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 瀏覽次數:

 V:1.0 精選管理方案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2020- -6 6- -8 8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要點 第一章 信息與信息資源 1.1 信息與社會信息 1、社會三大支柱:信息和信息資源、能源和材料。(選擇)

 2、信息作為信息管理的元概念,也是信息管理的邏輯起點。(選擇)

 3、信息與數據的區別(選擇)

 數據是指未經過加工的事實或對特定想象的描述;信息是特定背景下具有特定含義的數據,經過某種方式加工或更具有實義的形式提供的數據。因此,數據是“原料”,信息是“產品”。

 4、信息與知識(選擇或簡答)

 信息是知識的原料和基礎,知識是信息中最具有革命性和活動力的部分,知識是信息的高級形式,是信息加工的結果,是信息化和序化了的信息,同時知識是結構化的經驗、價值、相關信息和專家洞察力的融合,提供了評價和產生新的經驗和信息的框架。

 5、信息的類型(選擇)

 信息按內容分為:社會信息與自然信息 以加工方式分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感知信息:自然信息、社會信息、思維信息 按獲取方式分:直接信息與間接信息 按傳播范圍區分:白色信息即是公開的信息,灰色信息即是內部信息,黑色信息即是秘密信息(秘密、機密和絕密信息)和幾乎不傳遞信息。

 6、信息的特征(簡答)

 1) 主要特征 廣泛性和普遍性,可識別性和計量性,可存儲性和轉換性,傳遞性和相對中立性,可處理性和再生性,共享性和可開發性,價值相對性和絕對性,不完全性和不對稱性,時效性和滯后性,有機性和差異性。

 7、普賴斯指數=現時性文獻/(現時性文獻+檔案性文獻)

 現時性文獻:出版時間不超過 5年的文獻;檔案性文獻:出版時間超過 5年的文獻 8、信息計量的三大經典定律:

 洛特卡定律:著作與文獻數量的關系

 齊夫定律:文獻中詞匯的分布規律 布拉德福定律:科學文獻數量與科學期刊數量的關系 1.2 信息資源 1、信息資源的類型,按照可再生性區分 不可再生資源:地熱、風能、太陽能、水資源、土地資源、氣候資源和礦產資源等 可再生資源:人力資源、資本資源、信息資源、動植物資源和二次能源等 2、信息資源(名詞解釋)

 在社會發展中可以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達到一定數量的信息集合,是各種社會活動中產生和積累具有潛在或現實價值的有序化信息及相關要素的集合。

 3、信息資源的構成(選擇)

 信息資源三要素:信息生產者、信息和信息技術;信息生產者是元資源,信息是本資源是核心,信息技術是表資源。

 4、信息資源的三角結構,信息資源由信息源、信息服務和信息系統三大類構成,簡稱“3S”見 P 25 圖 1-8 信息資源三角形。(選擇)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5、信息資源特性(簡答)

?。?)一般經濟學特征:需求性、稀缺性、可選擇性;(2)信息資源的特殊性:相對共享性、不可分性、不同一性、駕馭性。

 6、信息資源的一般功能(論述題)

 個體、團體和社會 1) 個體層次 1、提高行動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帶來生活和情緒的充實感和認同 3、促進個人的不斷發展和進步 2) 組織層次 1、提高組織決策的科學性 2、維護組織運行的穩定性 3、指導組織成員的個人行動 3) 社會層次 1、監控社會發展大環境 2、調整社會的組成結構 3、繼承和保護社會遺產 7、信息資源不僅僅是生產力,而且是第一生產力,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

 1.3 信息的度量 1、信息存儲的數據單位 計算機存儲裝置的最小存儲單位是位 bit(比特),基本存儲單位是字節 byte(B);B、KB、MB、GB 以 2 為對數底,單位為比特,以 e 為底,單位為奈特,以 10為底,單位為哈特。

 2、引文耦合、同被引、自引三個概念區分。

 第二章

 信息社會

 信息環境和信息社會 0、信息社會的五大標準:技術標準,社會標準,經濟標準,政治標準,文化標準。

 1、社會構成:政治、經濟、科學、文化、教育和技術因素。

 2、恩格爾系數=食物支出/消費總額*100% 信息系數=信息消費額/消費總額*100%=1-衣食住行消費額/消費總額*100% 3、關于信息社會,最早提出信息社會概念的是日本的梅棹忠夫;美國彼特·德魯克提出“知識經濟”學說;美國丹尼爾·貝爾提出“后工業社會”說;美國阿爾溫·托夫提出“第三次浪潮”說;尼葛洛龐帝的比特時代說;學習型社會(最早是由美國學者哈欽斯于 1968年提出);丹尼爾·貝爾首先提出了“信息爆炸”這一個概念。

 4、灰領:人們把專門進行數據管理或類似工作的從業人員稱為灰領,他們更多的是面對計算機終端的顯示屏。

 5、網格(云計算)是繼傳統因特網、Web 之后的第三次互聯網浪潮,可以稱之為第三次因特網的應用。

 6、信息時代的三大定律 1)摩爾定律:微處理器的速度每 18 個月翻一番。

 2)吉爾德定律:在未來 25 年。主干網的寬帶每 6 個月增加一倍,其增長速度是摩爾定律預測的 CPU 增長速度的三倍。

 3)麥特卡夫定律網絡的價值同網絡用戶數量的平方成正比,N*N效益。

 社會信息化 1、信息化的戰略意義:1、推進信息化,把信息化與工業化結合起來,必將大大提高我國國民經濟素質,使經濟由粗放型向效益型轉軌 2、推進信息化,是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搞好宏觀調控的當務之急 3、推進信息化,加速發展信息產業,將促進我國產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業結構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現代化 4、推進信息化,將有利于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順利接軌 2、信息化作用:(1)信息技術和信息產業本身是新經濟的主體,是新的經濟增長點(2)在各行各業中具有極其廣泛的滲透性(3)對改造傳統產業具有倍增作用、潤滑作用和催化作用。

 信息文化與現代社會 1、信息文化的一般特征(簡答)

?。?)動態開放性;(2)即時發展性;(3)技術推動性。

 原理篇 第三章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原理 1、信息交流含義(名詞解釋)

 就是社會活動中信息交流雙方借助某種符號系統,利用某種傳播渠道,在不同時間和空間中實現的信息傳輸和交換行為。

 2、信息交流的特點:物質性、實義性、雙向性、目的性。

 3、模式(名詞解釋)

 是對現實事物的內在機制及事物之間關系的直觀和簡潔的描述,是再現現實的一種理論性的簡化形式,可以向人們提供某一事物的整體形象和簡明信息。

 4、模式主要有結構型(試圖描述某事物結構)和功能型(試圖從能量、力量及其運動方向的角度來描述實物整體及各部分之間的關系和相互影響)兩種類型。

 5、模式研究(名詞解釋)

 是用簡明、具體、科學、明晰的模式來展示事物及其運動規律,其基本研究手段是用圖像形式、文字形式或數學形式對某一事項或實體進行有意簡化描述,通過對事物發展次要因素有意識的忽視,來梳理事物發展的主要線索和脈絡。

 6、拉斯韋爾公式稱為“模式研究的開山之作” 7、基于信息管理學的信息交流模式之法約爾跳板 P 104

 8、P107 信息交流基本模式:信息環境(E),信息噪音(N),信息交流模式:E(N)—SCU。

 9、信息交流的基本類型,直接信息交流中,信息擴散主要采用了單線式、流言式、偶然式、集束式等方式。

 信息交流的結構 1、信息交流基本組成要素:信息、信息發送者(信息源)、信息渠道、信息接收者和信息環境。

 2、信息源的發展特征(簡答)

 技術驅動性,結構多樣性,功能互補性

 3、信息渠道的發展特征(簡答)

 效率差異性,信源關聯性,發展相容性 4、信息交流的五朵金花:E-mail、BBS、 Blog、 Wiki 和 ICQ 社會信息交流 1、社會信息交流矛盾分析(論述)

 1) 矛盾產生的主要原因:1、信息化是社會發展歷史長河中的一個階段,信息化也同其他社會進程一樣必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矛盾。2、社會信息交流與社會環境具有緊密的關聯性,社會其他領域產生的矛盾也會滲入信息領域。3、科學技術和信息技術對社會信息交流有著巨大的影響,而任何科學技術帶給社會發展的作用都具有兩年性。4、作為社會這個復制的系統,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信息系統之間、子系統之間和組成要素之間既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也就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

 2) 化解矛盾的基本思路:以切實滿足社會信息需求為起點,以加強矛盾的綜合治理為基本,以構造和諧信息環境為目標。

 2、社會信息交流的主要矛盾(簡答)

 1)信息數量絕對激增和信息質量相對貧困 2)信息相對過剩和信息不虞現象 3)信息空間的廣域和信息壁壘的存在 4)信息分布的復雜性和信息利用的有序性 2、信息交流故障(名詞解釋)

 就是指在社會信息交流過程中由于社會、人為、經濟、自然等多種原因而產生的阻礙信息交流合理流動、導致信息交流效果偏差的一切現象和行為。

 3、信息交流故障的基本特征

  原因復雜性,形態多樣性,表現全域性 4、信息壟斷:是指信息資源、信息設備與信息技術被不合理地分配、控制與享用的狀況。

 第四章 信息技術 信息管理與信息技術 1、信息技術是能延長或擴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類技術。(名詞解釋)

 2、信息技術發展特征技術特征(簡答)

?。?)數字化;(2)網絡化;(3)高速化;(4)智能化;(5)個性化 3、C.巴貝奇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4、計算機的主要應用領域(選擇) 第一、科學計算,又稱為數值計算,是計算機的傳統應用領域; 第二、數據處理,是目前計算機應用的主要領域; 第三、過程控制,又稱為實時控制,是指計算機作為控制部件對相關設備及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控制; 第四、計算機輔助工程,是能夠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完成各項工作的計算機應用系統; 第五、人工智能,是用計算機來模擬人的智能,代替人的部分腦力勞動。

 5、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是數據庫系統的核心,是對數據庫進行管理的軟件. 6、數據庫系統的特點(多選) 第一、數據的結構化;第二、數據共性高,冗余度低;第三、數據獨立性高;第四、數據由數據庫管理系統統一管理和控制。

 7、多媒體技術的特性(多選) 第一、多樣性,包括信息媒體的多樣性和媒體處理方式的多樣性; 第二、集成性,是指以計算機為中心,綜合處理多種信息媒體的特征; 第三、交互性,是指通過各種媒體信息,使參與交互的各方都可以對有關信息進行編輯、控制和傳遞。

 8、數據挖掘的定義(名詞解釋)

 數據挖掘(Data Mining)是一個利用各種分析工具在海量數據中發現模型和數據之間的過程。

 9、人工智能的定義(名詞解釋)

 人工只能就是利用設備或機器,對人腦的思維活動過程進行模擬,;當其設備貨機器的功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能與人腦功能答題等價時,這種設備或機器的功能就可以認為最具有某種程度的人工智能。簡言之,人工智能就是用計算機里模擬人的智能,代替人的部分腦力勞動。

 10、數據倉庫(DW)是一個面向主題的、集成的、相對穩定的、反映歷史變化的數據集合,用于支持管理決策。

 11、信息安全技術(簡答)

 信息安全技術是研究計算機系統和通信網絡內信息的保護方法,通過對信息數據的監控、掃描、檢測、加密、認證、防攻擊、防病毒和審計等活動,實現系統內信息的安全、保密、真實和完整。信息安全的主要含義:第一、保密性(Confidentiality);第二、完整性(Integrity);第三、可用性(Availability);第四、真實性(Authenticity). 現代信息技術管理 1、因特網(Internet)使用 TCP/IP。

 2、.土瑟夫稱為互聯網之父。

 3、信息技術和信息系統的發展特點和規律,分三個階段:(簡答)

 第一、電子數據處理時期;第二、管理信息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時期;第三、戰略管理時期。

 4、信息技術服務三角形由顧客、服務人員、服務系統和服務戰略組成。P192 5、在信息技術組織架構中,最重要的要素是首席信息官(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CIO)

 第五章 信息組織

 信息組織原理 1、信息無序既是信息組織的“敵人”,也是信息組織的對象。

 2、信息組織基本含義(簡答)

 即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有時候也稱作信息加工,是利用科學規則和方法,通過信息外在特征和內容特征的表征和序化,實現無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轉換,保證用戶有效的獲取和利用信息,促進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組合。

 3、信息組織的功能(簡答)P211 第 2題 (1)

 基本功能:第一,全面揭示和再現信息特征。第二,科學反映和描述信息特色。

?。?)

 目標功能:第一,有效除去或減少信息干擾。第二,準確控制信息流運動方向。

 4、信息組織的原則(簡答)

 (1)客觀組織原則;(2)系統規劃原則;(3)面向用戶原則;(4)方法創新原則。

 5、信息組織發展簡史 清冊職能時期(信息帳房);查檢職能時期(信息藥房);復合職能時期(信息銀行)P 203

 6、信息組織知識化主要表現:第一,組織對象深入化;第二,組織方法多樣化;第三,服務技術導向性。

 7、信息構建:是由美國建筑師.沃爾曼提出。

 信息組織方法 1、信息組織主要包括信息描述、信息揭示、信息分析和信息儲存等 4個方面。

 2、在元數據標準中,都柏林核心元數據(DC)是國際上最有影響的元數據格式。

 3、信息分類編嗎是把國民經濟和其他社會活動中各種信息用一種被計算機和人識別的符號體系表示出來的過程。

 4、信息組織的一般成果,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的有機結合。見 P 222 (選擇)

 二次信息:書目類(目錄、題錄、書目);文摘類(簡介、提要、文摘);索引類(語詞索引、主題索引等);剪報類(信息快報、專題信息匯編等)。

 三次信息:綜述型、述評類、預測類、匯編類(手冊、年鑒、數據表等)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5、一次網絡信息主要包括:文件、超文本、自由文本、主頁。(選擇)

 二次網絡信息主要包括:搜索引擎、指示數據庫、信息導航、主題指南、網摘、RSS。P 223-226(選擇)

 第六章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概要 1、狹義的信息管理:是數據、文件和技術管理,是對信息的收集、整理、貯存、查找和利用的過程。(解釋)

 2、廣義的信息管理:是指對信息交流活動全過程(生產、流通、分配等)的所有要素(信息、人員、設備、組織、環境等)實施決策、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從而有效地滿足社會信息需求的過程。(解釋)

 3、信息管理的基本特征(簡答)

?。?)信息管理的類型特征:必要性、目的性、科學性;(2)信息管理的個性化特征:廣域性、社會性、綜合性。

 4、1980 年《文書削減法》是信息資源管理發展的里程碑,是信息資源管理理論形成的標志。

 5、知識管理(名詞解釋)

 是滿足特定社會組織的現實和潛在的需要,通過建立和運行組織知識管理系統,有效管理和利用各種隱性和顯性知識資源,以確定知識資產和開發發展機會的管理過程。

 信息社會管理 1、信息管理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等五項職能。

 2、信息管理五法則關系(選擇)

 第一法則是帶有根本性的,其他四法則都是第一法則的具體化,第二法則和第三法則是第一法則的直接衍化,第四法則和第五法則是第一法則的有效保證。(選擇)見書 P 249

 3、信息服務的社會功能:(1)知識信息存儲器;(2)知識信息集成者;(3)知識信息交換機;(4)知識信息導航員;(5)知識信息加油站 4、信息服務所要解決的問題一般分為三大類:結構化問題、半結構化問題、非結構化問題。

 第七章 信息資源人文管理

 信息道德 1、信息道德(名詞解釋)

  是信息創造者、信息服者和信息使用者在信息活動中普遍認同和共同遵守的符合社會一般要求的行為和倫理規范。

 2、道德是最高限度的法律,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國學家郭林格說過 3、信息道德與信息法律的關系:信息道德是信息法律的基礎。(簡答)P 277

 4、信息道德的功能:認識功能、調節功能、教育功能。

 信息政策法規 1、信息法律(名詞解釋)

 是由國家立法機關批準制定,并由國家執法機關的強制力保證實施,以在信息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即信息法律關系為調整對象的法律規范。

 2、信息標準(名詞解釋)

 是為了建立信息管理的最佳秩序并取得最優效益,由公認的權威機構批準的有關信息管理的概念、過程、產品和方法等重復性事物的以特定程序和形式存在的統一規定。

 3、1642 年英國《壟斷法》最早的專利法、1709 年英國《安娜女王法》最早的版權法、1776年瑞典《出版自由法》最早的信息自由法、1850年英國《公共圖書館法》最早的信息機構法、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1857 年法國《關于以使用原則和不審查原則為內容的制造標識和商標法律》最早的商標法。

 4、息政策法規的社會功能:導向功能、促進功能、協調功能、保障功能。(簡答)

 5、美國是最早制定國家信息政策的國家,也是世界上頒布信息政策最多的國家(選擇)

 第八章 信息資源經濟管理

 信息資源經濟管理基礎 1、信息經濟的主要特征:(1)信息空間的支撐性;(2)經濟運行的直接化;(3)經濟活動的全球化;(4)經濟發展的高效性;(5)發展機制的雙重性。

 信息經濟是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信息產業為主導,依靠信息和知識發展的經濟。

 2、信息資本(名詞解釋)

 是指在社會特定的經濟部門(如信息產業等)和經濟單元(如企業等)運行中與信息資源相關的資本的總稱,是面向信息資源和相關要素的社會投入,是帶來現實和潛在收益的信息產品和服務以及由此形成的信息關系,是整個社會經濟部門的重要支持要素,是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的基礎和條件。P 305

 3、信息資本與相關概念關系 P 306

 4、信息資本的主要特征:

?。?)相對于物質資本的稀缺度;(2)與物資資本的共存互化性;(3)發展形態的特殊性。

 5、一種商品到底是作為物質商品還是作為信息商品進入市場,主要取決于該商品相對于用戶,物質和信息兩種成分的比重如何。

 6、(P313題)信息管理的經濟杠桿:經濟杠桿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有明顯的調節作用。

 主要形式:1、價格 2、稅收 3、信貸 4、工資(論述)P 311

 信息市場與信息產業管理 信息市場的構成要素包括信息市場主體、信息市場客體和信息市場中介。

 信息市場的特征:發展獨立性,形態多樣性,功能變易性。

 信息市場的管理手段:質量,價格,合同,組織,人員,法制,信貸,稅收,準入,交易管理。

 中國產業分類法:實行五分法,即農業,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

 信息產業的特征:知識密集性,高度風險性,非均衡演化性。

 第九章 信息資源系統管理 信息系統基礎 1、信息系統 是通過信息的搜集、處理、貯存、傳遞和交流而實現的信息從信息源到信息用戶的職能系統。

 信息系統的基本結構主要由系統輸入,系統組織,系統輸出和系統控制組成。

 2、信息系統特征:發展性,開放性,集合性,層次性,方向性。(可能大題)

 信息系統開發和管理 1、信息系統開發中,必要的基本原則:經濟基礎原則、漸進開發原則、有效協調原則、確保效用原則。

 2、結構化開發方法是目前應用最普遍、最成熟的方法,亦叫結構化生命周期法。

 3、信息系統管理的基本原則:需求導向原則,把握關鍵原則,人機平衡原則,效率至上原則。

 第十章 信息資源管理專門化

 經濟信息管理 1、電子商務(EC/、EB)就是基于企業內部網、外部網以及英特網而開展的商務活動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

 2、電子商務主要運行模式:B2B、B2C、C2C、B2G、C2G P 391

  行政信息管理 1、灰色信息是指沒有公開的、潛在的信息,或需要通過一些合法的、特定的渠道才能獲取的信息,P 395

 2、電子政府是政府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各類政府職能的重要手段。

 3、電子政務從服務對象來看主要包括:G2E、G2G、G2B、G2C P 404

 4、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形成“文獻”概念的國家。

推薦訪問: 導論 信息管理 復習

【信息管理導論復習重點】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