性、保號性、不等式性質、迫斂性),歸結原則和Cauchy收斂準則,兩個重要極限及其應用,計算一元函數極限的各種方法,無窮小量與無窮大量、階的比較,記號O與o的意義,多元函數重極限與累次極限概念、基本性質,二元函數的二重極限與累次極限的關系.
9.4. 函數連續與間斷、一致連續性、連續函數的局部性質(局部有界性、保號性),有界閉集上連續函數的性質(有界性、最大值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一致連續性).
10.一元函數微分學
11.1.導數及其幾何意義、可導與連續的關系、導數的各種計算方法,微分及其幾何意義、可微與可導的關系、一階微分形式不變性.
12.2.微分學基本定理:Fermat定理,Rolle定理,Lagrange定理,Cauchy定理,Taylor公式(Peano余項與Lagrange余項).
13.3.一元微分學的應用:函數單調性的判別、極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凸函數及其應用、曲線的凹凸性、拐點、漸近線、函數圖象的討論、洛必達(L"Hospital)法則、近似計算.
14.多元函數微分學
15.1. 偏導數、全微分及其幾何意義,可微與偏導存在、連續之間的關系,復合函數的偏導數與全微分,一階微分形式不變性,方向導數與梯度,高階偏導數,混合偏導數與順序無關性,二元函數中值定理與Taylor公式.
16.2.隱函數存在定理、隱函數組存在定理、隱函數(組)求導方法、反函數組與坐標變換.
17.3.幾何應用(平面曲線的切線與法線、空間曲線的切線與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與法線).
18.4.極值問題(必要條件與充分條件),條件極值與Lagrange乘數法.
19.一元函數積分學
20.1. 原函數與不定積分、不定積分的基本計算方法(直接積分法、換元法、分部積分法)、有理函數積分:型,型.
21.2. 定積分及其幾何意義、可積條件(必要條件、充要條件:)、可積函數類.
22.3. 定積分的性質(關于區間可加性、不等式性質、絕對可積性、定積分第一中值定理)、變上限積分函數、微積分基本定理、N-L公式及定積分計算、定積分第二中值定理.
23.4.無限區間上的廣義積分、Canchy收斂準則、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非負時的收斂性判別法(比較原則、柯西判別法)、Abel判別法、Dirichlet判別法、無界函數廣義積分概念及其收斂性判別法.
24.5. 微元法、幾何應用(平面圖形面積、已知截面面積函數的體積、曲線弧長與弧微分、旋轉體體積),其他應用.
25.多元函數積分學
26.1.二重積分及其幾何意義、二重積分的計算(化為累次積分、極坐標變換、一般坐標變換).
27.2.三重積分、三重積分計算(化為累次積分、柱坐標、球坐標變換).
28.3.重積分的應用(體積、曲面面積、重心、轉動慣量等).
29.4.含參量正常積分及其連續性、可微性、可積性,運算順序的可交換性.含參量廣義積分的一致收斂性及其判別法,含參量廣義積分的連續性、可微性、可積性,運算順序的可交換性.
30.5.第一型曲線積分、曲面積分的概念、基本性質、計算.
31.6.第二型曲線積分概念、性質、計算;Green公式,平面曲線積分與路徑無關的條件.
32.7.曲面的側、第二型曲面積分的概念、性質、計算,奧高公式、Stoke公式,兩類線積分、兩類面積分之間的關系.
33.無窮級數
34.1. 數項級數
級數及其斂散性,級數的和,Cauchy準則,收斂的必要條件,收斂級數基本性質;正項級數收斂的充分必要條件,比較原則、比式判別法、根式判別法以及它們的極限形式;交錯級數的Leibniz判別法;一般項級數的絕對收斂、條件收斂性、Abel判別法、Dirichlet判別法.
1.函數項級數
函數列與函數項級數的一致收斂性、Cauchy準則、一致收斂性判別法(M-判別法、Abel判別法、Dirichlet判別法)、一致收斂函數列、函數項級數的性質及其應用.
1.冪級數
冪級數概念、Abel定理、收斂半徑與區間,冪級數的一致收斂性,冪級數的逐項可積性、可微性及其應用,冪級數各項系數與其和函數的關系、函數的冪級數展開、Taylor級數、Maclaurin級數.
1.Fourier級數
三角級數、三角函數系的正交性、2及2周期函數的Fourier級數展開、 Beseel不等式、Riemanm-Lebesgue定理、按段光滑函數的Fourier級數的收斂性定理.
Ⅱ、高等代數部分
1.多項式
2.1. 數域與一元多項式的概念
3.2. 多項式整除、帶余除法、最大公因式、輾轉相除法
4.3. 互素、不可約多項式、重因式與重根.
5.4. 多項式函數、余數定理、多項式的根及性質.
6.5.代數基本定理、復系數與實系數多項式的因式分解.
7.6. 本原多項式、Gauss引理、有理系數多項式的因式分解、Eisenstein判別法、有理數域上多項式的有理根.
8.7. 多元多項式及對稱多項式、韋達(Vieta)定理.
9.行列式
10.1. n級行列式的定義.
11.2. n級行列式的性質.
12.3. 行列式的計算.
13.4. 行列式按一行(列)展開.
14.5.拉普拉斯(Laplace)展開定理.
15.6. 克拉默(Cramer)法則.
16.線性方程組
17.1.高斯(Gauss)消元法、線性方程組的初等變換、線性方程組的一般解.
18.2. n維向量的運算與向量組.
19.3. 向量的線性組合、線性相關與線性無關、兩個向量組的等價.
20.4. 向量組的極大無關組、向量組的秩.
21.5.矩陣的行秩、列秩、秩、矩陣的秩與其子式的關系.
22.6. 線性方程組有解判別定理、線性方程組解的結構.
23.7.齊次線性方程組的基礎解系、解空間及其維數
24.矩陣
25.1.矩陣的概念、矩陣的運算(加法、數乘、乘法、轉置等運算)及其運算律.
26.2. 矩陣乘積的行列式、矩陣乘積的秩與其因子的秩的關系.
27.3. 矩陣的逆、伴隨矩陣、矩陣可逆的條件.
28.4. 分塊矩陣及其運算與性質.
29.5.初等矩陣、初等變換、矩陣的等價標準形.
30.6. 分塊初等矩陣、分塊初等變換.
31.雙線性函數與二次型
32.1. 雙線性函數、對偶空間
33.2. 二次型及其矩陣表示.
34.3.二次型的標準形化二次型為標準形的配方法、初等變換法、正交變換法.
35.4. 復數域和實數域上二次型的規范形的唯一性、慣性定理.
36.5.正定、半正定、負定二次型及正定、半正定矩陣
37.線性空間
38.1. 線性空間的定義與簡單性質.
39.2. 維數,基與坐標.
40.3. 基變換與坐標變換.
41.4. 線性子空間.
42.5. 子空間的交與和、維數公式、子空間的直和.
43.線性變換
44.1. 線性變換的定義、線性變換的運算、線性變換的矩陣.
45.2. 特征值與特征向量、可對角化的線性變換.
46.3.相似矩陣、相似不變量、哈密爾頓-凱萊定理.
47.4. 線性變換的值域與核、不變子空間.
48.若當標準形
49.1.矩陣.
50.2. 行列式因子、不變因子、初等因子、矩陣相似的條件.
51.3. 若當標準形.
52.歐氏空間
53.1. 內積和歐氏空間、向量的長度、夾角與正交、度量矩陣.
54.2. 標準正交基、正交矩陣、施密特(Schmidt)正交化方法.
55.3. 歐氏空間的同構.
56.4. 正交變換、子空間的正交補.
57.5. 對稱變換、實對稱矩陣的標準形.
58.6. 主軸定理、用正交變換化實二次型或實對稱矩陣為標準形.
59.7. 酉空間.
Ⅲ、解析幾何部分
1.向量與坐標
2.1. 向量的定義、表示、向量的線性運算、向量的分解、幾何運算.
3.2. 坐標系的概念、向量與點的坐標及向量的代數運算.
4.3. 向量在軸上的射影及其性質、方向余弦、向量的夾角.
5.4. 向量的數量積、向量積和混合積的定義、幾何意義、運算性質、計算方法及應用.
6.5. 應用向量求解一些幾何、三角問題.
7.軌跡與方程
8.1.曲面方程的定義:普通方程、參數方程(向量式與坐標式之間的互化)及其關系.
9.2.空間曲線方程的普通形式和參數方程形式及其關系.
10.3.建立空間曲面和曲線方程的一般方法、應用向量建立簡單曲面、曲線的方程.
11.4.球面的標準方程和一般方程、母線平行于坐標軸的柱面方程.
12.平面與空間直線
13.1.平面方程、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方程中各有關字母的意義.
14.2.從決定平面和直線的幾何條件出發,選用適當方法建立平面、直線方程.
15.3.根據平面和直線的方程,判定平面與平面、直線與直線、平面與直線間的位置關系.
16.4. 根據平面和直線的方程及點的坐標判定有關點、平面、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計算他們之間的距離與交角等;求兩異面直線的公垂線方程.
17.二次曲面
18.1.柱面、錐面、旋轉曲面的定義,求柱面、錐面、旋轉曲面的方程.
19.2.橢球面、雙曲面與拋物面的標準方程和主要性質,根據不同條件建立二次曲面的標準方程.
20.3.單葉雙曲面、雙曲拋物面的直紋性及求單葉雙曲面、雙曲拋物面的直母線的方法.
21.根據給定直線族求出它表示的直紋面方程求動直線和動曲線的軌跡問題.
22.二次曲線的一般理論
23.1.二次曲線的漸進方向、中心、漸近線.
24.2.二次曲線的切線、二次曲線的正常點與奇異點.
25.3.二次曲線的直徑、共軛方向與共軛直徑.
26.4.二次曲線的主軸、主方向,特征方程、特征根.
27.5.化簡二次曲線方程并畫出曲線在坐標系的位置草圖.
(二)中國大學生數學競賽(非數學專業類)
競賽內容為大學本科理工科專業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內容,具體內容如下:
一函數、極限、連續
1. 函數的概念及表示法、簡單應用問題的函數關系的建立.
2. 函數的性質:有界性、單調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 復合函數、反函數、分段函數和隱函數、基本初等函數的性質及其圖形、初等函數.
4. 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的定義及其性質、函數的左極限與右極限.
5. 無窮小和無窮大的概念及其關系、無窮小的性質及無窮小的比較.
6. 極限的四則運算、極限存在的單調有界準則和夾逼準則、兩個重要極限.
7. 函數的連續性(含左連續與右連續)、函數間斷點的類型.
8. 連續函數的性質和初等函數的連續性.
9. 閉區間上連續函數的性質(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
二 一元函數微分學
1. 導數和微分的概念、導數的幾何意義和物理意義、函數的可導性與連續性之間的關系、平面曲線的切線和法線.
2. 基本初等函數的導數、導數和微分的四則運算、一階微分形式的不變性.
3. 復合函數、反函數、隱函數以及參數方程所確定的函數的微分法.
4.高階導數的概念、分段函數的二階導數、某些簡單函數的n階導數.
5.微分中值定理,包括羅爾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柯西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
6 洛必達(L’Hospital)法則與求未定式極限.
7. 函數的極值、函數單調性、函數圖形的凹凸性、拐點及漸近線(水平、鉛直和斜漸近線)、函數圖形的描繪.
8. 函數最大值和最小值及其簡單應用.
9. 弧微分、曲率、曲率半徑.
三一元函數積分學
1. 原函數和不定積分的概念.
2. 不定積分的基本性質、基本積分公式.
3. 定積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質、定積分中值定理、變上限定積分確定的函數及其導數、牛頓-萊布尼茨(Newton-Leibniz)公式.
4. 不定積分和定積分的換元積分法與分部積分法.
5. 有理函數、三角函數的有理式和簡單無理函數的積分.
6. 廣義積分.
7. 定積分的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平面曲線的弧長、旋轉體的體積及側面積、平行截面面積為已知的立體體積、功、引力、壓力及函數的平均值.
四.常微分方程
1.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微分方程及其解、階、通解、初始條件和特解等.
2.變量可分離的微分方程、齊次微分方程、一階線性微分方程、伯努利(Bernoulli)方程、全微分方程.
3.可用簡單的變量代換求解的某些微分方程、可降階的高階微分方程: .
4.線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質及解的結構定理.
5.二階常系數齊次線性微分方程、高于二階的某些常系數齊次線性微分方程.
6.簡單的二階常系數非齊次線性微分方程:自由項為多項式、指數函數、正弦函數、余弦函數,以及它們的和與積
7.歐拉(Euler)方程.
8.微分方程的簡單應用
9.五、向量代數和空間解析幾何
10.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線性運算、向量的數量積和向量積、向量的混合積.
11.兩向量垂直、平行的條件、兩向量的夾角.
12.向量的坐標表達式及其運算、單位向量、方向數與方向余弦.
13.曲面方程和空間曲線方程的概念、平面方程、直線方程.
14.平面與平面、平面與直線、直線與直線的夾角以及平行、垂直的條件、點到平面和點到直線的距離.
15.球面、母線平行于坐標軸的柱面、旋轉軸為坐標軸的旋轉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及其圖形.
16.空間曲線的參數方程和一般方程、空間曲線在坐標面上的投影曲線方程.
17.六、多元函數微分學
18.多元函數的概念、二元函數的幾何意義.
19.二元函數的極限和連續的概念、有界閉區域上多元連續函數的性質.
20.多元函數偏導數和全微分、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條件和充分條件.
21.多元復合函數、隱函數的求導法.
22.二階偏導數、方向導數和梯度.
23.空間曲線的切線和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線.
24.二元函數的二階泰勒公式.
25.多元函數極值和條件極值、拉格朗日乘數法、多元函數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簡單應用.
26.七、多元函數積分學
27.二重積分和三重積分的概念及性質、二重積分的計算(直角坐標、極坐標)、三重積分的計算(直角坐標、柱面坐標、球面坐標).
28.兩類曲線積分的概念、性質及計算、兩類曲線積分的關系.
29.格林(Green)公式、平面曲線積分與路徑無關的條件、已知二元函數全微分求原函數.
30.兩類曲面積分的概念、性質及計算、兩類曲面積分的關系.
31.高斯(Gauss)公式、斯托克斯(Stokes)公式、散度和旋度的概念及計算.
32.重積分、曲線積分和曲面積分的應用(平面圖形的面積、立體圖形的體積、曲面面積、弧長、質量、質心、轉動慣量、引力、功及流量等)
33.八、無窮級數
34.常數項級數的收斂與發散、收斂級數的和、級數的基本性質與收斂的必要條件.
35.幾何級數與p級數及其收斂性、正項級數收斂性的判別法、交錯級數與萊布尼茨(Leibniz)判別法.
36.任意項級數的絕對收斂與條件收斂.
37.函數項級數的收斂域與和函數的概念.
38.冪級數及其收斂半徑、收斂區間(指開區間)、收斂域與和函數.
39.冪級數在其收斂區間內的基本性質(和函數的連續性、逐項求導和逐項積分)、簡單冪級數的和函數的求法.
40.初等函數的冪級數展開式.
41.函數的傅里葉(Fourier)系數與傅里葉級數、狄利克雷(Dirichlei)定理、函數在[-l,l]上的傅里葉級數、函數在[0,l]上的正弦級數和余弦級數
大學英語競賽簡答題注意事項
簡答題的題型特點
簡答題(Short Answer Questions)旨在考查對英語書面材料的確切理解能力和在理解基礎上的綜合書面表達能力,即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無論簡答題的設計是要求回答問題,還是補足不完整的句子,其主要題型均與閱讀理解試題相似,不同的是屬于客觀測試的選擇項被取消了,代之以用英語寫出答案。這就增加了題目的靈活性和試題的難度,絕非畫圈涂黑答案題那般簡單。
簡答題考試的出題范圍與閱讀理解題目相似,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 要求寫出主要事實、特定的信息或細節;
2 要求概括文章的主題思想、段落大意或主要內容;
3 測驗文章中特定的詞義或句義;
4 詢問原文篇章結構與特點或者作者態度與傾向。
簡答題的應試技巧
簡答題要求用英語寫出問題答案,實際上是將閱讀與表達兩種能力結合在一起的測試。因此,在做題時可以把題目看作是變相的閱讀理解試題。通讀全文時不妨動用閱讀理解技巧,例如:抓住語篇大意、把握作者思路、綜合推理判斷、根據語境推測詞義等。
在具體步驟上可以先用略讀法(skimming)快速掃視全文,了解大意,然后再看文章后的問題,以明確具體要求,根據提問進行查讀(scanning)和細讀,邊讀邊做題。還有一種方法是先看考題,后閱讀,再做題。這樣做在閱讀時或許更有針對性。
回答問題時一定要注意單詞拼寫無誤、句子語法正確、內容得體恰當等方面的具體要求。原則上不要為遇到難題而苦思冥想耗費太多時間,一時感覺棘手的題目可以放在后面集中精力加以解決。要以原文內容為依據決定欲表達的意思,務必按規定的字數用簡明的詞語或短句寫出答案,同時應注意字跡清晰、卷面整潔。
簡答題的問題很類似于閱讀理解試題,其中主題思想和主要事實及細節占較大比例。因此,簡答題的應試技巧與閱讀技能緊密相關,具體操作時應靈活運用以下技巧:
1 在文章中直接找答案
簡短回答題中要求回答的重要事實或特定細節的問題比較容易,在文章中可以直接找到答案。但是回答時往往需要換用同義詞或另外的句型,在回答what,who,which,when,where,how,why等問題時,一定要以原文內容為依據,不要憑主觀臆斷寫出與原文不符的答案。
2 根據題干,補足句子的完整
在補足不完整的句子時,應在弄清題干要求后,依照有關線索,快速查找涉及不完整句子的關鍵詞和相關內容。
3 留心詞句的深層含義
在回答特定詞或句子含義時,要注意超出字面意義的深層含義,尤其是該詞在文章特定語境中的意思。用關鍵詞、句歸納總結。回答涉及中心思想、篇章結構方面的題目時,應該在通讀原文后用關鍵詞、句進行歸納總結,盡量用簡潔英語敘述清楚。
答題注意事項
根據簡答題的評分原則與標準,應注意以下事項:
1 一定要用最簡潔的英語(in the fewest possible words)回答問題。有的試題規定:答題盡量簡短,超過10個詞要扣分。
2 問什么,答什么,注意答出問題的全部內容,但不要答無關內容。答了無關內容要扣分。另外,還要注意,答題中不要有相互矛盾的內容,內容矛盾的部分不能得分。
3 注意語言正確,語言錯誤要扣分,無關內容出現語言錯誤也同樣要扣分。
4 切忌照抄原文,按評分標準,照搬一句扣分,照搬兩句或兩句以上就不得分了。
大學英語競賽翻譯題型特點及解題方法
?一、應試技巧
在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筆試部分內容中“英譯漢”難度相對較大,要求參賽學生譯出一篇短文劃線部分的句子,但我們不能兩眼盯著要譯的部分,應瀏覽一下前后內容,達到融匯貫通,這對理解翻譯句子非常必要。
翻譯決不能拘泥于詞表面的意思,參賽學生對詞的認識,容易產生“1+1=2”的思維定勢,學了“work”,就和“工作”分不開,不考慮語境、詞義的變化,這是我們的通病。其實詞典中所給的詞義只是個基本意思,比如英語介詞有其基本的詞義,有時與漢語的方位詞意思相當,有時我們得視具體情況,把其轉譯成動詞。這樣就能更準確地表達原意,如:把“across”譯成“延伸或橫跨”,把“over”譯成“越過”,等等。
可以說,英譯漢中最難的就是從句的翻譯。如果完全按照原文的結構、語序翻譯,譯成的漢語會非常冗長、難懂,這就要正確理解、區別對待。對主語從句或賓語從句,我們應該先拆開,再逐段翻譯。狀語從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句型,在翻譯時,我們尤其要注意兩點:1.譯文中狀語從句的位置;2.狀語從句在原文與譯文之間的差異。一看到so...that,許多人立刻會想到漢語“如此……以至于”。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沒有必要逐字翻譯出來,我們把漢語譯文分成兩句,然后加上個程度副詞,如“非常、很”等,原句結構的意思就能體現出來。另外,條件從句在英語中常常放在主句后面,這與漢語的習慣不太一樣。因此,在翻譯時,最好還是把位置順過來。
在翻譯從句時,我們許多人總容易混淆定語從句和同位語從句。定語從句是用于修飾前面的名詞,在翻譯成漢語時,或是放在被修飾詞的前面或是分開譯,后一種方法更適合較長的定語從句,而同位語從句則是對前面的名詞做進一步的解釋,是前面名詞的具體內容,前后在語法上是對等關系,因此在翻譯時,可用破折號表示,一般不要把從句放在所譯名詞之前,我們若能添上個“即”字,英語同位語的解釋作用就能在漢語譯文中得到完美的體現。
英譯漢題不僅要求參賽學生理解原文意思,并準確譯出,而且要求能辨認出原句中的句子結構,特別是一些特殊或有典型意義的句子結構,如It is ...for sb. to do是英語中常見的結構,我們知道,這個結構中“for sb. to do”是真正的主語。因此,絕不能生硬地把it譯成“它”或“這”。其實,在譯成漢語時,可把英語原句的真正主語放到句首,如: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do so.可譯為:“你這樣做是必要的。”或譯為:“你有必要這樣做。”“until”一詞在翻譯時同樣得先分析成分,弄清含義。“until”所表示的意思是“到……為止”或“在……之前”,正如:I waited
until 5 o"clock.意思就是到5點我就不等了,換言之,until之前主句中的謂語動詞實際上可譯成否定式,所以我們在處理這句意思也用了否定式。
現在不少參賽學生在做翻譯時所存在的問題是譯文似懂非懂,與其說是中文,不如說是“漢化”的英文,很有點像某些翻譯軟件“創造的作品”。這樣的譯文完成后,我們應該讀幾遍,看看是否通暢,如果感覺譯文盡管意思準確,但不如原文流暢,我們可以適當地添加一些詞,讓它“神似”而非“形似”,從而做出圓滿的答案,提高此題的得分率。
??英語長句較多,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的英譯漢題,一般都超過20個單詞,有的則更長。相比之下,漢語句子一般都較短。這就要求我們平時注意訓練翻譯技巧。翻譯的關鍵和前提在于理解,重點在于理解之后按漢語語言習慣組句,不致拗口或者看不明白。
英語特殊結構的翻譯技巧
英語特殊結構的句型比較固定,在紛雜的英語句子中找出一些普遍性和代表性的規律,對理解或翻譯頗有裨益。在尊重漢語習慣表達方式的前提下,如何將英語特殊結構譯成準確的漢語,是提高翻譯水平的關鍵問題之一。
1.倒裝句
英語倒裝句,無論是完全倒裝,還是部分倒裝,都與漢語的語序有差異,翻譯時應尊重漢語習慣,將句子理順。例:
1)Down came the hammer and out flew the sparks.鐵錘一落,火星四濺。(原句為完全倒裝。)
2)Shot by the guerrillas were two entirely innocent tourists.被游擊隊打死的是兩個無辜的游客。(原句為完全倒裝。)
3)Not until the jet engine had come into use could planes travel at supersonic speeds.直到使用噴氣發動機之后,飛機才能以超音速飛行。(原句為部分倒裝。)
4)All the engineers could do was bridge it,and that was a hell of a job.But bridge it they did ,and only in twenty-four hours.工程師們所做的就是架橋,這可是一項艱苦的工作。但是他們卻架起了橋,而且只花了24小時。(倒裝句的主動詞提前,因句中無情態動詞,所以根據其時態加了did,翻譯時不必譯出。)
5)No matter what measure they took,in no sense could the overflowing tide be controlled.無論采取什么措施,外流的潮流都無法控制。
6)Not only are the different situations arising in practice too numerous,but the technical capacity of the contractors is too uneven to admit of any advice at a distance.這不僅由于實踐中出現的情況五花八門,而且施工者的技術能力參差不齊,不可能考慮在遠距離外提出任何建議。(原句的前半句為部分倒裝。后半句中uneven意思為“不相等”,at distance“遠處”,too...to含有否定意義。)
2.強調句
翻譯好強調句的關鍵在于掌握好強調句型(It is...that/who/which/...)。應注意該句型與主語從句意義上的差異。例:
1)It is an unusual person who can live free from financial stress or who can spend money on others as he spends on himself.
只有不同尋常的人才能遠離經濟重壓,才能把錢花在別人身上就像花在自己身上一樣。(該句強調an unusual person,在譯文中用“只有”兩字體現出來。)
試比較主語從句:We had a lot of fun at the beach.It was really a fly in the ointment that George cut his foot on a piece of glass.我們在海灘上玩得很開心,美中不足的是喬治的腳被一塊玻璃割破了。(句中的It為形式主語,代替that引導的主語從句。a fly in the ointment油膏里有一只蒼蠅,喻美中不足。)
2)It was not until I got to the station that I missed my wallet.到了車站我才發現我的錢包不見了。(此類強調句型It was not until...that...可翻譯成“直到……才……”。)
3)It is these cultural common denominators upon which we can build understanding,respect and communication.就是基于這些文化的共同特征,我們才能增進理解、尊重和交流。
4)Thus,in the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it is the demand of individual consumers,coupled with the desire of businessmen to maximize profits and the desire of individuals to maximize their incomes,that together determine what shall be produced and how resources are used to produce it.因此,在美國的經濟制度中,正是各種不同消費者的需要和企業家獲最大利潤的要求及人們想獲得最多收入的愿望聯系起來,共同決定著要生產什么和怎樣利用資源去生產。(該句的強調部分較長,但核心詞是the demand,翻譯時加上“正是……,”,使強調部分突出出來。)
5)I was stuck in a job I hated and trapped in an engagement with a woman I didn"t love.At the time,both commitments seemed like a good idea,but I suppose it was the fantasy of being a successful,married businessman that appeal to me far more than the reality.我被討厭的工作所束縛,并陷入與自己并不愛的女人的婚約。那時候,這兩種承諾似乎都像是不錯的構想,可是我卻感到當個有成就的已婚富商的幻想,遠比現實的吸引力大得多。(文中it was the fantasy of ...that...是強調句,反映了作者想“重塑自我”的心理狀態。)
3.被動語態
英語被動語態使用比較多,尤其是科技論文中特別突出,這與漢語形成鮮明的對照。在漢語表達中,主動語態比被動語態用得更普遍些。因此,在進行英譯漢時,最好能尊重漢語習慣,將英文被動句轉換成漢語主動句。翻譯時應注意運用以下技巧:
1)英語的主語轉換成漢語的賓語
有些被動語態只能用漢語的主動句來翻譯時,可以將英語被動句的主語變為漢語主動句的賓語,以便突出談論的事物,不需要表明的行為主體可以省略。
(1)The present should never be chained to customs which have lost their usefulness.絕不可用那些已經無用的習俗來束縛現在的手腳。
(2)At first only a few sentence patterns can be learnt.Consequently a teacher will find it difficult to make the work interesting and natural.剛開始時只能學少數句型。因此教師要把課上得有趣而自然,那是不容易的。
(3)Every day ,the news of the world is relayed to people by over 300 million copies of daily papers,over 400million radio sets,and over 150 million television sets.每天,三億多份報紙、四億多臺收音機和1.5億多臺電視機向人們傳送世界新聞。
2)用“被”等詞提示行為的主體
譯文必須表示出被動時,可以用“被”、“為……所”、“受到”、“叫”、“讓”、“靠”、“遭到”、“挨”、“將”、“是(由)……的”等詞來表示,這樣更能引人注目。
(1)The earth"s surface in the area of M anhattan is composed of solid concrete.曼哈頓地區的地層表面是由堅硬的混凝土構成的。
(2)The makers of the spaceship will have seen that passengers are equipped so that this enormous speed does not harm them.The ship must also be designed so that the heat caused by the machine rushing through the lower air will not melt the ship,as a shooting star is melted and burned as it rushes through the air toward the earth.宇宙飛船的制造廠家必須保證讓乘客有適當的裝備,以防止因飛船速度過快而受到傷害。必須使飛船設計得不因其在低空飛行中摩擦產生高溫而熔化,像隕星一樣,在穿過大氣層落向地球時被熔化和燒毀。
(3)On the whole,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 with whom he is being compared,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 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總的來說,得出這種結論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是必須具備兩個條件:能夠假定這個孩子對測試的態度和與他相比較的其他孩子的態度相同;他也沒有因為缺乏其他孩子已掌握的有關知識而被扣分。
分析:該句除去but之后的兩處省略部分:(can)only(be drawn)與...(can)only(be drawn)以外,出現的被動語態有:...canbe drawn...can be assumed ...is being compared ...was not punished。翻譯時,只有最后一個was not punished譯成被動形式,其他的都依照漢語習慣處理成主動形式。
5.分離結構的翻譯
1)分離結構的翻譯技巧
有些較復雜的英語句子,特別是長句中,經常有插入成分將句子的主———謂———賓關系隔開,或者出現割裂修飾(分割定語)現象,造成理解和翻譯上的困難。進行英譯漢時應按照漢語習慣調整語序,將原意譯出。例:
We contend,however,that this shift from products to service,if it is to be fully leveraged as a driving force,requires a parallel transformation in the way organizations are conceptualized,structured and ,most important,managed.
然而,我們堅決主張,這種從產品到服務的轉變,如果它作為驅力可以發揮杠桿作用,那么就需要在各種機構的概念、結構,更重要的是,在管理方面有相應的轉變。
(該句中的分離結構有:(1)主句中“however”將動詞“contend”和that引出的賓語從句分離;(2)在賓語從句中“if...”條件句將從句主語“shift”與其謂語部分requires...分離;(3)插入成分“and,most important”將并列結構conceptualized,structured...managed分離。)
2)分離結構的常見模式
A.主謂(或部分謂語)分離
(1)The evidence as to the vastness of the universe and the complexity of its arrangements continues to grow at an amazing rate.
譯文:有關宇宙的廣闊無垠和其組成復雜性的證據繼續以驚人的速度增長。(句中主語The evidence...與謂語continues分離。)
(2)Rows of houses,each of them different and pleasing with their spacious gardens,are replaced by purely functional blocks of flats.
譯文:一排排房屋,其中每幢各不相同,而且由于有寬敞的花園而令人喜愛,都被單純從使用觀點設計的大樓所代替了。(句中的主語Rows of houses與謂語are replaced分離。)
(3)Later generations have been,in one sense,generous to Halley.
His name is forever associated with comets.
譯文:后人在某種意義上對哈雷是慷慨的。他的名字總是和彗星聯系在一起。(句中的復合謂語中的系詞have been與表語gener- ous分離。)
B.動賓分離
(1)It is the business of the scientist to accumulate knowledge about the universe and all that is in it,and to find,if he is able,common factors which underlie and account for the facts that he knows.科學家的事就是積累有關宇宙及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知識,而且,如果可能,找出既是他所知事實的基礎,又能解釋他所了解的這些事實的共同因素。(句中的find與common facts...分離)
(2)Some people consider impossible what is really possible.有些人把實際上可能做到的事看成是不可能。(句中的賓語補足語im- possible將動詞consider與賓語從句“what...”分離。)
C.定語/同位語(從句)分離
(1)A 16-candle-power lamp has a resistance when hot of 220Ohms.一盞16燭光的電燈通電后的電阻為220歐姆。(resistance與定語220Ohms分離。)
(2)Little was known at that time about the nature and behavior of electricity.當時對電的本質和特性還了解很少。(句中Little與定語 about the nature...分離。)
(3)Gradually conviction grew that the earth is round.人們逐漸相信地球是圓的。(句中conviction與其同位語從句that...分離。)
(4)Arrangements have been made to install safety devices on all machines.在所有機器上安裝安全裝置的工作已經安排就緒。(句中 Arrangements與定語to install...分離。)
(5)Many sketches are in existence of peasants being seated by the roadside and women at work in the fields.至今保存著許多速寫,畫的是坐在路旁的農民和在田野勞動的婦女。(句中sketches與定語of peasants...分離。)
D.固定搭配的分離
(1)Perhaps we should not only sprinkle the pupil,but plunge him right down into the sea of language and enable him to swim by himself as soon as possible.我們或許不應該只給學生下毛毛雨,而應該把他拋到語言的海洋中去,使他們盡可能快地自己學會游泳。(詞組plunge與into分離。)
(2)Children neglected by their parents turned in some instance to drugs and crimes.得不到父母關心和照顧的孩子,在某些情況下,便走上吸毒和犯罪的道路。(句中的詞組turn to被隔開。)
(3)In some forms of reading method,particular use is made of likeness between the student"s mother tongue and the foreign language he is learning.某些閱讀方法特別強調利用學生的本族語和所學外語之間的相似之處。(句中詞組make use of變為被動語態后出現割裂修飾。)
6.否定句
1)否定的轉移
否定的轉移是指英語否定句在句中某一部分(常在謂語部分),但在語義上卻是否定另一部分的現象。翻譯這類句子時不要單純依賴語法分析,而應從語義上分析,根據上下文理解句意。例:
(1)He doesn"t teach because teaching is easy for him.他之所以教書,并不是因為他覺得教書輕松。(否定轉移到because引起的原因狀語從句。)
(2)He doesn"t seem very enthusiastic about the suggestion.他好像對這個建議不大熱情。(否定轉移到介詞about的賓語上。)
2)否定轉移的基本類型
英語中的否定形式錯綜復雜,否定的部分可以是全句的任何成分。在處理否定轉移時應靈活掌握以下基本類型:
A.否定形式在表示看法、感覺的謂語動詞上,語義卻是否定后面的賓語從句。例:
He doesn"t expect we need worry.他認為我們不必著急。
B.否定形式在謂語部分,但語義是否定狀語或狀語從句。例:
(1)The earth doesn"t move round in empty space.地球并不是處在空無一物的空間中運行。
(2)You should not spite a man because he is poor.不要因為別人窮就輕蔑他。
(3)Neither believe nor reject anything because any other person has rejected or believed it.對任何事情不要因為別人相信而相信,也不要因為別人否定而否定。
C.否定形式在謂語,但是否定轉移到表語部分。此類結構常見的謂語動詞有appear,feel,sound,taste,seem,smell等。例:
It doesn"t seem as if it is going to rain.好像天不會下雨。
D.否定形式在謂語,語義上卻否定賓語補足語。例:
I never knew him to carry money because he never had any use of it.我知道他身上從不帶錢,因為他從不需要錢。
E.否定形式在賓語,但語義上卻在否定謂語。例:
He found no delight in reading the book.看書,他感到并不愉快。
F.主語是否定詞時,翻譯應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否定可以轉移,也可以不轉移。例:
(1)Nobody who has ever seen good-quality color television can ever be completely happy with black and white again.看過高質量彩色電視的人再也不可能對黑白電視感到滿足了。
(2)Nobody will listen to him.No one knows where he lives.沒有人會聽他的話。沒有人知道他住在哪里。
G.“否定主句+肯定式方式從句”中,主句和從句意思正好相反。例:
(1)Whales are not fish,as many people think.鯨不是魚,而許多人卻認為鯨是魚。
(2)It"s not far from here,as we think.離那兒不像我們所想的那么遠。
3)部分否定
在多數情況下,not在否定句中與every,each,both,always, much,many,often等詞連用時,表示部分否定,譯成漢語時可譯為“不全是”,“未必都”,“并非”等。例:
(1)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所有閃光的東西未必都是金子。
(2)Honesty is not always the best policy.誠實未必永遠是上策。
(3)I don"t need both(the)dictionaries.這兩本詞典我并不是都需要。
(4)It is not much of a spectacle as they say.那景色并沒有人們所說的那么壯觀。
(5)Everything doesn"t cause cancer.并非所有的東西都致癌。
4)雙重否定
下列短語具有雙重否定的意義:not...but what,nothing(else) but只不過是,不外是,can not but(后接省去to的動詞不定式)不得不,只好,can not choose /help but +V-ing不得不,哪能不,只好
(1)There is no law that has not exceptions.凡事都有例外。
(2)Not a day but what it rains.沒有一天不下雨。
(3)There is nothing for it but to lay emphasis on its importance.
對這件事只能強調其重要性。
(4)There is nothing unexpected about it.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5)I can not but bring the matter to their notice.我不得不把這個問題提請他們注意。
(6)They could not choose but speak the truth.他們只好講實話了。
5)含有否定意義的詞匯與結構
A.含有否定意義的詞:
含否定意義的動詞:fail(+to V.),miss,lack(in),ignore, withhold,refrain(from),neglect,deny,overlook,exclude
含否定意義的名詞:absence,failure,refusal,ignorance,neglect,exclusion
含否定意義的形容詞:few+n.(C),little,last,free(from),far(from),short(from),safe(from)
含否定意義的副詞:little,otherwise,too...(to),seldom , hardly,scarcely,rarely
含否定意義的介詞:above,beneath,below,out(of),except,beyond,instead(of),past,without
含否定意義的連詞:unless,before,or(表轉折)
以上英語詞匯用在某些特定的語境中具有否定的含義,翻譯時應按照漢語習慣處理,恰如其分地譯出來。例:
(1)He missed her in the crowd.他未能在人群中找到她。
(2)She is the last person I want to see.我最不想見到她。
(3)Hardly anybody likes him,because he is too selfish.他太自私了,幾乎誰也不喜歡他。
(4)He is above telling a lie.他屑于說謊。
(5)The very breath of life itself was beyond my reach.我對自己的命運無能為力。
(6)Its beneath you to argue with him .你犯不上同他辯論。
B.具有否定意義的短語或結構
too...to太……(以致于)不anything but決不是
rather...than寧愿……而不short of缺少,沒有
but for /but that若非,要不是free from沒有……的,免于……的
instead of代替,而不是safe from無……,(由于)不受 ……而安全
other than除了,不同于at a loss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more than不是in the absence of缺席,沒有
more...than與其……不如, 是……而不是
never...but每當……必定rather than寧可,而不
以上英語短語或結構否定的含義,翻譯時應做具體分析,避免誤譯:例:
(1)Frequencies too high to affect the human ear are called ultra- sonic frequencies.高得使人耳聽不到的頻率叫超音頻率。
(2)I went too late to see him.我去得太晚了,沒見到他。
(3)The world economy is too closely intertwined for any country’s hardship to be anything but bad news for everyone.世界經濟如此緊密地交織在一起,以至任何一國的困難,對所有國家而言,不能不是個壞消息。
(4)I think Tom,rather than you,is to blame.我認為該受責備的是湯姆,而不是你。
(5)The division between the pure scientist and the applied scientist is more apparent than real.理論科學家和應用科學家的區分是表面的,而不是實際的。
(6)The fact is quite other than what you think.事實與你想的完全不同。
(7)It never rains but it pours.不下雨則已,一下就是傾盆大雨。(禍不單行)
(8)The animals are safer from attack in the zoo than they are in the wild,but are not as happy.動物在動物園里比在野外安全,較少受到攻擊,但并不快樂。
7.比較與對照
各種類型的英語比較狀語從句和具有比較意義的詞組、短語是閱讀與翻譯的難點。因此,很有必要熟悉英語中表示比較與對照的句子結構特點,這樣才能在翻譯此類句子時得心應手。
1)比較狀語從句
英語比較狀語從句常用的從屬連詞、詞組有:as...as,not so...as,not as...as,more...than,less...than,the more...the more,漢譯時常用關聯詞“如同……一樣”,“不及……”,“不如……”,“比……更”,“劣(次、少)于……,“越……,越……”。當more / less...than用在同一人做兩種不同性質的比較時,應譯為“與其說……不如說”。例:
(1)There is more agreement on the kinds of behavior referred to by the term(intelligence)than there is on how to interpret or classify them.人們對智力有哪些不同表現的看法比人們對這些表現如何解釋或分類的看法更為一致。
分析:該句的主要結構是:There is more agreement on...than there is(agreement省略)on...them.在than引導的比較狀語從句中 how to interpret or classify them是由how +不定式組成的名詞詞組,作介詞on的賓語,them指代kinds of behavior。
(2)It is all too easy for the ignorant to believe that fifty doses of medicine,taken at once will produce a cure fifty times as fast as a single dose taken on fifty successive occasions.對于一個愚昧無知的人來說,讓他們相信下列事實是最容易不過了,即一次服五十劑量的藥和一次一劑量,連續服五十次,其效果是一樣的。
分析:該句中believe之后的賓語從句主要結構是:fifty doses...will produce a cure fifty times as fast as a single dose...。taken at once與 taken on fifty successive occasions都是定語,分別修飾前面的名詞。as fast as是一個比較結構。
(3)To criticize it(intelligence test)for such failure(a child"s character not being tested)is roughly comparable to criticizing a thermometer for not measuring wind velocity.批評智力測驗不測試孩子的性格等情況,猶如批評溫度計不測風速一樣。
分析:該句為研究生考題。根據上下文,句中的it指上文中的 intelligence test,即智力測驗,such failure指上句的智力測驗不測試孩子們的性格等情況。roughly comparable to大體上與……相同,可以理解為“大概相同”,是一個表示比較的短語。
(4)It is much more astonishing than if they said they never went out for a walk.這比假如他們說自己從不出去散步,還要令人吃驚。
(5)It was more the way he said it than what he said that made her displeased.造成他不愉快的原因,與其說是他所說的話,毋寧說是他的說話方式。
8.名詞化結構
英語書面語言中,特別是在科技文體中,常用一個名詞詞組來代替一個句子的意思,即:用名詞或名詞短語結構表達漢語中的動詞表達的概念,這樣會使文字更加簡煉。名詞化結構的組成通常是:名詞+of短語+其他修飾結構。翻譯時遇到這種結構,應采用順譯法,將名詞化結構譯成漢語的動詞,以保持句子的流暢。例:
1)Imagination enables men to construct an intellectual vision of a new world,and it preserves the zest of life by the suggestion of satisfying purposes.想象能使人理智地觀察一個新的世界,想象可能通過暗示令人滿意的目標,來使人保持對生活的熱情。
2)One of the most exciting developments in modern times has been the birth of biophysics,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aws governing atoms and molecules to the large molecules found in living organisms.其中最激動人心的成就之一是生物物理學的誕生,這門科學把支配原子和分子的規律應用到生物有機體的大分子上。
3)Tracing the show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about the material world by scientists in many cultures will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in which we live.探索科學家們如何在不同文化領域逐步掌握有關物質世界的知識,會幫助我們了解我們生活在其中的這個世界。
翻譯題型特點及類型
從一定意義上說,翻譯貴在理解的“準”和表達的“活”上。通過翻譯實現不同國家或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和溝通,達到交際目的。世界各國文化背景、傳統習慣、思維方式差別很大,對客觀事物或思想的語言表達各不相同。正確理解英語并將其轉換成漢語,不但要有良好的英語基礎,扎實的漢語功底,還應掌握不同文化的表達方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不能一字一句地直譯。只有提高理解的準確性,才能使譯文正確、通順,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提高翻譯質量的關鍵在于扎實的英語基本功,豐富的詞匯量和熟練的語法、句型結構和一定的漢語水平,了解英漢語言的習慣表達方式,知識廣博才能使譯文生動、準確。
英漢句式特點
英語和漢語是完全不同的兩種語言。英語屬印歐語系,漢語屬漢藏語系,兩種語言差異很大。翻譯不是英語單詞與漢字的對譯,而是兩種語言的語段動態對譯。成功的譯文應在意義上與原文等值,在遣詞造句上看不出硬譯的痕跡,符合漢語行文要求和表達習慣,做到“信、達、雅”,即:忠實原文的實質精神,表達充分又確切,文字優雅流暢。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在思維模式、文化習俗、歷史背景等方面存在著差異,英漢句式的結構的差異在所難免。英語講究形合,句子結構比較嚴謹,漢語講究意合,只要意思表達清楚,用詞造句就可以簡練。有的人在英譯漢時不尊重漢語表達習慣,文字晦澀難懂,與原文差距很大,甚至不能傳達原文意思。有的譯文讀起來很別扭,詞不達意,語義模糊,失去交際的意義。英漢句子結構對比分析會對翻譯實踐有所啟迪。要使譯文既忠于原文,又符合漢語習慣,準確傳達原文的信息,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掌握好英漢的句式特點很有必要。英、漢語言的句式特點可以通過下表的句式對比一目了然。
英漢句式對比
英語句子的特點
漢語句子的特點
主-謂-賓結構排列緊密 主-謂-賓結構排列松散
定語有的前置,有的后置,句子較長。 定語前置,句子較短。
語段結構嚴謹,句子展開時可形成環扣式套接,常用從句,不必段句另起。 語段流散鋪排,句子展開時不形成環扣式套接,必須段句另起。
詞或詞組避免重復出現,多用代稱。 詞或詞組常常重復出現,多用實稱。
The need for engineers who can view the whole area of engineering, wide and complicated as it is, as a single field of operation of a few basic laws and methods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felt. 人們已經愈來愈感 到需要這樣的工程 師,他們能夠把全部工程領域視為應用幾個定理的一個整體,不管工程學科的全部領域是多么廣闊復雜。
英漢語言對比研究表明,除了語篇模式和具體句型差異之外,從微觀上看,句式差異最明顯。具體表現在:漢語句子較短,句中的定語通常位于名詞之前,主語、謂語和賓語的排列常常不是緊密相連,而是中間插有定語或其他成分,讀起來比較松散。有人比喻漢語句子像竹桿,句中的動詞好比竹節。相比之下,英語句子長度大多超過漢語,句中的主語、謂語、賓語結構排列緊密,定語有的位于名詞之前,有的位于名詞之后,從句類型較多。有人將英語句子比喻成大樹,從句好比是樹枝。因此,英漢兩種語言的翻譯決不是詞與詞之間的靜態對譯,而是語段之間的動態活譯。試比較:
1 英語:She has the ability to swim like a fish.(定語后置,主、謂、賓排列緊密。)
漢語:她有像魚一樣游泳的本領。(定語前置,主、謂、賓排列松散。)
2.英語:Measles is an infectious illness that gives you a high temperature and red spots on your skin.(句子含定語從句,結構嚴謹,不必斷句另起。)
漢語:麻疹是一種傳染病,可以使你發高燒,皮膚上出現紅點。(語段流散鋪排,必須斷句另起。)
3.英語:Iron is not the most abundant metal on earth nor is the one with the oldest tradition.(the one代替metal,避免詞匯重復出現。)
漢語:鐵不是地球上蘊藏最豐富的金屬,也不是使用歷史最悠久的金屬。(實詞“金屬”重復出現。)
4.英語:The territory and sovereignty of a country are not allowed to be separated,it is the right of every country to safeguard its territorial integrity,and this is also the basic norm of international law.(前句為被動句,后句中非人稱代詞it充當形式主語,用物主代詞its替代 country"s。)
??漢語:國家的領土和主權不容分割。維護國家的領土完整是每個國家的神圣權利,也是國際法的基本準則。(漢語句子為主動語態,“國家的”重復出現,替代英語句中的it。)
5.英語: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greater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該句的賓語從句中套定語從句,置于中心詞之后,形成環環相扣,結構嚴緊。)
??漢語:行為主義者的看法是,一個兒童在有許多刺激物的環境里成長,而這些刺激物能夠發展其做出適當反應的能力,那么這個兒童將會有更高的智力發展。(句子的定語較短,放在中心詞之前,斷句另起后重復前面的有關名詞。)
翻譯題型特點及類型(2)----英譯漢的三個步驟
翻譯的標準是:首先要忠實于原文,不隨意增添或冊減,更不能歪曲原意。而且譯文語言必須正確通順,符合漢語習慣。英譯漢的成功取決于扎實的英語基本功、堅實的漢語基礎、詞匯量和背景知識。在進行翻譯時,應當聯系上下文,把有關句子弄懂,將意思搞透徹,再用適當的漢語把句子意思表達出來,使譯文傳遞出文化的內涵,達到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如果不顧語境斷章取義,拋開原文盲目翻譯,撲風捉影,望文生義,就可能曲解原意,造成誤譯。
英譯漢的過程有三個步驟:閱讀理解、漢語表達、審校潤色。要做到既忠實原文又符合漢語習慣,在進行這三個步驟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閱讀理解時注意各成分的邏輯關系
閱讀理解時吃透原文,有助于根據語法分析和上下文弄清句子的邏輯層次,識別主———謂———賓(或主———謂———賓———補)等結構,判斷出各成分的邏輯關系。例:
Probably there is not one here who has not in the course of the day had occasion to set in motion a complex train of reasoning,of the very same kind,though differing in degree,as that which a scientific man goes through in tracing the cause of natural phenomena.這里大概不會有人在一整天里都沒有機會進行一連串復雜的思考活動,這些思考活動與科學家在探索自然現象原因時所經歷的思考活動,盡管復雜程度不同,在類型上是完全一樣的。
分析:該句主要結構是:...there is not one here,其后的who has not...had occasion to set in motion a complex train of reasoning,of the same kind,...as that which...man goes through...phenomena為一定語從句修飾one(person),在這個定語從句中不定式短語to set in motion a complex train of reasoning(進行一連串復雜的思維活動),在該從句中作定語,修飾occasion;而of the very same kind,...,as that which...go through...是一省略了reasoning的同位語詞組,在這個同位語詞組中含有一個which引導的定語從句,修飾that。此處 that為指示代詞,指代reasoning;分詞詞組though differing in degree是整個同位語的狀語。
2.用漢語表達時注意引申詞義
進行漢語表達時應結合上下文解決疑難詞的確切含義或引申詞義。“引申”就是在翻譯時將詞義加以深化,產生“新義”,以確切表達原文含義。英漢兩種語言習慣表達方式不同,有時差異很大。翻譯時有的詞組找不到意義相當的現成表達方式,如果原樣照搬,孤立地逐字硬譯,譯文就晦澀難懂或含糊不清。根據上下文對詞義加以必要的引申,選擇恰當詞義表達,從表面上看,好像超出詞義范圍,但實際上卻能更確切地表達原文意思。
A creative person will almost never follow a set pattern in developing an idea.To do so would tend to structure his thinking and might limit the creation of possible solutions.一個有創造性的人在形成一種想法時,決不會按照一種固定不變的方式行事。因為那樣做就會束縛他的思想,妨礙他找出各種解決方案。
分析:該句譯文對develop(原意為“發展”)、structure(原意為“構造”)、limit(原意為:“限制”)等詞的意思根據需要進行了適當引申或者調整,使譯文符合漢語習慣,更加通俗流暢。
3.審校潤色時結合背景知識,尊重漢語習慣
審校潤色時應對原句結構進行斟酌,合理搭配,按照漢語習慣調整詞序,力求表達準確,實現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例:
Last night an uninvited guest turned up to make five for bridge.I had the kind of paper book at hand to make being the fifth at bridge a joy.昨晚有位朋友不請自到,使橋牌桌上多一個人,我身邊有一本書,使我盡管沒有打牌也過得愉快。
分析:翻譯該句的英文時,不但要弄清楚句子結構和短語的意思,如:turn up(出現,露面),at hand(在手邊),而且要懂得一定的背景知識,即:打橋牌一般只需四人。這樣,對譯文進行適當調整,就會譯得恰到好處。
由此可見,牢固掌握英漢語言知識,拓寬知識面,在翻譯過程中注意運用技巧,很有助于提高譯文質量。
英譯漢中的抽象與具體
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西方人不同,西方人喜歡抽象,長于分析;而中國人喜歡具體,長于綜合。由于風俗和語言上的差異,西方人習慣使用含有抽象意義的詞語表達思想。此類句子在譯成中文時如果處理不當,譯文就會晦澀難懂,很別扭。因此,在進行英漢翻譯時,應注意漢語習慣,對句子或詞語進行妥善處理,力求使譯文流暢、準確,使隱形的信息具體化、概括化。
1.將抽象名詞(或代詞)具體化
西方人在英語中經常使用抽象的概念來表示具體事物。在英語譯為漢語的過程中,大多數情況下,將抽象化為具體,有助于提高譯文質量。
1)I have too much to tell you and don"t know what to begin with.我有許多話要對你說,卻不知道從何說起。(原句中的much譯為“許多話”,使譯文流暢。)
2)Was ever such nonsense written?這樣荒唐的東西有人寫過嗎?(nonsense“胡說八道、廢話”在句中被譯為“荒唐的東西”,譯得恰到好處。)
3)The workshop director issued a communication outlining the details of the work to be done on the shutdown and safety rules to be followed during the work.車間主任簽發了一份通知,概括了停機期間的工作項目以及工作中要遵守的安全規則。(communication意為“通訊、聯絡、傳達”,譯文中轉譯成“通知”,保持上下文自然通順。)
4)You may have something of Roosevelt,something of a Newton in yourself;you may have something very much greater than either of these men manifested waiting your help to give it expression.你或許有羅斯福的才能,牛頓的智慧,你或許具有比他們兩人更加偉大的本領,在等待著你將它表現出來。(句中三個something分別被譯為“才能”、“智慧”、“本領”,充分展示出該詞在特定的場合的豐富內涵。)
(5)The need for engineers who can view the whole area of engineering,wide and complicated as it is ,as a single of field of operation of a few laws and methods has increased.人們已經越來越感到需要這樣的工程師,他們能夠把全部工程領域視為應用幾個基本定律和方法的一個整體,盡管工程學科的全部領域是既復雜又浩瀚。(句中it指 the whole area of engineering,譯文將it譯得具體些,句意更加明確。)
2.將“濃縮”的信息展開說透
東西方人思維方式不同,西方人常把眾多信息凝聚于一個短語或句子加以闡述,喜歡“濃縮”信息,而中國人則趨向于化整為零,將信息逐點鋪開說清、說透。
1)If I were rich ,I should do so.As it is,I do nothing.如果我有錢,我就這樣做。但實在太窮,就什么也做不成了。(如果將as it is譯為“事實上;即使如此”,譯文就顯得籠統含糊,譯得具體些,意思就很明確了。)
2)He is a brilliant scholar and is everywhere recognized as such.他是個很有才華的學者,到處都公認他很有學問。(句中的as such意為“像這樣的人”,譯文具體化之后,句意更加清楚。)
3)The isolation of the rural world because of distance and the lack of transport facilities is compounded by the paucity of the information media.由于距離偏遠、交通設施缺乏,鄉村與外界隔絕,這種隔絕因信息媒體不足,變得更加嚴重。(譯文將濃縮在一個英語句子中的若干信息鋪開,逐點具體交待,語言清晰順暢。)
4)When seeds drop into rubble instead of rich soil,those with vitality never despair or sigh,because they can steel themselves in resistance.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嘆息,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練。(將instead of譯為“不落在”,原因從句前后呼應,譯文簡潔而富有哲理。)
5)Electronic-cash cards cut the cost of handling physical currency and banks can earn a small fee from every transaction,whereas purchases with notes and coins net them nothing.電子現金卡降低了處理實在貨幣的費用,所以銀行可以從每筆交易、轉帳中賺取一小筆費用,而用紙幣或硬幣做交易卻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利潤。(譯文的后半句翻譯得實在而又具體,尤其是net them nothing處理得恰到好處。)
3.運用概括法避免逐詞硬譯
英語中還有的句子雖然其字面意義明確,但是如果硬譯,使逐詞對號入座,譯文就顯得累贅繁瑣,拖泥帶水。相反,如果能稍加概括,卻令人感到耳目一新。
1)We honored him for what he is,not for what he has .我們尊重的是他的人格,而不是他的財富。(句中what he is和what he has分別譯為“人格”與“財富”,看上去籠統,實際上更加概括精煉。)
2)For generations coal and oil have been regarded as the chief energy sources used to transport men from place to place.煤和石油幾十年以來一直被認為是交通運輸的主要能源。(譯文用“交通運輸”概括transport men from place to place,避免一般性的冗長文字,使譯文更加流暢。)
3)You mustn"t go to the station to meet the foreign guests as you are.你不能就這樣到車站去迎接外賓。(譯文將as you are概括為“就這樣”,比硬譯成“像你現在的樣子”,貌似抽象,實則更符合漢語習慣,更靈活。)
4)The inferior goods were sold on the basis of clever packaging and astute advertising.那些劣質商品是靠巧妙的包裝和狡詐的廣告賣出去的。(on the basis of意思是“以……為基礎”,譯成一個“靠”字,概括得簡潔又傳神。)
5)This has been my life,I have found it worth living,and would gladly live it again if the chance were offered me.這就是我的人生。我覺得它值得,若有可能,我愿欣然再度過此生。(譯文分別運用概括化與具體化的翻譯技巧,將文字處理得充滿詩意。)
由此可見,英漢兩種語言結構、詞匯的內涵和外延都存在著差異,在把英語譯成既充分體現英語原文含義,又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中文過程中,必須根據它們之間的差異,恰如其分地實行抽象與具體的轉換。一詞一字之差,顯示出對原文內涵理解的功力,決非一蹴而就的膚淺文字。
英譯漢中顏色詞的翻譯方法
眾所周知,顏色詞的使用,大大增強了修辭效果,使語言生輝添色。英語中存在大量與顏色有關的表達方式,表達一種特定的文化含義,但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差異,不同的民族對色彩的喜好是不同的,這些喜好對成語、諺語、習語有許多影響。英漢兩個民族產生的聯想有共通性,也有差異性,有時甚至會完全相悖。所以,在翻譯這些帶有顏色詞的表達方式時,一定要弄清它的實際含義。因為有時顏色詞并不表示顏色,而是引申、轉換成其它特殊的含義,主要出現在某些固定詞組、習慣用法及俚語中。因此,在進行顏色詞的翻譯時,必須了解兩種文化的差異,根據實際情況做出準確的翻譯。具體說來,常見的有以下四種處理方法。
一、直譯出顏色詞
顏色詞在英漢兩種語言中具有相同的聯想意義。翻譯時可采用直譯的方法。如:
House白宮
grey-black clouds had suddenly departed and an expanse of colored clouds had blazed up at the western edge of the sky.灰黑的云突然遁去,西天邊燒起一片云彩。
二、改換顏色詞
由于英漢兩民族生活結構、思維方式的差異,英語中有些顏色詞在漢譯時需根據漢語習慣做些變通,以便于漢語讀者接受和理解。如:
tea紅茶(而不譯為黑茶)
漢語中的"紅茶"譯成英語是"black tea",字面上意為"黑茶",這是因為漢語針對茶水的顏色而言,故稱其為"紅",而英語的著眼點則放在茶葉的顏色上,故稱其為"黑"。
and blue青一塊紫一塊(而不是青一塊黑一塊)
三、增加顏色詞
根據行文表達的需要,在沒有顏色詞的原文句子中增添顏色詞以使譯文生動精彩,以符合漢語表達習慣。如:
Her eyes became moist.她眼圈紅了。
四、意譯的方法
表示顏色的詞語在不同的語言中有不同的文化含義,反映了不同地域人們的文化心理、審美情趣和時代風尚。
look blue today. What"s wrong with you?你今天看起來悶悶不樂,出了什么事?
blue在表示人的心情時,指的是"憂郁,傷感,沮喪"等含義。再如:a blue Monday(倒霉的星期一);in a blue mood(情緒低沉)等。另外還有blue moon或once in a blue moon的說法,喻指"罕見之至,極不可能",因為月亮不可能是藍色的,所以此習語才有"千載難逢"的意思。
Jack"s brother got a new bike, Jack was green-eyed.杰克嫉妒哥哥買了一輛新自行車。
英語中green-eyed, green with jealousy, green with envy都常常用來表示"嫉妒,吃醋",漢語卻用"眼紅"或"害了紅眼病"來表達。此外,英語中還常用綠色表示沒有經驗、缺乏訓練、知識淺薄等。如green hand(生手,新手)。
coffee純咖啡(而不譯為"黑咖啡")
black coffee在英語中指的是沒有加牛奶的咖啡或清咖啡。其反義詞white coffee同樣也不譯為"白咖啡",而是指加了牛奶的咖啡。與black有關的另一習語black sheep,在翻譯時也同樣引申為"害群之馬"。實際上,黑色在英漢文化中具有詳盡的聯想意義。它與恐怖、邪惡、不祥有關。在英語中還可引申為陰郁的、怒氣沖沖的、充滿仇恨的。例如:give black look惡狠狠地瞪某人一眼;in a black mood情緒低落;a black mark令人不滿意之處。這在進行英漢翻譯時都要根據情況予以引申。
色彩在文化心理和民族習俗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比較英漢習語中色彩詞的內涵意義,我們可以看出其間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完全相反或完全吻合的情況比較少,而交叉性則比較多。所以在漢譯時必須根據具體語境,并尤其要注意其中的文化因素來做出準確的翻譯。
英譯漢中否定現象的處理
英譯漢主要考核考生對英語書面材料的確切理解能力。這就要求我們能準確地理解原文,能"鉆進去",分析語法結構,搞清楚上下文的邏輯關系,領會原文的實質,把原文吃透。然后又能從原文中"跳出來",并用恰當得體的漢語把原文的內容表達清楚,使譯文既忠實于原文,又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使內容與形式相統一。因此,英譯漢時如何處理句子當中的語言現象就尤為重要。
英漢兩種語言在表達否定概念時的手段不盡相同,英語以全部否定的形式來表達事實上的部分否定,也多用雙重否定來表示肯定。因此,翻譯時常要做正反處理,既英語中的否定式,漢語有時表達為肯定式;英語中的肯定式,漢語有時表達為否定式。英語中表示否定語氣的類型有:
1.全部否定
表示全部否定的詞有:no(沒有,不),no- body(沒有人),nothing(沒有東西),never(從來不),neither...nor(兩者都不),none(誰都不)等。含有這類詞的句子譯成漢語時,一般仍為否定句,但可以變動語序。例如:
None of his friends wants to help him now.現在沒有一個朋友愿意幫助他。
I am never late for my classes.我上課從不遲到。
Parents have no authority to interfere their children.父母親無權干涉他們的孩子。
2.部分否定
英語中every,both,all,always,often,quite,entirely,many,much等詞和not連用時,表示部分否定。通常譯作"并非人人","不都是","不全是","不常","不完全","不總是","不多"等。例如:
Not both the answers are correct.并非這兩個答案都對。
I don"t entirely agree.我并不完全同意。
The good and the beautiful do not always go together.善和美并不一定總是連在一起。
3.雙重否定
英語中表示雙重否定的詞語有:no (not)...no(not)...; not...with...; not...until...; no(not)...but...; not...a little ...; not...but that...等。漢語里也有同樣的說法,如:沒有不……,不能不……,并非不……,不無……,未嘗不……,并不否認……,無不……,不會不……等等。英譯漢時,可以直接譯成肯定式,也可以保持雙重否定,視具體情況而定。例如:
No pains, no gains.不勞無獲。
No sweet without sweat.不嘗艱辛不知甜。
At the beginning of learning English she could not speak it without making mistakes.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她講英語不可能沒有錯誤。
4.意義否定
英語中有些詞或詞組從字面上看不像否定詞,但卻表示否定意義或語氣。翻譯時,可用否定來表示。例如:
deny(否認),lack(不足),ignorance(無知),exclusion(除外),free from(沒有,免于),little(沒有什么),short of(缺少),in vain(無效,徒勞),too...to(太……而不能),unless(除非),without(沒有),rather than(而不是)等。
Perfect faith excludes doubt.絕對信任就不允許有懷疑。
This equation is far from being complicated.這個方程式一點也不復雜。
It"s out of dispute that he is correct in his conclusion.他的結論的正確性是用不著爭論的。
翻譯題型特點及類型(3)----英譯漢中的詞義確定和引申
英語單詞在不同的場合和搭配中,詞義有時差別很大。如果把某些英語單詞或詞組按詞典上的意義直譯過來,就會使譯文晦澀生硬,不易理解,甚至還可能引起誤解。因此在翻譯時,要在弄清原文意思的基礎上按照漢語習慣選擇適當詞義加以引申,以求更確切地表達原文意思。進行英譯漢時,詞義的選擇和引申應注意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詞義確定
1)根據詞性選詞義
英語單詞具有多義性。詞類不同,詞義常有差異。詞匯的多種詞性和多個含義往往造成詞義理解和翻譯的困難。英譯漢選擇詞義時,最好先確定該詞在句中的詞性,或者所起的作用,然后根據詞性選取適當的詞義。
(1)On his way home he bought some apples at a fruit stand.(名詞,“攤位”)
(2)The injured driver can hardly stand the pain any longer.(動詞,“忍受”)
(3)Half of the members took a stand against the proposal.(名詞,“立場”)
(4)I saw one man in the whole long line pull out a paper pocket book and begin to read,standing up.(現在分詞,“站立”)
(5)Sound travels at 1,100ft per second.(名詞,“聲音”)
(6)Your idea sounds like a good one.(不及物動詞,“聽起來”)
(7)Old as Cara is ,she still enjoys sound health.(形容詞,“健全的”)
(8)I don"t like to ask my parents for money.(動詞,“喜歡,愿意”)
(9)Things which seem to be like may be different.(形容詞,“相同的”)
(10)It was just like him to think of himself first.(介詞,“像”)
2)根據使用場合確定詞義
同一個詞用于不同場合、不同學科或專業,具有不同的詞義。因此,必須充分考慮詞匯的使用場合及上下文的聯系來確定詞義。有的詞在不同語境使用時,同屬一個詞性,意義也大不相同。因此,英語上下文和詞匯搭配對詞義影響極大。進行英譯漢時,要切忌簡單地照搬詞典中的對等詞,應注意通過語法分析和上下文語境,掌握其確切含義,用適當的漢語加以表述。
(1)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s thriving in Japan.汽車工業在日本很興旺。
(2)Poverty is a stranger to industry.勤勞的人不會窮。
(3)Does the teacher ever include catch question in examination papers?老師在試卷中出過令人迷惑的問題嗎?
(4)The house is for sale very cheap;there must be a catch in it somewhere.這房子買賣很便宜,其中必有文章。
(5)That was a difficult catch.那是個難接的球(但已接住。)
(6)The catch was now being hauled in.捕獲的魚現在已被拖進來了。
(7)The catch on the door is broken.門上的門扣壞了。
(8)He unfastened the lock catch of a box.他打開箱子的鎖扣。
3)根據習語確定詞義
英漢兩種語言各自具有自己的習慣搭配關系,主要表現在形容詞、副詞、名詞和動詞短語和詞組上。同一個詞用于不同習語,意思迥然不同。在英譯漢時,要根據漢語的搭配習慣處理英語的習語或搭配,確定正確的譯法。
(1)In developing a design,we must take account of many factors.
在進行設計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考慮許多因素。
(2)Such metals as copper and aluminum,are widely used in power industry on account of their goo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像銅、鋁這樣的金屬之所以能在電力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是因為它們的導電性好。
(3)I"m afraid that you"ll have to account for every penny of the money that has entrusted you.恐怕你得把交給你的每一分錢都要報帳。
(4)We asked him to account for his conduct.我們要求他對他的行為加以解釋。
(5)The hilly area accounts for a third of the country"s cultivated land.丘陵地占該縣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一。
(6)They accounted for twenty enemy soldiers.他們打死了二十個 敵軍士兵。
(7)After receiving high praise from the audience,the actress has her head turned.那女演員受到觀眾稱贊后,得意忘形。(誤譯:那女演員……回過頭來。)
(8)He is dead as I live.他的確是死了。(誤譯:他死了,我還活著。)
(9)I"m now a little under the weather.我現在有點不舒服。(誤譯:我現在在露天之下。)
(10)I wish peace could be saved at the eleventh hour.我希望在最后一刻挽救和平。(誤譯:我希望在11點鐘時,和平可以挽救。)
4)根據名詞語法特征選詞義
英語中有些名詞意義很活躍,許多語法特征,比如:名詞的單復數形式、可數或不可數、前面有無冠詞等等,都能影響詞義,譯法大不相同。
(1)名詞的單復數詞義不同,譯法也有區別。例:
main(單)主線,干線mains(復)電源
mean(單)項,平均值means(復)手段,方法;財富
development(單)發展,研制developments(復)情況,現象
good(單)利益,好處goods(復)貨物,商品
spirit(單)精神,氣概spirits(復)酒精,心情(情緒)
proportion(單)比例,部分proportions(復)面積,大小
(2)名詞前面的冠詞有時影響詞義。例:
a.The match was put on the airs last night.那場比賽于昨晚播出。
b.He put on airs at the meeting yesterday morning.他昨天上午在會上裝腔作勢。
(3)名詞的可數與不可數對詞義也有影響。例:
a.Executives must be able to handle a change in broad segments of industry,society,and government.管理人員必須有能力駕馭企業、社會和管理諸多方面的變化。(句中的government為不可數名詞,意為“政治”、“管理”。)
b.The government strongly wish(es)the bill passed.政府強烈希望該議案能通過。(該句government為可數名詞,前面有定冠詞,意思是“政府”,視為單數,亦有單數形式視為復數的情況。)
2.詞義引申
有許多詞在特定搭配和上下文中是不能直譯的,必須在理解原文的基礎上根據上下文和邏輯關系加以“引申”,以確切表達含義。概括起來,引申的方法有以下三類:
1)抽象化引申:某些表示具體事物的詞在翻譯時可以進行抽象化引申。例:
(1)Every life has its roses and thorns.每個人的生活都有甜有苦。(譯文中對rose,thorns進行了抽象化引申。)
(2)John"s thoughtless remark about religion got him into a lot of
hot water.約翰關于宗教的輕率議論給他帶來了許多麻煩。(譯文中的hot water被抽象化引申為“麻煩”。)
2)具體化引申:有些代表抽象概念的詞翻譯時可以將詞義進行具體化引申。例:
(1)The administration was free from corruption.這屆政府沒有腐敗現象。(句中corruption譯為“腐敗現象”更符合漢語習慣。)
(2)He should be able to have a much better understanding with more exposure to the day-today operation of the production line in the future.在將來經常接觸生產線的日常操作過程中,他應該能夠有更好的了解。(operation譯為“操作過程”比簡單地譯為“操作”更具體、準確。)
(3)Human will can overpower natural forces.人定勝天。(譯文中對human will,natural forces進行了具體化引申。)
3)內涵化引申:根據詞的內涵加以引申。例:
(1)Year after year and century after century ,the moon goes through its cycles of changes.月亮的盈虧變化一年又一年,一世紀又一世紀,周而復始。(譯文根據原句意進行了內涵化引申。)
(2)I think he can be an asset to the company.我認為他會成為公司的人才。(asset原意為“資產”,轉化為“有價值的物品、優點、長處、有利條件”等含義。此處譯為“人才”,很貼切。)
3.詞類轉譯
英譯漢時的詞類轉換能使譯文流暢,表意確切。為了使譯文既忠于原文又符合漢語習慣,翻譯時不能一味拘泥于某些詞匯在原文的詞性,必要時應該采取詞類轉換的方法,將原詞類進行適當的轉換。
1)名詞轉譯為動詞
(1)Peace is much more than the absence of war.和平遠遠不只意味著沒有戰爭。
(2)Some of these causes are completely reasonable results of social needs.Others are reasonable consequences of particular advances in science being to some extent self-accelerating.在這些原因中,有些是自然而然地來自社會需求,另一些則是由于科學在一定程度上自我加速而取得某些特定發展的必然結果。(該句譯文的詞類轉換中,名詞results轉譯為動詞“來自”;動名詞self-accelerating轉譯為動詞“自我加速”。)
2)介詞轉譯成動詞
(1)I barreled straight ahead,across the harbor and out over the sea.我筆直地向前高速飛行,越過港口,飛臨海面。
(2)He is above bribery.他從不行賄受賄。
(3)His parents are dead against the trip.他的父母堅決反對這次旅行。(dead為副詞,意思是completely,against為介詞,在譯文中譯成了動詞“反對”。)
3)形容詞、副詞轉譯為動詞
(1)He is entirely independent of your help.他絕對不靠你的幫助。(independent為形容詞,譯成了動詞。)
(2)The company stock went up and down all last week.該公司的股票上星期一直是起起落落。
(3)Down with the blackboard!把黑板取下來!
4.代詞的指代關系
英語中代詞使用頻率遠遠高于漢語。英語比較喜歡用代詞,而漢語則常用實詞。英譯漢時,遇到代詞,不能簡單地用一個對應的漢語代詞來處理,應該弄清代詞的關系,正確理解在原文中所指代的人或事物。例:
1)It is commonplace that a society reveals its reverence or contempt for history by the respect or disregard that it displays for older people.一個社會對歷史是尊重還是輕視,往往通過社會對老人的態度是尊重還是漠視來反映,這一點不足為奇。(原句中第一個非人稱代詞It為形式主語,代替后面的主語從句;句中的its指代“社會的”。后文的it,盡管根據代詞單復數指代原則,可指代前面出現的 society和history,但是通過語義分析,可知在此指代society(社會。因此,翻譯時表示出來,可避免歧義。)
2)The Prime Minister said,“We in Britain have every reason to wish for better relations with the states of the Eastern Europe,and we do sincerely want them”.首相說:“我們英國人有充分的理由希望同東歐國家改善關系,我們衷心希望改善同這些國家的關系。”(譯文將 We in Britain和them中的指代關系明確譯出,使句意明確,語氣堅定。)
3)Indeed his greatness lay in his outstanding ability to combine the qualities of an original scientist with those of a forward-looking industrialist.的確,他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具有杰出的能力,將獨創性的科學家品質和高瞻遠矚的實業家品質結合起來。(該句中those指qualities,在譯文中需要將其指代的“品質”一詞譯出。)
四、巧推詞義
閱讀時遇到生詞不足為怪。當遇到生詞的時候,要學會容忍個別無關緊要的生詞,不要因為不懂其詞義而煩躁不安。如果生詞不影響理解句意,可以忽略生詞繼續讀下去。如果涉及到重要信息,猜測詞意的技能就顯得十分重要。學會巧做題目就應學會利用信息巧推詞義。在閱讀的思維過程中,“巧推詞義”是行之有效的應急方法。所以,在日常的英語學習中,不但應下功夫理解語法、記憶詞匯,而且應有意識地培養領悟、推測詞義的能力。
1 利用構詞法知識分析詞義
觀察單詞的詞根和已知詞綴的含義,猜測某詞的意思,是積極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能力的技巧之一。英語詞綴很多,常見的詞根、詞綴如下:
1)Noun Suffixes(名詞后綴,加在動詞之后)
-ment,-ion,-ation,-al,-ance,-ness,-ity,-dom,-th,-hood,-ship
2)Agent Noun Suffixes(表示人的名詞后綴,構成動作的執行者)-er,-ar,-or,-ian,-eer,-ist
3)Verb Suffixes(加在形容詞或名詞后構成動詞) -ify,-en,-ize
4)Adjective Suffixes(加在名詞或動詞后構成形容詞)
-ful,-less,-al,-y,-ic(al),-ary,-ory,-ous,-able,ible,-ly
5)Negative Prefixes(with the meaning of“not“)(加在形容詞、動詞等之前構成否定意義)
un-,im-,in-,il-,ir-,non-,dis-,mis-
6)Prefixes of Time(在……之前,重,又……,在……之后)
pre-(before),re-(again),post-(after),fore-(before)
7)Prefixes of Position(表示位置的前綴)
inter-(between),trans-(accross),sub-(under,lower than)
利用構詞法推測詞義時,只要熟悉各種前綴、后綴、詞根,遇到生詞時,根據這些線索,將單詞拆開,再用構詞法分析,其詞義常常可以一猜即中。例:
At a press conference after the award ceremony,the 18-year-old girl spoke in a barely audible voice.
分析:根據構詞法知識audi-=hear;-ble為形容詞后綴。:“barely audible”的意思是“幾乎聽不到(的)”。
If a computer malfunctions,it fails to work properly.
分析:malfunction中的前綴“mal-”意為“不、非、不當、不良”,常附在名詞、動詞、形容詞之前,故malfunction指“機能失常,發生故障”。
考前注意事項
一是做好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準備。從試題的容量、難度到題型設置,能力競賽和我們平時的考試都有所不同。考前一定要做好與困難做斗爭的心理準備。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臨場從容發揮而不慌亂。也只有這樣,才能保持一顆平常心,在競賽中保持適度的緊張,充分發揮自己的水平。
二是注意準確書寫和填涂姓名、考號。發下試卷后,大家不要急于答題,要在監考老師的指導下,在答題卡上書寫考號、姓名、省市(地、州、盟)、縣(市、區、旗)、學校、年級、班級和指導教師姓名,不能有絲毫差錯。有的同學發下試卷后馬上就忙于讀題,到最后交卷時再匆忙填涂,以致丟三落四,出錯很多,有的還甚至忘記寫姓名、考號。
三是充分預習好聽力題目。聽力測試是能力競賽的第一關,答好該題有著特殊的意義。答好聽力題,能緩解自己緊張的心理狀態,有助于順利完成后面的題目。因此,放錄音前一定要迅速瀏覽聽力題,了解題目要求及所給的選項內容。特別是第一題“聽辨單詞”,提前默讀一下所給的四個選項,揣測單詞在句子、對話中的位置,做到心中有數,再聽錄音時就會有的放矢。聽錄音前對所給的內容了解得越細致,聽力效果就越好。
四是認真審題。調查研究表明,在考試中,60%以上的錯誤與審題不嚴有關。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題型很多,題目要求也不盡相同。仔細審題,按題目要求答題對考生來說尤為重要。
五是做題要“先易后難”。先做容易題能緩解自己緊張的心理,穩定自己的情緒,不斷增強自信心,更有利于解出試卷中的難題。相反,如果一開始就把注意力集中到難度大的題目上,耗時過多,影響其它題目的作答,就得不償失了。至于具體步驟,同學們可根據自己平時訓練養成的習慣和試卷題目難易程度而定。
六是注意珍惜時間。在考場上,時間有限,分分秒秒都很重要,可以說時間就是分數。特別是在能力競賽這樣的選拔性考試中,題量大,難度高,考生充分利用好時間就顯得非常必要。抓住時間,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前提和保證。筆者認為應注意以下兩點:首先是在簡單的、有把握的題目上節省時間。比如說選擇題,如果從A,B中即可選出答案,無須再細看C,D;其次是要學會合理分配考試時間,力爭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答卷。
七是答題要全面。主觀題在能力競賽中所占的分量很大,但不少考生在做此類題目時考慮問題欠全面,往往掛一漏萬,會做但做不全對,造成失分。如本來是動詞第三人稱單數,卻忘了加-s或-es。有道是考試無小事,還望廣大考生細心、嚴謹,在上述細節上多多留心。
八是書寫規范,卷面整潔。能力競賽主觀試題量大題多。好多同學會做題,但不能得分,原因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的書寫不規范而致,有的將a寫成u,r寫成 v,g 寫成y等,把n寫成h等,不一而足。還有的在試卷上亂涂亂改,把試卷涂成“大花臉”,讓閱卷老師不知其所寫。
?九是學會抓住解題靈感。靈感盡管看不見摸不著,但畢竟是客觀存在的。大家或許有這樣的體會,在考試中為某個題目絞盡腦汁,仍百思不得其解,到了山窮水復的地步。但當你做其它題目的時候,可能受這部分題目影響,那道難題的解題思路在腦海中一閃而過,也許會有靈感產生。做完會做的題目,不妨進行自我鼓勵:I am great. I can pass the exam. 如果是碰到較難的題目,要學會自我安慰:題目說難都難,自己做不出,別人也未必做得出。精神狀態好,競技狀態就好,就越有靈感,往往能超水平發揮。
十是認真檢查試卷。答完題目后,不要急于交卷,如果時間充裕,對那些沒有把握的題目要仔細推敲,爭取在交卷之前找到正確答案。一定要耐心查卷,如有無漏掉的題目;有些單詞自己是不是用對了它們的正確形式,-s, -er,-ing, -ed 等后綴是否有遺漏等。重點是看看自己審題是不是嚴密,答題是不是遺漏了要點?做題是不是有點兒“想當然”?大家在檢查時不妨換個角度,重新審視一下自己做過的題目。另外,也可以默讀題干和自己做的答案,通過語感來判斷。有的考生檢查時僅流于形式,對明顯的拼寫錯誤都視而不見,還有的對漏題、串行錯位等錯誤都檢查不出來。考試后懊悔不迭,但也為時已晚。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室外光電組
學習資料發放時間安排
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競賽 - 室外光電組免費租借車模套件已經抽簽完畢,共計101所高校獲得車模套件,首先恭喜各位獲得車模套件的高校,對于沒有獲得免費租借車模套件的高校也可以與工作組人員聯系獲取競賽特價版車模套件,在這里,預祝各位參賽高校取得優異成績。
車模實圖
(插入參考視頻)
室外光電組(無人駕駛競速組)車模套件,以復現無人駕駛技術為目標,無人駕駛系統非常復雜,包含感知、障礙物檢測、決策、車輛控制等模塊,把這么多功能各異的模塊集成在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并完成自動駕駛的任務,這是一個非常大挑戰。因此軟件系統我們采用機器人操作系統ROS。作為開源的機器人操作系統,它不僅提供了智能機器人所需的環境感知、運動控制、可視化操作等運行支撐功能,而且也支持智能機器人的應用軟件和系統的功能驗證、虛擬仿真等開發活動,到2019年ROS已經走過了11年的發展,因其分布式架構、多語言支持、易于擴展等特點,逐漸已經成為智能機器人開發的標準平臺。在智能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工業機器人等領域都取得了良好的應用。
室外光電組(無人駕駛競速組)車模套件系統架構如下所示:
硬件部分主要以主控電腦為核心,外部搭載激光雷達傳感器,用來采集整車周圍所有的物體相關的距離信息;同時也搭載了姿態傳感器,用來獲得車輛整體的姿態信息和加速度信息。單片機系統與主控電腦端通過USB轉串口連接,單片機系統通過接收ROS系統下達的線速度與角速度指令進行運動學方程轉換,通過PWM控制直流無刷電機和舵機,進而實現對車體的速度與方向的控制。通過路由器組件局域網,我們可以使用ssh遠程訪問登陸主控電腦,方便操作人員實現對整個系統遠程控制。
軟件系統部分如下圖所示,機器人操作系統ROS通過外部激光雷達和IMU姿態傳感器獲取無人競速車周圍環境信息與車體的姿態信息,將這些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通過SLAM算法實現對整個環境的地圖構建,有了地圖之后,我們就可以通過AMCL等算法實現地圖上的路徑規劃和自主導航。
通過上面的講解,我們可以了解到,和傳統的競速車相比,此套無人競速車多了系統層,也就是搭載了ROS機器人操作系統。那如何行之有效的學習ROS呢?
首先,ROS1.0是安裝運行在Ubuntu系統之上的,所以第一需要初學者對Linux和Ubuntu有一定的了解。
其次,雖然說ROS不依賴任何特定的編程語言,也已經支持多種不同的語言實現,例如C++、Python、Octave和LISP,但對于初學者來說,我們建議對Python有一定的了解和編程功底。
最后,需要對ROS的基礎框架、通信協議、開發工具、功能包等進行系統的學習。深度掌握應用ROS的開發機器人的流程與方式。
通過上面的講解,期望大家對無人競速車有一個整體的認識,更多詳細技術教材(包含linux、python、ros共190頁教程)請掃碼以下“鋼鐵俠教育平臺”公眾號二維碼并關注回復“智能車競賽學習資料”即可獲取。
想交流學習的同學們歡迎加入“全國大學生智能車競賽-室外光電組技術交流群“,QQ群號:646052721,申請入群時請統一發送“姓名-學校名稱-學院名稱”信息。
考慮到室外光電組的技術難度,近期我們將開通在線學習平臺,分層級為大家提供學習資料與教學視頻,請大家隨時關注。
學習資料發放時間安排
內容
預期發布時間
備注
1、機器人操作系統ROS原理
2、單片機硬件原理圖(參考)
2019.01.23
包含Linux、Python、ROS基礎知識及推薦硬件原理圖
(文本資料)
3、無人競速車軟硬件系統及關鍵知識點分析
2019.01.30
包含無人競速車整體架構、通信機制、知識點解析
(視頻教程)
4、無人競速車套件發放與使用說明
2019.02.28
包含無人競速車、使用說明、組裝說明等
(文本資料)
5、機器人操作系統ROS與無人車專題講解
2019.2-2019.04
包含對Linux、Python、ROS、SLAM等知識點專題講解
(視頻教程)
各賽區技術交流會
預期3月中下旬啟動,具體時間詳見官方通知
推薦訪問: 知識競賽 全國大學生 健康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