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親子游戲新課程標準教材
親
子
游
戲
( 2019 —
0 2020 學年度第二學期
) )
學
校:
年
級:
任
課
教
師:
幼兒教育 / 親子游戲 編訂:X XX 文訊教育機構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2 頁 共 13 頁 寶寶游戲 2 0~2 個月的互動游戲
☆寶寶當當小舞伴
游戲目的:
刺激寶寶的聽覺和前庭覺,開發寶寶的智力。
游戲步驟:
1.在安靜的室內播放簡單、快樂、輕松的曲子。
2.把寶寶抱在懷里,看著寶寶的眼睛,詢問:“我可以跟你跳個舞嗎?”
3.在寶寶耳邊哼著歌,用一只手托著他的頭部,一只手抱著他的背部,隨著音樂向前、向后晃動寶寶的身體。
4.曲子結束時,向他表示感謝。
游戲互動:
音樂開始,大人很紳士的請寶寶跳舞。抱著寶寶的時候,動作要與平常不同,讓寶寶明教材簡介:本教材主要用途為學習親子游戲的內容,有益于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密切親子關系,有利于親子雙方的身心健康,有益于幼兒把在親子游戲中獲得的對待物體的態度、方式、方法以及人際交往中的態度、方式、方法遷移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本幼兒教育資料適用于幼兒園親子游戲科目, 學習后學生能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高。本內容是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的編寫,可以放心修改調整或直接進行教學使用。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3 頁 共 13 頁 白這不是簡單的抱著。而大人溫柔的動作,會讓寶寶感到舒服。然后在音樂結束,大人對寶寶表示感謝。這種流程會讓寶寶感覺很新奇。不斷重復這個游戲,無論是在聽覺方面還是平衡身體方面,寶寶都會得到長足的進步。
徐博士溫馨提示:
搖晃身體的時候動作不要太大,因為寶寶這個時候的發展并不完全,如果動作太大,會讓寶寶產生不適影響寶寶的發展。
媽媽須知:
在五大感覺中,本體感是讓寶寶通過不同的位置、姿勢,體會空間變化、體位變化等,增強右腦細胞的活性,使右腦范疇中的大運動協調能力、空間認識能力、平衡能力、注意力得到改善。
☆音樂聲里鈴鐺響
游戲目的:
訓練小寶寶的聽覺,開發寶寶的右腦。
游戲步驟:
1.將繩子一端系在能響的玩具上,另一端套在寶寶的小手腕上。
2.拿著寶寶的手臂,輕輕搖晃,使鈴鐺發出聲音。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4 頁 共 13 頁
3.引領寶寶自己晃動手腕,讓玩具發出聲響。重復幾次之后,他便會體會到自己的動作和聲音的聯系。
游戲互動:
當寶寶注意到自己手上的搖鈴時會很好奇,他甚至會想用另一只手把鈴鐺摘下來。這個時候大人要注意引導寶寶,并告訴她鈴鐺響了。要努力讓寶寶喜歡這個游戲,并且讓他學會自己搖鈴玩。
于博士溫馨提示:
游戲時,大人一定要在場。大人離開時,要將套在寶寶手腳上的繩子取下來,放到比較遠的地方,以免造成意外。
媽媽須知:
右腦是音樂腦,現在大多數家庭都有播放音樂的條件,父母可以選擇智力音樂按照節奏類型稍做編輯,根據寶寶不同的生活環節選擇不同的智力音樂做背景,使寶寶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很好的訓練。不過要注意,用音樂來訓練寶寶的聽覺時,聲音要放到比人說話的聲音稍大點。
☆條件反射笑笑笑
游戲目的: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5 頁 共 13 頁
寶寶越早學會逗笑就越聰明,這個游戲養成寶寶逗笑的條件反射。
游戲步驟:
1.大人抱著寶寶,撓撓他的身體,摸摸他的臉蛋,用快樂的聲音、表情和動作去感染寶寶。
2.寶寶的目光漸漸變得柔和而不是開頭那樣緊張,眼角出現細小的皺紋,口角微微向上,出現了快樂的笑容。
游戲互動:
有些寶寶喜歡大人摸摸胸脯,另一些寶寶喜歡大人撓撓胳肢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癢癢肉”,家長們要掌握寶寶癢癢肉的所在。另一些寶寶喜歡看大人做怪臉,或看某一種玩具的怪動作,家長們找到了這種能引起寶寶發笑的方法,就能經常讓寶寶開懷大笑。
徐博士溫馨提示:
逗笑一般出現在寶寶出生后 14 天~21 天,個別寶寶出現得早些或遲一些,生活在快樂環境下的寶寶會笑得早一些。愛笑的寶寶招人喜歡,容易獲得朋友和得到支持,將來會生活得更加幸福。
媽媽須知:
經常觸摸寶寶有利于寶寶情緒的穩定,觸摸按摩可以刺激神經末梢的感受器,引起神經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6 頁 共 13 頁 沖動,經由脊髓傳到腦部,讓人產生松弛舒暢的感受,所以通過觸摸,不但可以刺激寶寶的感覺器官,更能夠調節情緒反應,達到平衡狀態。
☆寶寶唱歌了
游戲目的:
提高寶寶“說話”的熱情,對寶寶的語言、交往等的發展是非常有益的,而且通過學習這種有節奏的聲音,可以提高寶寶對節奏的敏感度。
游戲步驟:
1.寶寶精神狀態好的時候,媽媽與寶寶面對面,視線相對。
2.媽媽自編簡單的小曲調,“咿咿——咿咿咿——咿——”,反復唱給小寶寶聽。
3.放慢速度,引導寶寶學著發出“咿咿——咿咿咿——咿——”的聲音。
4.寶寶每發對一個音,就親一下寶寶,給寶寶一個鼓勵。
5.附和著寶寶的曲調與寶寶一起“唱歌”。
游戲互動:
這個時期的寶寶雖然還不能說話,但是已經能夠發出一些短音,同他“交流”,可以刺激寶寶的說話興趣。另外,媽媽在說話的時候盡量看著寶寶的眼睛,帶著笑容慢慢的說,說的越慢,寶寶也就越容易接受。徐博士溫馨提示: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7 頁 共 13 頁
做這個游戲的時候,家長發的音必須是短音,比如“嗒嗒嗒”、“啪啪啪”等,短音的節奏性要強,可以配以相應的動作來表示節奏。
媽媽須知:
千萬不要以為寶寶的語言能力是無師自通的。其實,寶寶每天都在留意大人發出的各種聲音。所以聰明的媽媽要給寶寶豐富的“學習”材料,幫助他更快地開口說話。
☆木魚敲敲敲
游戲目的:
培養寶寶的節奏感,讓他逐漸認識自己和環境之間的關系。
游戲步驟:
1.拿出木魚和小錘兒,在寶寶的眼前展示一下,讓寶寶注意發聲的物體。
2.當著寶寶的面,敲一下木魚兒,讓寶寶注意到聲音。
3.停頓一下后,再次敲擊木魚兒,讓寶寶確信聲音是由木魚兒發出的。
4.在寶寶面前連續地敲擊幾下木魚兒,讓寶寶感受聲音和敲擊動作之間的關系。
5.拿起寶寶的小手,幫助他握住小錘兒,敲擊幾下。
游戲互動:
寶寶現在能夠注意到一些持續不斷的聲音,大人要抓住機會制造一些聲音來培養寶寶的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8 頁 共 13 頁 節奏感。而敲擊木魚的聲音是非常適合的,這種聲音既不刺耳,又容易控制節奏。
徐博士溫馨提示:
敲擊木魚兒的聲音不要太密,而且時間不要長,一般連續敲四五下就可以了,注意不要讓寶寶獨自拿小錘,以免碰傷。
媽媽須知:
寶寶剛出生時就對聲音有所反應,良好的聽覺發展能使得他們在日后的生活與工作中表現出色:聽覺敏銳、記憶牢固、語言出眾、音感出眾、智力發達等等。
☆咚咚撥浪鼓兒響
游戲目的:
在玩撥浪鼓的過程中,通過手腕的運動使撥浪鼓發出聲響,寶寶可以認識到自己對外界事物產生的影響。
游戲步驟:
1.在寶寶面前拿起撥浪鼓,輕輕搖晃幾下,發出“咚咚”的響聲,吸引寶寶的注意。
2.拿起寶寶的小手,幫助他抓握住撥浪鼓,一邊搖晃一邊念兒歌:“撥浪鼓,咚咚敲”,然后停頓一下,說:“嚇了寶寶一大跳”。
3.再次搖晃撥浪鼓,然后念:“撥浪鼓,咚咚響”,然后停頓一下,說“寶寶自己會敲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9 頁 共 13 頁 響兒”。
游戲互動:
當寶寶看到大人拿起撥浪鼓,他的目光會追隨著大人的動作。然后大人把撥浪鼓放到寶寶手里,幫助寶寶發出聲音。這個時候大人適當的念起兒歌,寶寶會很高興。隨著節奏的快慢,寶寶的節奏感和聽覺就得到了良好的發展。
徐博士溫馨提示:
小寶寶的耳鼓膜非常脆弱,因此搖撥浪鼓的時候,幅度不要太大,防止發出的聲響太過刺耳。另外,撥浪鼓要放在寶寶視線的前方搖晃。
媽媽須知:
俗話說“十聾九啞”,可見,語言發育過程中,最主要的刺激因素就是聽覺刺激。等到寶寶能聽辨聲音的方向時,他就有了聽覺選擇性。
☆媽媽跟寶寶說話
游戲目的:
鍛煉寶寶聽覺,讓寶寶能夠早日開口說話。
游戲步驟:
1.在寶寶哭鬧或清醒時,媽媽一邊撫摸他的頭,一邊用緩慢、柔和的語調和他說話,如: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10 頁 共 13 頁 “寶寶乖,不哭了,讓媽媽抱抱寶寶。”“寶寶,我是媽媽,媽媽喜歡你,你是個乖寶寶。”
2.緊緊地摟著他,輕輕搖晃記下。然后,放下他,繼續愛撫他,繼續講安慰的話語。
游戲互動:
寶寶在哭鬧時,媽媽的安撫音對寶寶的影響很大。這時,媽媽要有足夠的耐心。
徐博士溫馨提示:
不斷的給寶寶說話,刺激了寶寶的聽覺,而且安慰的聲音和充滿愛意的詞語可使你的寶寶更容易入睡。
☆媽媽教給小寶寶
游戲目的:
引導寶寶模仿發出 1~2 個元音如 a、0 等。
游戲步驟:
1.大人面對寶寶,做張口、吐舌的動作發音,誘導寶寶發出單個元音如啊、喔,或啊咕、啊咕等聲音。大人的口形要略為夸張,音要拉長,便于寶寶模仿。
2.當寶寶能發出清楚的聲音時,用錄音機錄下,然后在寶寶清醒時播放,以誘導寶寶更清晰地發出聲音。
游戲互動: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11 頁 共 13 頁
寶寶還不會模仿大人發出聲音,但是他的聽力已經很好了,所以大人以夸張的嘴形來發出聲音的時候,寶寶已經知道這個音要用什么嘴形。
徐博士溫馨提示:
寶寶如果因為發不出音而著急,大人可以做個鬼臉逗寶寶笑,然后再繼續游戲。通過訓練,有的寶寶在 2 個月的時候就能發出 1~2 個元音。
媽媽須知:
兩個月左右,寶寶的聽覺發展已經很好了,他會對突然關門的聲音,或東西掉落的聲音相當敏感,如果他正在吃奶,也會停下來,轉而注意聲音來源。
☆開心的談話
游戲目的:
媽媽經常開心地對寶寶說話,會讓寶寶從小有開朗的性格,同時奠定語言的基礎。
游戲步驟:
1.當寶寶醒來的時候,與他面對面相視,大約相距 30 厘米的距離。
2.用溫暖、關愛的目光看著他,并輕輕呼喚他的名字或叫他“寶寶”。
3.用輕快的聲音對寶寶說話,語速盡量放慢,稍微提高音調。
游戲互動: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12 頁 共 13 頁
媽媽的聲音盡量溫柔、清脆,不斷的跟寶寶說些快樂的事情。寶寶雖然不理解語言,但是媽媽的語調以及說話時間的長短,都在無形之中影響著寶寶。
徐博士溫馨提示:
媽媽的聲音對寶寶來說是充滿安全感的聲音,這與從懷孕階段就已經開始聆聽媽媽的聲音有關,所以媽媽要多跟寶寶說話。
媽媽須知:
寶寶學說話是從聽開始的。父母應該當個解說員,隨時解說你正在做的事情。注意語速要慢,采用重復語言,進行刺激,這樣寶寶的聽覺就會慢慢的發展起來,為以后的說話打下基礎。
☆聽,玩具的聲音
游戲目的:
鍛煉寶寶的聽覺能力,為寶寶開口打下基礎。
游戲步驟:
1.準備好不同大小、不同尺寸 、不同質地的各種填充動物玩具,擺放在寶寶床邊。
2.在他的面前一邊晃動玩具一邊說,“嗨,寶寶”,“你好嗎?”,等等。
3.注意在晃動玩具說話時,你要根據不同的動物玩具變換說話的聲音、語調,以給寶寶
幼兒園親子游戲教案
文訊教育教學設計
第 13 頁 共 13 頁 傾聽不同聲音的機會。
游戲互動:
媽媽要不斷的根據玩具變化聲音,如拿著的是小鳥,就用細細的嗓音說,如果拿著小豬,就用悶悶的聲音。寶寶會很高興聽到各種變化的語調。
徐博士溫馨提示:
做這項游戲要保證周圍環境的安靜,而且做這個游戲時,要注意拿些小一點兒的玩具,以便你的寶寶可以抓起它們。
媽媽須知:
因為父母用藥或是孩子出生后用藥不當等原因造成先天性耳聾的寶寶不在少數,所以,寶寶出生后要及時做做聽力檢查。一般來說,寶寶出生 5 天以后就可以查出聽力情況。專家建議,最好帶寶寶在出生一個月左右到醫院做聽力篩查,這樣如果是先天性耳聾就可以及早采取措施。先天性耳聾的孩子在 3 歲以前做電子耳蝸,聽力基本可以恢復到正常水平。
XX 文訊教育機構 WenXun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推薦訪問: 游戲 個月 親子上一篇:助學金感謝致辭
下一篇:中秋節致辭例文2020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