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適應新常態心得體會

| 瀏覽次數:

 適應新常態心得體會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給環境保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隨著新環保法的實施,環保部門既獲得了利器,又面臨考驗。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變化,基層環境宣傳必須切實行動起來,積極適應環保新常態。

  點燃激情,忌妄自菲薄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基層環保工作千頭萬緒,從事環境宣傳工作的人員不僅是環保部門的筆桿子,而且常常一專多能。但從事環境宣傳的干部沒有行政審批吃香、沒有環境執法耀眼,常常坐冷板凳。

  如何才能感受到人生價值?一要用信心點燃激情。從事宣傳是領導信任、同事認可、個人能力的體現,要加強學習研究,開闊思維視野,把環境宣傳當作事業來做,在平凡的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

  二要以熱心點燃激情。時刻保持對環保事業的熱愛,關注前沿,透視熱點,緊扣環保事業發展的脈搏,讓宣傳與發展一同跳動。

  三要用恒心點燃激情。發揚釘子精神,勤學習,勤鉆研,持之以恒,把握大勢,吃透政策,摸準實情,使宣傳工作有的放矢,取得實效。

  實時溝通,忌自說自話

  一要高占位。不能局限環保部門的一畝三分地,要跳出環保看環保,從更高的層面看待環境宣傳。及時學習領會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上級環保部門的安排部署和本級重點工作、重要活動等,把思想行動統一到全局中心上來。

  二要廣接觸。學會與各類新聞媒體打交道,讓媒體為我所用,在大的環境宣傳格局下開出一塊地,闖出一片天,整合環境宣傳正能量。

 三要會搜集。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注重搜集各種信息來源,分析透視,當好環境事件隱患的消防員和環境形象的推銷員。

  四要勤公開。利用各種現代媒體介質和網絡平臺,暢通各種信息渠道,及時報送信息,主動公開信息,動員公眾參與,把公眾關心、關注環保的意愿、訴求整合起來,形成強大的環境宣傳輿論場。

  主動作為,忌無動于衷

  環境污染事件引發的輿論壓力常常使環保部門成為眾矢之的。如何從以往的輿論發展過程中探循規律,把握態勢,化負面為正面,化消極為積極,已經成為宣傳工作者的最基本素養。

  增強敏銳性。提升研判能力,對事關環保發展的典型經驗要及時發現、總結提煉,使之成為促進環保事業發展的引擎。對涉及環保影響的插曲、隱患、萌芽要及時亮劍,占據輿論高地,把握引導權、掌控權。

  樹立風險意識。切實改變環境宣傳只咬筆桿子、沒有審批、執法崗位風險大的認識。用好新聞發布會、社交平臺等工具提高突發環境事件的宣傳能力,妥善應對媒體輿情,防止環境事件演變為輿論事件。

  強化捕捉能力。從第一時間捕捉環保的輿論動態,從第一現場捕捉宣傳閃點,善于小中見大,管中窺豹,捕捉污染減排、環境執法、環評審批、危險廢物監管、污染防治等環保業務工作推進過程中出現的新辦法、新經驗、新問題、新風險。

  融合融入,忌袖手旁觀

  環境宣傳工作者要勤動腦。要融入中心工作,主動參與各項環保業務工作,從中尋找宣傳切入點,放大宣傳功能。從寫“豆腐塊”、報送新聞信息的常規宣傳到對重點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議,對難點工作有個人的思考和對策,以此提升宣傳的效能。

 環境宣傳工作者要開口說。發揮宣傳為創新鼓勁加油、為隊伍鼓舞士氣、為輿論把脈引導的功能。在社會上營造環保的強大氣場。對事關環保發展的瓶頸、事關環保影響的旋渦,主動運用各種宣傳輿論工具釋疑解惑、疏導情緒。

  例如,當前公眾反對在自家門口建立垃圾焚燒廠、污水處理廠、化工企業等鄰避現象普遍存在。環保部門既要維護群眾合理訴求和合法權益,又要依法妥善處置好項目建設,宣傳工作至關重要。環保部門要正確引導。

  同時,環境宣傳工作者要動手寫,在行業宣傳陣地上發出基層的聲音,在國內知名網站、報刊等媒體上刻出基層的形象。

  塑造品牌,忌甘于平庸

  基層環境宣傳工作要建好環保宣傳基地,形成環保大 v、最美基層環保人、環保衛士、環保好干部等品牌,在社會上樹起環保大旗。

  要樹立環保隊伍品牌,建立環保宣傳骨干隊伍,發揮環保志愿者作用,網絡一批環保寫手,適時開展學習交流、會議培訓、沙龍講座等活動,定期策劃宣傳,推出宣傳品牌,擴大環保影響。

  要打造個人品牌,建大環保宣傳點,形成一批寫作能力強、不同題材類型特長的環保宣傳個人品牌,整合宣傳隊伍的個體能量,形成一加一大于二、一枝獨秀和百花齊放并存的可喜局面。

  一、全面加強思想理論建設

  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職責。無論形勢任務怎么變化,工作領域范圍怎么拓展,我們都要把思想理論建設牢牢抓在手上,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省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把學習宣傳貫徹**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引向深入。**總書記系列重

 要講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導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的最鮮活的馬克思主義。要持續抓好講話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使講話精神成為干部群眾的思想羅盤和行動指南,切實做到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做到學而信,就是要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增強對講話精神的思想認同、理論認同和情感認同,切實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做到學而用,就是要把講話精神作為指導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自覺運用到“四個**”“兩項建設”的生動實踐中,運用到破解改革發展穩定的重大實際問題中,運用到解決干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中,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落實《**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現代化建設戰略綱要》的實際成效。做到學而行,就是要引導黨員干部堅持以講話為鏡子,深學、細照、篤行,做到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自覺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投身中原崛起**振興富民強省偉大實踐。

  (二)不斷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學習宣傳教育。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學習教育,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一以貫之的戰略任務。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學習教育,在析事明理上要突出“透”字,引導人們深刻認識到,既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在宣傳形式要突出“活”字,組織開展主題實踐活動,豐富宣傳載體,創新教育形式,充分發揮先進人物、道德模范、文藝輕騎兵、“五老”人員、大學生等群體的作用,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的宣傳教育有血有肉、入情入理。在覆蓋范圍要突出“廣”字,把抓重點與抓普及結合起來,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在全省人民中牢牢樹立起來,把民族復興中國夢這一精神旗幟在全省人民中牢牢樹立起來。

  (三)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主動權。意識形態關乎旗幟、關乎道路、關乎國家政治安全。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導權主動權,必須嚴格落實責任,切實

 把黨委負總責和一把手的“第一責任”落到實處,把意識形態要求體現到各級領導班子、領導干部考核評價之中,做到有責必行、執責必嚴、失責必究。必須嚴守思想陣地,加強對小報小刊、講座論壇、高校課堂、民辦社科研究機構和境外基金、境外非政府組織在豫活動的管理,決不給錯誤思想提供傳播空間和渠道。必須嚴密跟蹤研判,做好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分析研判和情況通報工作,發揮把方向、打招呼、劃底線、守陣地、防侵蝕的作用。對于錯誤思潮,要旗幟鮮明、理直氣壯地進行批駁,決不能做沉默的大多數,更不能躲閃回避,以話語權贏得主動權。

  二、著力提升輿論引導能力

  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團結穩定鼓勁,促使正能量越來越強勁,主旋律越來越響亮,更好地服務全省工作大局。

  (一)做大做強正能量宣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基本職責。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黨和國家的工作大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要圍繞“四個全面”來謀劃、來展開。要堅持正確導向,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新聞網站,確保整體輿論保持正向、糾正偏向、把住方向。要把握宣傳基調,把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好,把社會進步的主流展示好,把人民群眾的心聲反映好,給人以信心、給人以力量、給人以光明、給人以希望。要創新宣傳形式,不管是對內宣傳還是對外宣傳,都要多用講故事的方法進行,做到善講會講、動聽愛聽,講好**故事,傳播好**聲音。要注重聯動宣傳,強化中央媒體和省內媒體聯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聯動、內宣和外宣聯動,多在中央媒體發聲,確保中央主要媒體對我省的正面宣傳長流水、不斷線、關鍵時刻有亮點,讓外界更好地認識**、了解**、支持**。

 (二)及時有效引導突發事件和熱點問題。要加強突發事件引導,按照“及時準確、公開透明、有序開放、有效管理、正確引導”的要求,及時發布權威信息,爭取第一落點,搶占話語權。善于用已采取的實際措施和產生的工作成效來回答社會關切,讓權威部門和專家學者引導社會輿論,使輿論引導更有針對性說服力。要抓好熱點問題引導,把握節奏、掌握分寸、調控力度,爭取最好的引導效果。要規范新聞發布工作,制定出臺新聞發言人工作細則,進一步完善新聞發布機制、新聞發言人培訓機制、發布效果評估機制,解決一些地方存在的想發布就發布、不想發布就不發布的問題,明確什么情況下必須發布,什么問題由哪一級領導出面發布,推動全省新聞發布工作實現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三)加強主流媒體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媒體融合發展,是增強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公信力和影響力的重要途徑。媒體融合的核心在于培育發展新型主流媒體。要抓緊出臺我省推進媒體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體,重點支持大河網絡傳媒集團、大象融媒體集團公司、大地傳媒新媒體集團等一批新型媒體集團發展,在新一輪媒體格局變革中占領先機、贏得主動。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一個重要目的,是鞏固壯大主流輿論。要按照一手抓融合、一手抓管理的要求,一開始就要立好規矩、亮明底色、筑牢底線,與傳統媒體保持統一的導向要求和內容標準。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必須解決人才緊缺這一突出問題。要堅持把教育、培養、引進結合起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加強在職崗位培訓,培養一批“全媒記者”、“全媒編輯”,培養一批懂專業、懂政策的資深記者,在全媒體上開設專欄、發表評論、形成“品牌”。

  三、扎實推進文明**建設

  文明**建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是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從理論形態向社會實踐轉化的重要載體。推進核心價值觀建設,一定

 要有韌勁、長期抓,在融入貫穿結合上下功夫,在落細落小落實上見成效。

  (一)在增進認知認同上下功夫。要突出教育引導,把“三個倡導”***個字貫穿到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建、黨的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之中,認真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行動方案,使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要抓好重點人群,注重抓好公職人員、公眾人物、青少年等重點人群,加強教育引導、監督管理,使他們更好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要形成工作合力,注重發揮文明委成員單位的作用,動員各類社會組織參與,充分發揮思想的力量、理論的力量、文化的力量、網絡的力量、行政的力量、法治的力量,形成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強大合力。

  (二)在增強工作實效上下功夫。要抓好實踐活動,持續深化“六文明”活動,繼續抓好“踐行價值觀、文明我先行”主題系列活動,開展放歌、詩頌、舞動、映像、書贊、說唱文明**系列活動。大力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建設,開展多種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和感動人物、最美人物、文明人物系列評選活動,設立善行義舉榜,評選表彰“文明**勛章”,樹立好人好報的價值導向。要充分發揮文明創建的牽引作用,修訂完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考核測評體系,把文明**建設的目標要求貫穿到文明創建各項目、全過程,使精神文明創建與文明**建設有效融合。針對黨政機關和一些窗口單位存在的冷硬橫推問題,食品流通領域的假冒偽劣問題,農村鄉鎮的聚眾賭博問題等,組織開展專項治理,推動形成良好社會風尚。

  (三)在約束規范上下功夫。法治建設是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建設文明**的重要保障。要抓住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依法治省的契機,把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更好地體現到法治實踐中。一方面,要強化自律,重點是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文化,推動各類群體建立自律公約,引導公民增強法治

 觀念,加強自我約束。另一方面,要強化他律,重點是完善法規制度,形成強制力。當前,要著力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深入實施誠信企業示范創建“百千萬”工程,建立完善“紅黑榜”發布機制,形成懲戒失信、褒揚誠信的長效機制。

  四、有效掌控網上輿論主導權

  堅持正能量是總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依法建網、依法管網、依法治網,推動網絡空間全面清朗起來。

  (一)唱響網上主旋律。

  全面優化網絡輿論生態,首先要改進網上正面宣傳方式,壯大網上正能量。要緊緊圍繞中央和省委的中心工作,結合網上的熱點新聞事件,以及網民的興趣、觀點,主動設置網絡話題,引導網民積極參與,正確引導網上輿論。要積極適應網絡語言的特點,掌握網絡語言的規律,用真實、生動、鮮活的網言網語講故事,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鼓勵網站開展正能量宣傳,增加正能量的傳播內容,唱響網上正面宣傳主旋律。

  (二)加強網上輿論引導。

  加強網上輿情的分析研判,妥善處置網上突發事件,不斷提升網上輿論引導水平。要注重提升發現輿情的預見能力,對可能出現的網絡輿情要有先見之明,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研判走勢,未雨綢繆,搞好應對。要增強工作主動性,第一時間發現網絡突發事件,提前介入、主動作為,妥善處置網上熱點。對涉豫熱點輿情,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行調查核實、妥善處理,防止熱點輿情和有害信息進一步擴散。

  (三)提升網絡管理水平。

  互聯網具有媒體屬性和意識形態屬性,必須加強法規制度建設,為網絡管理立依據、樹規矩,讓依法管網成為準則。要理順網絡執法體制機制,落實網站主

 體責任,支持發展互聯網社會組織,完善省、市、縣三級網絡評論引導管理機制,深入開展整治互聯網新聞傳播“四亂”專項行動,進一步優化網絡生態。

  五、大力推動中原文化繁榮興盛

  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在文藝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大力推動文化改革發展,促進中原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一)推動精品創作生產。堅持正確導向,始終把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藝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人民作為文藝表現的主體,把人民作為文藝審美的鑒賞家和評判者,把為人民服務作為文藝工作者的天職。廣泛開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引導文藝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生活,創作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優秀作品。加強對重大文藝項目的規劃策劃,做到組織實施一批、加工提高一批、論證儲備一批,確保文藝精品力作源源不斷、層出不窮。組織實施“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重點抓好文化精品創作工程、優秀文藝作品普及工程、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工程、特色文化基地建設工程、中原文化名家推介工程,使我省文藝工作整體推進、繁榮發展。切實加強和改進文藝評論工作,發揮其引導創作、校正偏差,提高審美、引領風尚的作用。

  (二)加快文化改革發展。貫徹落實《全省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實施方案》,抓好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鼓勵有條件的文化企業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并購重組,培育現代文化企業集團,推動符合條件的文化企業上市融資,提高文化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深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內部改革、文藝院團內部改革、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完善支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推進文化產業“雙十”工程,實施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工程,扶持建設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基地,提升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推動文化企業

 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現代企業制度,健全確保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體制機制。

  (三)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認真落實中央《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機制,制定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公共文化服務績效考核辦法,搞好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試點工作。以國家級扶貧開發縣和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為重點,推進貧困地區公共文化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深入開展“文化惠民工程”系列活動,繼續抓好“文明**·歡樂中原”、“教你一招”等群眾文化活動,抓好優秀舞臺藝術“五進”活動、萬場電影送民工等活動,不斷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要積極探索文化服務新模式,運用政府購買、市場機制、社會捐助等多種形式,增加文化總量,提高服務質量。

  六、切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

  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服務對象在基層,工作主體在基層,任務落實靠基層,薄弱環節也在基層。中宣部把今年作為“基層工作加強年”,還要出臺加強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意見,我們要抓住機遇,拿出實實在在的舉措,使基層基礎工作真正強起來。

  (一)加強基層宣傳文化陣地建設。要堅持眼睛朝下、重心下移,把工作精力和工作資源更多地向基層傾斜,充實基層工作力量,加強基層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解決力量薄弱、經費緊張、設施缺乏問題,努力實現管事有人、辦事有錢、搞活動有陣地。

  (二)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關鍵在人、在隊伍。要按照講政治、管隊伍、守紀律的要求,大力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的政治建設、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

 戒,做到忠誠、干凈、擔當。

  (三)大力推進改革創新。現在,傳統的思維模式、按部就班的運行方式、四平八穩的工作狀態,在一些單位、一些同志身上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比如經驗主義,一問什么都知道,一說都明白,一做又回到老路上去了,舊瓶裝新酒,以不變應萬變,套路不變,頻道不換。比如形式主義,凡事做了、到了、報了、領導知道了,就算完成任務了,“不求百姓拍手,只求領導點頭”。還有畏難情緒,面對復雜形勢,缺乏自信,怕出差錯,不愿創新,習慣于被推著干,缺少主動性。這些問題都需要通過改革創新來破解。要創新理念,保持思想敏銳性和開放度,打破傳統思維定勢,樹立互聯網思維、戰略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底線思維,以思想認識新飛躍打開工作新局面。要創新內容形式,把“說什么”和“怎么說”結合起來,把“誰來說”和“說給誰”結合起來,把“怎么看”和“怎么辦”結合起來,既講大道理、又講小道理,既講事實、又講故事,讓老百姓喜歡聽,聽了信,信了服,服了跟黨走。要創新方法手段,強化“基層為先、效果為大”的思想,凡事不僅要看過程,更要重效果;不僅要看做了什么,而且要看做成了什么,有什么實際成效。要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堅持對象化、分眾化,既有漫灌,也有噴灌滴灌,既有和風細雨,也可以來點暴風驟雨。要適應“微時代”的傳播規律,利用微博、微信、微視、微電影開展互動化宣傳。要本著簡單明了、可以持續、能夠推廣、百姓歡迎的理念來設計活動載體,最大限度地吸引廣大群眾參與,對行之有效的活動載體,效不更方,扭住不放,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形成品牌。

推薦訪問: 常態 心得體會

【適應新常態心得體會】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