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時間:2019 年
月
日,第
批 簽到序號:
【進入實驗室后填寫】
福州大學
【實驗一】
聲速 測量
(303 實驗室)
學 學 院
班 班 級
學 學 號
姓 姓 名
實驗前必須完成【實驗預習部分】
登錄下載預習資料
攜帶學生證 提前 10 分鐘進實驗室
實驗預習部分 【 實驗目的】
】
【 實驗儀器】( 名稱、規格或型號)
【 實驗原理 】(文字敘述、主要公式、原理圖)
實驗預習部分 【 實驗內容和步驟】
】
實驗預習部分
一、寫出示波器以下標號的功能(用中文表述),并復習它們的位置( 參本 考課本 P148 圖 圖 19-13 ):
28
26
31
35
16
37
39 (或 11 )
19
27
23
25
。
二、在下圖方框中標出函數信號發生器的四個部位分別對應哪個選項。
A、CH1 B、CH1使能 C、CH2 D、CH2使能
三、實驗中在測量聲波波長之前,必須確定系統的
。
頻率。
動 調節方法是:先移動 S1 到距 S2 為 為 5 ~10 cm ,緩慢調節函數信號發生器頻率(在
~
kHz 連續調節),觀察哪個頻率下接收波電壓動 幅度最大。然后移動 S1 ,使示波器顯示的正弦幅度最大,再細調信號以 頻率(以 0.01kHz 。
為步長調節),直到接收波振幅最大。記下此時頻率。
注意:本實驗用的聲速測定裝置 動子是發射端 , 定子是接收端 。
。
于 兩個換能器之間的距離最好大于 5 cm ,嚴禁將兩個換能器接觸。
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
測量系統的諧振頻率 f ?
k H z
此時換能器間距 L?
mm 【二】
用共振干涉法測波長( (v 公 =340.00 m/s )
1L ?
mm ,,11L ?
mm , ? ?
mm
聲速 v =
百分偏差 B=
【三】用相位比較法測波長
(v 公 =340.00m/s )
數 次數 i L i /mm 數 次數 i+6 L i+6 m/mm6( )/6( )i iL L mm?+=- ( ) mm ?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聲速 v =
百分偏差 B=
思考題:用相位法測量波長時,指出本實驗用哪兩個圖 形之間的距離 :
測量波長:( 在正確的圖下畫√)
進入實驗室后,按實驗指導老師要求撰寫。
實驗預習及操作成績
實驗指導教師簽字
日期
實驗報告成績
報告批閱教師簽字
日期
推薦訪問: 聲速 測量 實驗上一篇:師德師風自查報告【文輯】
下一篇:小學防汛抗旱自查報告2020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