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人物事跡材料
20**年 5 月 19 日我被派駐到肇州鎮民吉村任駐村第一書記,任期至 2018 年 9月下旬正式結束,任期結束之后回到原單位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服務中心工作,目前已調任到肇州縣興城鎮任副鎮長。一年多來,我走遍了民吉村全村的田間地頭,訪遍了全村的貧困農戶,為民吉村扶貧事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一、以四大支柱產業為基礎,全面打造民吉村黨建生態圈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民吉村是軟弱渙散村,到村上上任的第一天,我看見的就是一個“不成形”的村黨支部,辦公場所破爛不堪,黨支部不知道組織學習和活動。我在支部大會上就給全村的黨員交了底:“咱們既然是黨員,就要有黨員的樣子,只有自身過硬,才能帶領村民一起去干事創業。”我從學習入手,除了堅持好“三會一課”、組織集中學習,還開展了“新媒體自學”活動,搜索下載學習文件、手機群發學習內容,把各項惠民政策、文件精神搜集起來,發送給全村黨員干部,利用工作之外的時間組織學習。我還開通了民吉村黨支部的黨建學習微信群,利用微信群開展講黨課、學先進、做合格黨員等一系列黨建活動,我還搜集一些外地先進村的好經驗、好做法,在群里發給大家,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活動,全村黨員干部樹立起了信心,有了干勁,我趁熱打鐵,帶著全村黨員干部在“黨建+產業結構調整”上做起了文章。
民吉村距離肇州縣城較近,自然條件獨特,適合煙葉、大麻生產種植,利用池塘養魚的村民也較多。摸清農民種養習慣后,我決定發揮優勢,把黨建和產業結構調整、扶貧有機結合起來,確定了特色種植、烤煙種植、水面經濟、勞務輸
出這四大支柱產業作為經濟發展方向,發動黨員帶頭種、帶頭養、帶頭學,并向全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戶進行大力推廣。一方面我積極聯系省市縣相關農技部門,尋找烤煙種植、魚類養殖、水稻、高粱種植等方面的專家,利用省委組織部的遠程教育網絡等媒介開展種植技
術學習活動,為農戶提供各類技術信息;一方面我依托村上的大型農機合作社,從水稻、高粱種植入手,帶著村黨支部一班人,跑上跑下,為種植戶協調政策、資金、籽肥、訂單的一條龍式服務,全程幫助種植戶的種植、管理、收獲、出售等各環節。
農機合作社和特色種植搞得有聲有色,我又在發揮黨員致富帶頭作用上動起了心思,就是要“讓有能耐的黨員動起來、讓致富的渠道多起來,把不富裕的村民帶起來”,我搞起了民吉村“明星黨員”評選活動,選出了一批黨員結構調整明星、黨員帶頭致富明星、黨員創業發家明星,把村上從事魚類養殖、勞務輸出等四大支柱產業的、有示范作用的黨員都作為標桿推到了臺前,讓他們一幫一、一幫多的帶動村上的貧困農戶從事這些產業。
一套組合拳下來,民吉村的產業結構徹底調活了,僅在勞務輸出上,20**年民吉村就有 2***名身有一技之長的農民工奔赴城市務工,人均年收入達到 20**元左右,2018 年,通過開展明星黨員提供的免費培訓、帶頭務工等活動,民吉村有3600 余名技術成熟的農民工走上了工作崗位,人均年收入翻了一倍,達到了 40**元。如今的民吉村,黨建和產業結構調整已經形成了一環套一環、環環相扣,相輔相成的良性發展“生態圈”,黨員的素質提升了,責任感和使命感也越來越強,而在他們的帶動下,四大支柱型產業已經形成規模,必將在未來成為脫貧、富民、強村的有力武器。
二、八方聚力,攜手扶貧,眾志成城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我利用微信朋友圈、網站、媒體等等平臺,向全社會發出了“八方聚力、攜手扶貧”的行動倡議,從我自身做起,帶頭出力,引導社會各界力量進入扶貧大軍的隊伍中來。
田淑玲一家,就是八方聚力的典型受益者,田淑玲的大女兒馮宇蕙今年 11 歲,從小就被診斷為腦癱患者,孩子患病后,倆人帶著孩子四處求醫,這些年不僅花光了積蓄,還欠了 20 多萬的外債,住房也是典型的危房。我自掏腰包給小宇蕙定做了一部輔助行走的器材,又給送到家里,安裝調試好,看見孩子站起來行走開心的樣子,我也覺得非常幸福,把孩子的笑臉拍了下來,放在了八方聚力的宣傳欄里,短短幾天時間,小宇蕙就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的無私幫助。肇州縣心連心志愿者服務隊與他家結成了“愛心幫扶對子”,不僅送去了學習、生活所需的用品,志愿者還經常到他家幫助照顧孩子,輔導孩子學習;鑫達農業公司免費為田淑玲家提供未來幾年種地所需的種子、化肥、農藥等各種農資;娃娃樂童裝店免費為兩個孩子提供每季的衣物和鞋子;像這樣的愛心援助數不勝數,在縣鄉村的幫助下,田淑玲家還蓋起了新房,這棟房子也凝聚了社會各界的力量,馬玉柱書記幫著聯系了挖掘機免費施工,村干部和心連心愛心志愿者團隊現場捐助了 7**元建房資金,鑫達農業定制并安裝了價值數千元的塑鋼門窗,我也捐資 4000 多元,把她家的玻璃門斗修建工作“承包了”,再加上建房補貼款,田淑玲家的新房幾乎自己沒花錢就蓋成了。現在的田淑玲一家,住在寬敞明亮的新房里,衣食住行這些后顧之憂都沒了,我又積極引導,讓兩口子養起了小雞、大鵝,又置辦了拖拉機,蓋起了豬舍,使一家人樹立起徹底擺脫貧困的信心。2018 年七月,我又多次協調教育局、村小學、醫院等部門,把小宇蕙送進了小學,和妹妹一起上學讀書。最讓我欣慰的,是田淑玲向村黨支部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已經正式被列為入黨積極分子進行培養。
“八方聚力、攜手扶貧”行動還得到了幫扶單位的大力支持,在與民吉村幫扶單位縣人民醫院溝通研究后,利用醫院的有利條件,為民吉村開辟出一條“貧困群眾求醫問藥綠色通道”,只要是民吉村的困難患病群眾,到人民醫院就診,醫院就會提供專家問診、入戶定期復查、醫療費用報銷等一條龍的相關服務,同時,縣醫院還組建了一支送醫送藥下鄉服務隊,通過開展定點宣傳疾病預防知識、送醫送藥到貧困農戶家中、幫助核算醫療報銷費用等活動,進一步為全村貧困群眾送去了溫暖和健康。
三、心系百姓,造福一方,不負黨和人民的重托
這一年多來,很多人說,我現在最上心的事,就是村上的事,最惦記的,就是村里的人。我把自己完完全全當成了“村里人”,張口閉口都是我們村又有了啥新變化。其實這半年,村上的大事小事我沒少操心,任何工作我都是第一個擼起袖子帶頭干,民吉村的路和水一直是個老大難問題,村民都說,村里的路不好,農產品不好運,村里的水也是個事,澆灌莊家的井少,飲用水也都是井水,就盼著能喝上自來水。為這兩件事,我曾經著急上火的滿嘴是大泡,那些天,我跟著馬玉柱書記和村干部跑上協調項目,跑下看路況、算井距、算橋長,一天都沒休息過,現在,省土地廳 2***萬的項目已經都落了地,村里的 10 公里的白色路面已經修好,遇到溝溝坎坎的地段,還修建了18座小拱橋,除了40眼新打的機電井,村里的 60 眼老井也都配套了鋁合金管的噴灌設施,自來水也在逐漸鋪進全村。眼看著老百姓不用為這些事犯愁了,在縣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還對原有的村級辦公場所進行了擴建,新建成的村級辦公場所集黨建活動室、便民服務大廳等功能為一體,既能開展黨組織活動,也為群眾辦事提供了更大的便利。
一年多來,我自掏腰包兩萬余元,為全村精準扶貧戶在節日送去祝福,為有困難的群眾送去溫暖和幫助,雖然第一書記已經卸任,但我與民吉村結下了深厚
的情緣,到了村里,村干部和村民還是親切的叫我小宮書記,有什么大事小情,我也會第一時間去主動幫忙,給大家出主意,想辦法,去相關部門溝通協調。任第一書記期間,我的工作事跡多次被中央、省、市的報紙、電視、網站等新聞媒體進行報道,駐村事跡還被制作成扶貧公益廣告在市電視臺各頻道多時段反復播放。所負責的黨建工作和扶貧工作分別受到了市委組織部和市扶貧辦的認可。
回到機關事業養老保險服務中心,我把駐村工作的熱情、干勁和基層工作經驗也帶了回來,雖然之后短短的一個多月時間,我重新梳理了單位的黨建工作,將學習和組織生活常態化,每周進行一次學習,并組建了單位的黨建學習群,定時發布黨史小知識、微型黨課等內容,使支部的學習氛圍越來越濃厚,進一步增強了支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與此同時,我將提升服務質量作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單位陸續開展了“黨員帶頭抓服務”、“一次性辦結”等活動,讓每一位來辦理業務的人員都能夠得到熱情接待和耐心解答,服務質量有了明顯提升,受到了前來辦理業務人員的一致認可。這次回到農村一線任副鎮長,我將一如既往的抓好扶貧工作,多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實實在在的成為農民的貼心人。
為落實把學習教育貫徹主題教育全過程的要求,推動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公司立足新的歷史方位,堅持問題導向、責任導向、發展導向,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踐化、具體化、常態化,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為積極落實“為保障戶服務”的初心使命,激發全體黨員干部職工通過實際行動落實守初心、擔使命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了解保障家庭生活情況、家庭情況,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轉化成為工作成效,公司定期開展入戶巡查工作,按照“網格化管理”方式,公司領導領導班子帶隊分組對管理的保障家庭開展入戶巡查工作,積極了解保障群眾生活困難,提醒保障群眾在日
常生活中注意用電、用水、用氣安全;聯合物業開展消防安全巡查,督促物業公司及時進行整改,并做好后期跟蹤調查工作,確保實現巡查工作年度**%全覆蓋,努力使承租家庭住的“安心、舒心、放心”。同時,我公司積極聯合多家單位,組成 50 余名志愿者的志愿服務隊,到祥和城保障房小區為居民進行了醫療義診、免費理發、清掃小區、政策解答等志愿便民服務。切實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以多種開展方式落實到工作中。
通過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的開展,**公司積極豐富學習教育活動形式,將學習教育實踐化、具體化、活動化。通過開展各項實踐活動,讓全體黨員干部職工牢記初心、勇擔使命,將主題教育活動的成果轉化成為開展各項工作的根本動力,切實為保障群眾解決好困難、提升好服務、保障好生活。
我社區十二號樓的張杰既是一名老黨員、又是一名凡事認真負責的熱心志愿者。
張杰家是一個比較民主自由的家庭,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愛好空間。比如張杰熱心志愿活動,家人都很支持。他所居住的 12 號樓的樓道一直都是小區內比較干凈整潔的。閑暇之余,張杰時常打掃樓道和電梯,打掃一天容易,但多少年如一日的清潔那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有時候鄰居還不一定理解,有的人說:“張師傅,咱樓里的衛生又不歸您管,您多操那心干嘛呀,弄得自己身上都是灰塵”。可張杰不在乎別人的看法。他說:“我干點活也不累,可以讓樓道更干凈,讓來出的人看著心情也好,樓里的年輕人多,老年人也多。年輕人上班忙,老年人腿腳不好。我這趁著自己身子骨還不錯的時候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吧。”張杰的話很樸實,可句句透著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報紙新聞總宣傳學習雷鋒,可我們身邊就有這么一個發揚著雷鋒精神的人值得我們學習。
張杰平時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愛好,尤其愛打乒乓球。他打乒乓球不是隨便打打,平時跟電視上的視頻還有身邊打得好的人學習,平時沒什么事的時候,就會在乒乓球場地練習。他說:“人啊總得有個興趣愛好,打球不僅鍛煉身體,還鍛煉專注力,打一場球出一身汗,感覺太舒服了”。張耀杰在打球比賽中曾拿到老年組的冠軍,全家人都為他感到驕傲,還給他開了慶功會呢。
張杰的老伴平時身體弱,張杰和家里面其它人都主動承擔家務。他們的孩子在人民日報社工作,經常加班熬夜。張杰就負責了上小學的孫女吃住接送問題。在孩子的教育上,張杰一直教孫女要自強自立,從小要養成好習慣。例如:起床后自己穿衣服整理被子、做好作業后收拾桌面、吃完飯后幫父母收拾碗筷等,正是從這些獨立的好習慣做起,讓她逐步養成了良好的責任意識。在他的教育下,孫女每當看見鄰居的叔叔阿姨或者老爺爺老奶奶,她都會主動上前打招呼。看見比自己小的小朋友有困難,她會伸手幫一把。在公交車上,她會主動讓位置給更需要的人,看到路邊自行車倒了,她會把它扶起來;看到路邊的垃圾,她會把它撿起來丟垃圾筒里;看到乞討的可憐老人,她會把零花錢掏出來……俗話說,耳濡目染,身教大于言傳。正因為張杰平時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身教言傳,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
張杰說:“我就是普普通通的一名黨員”。可這么一名普通的黨員同志,卻是值得我們大家都學習的榜樣人物!
推薦訪問: 事跡材料 典型 人物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